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能量量子化(精华版)

合集下载

课件7:17.1能量量子化

课件7:17.1能量量子化
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温度有关
D.黑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
解析:根据热辐射的定义知,选项A正确;根据热辐射和黑体辐射
的特点知,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
种类和表面状况有关,而黑体辐射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故选项B错
误,选项C正确;根据黑体的定义知选项D正确。
探究一
探究二
典例剖析
【例题1】 对黑体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体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看上去是黑的
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除与黑体的温度有关外,
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与
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
D.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
最小能量值ε叫作能量子。
(2)能量子公式:ε=hν
ν是电磁波的频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一个常量,后人称之为普朗克常量,其值为
h=6.63×10-34 J·s。
(3)能量的量子化:
在微观世界中能量不能连续变化,只能取分立值,这种现象叫作
能量的量子化。
探究一
探究二
2.在宏观尺度内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可以认为:物体的运动是
强的辐射,看起来还会很明亮,如炼钢炉口上的小口。
(2)在火炉旁边有什么感觉?投入炉中的铁块颜色怎样变化?说明
了什么问题?
答案:在火炉旁会感到热,这是由于火炉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
投入炉中的铁块依次呈现暗红、赤红、橘红等颜色,直至成为黄白
色,这表明同一物体热辐射的强度与温度有关。
【课堂探究】
探究一
探究二

17.1 能量量子化

17.1  能量量子化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17.1 能量量子化
课标解读
1.了解黑体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2.知道普朗克提出的能量子的假说。
一、热辐射
1.定义:一切物体都辐射电磁波,而且温度不同时,物 体发出的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强度也不同.这种辐射与 物体的温度高低有关,所以叫热辐射.
物体发生热辐射不只与温度有关,还与材料种类、表面 状况有关.
两朵令人不安的乌 云,……”
T=t+273.15
这两朵乌云是指什么呢?
黑体辐射实验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量子力学的诞生
相对论问世
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这两朵乌云发展成为一场革命 性的风暴,乌云落地化为一场春雨,浇灌着两朵鲜花。
4.量子化假设的实验证实
许多科学家(代表有德国 维恩和英国瑞利、金斯)用宏 观能量的观点推导的公式无法 完整解释黑体辐射实验规律.
2.特性:物体辐射电磁波的主要成分随温度升高波长变 短,频率升高。
二、黑体 1.黑体:
如果某种物体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 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黑体是为研究热辐射而假想的一个理想化模型; 当黑体由于自身有很强的辐射时,看起来很明亮.比如, 太阳为气体星球,可以认为射向太阳的电磁辐射很难被反射 回来,所以认为太阳是个黑体(绝对黑体是不存在的).
【解析】一般物体的热辐射与温度、材料、表面状况有关,黑体是为了 忽略热辐射的次要因素而假想的一个模型,它的热辐射只与温度有关. 所以,ACD正确.
实验规律: (1)黑体辐射的强度随温度的 升高,各波长(频率)的辐射都增加; (2)辐射强度的极大值随温度 的升高向波长短的方向移动。
1900年,在英国皇家学会的新年庆祝会上,物理 学家开尔文勋爵作了展望新世纪的发言:

17.1第一节 能量量子化

17.1第一节  能量量子化

第6页 共 33 页 第6页
用实验来观察热辐射现象,可以发现热辐射的光谱是连续光 用实验来观察热辐射现象 可以发现热辐射的光谱是连续光 并且辐射光谱的性质与温度有关.在室温下 谱,并且辐射光谱的性质与温度有关 在室温下 大多数物体 并且辐射光谱的性质与温度有关 在室温下,大多数物体 辐射不可见的红外线,但当物体被加热到 辐射不可见的红外线 但当物体被加热到500℃左右时 开 但当物体被加热到 ℃左右时,开 始发出暗红色的可见光.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 辉光逐渐亮 始发出暗红色的可见光 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辉光逐渐亮 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 起来,而且波长较短的辐射越来越多 大约在 起来 而且波长较短的辐射越来越多.大约在 而且波长较短的辐射越来越多 大约在1500℃时就变 ℃ 成明亮的白炽光.这说明同一物体在一定温度下所辐射的 成明亮的白炽光 这说明同一物体在一定温度下所辐射的 能量,在不同光谱区域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而且温度越高光 能量 在不同光谱区域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而且温度越高光 在不同光谱区域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谱中能量最大的辐射相对应的频率也最高.此外 在实验中 谱中能量最大的辐射相对应的频率也最高 此外,在实验中 此外 还发现:到一定温度下 不同物体所辐射的光谱成分有显著 还发现 到一定温度下,不同物体所辐射的光谱成分有显著 到一定温度下 的不同. 的不同
第13页 共 33 页 第13页
(2)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解释 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解释. 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解释 年德国物理学家维恩(W.Wien)从热力 ①维恩公式解释:1896年德国物理学家维恩 维恩公式解释 年德国物理学家维恩 从热力 学理论出发,得到一个公式 但它只是在短波部分与实验相 学理论出发 得到一个公式,但它只是在短波部分与实验相 得到一个公式 而长波部分与实验存在明显的差异. 符,而长波部分与实验存在明显的差异 而长波部分与实验存在明显的差异 英国物理学家瑞利(L.Ray Leigh) ②瑞利公式解释:1900年,英国物理学家瑞利 瑞利公式解释 年 英国物理学家瑞利 从经典电磁理论出发推导出一个公式,其预测结果在长波 从经典电磁理论出发推导出一个公式 其预测结果在长波 部分与实验吻合,在短波部分偏差较大 尤其在紫外线一端 部分与实验吻合 在短波部分偏差较大,尤其在紫外线一端 在短波部分偏差较大 尤其在紫外线一端, 当波长趋于0时 辐射本领将趋于无穷大 辐射本领将趋于无穷大,这种情况被人们称 当波长趋于 时,辐射本领将趋于无穷大 这种情况被人们称 为“紫外灾难”. 紫外灾难”

最新17.1-能量量子化ppt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17.1-能量量子化ppt教学讲义PPT课件

普朗克后来又为这种与经典物理格格不 入的观念深感不安,只是在经过十多年的努 力证明任何复归于经典物理的企图都以失败 而告终之后,他才坚定地相信 h 的引入确实 反映了新理论的本质。
1918年他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的墓碑上只刻着他的姓名和
h = 6 .6 2 6 × 1 0 - 3 4 焦 秒
【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D )
固体或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在辐射各种波长 的电磁波,这种由于物体中的分子、原子受到激发 而发射电磁波的现象称为热辐射。所辐射电磁波的 特征与温度有关。
固体在温度升高时颜色的变化
800K
1000K
1200K
1400K
例如:铁块 温度 从看不出发光到暗红到橙色
到黄白色
无论是高温物体还是低温物体,都有热 辐射,所辐射的能量及波长的分布都随温度 而变化。
紫 外 灾

2)瑞利----金斯公式: 长波符合;短波荒唐 ----紫外灾难
维恩线
瑞利--金斯线
o 1 2 3 4 5 6 7 8 /μm
四、能量子:超越牛顿的发现
• 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 辐射物体中包含大量振动着的带电微粒,它们的能
量是某一最小能量的整数倍 E=nε n=1,2,…
•ε叫能量子,简称量子,n为量子数,它只取正整
A.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
B.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温度有 关
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 只与黑体温度有关
D.黑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 电磁波
【例2】炼钢工人通过观察炼钢炉内的颜色,就 可以估计出炉内的温度,这是根据什么道理?
[答案] 根据热辐射的规律可知,当物体的温度 升高时,热辐射中较短波长的成分越来越强, 可见光所占份额增大,温度越高红光成分减少, 频率比红光大的其他颜色的光,为橙、黄、绿、 蓝、紫等光的成分就增多。因此可根据炉内光 的颜色大致估计炉内的温度

17.1能量量子化(精华版)概述

17.1能量量子化(精华版)概述
h=6.62610-34 J*S ----普朗克常数
理论与实验符合的让人击掌叫绝


强 度
实验值
普朗克理论
1800K
λ (μ m) 123 4 567 89
能量量子化:
微观粒子的能量只能是一个一个的特定值,不能 连续变化。(能量量子化),例如:物体的带电 量,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轨道半径。
量子化:只能取一系列分立值,不能连续变化 你能举出生活中“量子化”例子吗?
• 遗憾的是,普朗克虽然发现了能量子,但他不能 理解这一发现的意义,对自己的发现长期惴惴不 安。在发现能量子之后的长达14年时间,他总 想退回到经典物理学的立场。他曾在散步时对儿 子说:“我现在做的事情,要么毫无意义,要么 可能成为牛顿以后物理学上最大的发现。”
• 普朗克在做出量子假说时已年过四十。他受过严 格的经典物理学训练,对经典物理学十分熟悉和 热爱。他不愿意同经典物理学决裂,只是迫于事 实的压力,才不得不做出能量子的假说。他的能 量子理论是不彻底的,他的理论还是以承认电磁 波本身的连续性为基础的。他把自己的量子假说 仅仅局限于粒子对电磁波的吸收和发射的特殊性 上。
固体在温度升高时颜色的变化:
800K
1000K 1200K 1400K
热辐射现象: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 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 有关,所以叫做热辐射。
问题:如何研究物体的热辐射规律?
注意:除了热辐射外,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 界射来的电磁波。
例如:常温下我们看到的物体颜色就是物体反射了该频率 的电磁波,吸收了其他频率的电磁波。一些物体看起来很 黑,其实是它吸收电磁波的能力很强,反射的电磁波很弱。
材料鉴赏:
19世纪末,物理学在各个领域里都取得了很 大的成功:牛顿定律在机械运动方面获得巨 大成就,并且在热学方面成功地解释了温度、 压强、气体的内能。在电磁学方面,建立了 能推断一切电磁现象的麦克斯韦方程。另外 物理学家还找到了力、电、光、声----等都遵 循的规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当时许多 物理学家都沉醉于这些成绩和胜利之中。他 们认为物理学已经发展到头了。

17.1能量量子化

17.1能量量子化

1900年,在英国皇家学会的新年庆祝会上,著名物理学 家开尔文勋爵作了展望新世纪的发言:
“科学的大厦已经基本完成, 后辈的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 的修补工作就行了。”
--开尔文-也就是说:物理学已经没有什么新东西了,后一辈 只要把做过的实验再做一做,在实验数据的小数点 后面在加几位罢了! 但开尔文毕竟是一位重视现实和有眼力的科学家, 就在上面提到的文章中他还讲到: “但是,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令 人不安的乌云,----”
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随着温度的升高:
1,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2,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你能由图找到黑体 辐射的实验规律吗?
01Leabharlann 2345
6
λ
(μm)
M 0 (, T )
维恩公式在 短波部分与 实验结果吻 合得很好, 但长波却不 行。
实验 瑞利理论值
维恩理论值
T=1646k
说明:
①黑体是个理想化的模型。例:开孔的空腔, 远处的窗口等可近似看作黑体。 ②实验表明:对于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 电磁波的情况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 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而黑体辐射电磁波的 规律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因而可以反映某种 具有普通意义的客观规律。于是,在研究热辐 射的规律时.人们特别注意对黑体辐射的研究。
2πh M (T ) 2 h / kT c e 1
3
h 6.55 1034 J s
M.Planck 德国人 1858-1947
普朗克后来又为这种与经典物理格格不入 的观念深感不安,只是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证明任何复归于经典物理的企图都以失败而 告终之后,他才坚定地相信h的引入确实反 映了新理论的本质。

17.1能量量子化

17.1能量量子化
2.热辐射是热能转化为电磁能的过程。
3.激光、日光灯发光不是热辐射。
一、黑体与黑体辐射 2.黑体与黑体辐射:
(1)定义:物体除会热辐射外,其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来的
电磁波,如果某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 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想一想
一座建设中的楼房还没安装窗子,室内已经粉刷为白色,如果 从远处看,把窗内的亮度与楼房外墙的亮度相比,你会发现什 么?想一想为什么?
现象:楼外的墙明显更亮。
原因:因为楼房外墙接收的光
线多,反射的光线也多,人眼 接收的光线相比之下也比较多。
向远处观察,打开的窗子近似可 看成黑体
一、黑体与黑体辐射
3.理解:
①黑体是个理想化的模型。பைடு நூலகம்
例:开孔的空腔,远处的窗口等可近似看作黑体。
在空腔壁上开一个 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 磁波在空腔中会发生多次 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 空腔射出。这个小孔就可 以看成一个绝对黑体。
他的墓碑上只刻着他的姓名和
h 6.6261034 焦 秒
思考与讨论
问题1: 既然灯向外辐射的光能是分立的、一份份的。 为
何我们看不到灯的亮度发生变化?
问题2: 既然一杯开水向外辐射的能量是分立的、一份
份的。为何我们看到温度计的示数不是一段一段的降低呢?
结论:
1、在宏观尺度内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可以认为: 物体的运动是连续的,能量变化是连续的,不必考虑 量子化
解:根据公式ε=hν和ν=c/λ得 ν=ε/h=5.13×1014Hz λ=c/ν=5.85×10-7Hz
5.13×10-14Hz的频率属于黄光的频率范围,它 是黄光,其波长为5.85×l0-7m。

能量量子化(精华版)

能量量子化(精华版)
能量量子化(精华版)

CONTENCT

• 引言 • 能量量子化的基本概念 • 能量量子化的物理意义 • 能量量子化的应用 • 结论
01
引言
什么是能量量子化
• 能量量子化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能量不能连续取值,而只能以离散的、不可分割的单位存在。在微观世界中, 能量是以“量子”为单位进行传递和变化的。
02
能量量子化的基本概念
能量的离散性
能量不能连续取值
在量子力学中,能量只能以离散的能量子形式被吸 收或发射,不能连续地取值。
能量子具有确定大小
每个能量子的大小与特定的物理量相关,如光子的 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
离散能量是物理实在
能量量子化是物理系统固有的性质,是微观粒子交 互作用的本质特征。
能量子
量子化与连续性的对比
量子化与经典物理学的区别
经典物理学中,物理量可以连续变化,而量子力学中物理量只能 以离散的量子化方式变化。
量子化带来的新现象
量子化导致了如干涉、衍射、隧道效应等新现象的出现,这些现象 不能用经典物理学解释。
量子化对物理世界的影响
量子化改变了我们对物理世界的认识,使得微观粒子行为变得奇特 且难以预测,只有通过量子力学才能准确描述。
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量子计算机
利用量子力学的特性,量子计算 机能够进行并行计算,处理大量 数据,加速某些类型的问题解决
速度。
量子密码学
基于量子力学的特性,量子密码 学能够提供更安全的加密和解密 方法,保护信息不被窃取或篡改。
量子传感器
利用量子力学原理,量子传感器 能够更精确地测量物理量,如磁
场、温度和压力等。
能量量子化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成功地 解释了光电效应;1906年,他又将量子理论 运用到固体比热问题,获得成功;1912年, 玻尔将量子理论引入到原子结构理论中,克服了 经典理论解释原子稳定性的困难,建立了他的原 子结构模型,取得了原子物理学划时代的进展; 1922年,康普顿通过实验最终使物理学家们 确认光量子图景的实在性,从而使量子理论得到 科学界的普遍承认。


遗憾的是,普朗克虽然发现了能量子,但他不能 理解这一发现的意义,对自己的发现长期惴惴不 安。在发现能量子之后的长达14年时间,他总 想退回到经典物理学的立场。他曾在散步时对儿 子说:“我现在做的事情,要么毫无意义,要么 可能成为牛顿以后物理学上最大的发现。” 普朗克在做出量子假说时已年过四十。他受过严 格的经典物理学训练,对经典物理学十分熟悉和 热爱。他不愿意同经典物理学决裂,只是迫于事 实的压力,才不得不做出能量子的假说。他的能 量子理论是不彻底的,他的理论还是以承认电磁 波本身的连续性为基础的。他把自己的量子假说 仅仅局限于粒子对电磁波的吸收和发射的特殊性 上。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 微观粒子的运动 是不连续的, 在发射和吸收能量的时候, 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能量是 h 的整数倍。 每份能量为: E=hν
h 6.626 10
34
J s
说明:
①黑体是个理想化的模型。例:开孔的空腔, 远处的窗口等可近似看作黑体。 ②实验表明:对于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 电磁波的情况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 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而黑体辐射电磁波的 规律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因而可以反映某种 具有普通意义的客观规律。于是,在研究热辐 射的规律时.人们特别注意对黑体辐射的研究。
ε
E=nε (n=1,2,…),这个不可再分的最
小能量值ε叫能量子,简称量子。n为正整数,称为 量子数。 * 带电微粒吸收和辐射能量时,也是以这个最小能 量值为单位一份一份地辐射和吸收的。 *能量子的能量:ε=h ( 是辐射吸收的电磁波的频率) h=6.62610-34 J*S ----普朗克常数
无锡市第一中学
材料鉴赏:
19世纪末,牛顿定律在各个领域里都取得了 很大的成功:在机械运动方面获得巨大成就。 在热学方面,成功地解释了温度、压强、气 体的内能。在电磁学方面,建立了能推断一 切电磁现象的麦克斯韦方程。另外还找到了 力、电、光、声----等都遵循的规律:能量转 化与守恒定律。当时许多物理学家都沉醉于 这些成绩和胜利之中。他们认为物理学已经 发展到头了。
扩展阅读:变革的困难


1900年12月14日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会上报告了自 己的研究结果,他的公式受到欢迎,但他的能量子 假说,却受到冷遇,当时没有人相信他的假说。 能量的变化竟然是不连续的,这与物理学界几百年 来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直接矛盾,因此 量子论出现之后,许多物理学家不予接受,物理学界 最初的反应是极其冷淡的。人们只承认普朗克那个 同实验一致的经验性的辐射公式,而不承认他的理 论性的量子假说。

瑞利公式在长波部分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但在 紫外区(波长范围在紫外线附近)竟算得辐射强度 为无穷大,这个荒谬的结论被认为是物理学理论 的灾难,当时称为“紫外灾难”。
三、能量子 超越牛顿的发现
微观世界的某 些规律,在我们 宏观世弄看来可 能非常奇怪。
普朗克能量子理论
*微观粒子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 的整数倍,

科学的发展总是在困难中前进,失败不可 怕,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课堂练习
1.请你填空:在做全国人口普查时我们关心的是:现 在全国有几___人, 班级小组长在数人数时常用:一 ___,两___;等. 2.灯向外辐射的能量是最小能量的整数倍.那么红 光的最小能量比紫光的最小能量大还是小? 3.光源发出的光能是一份一份的,那么每份光能是怎 样传到你的眼睛里呢?是均匀分布在两只眼睛里?还 是每份只传给一只眼睛上的某一处呢? 请你与同桌讨论一下,说说你的猜想.
固体在温度升高时颜色的变化:
800K
1000K
1200K
1400K
热辐射现象: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 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 有关,所以叫做热辐射。
辐射规律: 1.辐射的电磁波中包含各种波长的电磁波, 不同波长,辐射强度不同。 2. 温度升高,辐射强度增大,同时辐射 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也在变化。

你能举出生活中“量子化”例子吗?

普朗克的量子化理论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根本认识。1900年不仅成为新世纪 的开始,也成为物理学的一个新纪元。18年后,普朗克为此获得了诺贝尔物 理学奖。
问题与练习
在一杯开水中放入一枝温度计, 开水静置室内,可以看到开水的温度 是逐渐降低的,既然从微观的角度来 看能量是一份一份向外辐射的,为什 么它的温度不是一段一段地降低?
理论与实验符合的让人击掌叫绝
e0 ( , T )
实验值
普朗克理论
1800K
1
2
3 4
5
67
8λ9 (μ m)
能量量子化:



宏观世界中:能量可以是任意值,可以连续变化。 例如:物体的重力势能,弹簧振子的弹性势能。 微观世界中:微观粒子的能量只能是一个一个的 特定值,不能连续变化。(能量量子化),例如: 物体的带电量,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轨道半径。 量子化:只能取一系列分立值,不能连续变化
一,黑体及黑体辐射
理想的热辐射体是“绝对黑体”,简称“黑 体”。它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全部吸收入射的各 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
在空腔壁上开 一个很小的孔,射入 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 中会发生多次反射和 吸收,最终不能从空 腔射出。这个小孔就 可以看成一个绝对黑 体。 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首先提出了绝对黑体的模型。
这两朵乌云是指什么呢?
黑体辐射实验 迈克尔逊—莫 雷实验
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这两朵乌云发展成为一埸革 命的风暴,乌云落地化为一埸春雨,浇灌着两朵鲜 花。
相对论问世
普朗克量子力学的诞生
这两朵乌云到底是什么回事呢?
高速领域 相对论 量子力学
经典力学
微观领域
第一节:
思考与讨论 1,在炉火旁边有什么感觉? 2,投在炉中的铁块一开始是什么颜色? 过一会儿又是什么颜色?
问题:如何研究物体的热辐射规律?


注意:除了热辐射外,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 界射来的电磁波, 例如:常温下我们看到的物体颜色就是物体反射了 该频率的电磁波,吸收了其他频率的电磁波。一些 物体看起来很黑,其实是它吸收所有电磁波,反射 的电磁波很弱。
那么:在研究物体热辐射中,应如何避
免反射电磁波的影响?
结论:

1.在宏观尺度内研究物体的能量变化时我们可 以认为:物体的运动是连续的,能量变化是连 续的,不必考虑量子化。(因为每个能量子的能量
很小,宏观物体的能量不连续变化非常不明显,可 以忽略不计。)

2.在研究微观粒子时必需考虑能量量子化
意义:
普朗克抛弃了经典物理中的能量可连续变化、 物体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可以为任意值的旧观点, 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物体辐射或吸收能量只能 一份一份地按不连续的方式进行的新观点。这 不仅成功地解决了热辐射中的难题,而且开创 物理学研究新局面,标志着人类对自然规律的 认识已经从从宏观领域进入微观领域,为量子 力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900年,在英国皇家学会的新年庆祝会上,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 勋爵作了展望新世纪的发言:
“科学的大厦已经基本完成, 后辈的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 的修补工作就行了。”
--开尔文-也就是说:物理学已经没有什么新东西了,后一辈 科学家只要把做过的实验再精确一下,在实验数据 的小数点后面再加几位罢了! 但开尔文毕竟是一位重视现实和有眼力的科学家, 就在上面提到的文章中他还讲到: “但是,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令 人不安的乌云,----”
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辐射强度
随着温度的升高:
1,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2,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你能由图找到黑体 辐射的实验规律吗?
0
1
2
3
4
5
6
λ
(μm)
M 0 (, T )
维恩公式在 短波部分与 实验结果吻 合得很好, 但长波却不 行。
实验 瑞利理论值
维恩理论值
T=1646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