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电泳及临床意义
血常规及血红蛋白电泳联合检测在产前筛查的临床意义

血常规及血红蛋白电泳联合检测在产前筛查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及血红蛋白(Hb)电泳联合检测在产前筛查的意义。
方法:抽选168例疑似地中海贫血孕妇,分成两组,常规组行基因检测,实验组行血常规联合Hb电泳检测,比较两组检测情况。
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之下,基因检测确诊73例,确诊率86.90%;血常规及Hb电泳联合检测确诊70例,确诊率83.33%,两组检测确诊率无较大差异。
结论:血常规及Hb电泳检测对产前地中海贫血筛查效果良好,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进一步提高医院整体检测质量和水平,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常规;Hb电泳;基因检测地中海贫血是由于珠蛋白合成障碍产生的慢性溶血性疾病,会对母体及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应做好产前筛查,以便及时实施对症治疗,保障母体及胎儿健康[1]。
临床以基因检测结果为诊断金标准,但其对技术要求较高,检测过程复杂,费用较大,有一定局限性。
当前,临床多用血常规及Hb电泳联合检测,能在产前有效筛查地中海贫血,有助于及时采取合理措施,纠正孕妇贫血症状,保障母体及胎儿的健康。
现将有关讨论及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本次研究本院近一年收治的168例疑似地中海贫血孕妇。
常规组84例,年龄23至30岁,均龄(27.32±0.14)岁,用基因检测;实验组84例,年龄24至31岁,均龄(27.85±0.31)岁,用血常规及Hb电泳联合检测。
纳入:疑似地中海贫血;家属均知情并签同意书;意识正常。
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无法正常沟通。
1.2 研究方法1.2.1 常规组基因检测抽取孕妇静脉血4ml,依据试剂盒及步骤提取基因组DNA[2]。
用跨越断裂点PCR(Gap-PCR)技术检测α地中海贫血,用反向点杂交(RDB)技术检测β地中海贫血。
1.2.2 实验组血常规及Hb电泳联合检测(1)血常规检测:用SysmexXE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MCV、MCH、RDW、Hb,其正常值分别是80-100▼、27-34pg、<15,110-150g/L[3]。
婴儿血红蛋白电泳正常值

婴儿血红蛋白电泳正常值婴儿血红蛋白电泳正常值引言婴儿血红蛋白电泳正常值是一项用于诊断和评估婴儿血红蛋白病的检测方法。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它在运输氧气到身体各个部位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一些基因突变会导致血红蛋白结构的异常,从而引发血红蛋白病。
血红蛋白电泳正常值的确定对于准确诊断并监测血红蛋白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1. 什么是血红蛋白电泳?血红蛋白电泳是一种通过电泳的方式,将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分离、分类和定量的方法。
电泳是一种利用电场对带电粒子进行分离的技术,它可以根据不同的电荷和尺寸特性,将混合物中的成分分离成不同的带。
2. 为什么要进行血红蛋白电泳测试?血红蛋白电泳测试可以帮助鉴定和分类不同类型的血红蛋白异常,包括血红蛋白病。
血红蛋白病是一组由于血红蛋白分子结构上的突变引起的疾病,包括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等。
了解血红蛋白的变异情况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
3. 正常值的意义通过大样本的研究和统计分析,科学家确定了正常人群血红蛋白电泳的正常值范围。
正常值范围的确定是以排除疾病诊断的需要为基础的。
婴儿血红蛋白电泳正常值可以作为判断婴儿是否患有血红蛋白病的重要依据。
4. 婴儿血红蛋白电泳正常值的参考范围婴儿血红蛋白电泳正常值范围的确定依赖于大量的人群研究数据。
通常情况下,不同地区或不同人种的正常值范围可能会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血红蛋白分离带和相应的正常范围:- 血红蛋白A:正常范围为95%以上。
- 血红蛋白A2:正常范围为2%-3.5%。
- 血红蛋白F:由于胎儿期和婴儿期的存在,正常范围在婴儿时期偏高,随着芳龄的增长逐渐下降。
5. 血红蛋白电泳的临床意义血红蛋白电泳是一项常用的血红蛋白病筛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鉴定不同类型的血红蛋白病。
通过对血红蛋白电泳结果的分析,可以判断婴儿是否患有先天性血红蛋白病。
早期的诊断对于及时进行治疗和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
结论婴儿血红蛋白电泳正常值是判断血红蛋白病的关键指标之一。
血红蛋白电泳的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电泳的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电泳是一种检测人体血红蛋白组成的方法,通过分离不同类型的血红蛋白,可以对一些血液病和遗传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估。
其临床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诊断血红蛋白病:血红蛋白电泳可以检测出不同类型的血红蛋白变异,从而诊断和区分各种血红蛋白病。
比如,可以分辨出镰状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2. 确定携带者和患者:血红蛋白电泳可以帮助鉴定携带血红蛋白基因变异的人群,比如地中海贫血的携带者。
3. 预测疾病进展:通过观察血红蛋白电泳的结果,可以评估一些血红蛋白病的预后和疾病进展情况。
比如,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电泳结果可以提示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并发症。
4. 确定输血治疗方案:血红蛋白电泳可以帮助确定输血治疗方案,特别是对于一些血红蛋白病患者来说,血红蛋白电泳结果可以指导是否需要输血以及血型选择。
总的来说,血红蛋白电泳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诊断和区分各种血红蛋白病,评估预后和疾病进展情况,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血红蛋白电泳意义及判断

-Thalassaemia 2 纯合体
-Thalassaemia 1 杂合体 HbH
-Thalassaemia 1 纯合体(死胎)
小红细胞症 血红蛋白减少
Hb: 11-12 g/dL MCV: 65-75 MCH: 20-24 小红细胞症 血红蛋白减少
Hb: 8-11 g/dL MCV : 55-65 MCH: 20-24 严重贫血 水肿胎
需要长期存放, 可以洗涤红细胞后,放置于 80°C (可存放至少 3个月)
Capillarys Minicap 血红蛋白条带识别表
Capillarys/Minicap区带识别表
Z 15 : Hb H
Z 14 : // Z 13 : Hb-J Rovigo, Hb N-Baltimore, J-Kaoshiung
需 要 分 析 序 列 分 析 或 DNA 序列分析 HbA2 N or Hb Bart’s < 5% Hb H 10-20%
Absence of HbA and HbF Hb Bart’s 80-100% Hb Portland < 5%
镰刀型红细胞血症
变异体出现在 6 GAG (谷氨酸) GTG (缬氨酸)
SC Compound heterozygoty
D型血红蛋白分子病
常见区域:
常见于印度.
特点:
变异体位置 b121 Glu (谷氨酸,负电荷) →Gln (谷氨酰胺, 不带电荷) (D- Los Angeles
= D-Punjab)
(6 different Hb D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mutation)
- 出现异常变异体后: 使用下列方法确认: * ITANO test (solubility test) * HPLC液相色谱 * Genotyping基因筛查
血红蛋白电泳的意义和判断高级

血红蛋白电泳的意义和判断高级血红蛋白电泳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来检测和鉴定人体中的不同类型的血红蛋白变异。
血红蛋白是人体红细胞内的一种重要蛋白质,它在氧气的输送和氧气释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人类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血红蛋白变异,这些变异与一些遗传疾病,特别是与溶血性贫血有关。
血红蛋白电泳的主要意义在于帮助鉴定和诊断血红蛋白病。
血红蛋白病是一类由血红蛋白合成异常或结构异常引起的遗传性疾病。
这些异常导致红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进而影响氧气的运输和释放。
血红蛋白电泳可以通过分离和鉴定不同类型的血红蛋白,帮助医生确定血红蛋白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以便实施合理的治疗措施。
1.鉴定不同类型的血红蛋白变异:血红蛋白电泳可以通过分离和识别血红蛋白的不同亚单位组成,比如α链和β链的不同组合,从而识别不同类型的血红蛋白变异。
这些变异可以是由单个氨基酸替换导致的点突变,也可以是由于基因重组或缺失引起的。
2.评估血红蛋白的功能和稳定性:血红蛋白电泳不仅可以帮助确定血红蛋白的结构变异,还可以评估血红蛋白的功能和稳定性。
根据血红蛋白电泳的结果,可以判断血红蛋白分子的氧气结合能力和释放能力是否受到影响,进而预测其在红细胞中的寿命和稳定性。
3.诊断血红蛋白病和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电泳是诊断血红蛋白病和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关键方法之一、通过将患者的血红蛋白与正常血红蛋白进行比较,可以鉴别出血红蛋白突变和异构体的存在,并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特定类型的血红蛋白病或溶血性贫血。
这有助于医生确定治疗方案和预测疾病的预后。
总的来说,血红蛋白电泳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它在血红蛋白病的诊断和鉴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鉴定不同类型的血红蛋白变异,评估血红蛋白的功能和稳定性,诊断血红蛋白病和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确定血红蛋白基因型和携带者状态等方面,血红蛋白电泳为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血红蛋白电泳标准判断

血红蛋白电泳标准判断首先,血红蛋白电泳是通过电泳技术将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分离出来,并根据其在电泳胶中的迁移速度和位置来进行鉴定和定量。
正常人的血红蛋白谱主要包括HbA、HbA2、HbF和HbS等成分,它们在电泳胶中有着特定的迁移位置和峰形。
因此,通过观察患者的血红蛋白电泳谱,可以判断出是否存在异常的血红蛋白类型或数量。
在血红蛋白电泳标准判断中,首先需要对正常人群的血红蛋白电泳谱有所了解。
正常人的血红蛋白电泳谱中,HbA占主导地位,约占总血红蛋白的97%以上,其次是HbA2和HbF,它们的含量相对较低。
而对于一些特定的血液病,如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等,其血红蛋白电泳谱会出现明显的异常,如HbS的出现等。
其次,血红蛋白电泳标准判断需要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在进行血红蛋白电泳标准判断时,不能仅仅依靠电泳谱图的观察,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比如,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临床表现等都会对血红蛋白电泳谱的判断产生影响,需要进行全面的考虑。
最后,血红蛋白电泳标准判断的结果需要进行准确的解读和诊断。
在进行血红蛋白电泳标准判断后,需要对结果进行准确的解读和诊断,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对于异常的血红蛋白电泳谱,需要进一步进行血液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明确诊断。
总之,血红蛋白电泳标准判断是临床血液学检验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一些血液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正常人群的血红蛋白电泳谱的了解,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最终进行准确的解读和诊断,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血红蛋白电泳标准判断有所帮助。
血红蛋白电泳报告单解读

血红蛋白电泳报告单解读引言血红蛋白电泳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血红蛋白的类型、形态和数量。
通过对血红蛋白电泳报告单的解读,可以了解患者的血红蛋白异常情况,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报告单解读###报告基本信息在开始解读血红蛋白电泳报告单前,首先要查看报告的基本信息。
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以及抽血日期和实验室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作为后续分析的依据,也有助于排除错误数据。
血红蛋白类型及其百分比在血红蛋白电泳报告单中,常常列出多种血红蛋白类型及其百分比。
这些血红蛋白类型包括正常血红蛋白、异常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病变等。
通过分析报告中不同血红蛋白类型的百分比,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血红蛋白异常。
血红蛋白电泳图谱除了血红蛋白类型及其百分比外,血红蛋白电泳报告单还会附上图谱,展示不同血红蛋白的迁移位置和峰值高度。
通过分析图谱,可以进一步评估血红蛋白异常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A0、A2、F等迁移位置和峰值高度在一定范围内。
异常情况下,可能存在新的峰值或迁移位置的偏移,提示血红蛋白的异常表达。
血红蛋白异常的可能原因根据血红蛋白电泳报告单的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血红蛋白异常的可能原因。
一般情况下,血红蛋白异常可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两类。
遗传性血红蛋白异常遗传性血红蛋白异常主要由基因突变导致,包括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等。
这些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血红蛋白电泳报告单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的类型和百分比明显变化,且图谱出现新的峰值或迁移位置偏移,可以高度怀疑遗传性血红蛋白异常。
非遗传性血红蛋白异常非遗传性血红蛋白异常通常是由其他疾病或环境因素引起的,例如铅中毒、肾脏疾病等。
血红蛋白电泳报告单中的异常血红蛋白类型和百分比变化较小,且图谱没有明显异常,这些情况提示可能为非遗传性血红蛋白异常。
疾病诊断和治疗根据血红蛋白电泳报告单,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疾病诊断根据报告单中的血红蛋白类型和百分比,以及图谱结果,医生可以初步确定疾病的类型。
血红蛋白电泳报告单解读

血红蛋白电泳报告单解读
血红蛋白电泳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可以用来检测血红蛋白的类型和数量,进而判断是否存在贫血、地中海贫血等疾病。
本报告单解读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检测项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份报告单所涉及的检测项目。
从报告单中可以看出,该患者进行了血红蛋白电泳检测。
具体来说,该患者的血液样本被用于分离不同类型的血红蛋白,并通过电泳技术进行分析。
2. 表格解读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报告单中的表格进行解读。
根据表格内容可知,该患者共检测到5种不同类型的血红蛋白:HbA、HbA2、HbF、HbS 和HbC。
其中,HbA是正常成人血液中最常见的血红蛋白类型;HbA2通常占据少量比例;HbF主要存在于胎儿和新生儿体内;而HbS和HbC则是两种比较罕见的变异型血红蛋白。
3. 结果分析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报告单中的结果进行分析。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该患者的HbA、HbA2和HbF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
但是,该患者的HbS含量为38.3%,高于正常范围(0-2%),而HbC含量为3.5%,也略高于正常范围(0-3%)。
4. 临床意义
最后,我们需要对这些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根据
以上结果,可以初步判断该患者可能存在地中海贫血或镰状细胞贫血
等血液疾病。
因此,建议该患者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诊断和治疗。
总之,通过以上对血红蛋白电泳报告单的解读分析,我们可以初步了
解该患者的血红蛋白类型和数量情况,并初步判断其可能存在的血液
疾病类型。
但是,在具体诊断和治疗方面仍需进一步检查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红蛋白电泳及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3-11-18T09:02:46.4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0期供稿作者:昝昕[导读] 电泳槽中的阳极注入 pH9.1的Tris缓冲溶液,阴极注入 pH8.6的巴比妥缓冲溶液,要求两极液面尽量成同一水平。
昝昕(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154101)
【关键词】血红蛋白电泳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0-0164-01 血红蛋白电泳可以将血红蛋白中各正常成分或异常成分分离,以便进一步鉴定或定量测定。
用等电聚焦毛细管电泳(CIEF)和区带电泳(CZE)可分离出十几种Hb变异链,有作者采用CZE法对正常人和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液样品在pH 11.8碱性磷酸盐缓冲液(PBs)中进行分离,分离的速度很快(<8分钟),两者的电泳图谱明显不同[1]。
对胎儿红细胞处理后,分离其血红蛋白,可分离出α、β和γ几种球蛋白链,如采用低pH 3.2的缓冲液,虽然分析时间延长,但变异体的分辨效果更佳。
显然CE技术对鉴别诊断血红蛋白病起重要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受检300例均为门诊进行婚前检查或前前检查人员。
其中男60例,女240例,年龄22~35岁,平均为29岁。
1.2 方法电泳槽中的阳极注入 pH9.1的Tris缓冲溶液,阴极注入 pH8.6的巴比妥缓冲溶液,要求两极液面尽量成同一水平。
把醋酸纤维素薄膜裁成4cm×12cm大小,浸入薄膜浸泡液中10min左右,取出,用滤纸吸去多余浸泡液,把薄膜粗面朝上,贴在电泳槽支架上,用两层纱布搭桥,不接通电源,自由平衡5min。
用血红蛋白吸管吸取2~3μ浓度为1 80~100g/L的血红蛋白溶液,放在盖玻片边缘(盖玻片长约1cm),把血红蛋白液用盖玻片印在醋酸纤维素薄膜靠阴极一端约1.5cm处(薄膜下衬一片干燥滤纸,吸去多余的血红蛋白液),同时用正常人血红蛋白液作对照。
接通电源,平衡5min,电压调至150V,电流量约为0.2mA/cm簿膜宽,电泳15~20min。
电泳完毕后,取下薄膜条,置于氨基黑10B染色液里染色10min,取出,用漂洗液漂洗,换液数次,直至薄膜条洁白为止。
2 结果
在pH 8.6或pH 8.8电泳时,正常人的血红蛋白A及血红蛋白A2都向正极方向泳动,血红蛋白A在前,血红蛋白A2在后。
但血红蛋白F与血红蛋白A的位置很靠近,难以准确地分离和定量,可作1min碱变性试验,来测定血红蛋白F。
300例血红蛋白电泳结果中检验异常96例,HbA2的平均值为2.3%;范围在1.1%~3.2%之间。
HbA2增高是β-轻型地中海贫血的一个重要特征。
缺铁性贫血及其他血红蛋白合成障碍性疾病。
3 讨论
异常血红蛋白分子的结构改变使其等电点发生变化,在电泳时其泳动速度与正常血红蛋白不同。
一般用以检出各种异常血红蛋白的主要电泳方法是在pH 8.6或pH 8.8条件下进行,有时需要用pH 7.0、6.8、6.5或6.25的条件作进一步的鉴别。
作为电泳支持物可采用层析滤纸、醋酸纤维素薄膜、淀粉胶、淀粉板或琼脂胶,不同支持物的电泳各有其特点,可根据需要选择。
在pH 8.6或pH 8.8碱性缓冲液中电泳时,各种血红蛋白都向阳极泳动,按其泳速可大致分为6组。
血红蛋白E:血红蛋白E泳速与血红蛋白A2相等。
在患者的血红蛋白中血红蛋白E的含量超过20%。
虽然血红蛋白C的泳速与血红蛋白A2很接近,在此电泳中不能分离,但可进一步作pH 6.25琼脂电泳加以区别,这时血红蛋白E与血红蛋白A2电泳位置相同,而与血红蛋白C分离。
血红蛋白S在碱性条件下,电泳速度与异常血红蛋白S相同或接近的异常血红蛋白有血红蛋白D、血红蛋白G以及某些不稳定血红蛋白(如Zürich等),但它们的镰变试验阴性及还原血红蛋白溶解度正常,而血红蛋白S的镰变试验阳性及还原血红蛋白溶解度降低,可加以区别[2]。
血红蛋白G的泳速较血红蛋白D 快。
不稳定血红蛋白可进行热不稳定试验加以确诊。
测定血红蛋白F是诊断重型和中间型地中海贫血的重要依据。
淀粉板电泳可以分清血红蛋白F与血红蛋白A两条区带,定量测定结果与抗碱血红蛋白测定结果相似。
血红蛋白H:进行电泳时,可以出现一条快速的异常血红蛋白区带,在pH 6.5淀粉胶电泳中该区带仍向阳极移动,结合H包涵体阳性,可以确诊为血红蛋白H病。
血红蛋白H的等电点是pH 5.6。
在pH 6.5或 pH 6.8的条件下,血红蛋白H向正极泳动,而其他血红蛋白则向负极泳动,这对进一步鉴定血红蛋白H有特定意义。
血红蛋白M经转变为氰化高铁血红蛋白M后,在pH6.8条件下可与血红蛋白A分开。
利用pH 6.8电泳,还可以分离血红蛋白E与血红蛋白A2及过筛不稳定血红蛋白。
在pH 8.6条件下,有几种异常血红蛋白的泳速相同或接近[3]。
在pH 6.25时,可进一步区分。
例如,将血红蛋白S与血红蛋白D及血红蛋白G分开;将血红蛋白C与血红蛋白O、血红蛋白E及血红蛋白A2分开;又可将血红蛋白O与血红蛋白C、血红蛋白E及血红蛋白A2分开。
参考文献
[1]秦文斌.红细胞外血红蛋白A与血红蛋白A2之间的相互作用[J].生物化学杂志,1991,7(5):583
[2]叶应妩.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