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复习题

合集下载

大学民俗学课程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民俗学课程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民俗学课程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民俗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历史事件B. 文化遗产C. 民间传统与习俗D. 经济发展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A. 民间信仰B. 民间艺术C. 国家法律D. 民间语言答案:C3. 民俗学中的“民俗”一词最早由哪位学者提出?A. 威廉·汤姆森B. 赫尔德C. 弗雷泽D. 泰勒答案:A4. 民俗学的研究方法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田野调查B. 文献分析C. 实验模拟D. 参与观察答案:C5. 以下哪个节日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春节B. 端午节C. 圣诞节D. 中秋节答案:C6. 民俗学中的“口承文化”指的是什么?A. 书面文化B. 非物质文化C. 物质文化D. 网络文化答案:B7. 下列哪项不是民俗学的功能?A. 保存文化B. 促进社会和谐C. 引发社会冲突D. 传承知识答案:C8. 民俗学的研究可以为以下哪个领域提供帮助?A. 文化遗产保护B. 军事战略C. 经济发展D. 政治选举答案:A9. 民俗学中的“神话”通常指的是什么?A. 虚构的故事B. 古代传说C. 宗教经文D. 历史记录答案:B10. 下列哪项不是民俗学的研究方法?A. 比较研究B. 类型学研究C. 数理统计D. 历史研究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民俗学的研究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民间故事B. 民间音乐C. 国际政治D. 民间游戏答案:A B D12. 民俗学的研究可以采用哪些方法?A. 问卷调查B. 深度访谈C. 实地考察D. 实验室测试答案:A B C13. 下列哪些属于民俗学的研究对象?A. 民间风俗B. 民间信仰C. 国家政策D. 民间节日答案:A B D14. 民俗学对于社会的意义包括哪些方面?A. 促进文化多样性B. 增强民族认同感C. 提高经济发展速度D. 保护文化遗产答案:A B D15. 民俗学的研究可以帮助解决哪些问题?A. 社会冲突B. 文化传承C. 经济发展D. 环境保护答案:A B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民俗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民俗学》期末考试答案

《民俗学》期末考试答案

丧服中最高等级的一种是 得分/总分 A. 齐衰 B. 缌麻 C. 大功 D. 斩衰 2.00/2.00 正确答案:D 你选对了 12 单选(2 分) 以下哪一项不是神话与传说的相同点 得分/总分 A. 是真实的叙事 B. 常常带有解释性的色彩 C. 有具体的时间和地点 D.
讲述的是远古或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2.00/2.00 正确答案:D 你选对了 13 单选(2 分) “狗头王”的叙事对于信仰“狗头王”的畲族人而言是 得分/总分 A. 历史 2.00/2.00 B. 童话 C. 传说 D. 故事 正确答案:A 你选对了 14 单选(2 分) 19 世纪的民俗学研究的材料主要来自 得分/总分 A. 田野调查 B.
厨房安排在北坎位,取水克火之意 2.00/2.00 D.
四合院的西厢房一般为年轻男性的居所 正确答案:C 你选对了 6 单选(2 分) ____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又被称为“游戏故事” 得分/总分 A. 笑话 B. 幻想故事 C. 程式故事 2.00/2.00 D. 机智人物故事 正确答案:C 你选对了 7 单选(2 分) 以下哪一个学派的理论假设某种类型的民俗事项的所有异文都具有亲属关系,来源于同一个 源头 得分/总分 A. 结构主义学派 B. 功能学派 C. 人类学派
春季节日都与农业劳动相关,而冬季节日都是娱乐性的节日 C. 春季节日大多是国家主持的祭祀仪式,而冬季节日主要在民间举行 D. 春季节日往往伴随着各种信仰和祭祀活动,而冬季节日没有这一特点 正确答案:A 你选对了 23 单选(2 分) 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构图常常是象征阴阳两种事物的符号组合在一起。请问以下符号中那一 个是阴性符号? 得分/总分 A. 双钱纹 2.00/2.00 B. 回纹 C. 如意纹 D. 云纹 正确答案:A 你选对了 24 单选(2 分) 民间节日作为一种传统的事件和活动,其结构往往有程式化倾向。例如,中国人在腊月二十

云大民俗学试题及答案

云大民俗学试题及答案

云大民俗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民间艺术B. 民间信仰C. 民间文学D. 民间文化答案:D2. 以下哪一项是民俗学研究的范畴?A. 法律制度B. 政治制度C. 经济制度D. 社会习俗答案:D3. 民俗学研究的地域范围通常包括哪些?A. 城市B. 乡村C. 城市和乡村D. 特定区域答案:C4. 民俗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什么?A. 实证研究B. 理论分析C. 历史比较D. 文化人类学答案:A5. 民俗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A. 保护文化遗产B. 促进经济发展C. 增进社会和谐D. 以上都是答案:D6. 以下哪一项是民俗学研究的常用工具?A. 问卷调查B. 抽样调查C. 田野调查D. 实验室分析答案:C7. 民俗学研究中,民间故事通常属于哪个类别?A. 民间艺术B. 民间信仰C. 民间文学D. 民间习俗答案:C8. 民俗学研究中,民间舞蹈属于哪个类别?A. 民间艺术B. 民间信仰C. 民间文学D. 民间习俗答案:A9. 民俗学研究中,民间信仰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宗教信仰B. 民间传说C. 民间仪式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民俗学研究中,民间习俗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饮食习俗B. 服饰习俗C. 居住习俗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民俗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民间艺术B. 民间信仰C. 民间文学D. 民间习俗答案:ABCD2. 民俗学研究的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文献研究B. 实证研究C. 田野调查D. 理论分析答案:ABCD3. 民俗学研究的地域范围通常包括以下哪些?A. 城市B. 乡村C. 城市和乡村D. 特定区域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民俗学研究的常用工具?A. 问卷调查B. 抽样调查C. 田野调查D. 实验室分析答案:ABC5. 民俗学研究的目的包括以下哪些?A. 保护文化遗产B. 促进经济发展C. 增进社会和谐D. 以上都是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民俗学研究只关注乡村文化。

民俗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民俗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民俗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民俗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首先,感谢您对民俗学的关注,以下是民俗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民俗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民间音乐B. 民间舞蹈C. 民间传统D. 民俗节日答案:C2. 以下哪个不属于中国传统婚俗?A. 敬茶B. 洞房花烛夜C. 接新娘D. 喜糖洒撒答案:D3. 中国著名的水灯节是在哪个节日举办的?A. 清明节B. 冬至节C. 中秋节D. 端午节答案:D4. 以下哪个不属于西方的传统节日?A. 圣诞节B. 感恩节C. 愚人节D. 万圣节答案:C5. 中国辽宁丹东举办的著名民俗庙会是指哪个节日的庆祝活动?A. 端午节B. 元宵节C. 中秋节D. 春节答案:B二、判断题1. 民俗学是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习俗的学科。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2. 民俗学的研究范围只限于中国传统文化。

正确/错误答案:错误3. 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节日、婚嫁、葬礼等方面。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4.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元宵节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办的。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5. 民俗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正确/错误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民俗学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答案:民俗学通过研究人们的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等方面,可以了解到一个社会的文化特点、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等。

同时,民俗学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请简述中国传统婚嫁仪式的主要环节。

答案:中国传统婚嫁仪式包括聘礼、过大礼、接新娘、敬茶、洞房花烛夜等环节。

其中,聘礼是男方家庭向女方家庭提供的定情信物。

过大礼是男方家庭向女方家庭表达娶亲诚意的重要环节。

接新娘是新郎一行人出发前往新娘家,接回新娘的过程。

敬茶是新娘向双方父母敬茶,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洞房花烛夜是新婚夫妇首次进入洞房,并点燃红烛,祈求婚姻幸福美满。

四、综合题1. 请以你所了解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为例,阐述其起源、庆祝方式和意义。

民俗学复习题

民俗学复习题

民俗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民俗即民间风俗(folklore),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象。

物质生产民俗:指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项16.文化:从民俗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总和2.社会组织民俗: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间形成有稳定互动关系的共同体3.岁时节日民俗: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

4.人生仪礼: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

5.民间信仰民俗: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

6.图腾:指是北美印第安人的方言,中“他的亲族”的意思,即认为人与某种动物、植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血缘关系7.迷信是对在某种条件、征兆、原因下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结果或后果的传统表示法8.民间语言民俗:指广大民众用来表达思想并承载着民间文化的口头用语,其主要部分是民众集体传承的俗话套话.9.宗族是同聚落居住的父系血亲按伦常建立的社会组织,通常拥有一些共同的财产和一定的共同文化,具有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方面较为完整的功能10.成年礼:指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仪礼。

11.巫术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人或事物施加影响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它是最古老最普遍的信仰。

12.风俗: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13.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地域和生活方式等特征的特定共同体。

一般由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逐步形成14.“残余论”观点:即很多民俗事项都是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

通过对其研究来重构人类文化的历史。

15、物质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中所创造、享用和承传的物质文化事象。

传统民俗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民俗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民俗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春节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2.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A. 孔子B. 屈原C. 李白D. 杜甫答案:B3. 在中国民间,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A. 立春B. 雨水C. 立夏D. 立冬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A. 剪纸B. 皮影戏C. 京剧D. 油画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又称为________。

答案:乞巧节2.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________节。

答案:扫墓3.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是________。

答案:吃元宵4. 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白娘子与________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答案:许仙5.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是指________。

答案:角色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答案:春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守岁等。

2. 请简述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

答案: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习俗包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

3. 请简述清明节的习俗和意义。

答案: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和扫墓的节日,习俗包括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4. 请简述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答案: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屈原,习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中国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

答案: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体现了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还促进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现代社会中,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同时也是人们放松身心、增进感情的重要时刻。

民俗学习题答案

民俗学习题答案

《民俗学》复习题答案第一章民俗学的定义和范围1.一般了解民俗学名称的由来。

民俗学作为独立的人文科学的专有名词首先出现于(英国),这个学术专名是英国民俗学会创始人之一、考古学家、英国议会秘书(汤姆斯)于1846年用萨克逊语的两个词合成的。

原来这个名词的含义是“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作为学科名称可以直译做“关于民众知识的科学”。

2.掌握民俗学的概念。

民俗学是研究各民族最广泛的人民传承文化事象的科学。

3.了解民俗学的研究范围。

民俗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以下四个大的方面:①经济的民俗:它是以生态民俗、民间传统的经济生产习俗、交易习俗及消费生活习俗为主要内容的;②社会的民俗:它是以家族、亲族、乡里村镇的传承关系、习俗惯制为主要内容的;③信仰的民俗:它是以传统的迷信与俗信的诸事象为主要内容的;④游艺的民俗:它是以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的习俗为主要内容。

第二章民俗学的性质和任务1.了解民俗学的性质。

①民俗学的独立学科性质②民俗学的边缘学科性质2.掌握民俗学的任务用科学的方法,尽可能收集流传在广大群众当中的生活、文化活动现象,加以整理研究,借以阐明一向不被重视的,真实的民众的文化活动及精神状态和特点——这种活动和状态等,主要是指长期历史的,但也包括现在的。

我们的民俗学,既是‘古代学’,也是‘现在学’。

第三章民俗学的方法和作用1.一般了解民俗学的方法。

㈠调查方法㈡研究方法2.重点掌握民俗学的作用。

※⑴民俗学的建立和发展,首先可以丰富世界人文科学宝库,积极推进世界人文科学的发展。

⑵民俗学的建立和发展能够增强民族的自尊和自信,提高振兴中华的勇气和自觉性。

⑶民俗学的研究,可以有效地自觉地推动“移风易俗”的工作,发挥它应有的改造社会的作用。

⑷民俗学的研究可以为制定和落实党与国家的政策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⑸民俗学的研究,在国际间可以增进相互的了解与各国人民的相互团结。

第四章民俗的主要特征1.掌握民俗的内部特征。

民俗的内部特征有三,即民族的区别、阶级的差异、全人类的共通性。

(完整word版)《民俗学》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民俗学》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民俗学》复习资料1.元宵节燃放灯火之俗始于:()( D )A.祀蚕神B.佛教正月十五“燃灯表佛”C.祭祀紫姑神D.汉武帝祀太乙神2.生命降生仪式称为:()( A )A.洗三B.满月C.周岁D.抓周3.我国传统的物质生产民俗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 D )A.狩猎民俗B.牧业民俗C.渔业民俗D.农业民俗4.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故南方民族多采用:()( D )A.碉楼石室B.井干式建筑C.四合院D.干栏式建筑5.端午节一切活动的恒定主题:()( B )A.纪念介子推B.纪念屈原C.纪念伍子胥D.纪念曹娥6.服饰的发展趋势:()( A )A.简便大方B.色彩富丽C.面料昂贵D.装饰繁复7.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被称做:()( C )A.民间文学B.大众文化C.民间风俗D.通俗文学8.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叫做:()( B )A.消费民俗B.物质民俗C.商贸民俗D.饮食民俗9.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续性,被称做:()( C )A.民俗的扩布性B.民俗的集体性C.民俗的传承性D.民俗的变异性10.我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期在什么时代:()( B )A.秦代B.汉代C.隋代D.唐代1.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 A )A.尊亲敬祖B.原始信仰C.祛邪止恶D.伦理观念2.端午节的恒定主题是:()( C )A.避瘟B.吃粽子C.纪念屈原D.划龙舟3.在商业民俗中,最古老最原始的交换方式是:()( B )A.行商B.集市C.坐商D.马帮4.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为()( A )A.幌子牌匾B.固定摊位C.营业时间D.专营商品5.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 A )A.聚族而居B.设有堂屋C.设有神龛D.设有照壁多选题1.我国工匠民俗的重要特点,即:()( ABC )A.师承关系的系谱性B.技术传授的封闭性C.生产活动的神秘性D.师徒关系的亲缘化E.工匠来源的地域性2.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民俗即民间风俗(folklore),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象。

物质生产民俗:指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项16.文化:从民俗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总和2.社会组织民俗: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间形成有稳定互动关系的共同体3.岁时节日民俗: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

4.人生仪礼: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

5.民间信仰民俗: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

6.图腾:指是北美印第安人的方言,中“他的亲族”的意思,即认为人与某种动物、植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血缘关系7.迷信是对在某种条件、征兆、原因下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结果或后果的传统表示法8.民间语言民俗:指广大民众用来表达思想并承载着民间文化的口头用语,其主要部分是民众集体传承的俗话套话.9.宗族是同聚落居住的父系血亲按伦常建立的社会组织,通常拥有一些共同的财产和一定的共同文化,具有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方面较为完整的功能10.成年礼:指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仪礼。

11.巫术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人或事物施加影响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它是最古老最普遍的信仰。

12.风俗: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13.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地域和生活方式等特征的特定共同体。

一般由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逐步形成14.“残余论”观点:即很多民俗事项都是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

通过对其研究来重构人类文化的历史。

15、物质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中所创造、享用和承传的物质文化事象。

它包括:农业民俗;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和交通民俗等,它贯穿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17.风水:风水也叫“堪舆”,是相地术的俗称, 是古人的一种迷信思想,古人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山川、风向、水流的形态,能为住者或葬者一家招来祸福二.填空:1.“民俗”一词作为专门的学科用语,是对英文__ folklore ______的意译。

此词由英国学者W.J. Thoms 1846年创用,既指“民俗”又指“民俗学”。

2.Folk指民间,民众中间,是对应于官方而言,只要是”官方”以外,有着共同社会关系的群体都可看作民间(folk)3.Lore指风俗, 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4.民俗学产生于19世纪初期的德国,早期代表人物为德国的格林兄弟5.中国民俗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的北京大学,在关注民众背景下产生,1922年,北大创办了《歌谣周刊》,由周作人、顾颉刚等担任主编;1927年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成立,标志着中国民族学研究进入科学研究轨道。

6.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具有非正式性、非书面性和非官方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民俗事项一定有异文。

6.民俗的特征:传统性,集体性,传承性和扩散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神秘性7.物质生产民俗包括:农业民俗、渔业民俗,工匠民俗等。

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8.物质生活民俗,最先只是满足生理需要为目的,是无意中自然形成,后来日趋多样化、复杂化,成了该民族传统观念的外化,不仅造成民族成员之间的共识性,产生彼此身分的认同感,而且还强化其宗教信仰、伦理观念和政治观念,增强其内聚倾向。

包括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交通运输民俗9.社会组织民俗包括血缘民俗、地缘民俗、民间组织民俗10.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有两项不可少的要素:一是相对固定的节期;二是节期中有特定的民俗活动。

节俗活动产生的内动力祈望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岁岁平安、吉祥如意包括传统节日、宗教节日、公历节日11.人生仪礼包括生育礼俗、成年礼俗、婚嫁礼俗、丧葬礼俗,这些仪礼的共同意义是都可以使人从一种社会状况向另一种社会状况的转变。

人生仪礼一方面连结百姓的人生追求和需要,另一方面连结着儒家文化支配的传统价值观念,千百年来始终发挥着规范人生和统一教化的作用。

12.民间信仰民俗,民间信仰具有一定的崇拜对象,拥有广泛社会基础,包括灵魂、自然神、图腾、生殖神、祖先神、行业神民间语言、口头文学、艺术、游戏13.社稷一词中的”社”,指的是土神,”稷”,指的是谷神,古代的帝王都祭社稷,后来,社稷成了国家的代名词。

社稷坛的五色土是根据方位来定的,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14.我国对土地及土地神的崇拜,渊源于史前时代。

原始的土地崇拜直接向土地献祭,周以后,发展为社祀。

这种原始的土地崇拜观念,直接演变成了后世重要的农事节日:“___社日_”,又分春社和秋社,分别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

15.在人生仪礼中,古代往往把诞生仪式放到诞生后第三日,俗称“_洗三”。

其后的过渡仪式在人的一生中样式较多,满月、百日、周岁为婴儿期最早阶段的过渡仪式。

16.我国自古以来为婚礼制定的“_六礼_”,对我国历代婚礼的演变始终起主导作用,成为传统社会婚礼的基本模式。

它是婚礼各阶段的不同仪式,既: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亲迎。

17.中国的民居建筑,以__四合院_最为广泛,它是中国最典型的民居建筑,因为它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中国的传统观念。

另一种广泛流行的民居建筑干栏式住房;中国民居还具有一些共同的民俗特点,如聚族而居,房屋式样大体相同;民房低于官府,体现中国的哲学思想,讲究风水,18.迷信根据条件、征兆或原因与其结果间的关系可分为:征兆迷信,魔法迷信,转换迷信19.民间语言民俗的特点表现在全民性和社会分化性(社会方言)20.民俗学研究流派分起源研究、功能研究、心理研究(心理分析学派)、结构研究。

21.各个民族的名称根据其的来历大致可分为:源于居住地名称 :如保安族; 门巴族;珞巴族;毛南族;怒族;独龙族;源于经济生活,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佤族;源于历史:如哈萨克族,基诺族;源于民族意愿,如蒙古族,裕固族,维吾尔,彝族,德昂族;源于部落名称,如塔塔尔,俄罗斯;源于古代族称,如苗族、羌族。

22.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地域和生活方式等特征的特定共同体。

一般由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逐步形成23.藏区按方言可分三区:康巴藏区(包括西藏昌都、四川甘孜、青海玉树和云南迪庆的藏族地区);卫藏区(包括拉萨、日喀则、林芝、阿里);安多藏区(包括那曲、青海大部)24.进化论学派认为,文化的发展同人类的自然进化一样,是按照从野蛮时期、半开化时期、再到文明时期的过程进化的,提出来“残余论”观点,25.民俗学的研究倾向于对民俗事项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即要注意一方面在采用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的同时,结合运用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

另一方面应注重把研究对象放在其生存的文化语境中进行横向比较或历史发展的综合比较研究。

26.民俗的起源研究产生于19世纪初,代表学派有以缪勒为代表的太阳神话学派;以泰勒为代表的人类学派,又称进化论学派;以科隆父子为代表的历史地理学派。

27.对民俗功能的研究产生于19世纪末,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功能学派摒弃了人类学在书斋中的研究方法,开始走向社会,通过田野调查来获得第一手资料。

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各种民俗事项为什么能在民间得以保存和广泛流传上。

认为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有满足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作用,即都有一定的功能,强调对文化现象社会背景的研究,还认为人是文化的动物。

28.二元结构说认为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各具特色的文化有着一个共性,那就是文化与自然的高度和谐,都有其独特的生存智慧,体现了文化与生态水乳交融、息息相关的关系藏族生态文化所倡导的一种理想境界便是万物一体,宇宙相通相融对自然的崇敬也多以崇拜神灵来进行, 出现了对自然的禁忌主张奉行和谐、节制的生活方式, 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

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将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投人到精神生活的追求中。

楹联是一种中国独有的特殊文学样式,也是我国古老而独特的传统文化。

三.判断题:1.饮食习俗受各民族各地方生产生活的需要和口味所制约,据此,我国的饮食习俗口味被人们准确地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2.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己的发展历史,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 )3.转房婚在我国许多民族历史上都有风俗,转房婚表现有兄亡嫂嫁给弟,姐亡妹续嫁姐夫,嫡子继承父妾,弟亡弟妇转嫁给兄等,这种婚姻也应当说是一种财产继承转移的变异形式,它既维护了原有的亲族系统,使死者的子女不外流,劳动力不外流,又维持了原有两个家族之间的感情和睦关系。

()4.“图腾”信仰不能仅仅看作对某些物象的崇拜,更重要的是对氏族祖先的一种崇拜。

到后来,氏族祖先上升为氏族守护神灵,这种信仰便更具有后世神灵信仰的特点了。

()5.民俗的范围并非是宽广无边的,一切民俗都属于民间文化,但并非一切民间文化都是民俗,它只是带有集体性、传承性和模式性的现象。

()6.春节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7.巫术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人、事、物施加影响或给予控制的方术。

在我国古代,施此术者男性被称为巫,女性被称做觋。

从施行手段本身看,巫术可分两种,一种的摹仿巫术,一种是接触巫术。

()8.我国西南地区各民族的创世史诗最为丰富。

()9.我国传统岁时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10.傩戏表演的主要功能是民间娱乐。

()11.傩戏表演的主要功能是民间娱乐。

( )12.歌墟是甘肃、青海一带民间的传统歌节。

()13.我国西南地区各民族的创世史诗最为丰富。

()14.春节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9.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

()10.我国传统岁时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13.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己的发展历史,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四.论述题1.试论民俗的社会功能。

要点:民俗的功能:1)教化功能,即教育与模塑功能,告诉人们怎样生活和处世;2)维系功能,统一群体的行为和思想,使社会生活稳定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3)文化强化和保存功能:祭祀、风俗活动不仅保存了文化,而且强化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加深了下一代人对自己的文化传统的认同和理解,同时还提醒全心全意作为民族的一员在保持和延续自己文化传统上的责任和义务。

4)规范功能,民俗是一种约束面较广的行为规范,民俗对人的控制是软控,但却是最有力的深层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