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人的成圣之道——曾国藩

合集下载

曾国藩名人名言60句精选

曾国藩名人名言60句精选

曾国藩名人名言60句精选1、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2、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

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3、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

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4、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5、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6、惟有忘记机心方可以消除众多别人的机心,惟有懵懂才可以消除不祥。

7、留心在危难的时候,默默观察朴厚实在的人,则在识人上做得差不多了。

8、不轻率进兵,不轻率撤退。

9、总是必须脚踏实地,能勤于做好小事,才可能日日有起色而见功效。

10、看者如商贾趋利,闻风即往,但求其多;读者如富人积钱,日夜摩拳,但求其久。

看者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上防隘。

——《曾国藩书信》。

11、立法不难,行法为难。

凡立一法,总须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

——《曾国藩书信》。

12、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曾国藩书信》。

13、大约选将以打仗坚忍为第一义,而说话直有条理,利心不可太浓,两者亦第二义也。

——《曾国藩书信》。

14、军士所过,有取民间一草一木不给钱者,即行正法。

望两君日以斯言训做之。

——《曾国藩书信》。

15、凡用兵最重气势二字。

兵勇之力,须常留其有余,乃能养其锐气,缩地约守,亦所以蓄气也。

——《曾国藩书信》。

16、于"畏慎"二字之中养出一种刚气来。

——《曾国藩家书》17、凡读书有难解者,不必遽求甚解。

有一字不能记者,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遍,明日看几遍,久久自然有益。

但于已阅过者,自作暗号,略批几字,否则历久忘其为已阅未阅矣。

——《曾国藩家书》18、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曾国藩家书》19、名望所在,是非于是乎出,赏罚于是乎分。

——《曾国藩家书》20、商贸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100句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100句

曾国藩名人名句语录100句1、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2、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3、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4、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

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5、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6、善人固可亲,未能知,不可急合。

恶人固可疏,未能远,不可急去。

7、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

8、古人爱人之意多,今人恶人之意多。

爱人,故人易于改过,而视我也常亲,我之教益易行。

恶人,故人甘于自弃,而视我也常仇,我之言必不入。

9、我一颗心坦坦荡荡,毫不恐惧。

10、陈岱云每天用工很多而且严格,可谓爱惜分阴的人,而我则疲沓不振作。

11、君子大为超过常人之处,只是在虚心这一点上。

12、敬字惟有无论众与寡,无论小与大,切不敢怠慢三句话最为切当。

13、坚定志向,劳苦心思,勤勉努力,无论大事小事,必定有所成就。

14、"鼓动着水使水向上涌冒",读这句话颇为领悟到养生家的学说。

15、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常常记此二字,则长履大任,福祚无量矣。

——《曾国藩书信》。

16、凡将才有四大端:一日知人善任,二日善觇敌情,三日临阵胆识,四日营务整齐。

——《曾国藩书信》。

17、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曾国藩书信》。

18、大约选将以打仗坚忍为第一义,而说话直有条理,利心不可太浓,两者亦第二义也。

——《曾国藩书信》。

19、军事如枪法,门户宜紧;如拳法,有仲有缩。

若公人之太深,则有伸无缩矣。

——《曾国藩书信》。

20、用兵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曾国藩书信》。

21、今日之善退,正以为他日善进之地。

——《曾国藩书信》。

22、制胜之道,实在人而不在器。

——《曾国藩书信》。

关于曾国藩警句大全50句精选

关于曾国藩警句大全50句精选

关于曾国藩警句大全50句精选1、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2、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3、常存一不敢为先之心。

4、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5、想起天道有三恶外,又觉得好表现太精明而不能含浑,也是天道所恶的。

6、事业上的成与不成,人力占其中的三成,天命占其中的七成。

7、大约勤字、诚字、公字、厚字,皆吾辈之根本,刻不可忘。

——《曾国藩书信》。

8、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

——《曾国藩书信》。

9、其带勇之人,概求吾党血性男子,有忠义之气,而兼娴《韬钤》之秘者,与之共谋。

——《曾国藩书信》。

10、营中无事,以勤操为第一要义。

操队伍则临阵不至散乱,操枪炮则临阵不至早放。

——《曾国藩书信》。

11、人必中虚,不著一物,而后能真实无妄。

盖实者,不欺之谓也。

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别著一物,心中别有私见,不敢告人,而后造伪言以欺人。

若心中了不著私物,又何必欺人哉?其所以自欺者,亦以心中别著私物也。

——《曾国藩家书》12、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

——《曾国藩家书》13、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曾国藩家书》14、家中兴衰,全系乎内政之整散。

——《曾国藩家书》15、诸弟不好整理干净,比我尤甚,此是败家气象。

嗣后务宜细心整理,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伶俐,以为儿侄之榜样。

——《曾国藩家书》16、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曾国藩家书》17、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曾国藩家书》。

18、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曾国藩自箴联》。

19、若愧奋直前,有破釜沉舟之志,则远游不负。

若徒悠忽因循,则近处尽可度日,何必远行百里外哉!——《曾国藩书信》。

20、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曾国藩21、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曾国藩22、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曾国藩名言摘抄

曾国藩名言摘抄

曾国藩名言摘抄曾国藩名言摘抄11、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4、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5、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6、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7、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8、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9、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

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10、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1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12、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13、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1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15、曾国藩语录: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

1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16、人生莫惧少时贫。

17、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8、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19、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20、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曾国藩名言摘抄2他一生修身养性,共有十三套学问,其中的《曾国藩家书》记录了他一生的修身、齐家、从政的重要思想,内容易懂、思想深刻,值得我们学习。

张宏杰历史作品集(共4册)

张宏杰历史作品集(共4册)

目录分析
自序从细节中发现 的曾国藩
序岁月让人从批判 走向了建设
第一编正面从“愤 青”到“老奸巨猾”
第三编右侧面迷信 和天命
第二编左侧面曾国 藩的收入和支出
跋成圣又如何
第一章曾国藩一生的五次耻辱 第二章用笨人,做笨事:湘军的制胜之道 第三章 “病人”曾国藩 第四章曾国藩是如何“脱胎换骨”的 第五章曾国藩的私人生活
谢谢观看
5 第四章雍正:
古代反腐的成 功案例
第五章乾隆:前严后 废的情绪反腐
第六章嘉庆:反腐的 下滑曲线
第七章和珅:清代第 一贪官
第八章官场:晚清官 员的妥协与坚守
第一节最痛恨贪官的皇帝 第二节严密的监管体系 第三节严酷的反腐运动 第四节思维混乱的反腐条规:《大诰》 第五节激进反腐的高潮与落幕
第一节 “笔架先生”的另类精神 第二节理想与现实的夹攻 第三节逆势而行,革除“常例” 第四节一边受排挤,一边升迁 第五节千载留名“骂皇帝疏” 第六节全面施展政治理想 第七节痛苦的赋闲 第八节异端,还是“神”?
第一节一百分的接班人 第二节诛和珅初显身手 第三节面对腐败该何去何从 第四节改革当口举起保守大旗 第五节全面守成 第六节从伟大到尴尬
第一节怀才误此身 第二节大理财家 第三节一个巨贪的诞生
第一节 “不妄取一钱”的林则徐 第二节 “不要钱”的统帅曾国藩 第三节不为钱所“累”的李鸿章 第四节 “不以一钱自污”的左宗棠 第五节 “赤贫”刘光第和“巨富”那桐
张宏杰历史作品集(共4册)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正面

曾国潘之三十六字诀PPT

曾国潘之三十六字诀PPT
除惰之法,第一贵早起; 由勤生明,是做好官 的秘诀; 勤致祥: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病从懒起,勤可养生
第16页
16
曾国潘做人三十六字诀
17

慎者小,则所成者小;慎 者大,则所成者大。
『宦海风波,须以"慎"字撑舵; 心存畏慎,居高 不危; 祸从口出,立言宜慎
向上司奏事,更须十分谨慎;被人参劾者,每在 于用人不慎; 以慎治骄,立于不败
第6页
6
曾国潘做人三十六字诀
07

心中必有休暇之致,方能 胜大任
暇意: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 暇心:" 暇"字是养心的秘诀
暇情:留一分自在方可容得大事; 暇谋:紧 要关头,仗一"暇"字定风波
第7页
7
曾国潘做人三十六字诀
08

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 名之际,须看得淡
事务缠身之时,淡以求乐;自视常若平淡无奇 ,则成大器
25

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 而已
心虚则可受人之益; 有成就时,谨守"花未全开 月未圆"七字; 傲为凶德,以"谦"之概之
谦亦有度,过谦则近伪
第25页
25
曾国潘做人三十六字诀
26

小仁者,大仁之贼也
以严为师:欲正人先正己; 治家贵严:严父常 多孝子; 严绳人才:不经磨练不成材 驭下之道:莫先于严; 治军从严:不严则无勇 敢之气; 乱世用重典:心不模棱手要辣
第36页
36
曾国潘做人三十六字诀
Thanks!
第37页
和气致祥:巩固人生的起点; 和能生威:用"和" 字打造
团队精神; 和光同尘:团结一切可用的力量

曾国藩为人、为学、为事

曾国藩为人、为学、为事
13岁时的某晚,曾国藩迈进书房。 点燃油灯,背起一篇三百字小文。在他 进入书房前,家里来了一贼,听见有人 进来,便躲在了房梁之上,想等曾国藩 入睡之后再偷点东西走。哪知曾国藩背 到三更还背不下来。那贼终于受不了了, 飞身下梁,将此文一字不落地背了一遍, 然后冲曾国藩大叫:“你这么笨,还读 什么书!”
所谓“怔悸之病”,就是失眠。这病,明显就是气出来的。 极度郁闷中,他读起了老庄。两年之中,心性大变。他逐渐 意识到自己在官场上处处碰壁,是因为自以为居心正大、光 明磊落,而觉得别人都是浑浑噩噩、混天度日。 于是说话很冲很直,如锥如芒,直插人痛处。做事更是 刚愎自用,对他人意见不屑一顾。 读了两年老庄,他终于看清自身致命弱点: “太自傲,太急切,一味蛮干,过于方刚。”行事过于 方刚者,表面上是强者,实际却是弱者。懂得柔弱退让的人, 才是真正的强者。
四个月内,审案局“计斩决之犯一百零四名,立毙杖下者二名,监 毙狱中者三十一名”。曾国藩因此获得了“曾剃头”的绰号。湖南治安 好了,他却把湖南官员全得罪了。因为他打破了两个官场潜规则。 第一,他动了别人的奶酪。 “有案即是钱来”是当时的潜规则,官员都希望通过审理案件收受 贿赂,但这条路被曾国藩给生生“封死了”。 第二,他伤了文官们的面子。 “你半年办的事,超过我们几十年,让我们面子往哪里搁?”长沙 城中“文法吏”,都视他为仇敌。凡曾国藩所办事务,皆拒不支持。驻 长沙的绿营军,军纪废弛,糜烂无力。要挽救这个国家,只有一个办法: “赤地立新”,自己动手训练一支队伍。于是,曾国藩就创建了湘军。 刻苦操练、军纪肃然的湘军,让绿营军一比,立马相形见绌。绿营军心 里不爽,开始寻衅滋事。有一次,湘军与绿营军发生纠葛,几个绿营兵 竟持刀猛闯曾公馆,曾国藩夺门而逃,才幸免于伤。经历此事,曾国藩 断然决定:好人不与恶狗斗。他带着湘军离开长沙,前往偏僻的衡阳。 来到衡阳,没有住所,没有军费,他四处求斋化缘,吃尽千辛万苦, 终于练出了一支一万多人的湘军。咸丰四年,湘潭之战一触即发,曾国 藩率领湘军与三万太平军作战,竟然十战十捷,歼敌万余人,取得太平 军兴起以来的最大胜利。

曾国藩处世心得体会感悟(3篇)

曾国藩处世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一、修身养性,立德为本曾国藩认为,修身养性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他强调:“人者,天地之心也,天地者,人之心也。

”意思是说,人要顺应天地之道,修身养性,才能成为天地之心。

在修身养性方面,曾国藩提出了“三不”原则:不怨天、不尤人、不悔过。

他认为,一个人要具备高尚的品德,首先要做到不怨天,即面对困难和挫折,要积极应对,而不是抱怨命运的不公;不尤人,即对待他人要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不悔过,即对自己的过错要勇于承认,并努力改正。

感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这时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而不是怨天尤人。

同时,对待他人要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这样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二、勤奋好学,博学笃行曾国藩一生勤奋好学,他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他认为,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勤奋好学,博学笃行。

在读书方面,曾国藩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他认为,读书是提高自己修养的重要途径,而实践则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感悟: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迅速,我们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勤奋好学,博学笃行。

同时,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曾国藩在官场生涯中,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他认为,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戒骄戒躁,虚怀若谷。

他曾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在与人交往中,曾国藩主张以诚待人,谦虚谨慎,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感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戒骄戒躁。

只有虚心向他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只有谦虚待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四、自律自强,奋发有为曾国藩认为,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自律自强,奋发有为。

他提倡“自胜者强,自强者胜”。

在官场生涯中,曾国藩严格要求自己,勤政爱民,廉洁自律。

他坚信,只有自律自强,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就。

感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自律自强,奋发有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笨人的成圣之道
——曾国藩
院系:商船学院航海专业
学号:
姓名:
摘要:曾国藩,我眼中做笨人做的最伟大的笨人,但他笨的清楚,笨的聪明,他是我们心中的蟒蛇娃。

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朝独一人他是升官最快;他,做官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道。

他,网罗培育和善用人才的第一高手,招募众多能人志士;他,是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他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他的人生,就是从一个笨人到圣人的转变。

关键词:笨人做人家教用人
引言: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以至他虽去世已一百余年,提起曾国藩,人们仍然津津乐道。

无论是曾国藩所生活的清朝末年,还是现在21世纪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新世界,曾国藩这个名字被提起时总会迎来一阵嗟叹或敬仰。

但是这个海外皆知的大笨人是如何成为这乱世中的大圣人呢?他难道真的是蟒蛇转世的,他是如何做的呢?
正文:倘若要去细细的评析曾国藩就一定要脱离政治学的范畴,将历史回归历史,我们或许会发现,曾国藩这个人,其实在历史的烟雾中是相当的,他虽然笨,但他把自己活的明白。

要说他笨,这可是有个故事的,故事说,早在曾国藩苦读发奋之时,有个小偷,趁夜潜入曾国藩家,躲在梁上,看下面的曾国藩背书,想等曾国藩背完书睡觉后行偷窃。

可是不曾想,曾国藩拼命背书,就是背不下来,小偷在梁上等啊等,终于等不了了,跳下来叫道:“你怎么这么笨呢?不就是一篇文章吗?我在梁上听的多记住了!”然后把那篇文章背了一篇后,就离开了,留下曾国藩一张呆若木鸡的脸。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我们喜爱现在无从考证,但是这足以说明曾国藩是个十足的笨人,如果说,笨是一门专业的话,那么曾国藩就是这门专业的顶尖高手了。

也许没人笨的过他,所以他赢了。

但是,细数曾国藩的生平,早年的他也并非只是一个单纯的笨小孩,而是一个惹是生非,心理阴暗,的熊小孩。

他也曾经也想从圣坛上下来,是什么造就了历史中风雨一世的曾国藩呢?
(1)良好的家教
曾国藩出生于湘中普通的耕读家庭,其祖父曾玉屏虽不是文化人,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是位塾师秀才。

曾国藩幼从父学,自小就深受两位先辈的道德教化。

据曾国藩《大界墓表》载,曾玉屏年少时好游玩,性情懒惰,“裘马少年相逐,或日高酣寝”,长辈们讥讽他浮薄,将成为“败家子”。

后来,曾玉屏幡然悔悟,“立起自责”,“终身未明而起”,苦心打理自己的家业,遂成为一位有德的长者他父亲的修身思想也影响着曾国藩的一生:由于祖父、父亲的言传身教,曾国藩坚持、勤奋、隐忍、慎独,最终从一介布衣到中兴名臣。

功成名就后,曾国藩始终对“富贵”与“权势”保持着清醒的认识。

他曾写信给其弟曾国荃:“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

富贵人家,不可不牢记此二语也。

”他还指出:“居家四败:妇女奢淫者败,子弟骄怠者败,兄弟不和者败,侮师慢客者败。

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确
为修身齐家的至理名言。

这样的家教也让他在心里培养了对封建礼法的忠诚信仰。

也影响着他的一生。

但是单单良好的家教是不足以使之成为一个伟大的圣人的…(2)他的笨,成就了他自己
因为他笨,他找不到一个可以不读书的借口。

在曾国藩二十二岁那年和父亲一同考府试,可最终的结果,让这考了不知道多少次的曾麟书哭笑不得:曾麟书一举夺的府试第一名,但是曾国藩因为文理不通,被列为低等考生,照例是以挂牌通告的方式加以羞辱。

曾国藩以其文理不通,大名被学台挂牌,让这个蟒蛇娃为世人讥笑的笑柄。

次年,曾国藩硬着头皮重返长沙,去进行他的第七次府试,这次他终于成功了,一举拿下府试,跟他的父亲同入县学,从此父子改同学了!此后,曾家人亢奋不已,枕戈待旦,为曾国藩冲击京试做准备。

但是他第一次京考落榜了,他第二次京考再次成功落榜。

但是这次他回到家中多了一份二十三史,他决定花一年的时间看完二十三史。

是啊!这世上带给人最大的智慧的,莫过于历史!读书让人明智,让人洞察人性,应为历史是人类的历史,演绎的是人性的规律,自然就跨过智慧这门槛,这道理几乎人人都明白,但是又有谁能耐的相互寂寞,在洞房里做一年而读尽古来书呢?即使是这样,也没人肯干着笨事,但曾国藩肯,因为他笨!,他笨到找不到一个不读书的借口——聪明的人有这无数不读书的借口,但当曾国藩读完二十三史后,他完全从笨蛋到智者的逆袭。

有事正是你的缺点造就你的辉煌!他做到了。

(3)知人善用
他虽然笨,但是这不影响他对知识的渴望,对学者的喜爱,他懂得如何在乱世中看中千里马,如何人士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这大概都要依托他的笨了。

他,曾国藩一生致力结交、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他的幕府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华。

那么是什么让他可以得到其他能人志士的青睐的呢?
一、求贤若渴
曾国藩桃李满天下,曾国藩宽容大量、求贤若渴,有本事的人一般都能得到重用,所以天下人才都愿意跟着他走。

对人才的重要性,曾做过吏部侍郎的曾国藩认识非常透彻,他认为办天下事要用天下才,办的事越大需要的人才就越多。

曾国藩“以荐举人为己任,疆吏阔帅,几遍海内”,他还嘱咐师友同僚,随时推荐各类人才;对于任何前来投奔的人才,他都礼遇有加,盛情接待。

曾国藩随时随地留意观察人才,并将其表现记录下来,以备日后参考使用。

如三千步识人术就是一个广为人知的美谈。

正是这种求贤若渴的美名,让全国各地第一流人才对这位曾“伯乐”趋之若鹜,甚至许多新科进士不愿履朝廷之任而愿意进入曾国藩的幕府。

二、相人有法
曾国藩在相人方面更有方法,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这方面与三国的曹操或有类似。

在《用人三策折》中,曾国藩把具体考察人才的方法归纳为“询事”、“考言”、“奏折”、“诱迫”四法。

他主张对人才宜“留心察看,分别贞邪”,相貌、言语、举止、行为……无曾国藩时、无地不注意观察人才,并将其优缺点一一记录下来,以备日后参考使用。

此外,曾国藩还经常设置不同的情境来考验对方,以找出真正沉稳内敛、德行佳的人才。

当年,年轻气盛的李鸿章就在曾国藩的考验下碰过好几次钉子。

但我觉得无论曾国藩是如何的求贤若渴,是如何的相人有法,如果没有一颗求善的心,没有一颗博大的心,他的幕府是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规模和作用最大的幕
府。

而这些与他的家教是分不开的,所以曾国藩的成功不是一个巧合,他的人生就是一个传奇。

当然这些与他的笨是分不开的我!
(4)修身做人
他,是笨。

但他懂得如何做人!这让他可以在今后立足于官场,而不至于被没落。

子日:吾日三省吾身,是的!曾国藩。

做到了曾国藩每年写日记,反省自己一天的所作所为,力求做更好的自己,蒋介石每日记日记的习惯就是向曾国藩学习的。

曾国藩一生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他在写给家人的家书中,更是强调要努力读书,加强自身的修养,要懂得勤俭节约,宽于待人,他深知宽宏大量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从不因琐事而烦心。

为人处世,宁可吃亏也不赚便宜,不会轻取人财。

人格修养说来只是一个辅助自身的东西,没有实用价值,但在于曾国藩,则是一生事业成功的关键。

但是我一直认为是时代造就时代的英雄,评价曾国藩要将其放入他所处的时代,当然曾国藩凭借他的笨,造就他不可一世的辉煌,但是看待历史只能用历史的眼光去审视他,倘若将其放在现在,他又会是什么样的我呢!但我觉得一定不会是历史中的那样了,但是他的诸多品质是值得后人去学习的!
参考文献:
1曾国藩生平 /s/blog_6b99fdc70100luv6.html
2百家讲坛《曾国藩家书》 /C26425/videopage/index.shtml 3《曾国藩传》 /a/wenxue/chuanji/20100208/3148.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