描写黄鹤楼的古诗
黄鹤楼原文赏析及解释 李白的黄鹤楼古诗诗意

黄鹤楼原文赏析及解释李白的黄鹤楼古诗诗意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说起关于黄鹤楼的古诗词,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崔颢的这首千古名篇《黄鹤楼》。
《沧浪诗话》曾经评价曰: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据说连李白读过此诗都自叹不如,无奈留下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悻悻而去,自此从不题诗黄鹤楼。
回思我们读过的李白诗作,确实全无黄鹤楼之作,唯有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带了黄鹤楼之名,也不过是借了地点的送别诗,而非专为登楼所赋;还有一首《鹦鹉洲》专赋长江鹦鹉洲而避开黄鹤楼。
两首诗严格而言都算不得黄鹤楼诗。
除此之外,难道李白真的没为黄鹤楼写过诗吗?狗子为求证此问,特意翻阅资料,在《全唐诗》中找到了李白唯一一首黄鹤楼诗——《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
这首诗读来逸兴遄飞,豪情狂放,酣畅无比,但却如此冷门,着实令人费解。
且欣赏李白的这首黄鹤楼之作: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唐·李白黄鹤高楼已捶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据野史笔记所传,李白初次登临黄鹤楼时豪情万丈,正欲作诗以赋,恰好看到壁上崔颢所题的《黄鹤楼》。
李白诗情顿收,为之折服,随口叹吟四句打油诗: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本有一腔“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的豪情诗意,但却被“崔颢题诗”生生止住,以至于“眼前有景道不得”!更是叹服崔颢之诗既在其前又在其上。
而这首《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便应是此事之后所作,从这首诗题目可知是一位“丁十八”的人作诗讥笑李白,李白醉后答诗。
咏黄鹤楼的七律诗

咏黄鹤楼的七律诗登黄鹤楼1江城山水凭栏瞰,名胜于今代不同。
酒店仙家追往事,白云黄鹤住苍穹。
龟蛇静沐千秋雨,路轨横驰半世风。
古客登临应感慨,斯楼矗立巨流中。
登黄鹤楼2名楼千载魅无穷,霞绕云缠傲碧空。
黄鹤乘云虽远去,长江涌浪照欢腾。
凭栏远眺楚天阔,亮嗓高歌盛世隆。
水道流金风浩荡,扬帆追梦谱长虹。
登黄鹤楼3黄鹤凌霄晴空秀,白云伴我复登楼;烟波叠翠环三镇,桥隧纵横贯九州。
弹指动车穿闪过,欣逢鹦鹉喜迎舟;登楼饱享人间乐,放眼横收万里秋。
登黄鹤楼4疾风骤雨点瑶台,漠漠残香落尘埃。
杜鹃啼血猿呻吟,黄鹤飞去不归来。
白衣铠甲挥神剑,铁骨柔情抗病灾。
众志成城撼江海,黄鹤楼下百花开。
登黄鹤楼5斗转春秋壮志酬,一樽江月醉风流。
浮云揽阙接风雨,千载日玄黄鹤楼。
未见晴川鹦鹉树,欣逢芳草汉阳舟。
潜虬黄鹄飞霞晚,高节青松隐赋游。
登黄鹤楼6阔心极目楚天秋,沧莽云烟岁月稠。
冷静龟蛇持本色,缤纷鹦鹉扮新洲。
谁题鹤影飘空远,韵惹诗仙逐浪悠。
试看今朝书瀚宇,古江澎湃大风流。
登黄鹤楼7黄鹤凌霄云漫漫,烟波叠翠浪悠悠;须臾丝路飞车过,弹指江天喜送舟。
崔顥题诗惊日月,青莲运笔展风流;敢言宇内无双景,堪称人间第一楼。
登黄鹤楼8黄鹤楼中万鹤游,武昌城里水悠悠。
水通华夏穿三镇,陆控中原贯九州。
崔子题诗传万代,谪仙搁笔颂千秋。
昔时墨客今安在,唯见长江径自流。
登黄鹤楼9东吴戌守阅兵舟,晋后因缘作酒楼。
画鹤酬辛黄鹤舞,成仙圣迹洞宾留。
长江涉险龟蛇镇,战火曾摧亘古愁。
重建蛇山峰岭上,武昌新运继孙周。
登黄鹤楼10今我登楼未见仙,人来鹤去一千年。
浮云梦影红尘渡,逝水风声碧浪宣。
日月飞扬争作涌,龟蛇镇守互相牵。
胸中无碍江湖笑,不负抬头顶个天。
登黄鹤楼11一笑登临黄鹤楼,开怀唯见大江流。
曾经黄鹤红尘去,当下青天白日酬。
崔颢无心穿岁月,子麟随意牧春秋。
举头长啸呼黄鹤,载我乘风万里游。
登黄鹤楼12黄鹤楼头暑易寒,白云缭绕梦寻仙。
连江潮动青山影,漫径风吹翠竹烟。
岁月流声归浩渺,人生写意化缠绵。
[关于黄鹤楼的古诗]黄鹤楼古诗
![[关于黄鹤楼的古诗]黄鹤楼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fc5479f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e.png)
[关于黄鹤楼的古诗]黄鹤楼古诗黄鹤楼古诗一:《黄鹤楼》古诗介绍黄鹤楼唐代: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位名叫费黄鹤楼古诗二: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意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是什么呢,大家想知道的话就来阅读了解一下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作者: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注释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意这首送别诗有它自己特殊的情味。
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这首诗,可以说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
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象黄金一般美好。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再说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而扬州呢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
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
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黄鹤楼》的全诗翻译赏析

《黄鹤楼》的全诗翻译赏析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文解释】前人早已乘着黄鹤飞去,这里留下的只是那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飞去后就不再回还,千百年来只有白云悠悠飘拂。
晴朗的汉江平原上,是一片片葱郁的树木和茂密的芳草,它们覆盖着鹦鹉洲。
天色渐暗,放眼远望,何处是我的故乡?江上的烟波迷茫,使人生出无限的哀愁。
【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碧绿的芳草覆盖着鹦鹉洲。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词语解释】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
黄鹤楼:旧址在今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处。
历历:清楚分明。
汉阳:指今武汉市汉阳县一带。
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鹦鹉洲:在今武汉西南长江中。
②历历:清楚可数。
③萋萋: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
④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⑤空余:只留下。
(空:只)⑥乡关:故乡。
赏析: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
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
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登上今天的黄鹤楼想起昔日的传说,岁月流逝,人去楼空;惟一还像昨天的,只有那悠悠的白云。
世事茫茫,真令人有无限的感慨!诗人触景抒怀,一发不可收,一气呵成,气贯长虹。
刚刚抒发了对古人的感慨,又看到了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于是又勾起了一怀乡愁。
这正是先放后收,完全合乎格律上「起、承、转、合」的要求,文势波澜起伏,而末句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又重回开的渺茫境界,全诗浑然一体,意境天成。
黄鹤楼和登鹳雀楼的古诗

黄鹤楼和登鹳雀楼的古诗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西蜀棧道難,攀登極覺陡。
上來一層樓,低頭看景物。
天高雲淡,望斷南山路。
岑樓鐘聲咽,草色共融秋。
黄鹤楼和登鹳雀楼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楼阁建筑,均为文学名句的著名源头。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建于公元223年,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杜甫曾在此留下著名的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这首诗描绘了古黄鹤楼在黄鹤一去不复返,留下空无一人的情景,表达了人生无常和离别之感。
黄鹤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也是武汉市标志性的旅游景点之一。
登鹳雀楼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相传为唐朝诗人王之涣所建,这座古楼因唐朝文学名家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而著名,此诗通过描绘登楼的景象、远眺的美景、沉浸于美景中的感受,借以达到人们向往高远志向的思想境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这首诗中最著名的名句之一,意在表达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的人生价值追求。
这两首古诗刻画了人们对于远古历史遗址和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在文学、旅游和艺术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最新关于黄鹤楼的古诗文大全

向东眺望黄鹤山,只见黄鹤山威势雄伟横出于半空之中。
山的四面环绕着白云,中间的山峰托春天上的太阳。
山峦峭立高跨于空中,高峻的上峰深幽邃密。
多次听说过许多仙人在这里学习飞身升天之术,一朝成仙飞间蓬莱仙境,流下的石室千年以来空空荡荡。
丹灶早已生出尘埃,清澈的水潭也早已寂静无声,失去了先前的生气。
地宅荒古长满了杂草,庭中苦寒,芝术之类的药草皆已老去。
我很想登临此山,借以保有我的闲逸之致。观览奇异遍及各个名山,所见却都不能与这座山匹敌。我寄心于山Biblioteka 青松,由此悟认不再会有客旅情怀了。
【篇六】关于黄鹤楼的古诗文
菩萨蛮·黄鹤楼
词牌名:菩萨蛮|朝代:近现代|作者: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刺史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是河南的穆宁,他一上任就把政事治理得很好,一发出号召老百姓就十分拥护。有时在公务之余他来此小憩,有时他登车在此把客人送到很远的地方,他游览一定来这里,设宴也一定在这里。从黄鹤楼上可以极目遥望浩浩的长江,可以看见众多的高山。朝中的文人想抒发感怀的时候,可以来此读到王粲的《登楼赋》,如果想寻找仙人的踪迹,来此可以找到荀叔伟驾鹤来临的地方。于是人们常常感叹说:“在荣华富贵之时,人们常常一起歌咏这雄伟的黄鹤楼,等到衰败的时候,看到黄鹤楼就常常感到物是人已非。”我奉命执笔,在这坚硬的石头上写下了这段文字。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王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纪兹贞石。
登黄鹤楼最著名的十首诗

登黄鹤楼最著名的十首诗《登黄鹤楼最著名的十首诗》一、原文:1.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3. 《望黄鹤楼》李白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二、衍生注释:1. 在崔颢的《黄鹤楼》中,“昔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晴川”:指阳光照耀下的汉江。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2.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里的“迁客”: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员,这里李白自比贾谊。
“落梅花”:即《梅花落》,古代笛曲名。
3. 《望黄鹤楼》中的“金灶”:道家炼丹的炉灶。
“玉潭”:指清澈的水潭。
“芝术”:灵芝和白术等中药材,这里指代仙家养生之物。
三、赏析:1. 崔颢《黄鹤楼》- 主题与情感:这首诗主题围绕黄鹤楼的传说展开,通过对黄鹤楼古今变化的描写,表达出对时空变幻的感慨以及浓郁的思乡之情。
开篇以黄鹤楼的传说起笔,充满空灵之感,黄鹤一去不返,白云悠悠,给人一种世事无常的惆怅。
后面写到眼前的景色,晴川、汉阳树、鹦鹉洲,然而景色虽美,却在日暮时分勾起思乡之愁,因为在江上烟波浩渺中找不到故乡的方向,乡愁油然而生。
- 表现手法:全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前两联写仙人乘鹤而去为虚写,后两联写登楼所见的实景。
以传说入诗,引发人们无尽的遐想,又用眼前景物触发真情实感。
同时,诗中的对仗也十分精妙,比如“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句子工整,画面感极强。
有关的黄鹤楼古诗大全

以下是有关黄鹤楼的古诗43句:1.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李白《望黄鹤楼》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4.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5.李白《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6.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7.孟浩然《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
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
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
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
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
君行采采莫相忘。
8.贾岛《黄鹤楼》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山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
9.卢郢《黄鹤楼》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千载倚江城。
碧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
柳暗西州供聘望,草芳南浦遍离情。
登临一晌须回首,看却乡心万感生。
10.江万里《题黄鹤楼》黄鹤楼高倚半天,楼中黄鹤去千年。
檐楹自是留真境,几席何妨得老仙。
云护山光秋驻马,日笼江影书停船。
良工改写归图画,俯仰令人一慨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黄鹤楼的古诗
导读:本文是关于描写黄鹤楼的古诗,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黄鹤楼》
唐·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黄鹤楼》
宋·游景仁
长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万景收。
汉水北吞云梦入,蜀江西带洞庭流。
角声交送千家月,帆影中分两岸秋。
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汀洲。
3、《送康太守》
唐·王维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朱栏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
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
4、《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5、《黄鹤楼》
唐·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
6、《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
唐·李白
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7、《江夏送友人》
唐·李白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实,
何以赠远游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8、《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9、《菩萨蛮·黄鹤楼》
现代·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10、《黄鹤楼》
唐·卢郢
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十载倚江城。
密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
柳暗西州供写望,草芳南浦偏离情。
登临一向须回首,看却乡心万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