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试验

合集下载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共篇)(一)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共篇)(一)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共篇)(一)引言概述:实验动物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生理和遗传的学科,通过对动物进行实验来获取科学数据和知识。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一系列实验结果,探讨实验动物学领域的重要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正文:1. 实验动物的选择:- 考虑实验目的和动物特征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 常用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等,每种动物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限制;- 实验动物品种的选择需根据实验要求和研究领域确定。

2. 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环境:- 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包括饲料、水源和温度控制等;- 动物饲养条件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需保证实验动物的健康和福利;- 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和清洁,确保实验动物处于良好的生活环境。

3. 实验动物行为测试:- 利用行为学测试评估实验动物的认知和学习能力;- 常用的行为测试方法包括自由探索、空间记忆和条件反射等;- 结合行为学数据,分析实验动物的行为模式和特征,进一步探讨动物行为学的机制。

4. 实验动物遗传学研究:- 利用遗传学方法,研究实验动物的基因表达和突变;- 应用转基因技术构建基因改造的实验动物模型;- 分析实验动物遗传变异与行为学表现的相关性,深入了解动物行为与遗传之间的关系。

5. 实验动物生理研究:- 通过生理学指标评估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状态和健康状况;- 分析实验动物的生理参数变化,揭示动物的生理机制;- 在药物研究和疾病模型中应用实验动物,探索潜在的治疗策略。

总结:实验动物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生理和遗传的重要学科,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一系列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行为模式、生理机制和遗传特征。

通过合理选择实验动物、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进行行为学测试以及遗传和生理研究,我们能够推动实验动物学的发展,为人类和动物健康领域的进展提供有力支持。

动物学实验

动物学实验

动物学实验目录
※<实验1—5>
实验1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原生动物观察
实验2 水螅的形态结构与腔肠动物观察
实验3 涡虫的形态结构与扁形动物观察
实验4 蛔虫和环毛蚓的比较
实验5 河蚌的形态结构与软体动物观察
5※<实验6—10>
实验6 螯虾(或日本沼虾)的形态结构与甲壳纲动物观察
实验7 蝗虫的形态结构和昆虫纲的分类
实验8 海盘车的形态结构与棘皮动物观察
实验9 鲫鱼的形态结构与鱼纲动物观察
实验10 蛙(或蟾蜍)的形态结构与两栖纲、爬行纲的分类
5※<实验11—15>
实验11 家鸽(或家鸡)的形态结构与鸟纲分类
实验12 家兔的形态结构与哺乳纲分类
实验13 孢子植物(1)藻类植物
实验14 孢子植物(2)真菌、地衣、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实验15 种子植物(1)裸子植物
5※<实验16—20>
实验16 种子植物(2)被子植物各种类型花的解剖观察
实验17 公园或校园植物的调查研究
实验18 农田作物及其伴生植物种类调查
实验19 生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实验20 检索表的使用和编制
5※<实验21—24>
实验21 种子植物的鉴定
实验22 园林植物种类的调查与分析
实验23 公园动植物综合实习
实验24 淡水藻类植物的采集和培养
5※<附录>
一、无脊椎动物的采集、培养与固定保存
二、脊椎动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学是研究人类及其他动物在实验条件下行为、生理、心理和遗传等方
面的一门学科。

它在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动物的实验研究,科学家们能够深入了解生命的奥秘,助力人类的健康和科学发展。

实验动物的选择
在进行实验动物学研究时,科学家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

常见的实验动
物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猴子等。

选择实验动物时,需要考虑动物的生长周期、易获取性、生殖能力、代谢特性等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动物的使用
在实验动物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需要遵循伦理规范和动物保护法律,保护实验
动物的权益。

他们会对实验动物进行定期体检、喂养、饲养等工作,确保动物在实验过程中能得到良好的关怀和保护。

同时,科学家们也会尽可能减少实验动物的数量,采用无创伤、无痛苦的实验方法,减轻实验动物的痛苦和苦难。

实验动物学的应用
实验动物学在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研究领域,科学家们利用实验动物进行药物研发、疾病治疗等实验,为人类的健康提供支持。

在生物学领域,实验动物也被用于研究生物进化、基因调控等课题。

在心理学领域,实验动物被用于研究行为学、认知心理学等方面。

结语
实验动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为人类的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通过对实验动物的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生命的奥秘,推动科学的发展。

同时,在进行实验动物学研究时,我们也要注重保护动物的权益,尽量减少动物的痛苦,促进实验动物学的可持续发展。

动物学实验期末总结报告

动物学实验期末总结报告

动物学实验期末总结报告一、实验目的和背景动物学实验是动物学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动物分类、形态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实际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本学期的动物学实验中,我们选取了蚯蚓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和实验手段,深入了解了蚯蚓的分类、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二、实验过程和方法1. 蚯蚓的分类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对蚯蚓的分类和形态结构进行了预习,了解了蚯蚓的科属、体长、体表特征等方面的知识,为实验做好准备。

接下来,我们在实验室中使用显微镜和放大镜对蚯蚓进行了观察,记录了蚯蚓的身体颜色、体节数目、触须的位置等特征,进一步加深了对蚯蚓形态结构的认识。

2. 蚯蚓的取食和排泄实验为了了解蚯蚓的取食和排泄方式,我们将蚯蚓放入含有香蕉等食物的容器中进行观察。

通过实验发现,蚯蚓会通过运动起到破碎土壤的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

另外,我们还观察到蚯蚓的排泄物呈现出深黑色,说明它们排泄的是经过消化后的泥土。

3. 蚯蚓的生态环境实验蚯蚓在自然环境中起到重要的生态角色,对土壤的改良和有害物质的降解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研究蚯蚓对环境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

首先,我们收集了不同种类土壤中的蚯蚓,并观察它们在不同土壤中的生存情况。

结果显示,蚯蚓在肥沃的土壤中生存状况更好。

此外,我们还对蚯蚓进行了保护性培养实验,发现蚯蚓数量的增加和生长速度受到了环境和食物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以上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关于蚯蚓分类、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结果。

1. 蚯蚓的分类和形态结构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和了解,我们发现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蛇纹蚓科,体长约为5-30厘米,体表呈红褐色或粉红色,有明显的环节状结构。

触须位于蚯蚓前端,用于探知周围环境和感知食物。

2. 蚯蚓的取食和排泄结果分析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通过摄食、咀嚼和消化的方式获取营养。

动物学实验心得体会5篇

动物学实验心得体会5篇

动物学实验心得体会5篇实验动物学就这样匆匆结束了,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心里有种说不出的不舍。

记得最初选修这门课的时候,心里很是没低,因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动物实验,(由于专业的原因吧)虽然很想学,可又担心会跟不上其他同学,甚至会考试不过影响学位。

不过最后还是选了,如果不学也许就永远不知道它其中所蕴含的乐趣和那种追求医学研究时所必须的严谨,现在想想当时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正是因为这次犹豫中的选择,让我爱上了这门课。

记得第一次实验课是让学捕捉实验鼠,并做常用的给药方式,第一次抓到老鼠时的兴奋至今还难忘,这个实验还算简单,所以很顺利就做完了老师所要求的,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去学好这门课。

以后每次试验课我都会早早的去,很用心的去记录老师讲的每个实验细节,直至最后一节课。

有时候看到那些可爱的实验动物总不忍心去实施残忍,每当看到因为自己操作失误而致动物大出血,最后挣扎到死亡时,心中都有种莫名的难受。

也有同学对我说既然选择去做实验就不能有怜悯,手要狠,我知道她说的是对的,可是我需要去慢慢的适应。

后来我就笑着对同学说,如果不能避免残忍,那就让我们认真的去做好每个实验,合理的去利用每一个实验动物,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前提下最好一鼠多用,虽然最终都是要处死的,但至少死有所值吧。

随着对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动物实验在医学、药学中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它的重要性将会被更加重视。

医学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有些问题单凭临床经验积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解决,或者虽花费很长时间,问题仍得不到解决,而通过动物实验有些问题就可以得到迅速解决。

在我们追逐科研成果的同时,也一定不要忘记去适时的保护这些为我们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动物,如果说,实验是为了更长远的社会利益,那几乎所有的医学科研成果是以无数动物的生命作为代价的,所以请让我们用仁慈的心去善待那些有生命的动物们吧。

通过学习这门课,最大的收获我觉得并不是学会了多少种实验的操作(当然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而是通过实验更让我们受益的是它需要的这种执着,细心和认真严谨的态度,还有那种团队合作的精神。

动物学实验报告

动物学实验报告

动物学实验报告
动物学实验是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生理、行为和生态习性。

本次实验旨在观察动物的行为和生理特征,以及探讨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实验对象为小白鼠和蜜蜂,我们将通过观察它们的行为和生理反应,来探究它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

首先,我们选取了一些小白鼠,将它们分别放置在两个不同的笼子中,一个笼子放置在明亮的环境中,另一个笼子放置在昏暗的环境中。

我们观察到,放置在明亮环境中的小白鼠表现出活跃、好奇的特点,它们不断地在笼子内探索、奔跑,展现出较高的活动性;而放置在昏暗环境中的小白鼠则显得比较懒散,行动迟缓,甚至出现了一些抑郁的迹象。

这说明小白鼠对于光线的需求是有所不同的,它们更喜欢明亮的环境,这也与它们在野外生存的习性相符。

接着,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蜜蜂的实验。

我们设置了两组蜜蜂,一组蜜蜂在花园中采食花蜜,而另一组蜜蜂则在温室中采食花蜜。

我们观察到,采食花蜜的蜜蜂在花园中表现出较为活跃的状态,它们飞来飞去,忙碌地采集花蜜;而在温室中采食花蜜的蜜蜂则显得比较迟缓,行动缓慢,甚至出现了一些停滞不前的情况。

这说明蜜蜂对于自然环境的需求是有所不同的,它们更适应于自然花园的环境,而在人工温室中则表现出适应能力较弱。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动物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的环境条件会对动物的行为和生理特征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也意识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只有为动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它们才能展现出最佳的生理和行为特征,实现生态平衡。

希望我们的实验成果能够为动物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也能够引起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更多关注和重视。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鸡(3篇)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鸡(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鸡的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及生长发育规律。

2. 掌握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为实验动物学教学和科研提供基础。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鸡(品种、年龄、性别等)2. 实验器材:温度计、湿度计、饲料、饮水器、称重器、笼具等3. 实验试剂:消毒液、营养液等三、实验方法1. 观察鸡的外部形态结构,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

(1)观察鸡的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尾部等部位,记录其形态、颜色、羽毛等特征。

(2)测量鸡的体长、体重、翼长等指标,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

2. 观察鸡的生理功能。

(1)观察鸡的呼吸、心跳、排泄等生理现象。

(2)观察鸡的采食、饮水等行为。

3. 掌握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1)了解鸡的饲料种类、营养成分、饲养方式等。

(2)观察鸡的饲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3)掌握鸡的消毒、防疫、疾病防治等技术。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鸡的形态结构(1)头部:鸡的头部呈椭圆形,有喙、眼、耳等器官。

(2)颈部:鸡的颈部细长,肌肉发达,有利于采食和呼吸。

(3)胸部:鸡的胸部宽大,有发达的胸肌,有利于飞行。

(4)腹部:鸡的腹部较宽,有利于消化和生殖。

(5)尾部:鸡的尾部较短,羽毛密实,有利于保温。

2. 鸡的生理功能(1)呼吸:鸡的呼吸以肺为主,气囊辅助呼吸。

(2)心跳:鸡的心脏四腔,心跳较快,有利于血液循环。

(3)排泄:鸡的排泄器官有肾脏、输尿管、泄殖腔等。

(4)采食:鸡的喙尖利,善于啄食。

(5)饮水:鸡的饮水需求较高,需保持充足的水源。

3. 鸡的饲养管理技术(1)饲料:鸡的饲料应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2)饲养环境:鸡的饲养环境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以利于其生长发育。

(3)消毒:定期对鸡舍、饲料、饮水等消毒,预防疾病传播。

(4)防疫: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预防疫病发生。

(5)疾病防治:发现病鸡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鸡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饲养管理技术的观察,使我们对鸡的生物学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一、实验动物:小鼠二、操作流程:抓取,固定,编号,给药,取血,麻醉,绝育,解剖。

三、具体操作1、抓取:抓取小鼠时,右手抓住小鼠尾巴,不要过于用力,以免惊吓小鼠。

左手从小鼠身体后部向前抓(以免小鼠向后缩咬伤自己),抓住小鼠颈部。

固定住小鼠后,将小鼠皮肤往上抓,尽量将小鼠背部皮肤抓住。

左手将小鼠腹部朝向自己,把小鼠尾巴用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夹住,这时小鼠腹部皮肤紧绷,不能动弹。

2、固定:通常使用固定器进行固定。

将固定器拧开后,抓住小鼠尾巴,使其钻入固定器中,再将拧下的固定器部分装好,使小鼠尾部露出,再将可旋转的铁片固定住即可进行后续实验。

3、编号:编号方式有两种:①剪脚趾编号:把小鼠腹面朝上,在下的脚趾从左至右依次编为1~10号,剪10号脚趾加1~9号脚趾依次编为11~19号,在上的脚趾依次编为20,30,40,50,60,70,80,90号,其余编号与11~19号类似。

②打耳钉编号:耳钉上均有唯一编号,通过使用耳钉钳将耳钉打在小鼠耳朵上即可。

实验时通常使用的是第一种方式进行编号,第二种编号通常用于需要长距离运输的动物。

4、给药:常用的给药方式有:①口服给药:即灌胃。

将注射器装入药物溶液,装上灌胃针(灌胃针有直头和弯头两种,区别不大)。

如上所述,抓取小鼠后,使其头部朝上,尽量呈一直线,取灌胃针,从小鼠嘴角一侧缓缓插入(保持刻度在自己能看到的位置),顺着小鼠口腔食道的弧度让小鼠将针咽入,灌胃过程中如果遇到阻碍一定要及时拔出灌胃针,不可强行灌胃以免伤及小鼠食道以及肺部。

灌胃针顺利进入后基本与小鼠身体呈一条直线,注入适量体积后再顺着食道缓缓取出灌胃针。

②静脉注射:小鼠尾部有3条静脉和1条动脉,3条静脉非别位于背部,及两侧。

静脉注射时一般选取两侧静脉,因为其相对于背部静脉更为清晰饱满。

将小鼠固定后,用酒精擦拭其尾部静脉,使其充血,以便注射。

之后使注射器针孔处朝上,针与尾部呈约30°扎入尾部后向上轻挑,再向内扎入部分,此过程应该比较顺畅,没有阻碍,若阻碍较大则有可能扎入到了皮肤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以及对盐酸刺激的应激性实验;观察草履虫生殖 装片和常见原生动物示范装片。
4、水螅、涡虫系列实验: 观察水螅和不同类群涡虫的活体标本,了解涡 虫生殖系统结构的多样性;制备刺细胞装片并观察 不同刺细胞的形态;观察水螅过卵巢、精巢的横切
和过芽体的纵切永久装片以及涡虫生殖系统装片和
整体装片永久标本;水螅、涡虫的切割、再生及观
布氏姜片虫等寄生虫虫卵。
6、淡水轮虫的分类:
以组为单位从各种水体采集淡水轮虫;从采集
水样中观察常见淡水轮虫的形态;进行常见种类的
分类。 7、环毛蚓的组织切片观察及环毛蚓与河蚌的解剖 和观察: 环毛蚓横切面标本的观察,了解环节动物门的 主要特征;环毛蚓浸制标本的解剖及内部结构观察; 河蚌浸制标本的解剖及内部结构观察。
10、使用100×物镜,需要用什么介质?需要用什么 试剂擦洗?如何擦洗?
实验题目(居中) [实验报告模板]
一、实验目的 1、 2、 二、实验内容 1、 2、 三、作业 1、 2、 四 、 实验观察内容 (实验作业或实验观察记录) 根据实验内容,一般最好用两张实验报告纸完成实验报 告,另加封面一张,大家必须在实验后提交作业,并装订。 改好的作业自己保存,学期结束前按顺序整理装订后上 交。丢失作业者不计成绩。
关课程编号 ——阅读通知——下载课件或阅读》了解
实验内容,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验指导。
2 、提前 10 分钟进入实验,取显微镜进行调试,领取
上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妥善保管,学期结束前集
中回收,上缴学院存档。)
3、事先备好实验报告纸、钢笔和铅笔等文具,在实验报告上
填写:姓名、学号等个人信息;据以事先阅读了解的相关课件,
微成像系统、视频成像系统、电脑、多媒体投影仪、数码
相机、电子天平、离心机、超声波清洗机、水浴锅、电磁 炉、烤箱、光照培养箱、冰箱、水族箱、微量移液器、石 蜡切片机、冷冻切片机、解剖工具等。
《动物学实验》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1 、课前阅读电子课件《 打开学校主页 —— 网上课
程——输入自己的校园卡与查询密码 ——点击所选相
抄录:1.实验题目;2.实验目的;3.实验内容;4.作业(题目),
有些实验作业题目在实验结束前10分发放。
4、实验报告当场完成,经老师验收合格后方可离开;组长协
助老师安排值日生;值日生协助老师发放实验报告和器具;实
验结束后负责卫生工作,教师检查合格后才能离去。
5、实验成绩: 平时成绩总和÷总实验次数×80% + 出勤率10分(不迟到) + 值日与学习态度10分 每旷课1次减10分,旷课达3次者,一律按 “F” 成绩上报。 6、实验室内禁止谈论与实验无关的话题,保持实验台面整洁。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镜的使用技能。
显微镜的使用
了解现代生物显微镜类型与性能,熟练掌握普通显微镜、体视显微
二、实验内容
1、取水族箱水底物质作装片,学习显微镜使用,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技 巧。 2、了解体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了解数码显微镜、研究级多功能显微镜,研究级数码体视显微镜的 性能。 4、初步了解底栖微型动物的类群。
显微镜的使用


光学显微镜
微分干涉显微镜 相差显微镜 暗视野显微镜 数码显微镜
数码体视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 倒置显微镜


电子透射显微镜
电子扫描显微镜 三维透Biblioteka 荧光显微镜制作装片
取水族箱底部沉积物少许,用小镊子将其移至载玻片上,拍打 数次,弃沉积物,加盖玻片,显微镜下观察。 4×物镜 —— 调焦距 —— 调目镜焦距 ——10×物镜 ——40×物 镜——调移物台——观察 观察内容:




原生动物——单细胞。
轮虫类——身体光滑,头顶部有纤毛。 环节动物——身体分节,每体节体侧面有刚毛。
察。
5、蛔虫、常见人体寄生虫及寄生虫卵观察:
蛔虫横切面标本的观察,了解原腔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观察血吸虫雌雄个体、虫卵及其生活史中的毛蚴、尾蚴永
久装片,了解寄生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特征和感染 人类的途径;观察绦虫节片、肝吸虫、钩虫、蛲虫、姜片 虫整体装片;观察各种常见寄生虫卵装片,包括蛔虫受精 卵和未受精卵、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猪肉绦虫、鞭虫和
处死后进行内部解剖,观察家鸽消化、循环、呼吸、神经、
肌肉、泄殖等系统。
11、家兔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观察家兔的外形;解剖后观察家兔的消化、循环、呼
吸、神经、肌肉和泄殖等系统。
12 、 总结考试
动物学实验室常见的主要仪器设备
体视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微分干涉显微镜、相差显
微镜、暗视野显微镜、数码显微镜、数码体视显微镜、显
到视野中心,再直接转换至高倍物镜?
5、两个目镜的焦距不同,该怎样调整?
6 、被观察的对象太透明,应调节显微镜的哪部分器
件? 聚光器、聚光器光栅、电源亮度如何调节?
7 、微分干涉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哪些类型的生物标
本?
8、相差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哪些类型的生物标本?
与微分干涉显微镜有何区别?
9、体视显微镜的镜像与显微镜的镜像一致吗?
三、作业 (简答以下问题,每题 10分; 1~4题,回答
一个字:是,否):
1、显微镜使用是否先下调载物台,再安放载玻片? 2 、从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是否先下调载物台, 再转换至高倍物镜? 3 、从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是否把物像先调整 到视野中心,下调载物台,再转换至高倍物镜?
4 、从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是否把物像先调整
动物学实验
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专业
实验指导教师:汪安泰 李荔
2011.9.20
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1、体视显微镜和显微镜的使用。 2、无脊椎动物的采集与培养: 原生动物、水螅、涡虫、浮游动物。
3、原生动物系列实验:
观察草履虫、变形虫和眼虫的形态结构与运动,
了解食物泡的形成与变化。观察草履虫刺丝泡的发
8、沼虾的活体解剖和常见枝角类、桡足类观察:
沼虾的内部解剖,附肢分离与鉴别;枝角类和桡足类 活体观察。
9、鲫鱼和青蛙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学习双毁髓处死蛙类的方法;鲫鱼和蛙的外形观察与 测量;内部解剖,观察消化、循环、呼吸、神经、肌肉、
泄殖等系统。
10、家鸽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家鸽的外形观察与测量,了解鸟类的分类术语;家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