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的本名叫什么

合集下载

唐玄宗李隆基的简介

唐玄宗李隆基的简介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

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762年病逝。

简述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也称唐明皇,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公元712年至公元756年在在位。

公元762年,李隆基病逝。

公元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

公元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李隆基遂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早期玄宗李隆基垂拱元年乙酉年八月五日戊寅日(685年9月8日)生于东都洛阳,属相鸡,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

玄宗712年即位和改元,年号为先天,后改开元,再改天宝,756年退位,在位45年,上元二年四月五日甲寅日(762年5月3日),太上皇玄宗崩殂于京师长安神龙殿,享年78岁,群臣上谥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广德元年(763年)三月十八日辛酉日崩于长安太极宫,葬玄宗于泰陵。

李隆基出生的时候正是武则天主政要做女皇的时候,所以他小时候就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宫廷变故,这也许促使他形成了意志坚定的性格。

他小时候就很有大志,在宫里自诩为"阿瞒",虽然不被掌权的武氏族人看重,但他一言一行依然很有主见。

在他七岁那年,一次在朝堂举行祭祀仪式,当时的金吾大将军(掌管京城守卫的将军)武懿宗大声训斥侍从护卫,李隆基马上怒目而视,喝道:“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训斥我家骑士护卫!”随之扬长而去,武则天知道后,非常惊讶,不仅没有责怪,还“特加宠异之”(《旧唐书.玄宗本纪》)李显的母亲(武则天)死后,中宗懦弱无能,朝政大权慢慢落到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原来发动政变恢复唐朝的功臣、宰相张柬之也被他们贬官驱逐,太子李重俊被杀。

唐玄宗主要事迹

唐玄宗主要事迹

唐玄宗主要事迹唐玄宗,即李隆基,唐朝第六位皇帝,是唐朝盛世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推动经济发展,文艺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的缔造者。

以下是唐玄宗主要事迹的介绍。

一、政治改革唐玄宗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使得唐朝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

他废除了唐太宗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度,建立了中书省和门下省,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同时,他还实行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使得政府的官员更加专业化、高素质。

二、经济发展唐玄宗在位期间,积极推动经济发展,通过开发水利、修筑道路、兴修农田等措施,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同时,他还鼓励商业贸易,开放了丝绸之路,使得唐朝的商业繁荣起来。

他还推行了均输法,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三、文艺繁荣唐玄宗在位期间,文艺繁荣。

他本人也是一位文学家,曾经写下了《长恨歌》、《古风》等著名诗篇。

他还招揽了一批文化名流,如杜甫、白居易、王之涣等人,在他的庇护下,他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得唐朝的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

四、外交关系唐玄宗在位期间,积极推动外交关系的发展。

他派遣郑君列到波斯求取佛经,成功地获得了大量的佛经,丰富了唐朝的文化遗产。

他还派遣玄奘到印度取经,为唐朝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他还与吐蕃、突厥、高句丽等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维护了唐朝的边疆安全。

总之,唐玄宗是一位杰出的皇帝,他的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文艺繁荣和外交关系的推动,为唐朝的盛世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他的事迹不仅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唐玄宗李隆基的简介

唐玄宗李隆基的简介

唐玄宗李隆基的简介
唐玄宗李隆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之子,生于685年,卒于762年,是唐朝的第七位皇帝,他在位时间为712年至756年,共在位44年,是唐朝历史上在位时间第四长的皇帝。

一、早年生活
李隆基出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其早年经历了复杂的宫廷斗争。

他的母亲在武则天的权力斗争中被秘密杀害,他自己也一度被过继给唐睿宗李旦的兄长李弘。

李隆基在青年时期就展现出出色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

二、政治生涯
710年,李隆基发动政变,推翻了韦后的政权,协助其父李旦登上帝位,自己被封为太子。

不久后,李旦禅让帝位给李隆基,李隆基即位,是为唐玄宗。

三、执政成就
李隆基在位前期,以开明和改革著称,他实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文化改革,推动唐朝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开元之治”或“开元盛世”。

他推行了“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选拔贤能,促进了政治清明和经济繁荣。

在文化方面,李隆基热爱文学和艺术,特别是音乐,他本人也是一位音乐家。

在他的支持下,唐朝的文化和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四、后期执政
然而,在执政后期,李隆基沉溺于声色,宠信杨贵妃,朝政逐渐被宦官和亲信所控制,导致政治腐败和贪污盛行。

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频发。

五、安史之乱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这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期间,李隆基被迫逃离长安,其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

李隆基回到长安后,被封为太上皇。

六、晚年与去世
762年,李隆基去世,享年78岁。

他的去世标志着唐朝开始进入衰退期。

李隆基是谁的儿子

李隆基是谁的儿子

李隆基是谁的儿子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即位以后,改变了唐朝屡次兵变的现象,开创了一个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了鼎盛时期。

那么李隆基是谁的儿子呢?下面店铺为你解答。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儿子唐玄宗李隆基垂拱元年乙酉年八月五日戊寅日(685年9月8日)生于洛阳,属相鸡,谥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庙号为“玄宗”。

玄宗712年即位和改元,年号为先天,后改开元,再改天宝,756年退位,在位45年,李隆基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母窦德妃。

李旦(公元662~716年),睿宗,又名旭轮。

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

他一生两度登基,三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

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李隆基是唐朝的皇帝,开元盛世曾使唐朝空前繁荣;而安史之乱却使唐朝开始衰败。

那么在李隆基可谓传奇的帝王生涯里,他有哪些年号呢?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帝王用来纪念的称号。

一个皇帝可以有多少的年号,并没有规定,一般当帝王遇到大事时都会更改年号。

李隆基一共有三个年号,分别是先天、开元、天宝。

李旦将皇位传给李隆基的时候,将年号改为先天。

在712年至713年的一年多里,李隆基用的都是先天的年号。

在这一年里,还曾发生过太平公主图谋政变的事件,只是太平公主还来不及实行,就被李隆基先下手为强了。

而这次政变也因先天的年号,而命名为先天政变。

在解除了来自太平公主的威胁的一个月后,李隆基就将年号从先天改为了开元。

据说,这是李隆基为了表达自己要再创唐朝辉煌的决心。

从713年的十二月到741年,李隆基以开元为年号的时间,长达二十九年。

在这段时间里,李隆基开创了一个开元盛世,如他所愿般,再创了大唐繁荣的盛景。

742年正月,李隆基改年号为天宝。

据说,李隆基改年号的原因有三:一是有官员上报了一件祥瑞之事;二是李隆基觉得自己功业已成,只待自己享受成果;三是在开元末期,发生了一些晦气的事情。

唐玄宗的本名叫什么

唐玄宗的本名叫什么

唐玄宗的本名叫什么唐玄宗,名叫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唐睿宗的第三个儿子。

那么你知道唐玄宗的本名叫什么吗?下面一起来看看。

唐玄宗的本名唐玄宗是李唐王朝的第七个皇帝,唐玄宗叫什么呢?他本名李隆基,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民间多称之为唐明皇。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因而也称他为李三郎。

唐玄宗李隆基生于685年,27岁登皇帝位,在位44年,是一位饱受争议的帝王。

一方面,唐玄宗从小就是个锋芒毕露的王子,史书中多次记载了小李隆基的聪慧和大气,以至于祖母武则天都非常喜爱和看重他。

成年后,李隆基更是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干和心智,与姑姑太平公主一起诛杀韦后,扶持睿宗李旦继承皇位。

后来,李隆基还凭借自身的实力脱颖而出成为太子,继承了皇位。

即位后的李隆基不仅赐死太平公主,坐稳皇位,更在不同的时期恰当的选择了能臣良相辅佐朝政,他加强边防,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

另一方面,在李唐王朝走向极盛之时,李隆基又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沉溺女色,宠爱杨贵妃,估计当时连唐玄宗叫什么自己都不清楚,他的昏庸还体现在重用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史思明等一众奸佞之臣,甚至直接导致了为期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后来的李唐中衰埋下了伏笔。

唐玄宗是一个功过分明的封建君王,就他前半生的雄才大略和历史功绩而言,谥号明皇确实是恰如其分的。

但对于唐玄宗晚年的沉湎酒色,醉心风月,甚至宠信奸佞,荒废国政而言,明皇二字实在是一个讽刺,难怪最终,唐玄宗被迫退位,并被儿子幽禁,郁郁而终。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关系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有句话就叫叫做“后宫三千宠,三千宠爱在一身”说的就是杨贵妃与唐玄宗。

杨贵妃最开始是嫁给唐玄宗的儿子李帽,杨贵妃嫁给李帽五年,其恩爱之极,后来杨贵妃和唐玄宗见面后,唐玄宗就被杨贵妃的美貌所迷住,不顾一切的想办法将杨贵妃纳为了妃子,这个按伦理来说就是乱伦,也因为杨贵妃曾是李帽的妃子,所以也成了唐玄宗一直没有将杨贵妃立为皇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时的唐朝是以丰腴为美,杨贵妃虽然体态丰腴,但是却精通音律和舞蹈,唐玄宗也是个精通音律的人,得到杨贵妃这样一个通晓音乐的美人儿,更加是欢喜不得,再加上杨贵妃还很善于舞蹈,有人曾说杨贵妃在舞蹈的时候,姿态优美,身轻敏捷,翩翩起舞犹如彩蝶纷飞,这些也是唐玄宗为何痴迷杨贵妃的原因吧。

唐玄宗

唐玄宗

绘画
1、(唐朝)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代表作 为《历代帝王图》《步辇图》。 2、(唐朝)吴道子:“画圣”,开后 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天王送子图
外交方面
△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方式:①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②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2、表现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 官吏、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 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 玄奘。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回国后, 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记》。这部书 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 重要典籍。
安史之乱的原因
藩镇设立
随着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间屡次开疆拓土,先后平定 辽东、西突厥、吐谷浑等地区,使盛唐成为一个国境极为 辽阔的国家。同时,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 防和统理异族,唐玄宗于开元十年便于边地设十个兵镇, 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然而,此等每以数州为 一镇的节度使不单管理军事,而且因兼领按察使、安抚使、 支度使等职而兼管辖区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 等大权,这就使得原来为一方之长的州刺史变为其部属。 据《新唐书· 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 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节度使因而雄据一方,尾大 不掉,成为唐皇室隐忧 其他原因:将相不合 玄宗怠慢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科主要内容, 以及为了撰拔人才,亲自在殿试考核吏部 新录取的县令。而且对儒生十分优厚,下 令群臣访求历朝遗书,共觅得图书近五万 卷,便唐朝的文化事业迈向鼎峰
文学方面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流传至今的 有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

唐玄宗

唐玄宗

战争起因
1
经济矛盾
阶级矛盾
2
3
民族矛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内部矛盾
4
战争经过
安禄山 起兵
长安 失陷
肃宗 即位
安禄山 被杀
755 755 755
755 756
756 756
唐廷 反击
马嵬 兵变
睢阳 之战
战争影响
1
社会混乱
藩镇割据
2
3
边疆不稳
4
剥削加重
5
经济重心南移
西域得失
6
个人感想(功大于过)
爱江山更爱美人
6
1
重用贤臣
安史之 乱
755
•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 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 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 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 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 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 唐玄宗先从经济方面改革。为了增强国力,加大财政收入,制订新的经济措施打击豪门士 族,解放劳动力;改革实施封制度,以增加政府财政收人,减轻人民负担;打击佛教势力, 淘汰僧尼;大力发展农业。
• 唐玄宗还对兵制进行改革,还采取了其他很多的整军措施,在边境地区大力发展屯田,提 高军队战斗力,扩张疆域。 • 对外实行和解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使国家得到进一步统一。同时,开元年间和睦 的民族关系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 由于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大唐天下大治,经 济迅速发展。此间的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 荣,人口也大幅度增长,天宝年间唐朝人口达到8000万人,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商业十分 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更为繁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 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 往,十分热闹。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因当时年号为“开元”, 史称“开元盛世”。

唐玄宗

唐玄宗
[11]




开疆拓土 除了对兵制进行改革之外,唐玄宗还采取了其他很多的整 军措施,如颁布了《练兵诏》,命令西北的军镇扩充军队, 加强训练。同时,任命太仆卿王毛仲为内外闲厩使,全力 负责军用马匹的供应,这使短缺的马匹及时得到了补充, 提高了战斗力。另外,为彻底解决军粮问题,玄宗又命令 扩充屯田范围,在西北和黄河以北地区大力发展屯田,增 加粮食产量。 在做好了充分准备后,唐朝逐步把营州等地收复,长城以 北的回纥等族也自动取消了独立割据的称号,重新归附唐 朝。安北都护府也恢复了,唐朝重新行使对长城以北土地 的管辖权。 西域地区政权的恢复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收复 碎叶镇,第二阶段是重新恢复了丝绸之路。唐朝的威望在 西域重新建立起来。[1
最终结局:
1、太子李亨乱中称帝,玄宗被封太上皇; 2、至德二年(757年)十二月,玄宗被迎回京 城,不问政事;受制于宦官李辅国 ,漠视于 亲子 肃宗,孤独终老。 改葬贵妃而不得; 李矫诏强迁玄宗迁居西内; 亲信遭清洗;
孤寡终老原因:
1、生活上渐渐骄奢急欲,挥霍无度; 2、拒谏饰非(先后贬韩休、张九龄),提拔重 用奸佞之臣(李林甫、王); 3、懒于朝政,将政事交给宦官处理(高力士); 4、纵情声色,追求享乐(杨贵妃); 5、为了益寿延年,崇道好仙; 6、为御外敌,臵节度使,内重外轻局面;贪求 边功,穷兵黩武,民族矛盾激化——安史之乱
本课目标:基本了解唐玄宗生平,辩 证的眼光看其历史定位; 本课重点:通过前后对比,思考为何 会有如此落差,对我们或者当今社会 有何启发
盛世景象:
政治方面:



玄宗即位后,先起用姚崇、宋璟为相,其后又用张嘉贞、 张说、李元纮、杜逻、韩休、张九龄为相。他们各有所长, 并且尽忠职守,使得朝政充满朝气。而且玄宗在此时亦能 虚怀纳谏,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稳定。 玄宗采纳张九龄的建议,制定官吏的迁调制度。选取京官 中有能之士,将其外调为都督刺史,以训练他们的处事才 能及培养行政经验。同时间,又选取都督刺史中有作为者, 将其升为京官。这样内外互调,增进了中央与地方的沟通、 了解和信任。 玄宗亦将全国分为十五道,于各道臵采访使,以监督地方 州县的官员,并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而在选拔人材方面, 玄宗亦对科举制度作出改革,限制了进士科及第的人数, 以减少冗官的出现,提高官吏整体的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玄宗的本名叫什么
唐玄宗,名叫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唐睿宗的第三个儿子。

那么你知道唐玄宗的本名叫什么吗?下面一起来看看。

唐玄宗是李唐王朝的第七个皇帝,唐玄宗叫什么呢?他本名李隆基,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民间多称之为唐明皇。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因而也称他为李三郎。

唐玄宗李隆基生于685年,27岁登皇帝位,在位44年,是一位饱受争议的帝王。

一方面,唐玄宗从小就是个锋芒毕露的王子,史书中多次记载了小李隆基的聪慧和大气,以至于祖母武则天都非常喜爱和看重他。

成年后,李隆基更是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干和心智,与姑姑太平公主一起诛杀韦后,扶持睿宗李旦继承皇位。

后来,李隆基还凭借自身的实力脱颖而出成为太子,继承了皇位。

即位后的李隆基不仅赐死太平公主,坐稳皇位,更在不同的时期恰当的选择了能臣良相辅佐朝政,他加强边防,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

另一方面,在李唐王朝走向极盛之时,李隆基又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沉溺女色,宠爱杨贵妃,估计当时连唐玄宗叫什么自己都不清楚,他的昏庸还体现在重用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史思明等一众奸佞之臣,甚至直接导致了为期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后来的李唐中衰埋下了伏笔。

唐玄宗是一个功过分明的封建君王,就他前半生的雄才大略和历史功绩而言,谥号明皇确实是恰如其分的。

但对于唐玄宗晚年的沉湎酒色,醉心风月,甚至宠信奸佞,荒废国政而言,明皇二字实在是一个讽刺,难怪最终,唐玄宗被迫退位,并被儿子幽禁,郁郁而终。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关系杨贵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有句话就叫叫做“后宫三千宠,三千宠爱在一身”说的就是杨贵妃与唐玄宗。

杨贵妃最开始是嫁给唐玄宗的儿子李帽,杨贵妃嫁给李帽五年,其恩爱之极,后来杨贵妃和唐玄宗见面后,唐玄宗就被杨贵妃的美貌所迷住,不顾一切的想办法将杨贵妃纳为了妃子,这个按伦理来说就是乱伦,也因为杨贵妃曾是李帽的妃子,所以也成了唐玄宗一直没有将杨贵妃立为皇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时的唐朝是以丰腴为美,杨贵妃虽然体态丰腴,但是却精通音律和舞蹈,唐玄宗也是个精通音律的人,得到杨贵妃这样一个通晓音乐的美人儿,更加是欢喜不得,再加上杨贵妃还很善于舞蹈,有人曾说杨贵妃在舞蹈的时候,姿态优美,身轻敏捷,翩翩起舞犹如彩蝶纷飞,这些也是唐玄宗为何痴迷杨贵妃的原因吧。

唐玄宗因为美人在怀而不闻朝政遭到了人民的唾弃,但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传于人间流传至今,不过他们的爱情故事却也是非常的凄凉的,所谓红颜薄命,我们能知道的就是唐玄宗爱环为其修建华清池,给其所有钟爱之物,以及新鲜的千里之外的荔枝,只看到了长生殿的恩恩爱爱长长久久朝朝暮暮,却也不知道杨贵妃一人时在后宫中独自饮酒消愁,以及面对着众多嫔妃的暗里阴招,一个女人要
遭受这些,却只为留在一个男人的身边,后来的唐玄宗为了帝国形式的危机,赐了白娟让杨贵妃在马嵬坡自杀,一抹红颜就这样的烟消云散于世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