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与城市群发展35页PPT

合集下载

区域经济发展讲义(PPT 123页)

区域经济发展讲义(PPT 123页)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2)本书关于增长极的定义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 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 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3)增长极的特点
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 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 织核心。
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 间联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 的重心。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 长和结构的演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经 济总量的增长与结构的演进是相互关联和 互动的。
经济总量的增长为结构调整、转换、 升级提供了经济基础。
结构演进则增强了资源配置能力,提 高了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效率,实现经济 总量的更快增长。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供给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低储 蓄能力—资本形成不足—低生产率—低 收入· · · · · ·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需求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 — 低购买力—投 资引诱小—资本缺乏—低生产率—低收入······
无论从供给还是从需求观察,这两个循环都是 从低收入又回到低收入,不断地恶化。并且,它们 在“低收入”处相连接,相互影响、强化,使经济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理论内涵: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 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 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 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 形成了增长极。经济的增长率先发生在增 长极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对 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区位条件大体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 大的自然环境。
区位条件也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 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

区域经济发展 PPT课件 3(23份) 人教课标版3

区域经济发展 PPT课件 3(23份) 人教课标版3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2、时间是最公平的,活一天就拥有24小时,差别只是珍惜。你若不相信努力和时光,时光一定第一个辜负你。有梦想就立刻行动,因为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3、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都请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谁的人生不是荆棘前行,生活从来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永远安稳,只要努力,就能做独一无二平凡可贵的自己。
产量高;地广人稀,人口少,人均占有量高。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 【答案】 原因:伴随着全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耕地资源将
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影响粮食总量的增长。而东北地区人均占有 耕地水平较高,且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较好。因此,在我国商品 粮供给仍是一个比较紧张的格局,巩固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将是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托。

8、人生的旅途中,最清晰的脚印,往往印在最泥泞的路上,所以,别畏惧暂时的困顿,即使无人鼓掌,也要全情投入,优雅坚持。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等来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

9、这世上没有所谓的天才,也没有不劳而获的回报,你所看到的每个光鲜人物,其背后都付出了令人震惊的努力。请相信,你的潜力还远远没有爆发出来,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写给渴望突破瓶颈、实现快速跨越的你。

6、人生中总会有一段艰难的路,需要自己独自走完,没人帮助,没人陪伴,不必畏惧,昂头走过去就是了,经历所有的挫折与磨难,你会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要强大得多。多走弯路,才会找到捷径,经历也是人生,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做更好的自己!

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PPT课件

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PPT课件
23
1.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第二、发展政策的任务不是取消,而是维护不均 衡,使不均衡的链条保持活力。
不发达经济取得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是采取 精心设计的不平衡增长战略,首先选择若干战 略部门投资,当这些部门的投资创造出新的投 资机会时,就能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政府投资--公共部门--基础设施建设--形成 良好的、发展的外部环境
另一类是形成生产环境的,包括硬环境和软环 境。
硬环境:基础设施条件、产业布局条件等 软环境:经济制度、管理方式及组织方式等
5
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二)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
其一是需求的拉动,包括区内的需求和区外对 本区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由需求拉动生产;
其二是供给的驱动,原材料、资本、技术、劳 动的供给,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形 成新的需求。
31
(三)新增长理论
1.阿罗的“干中学”模型(1962) 是第一个内生技术进步的增长模型。他用技术的
外部性解释经济增长。 在阿罗模型中,技术进步被看作是资本积累的副
产品,即投资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并且技术进步 具有正的外部性,不仅进行投资的厂商可以通过 积累生产经验而提高生产率,其他厂商也可通过 “学习”而提高生产率。这样,技术进步就成为 了内生变量。
25
2.增长极理论
②增长极具有两种效应:
一是极化效应。即极点对外围地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将 外围地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聚集到中心,形成规模经济效 益,从而增强极点的竞争能力。
二是扩散效应。即增长极通过其产品、资本、人才、信息 的活动将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到广大的腹地,促进腹 地经济的增长。
两种效应是相辅相成的,前者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极点 的集聚,后者主要表现为极点生产要素向外围的转移,二 者从不同的侧面,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学第五版课件第10章 区域经济与城市群发展

区域经济学第五版课件第10章 区域经济与城市群发展

(1)必要前提: 产品的区际交换和贸 易,是产品的生产地 和消费地的分离。
(2)发展的内在根据: 社会再生产结构演进,并 集中表现在产业结构变动 时的决定作用上。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
14
方法
第二节 地域分工理论
二、地域分工论 经济利益是决定地域分工的动力。 1.绝对优势理论 (1)渊源: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学说。 (2)绝对优势:将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进 行直接比较,某种产品所花成本绝对地低,称为具 有“绝对优势”。 (3)观点:只要有这种绝对成本优势,就应该发展 这种产品的专业生产,并出口换回自己在生产上不 占绝对优势的产品,贸易双方都从交易中获益。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二、近代区位论:利润决定论
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
7
方法
第一节 区域差异理论
3. 1940年,德国学者廖什发表的 《区位经济学》
消费需求量的大小是区位选择上优先 考虑的主导因素,而市场容量又取决 于消费强度、消费倾向、产品价格、 市场半径、产品推销技术、单件产品 的运费等相关因素。
两种理论的关系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
21
方法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4.两理论的理论进步性
“分工(贸易)能够增进利益”始终 是一个在理论上被经济学家们一致首 肯的命题,被视为更基本和更有说服 力的贸易理论。
两理论的理论进步性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
(1)配置顺序不同。 (2)转换的态势不同。 (3)变动的起点不同。 (4)变动的节奏不同。 (5)变动的质量不同。 (6)变化率的时间分布不同。

区域经济发展 PPT课件 3(23份) 人教课标版7

区域经济发展 PPT课件 3(23份) 人教课标版7


10、生活中,有人给予帮助,那是幸运,没人给予帮助,那是命运。我们要学会在幸运青睐自己的时候学会感恩,在命运磨练自己的时候学会坚韧。这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伴 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过去对个别地区倾斜等特殊优惠政 策,逐步被建立在统一公平基础上的产业政策取代。由此,珠江三角洲 地区早先被掩饰了的缺陷,如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腹地狭 小等渐渐暴露出来,致使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发展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出 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珠 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析珠江三 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填写下表。
【答案】 流量较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小(无结冰期);上流落 差大,流速较快(水力资源丰富);等。
(2)若要对乙所在区域的土地利用加以规划,需要测量乙地的地形 坡度,在图中①②③三条测量线中,应选择哪条线进行?假如探究小组 对乙区域相关要素进行测量,获得下表中结果,请分析说明乙区域宜 规划成何种农业用地比较合适。
【答案】 A
【答案】
①产业基础 ②市场 ③生态环境 ④产业结构 ⑤大珠江三角洲 ⑥规划与管理 ⑦酸雨 ⑧水质性 ⑨水土流失 ⑩热岛效应
谢 谢!

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人生的道理很简单,你想要什么,就去付出足够的努力。

区域经济发展 PPT课件 2(30份) 人教课标版4

区域经济发展 PPT课件 2(30份) 人教课标版4
不与大城市比高、比大,发挥“灵、巧、秀、雅”的江南水乡风 格,建设具有苏南水乡特色的、生态环境良好的园林城市,真正成为 上海的后花园。
太仓市总体发展规划
以城区为龙头,港区为重点,沿江工业带和 沿沪产业链为连接,沙溪片区为支撑的哑铃型现 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和离上海最近的滨江卫星城市。
评价反思
一地的发展是建立在综合考察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因 素基础上的理性开发,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 一,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通过5节课主要是了解和体会了各地工 农业的发展情况及发展条件,领悟了加强科学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我 们也得用地理的眼光,客观地评价目前我们城市及郊区发展的情况。对 未来得到很好开发的地区,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通过本节问题的探 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关注生活,养 成了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待能力等方面分析。 (2)太仓旅游业应朝什么方向发展?
较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景点文化底蕴深厚,环 境清静雅致;门票价格低廉;旅游交通便利;离旅游大市 场——上海近,且适合“老年旅游”的需求;有较多的宾馆 和饭店,接待能力较强。
以沙溪古镇、郑和品牌为重点,以都市农业生态休闲为 特色,努力将太仓建设成为真正的上海后花园。

3、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都请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谁的人生不是荆棘前行,生活从来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永远安稳,只要努力,就能做独一无二平凡可贵的自己。

4、努力本就是年轻人应有的状态,是件充实且美好的事,可一旦有了表演的成分,就会显得廉价,努力,不该是为了朋友圈多获得几个赞,不该是每次长篇赘述后的自我感动,它是一件平凡而自然而然的事,最佳的努力不过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愿努力,成就更好的你!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讲义(PPT 55张)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讲义(PPT 55张)

经 济 增 长
1994年,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在向世界高峰会议 提交的文件中指出,“发展 是一个综合过程,目前这已 为国际社会所承认。经济增 长是一种动力,但其本身并 不是目的。因此除经济增长 以外,发展首先是社会性的 。发展还与和平、人权、民 主管理、环境以及文化和人 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 。”
(2)综合发展指标系列
GDP指标存在着缺陷,联合国社会 发展研究所提出16项综合发展指标来衡 量国家或地区的全面经济发展程度。 这些指标包括:预期寿命、人均日消费 动物蛋白、中小学注册入学人数、职业教育 入学比例、每间居室平均居住人数、每千人 中读报人数、从事经济活动人口数、每个男 性农业工人的农业产量、农业中成年男性劳 动力的比例、人均消费电力、人均消费钢、 人均消费能源(标准煤)、制造业占GDP 比重、人均对外贸易额、工薪收入者占整个 经济活动人口的比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经济活动的区位
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工
与区域的形成
区域
区域经济增长
区域
区域产业结构
的 与产业布局 区域分工与联系 的 地域 运动 结构 规律
城乡边缘区
区域城市化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经济政策
专题五:区域经济增长与 发展
专题五: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重点问题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
第二节
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模式
经 济 发 展
经济发展是指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 经济、社会和政治 结构的转换和全面 进步。包括投入- 产出结构、分配消 费结构、社会福利 文教卫生、群众民 主程度等方面的变 化。
资 料
经 济 增 长 ?
1966年,经济学家克劳 在《无发展的增长》一书中指出 一段时间以来利比亚的人均收入 然有大幅增长,但这主要是由于 国公司投资开发石油并出口到欧 造成的。利比亚的技术水平、人 资源和其它部门的生产并未因此 发生任何变化。而且,因石油出 而增加的收入并没有提高利比亚 体人民的生活水平,而是拉大了 富差距。这种收入增长显然没有 进发展。

4.1 区域经济发PPT资料33页

4.1 区域经济发PPT资料33页

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基础
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可为农业 提供大量生产资料(机械、
化肥、原料等)
• 交通条件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发展外向型农业)
• 人口密度 开发晚,人口密度低(经营规模高,
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
探究一:
1、东北大米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与气候有 什么么关系?
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 长,因此品质上乘,且因气候寒冷,病虫害少, 无需农药,堪称“绿色大米”。
三业

港口、铁路、航空等交通便利;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南 我国最大的 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 当地种植长绒棉的历史悠久;市 疆 优质长绒棉 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 场对长绒棉的需求量大
生产基地 雪融水可供灌溉
海 我国热带经 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 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
南 济作物生产 丰富,能满足热带经济 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 B案答案 • 自然条件 因地制宜 • 内蒙古自治区 畜牧业 湿润 季风 温暖 雨热
类型 种植 林牧 • 高原 山地 黑土 黑钙土 工业 机械 化肥 交通
地貌 土壤 自然条件 • 农业生产方式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水稻 大豆
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 大小兴安岭 • 柞蚕茧 苹果产区 西部高原 西部 林区草地 三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有利条件?
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 ;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等等。
3:东北地区热量条
120°
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
利弊影响。
130° 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