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_502-2004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甬公通字〔2007〕145号《宁波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甬公通字〔2007〕145号《宁波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甬公通字…2007‟145号关于印发宁波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的通知各县(市)公安局、公安分局,宁波港公安局,市局指挥中心、信通(科技)处、后勤处、治安支队、刑侦支队、经文保支队、交警支队、消防支队、边防支队、交通治安分局、大榭分局、科技园区分局、东钱湖分局: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我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确保全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规范性、可靠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按照全市三基工程重点工作推进会精神,市局在原《关于印发宁波市公安局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的通知》(甬公通字[2006]150号)的基础上,对我市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进行了修改完善,请各地及各有关单位按本通- 1 -知要求,严格贯彻执行。

附件:工程建设示例二OO七年八月二日- 2 -宁波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我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有效整合全市视频监控系统资源,实现跨地区、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和综合利用,形成面向公安实战的综合应用系统集成平台,充分发挥监控系统在预防、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全市公安机关驾驭社会动态治安局势的能力,根据《浙江省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指导意见》、《基于公共运营商的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规范》、《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A/T669-2006)、《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DB33/T502-2004)、《基于公共运营商的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Q/GAT002-2006)、《跨区域视频监控联网共享技术规范》(DB33/T629-2007)以及国家、行业相关规范和标准,特制定本技术要求。

一、系统设计原则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原则是“实用、可靠、先进、安全、经济”。

(一)实用:监控覆盖面和图像质量须满足一线实战需求;图像实时监视和图像回放查询界面友好,系统安装、使用、维护简便;始终要把实际需求放在首位,做到灵活、好用。

车载3G移动视频监控系统使用说明书1

车载3G移动视频监控系统使用说明书1

车载3G移动视频监控系统使用说明书制造商:山东华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电话:8203110官方网址:或安全操作规范为保障对HW-CS-2012A车载3G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合理有效的使用,保证各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本公司要求用户在使用HW-CS-2012A车载3G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前,必须详细阅读并严格遵守下述操作规范要求。

警告:提醒用户防范潜在的严重伤害危险!1、在使用本系统之前,请仔细阅读本手册。

2、应遵守说明书上所有的警告事项。

3、只有经过培训、具备操作使用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才能使用或维护本监控系统。

4、在操作本监控系统或连接电源之前,请确定升降式车载移动云台设备上方10m内无高压电线。

如果设备与高电压接触将可能导致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

5、在云台摄像机灯光(红外灯或氙气灯)打开后,不要正视设备灯具的灯光,以免灼伤眼睛。

6、当设备在工作状态时,不要让其他物体撞击设备。

7、汽车行驶过程中不要升起举升杆,升起举升杆后不要轻易移动汽车。

前言感谢选用我公司车载3G移动视频监控系统,请您在使用前务必详细阅读本使用说明并遵照相关规范操作。

公司保留使本手册及其辅助说明随同我公司软、硬件系统的升级进行修改、更正、删除及终止使用的权利。

建议您在操作该系统前确保您手中的说明书是当前正在使用且与本车载3G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匹配的最新版本。

本手册将向您介绍我公司的车载3G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操作规范与操作方法。

车载3G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操作规范是保证工作正常的必要规范,是正确应用车载3G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前提。

如果您对本手册的阅读和使用有任何疑问,或对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有任何要求、建议,热忱欢迎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使您得到满意的回复。

目录一、系统介绍 (5)1、系统建设的目的 (5)2、系统依据的技术规范 (6)二、系统构成 (7)1、车载云台摄像机 (7)2、车载移动升降器 (9)3、车载电脑 (10)4、网络传输设备 (10)5、供电设备 (11)6、无线遥控电子警报器 (11)7、票据打印机 (11)三、设备使用说明 (11)1、开关使用说明 (11)2、车载云台控制说明 (12)3、车载移动升降器控制说明 (23)4、高音喇叭使用说明 (24)四、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 (25)五、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 (26)注意 (27)一、系统介绍我公司开发的车载3G移动视频监控系统,是在需要被监控的移动车辆上安装前端监控设备(车载云台摄像机、显示设备、拾音器),主机内置3G模块,利用电信CDMA(或中国联通的WCDMA、移动TD-SCDMA)3G无线网络,通过指挥中心管理平台,对执法车辆进行实时监控管理。

市公安局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平安城市建设

市公安局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平安城市建设

XXXX市公安局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方案二OO八年十月目录1概述11.1项目背景11.2设计依据11.3系统设计原则21.3.1标准化21.3.2先进性21.3.3经济性21.3.4扩展性21.3.5易用性31.4建设目标与任务31.4.1建设目标31.4.2建设任务41.4.3建设原则42需求分析52.1现状及存在问题52.1.1现状52.1.2存在问题62.2需求分析82.2.1标准化需求82.2.2功能需求82.2.3兼容性需求102.2.4实用性需求112.2.5扩展性需求112.2.6灵活性需求112.2.7及时性需求112.2.8安全性需求112.2.9可靠性需求113VSIP视频监控联网报警系统软件平台123.1VSIP软件平台的研发背景123.2VSIP软件平台的优势123.3VSIP软件平台的组成结构133.3.1核心服务器143.3.2应用服务器143.3.3前端设备153.3.4浏览终端154系统结构设计154.1系统标准(统一标准和统一协议)154.2系统总体框架164.3市公安局一级监控中心174.4区县分区二级监控中心194.5派出所三级监控中心214.6视频监控服务234.7媒体传输服务(干线媒体流优化)244.8用户接入服务264.9录像存储服务(存储的统一管理和分布式部署)274.10系统维护服务284.11系统故障服务284.12监控资源接入服务(统一接入)304.12.1设备网关服务器设计304.12.2模拟视频矩阵的接入314.12.3高清编码设备的接入324.12.4公安自建监控资源的接入324.12.5社会面监控资源的接入344.12.6娱乐场所监控接入354.13图像显示系统(高清视频输出)354.14报警联动服务364.14.1安全防范促发报警364.14.2娱乐场所手动报警364.15智能分析服务364.16视频会议和IP电话资源的接入394.173G无线监控接入404.18GIS接入接口405级联方案设计(独立工作、统一管理)416扩展性方案设计446.1监控中心扩展446.2监控资源扩展447系统功能447.1视频监控功能457.2现场扩音呼叫对讲功能457.3数字录音、录像功能457.4系统管理配置功能457.5多种级别管理功能467.6多种权限设置功能467.7视频拍照功能477.8外设控制功能477.9信息采集功能477.10信息传输功能487.11信息存储和备份功能487.12系统控制管理功能487.13日志功能497.14自动巡检功能497.15报警信息处置497.16无线图像资源的接入507.17视频资源共享507.18旧网改造更新50老网改造之-新旧系统共用50老网改造之-废旧用新51老网改造之-中心信号转换52老网改造之-新系统控制原系统52老网改造之-理想方案538系统应用549系统特点549.1标准化程度高549.2网管功能强大549.3安全性高559.4可靠性强559.5扩展性好559.6兼容性广泛559.7经济性高559.8人机界面友好559.9适应多种网络569.10支持多种无线接入方式5610系统设备介绍5610.1交换监控中心设备5610.1.1视频控制管理服务器5610.1.2核心视频控制管理服务器5710.1.3流媒体转发服务器5810.1.4设备网关服务器5810.1.5录像服务器5810.2用户终端设备5910.2.1视频浏览软件5910.2.2网络视频解码输出矩阵59前言随着科技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给安保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新的要求。

全省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规范

全省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规范

全省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规范为提高我省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增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科技含量,保证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的规范性、可靠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根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建设规范。

一、系统设计要求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应基于对现场的实际勘察、根据环境条件、监视对象、投资规模、维护保养、及监控方式等因素统筹考虑,遵循以下设计要求:1、规范性和统一性:视频监控系统就是要实现在网络系统上的图像传输和共享。

系统网络设计和采用的产品均应遵循网络协议和传输标准,要统一控制协议、图像编解码协议、接口协议、传输协议等。

2、先进性和适用性:系统设计应采用主流技术,具有适度的超前性,符合视频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方向。

网络架构要简单适用,层次合理,功能完备,满足公安工作的需求。

3、可靠性和安全性:系统建设要采用成熟、稳定、标准统一的技术设备.前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要具有全天候运行的能力和较高的安全防护水平,要具有防雷击、防人为破坏和防病毒及黑客入侵等安全措施,保证网络安全可靠运行。

公安专网和社会网络要实行物理隔离.4、准确性和完整性:视频监控系统应能在现场环境条件和所选设备条件下,对目标进行准确、实时的监控,清晰显示和记录目标的可用图像.系统应保持记录的原始完整性,在色彩和轮廓的还原性上与现场场景保持最大的相似性.5、可操作性和可扩展性:监控管理系统要运行中文界面,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扩展灵活。

应用的软件要具有可升级能力,系统要有可扩展和自动纠错及灾害恢复能力,保证可持续发展.二、系统建设目标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是运用视频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和控制技术,对社会面进行控制的一个综合服务平台。

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城市治安复杂场所、治安保卫重点单位、交通繁华路口、城市出入口及社会公共场所的实时监视,发现违法犯罪活动,调查收集证据,处置突发事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可视化依据,实现科学用警、动态布防、全面控制、精确打击的目标,提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科技含量。

浙江省地方标准批准发布公告 〔〕11号

浙江省地方标准批准发布公告 〔〕11号

浙江省地方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18〕11号特此公告。

附件:浙江省地方标准发布目录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8年4月9日序号地方标准编号地方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DB33/T2090-2018“丽水山耕”建设和管理通用要求2018-01-032018-02-032DB33/T2091-2018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规范2018-01-182018-02-183DB33/T2092-2018淡水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中华鳖2018-01-182018-02-184DB33/T2093-2018湿地公园生态管理技术规范2018-01-182018-02-185DB33/T2094-2018北美冬青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规程2018-01-182018-02-186DB33/T502-2018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DB33/T502-20042018-01-182018-02-187DB33/T768.14-2018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技术规范第14部分:公安监管场所2018-01-182018-02-188DB33/T2095-2018振动压实法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2018-01-182018-02-189DB33/T2096-2018基层群众文化团队管理规范2018-01-182018-02-1810DB33/T2097-2018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安全节能管理要求2018-01-262018-02-2611DB33/T2098-2018特色商业街(区)管理与服务规范2018-01-292018-03-0112DB33/T2099-2018高速公路边坡养护规范2018-02-052018-03-0813DB33/T2100-2018大花萱草种苗生产技术规程2018-02-072018-03-1014DB33/T2101-2018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本囊对虾2018-02-072018-03-1015DB33/T2102-2018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岩礁性鱼类2018-02-072018-03-1016DB33/T2103-2018大中型水库管理规程2018-02-072018-03-1017DB33/T2104-2018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规范2018-02-092018-03-1218DB33/T2105-2018制造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规范2018-02-092018-03-1219DB33/T696-2018天台乌药生产技术规程DB33/T696.1-2008DB33/T696.2-20082018-03-142018-04-1420DB33/T823-2018里叶白莲生产技术规程DB33/T823-2011(2015)2018-03-142018-04-1421DB33/T2106-2018海岸线调查统计技术规范2018-03-142018-04-1422DB33/T2107-2018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曼氏无针乌贼2018-03-142018-04-1423DB33/T2108-2018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范海蜇2018-03-142018-04-1424DB33/T2109-2018大中型水闸运行管理规程2018-03-142018-04-14。

公安部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维护规范

公安部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维护规范

公安部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维护规范篇一:公安部发布《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源自:新京报明年1月1日起,交通堵塞时,交警以指挥疏导交通、纠正交通违法行为为主,一般不处罚交通违法行为;交警执法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使用固定的执法用语。

如有必要,交警上路执勤可配备枪支等武器。

昨日,公安部发布《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该规定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规对于治理超载有很明确的规定:检测结果为严重超载,驾驶人表示可立即消除“超载”,应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待超载状态消除后放行;驾驶人如拒绝或者不能立即消除“超载”,可扣留车辆。

对于运送瓜果、蔬菜和鲜活产品的超载车辆,应当场告知驾驶人违法行为事实,但不得采取扣留车辆等行政强制措施。

规范1执法必须用规定“法语”今后,交警执法的每一个环节,如检查违法机动车驾驶人,处罚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乘车人,对机动车驾驶人罚款并采取强制措施等,都必须使用指定的执法用语。

比如,交通违法驾驶人拒绝签收处罚决定书时,交警必须说,“拒绝签字,法律文书同样生效并视为送达”。

规范2不得随意开车追违法车新规范规定,交警上路执勤执法时,如有必要,可带枪支、警棍、手铐、警绳等武器和警械;执勤警车根据需要,也可配备枪支、防弹衣、防弹头盔。

只有在交通违法行为人驾车逃跑,有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他人生命时,交警可以驾车追缉。

除此之外,交警不得开车追违法车,可当场记下车号,事后追究法律责任,或者通知前方交警堵截。

上路执勤时,交警必须严格执行安全防护规定,保证自身安全。

比如违法行为人拒绝停车,交警不得站在交通违法车辆前面,强行拦截,或者脚踏车辆踏板,将头伸进驾驶室,强行扒登车辆;危险化学品车如发生泄漏事故,交警不得进入警戒区域。

规范3疏导交通时不受理投诉据了解,路面交警执勤时,经常遇到问路、病人急需赶到某医院救助。

今后,交警遇到《110接处警工作规则》所列举受理的群众求助,如遭受不法伤害、意外受伤、突然患病,或者公共财产需要紧急保护等,可要求机动车驾驶人立即停车,提供帮助,配合施救工作。

公安警车3G无线车载视频监控指挥系统方案

公安警车3G无线车载视频监控指挥系统方案

公安警车3G无线车载视频监控指挥系统建设方案书深圳市欣创宏图科技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五日第一章项目概况及设计原则市场需求: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政府职能的不断调整、深化,从宏观调控国民经济运转到处理紧急突发事件,从保障社会安全稳定,到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和谐发展,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功能在不断完善。

公安警车无线3G车载视频监控指挥系统可以记录执法现场的全部情况,包括出警情况、所在位置、车速等信息,并将实时图像传输到指挥中心,各级领导足不出户就可以对所有警车的现场情况了如指掌,随时进行高效指挥调度和管理。

可以有效解决警力不足的难题,提高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同时车载本地录像资料还可以作为执法证据,在发生抗法事件时保护警方的合法权益。

无线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车载本地存储或监控中心远端集中备份保存和管理成百上千辆警车的录像资料,录像数据可以作为破案资料和法庭证据,也可以提高执法透明度,减少对警察的恶意投诉。

公安警车无线3G车载视频监控指挥系统主要由车载摄像机、无线3G车载录像机、中央监控中心后台服务器平台、监控软件组成,核心设备无线3G车载录像机体积小、功耗低、图像清晰、运行稳定,抗震性等各项指标突出,可应用于各种恶劣环境。

公安警车无线3G车载视频监控指挥系统对“科技强警”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提高警方的响应速度:安装了公安警车无线3G车载视频监控指挥系统后,警车可实现本地监控控制管理、本地录像回放取证,还可通过无线3G车载录像机自带的GPS 定位系统,除了随时了解自已位置以外,在监控中心的电子地图上,指挥中心能够随时了解执法警车所处的准确位置和现场的情况,一旦某地发生案情响起警号,同时会产生无线报警联动,就可以采取车载和指挥中心双向对讲的方向,准确派遣距离事发地点最近的警车前去支援,提高警方的响应速度。

另外,指挥中心即可以通过位于现场的车载监控系统远程了解到案发现场的情况,现场执行人员又可通过双向语音的方式向指挥中心随时报告,便于指挥中心高效指挥和调度警力。

校园远程监控方案

校园远程监控方案

校园远程视频监控联网项目设计方案第一章项目概述近年以来,全国各地幼儿园、学校校园内连续发生多起伤害儿童、青少年的恶性事件。

为了保护青少年及幼儿的安全,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等场所的安全防范工作已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就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有效途径。

在幼儿园、中小学安装一套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对校园实施24小时的监控,将所有校园的音视频数据统一存放在教育中心进行管理,学校各相关管理人员及家长能够通过网络看到孩子在学校的各种情况。

学校监控系统是现代安全防盗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子系统,通过数字监控系统,可以对校园实施24小时的监控;家长能够通过网络远程看到孩子在幼儿园、学校的生活学习情况;管理及保卫人员能够方便、及时地了解、掌握各处的实时动态信息,包括人员流动、相关工作开展及安全情况等,为安全管理提供现代化的手段;通过对各重点部位的监控,实现有效地震慑和预防盗窃物品等治安问题的发生,同时利用系统的防盗、监控联动功能,使管理人员能快速反应各类突发事件,并提供准确的资料给相关安全部门备案,以满足治安管理和突发事件的处理要求,充分保障校园内的治安环境。

21世纪的今天,视频监控系统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成熟稳定期,数字硬盘录像机产品在各行各业视频监控系统中承担了主力。

但是,随着不断发展,校园环境面临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那些伤害儿童、虐待儿童及青少年的时间屡有发生,如何进行集中报警控制?如何实现远程实时监控,满足有效取证的需要?如何让我们的校园环境更和谐?校园视频监控从一开始的“看得见”,到“让我们看得更清楚”,再到现如今的远程实时监控,这已经是许多用户在使用视频监控产品时提出的一个非常迫切的需求。

美国权威IT市场调研公司MultiMedia Intelligence的总裁马克•柯尔斯坦提到了推动视频监控设备市场发展的四大技术因素: 百万像素摄像机、高性能编解码器、强大的分析技术、以及便于从闭路电视(CCTV)迁移到IP/联网视频监控的所有底层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 13.310 A 91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502—2004
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 criterion of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for society security condition
2004-08-04 发布
2004-08-10 实施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 75-19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 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 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DB33/T 334-2001
安全防范系统
3 术语和定义
GA/T 367-200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技术防范(简称技防) technical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以运用技术防范产品、实施技术防范工程为手段,结合各种相关现代科学技术,预防、制止违法犯 罪和重大治安事故,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 3.2 视频监控 video monitoring 利用视频探测手段对目标进行监视、控制和信息记录。 3.3 视频传输 video transmitting 利用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直接或通过编码解码、调制解调等手段,将视频图像信号从一处传到另 一处的过程。 3.4 图像质量 picture quality 指能够为观察者分辨的光学图像质量,它通常包括像素数量、分辨率和信噪比。 3.5 前端设备 terminal device 安装于探测现场的相关器材,通常指摄像机以及与之配套的镜头、云台、解码驱动器、防护罩等。 3.6 监控(分)中心 monitoring (sub‐) center
1
DB33/T 502—2004 具有对辖区视频监控点进行集中监视,并有效控制、管理视频信息的功能,能够配合相关部门实施
应急指挥的管理场所。 3.7
数字图像编码设备 digital video code device 指具有视频图像的数字采集、编码、网络传输等特定功能的器材。 3.8 数字图像录像设备 digital video record device 利用标准接口的数字存储介质,采用数字压缩算法,实现视(音)频信息的数字记录、监视与回放, 并可带有系统控制功能的视频设备或视频网络传输与监控的设备。 3.9 视频监控平台 video monitoring platform 以公安专网为纽带,通过公共协议联接各监控(分)中心,实现按层级、授权对监控视频信息进行 控制、管理、共享的软硬件系统。 3.10 系统 system 本标准中所指“系统”为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包括组成该系统的所有相关设备。 4 系统的结构、接入方式和功能 4.1 系统结构 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应能实现多层结构,结构如图 1 所示。 应在县(市、区)公安局设置监控中心,其管辖区内的公安派出所视情设置监控分中心;在市公安 局设置市级监控中心,在省公安厅设置省级监控中心。 监控分中心实现对前端图像的实时监控;县级、市级监控中心能同时控制、传输若干路图像,并能 任意调用下一级图像信息;省级监控中心能通过视频监控平台调阅相关监控点的监控图像,并可根据公 安部指令,上传相关视频信息。结构如图 1 所示:
I
DB33/T 502—2004
前言
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是以打击、预防违法犯罪为目的,在治安复杂场所、重点部位、主要街 道、案件多发地段、重要路口、卡口等地点设立视频监控点,将监控图像实时传输到各级公安机关和其 它相关部门,通过对图像的浏览、记录等方式,使各级公安机关和其它相关部门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监控 区域的治安动态,有效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的视频监控系统。
为规范浙江省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确保建设质量,特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由浙江省公安厅提出。 本规范由浙江省公安厅科技处归口。 本规范负责起草单位:浙江中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南望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安全技术 质量检验中心。 本规范参加起草单位:浙江省公安厅治安总队、浙江省公安厅信息通信处、杭州市公安局、宁波市 公安局、温州市公安局、台州市公安局。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方良、吴云龙、焦庆春、蒋乐中、庄君丰、商建学、胡彦。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502—2004
目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系统的结构、接入方式和功能 .......................................................... 2 5 技术要求 ............................................................................ 5 6 系统的建设、检测、验收及维护 ........................................................ 7 参考文献 .............................................................................. 9
公安内部监控系统
外单位监控系统
4.1.3 混合模式
图 3 分布模式
采用集中和分布相结合的系统组建方式为混合模式。结构如图 4 所示:
视频监控平台
县级监控中心
前端监控点
派出所监控分中心
公安内部监控系统
外单位监控系统
图 4 混合模式
4.2 系统接入方式 系统接入方式可采用数字压缩编码进行传输的数字方式,传输信道两端都采用模拟视频输入、输出
II
DB33/T 502—2004
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系统级联方式、监控图像传输、显 示、存储及应用,以及系统测试、验收和维护管理的相关规则。
本规范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系统应为扩充或与其他系统连接留有相应接口。系统配套软件应具有升级能力。 4.3.6 其它拓展功能
视频监控系统宜与 GIS 系统结合应用,与区域报警网络等系统联动。
5 技术要求
5.1 前端设备 5.1.1 摄像机技术要求
应根据现场环境和要求选择摄像机,可采用一体化智能摄像机或普通摄像机。 a) 摄像机的分辨率:彩色≥460 线、黑白≥560 线;最低照度:彩色≤0.1lx、黑白≤0.02lx。 b) 一体化智能摄像机还应满足:光学变焦倍数≥16 倍、高速预制云台≥240 度/秒、预置点≥64 个。 c) 一体化智能摄像机或配合普通摄像机使用的解码设备应具有开放的兼容性控制协议。 d) 镜头、防尘罩及摄像机其它性能指标应符合现场环境条件。 5.1.2 立杆、电源、机箱 a) 根据部位与要求选择摄像机安装方式。采用立杆安装方式时,除特殊情况外,摄像机离地面高 度一般不低于 5000mm,立杆下端管径应在 220 mm±10mm、上端管径应在 120 mm±5mm,管壁厚度应≥ 6mm,挑臂长度应≥3000mm,立杆应做灌筑基础,基础深度应不小于 1500mm,底部直径应不小于 1000mm。 b) 电源应有过流过压保护装置;重要监控点应配备备用电源,供电时间不低于 8 小时;应具备接 地防雷装置,防雷接地地电阻≤10Ω。 c) 机箱中应能放置光端机、电源等设备,采取底部进线,机箱和立杆统一接地。 5.1.3 光端机技术要求 应具有传输视频和反向控制数据的功能。 5.1.4 气候环境适应性 环境温度:-10℃~60℃。 前端设备应具有抗风、抗震、防雷、防雨、防尘、防盐雾、防锈蚀、防变形的功能。 电磁干扰≤126dB 时应能保持正常工作。 5.2 图像传输 5.2.1 传输介质 一般采用光缆、电缆或微波传输。长距离(线缆长度≥1km)传输时应采用单模光缆,短距离视频 传输时可采用同轴电缆,短距离数字视频传输时可采用非屏蔽对绞电缆。 5.2.2 图像传输 a) 模拟传输通道应采用 PAL 视频标准,信噪比应达到 45db~48db。 b) 数字传输通道应采用 IP 方式,支持图像组播、网络流量平衡控制等功能;支持 DNS、NAT 端口 映射,支持代理服务器转发等服务。实时数字图像传输的控制响应时间应≤1 秒,数字图像编解码的延 时应<0.5 秒。数字接入可在公安专网上采用控制网络带宽方式进行数字图像传输,或采用与公安专网 相联接的独立构建的数字图像传输专网进行传输。 5.3 图像显示 5.3.1 显示设备 可采用各种拼接大屏幕、监视器、电视机(100Hz)、正/背投显示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离子屏、 等设备组成图像显示系统。 5.3.2 图像显示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使用本规范的各方研究使用这些
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2887-200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50198-1994
监控(分)中心及授权用户能对前端任意一路监控图像进行控制。 4.3.3 图像存储、备份及回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