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电子病历在临床的应用
电子病历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温 州 医学 院附 属 眼 视 光 医 院 , 州 ,2 0 7 温 3 5 2
摘要 电子病历在 临床上 被越来越广泛 地应用 , 尽管提 高 了临床工 作效率 , 但在对学 生临床诊 断思维和独立分析 能力 的培养 上却存在着一 定的影响 。通过 分析某医学 院校 的临床教学 实践 , 剖析 电子病 历在 眼科临床 教学中应用 的影响, 出 提 了实习教学医 院如何 积极有效应对 的相关建议 。 关键词 临床 教学 ; 电子病历 ; 教学质 量
1g d x l e to s a h w p at e ec i si lrs o d o i e d f c v I a dahe e e o l f rc c ahn . o y n po d h d t o r i ahn h pt s ep n s v l a et eyn ci a o pat e e c i a e r me h t cct g o a p t yne i i ’ v t g h i t g
中图分类号 R17 3 3 9 .2 文献标识码 A D . . 7/ X H.000 .3 OI 03 0Y YS 2 1.6 9 1 8 0
Ap i a i n o e t o i e i a c r i i a e c i g o pl to f c El c r n cM d c l Re o dsi Cl c l a h n fOph h l o o y n n T tam lg
第2 3卷 第 6期
医
学
与
社
会
Vo123 No. . 6
21 0 0年 6月
Me c n d S it dii e an ocey
Jn2 1 u .0 0
‘ 13 。 0 象好 诸 葛晶 吴 荣瀚 吕 帆
浅谈中医电子病历的临床应用及发展

历 , 内容主要是按照中医辨证论 治的方法进行 记载 , 其 讲究的是望 、
闻、 切四诊 , 问、 因法特性 。l I
2 中医电子病历 的信息录入 . 1
信息的 录入是 电子病 历在中医院实
记录 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 内容 , 因此 , 我院电子病历 系统 中, 包含 有
中、 西医两套诊断名词库 , 提供给用 户使用 。中医诊断名称是按照中 华人 民共和 国国家标准的《 中医病症分类 与代码》 为标准进行定义 。 西医诊 断名称是按照 ID 9 ID 1 进行 定义。这 样可以很方便 的 C 一 、 一0 C 对比同~疾病中西医之间的理论差异和治疗手段 的差别。很好 的促
病历的习惯 , 来制作 自己的模板 。结合中医病历的特点 , 将病历 内容 拆分进行归类 , 问诊 、 如 望诊 、 诊 、 舌 脉诊等 描述语言分别进 行归类
2 舌诊 、 . 5 脉诊 、 发病节气等记 录的保存对于 中医诊 治和中医研究有
重要 意义 中医的精髓 是” 辩证论 治”而望 、 问 、 四诊是辩 证 , 闻、 切
照患者的主索引进行 归类 汇总, 形成 了一套患 者在 我院就诊 的完整 的诊疗记录。使用该 系统 , 不仅 改变 了患者看完病将 病历带走医 院
医治病对于中药的使用特别讲究 , 可能多的 了解患者的病史 、 尽 体质 信息及用药前后患者症状的变化 情况 , 对于 中医诊治有重要的作用。 并且中医治疗要追根溯源 , 并只不是针对病症 的临床表 现 , 寻找” 病
的重要手段 , 而后依” 四诊 合参” 的原则审查病因 , 明病态 , 辨 确定 治 疗原则 , 其中舌诊 、 脉诊是中医临床诊疗重要的项 目。舌诊和脉诊是
临床研究中的数据采集与电子病历系统

临床研究中的数据采集与电子病历系统在临床研究中,数据采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传统的纸质病历已经逐渐被电子病历系统所取代,成为了现代临床数据采集的主要方式。
本文将介绍临床研究中的数据采集方法以及电子病历系统的优势和挑战。
一、临床研究数据采集方法在临床研究中,数据采集是获取和记录病人相关信息和数据的过程。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1. 纸质记录传统的纸质记录是最早被采用的数据采集方法之一。
研究人员使用纸质表格或者病历本记录病人的临床信息,包括基本信息、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这种方法容易理解和操作,但存在数据丢失、难以整合和分析等问题。
1.2. 手工数据录入手工数据录入是指将纸质记录的数据手动输入到电子表格中或者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中。
这种方法可以解决纸质记录的问题,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来完成数据录入工作,而且可能会出现人为错误。
1.3. 电子数据采集电子数据采集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数据采集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专门的临床研究电子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录入和管理,实现数据的自动记录和整合。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电子表单录入临床信息,并且可以对数据进行即时校验和错误修正,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二、电子病历系统的优势与传统的纸质病历相比,电子病历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明显优势。
2.1. 数据的集中管理电子病历系统可以集中管理病人的临床信息和数据,不同的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共享同一份数据,避免了数据的重复采集和录入。
这样可以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2. 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可回溯性电子病历系统可以记录每一次数据的修改和操作,研究人员可以追溯到每一个数据的来源和更改记录。
这样可以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并且有助于研究结果的验证和审查。
2.3. 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电子病历系统可以通过权限管理和加密等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分享医疗信息技术助力临床实践的案例

分享医疗信息技术助力临床实践的案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领域也积极探索和应用信息技术来提高临床实践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分享一些医疗信息技术助力临床实践的案例。
案例1:电子病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是一种将传统纸质病历转化为电子形式的信息技术应用。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医生可以更方便地记录、查看和共享患者的病历信息。
同时,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提供智能化的辅助功能,如自动提醒用药、生成医嘱等,有助于降低医疗错误和提高临床决策的准确性。
案例2:远程医疗服务远程医疗服务利用信息技术,使医生和患者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医疗咨询和诊断。
患者无需到医院就诊,可以通过视频通话或在线咨询与医生沟通。
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方便了患者的就医过程。
远程医疗服务尤其在偏远地区或特殊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突发疫情期间的在线问诊服务。
案例3:健康监测设备健康监测设备的发展也为临床实践带来了便利。
例如,智能手环、智能血压计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健康指标,将数据传输到医疗机构的系统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指导治疗和康复过程。
同时,患者使用这些设备也能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自我管理健康。
案例4: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
通过对大量病历和医学知识的分析,人工智能系统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
在面对复杂疾病或需要多学科协作的情况下,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提供参考意见,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临床决策。
总结医疗信息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电子病历系统、远程医疗服务、健康监测设备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案例展示了医疗信息技术的多面应用。
这些技术的发展将极大地提升临床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和健康管理服务。
计算机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医疗质量,还可以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医疗服务。
目前,计算机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子病历系统
电子病历系统是指医院或诊所通过计算机软件将患者的诊断、治疗记录、检查报告等信息进行数字化和归档,以便医生和患者进行查看和管理。
电子病历系统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避免了手写记录的不规范性和易错性,同时也方便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交流。
二、医学影像处理
医学影像处理是指将医学影像数据进行数字化和处理,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影像进行分析和诊断。
医学影像处理可以提高医生对患者的诊断能力,同时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三、医学数据挖掘
医学数据挖掘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医学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从中发现规律和趋势,为医疗决策提供参考。
医学数据挖掘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患者的数据,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四、远程医疗服务
远程医疗服务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
远程医疗服务可以为偏远地区和无法前往医院的患者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同时也可以为医生提供更为广泛的诊疗范围和
服务对象。
总之,计算机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医疗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疗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浅析电子病历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

pain spr v d d tc n c u po tt a e me c e or n p p rm a y de ce ce . tb ih a mpr v e p te tS te t o i e e h i a s p r o m keup t dia rc dso a e n f i n isEsa ls ndi l h l i o e t ain ’ h ee toncm e i l e o d s tm sa mpo tn om p n nt d c nf m a in d v l m e . lcr i dca r c r yse i i n ra tc o e me i a i or to e eop nt of l Ke w o dsElc r i e i a e or sS a d r ie S r cu e ee to cm e ia e o d a lc to y r : e toncm d c rc d ;t a dz d;tu tr d; lcr n dc l c r ppi a n l n i r i
—
8 一
计算 机 光盘 Biblioteka 件 与应 用 信 息 技 术 应 用 研 究
C m u e D S f w r n p lc t o s o p t r C o t a e a d A p i a in 21 0 0年 第 8期
浅析 电子病历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 凯 ,陈晓智 ,李三青 ( 广州 医学院第二 附属 医院 ,广 州 5 0 6 12 0)
A bsr c : e de lp e tofi o mai n t c no o y a d g a ual x e e o te me c lfedr c r d s v t n t a tTh veo m n nf r to e h l g n r d ly e tnd d t h dia l,e o d a a e pai t i n e i f r ai a e te v u o a e e c e o d .lcr n c i f r ai n tc noog o e tbl h lcr n c e o ds o nom t on h s be n h a e f p p r m dia r c r see to i n o m to e h l y t sa i ee to i rc r f r l l s
医学信息工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医学信息工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学领域的进步,医学信息工程在临床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它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效率,还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服务。
本文将从医学信息工程的定义、应用场景以及具体案例等方面来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一、医学信息工程的定义与概述医学信息工程是将信息技术与医学知识相结合,应用于医学领域的一个交叉学科。
它通过收集、存储、管理和分析各种医学数据,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准确、全面的信息支持,从而帮助他们做出更好的临床决策。
医学信息工程旨在促进医疗信息的流动和共享,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二、医学信息工程的应用场景1.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是医学信息工程在临床实践中最为常见的应用之一。
传统的纸质病历存在着信息共享困难、查找效率低等问题,而电子病历管理系统通过将病历数字化,实现了病历信息的快速、准确存储和高效检索。
医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患者的病历信息,而患者也可以在需要时方便地获取自己的病历资料。
2.远程医疗技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远程医疗技术成为医学信息工程的重要应用之一。
远程医疗技术通过网络连接患者和医生,实现了医生对患者的远程诊断和治疗。
患者可以通过视频会诊、远程监护等方式与医生进行交流,避免了因地理位置限制而无法及时得到医生服务的问题,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3.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技术是医学信息工程在临床实践中的又一重要应用领域。
传统的医学影像技术(如X光片、CT扫描等)存在着影像存储、传输、分析等方面的限制,而医学信息工程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医学影像的快速存储和高效传输。
医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图像处理等操作,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医学信息工程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案例1.智能诊断辅助系统智能诊断辅助系统是医学信息工程在临床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创新。
该系统通过分析和比对大量的医学数据和患者病历信息,提供辅助医生进行诊断的建议和参考。
临床医学中的医学信息技术应用

临床医学中的医学信息技术应用医学信息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对医学科研、教学、临床诊断治疗等进行信息化管理和处理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领域对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医学信息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一、电子病历电子病历是将传统纸质病历转化为电子形式的记录方式,具有信息共享、传递和追溯的优势,大大提高了医院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电子病历能够实现病历信息的快速存储与检索,减少了因传统纸质病历易丢失、难找和信息共享困难等问题所带来的不便。
同时,通过电子病历的辅助,医生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二、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是通过医学影像设备实现对患者内部结构和功能状态的诊断和研究。
随着医学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医学影像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和X射线等。
医学影像技术的数字化使得医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患者的病灶,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三、远程医疗远程医疗是指借助于信息通信技术,通过远程会诊、远程监护和远程手术等方式,实现医疗信息的跨时空共享和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远程医疗的应用使得患者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尤其对于偏远地区的患者而言,可以打破地理限制,获取到专业医疗资源。
同时,医生也可以通过远程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随时随地的监测和远程指导。
四、医学知识库医学知识库是将医学领域的知识加以组织、存储和检索,使之能够更好地为医生提供辅助诊疗和治疗决策的工具。
医学知识库涵盖了广泛的医学知识,包括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药物信息、病例分析等。
医学知识库的应用可以为医生提供辅助决策支持,提高医生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五、医学教育和科研医学信息技术在医学教育和科研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多媒体技术,医学教育可以实现对知识的生动呈现和互动传递,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同时,医学信息技术也为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例如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离不开医学信息技术在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研科研型型电子病历在电子病历在神经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内科的的临床临床应用应用应用
程焱① 邹明① 梁浩① 胡亮②
①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300052,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154号
②上海力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070,上海市共和新路912号云华科技大厦1106-1110
摘 要要 近几年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使用电子病历系统来记录患者在医院中的诊疗经过,电子病历有规范临床医疗、提高临床工作效率等好处,但是这些电子病历大多侧重于临床医疗文书的电子化编辑及保存,而对临床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临床科研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
采用了现在的科研型电子病历,简单的介绍了该电子病历的应用情况,希望能给临床科研信息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关键词 科研 电子病历 语义元素 数据仓库
1 1 概述概述概述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是在我国神经科先驱者赵以成教授领导下始建。
现在是神经病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天津市重点学科,多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我科一直以来非常重视临床医疗中的科研,而且常见的脑血管病病情重,容易复发,需要随时进行随访,所以病历资料对科研及医疗工作至关重要,但是近年来医院加强对归档病案的管理,病案室封存的病历资料查找借阅困难;另外患者的门诊病历由患者自行保管,造成患者门诊随访资料的缺失。
病例资料的收集困难极大影响了我科科研工作的展开,亟需解决。
电子病历以电子化的方式记录病例资料,病例录入、查找方便,还可提供病案质量控制等功能,特别是计算机强大的数据检索及挖掘能力,符合我科的客观需要,电子病历的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但是我院的全院电子病历的建设还未提上日程,而且大多数全院电子病历只提供病例书写及文书的生成功能,而我科最关心的科研检索功能大多薄弱,不能满足我科的需要,所以希望能在市场上找到一个符合我科需要的科研专科电子病历。
为此,2006年底,我科针对科研专科电子病历进行立项,委派人员全面负责电子病历系统的考察及实施等一系列的工作。
结合我科室的自身的需要,确定了我科电子病历项目的建设目标:该系统是一个科室级专科临床系统,它以专科电子病历为核心,重点为科室的科研工作,特别是回顾性研究工作提供帮助和便利。
与全院级的电子病历系统不同,目标并不是电子化的方式记录完整的临床活动、完善医院工作流程、管理医疗文书等管理职能,而是有目的性地选取某些病人为目标对象,有选择性地记录与科研相关的临床活动,记录的数据需要事先经过严谨的分类和标准化处理,确保数据的语义
一致性和标准,保证采集的临床数据能够为相关科研分析提供基础的临床数据。
2007年6月,我科经过层层筛选,考察了多家电子病历厂家的产品后,通过对产品功能、技术、售后等多因素的综合评比,最后选择了现在的科研型电子病历,其产品提出了医学数据经过标准化语义定义,形成临床数据元素仓库的理念,结合目前流行的XML 结构化存储医学数据的技术,能够实现专科数据的全结构化,形成医学数据元素仓库及数据挖掘的功能,充分的满足我科的需要,经过两个月的准备工作,8月开始在全科推广使用。
2 2 数据采集功能数据采集功能数据采集功能
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要求电子病历能够提供结构化的数据,信息的结构化是指将自然语言表达的信息分解为一组具有特定含义且内容规范的元素表示。
我科的电子病历采用经过标准化语义定义,形成临床数据元素仓库,然后将“仓库”中的元素按照临床需要,根据结构关系组织成一个一个的数据采集模板:“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神经专科检查”等。
因为临床上有些概念即某些数据元素是可在多处复用的,所以这样减少了真正存储下来的数据节点,加快了系统速度,极大减少了数据检索时需要处理的冗余数据。
神经内科日常工作中会用到一些的医学评分量表,评分量表是针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客观评定的重要手段,对临床及科研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如何来进行标准、准确、客观的评定则是难点。
科研电子病历系统上线以后,其内置了大量神经科评分量表,医师选择一个需要进行评定的量表后,按照量表设计的每个单项来对患者进行逐项的评定,全部评定完毕后,系统自动计算出该量表评分的结果。
这样就杜绝了医师不按照评定原则进行评定的可能,而且针对各个量表都会有相关的提示,帮助医师更好的进行评定工作。
另外借助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还可实现量表视频培训等功能。
病案质量控制功能
3病案质量控制功能
病案的偏差直接就会导致临床科研结果的偏差,所以病案质量的控制尤为显得重要。
首先病案质量控制功能从用户登录系统即开始运作,不同用户登录的权限不同,不能非法查看、修改其他用户记录的病例资料。
严谨的数据校验功能:需要录入的数据元素,每个都经过标准化定义,规定了录入的数据必须符合事先定义的规范,如数值类型、双数值类型、比率类型、日期类型等多种数据类型,从而规避的不恰当的数据录入;另外还有数据之间的数据校验,比如男性就不会出现有月经史、生育史的笑话,入院时间不能晚于出院时间等等。
强大的数据录入提醒功能:脑卒中患者入院以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做相应的检查及其他相关操作,以往的情况下,医师事情较多,只能在给患者做完相关检查,事后经过回忆再记录下来。
甚至有可能遗忘一两次检查,这些都对治疗和科研产生不利的影响。
科研电子病历系统上线后,根据一些治疗常规,设定了数据录入计划提醒服务。
医师每天登录,系统会将当天该医师需要对在院患者做的相关工作进行提醒,并且通过该提醒可进入快速链接通道完成项目的录入,而不必逐页的查找需要填写的项目。
这样变被动为主动,不仅减轻了医师的工作负担而且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了医师的工作方法。
随访的实现
4随访的实现
患者住院期间的相关诊疗信息都被系统记录下来,有部分患者需要出院后持续的进行随访,包括住院随访、门诊随访。
这些随访信息对预防疾病复发、临床治疗及科研都极其重要,所以也需要在系统当中予以重视。
住院随访时,可通过患者姓名、身份证号、出生日期等信息在已有患者档案当中查找,如果该患者在系统中有一条记录,那么就可以在该患者的诊疗记录当中新建一条住院记录,通过患者档案——诊疗记录进行关联储存在系统当中,而且该患者的住院次数加1。
同时该患者的个人信息自动读取上次住院记录当中的内容。
门诊随访类似的在诊疗记录当中新增一条门诊记录,门诊次数加1。
而且防止网络断线或者没有电脑网络的情况下,设计了一个离线数据采集客户端,装在笔记本电脑中,随时随地采集数据,甚至到患者家中进行随访。
数据查询分析子系统
5数据查询分析子系统
科研电子病历以语义元素知识库为依托,以结构化模板的方式在临床活动的各个环节采集数据并存储,获取的数据有着完善的语义关系和取值规范,具备精确检索、匹配的能力。
数据查询分析子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临床数据检索,能够按照用户需要的条件组合,检索病人、就诊、诊断、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量表评分、病史、体格检查、治疗等数据,找到合乎要求的病案。
具体提供了两类应用功能:病案基本检索,能够对所有环节的数据设定查询条件并检索出合适的病案,但不具备二次数据加工能力;科研课题分析,提供样本条件设定、课题二次数据定义、样本渐进筛选等功能,结合加工产生的二次数据筛选、确定病案样本,并按照不同分组方法对样本分组;除了样本,还结合二次数据设定课题的观测项目,并能够对观测结果作简单分组,以充分满足科研课题对比分析的需求。
系统当中检索出来的结果皆可按照医学统计软件(SAS、SPSS等)的格式要求导出检索结果,进而通过这些全球公认的优秀专业统计软件得到专业的、具有公信力的分析结果。
6 6 总结总结总结
目前全科已经利用电子病历进行病历资料的采集,据此我科建立了完整的科研电子病历,医生可以通过对这些电子化的病历数据进行针对性的基本检索或者开展科研课题的分析,为我科承担的临床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辅助。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李包罗.电子病历应用基础研究.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2005.
[2] 薛万国.电子病历的概念、应用及发展中的问题.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