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解剖实验

合集下载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五鱼类的观察与解剖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五鱼类的观察与解剖
切丢弃; • 实验完成后按规定处理实验剩余物。
六 作业:画出鲤鱼内部解剖图(原位观察图或 各系统图)。 思考:鱼适合于水生生活的特征有哪些?
• 鳔:位置与鳔管走向、开口部位
• 生殖系统:生殖腺——精巢、卵巢; 生殖导管——短细
• 排泄系统:肾脏(头肾)、输尿管、膀 胱(输尿管膀胱)、尿道、泄殖腔
• 循环系统:心脏——心室、心房、静脉窦、动脉球
探索性观察
剪开口腔观察各部内容
• 舌、咽骨、咽齿、角质垫
五 注意事项
• 操作要规范,观察要仔细; • 尽量原位观察,保持器官的完整性,不随意剪
• 鱼体量度:实习 (P74-76实验18)
标本演示:骨骼系统

2、内部解剖与观察:
• 呼吸系统:鳃——鳃盖、鳃裂、鳃弓、鳃隔、 鳃耙、鳃片、鳃小片、鳃丝
• 脑:从眼眶下剪开,向后至颅骨末,去除顶盖、 颅侧骨,完全暴露:五部脑、嗅球、视叶
嗅叶间脑
嗅束
小脑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迷走叶
脑上腺
小脑瓣 小脑
迷走叶 面叶
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五鱼类的观察与解剖
二、 实验内容:
1、文昌鱼装片与切片观察 2、鱼类外形、骨骼的观察、及分类(P74-
76) 2、鲫鱼大脑结构、内部解剖与观察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
1、文昌鱼装片与切片 2、活鲫鱼、鱼骨标本 3、解剖器具、解剖盘等
四、 实验步骤:
• 1、文昌鱼观察
• 整体装片: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调节光 栅,可见肌节(肌肉、肌隔)、背鳍、 尾鳍等、鳍条、背神经管、脑眼、脊索、 腹孔;(注意各结构特点与位置)
延脑
视神经
大脑
中脑 间脑 三叉神经 外外展展神神经经 舌下神经

解剖鱼实施方案

解剖鱼实施方案

解剖鱼实施方案一、前言。

解剖鱼是生物学实验课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解剖可以深入了解鱼类的内部结构和生理特征。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解剖鱼的实施方案,包括所需材料、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实验者顺利完成解剖实验。

二、所需材料。

1. 活体鱼,选择新鲜、活力充沛的鱼类,最好是小型鱼类,如金鱼或小鲤鱼。

2. 解剖工具,手术刀、镊子、剪刀等。

3. 实验器材,解剖盘、显微镜、刻度尺等。

4. 安全防护用品,实验手套、实验外套、护目镜等。

三、实施步骤。

1. 准备工作。

a. 将活体鱼放置在解剖盘上,用湿纸巾轻轻擦拭鱼身,清除表面的杂物。

b. 穿戴好实验防护用品,确保安全。

2. 外部解剖。

a. 用手术刀在鱼的腹部切开,注意不要切伤内部器官。

b. 用镊子小心地拉开腹部,观察鱼的内部结构,包括鳃、心脏、肝脏等器官。

3. 内部解剖。

a. 用剪刀将鱼的头部和尾部剪开,暴露出鱼的骨骼和内脏。

b. 用显微镜观察鱼的鳃、心脏、肝脏等内部器官的结构和特征。

4. 实验记录。

a. 记录鱼的外部和内部特征,包括大小、颜色、器官结构等。

b. 拍摄照片或制作解剖图,用于实验报告和学习总结。

四、注意事项。

1. 操作要轻柔,避免在解剖过程中损伤鱼的内部器官。

2. 使用解剖工具时要小心,避免划伤自己。

3. 解剖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工作台,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4. 实验结束后,将鱼的尸体妥善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五、总结。

通过本文档的实施方案,实验者可以顺利完成解剖鱼的实验,并深入了解鱼类的内部结构和生理特征。

在实施过程中,务必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和实验环境,做到科学实验与环境保护并重。

希望本文档能为解剖鱼实验提供有效的指导,促进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鱼的解剖

鱼的解剖

鱼类的形态观察与解剖一、实验目的观察鱼的形态特征,掌握鱼类数据记录的方式。

动手解剖鱼,观察鱼的各个器官与内部结构。

绘制鱼的观察图。

二、实验材料鲫鱼一条器材:解剖台、解剖针、镊子、剪刀三、知识补充鱼类的定义:终生生活水里,以鳃呼吸的有颌类脊椎动物。

四、实验步骤1.测量性状(1)计数性状——鳍式记载鳍的性质和数量的一种方式,一般以罗马数字代表鳍棘,以阿拉伯数字代表鳍条以鲈鱼的背鳍(dorsal fin)为例鲈鱼的背鳍鳍式:D.Ⅻ,Ⅰ-11-14表示鲈的背鳍由12枚鳍棘组成,第二背鳍由1枚棘11-14枚鳍条组成。

其它鳍的缩写:尾鳍(C.caudal)、臀鳍(A.anal)、腹鳍(V.ventral)、胸鳍(P.pectoral)(2)计数性状——鳞式包括: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侧线鳞是沿自头后起至尾鳍中部基底间侧线上分布的鳞片;侧线上鳞是背鳍基部前缘至侧线间(不包括侧线鳞)的横列鳞数;侧线下鳞是腹鳍(或臀鳍)基底前缘至侧线(不包括侧线鳞)的横列鳞数。

2.解剖鱼取一条鲫鱼放在解剖盘中,用剪刀从肛门腹部前方剪开一个切口,沿腹中线向前剪至下颌,剪刀口尽可能向外贴住腹壁以避免剪断肠道等内脏器官。

再在左侧面自切口开口处向背方剪开至鳃盖后缘,再剪至胸鳍之前,这样即可掀起左侧体壁便于观察了。

在剪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剥离鲫鱼的肾脏与体壁的联系,以免破坏肾脏结构。

3.观察鱼鳔:白色气囊状,内部装有空气。

肝胰脏:呈粉红色弥散状分布,从心腹腔横隔后起,覆盖及包埋于肠各部之间。

胃肠:胃在食道之后,外观难辨,比食道略膨大,被肝胰脏包埋,其右侧有胆囊,直接通于肠。

在幽门处有分支,形成幽门盲囊。

肾(中肾):位于体腔背侧正中线两侧,暗红色。

每一肾的前端为头肾。

心脏:由静脉窦、心房、心室组成。

静脉窦为心房和心室后侧的暗红色长囊,背侧为古维尔氏管,静脉窦前方呈暗红色薄囊状结构为心房;心房前方呈淡红色、倒圆锥形的肌肉囊即为心室;沿心室向前可见到一膨大的圆锥形白色球状结构,此即动脉球,而动脉球并不属于心脏结构,是动脉管之一部分。

实验一 鱼纲解剖与分类

实验一 鱼纲解剖与分类

(8)鲇形目(Siluriformes),替差异极大,包 括世界最大的淡水鱼──欧鲶,长达5米,重 330千克,也包括一种很小的寄生鲶鱼,成体 小于10毫米。 有韦伯氏器,口大齿利,口须1到4对,体表
裸露无鳞,除了电鲇科以外,在第一背鳍和胸
鳍上都有一根刺,部分种刺下有毒腺。
我国经济种类有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 胡子鲶Clarias fuscus 、鲶鱼等。
全世界约800种,我国产190余种
亚纲的检索表
1 鳃裂5—7个,分别开口于体表,上颌与脑 颅不愈合;雄性只有鳍脚,无腹前鳍脚和额 鳍脚………………板鳃亚纲Elasmobranchii 2 鳃裂4个,外被一膜状鳃盖;上颌与脑颅愈 合;雄性有鳍脚、腹前鳍脚及额鳍 脚…………………………全头亚纲
Holocephali
淡水中常见的为江鳕,
俗名“山鲶鱼”,属冷
水性鱼类,下颌前端
无颏须,背鳍2个,臀
鳍1个,尾鳍圆形,以
鱼为食,产于东北冷水
中。
(7)合鳃目(Symbranchiformes):体似鳗,无 腹鳍,奇鳍也退化。无鳞,无鳔。两鳃孔在 腹面联合,故名合鳃目。我国只产一种,即 黄鳝(Manopterus albus)。穴居性鱼类,栖息 于江河、沟渠、稻田的泥土层,夜出觅食。 鳃退化,由口腔粘膜辅助呼吸。繁殖中具性 逆转现象。
鳍脚:体内受精者雄鲨鱼腹鳍最后一根鳍条
延长形成的交接器(copulatory organ)。
全世界约有20000多种现生鱼类,分类系统为:
鲨总目
板鳃亚纲 鳐总目
软骨鱼纲 全头亚纲
鱼类
总鳍鱼亚纲
硬骨鱼纲 肺鱼亚纲
硬鳞总目
辐鳍鱼亚纲 全骨总目

fish实验步骤及原理

fish实验步骤及原理

fish实验步骤及原理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准备好鱼的标本、鱼类解剖工具、显微镜等实验器材。

2.解剖鱼体:将鱼标本放在解剖台上,用解剖刀慢慢剖开鱼体。

首先从鱼的胸腔切入并延伸至腹腔,然后从尾部朝头部剖离开,同时切开鱼的鳃盖,进一步剖开鱼的颌骨以及头骨。

在解剖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好重要组织和器官。

3.淘洗标本:将解剖好的鱼体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反复淘洗以去除血液和杂质。

4.制作镜片:将鱼体中感兴趣的组织或器官取出,切成适当的大小,并用显微刀将其切薄。

5.涂片加热:将切好的组织片放在加热盖玻片上,用酒精灯进行加热,使组织片均匀贴附在盖玻片上。

6.组织固定:将加热过的盖玻片放入甲醛固定液或其他适合的固定液中进行固定,一般需要固定数小时或过夜。

7.去脂:将固定好的组织片放入脱脂溶液中,去除其中的脂肪。

8.染色:将去脂后的组织片放入染料溶液中,进行染色处理,以增强组织的显色度。

9.除脱水:将染色后的组织片放入乙醇中进行脱水处理,去除其中的水分。

10.透明:将脱水后的组织片放入透明溶液中,增加其透明度。

11.封片:将处理好的组织片放入玻璃片上,再加上另一块盖玻片,用封片胶固定好。

12.显微观察:将封好的组织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观察组织结构、细胞组成等细节。

实验原理:鱼的实验可以用于多个领域的研究,包括鱼类生理学研究、疾病模型建立、环境毒理学等。

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实验原理:1.解剖观察:通过解剖鱼体,可以观察到鱼的器官结构、组织分布等信息,进而研究其生理、解剖特征。

2.组织切片:将鱼体中的感兴趣组织切割成薄片后,可以用来观察组织的细胞结构、细胞形态、细胞内器官等。

3.染色技术:通过染色处理,可以使组织或细胞的特定部分显色,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常见的染色方法包括荧光染色、核染色、酶标染色等。

4.应用于疾病研究:鱼类可以作为模型生物,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例如,通过鱼类细菌感染模型可以研究感染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和抗菌药物的疗效。

活泥鳅解剖实验报告

活泥鳅解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泥鳅的内部结构,掌握鱼类解剖方法。

2. 观察和描述泥鳅的器官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3. 理解鱼类生理特点,为后续生物学研究打下基础。

二、实验材料1. 活泥鳅若干条2. 解剖剪3. 解剖盘4. 水平解剖镜5. 纱布6. 纸笔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活泥鳅放在解剖盘中,用解剖剪剪开腹部,观察其外部形态。

(2)在解剖镜下,用解剖剪沿腹中线剪开腹部,将内脏器官暴露出来。

2. 解剖观察(1)消化系统a. 观察泥鳅的口和咽,了解其摄食和吞咽过程。

b. 观察泥鳅的胃,了解其消化功能。

c. 观察泥鳅的肠,了解其吸收和排泄过程。

(2)呼吸系统a. 观察泥鳅的鳃,了解其呼吸过程。

b. 观察鳃丝,了解其气体交换功能。

(3)循环系统a. 观察心脏,了解其跳动和血液流动情况。

b. 观察动脉和静脉,了解其血液分布。

(4)神经系统a. 观察脑,了解其控制作用。

b. 观察脊髓,了解其传递神经信号的功能。

(5)生殖系统a. 观察雄性泥鳅的精巢,了解其生殖功能。

b. 观察雌性泥鳅的卵巢,了解其生殖功能。

3. 记录实验结果(1)将解剖观察到的器官系统及特点记录在实验报告纸上。

(2)在实验报告中附上实验照片,以便更好地展示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消化系统泥鳅的消化系统包括口、咽、胃、肠等器官。

其中,胃位于消化道前端,呈囊状,主要起到储存食物和初步消化作用。

肠较长,负责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废物。

2. 呼吸系统泥鳅的呼吸系统由鳃组成,位于身体两侧。

鳃丝丰富,有利于气体交换。

泥鳅通过鳃丝吸收水中的氧气,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3. 循环系统泥鳅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和静脉。

心脏为一心房一心室结构,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器官。

动脉和静脉负责血液的输送和回流。

4. 神经系统泥鳅的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脑位于头部,负责控制泥鳅的运动、摄食和生殖等行为。

脊髓位于脊柱内部,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草鱼解剖实验步骤

草鱼解剖实验步骤

草鱼解剖实验步骤
草鱼解剖实验是一种生物学实验,用于观察和研究草鱼的内部结构。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草鱼解剖实验步骤,请在进行实验时确保遵守所有实验室规程和安全指南:
1. 准备阶段:
- 确保实验室环境干净、安全。

- 准备所需的解剖工具,如解剖刀、剪刀、镊子、放大镜、记录工具等。

- 确保有足够的清水和消毒剂。

- 选择一条健康的草鱼,通常选择体长在2-4公斤之间的成年草鱼。

2. 实验前准备:
- 了解草鱼的基本解剖结构和功能,包括鳃、心脏、肝脏、肠道等主要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 确定解剖的观察目标和需要详细观察的部位。

3. 实验步骤:
- 先将草鱼置于解剖盘上,用湿毛巾保持其体表湿润。

- 从鱼体的侧面开始,使用解剖刀沿着腹部从鱼嘴至尾鳍的方向轻轻切开。

- 切开皮肤和肌肉,露出内部器官。

- 观察并描述草鱼的各个内部器官,如胃、肠道、肝脏、心脏等。

- 如有需要,可以进一步切开特定器官,如心脏或肝脏,以观察其内部结构。

- 期间需不断用清水冲洗伤口,防止组织干燥和细菌感染。

- 记录观察到的结构,可以使用笔记、绘图或摄影的方式进行记录。

4. 实验结束:
- 在观察完毕后,应妥善处理草鱼尸体,按照实验室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 清洁解剖盘和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 整理实验材料和工具,确保实验室恢复原状。

5. 实验报告:
- 根据实验观察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总结草鱼的解剖结构和特点。

请注意,解剖实验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确保实验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要尊重生命,对待实验动物要充满爱心和责任感。

实验十五 鱼的形态及解剖结构

实验十五  鱼的形态及解剖结构

实验十五鱼的形态及解剖结构【实验目的】通过鲤鱼(Cyprinus carpio)或鲫鱼(Carassius auratus)的形态及结构的观察,并与软骨鱼相比较,了解鱼类的结构特征。

【实验材料】新鲜鲤鱼(或鲫鱼),楯鳞、硬鳞、圆鳞、栉鳞的制片,制备好的鲤鱼骨骼标本和脑标本,硬骨鱼的皮肤切片,不同食性的鱼(乌鱼、草鱼、鲢鱼)示消化道的长度和鳃耙(示例),鱼类(麦穗鱼、鳑鲏)的婚装(示例)。

【实验用具】解剖镜。

【实验内容】(一)外形观察鲤鱼体呈纺垂形,略为侧扁。

头的最前端为口,口两侧各有一对口须(鲫鱼无口须)口上有一对鼻孔。

头后两例有宽扁的鳃盖,鳃即位于其内。

背鳍一个,最前端有一硬刺。

尾鳍两叶相等为正形尾。

臀鳍的前端亦有一硬刺,腹鳍已向前移位于胸鳍之后,注意偶鳍与鲨不同,不是向水平展开而是向垂直面展开。

躯干两侧有侧线,位于皮肤下。

肛门开口于臀鳍的基部,泄殖孔紧接其后。

(二)皮肤及鳞片的观察用手抚摸鲤鱼的体表,是否光滑?鲤鱼的体表被以一层上皮组织,并由其分泌大量粘液,在游泳时可以减少鱼身和水的摩擦。

在表皮之下覆盖着一层鳞片,鳞片彼此呈整齐覆瓦状排列。

这种鳞片的发生与鲨鱼的鳞有何不同?取一鳞片置解剖镜下面观察,可见它大致呈圆形,中间有很多同心圆的环纹(露于体表之部分上有很多色素)。

环纹可用作鉴定年龄的依据,这种鳞片叫圆鳞。

再取一被侧线穿过之侧线鳞置解剖镜下观察,即可见有一管道由其中穿过。

观察硬骨鱼的皮肤切片,分清表皮和真皮,表皮和真皮都由多层细胞组成,这是脊椎动物皮肤的共同特点。

注意色素细胞及皮肤腺的分布情况。

示例:观察楯鳞、硬鳞、圆鳞、栉鳞的制片。

区别其结构特点,这些鳞片在发生上各由何胚层形成?(三)内脏器官观察(图15-1)取一条鲤鱼放在解剖盘里,用解剖剪由肛门向前沿腹中线至胸鳍纵形剪开,使鱼体右侧向上,再从肛门向背方剪到脊柱,沿脊柱向前至鳃盖后缘剪去一例的体壁,使内脏全部露出。

1.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肠等,消化腺只有肝胰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8
鳍式:D、A、C、P、 V分别代表背鳍、臀鳍、 尾鳍、胸鳍和腹鳍;鳍棘数目-罗马数字;鳍条数目 -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棘与鳍条相连,“,”表 示二者分离;“—” 表示变化范围。
比如鲤鱼的鳍式为:D.Ⅱ,18—19;P.Ⅰ, 16—18;V.Ⅱ,8—9;A.Ⅲ,5—6;C.20—22。 表示鲤鱼有背鳍一个,棘2个,软鳍条18—19;胸鳍 有棘1个,软鳍条16—18;腹鳍有棘2个,软鳍条8—9; 臀鳍有棘3个,软鳍条5—6;尾鳍有软鳍条20—22。
2.3 生殖系统
由生殖腺和 生殖导管组 成。
精巢白色俗 称鱼白
卵巢黄色 生殖导管是
生殖腺表面 的膜延伸形 成的细管。
2.4 消化系统
移去左侧生殖腺,观察肝胰脏、肠管、胆囊。
剪开口角,用镊子展开肠,观察上下颌、舌、鳃裂、 咽齿、食管、胃、肠、肛门。
2.5 排泄系统
1. 绘制鲫鱼脑背面观示意图; 2. 写出鲫鱼的鳞式、鳍式。 3. 鱼类每人取一条鲫鱼,先观察鲫鱼的外形、游泳呼 吸动作、鳞式、鳍式,取下一片鳞片观察其结构。 (外形上适应水生生活特征有哪些?)
鳞式:侧线鳞的数目 侧线上鳞
侧线鳞:有侧线器官穿孔的鳞片;
侧线下鳞
侧线上鳞:由背鳍起点斜列到侧线鳞的鳞数;
侧线下鳞:由臀鳍起点斜列到侧线鳞的鳞数。
除去鳔,观察肾脏(一对,红褐色)、输尿管(一 对,)和膀胱(一个)。
2.6 鳃 鳃盖、鳃弓、鳃耙、鳃片、鳃间隔。
鲫鱼有几个全鳃?
2.7 脑
从两眼眶下沿 体长轴剪开头 部背面骨骼, 再在两端横剪 两下,用镊子 移去头部骨骼, 用棉球吸去发 亮的脑脊液, 观察脑的结构。
四、 作业与思考
2.解剖鲫鱼
外形观察完毕,剪去鲫鱼左侧体壁,掀去左鳃盖, 先原位观察内脏器官的结构。
观察内脏自然位置
2.1 循环系统
去掉左侧体壁和鳃盖即 可看到其心脏,按心脏 跳动的顺序可区分:静 脉窦、心房、心室,另 外还有动脉球。
2.2 鳔 位于消化管的背方、体腔的背部呈
银白色的囊状结构。
鲫鱼鳔的类型?鳔的作用?
实验一 鲫鱼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鲫鱼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了解硬骨鱼类 的主要特征以及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2.掌握硬骨鱼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观察鲫鱼外部形态及其呼吸动作。 2. 解剖鲫鱼,观察内部结构。 3. 观察示范标本:鲤鱼的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