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监测服务矿山地质环境管护

合集下载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矿山环境监测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矿山环境监测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矿山环境监测遥感技术在矿山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矿山活动也在大范围展开。

然而,矿山活动往往带来诸多环境问题,如土地破坏、水源污染、生态失衡等。

为了减少矿山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矿山环境监测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途径。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探讨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矿山环境监测。

一、遥感技术介绍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飞机或无人机等平台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手段。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矿山周边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体分布等信息,从而对矿山环境进行全面监测。

二、地形地貌监测矿山活动往往需要进行大面积的地形改造,这会导致地形地貌的破坏。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分辨率的地貌数据,通过对比矿山开采前后的地貌变化,可以评估矿山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三、植被监测植被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矿山活动常常导致大片植被被破坏,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植被覆盖信息,并对比不同时间段的遥感影像,可以直观地了解矿山活动对植被覆盖的改变。

四、水体监测矿山活动会导致水质污染,对周边水体造成威胁。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水体分布、水质等信息,对矿山活动对水体的影响进行监测。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配合地理信息系统,建立水体污染模型,预测矿山活动对周边水体的影响范围。

五、生态监测矿山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是不可忽视的,而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长时间的过程。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矿山活动后的生态恢复进行监测。

通过获取植被恢复情况、野生动物种群分布等信息,可以了解矿山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

六、应用前景遥感技术在矿山环境监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获取数据的分辨率和精度不断提高,可以更准确地获取矿山环境信息。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如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进一步提高矿山环境监测的效果。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与评估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与评估

采矿业中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与评估采矿业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然而,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包括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为了保护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合理的监测和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意义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是对矿山区域内的地质、水文、气象等相关参数进行实时或定期的观测和记录,旨在了解矿山环境的变化趋势,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降低矿山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方法(1)数据采集和记录:通过设置监测站点,采集矿区内环境参数的数据,如地下水位、土壤质量、大气污染物等,建立数据库以备后续分析和评估使用。

(2)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矿山地质环境信息,包括地表覆盖变化、植被状况等,通过图像解译和数据分析,揭示地质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3)地质勘查: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也需要结合地质勘查工作,对矿山区域的地质构造、岩性分布等进行详细调查,为矿山环境评估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三、矿山地质环境评估的意义矿山地质环境评估是对矿山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评估,可以及时掌握矿山区域的环境状况,对问题进行识别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和监管措施。

四、矿山地质环境评估的方法(1)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对矿山活动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包括生态环境、水资源、大气环境等方面,预测矿山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2)生态系统评估:对矿山区域内的生态系统进行评估,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等方面,了解矿山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保护和恢复措施。

(3)环境指标分析:通过分析矿山区域内的环境指标,如水质、土壤质量、空气质量等,评价矿山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五、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与评估的应用案例采用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与评估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矿山活动的环境管理水平。

矿山环境监测方法

矿山环境监测方法

矿山环境监测方法矿山环境监测是指对矿山开采活动对周围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实时监测、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合理的环境监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矿山开采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环境。

本文将围绕矿山环境监测展开论述,并介绍一些常见的监测方法。

一、土壤监测方法矿山开采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侵蚀、矿渣填埋以及土壤污染等方面。

为了保护土壤环境,需要采用一系列的监测方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土壤质量指标监测,通过分析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肥力指数、重金属含量等来评估土壤质量的变化情况。

此外,还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对土壤侵蚀等进行动态监测。

二、水体监测方法矿山开采对周围水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源的消耗与污染两个方面。

为了对水体质量进行监测,可采取定点观测和流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

定点观测可通过设置采样点,定期对水样进行采集和分析,以了解水体的污染程度。

流域监测则是在流域范围内设置监测站点,监测水体的水量、水质和流速等指标,以便全面了解水资源的变化。

三、大气监测方法矿山开采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粉尘、气味等方面。

为了准确监测大气环境的变化,可以采取现场监测和远程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

现场监测通过设置监测站点,使用气象仪器和颗粒物采样装置等设备,对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

远程遥感监测则利用遥感卫星和无人机等技术,对矿山周围的大气环境进行遥感观测,以监测大气污染的扩散情况。

四、生物监测方法生物监测是指通过调查和分析生物体对环境的反应来评估环境质量。

在矿山环境监测中,可以通过对植物、动物等生物体的分布、数量和生理指标进行监测,了解矿山开采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利用生物标志物等方法,对矿山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和评估。

综上所述,矿山环境监测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土壤监测、水体监测、大气监测和生物监测等方法,可以全面了解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环境。

遥感监测在矿产资源开采中的应用

遥感监测在矿产资源开采中的应用

遥感监测在矿产资源开采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基建行业的大发展,矿山的测量和管理工作对于石灰岩矿山的勘探,建设和利用以及石灰岩矿山的安全和生产都显得愈加重要。

与传统的矿山监测方法不同,采用遥感监测手段,矿山开采不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资源到现场进行调查,通过运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矿山监测,可以及时获取矿产资源的相关数据信息并进行处理,了解掌握矿山环境变化信息,及时发现可利用矿产资源,并针对矿山环境变化进行现场调查,极大减少了作业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风险,并有效的节省矿产资源开采的成本。

本文提出基于遥感监测的矿产资源开采方法,构建矿山开采环境变化监测模型,深入研究遥感监测在矿山资源开采中的应用,希望可以给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推动我国矿产资源开采行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遥感监测;矿产资源;开采技术前言在工业生产实践中,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工业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供应,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近年来,矿产资源的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矿区遭到严重破坏,甚至还威胁了周围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在矿山资源管理中十分重要,它为产资源规划实施情况的检查和监测提供重要信息,是利用地图实施矿山管理的重要途径,为开采和管理矿产资源提供决策信息和控制手段,对于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矿产资源开采的基本原则1.1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统筹规划和利用矿产资源,制定矿产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

为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应综合考虑地理位置、设计规划、环境、资源、质量、开采条件、交通条件、最佳辐射半径等因素,进行科学、经济、合理的矿产资源总体布局规划。

1.2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开发保护并重加大基础地质工作运行力度,加大矿产资源勘查投入力度,加强矿产资源深层地质研究范围,保障矿产资源后期开发生产能力。

为了有效保护矿产资源,必须严格控制矿产资源的输入,合理利用和开发矿产资源,加强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环境。

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灾害中应用评价

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灾害中应用评价

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灾害中的应用评价摘要:煤矿区是一种以资源开发与利用为主发展起来的特殊地理区域,由于资源过度开采对区域的持续累积影响,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损害与地质灾害,如地面塌陷、矸石山爆崩、滑坡、冲击地压等频繁发生。

本文介绍遥感技术的涵议及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的作用,并结合遥感技术在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应用实例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遥感技术;矿山地质灾害;应用评价一、遥感技术的涵义1、遥感的定义“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地感知。

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就具有这样的能力。

人类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地球上每一个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有一种人类已经认识到的形式-电磁波,并且发现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

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2、遥感技术的特点①遥感具有宏观性和直观性。

②遥感获取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而且能反映动态变化。

③遥感使用的电磁波各波段之间,性质差异很大,用途也很不相同。

④遥感获得的信息量巨大。

⑤遥感技术的应用受地面条件限制少,可用于自然条件恶劣、地面工作困难的地区。

⑥经济效益好,成本低,收益高。

由此可见,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的调查、监测和预测中具有显著优势。

当前,遥感技术在分析、预测、评估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方面正发挥越来越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的作用1)遥感解译是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不可缺少的技术方法之一。

从技术方法角度讲,遥感解译是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技术方法之一。

利用航、卫片进行遥感解译,具有直观、真实、准确、实效性强等特点。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技术方法包括地面调查、遥感解译、样品测试、动态监测以及轻型山地工程等,特别是遥感解译,能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

2)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大比例尺地面调查和高分辨率的遥感解译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能快速圈定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形态、空间分布、规模及其外围地质环境条件,便于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提高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起到重要作用。

遥感技术在复杂矿山环境调查及修复中的运用

遥感技术在复杂矿山环境调查及修复中的运用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 6月上166遥感技术在复杂矿山环境调查及修复中的运用吴 伟(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安徽 芜湖 241000)摘 要:文章以某区域为例,使用遥感技术对该区域内的矿山环境展开调查分析,以此确定出了区域矿山资源开发情况、矿山占地类型情况、矿山占损土地空间分布特征、不同矿种以及土地资源损毁现状、矿山地质灾害情况、矿山环境污染情况。

在此基础上,综合在遥感调查中所得到的数据与分析结果,划分环境修复综合评价分区,并针对不同分区提出了复垦、自然恢复、自然恢复与人工介入结合等一系列复杂矿山环境修复治理策略,助推区域矿山环境得到逐步恢复与改善。

关键词:遥感技术;复杂矿山;环境调查;环境修复中图分类号:TD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1-0166-3The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n the Investigation andRestoration of Complex Mining EnvironmentWU Wei(Anhui Provincial Geological Survey Bureau Second Hydrological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Wuhu 241000,China)Abstract: Taking a certain area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uses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mining environment in the area,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regional mining resources, the types of mining land occupati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ining land occupation, different types of mine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 resource damage,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mine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mines. On this basis, based on the data and analysis results obtained from remote sensing survey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zone for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was divided. A series of complex mining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for different zones, including reclamation, natural restora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natural restoration and human intervention, to promote the gradual restor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regional mining environment.Keywords: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Complex mines;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收稿日期:2023-03作者简介:吴伟,男,生于1988年,汉族,安徽肥西人,本科,地质测绘工程师,研究方向:测绘工程。

矿山环境遥感监测与遥感应用

矿山环境遥感监测与遥感应用
理提供科学依据。
矿产资源调查
遥感监测技术能够快速获取矿产资源分布、储量和开发利 用状况等信息,为矿产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矿山安全预警
通过对矿山周边环境的实时监测和分析,遥感监测技术能够及 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预警服务。
01
矿山环境遥感监测 系统
遥感监测系统概述
遥感监测技术
遥感应用案例二:矿山环境污染监测
总结词
利用遥感技术对矿山环境污染进行监 测,评估环境污染状况和影响。
详细描述
通过遥感影像分析,监测矿山排放的 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 评估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治 理和恢复提供数据支持。
遥感应用案例三:矿山地质灾害预警
总结词
利用遥感技术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预警,降低灾害风险和损失。
利用卫星、飞机等平台搭载的传 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远距离非 接触探测和信息获取。
矿山环境遥感监测
通过遥感技术对矿山环境进行监 测,包括矿区地形地貌、采矿活 动、环境污染等方面的信息采集 和分析。
遥感监测的优势
大范围、快速、实时、动态监测 ,能够提供全面、准确的环境信 息,为矿山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 决策支持。
遥感监测系统组成
遥感平台
01
卫星、飞机、无人机等遥感平台,搭载各种传感器,如光学相
机、红外相机、光谱仪等。
数据接收和处理系统
02
地面站或数据中心,用于接收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和
解译。
应用系统
03
针对矿山环境监测需求,开发的应用系统,包括数据查询、分
析、可视化等功能。
遥感监测系统应用
01
矿区地形监测
遥感监测技术利用地球表面目标对电磁波的辐射和散射特性,通过接收和解析 这些电磁波信号,实现对目标的探测和识别。

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

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

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是指通过对矿山周边环境因素进行连续、实时监测和监控,收集并汇总相关数据信息,以确保矿山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它由监测设备、监测工具、监测方法和监测机构等多方面组成,能够对矿山地质环境状况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为矿山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设备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设备主要包括测站、测点和传感器等。

监测测站用于定点监测环境要素的变化,并负责接收、存储和传输监测数据。

监测测点则是指在矿山周边环境要素丰富和变化较大的地方设置的观测点,用于监测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

而传感器则是用于实时监测环境因素的仪器,如空气质量检测仪、噪声监测仪、地震监测仪等。

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具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具主要用于检测和采集环境因素的数据信息。

比如大气监测工具用于测量和监控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和气候因素,水质监测工具用于测量和监控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质,土壤监测工具用于测量和监控土壤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等。

三、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法是指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来对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的方式。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定点监测、巡检监测和遥感监测等。

定点监测是指通过在特定位置设置监测站和监测测点,利用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环境因素的变化。

巡检监测是指通过实地巡查和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和检测,以评估矿山地质环境状况。

而遥感监测是指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矿山周边地区的图像和数据信息,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估和监测。

四、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机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机构是指负责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专门机构或单位。

它们通过组织和实施监测任务,协调监测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分析和评估监测数据,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常见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包括环境保护部门、矿山安全监测机构和科研机构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监测服务矿山地质环境管护
来源: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发布时间:2015-07-14阅读次数:74
摘要:采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对我国陆域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监测,初步查明全国矿山开发占地现状、矿山地质灾害和矿山复绿行动进展状况,积极为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和矿山复绿行动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1.项目概况
根据国家需求和国土资源部管理工作的需要,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依托组织实施的“矿山遥感调查与监测”项目,利用土地变更调查遥感成果与重点矿集区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以矿产卫片遥感解译为基础,在全国与重点矿集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复绿工程等遥感调查与监测工作,按全国和省级行政区分别编制了1∶400万、1∶50万—1∶150万矿山开发占地现状遥感调查图、矿山地质灾害分布图、矿山复绿行动进展状况遥感监测图等系列图件及成果报告。

图1 全国矿山开发占地现状
2.成果简介
2.1 矿山开发占地遥感监测
2014年度,全国31个省(区、市)共圈定矿山开发占地面积220.42万ha(图1),约占全国陆域面积的0.23%。

其中,采场占地最多,达83.62万ha;中转场地占地35.80万ha;固体废弃物占地26.60万ha;地下开采沉陷(或采空塌陷)区57.08万ha;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面积8.49万ha;矿山建筑占地面积最小,为8.69万ha。

除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区外,全国矿山开发占用损毁的国土面积为211.73万ha,其中,损毁面积(以采场、矿山建筑、采空塌陷区为主)149.33万ha,占用面积(以中转场地、固体废弃物为主)62.40万ha。

图2 全国矿山复绿行动进展状况
2.2 矿山地质灾害遥感监测
全国共圈定矿山地质灾害4716处。

其中,采矿塌陷1887处,占总数量的40.01%;滑坡1296处,占总数量的27.48%;崩塌1093处,占总数量的23.18%;泥石流440处,占总数量的9.33%。

其中,特大型矿山地质灾害有134处,占2.84%;大型矿山地质灾害418处,8.86%;中型矿山地质灾害832处,占17.64%;小型矿山地质灾害3332处,占70.65%。

2.3 “矿山复绿”行动遥感监测
按照各省级行政区提交的“矿山复绿”行动实施方案,全国三区、两线附近的矿山复绿工程为13192处(图2)。

截至2014年底,全国矿山复绿工程已经完成1448处,占全国总
量的10.98%;正在完成1858处,占全国总量的14.08%;未复绿9886处,占全国总量的74.94%。

按已经复绿量统计,江西省、江苏省、广东省、河南省、青海省完成量分居全国前5位,已经复绿量分别占全国总量26.10%、14.57%、7.53%、6.22%、4.21%。

按复绿率统计,江西省、江苏省、广东省、青海省、陕西省分居全国前5位,完成率分别达到64.51%、48.96%、48.23%、35.47%、30.77%。

3.成果意义
上述成果是我国第一次利用遥感技术获得的全国性矿山地质环境遥感监测成果,对分析全国矿山开发占地、矿山地质灾害等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评价矿山地质环境、地质灾害,以及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矿山复绿行动等具有重要价值,是地质调查精心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的具体体现。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杨金中聂洪峰荆青青供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