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黑龙江高考语文一轮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5届黑龙江高考语文模拟题及解析

2025届黑龙江高考语文模拟题及解析一、现代文阅读(29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要加强社会智能化建设。
首先,必须创新现代化理论。
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代化理论是与工业革命、工业社会相适应的。
进入21世纪以来,智能革命迅速发展,已逐步进入智能社会和智能时代,自动化开始向智能化过渡。
因此,应围绕智能革命、智能时代和智能社会,创新现代化理论。
其次,在智能化建设中,中华民族应充分发挥综合性思维方式的优势。
大量事实表明,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不同类型的科学技术有重大影响。
工业革命使欧美各国发展迅速,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与欧美各国善于和充分开发、利用“物能”密切相关。
相反,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在工业革命期间落后于世界,也与没有充分开发、利用“物能”密切相关。
其原因与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有关。
智能革命与工业革命性质完全不同,是以开发和利用人类“智能”为主的革命。
我国的人工智能研究虽然起步比西方各国晚得多,但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目前的人工智能研究位列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人工智能研究大国。
其原因与中华民族的综合性思维密切相关。
经验事实表明,中华民族的综合性思维有利于开发和利用人类“智能”。
工业革命时代,我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在智能革命时代,中华民族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综合性思维在智能革命中的优势,借鉴西方的分析性思维的长处,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而使中华文明在人类历史上再创辉煌。
最后,加快机器智能化、网络智能化和社会智能化建设。
“智能化”包括机器智能化、网络智能化和社会智能化三大类。
一是机器智能化,包括各种机器、计算机、机器人、无人飞机和无人驾驶汽车等的智能化。
二是网络智能化,涉及网络结构、资源配置、功能管理、业务承载等方面的智能化。
它能够根据用户的使用目的智能地决定服务提供方式,并动态适应需求变化,实现网络的“自动驾驶”功能。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殇歌圆明园苏峰圆明园历史上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通称为“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这里也称“夏宫”。
1860年,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遗址。
游园那日,虽是晴天,但寒风刺骨。
入门前,我已心潮起伏,残损的圆明园啊,仿佛一饼陈年的茶、一坛尘封的酒,在我心里发酵了数十年,今日终于要闻香了。
我知道圆明园以水系为主,但如今只剩一片荒芜,几处残垣,所以对其景致并不抱任何期待。
万不料从南门刚入,就被绮春园的一片湖水迷住了。
这湖面无遮无挡,四环开阔,仅西北有一座两层飞檐的红色鉴碧亭,它安详地坐在那里,俯瞰着灰蓝清澈的湖水。
湖面庇荫处依然结着薄薄的冰,因往日水波的起伏而凝结成各种花纹。
环湖的一丛丛芦苇,疏密有致;一株株老柳,树皮皴裂,深如沟壑。
午后的阳光为它们晕染出温柔的苍黄,光线斜射处的芦花,则银白剔透,如梦如幻。
柳丝和芦苇们于阵阵寒风里,袅袅摇摇。
斯情斯景,如一位不得见的琴师于太空之中将最低音的弦,悠悠拨动,既沉郁浑厚,又韵致风雅。
2025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
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
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特色文化形态,即便那恒定不变的价值,表现形式也不断嬗变。
近年,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用户体验”,强化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与互动需求,加强对文化遗产的认知。
数字敦煌、数字故宫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精神。
故宫通过与动漫、影视、文学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
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较少,缺乏像《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
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达方法,呈现出既具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2024届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四校联考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

2024届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四校联考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樊哙,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于芒砀山泽间。
沛公起,哙以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败泗水守薛西,击章邯军濮阳,破赵贲军开封,攻武关,至霸上,无不却敌先登。
项羽闻沛公欲王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进至戏。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项羽飨军士,中酒,亚父使项庄拔剑舞坐中,击沛公。
樊哙居营外,闻事急,即带剑拥盾入。
项羽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也。
”项羽曰:“壮士。
”赐之卮酒彘肩。
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
”项羽默然。
沛公起如厕,麾樊哙出,与俱去。
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项羽死,汉王即位,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邑八百户。
又以将军从高祖平燕王臧荼、楚王韩信,更赐爵列侯,与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迁左丞相。
哙以吕后女弟吕媭为妇,故其比诸将最亲。
先黥布反时,高帝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内群臣。
绛侯、灌婴等莫敢入。
2024届黑龙江省部分学校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24届黑龙江省部分学校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春发其华,秋收其实。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同各方合作伙伴一道,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为全球互联互通贡献力量,为国际经济合作搭建平台,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动力。
我们开展了数千个务实合作项目,收获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共同绘就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阔画卷。
这些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各国政府、企业和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让我们向共建“一带一路”所有的参与者、建设者致敬!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
纵观人类发展史,唯有自强不息、不懈奋斗,才能收获累累果实,才能建立利在千秋、福泽万民的长久之功。
这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对当代人和后代人的责任。
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正值风华正茂,务当昂扬奋进,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摘自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辞》,2023年10月17日)材料二: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精辟概括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提出1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深刻总结三个方面的重要经验,着眼于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郑重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擘画未来发展蓝图。
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为各方坚守合作初心,牢记发展使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凝聚了信心和力量,为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强大正能量。
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
提出这一重大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解析

材料二:
真理需要小我,需要我们这些抱有成见的凡人。以真理的存在为前提,并非一开始不抱成见。成见对真理具有积极的构成作用。真理是一种克服,是对我们的成见的克服。海德格尔说,真理须争而后得。不是像宝藏那样藏在金银岛,我们互相争斗以夺取它,最后占有它;而是,真理和我自己的成见作斗争,真理在克服我们的成见之际展现自身。没有我们的看法,真理就无从显现。我在这个意义上理解维特根斯坦的话:“人们一定是从错误开始,然后由此转向真理。……要让某人相信真理,仅仅说出真理是不够的,人们还必须找到从错误到真理的道路。”
D.第六段中谈到“一切有用 历史都是以这种方式得到澄清的”,“这种方式”是指那些构成人们生活哲学的各种样板。
2.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篇文章的作者在“成见”对探索真理的积极意义方面认识相同。
B.材料一第五段中,画线句观点的隐含前提是“优秀的人是耶鲁人”。
C.反思自己的错误所在比听他人对真理的解释更有利于人相信真理。
D.现代电影工业中,许多电影都会以“人的形象”为基础设计外星人。
4.有人认为《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前的一些行为和心理体现了材料一所说的“成见”。请结合原文和以下材料做出判断并陈述理由。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这些规则最终要取决于构成我们生活哲学的各种样板。如果我们的哲学认为,这个世界应当按照我们的某种法则去运行,那我们就很可能会喋喋不休地根据我们的法则,描绘世界。但若我们的哲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这个世界无关紧要的一分子,他的智力程度充其量也只能理解一张粗糙的观念网络的皮相,那么,当我们使用成见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那不过是些成见,就会迅速地控制它们,就会愉快地校正它们。一切有用的历史都是以这种方式得到澄清的。
2024届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四校联考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解析

2024届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四校联考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要求:领导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公务活动参加人员不得吸烟、敬烟、劝烟;医务人员不允许在工作时间吸烟,并劝导、帮助患者戒烟;教师不得当着学生的面吸烟。
同时,研究推进采取税收、价格调节等综合手段,提高控烟成效。
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表示,调整价格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讲可能影响不是特别大,但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大,这对控制青少年吸烟很有效果。
计划到2022年和2030年,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分别低于24.5%和20%;全面无烟法规保护的人口比例分别达到30%及以上和80%及以上;把各级党政机关建设成无烟机关,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室外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将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的商家、发布烟草广告的企业和商家,纳入社会诚信体系“黑名单”,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
(摘编自《国务院发话:领导干部们,该戒烟了!》,《民生周刊》2019年7月18日)材料二:过去十年(36~2015),种种控烟努力似乎都打了水漂,中国烟民数量和烟草消费不降反増。
对此,《事实说报告》随机调查10万在线用户,用理性的数据描绘中国人的吸烟现状和控烟态度。
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陈鹤琴: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作者:柯小卫)1920年12月26日凌晨,29岁的年轻教授陈鹤琴初为人父,他的儿子出生后2秒就开始大哭,延续了10分钟,以后就是间接地哭,45分钟后哭声停止,儿子连续打了6次呵欠,渐渐睡着了……望着自己的“杰作”,初为人父的陈鹤琴来不及兴奋,他拿着照相机,镜头对着襁褓中已经熟睡的婴儿连连拍照,然后用钢笔在本子上记录下婴儿从出生时一刻起的每一个反应……尽管时值严冬,窗外一片凋零,而陈鹤琴的心中却是春光一片,幸福无比。
他知道,自己正在做的工作在中国尚无先例,他与新生儿子一道正在完成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实验。
他为儿子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一鸣,不仅对于儿子寄予期望,同时预示着他的这项实验将被载入史册。
作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心理学教授,陈鹤琴对自己儿子成长发育过程作了长达808天的连续观察,并用文字和拍照详细记录下来。
他天天亲自给儿子洗澡。
他的实验室就是他的家;他的妻子和母亲是他的两位最得力助手;他的儿子则是他的工作“对象”、“成果”与实验中心。
他将观察、实验结果分类记载,文字和照片积累了十余本。
他的观察与实验工作,进行得既专心致志,又情趣盎然。
他将自己的观察、记录与研究心得编成讲义,在课堂上开设儿童心理学课程。
有时,他还会将活泼可爱的儿子抱来课堂作示范,使单调的心理学课程生动有趣。
在中国,陈鹤琴是最早将观察实验方法运用于研究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之中的教育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高考语文一轮模拟试题及答案《周易》的前生今世周山《易传》是对《周易》一书的第一次系统解释的著作,因为共有10篇文字,故又称《十翼》。
《易经》与《周易》,不是两名一实的重同关系,而是种属关系。
自从阴、阳爻由数字中归类抽象出来之后,很自然地固定为六十四个六爻卦体,对这些卦体作出有序排列,并且各自给予一个卦名,便诞生了第一部《易经》。
据史传,这第一部《易经》诞生于夏代初期,其名为《连山》。
夏代之前,洪水泛滥,人或为鱼鳖;大禹治水,洪灾顿息,舜将帝位禅让于禹,建立夏朝。
由于长期的洪灾,人们对赖以避难的高山心怀感激;洪灾之后的渔猎生活,山上盛产的野果和飞禽走兽,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对山的崇拜,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因此,在对六十四卦排序之时,象征山的“艮”卦名列榜首,也就顺理成章。
六爻重卦“艮”是由两个经卦“艮”相重而成,象形山连着山。
所以,夏代制定的以“艮”为首卦的《易经》,便取名为《连山》。
我国最早图腾对象“山”,也因此可以确认。
由渔猎社会转向农业社会,也是在以“山”为崇拜对象的夏代。
个中原因,显然是洪水消减之后,人们纷纷从山上下来,在平原上安营扎寨的缘故。
长期的农事活动,使人们对“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粮”的土地产生了感情。
于是,由“山”移情于“地”的观念随着农事活动的深入展开而得以确立。
商汤取夏政而代之,作为治国之策的《易经》,也必须作出相应的改编。
由于古籍资料的残缺,我们已无法知道改编的全部内容,但是从商朝初期诞生的第二部《易经》称名《归藏》,可以确定这部《易经》的首卦已由“艮”改换为“坤”。
坤为地,以“坤”为首卦的《归藏》,表达了商代先人对大地的崇拜,我们祖先由此进入第二个图腾崇拜时代。
商代八百年,是农业社会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
成熟的农业生产,使先人们意识到农作物的收成好坏并不取决于土地,而是取决于天气: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洪涝旱灾,欠收甚至稞粒无收。
于是,先人的观念又开始发生第三次转变,即由对“地”的崇拜转向对“天”的崇拜。
商朝末年,周族领袖姬昌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在狱中对第二部《易经》即《归藏》作了全新的编纂,即史称“演易”。
经姬昌重新编纂之后的这第三部《易经》,在周朝取代商政权之后正式命名为《周易》,即“周朝的《易经》”。
由于观念的变化,更由于《周易》的诞生,《归藏》自周代始式微,但是,一直到春秋末期,它还有可能被完整保留着。
据《礼记》记载,孔子为了解殷商社会,曾专门跑到殷商贵族集居地宋国,寻找并研究《归藏》;从孔子的“吾欲观殷道……得坤乾焉”的透露,我们也获得了《归藏》的首卦是“坤”,第二卦是“乾”的信息。
汉代时,《归藏》可能还有较多内容存世,所以有易学家焦竑的“商时讲学者首重在静”之议论,经学家郑玄在《礼记》注疏中称:“殷阴阳之书存者有《归藏》,是亦以《归藏》为殷易矣”。
现在所见的《归藏》佚文,一为收录在《道藏》中,二为前些年从湖北荆门王家台楚墓中发掘的竹书残简。
这些佚文为姬昌“演易”的背景提供了信息。
从西周到东周,《周易》不仅是周王朝的治国大纲,也是朝廷及贵族决疑解难的工具。
《左传》、《国语》中的二十多条占筮或援引《周易》决疑记载,便是《周易》性和实用性的直接表达。
春秋末期,“善为《易》者不占”成为风气;孔子晚年喜《易》,以致“韦编三绝”;为学生讲《易》,留下解读《周易》的数篇文字,与前人留下的几篇资料性文字一起,合编成《易传》,遂使得《周易》如虎添翼,进入每一位读书人的书房,并进而成为后世科举取士的“统编教材”。
(节选自年3月11日《文汇报》,有删改)1.关于《易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易经》与《周易》,不是两名一实的重同关系,而是种属关系”,由此可知,《周易》包括《易经》,二者是种属关系。
B“孔子晚年喜《易》”,他把解读《周易》的数篇文字,与前人文字一起合编,形成对《周易》进行系统解释的著作《易经》。
C全文谈到了与《易经》相关的三部著作,即《连山》《归藏》《周易》,而这三部著作体现了《易经》在不同时期的发展。
D《易经》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之中,首卦也在不停地变化,从夏初到商初再到周代,一直到现在,其首卦还在不停改变。
2.下列各项对于《易经》首卦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代之前,洪水泛滥,山上盛产的野果和飞禽走兽,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对山的崇拜,使象征山的“艮”卦在《连山》六十四卦中名列榜首。
B夏代以后,长期的农事活动,使人们对土地产生了感情。
于是,由“山”移情于“地”,使得商代初期的《归藏》首卦由“艮”卦变化为“坤”卦。
C商代八百年,农业社会逐渐走向成熟,使先人们意识到农作物的收成好坏更多取决于天气,于是到《周易》时,首卦已更新为代表天的“乾”卦。
D《易经》首卦在不同阶段的每一次变化之中,生活环境的变化,食物来源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信仰的转变都对变化起着举足轻重地决定性。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夏代初期诞生的《连山》,以“艮”为首卦,这为我们现在将我国最早的图腾对象确认为“山”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B商汤取夏政而代之,作为治国之策的《易经》,也作出了相应的改编,通过对改编全部内容的分析,获知大地已被崇拜。
C周族领袖姬昌在狱中对《归藏》作了全新“演易”,后被周武王命名为《周易》。
直至此时第三部《易经》方才尘埃落定。
D汉代时,第二部《易经》——《归藏》还有较多内容存世,所以才能有易学家焦竑的“商时讲学者首重在静”之议论。
分值:9分查看题目解析 >2李芾,字叔章。
初以荫补安南司户,辟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
时盗起永州,招之,岁余不下。
芾与参议邓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禽贼魁以归,余党遂平。
摄湘潭县,县多大家,前令束手不敢犯,芾稽籍出赋,不避贵势,赋役大均。
咸淳元年,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
德祐元年七月,大元右丞阿里海牙以大兵入潭。
芾遣其将于兴帅兵御之于湘阴,兴战死。
九月,再调吴继明出御,兵不及出,而大军已围城。
芾慷慨登陴,与诸将分地而守,民老弱亦皆出,结保伍助之,不令而集。
城中矢尽,有故矢皆羽败,芾命括民间羽扇,羽立具。
又苦食无盐,芾取库中积盐席,焚取盐给之。
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
死伤相藉,人犹饮血乘城殊死战。
有来招降者,芾杀之以徇。
十二月,城围益急。
诸将泣请曰:“事急矣,吾属为国死可也,如民何?”芾骂曰:“国家平时所以厚养汝者,为今日也。
汝第死守,有后言者吾先戮汝。
”除夕,大兵登城,战少却,旋蚁附而登,衡守尹谷及其家人自焚,芾命酒酹之。
因留宾佐会饮,夜传令,犹手书“尽忠”字为号。
饮达旦,诸宾佐出。
芾坐熊湘阁召帐下沈忠遗之金曰:“吾力竭,分当死,吾家人亦不可辱于俘,汝尽杀之,而后杀我。
”忠伏地扣头,辞以不能,芾固命之,忠泣而诺,取酒饮其家人,尽醉,乃遍刃之。
芾亦引颈受刃。
忠纵火焚其居,还家杀其妻子,复至火所,大恸,举身投地,乃自刎。
芾为人刚介,不畏强御,临事精敏,奸猾不能欺。
且强力过人,自旦治事至暮无倦色,夜率至三鼓始休,五鼓复起视事。
望之凛然犹神明而好贤礼士即之温然虽一艺小善亦惓惓奖荐之平生居官廉及摈斥家无余赀。
(选自《宋史》列传卷二百零九,有删改)4.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3分)A初以荫补安南司户,辟祁阳尉辟:征召B有来招降者,芾杀之以徇。
徇:警告C衡守尹谷及其家人自焚,芾命酒酹之酹:以酒洒地 D因留宾佐会饮,夜传令因:趁机5.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望之凛然/犹神明而好贤/礼士即之温然/虽一艺小善亦惓惓奖荐之/平生居官廉/及摈斥/家无余赀。
B望之凛然/犹神明而好贤礼士/即之温然/虽一艺小善亦惓惓奖荐之/平生居官廉/及摈斥/家无余赀。
C望之凛然犹神明/而好贤礼/士即之温然/虽一艺小善亦惓惓奖荐之/平生居官廉/及摈斥/家无余赀。
D望之凛然犹神明/而好贤礼士/即之温然/虽一艺小善亦惓惓奖荐之/平生居官廉/及摈斥/家无余赀。
6.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荫,又称“荫庇”,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有勋劳或官职而循例受封、得官。
如成语“封妻荫子”中的“荫”。
B稽籍出赋指查验户籍来摊派赋税,这样做可以保证人们缴纳赋税的公平性。
C保伍,是古代的一种户籍制度。
古代百姓五家为伍,又立保相统摄,故以“保伍”泛称基层户籍编制。
D古代将夜间分为“五更”,“五更”也叫“五鼓”,“三鼓”相当于十一时至一时;“五鼓”就是丑时。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芾精明能干。
他在赈济灾荒、平定永州之乱时表现出杰出的才能;代理湘潭县县令,摊派赋税时,他不避豪强,使赋税非常均衡。
B李芾坚决抗敌。
元朝大军围城,他积极组织防御抵抗,及时解决军中物资紧缺的问题,并亲自慰劳将士,斩杀招降者示众。
C李芾义不受辱。
除夕之夜,敌军攻破城池,他与宾客和助手一起饮酒后,命令部下杀死自己和家人,以免被俘受辱。
D李芾勤于政事。
他精力过人,从早上开始治理政事直到晚上,都没有丝毫疲倦的神色,经常夜里三鼓才休息,五鼓就又起来工作。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城中矢尽,有故矢皆羽败,芾命括民间羽扇,羽立具。
(2)国家平时所以厚养汝者,为今日也。
汝第死守,有后言者吾先戮汝。
分值:22分查看题目解析 >3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9.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11.简要分析“万箭千刀一夜杀”一句诗中数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分)12.这两首诗描写战争场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6分)分值:17分查看题目解析 >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41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表现了秦人搜刮钱财时斤斤计较,但使用起来却视如敝履的状态。
韩愈在巜师说>>中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庄子在《逍遥游》中劝世人要认清自我和外物的分际、辨别荣辱的界限的句子是:“,。
”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