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2024年花卉苗木种植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花卉苗木种植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花卉苗木种植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对花卉苗木种植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关市场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参考。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我们将对市场规模、竞争态势、产品特点和需求状况等进行详细介绍。

二、市场规模分析花卉苗木种植市场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行业。

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显示,当前市场的总规模约为XX亿元。

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花卉苗木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三、竞争态势分析花卉苗木种植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竞争压力:1.产业链竞争:花卉苗木种植涉及到生产、销售和物流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的参与者都在为市场份额展开竞争。

2.品牌竞争:一些知名花卉苗木品牌通过广告宣传和产品优势,形成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3.价格竞争:花卉苗木价格波动较大,价格竞争也比较激烈,一些低价的进口花卉苗木对本国产品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冲击。

四、产品特点分析花卉苗木种植市场的产品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样性:市场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种类的花卉苗木,例如花卉、盆景、果树等,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2.鲜活性:花卉苗木是一种易腐商品,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较高,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新鲜、健康的花卉苗木。

3.季节性:不同种类的花卉苗木有不同的生长季节,消费者对季节性花卉苗木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五、需求状况分析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显示,花卉苗木种植市场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居家装饰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追求生活品质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购买花卉苗木来装饰家居环境。

2.礼品需求:花卉苗木作为一种具有美观和象征意义的礼品,受到了礼品市场的广泛关注。

3.园艺需求:园艺爱好者对花卉苗木的需求较大,他们通过养殖花卉苗木来实现自身的园艺爱好。

六、发展趋势展望根据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认为花卉苗木种植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有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集中度提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花卉苗木种植企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集中化趋势。

望江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望江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望江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望江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为全面了解我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现状探究提高花卉苗木产业档次和水平的途径与措施进一步提高花卉苗木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去年本人对我县花卉苗木重点产区华阳、赛口、高士镇的花卉苗木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表明我县花卉苗木产业是近几年新兴的高效林业产业特别是它的经济效益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促进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苗木花卉已成为当今交往、庆典及城乡绿化、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品。

同时苗木花卉已逐渐成为大中城市继蔬菜、畜牧、水果后一种主要特需产品。

目前我县花卉苗木生产已具一定规模和发展趋势。

但从应对当前花卉苗木产业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及实现产业升级的高度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亟待寻找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

一.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1、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

我县花卉苗木产业起源于七十年代未兴起于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发展于九十年代未。

1998年至20__年高士、赛口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由600亩达到1400余亩(含香樟成片造林)。

到20____年全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6000亩涌现出具有较大规模的花卉苗木公司5家业务遍布全国各地并具备了承接较大工程的能力。

2 、特色产品比较突出地域优势明显。

安九路沿线花卉苗木以香樟大苗为主沿江平原圩区以杨树和中等花卉苗木为主。

3、市场流通逐步活跃。

雷阳花市上有长期销售点的已发展到5家。

调查中发现:我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虽只是星星点点未成气候但其发展趋势已露端倪。

一是由低效品种向高效品种转变;二是由小苗向大苗甚至大树转变;三是由露天栽培向设施栽培转变;四是常规品种向专用品种转变;五是由季节性生产向常年性生产转变;六是由各家各户发展向全局性发展转变。

二.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存在的问题一是花卉苗木发展的科技水平不高。

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篇)

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篇)

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篇)第一篇: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目前我区花卉苗木产业生产经营户44家,种植面积近1750亩,主要分布于安枞东线和安枞西线,其中:杨桥镇20户700亩,以永顺植物园260亩为代表林业休闲农家乐为主;大桥办事处眉山村17户400亩,以中小盆景花卉绿化苗木为主;白泽乡3户150亩,以城市绿化苗木为主;五横乡2户350亩,主要有浙江金华客商程久虎引进桂花新品种‘状元红’、‘金球桂’大苗基地300亩、安庆龙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棚育苗50亩;罗岭镇2户150亩,目前从事花卉苗木产业生产经营就业的人员达到400人,年生产各类花卉苗木175万株,年销售花卉苗木100多万株,实现销售总收入3000多万元。

全区花木在地产值500万元以上的有 2 户,100万元以上有10 户,50万元以上的有32 户。

大多育苗户在安庆江边都有盆景、桩头的销售网点,初步形成了以小区绿化、单位租赁办公绿化、零售的市场格局。

二、主要措施1、领导重视,发展目标明确。

近年来,各级领导对花卉苗木产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将花卉苗木产业列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花卉苗木工作列为政府经济工作的重要日程,要求林业部门围绕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建设市郊最大花卉苗木基地,要广泛宣传花卉苗木的发展远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地大户参与我区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

2、谋划发展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我区以安枞东线和安枞西线两条重点线路,形成两条绿色产业带。

安枞东线以常规绿化树种为主;安枞西线的大桥办事处以盆景、树桩以及名贵绿化树种为主,杨桥镇花卉苗木以服务生态旅游和农家乐为主;五横乡和大龙山镇以桂花新品种“金球桂”和“状元红”培育推广和大棚育苗为主,罗岭镇以巨石山风景区入口积极申报安庆植物园项目。

引进有经济实力的外商来投资花卉苗木业,实行工厂化、标准化生产与管理,以外商的销售市场带动花卉苗木生产的大发展,加快由传统生产模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

苗木花卉调查报告

苗木花卉调查报告

苗木花卉调查报告苗木花卉调查报告1根据省、市林业局部署,我局专门选派六人成立两个调查组,对全区苗木花卉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总结。

现将调查汇总情况作以下总结报告;一、我区苗木花卉生产现状近几年来,我区苗木花卉生产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6月上旬调查统计,全区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720亩,总产苗量达到1459万株,总产值可达1911万元。

育苗情况按类型划分:生态防护林育苗面积165亩,产苗量可达955万株,实现产值201万元,主要树种包括侧柏、黄栌等,速生用材林育苗面积75亩,产苗量24万株,产值可达60万元。

经济林育苗330亩,产苗300万株,实现产值450万元。

园林绿化育苗面积150亩,产苗120万株,实现产值670万元。

花卉种植面积已达141亩,产量60万株,实现产值530万元,其中观赏苗木类育苗达105亩,苗木产量51万株,产值可达500万株。

目前,我区有比较固定的专业化苗圃8处,总面积675亩,可育苗面积604亩,年生产能力达1055万株,总资产94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62.5万元。

育苗面积和生产能力分别占全区总量的84%和72%。

育苗种类包括生态防护林苗,用材林苗,经济林苗及园林绿化苗四个类型,近三十个树种。

全区现有花卉经营户5家,其中在__新城的经营户3家。

全区全年销售额约90万元。

主要经营盆栽花卉,自产自育面积4150m2,5.7万盆(株),年纯盈利38万元。

温室大棚面积4200m2,展销门市面积2100m2,主要经营多年生灌木,一年生或多年生花卉等,全区现有3个地方开展奇石经营活动,经营场地面积约60亩,经营规模有继续扩大趋势。

按照目前我区苗木花卉生产规模分析,我区与省内县区相比还不是育苗强区,因此,人均收入,产值以及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还比较低,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还不够明显。

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是个薄弱环节。

由于我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开展这项工作存在许多困难,今年我区制定了全区林木种植资源保护利用规划,也开展了一些基础性工作,但是,与种植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性及迫切性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开展好这项工作,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及财力。

二里镇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二里镇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二里镇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为了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我镇花卉苗木生产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推进花卉苗木生产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参考依据,近期我们对全镇目前花卉苗木生产产业化发展、经营情况及其它基本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以进一步探索我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和途径。

我们主要对花卉苗木发展较好的大盘村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花卉苗木发展现状大盘村地处城固县南部的米仓山脚下,距县城48公里,距离二里镇政府11公里。

全村现有人口416户、1448人,有耕地面积3374亩,林地面积13000亩。

花卉苗木是全村的支柱产业,现已发展苗木面积达1200亩,厚朴40万株、近1000亩。

仅苗木一项,去年的年产值就高达1000余万元,户均收入2万余元。

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达到7630元,比上一年的5209元增长了46.5%,在“科学发展、升级晋档”活动中成功晋升为二类村。

可以说,花卉苗木产业已成为了我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成为了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成为了二里镇产业发展的一颗绿色明珠。

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业兴村势在必行。

但如何发展产业,走什么样的产业路子,是决定“富民强村”的关键之举。

2001年以前的大盘村,仍然是一个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的农业小山村,全村靠种植水稻、玉米、小麦为主。

由于山多地少,自然条件差等原因,该村一直没有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

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都不愿意留在农村,纷纷外出打工。

“穷则思变”,为了给村里找到脱贫致富的门路,当时的村两委会研究,决定向周边的镇村学习种植花卉苗木,当年引进推广了300亩,但由于我们的土质不适合花卉苗木生长、且客源信息有限,于是引进花卉苗木的项目没有做成功。

2003年初春,我镇组织村干部到杨凌培训学习,参观了杨凌当地的一些花卉苗木基地,听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介绍种植花卉苗木具有较高的收益率,我们触动很大。

周至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农业基础范文.doc

周至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农业基础范文.doc

周至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农业基础范文.doc周至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存在问题,农业基础-:闵抒慧摘要:周至县苗木花卉产业已成为一大产业,为了苗农能科学的培育出优质苗木花卉,做了大量实地调查。

①周至县属西安市辖县,北濒渭水,南依秦岭,东西和户县、眉县接壤。

距西安市区78公里。

域内西南高,东北低,山区占76.4%,为千里秦岭最雄伟且资源丰富的一段。

北部是一望无垠的关中平川,土肥水美。

南部是重峦叠障、具有神奇色彩的秦岭山脉。

山、川、塬、滩皆有,呈“七山一水二分田”格局。

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13.2℃。

一、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周至苗木花卉产业迅速发展。

根据县林业局2013年11月调查:全县苗木花卉种植面积②11.8万亩。

主要有绿化类苗木有:国槐、红叶李、樱花、大叶女贞、玉兰、银杏、柳树、栾树、黄杨等5万亩。

经济林类有核桃、猕猴桃、桃等0.6万亩。

造林类有白皮松、油松、华山松、侧柏、塔柏、五角枫、杨树、法桐等5.2万亩(其中松类1.8万亩)。

观赏苗木花卉类有月季、玫瑰、桂花、丁香、海棠、碧桃、梅花、百日红等0.8万亩。

草坪品种有麦冬、三叶草、红花草等0.2万亩,品种达420多个。

集中分布在沿渭河带及西宝路两边,具体分布情况如下:(1)县城西部苗木花卉产业带该产业带位于周至县西部,青化镇18550亩、哑柏镇34160亩、四屯镇8246亩、侯家村镇6628亩、翠峰镇3680亩。

该区域现有苗木花卉种植面积7万亩,主要绿化苗木品种有雪松、法桐、国槐、女贞、玉兰、石榴、桂花、紫薇、红叶李等。

(2)县城中部绿化苗木产业带该产业带位于周至县城周边,主要包括辛家寨镇12640亩、二曲镇1832亩、富仁镇3981亩、司竹镇1171亩。

该区域以发展容器育苗为主,现有以白皮松、樟子松、油松为主的容器育苗种植面积1.4万亩。

(3)县城东部苗木花卉产业带该产业带位于周至县东部,主要包括终南镇8588亩、尚村镇4845亩、九峰镇3080亩、集贤镇1245、楼观镇2340亩。

区苗木花卉产业振兴的调查报告

区苗木花卉产业振兴的调查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区苗木花卉产业振兴的调查报告区苗木花卉产业振兴调查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美观的追求以及城市绿化的需要不断增加,苗木花卉产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为了促进该产业的进一步振兴,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我区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面向苗木花卉企业经营者和消费者,通过采样方式抽取目标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实地访谈则选择了几家规模较大的苗木花卉企业进行深入探讨。

三、调查结果1.产业发展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区苗木花卉产业在过去几年逐渐兴起,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生产规模有所扩大。

产业链条逐步完善,涉及到的领域包括苗木种植、生产、销售、配送等。

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2.市场需求情况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目前,消费者对于苗木花卉的需求逐渐增加,尤其是在节假日和特殊纪念日时,销量明显上升。

消费者对于花卉的品种、质量和价格需求较高,对于苗木的生长环境和生产过程也有一定的要求。

同时,由于城市绿化工程的推进,政府对于苗木花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3.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我区苗木花卉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1)产业链条不完善:目前,我区苗木花卉产业链条中的生产环节相对薄弱,大部分苗圃企业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2)品种单一:我区苗木花卉的品种较少,主要以一些常见的花卉和景观树种为主,缺乏特色和区域竞争力。

(3)市场竞争激烈:当前苗木花卉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压力较大,部分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难以生存下去。

四、建议与措施1.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加大对苗木花卉企业的技术培训力度,提升企业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生产环节的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优化产业布局:鼓励企业进行品种创新和开发,推动苗木花卉产业向高品质、特色化方向发展。

花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花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花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当前大体情况总结:全县的育苗工作以公司、合作社生产模式为主,规模化生产、集中化生产、特色化生产,为种苗的生产繁育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管理环境。

苗木的繁育形式多样,培育大苗、小苗繁育、种子育苗等。

经统计,全县现有育苗面积亩,其中育苗面积较大的苗木种类有法桐、海棠、白蜡、国槐,面积均在千亩以上;500以上的有金叶女贞、紫叶李;其他数量较大的有竹柳、107杨、樱花、垂柳、柳树、栾树、扶芳藤、丝棉木等,育苗面积均在百亩以上。

还有黑松、蜀桧、臭椿、龙柏、五角枫、黄金垂柳、皂角等品种苗木的繁育。

各镇、办特色育苗面积较大的种类:孙镇包金梨1060亩,眀集镇白皮松500亩,西董办事处红豆杉100亩、蔷薇100亩、榆叶梅70亩,九户镇梅花100亩,好生办事处月季175亩、紫叶小檗60亩,码头速生柳200亩。

当前,林业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林业承担的新职责、新任务给林木种苗工作带来了新机缘,提出了新要求。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县将以贯彻落实《关于增强林木种苗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契机,牢牢围绕我县林业发展现状和林木种苗工作实际,全面提升全县林木种苗生产供给能力和良种化水平,增进我县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健康发展。

二、此后发展计划:1.把林业苗木培育作为一项产业抓紧抓好,注重发展林业合作社、大集团公司参与苗木培育。

在弄好农村土地流转的基础上,引导、鼓励大集团公司、林业合作社发展苗木生产,实施集约化管理,实现规模效益,初步计划到2018年全县苗木生产规模达到5万亩,争取6万亩。

2.注重发展大苗和特色苗木。

林业发展趋势以大苗造林为主,尤其是道路绿化、城镇绿化、村落绿化绝大多数都用大苗,所以要高度重视连年生的大苗生产。

特色苗木要注意发展有特种用途的灌木、花卉及适宜山区雨季造林的侧柏、松树等,苗木品种上既要注重用材树种,也要重视经济树种和观赏树种的发展。

3.尽力拓展苗木市场,提高苗木生产效益。

踊跃不断为育苗专业户提供最新的苗木信息,不断开拓苗木销售渠道,拓展苗木销售市场,争取做到按定单育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住特色谋发展培育产业促增长——关于我县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王家乡方志军21世纪的世界潮流就是城市与绿色并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既是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发展的新机遇,也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空间。

近年来,随着全市上下着力打造“森林重庆”的快速推进和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县园林绿化事业在大发展的同时,对苗木花卉的需求量也在大幅增加。

特别符合我县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王家乡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花卉产业涉及5个村,10个村民小组,150余户630人,现有花卉面积1050余亩,共有210余个品种和1.8万盆树桩盆景,今年在地花卉苗木已实现销售收入110万元,承担园林绿化收入超过500万元,花农仅这一项收入就实现农户万元增收了。

花卉产业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苗木花卉产业的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是中国提高花卉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策略目前,王家乡的花卉产业处于发展与整合的关键时期。

王家乡苗木花卉发展有基础、有优势、有机遇、也有挑战。

为进一步抢抓机遇,加快推进王家乡这一朝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推进其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

一、我县发展花卉产业的有利条件1、位置独特,资源丰富。

一是地理条件优越,我县位于重庆市东部、长江南岸、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地处东经107度59分至108度34分,北纬29度39分至30度32分之间。

境内以中山、低山为主,兼有山原、丘陵,七曜山、方斗山两大山脉平行排列斜贯全境,形成两道天然屏障,横亘南北,形成“两山夹一槽”的特殊地貌。

二是自然条件极佳,我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水充沛,全年无霜期在300天以上,年平均气温在23℃左右,昼夜温差不大,受周边复杂地形和气候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四季分明的小气候,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和繁衍。

三是地阜物华植被丰富,我县境内地势较为宽阔平坦,耕地资源丰富,且土壤肥力高,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力强,植物生长速度较快。

全县已查明的野生植物2216种,其中国家保护植物有荷叶铁线蕨、水杉、红豆杉、珙桐等40种;有马尾松、水杉、柏木、红豆杉、珙桐、白桦等树种715种,红色薄皮马尾松属国内知名优良品种;树龄在500年以上的一级保护古树128株;毛竹、冷竹、班竹等竹类24种;家种、野生中药材1700余种,其中常用中药材206种。

其中珍贵树种有水杉、三尖杉、红豆杉、银杏、桢楠、珙桐等。

2、优势效益,前景广阔。

石柱县是农业大县,目前大部分地区主要是以粮食作物生产为主,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发达地区差距大已成不争事实。

花卉在传统农业中是附加值最高的新兴产业,花卉苗木生产单位面积经济效益,近10年来一般为传统农作物的5~10倍,高额回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苗木花卉的积极性。

一是具有成本低廉优势。

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成本相对较低,由于近年外出务工人员增多,致使土地闲置,土地易于流转且流转价格较低,王家乡目前土地流转租金每年每亩为600-800元;由于本地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妇女,日均劳动工资仅为40-60元。

此两项大大降低了花卉产业的生产成本。

二是具有产业比较优势。

据统计资料显示,王家乡水稻年亩均产值1500元左右,烤烟年亩均产值2000元左右,辣椒年亩均产值在3000—4000元左右,而花卉年亩均产值可达1万余元。

在“森林重庆”建设中明确提出:加强现有10万亩苗圃基地经营管护。

在提高合格苗产量基础上,扩大林木种苗生产,新建大中型生态苗圃2.2万亩,绿化苗圃3万亩,改建现有生态苗圃2万亩。

都市区苗圃要根据森林城市建设要求,提供绿化苗木;渝东南地区、三峡库区和渝西地区苗圃要突出致富农村主题,主要生产经济林、速丰林等苗木。

积极探索多种发展模式,将种苗培育和通道绿化等工程结合起来,全面推进林木种苗生产基地化、造林良种化、质量标准化、种苗产业化,形成一批有规模、上档次的苗木基地和经营组织,在保障森林工程种苗需求基础上,力争将重庆打造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苗木供应基地。

3、文化积淀,传统优势。

王家乡苗木花卉凝聚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花卉产业发展适宜规模化经营,被誉为“花卉之乡”和“土家山寨的大花园”的美称。

王家乡在发展花卉产业的过程中,积极推行规模经营,提倡和鼓励大户种植,初步建立了以密园村、五岭村、花源村为重点的花卉产业带。

目前,王家乡栽植花卉苗木50亩以上大户6户,20亩以上大户18户,建成2个花卉苗木示范村(即五岭村和密园村)成立花卉苗木协会和花卉苗木公司各1家。

2007年8月,在县森林旅游节筹备组的关心支持下,利用重庆市第三届森林旅游节在我县举办的有利时机,王家乡花卉协会在黄水成功举办了一次花卉展销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提升了王家花卉的知名度。

通过协会的积极运作,王家花卉协会在重庆江北花卉市场设有专门摊位,通过协会组织,王家花卉目前主要销往万州、利川、忠县等地,并在石柱、万州等地承包了多家企事业单位的绿化管理。

4、人才保障,技术给力。

王家乡花卉苗木生产近十年,密园、五岭、花源等村的广大群众都有良好的花卉生产经验和技术积累,花农在苗木扦插和嫁接等方面实践经验丰富,操作熟练程度非常高,这是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群众基础。

2005年5月,花卉协会组织部分种植大户会员自费到湖北长扬、重庆北碚考察学习和拓展市场。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花卉种植技术、种植方法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同时市场得到了一定的开发。

由于生产栽植多年,自然产生了一大批园林苗木花卉行业的项目经理以及农民苗木经纪人,他们常常辗转周边区县,把苗木花卉推向周边区县市场的同时,也带回了新品种、新技术和现代生产管理经营理念,这种人才的储备积累与软实力,也是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优势。

5、交通改善,机遇难得。

近年来,随着我县“四高一铁一港”立体大交通的形成和县境内“三连”、“二畅一达”的实现,渝东枢纽门户逐渐建成,对外开放和要素聚集能力大幅提升,加之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为花卉产业销售网络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郑平书记在中共石柱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提出,从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到奋斗目标均着力凸显“坚持民生导向,推动科学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特别是“着力建设“五个石柱”,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着力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增进人民福祉。

”为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指明方向,理清思路,提出要求。

特别是实施“生态立县、开放兴县、工业强县、商旅活县”战略,工农业产值迅速增长,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大项目不断落户石柱,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石柱的快速发展,兴旺繁荣将推动花卉苗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将会给花卉苗木产业带来无限商机。

二、花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思想认识不到位。

部分干部片面认为发展苗木花卉产业虽富了农民,但对财政没有贡献,对产业发展持怀疑态度,信心不足。

消极情绪的存在,导致思想上不重视,抓工作积极、主动性不强。

加之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示范、带动,群众对苗木花卉的产业形势、优势、政策了解不多,认识不深,对发展苗木花卉处于观望状态。

2、整体参差较大。

首先是整体素质不高,布局不合理,处于小、散、多、杂的状态,花木品种结构不合理,小苗多、大苗少;苗木比重多,特色花卉品种少,传统优势不明显。

其次是种植规模不大,与发达地区相比较,总体规模偏小,经营分散、专业化程度不高,辐射带动力不强。

目前,全县种植花卉的乡镇和群众不多,全县主要集中在王家乡,但王家乡种植规模仅1000多亩,发展规模较小。

就全县而言,种植规模没有大的突破,无法满足长期、稳定的大量订货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未能有效发挥。

3、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全县没有形成花卉市场和服务主体,致使群众参与和行业指导作用不明显。

技术、信贷、信息等专门服务不够到位,尤其是信贷服务明显滞后,因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贷款抵押难以解决,行业担保机制不健全,导致发展苗木花卉产业贷款难度更大,农民启动资金困难、龙头大户资金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

4、科技含量不够高。

我县花卉生产规模较小,布局较散,资金不足,难以长期聘请花卉生产方面的专业人才,科技含量低,产品开发不够,花卉品种杂乱,名贵花木较少,满足不了花卉大市场需求。

5、营销网络不健全。

单个农户(企业)栽植规模小,经营水平低,管理粗放,市场竞争力不强。

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花木经营企业、专业大户,因土地流转不到位,难以集中土地,形成规模发展优势,加上花木企业周转资金困难等一系列原因,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发展及龙头带动作用的发挥。

目前,全县成立的花卉专业协会仅王家乡1个,缺乏花卉专门交易场所。

由于种植规模小而散,致使信息不畅,把握市场能力较弱。

交通枢纽未完全形成,当前运输渠道单一,主要消费市场运输成本较高,保证不了花卉这一鲜活商品的时效性,严重制约了花卉产业发展。

6、政策扶持严重缺乏。

政府配套的政策措施不到位,在布局规划、科技服务、土地流转、资金投入和市场建设等方面严重滞后,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截至目前,我县还未出台关于花卉产业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

仅靠基层政府,特别是群众本身投入资金,发展难度较大。

种植花卉农户想进一步扩大规模、更换品种,均感到力不从心,乡镇政府也是感到有劲无处使、有困不能帮、有难不能解。

三、我县发展花卉产业的对策及建议1、加强宏观调控,制定优惠政策。

新形势下人们对花卉的需求日益增大,政府应加强对花卉产业的宏观管理。

一是要积极组织县级有关部门、花卉行业、种植大户和相关专家对发展花卉产业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在可行的基础上尽快形成共识。

二是结合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精心制定花卉产业发展规划。

三是加大对花卉产业的行业扶持力度,出台花卉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即制定适合花卉业发展的鼓励政策,包括经济投入、税收、运输、科技补贴及奖励,信贷部门为花农提供信誉贷款、花木抵押贷款等,以促进花卉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首先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各级政府都要拿出产业发展资金,用于基地建设补助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花卉苗木作为林业招商的重要内容,全方位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

其次要制定产业发展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项目资金安排上优先向花卉苗木产业倾斜,林业项目贴息贷款上优先安排,其它商业贷款上政府予以以奖代扶的方式予以补贴。

在土地上政府要出面大力流转,确保产业基地和市场建设用地,土地租赁上政府要给予补贴。

2、抓好信息网络,建立服务体系。

要发挥花卉苗木协会及中介组织作用,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要做好市场和销售网络建设,及时搞好销售和信息服务。

林业部门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指导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并积极做好发展规划,技术指导,科研攻关,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花卉苗木人才的培训,植物检疫、苗木调运等方面的服务,积极引导和扶持有技术和资金实力的研究机构和企业从事花卉苗木配套物资的研究和生产;发改、农业等部门要加大项目申报立项和资金支持力度;国土资源部门要解决好花卉苗木发展所需土地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