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鲜百合(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合集下载

兰州百合产品详细资料

兰州百合产品详细资料

兰州百合产品详细资料先请看央视每日农经六年才收的甜百合视频复制后打开一、兰州百合简介兰州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地下茎块由数十瓣鳞片相叠抱合,有百片合成之意而得名。

始栽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兰州市七里河区是兰州百合的主产区,袁家湾村则是种植百合的专业村,是天下百合第一村。

这里山峦起伏,青山绿水,环境幽静,海拔在1800米以上,年降水量500多毫米,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冷凉温润、昼夜温差的“二阴”山区。

是非常适宜百合生长的地方,当地没有工业污染,没有都市的喧嚣,人民以种植百合为生。

兰州百合是全国4大百合品系之一,同时也是唯一味甜可食用的百合。

作为食用百合,兰州百合不仅独一无二,而且受到生长期的严格限制: 生长期在五年以上,而且种一茬后必须让土地倒茬2年以上。

加上百合对种植区海拔、气候、土壤均有特殊要求,这些独特性决定兰州百合在市场常常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二、兰州百合荣誉1999年经农业部食品检测中心检测,兰州百合完全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并荣获“中华老字号”称号及99中国国家农业博览会“知名品牌”及200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2001年12月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将“兰州百合”证明商标授予七里河区,2004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开始对兰州百合原产地域进行长期保护,兰州百合产业化也被列为“国家山区农业产业化试点示范项目”。

兰州百合无论从营养价值还是经济效益上看,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自己独特的比较优势。

中国着名植物分类学专家孔宪武评价兰州百合“不但闻名全国,亦可称世界第一”。

三、兰州百合栽培历史百合在兰州的栽培历史至少有四百年了。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 年)刊《临洮府志》载,兰州栽培百合只不过归入《物产》和《花类》。

到了清代,旧县志载,黄峪山“土宜百合”,则已食用百合的鳞茎。

光绪十七年(1891年)刊《重修皋兰县志》,把百合归入《物产蔬》,并引《本草纲目》描述其鳞茎即“百合之根,以众瓣合成者也。

甘肃:《地理标志产品兰州百合》地方标准通过批准发布实施

甘肃:《地理标志产品兰州百合》地方标准通过批准发布实施


1 5—
i f l f ,对城 I 盯 公共 白行 运 营巾涉及的 主要 内容和环节进行 了规定。存运营管理规 范中 ,主 要规定 r服务站点 的选址 、没施设 备 、人 员管理 、运 行管理 、信息 管理 及安全 、监督 与检查 6个方而的要求 ; 在运营 服务规 范中 , 除一般要求外 , 重点 突¨ 5 了办 服务 、 租还服 务 、
: 《 地理标 志产 品兰州百合 》地 方标准通过批准发布实施
日 . r l l 州『 仃 质监局 负责起草编制 的地方标准 《 地理标志产 品 兰州百合 》 ( D B 6 2 / T 4 1 2 -2 0 1 4 ) 正式 发印 ,
J i r 2 0 l 4年 7月 1日起实施 。
州 百合 足 g ' l 、 i 获得 闻家地 理标志产 品保护 的优势特 色农产 品 ,该标准的 发布与实施对兰州百 合实行 地理标 忠产品 护提供 r 重 要技 术支撑 ,标 准中明确规定 了兰州百合的品种 、种植技 术 、品质 、检验 、时 运 及地理标志使川 等要求 .标准 的实施对加快 兰州百合产业 发展 ,农业增效 、农 民增 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I H . .
[ : 2 项 城 市 公 共 自 行 车 地 方 标 准 发 布
近l 1 . 两项 …两省地方标 城市公共 自行 车运 营管理规 范 》 和《 城 市公共 自行车运营服务规范 》 正式 发布。
《 城市 公共 I j 行 车运 营管理规 范 》和 《 城市 公共 自行车运 营服务规范 》分别从运营管理和运营服务两个方
调运服务 、热 线服 务 、信息服 务 、应急处置 服务 、投 诉受理与 反馈 、延伸 服务等 内容 .允分体现 了太原城 市公共 自行车的 主体 特色 、内容特色 、性质特 色 两 个标准相辅 相成 .更 加便于理解 、使j _ } j 和推 广 一这两

甘肃地区百合营养成分的对比分析

甘肃地区百合营养成分的对比分析

价值工程0引言百合是兰州的特产,色泽洁白,肉质甜厚。

是我国唯一的食用甜百合,也是兰州乃至甘肃省的特色产业。

百合鳞茎富含淀粉,可鲜食或晒干食用,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药用价值[1]。

百合除了含有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淀粉、钙、磷、铁、维生素B 、维生素C 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秋水仙碱等生物碱[2]。

这些成分不仅对人体有良好的营养作用,而且对秋季干燥气候引起的各种季节性疾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3]。

中医认为,鲜百合具有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对病后虚弱的人非常有益[4]。

兰州百合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唯一一种食药兼备的甜百合。

以其色泽洁白、肉质丰满而闻名,也是兰州市乃至甘肃省的特色产业[5]。

作为百合的特色产区的兰州,早在2004年9月就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予“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

百合作为一种食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B 2(核黄素)是普通蔬菜的10倍[6],含有人体必需的12种氨基酸[7]。

作为一种药物,百合也是一种罕见的良药。

富含微量元素和胡萝卜素,具有其他根茎类蔬菜的2-5倍的蛋白质含量[8]。

中医学认为,百合味甘、平、无毒、甘甜可口,具有清肺润燥、利胃舒燥、滋阴清热、宁心安神等功效,百合中富含对人体的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的无机盐,特别是滋补、缓解肺病,因此有“良药”之美誉[9],不仅具有增强体液免疫功能和抗癌作用,抑制痛风发作,所含的多种微量元素还能增强体质,改善器官功能和抗衰老作用[10][11]。

目的是为了对比分析不同产区百合的总糖,维生素和氨基酸含量,以此建立百合成分数据库,为百合中营养物质的分离提取提供参考数据,为百合的可持续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供技术支撑。

本文通过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了甘肃地区种植的百合中维生素、微量元素,并进行比较。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仪器百合:采自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永靖县关山乡、靖远县向阳村、靖远县若笠阴山、靖远县金家岘及靖远县三道湾;乙腈、硫酸:天津市凯信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维生素C 标准品、维生素B 2标准品:美国sigma 公司;丙酮: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醇:天津光复科技有限公司;1260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色谱科技有限公司;A300advanced 氨基酸分析仪:德国MembraPure 公司。

百合干3(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百合干3(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百合干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百合干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新鲜百合为原料,经净选、分拣、清洗或不清洗、杀青、烘干、分拣、包装等工序制成的百合干。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GB 5009.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 5009.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GB 5009.1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铬的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NY/T 959 脱水蔬菜根菜类DB 62/T 412 地理标志产品兰州百合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和辅料要求3.1.1兰州百合:应符合DB 62/T412的规定。

3.2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兰州百合的保护范围

兰州百合的保护范围

兰州百合的保护范围
兰州百合原产地域范围以甘肃省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兰州百合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兰政发〔2004〕82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的西果园乡、黄峪乡、魏岭乡、彭家坪乡、湖滩乡、阿干镇;西固区的金沟乡、柳泉乡、西固乡;榆中县的银山乡、新营乡、龙泉乡、小康营乡;永登县的金嘴乡、民乐乡、大有乡;临洮县的何家山乡、中铺镇、改河乡、五户乡、上梁乡;永靖县的徐顶乡、关山乡等2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兰州百合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保护范围涵盖了多个地区的多个乡镇,这些地区出产的兰州百合品质优良,具有较高的经济和食用价值。

如何鉴别和防治兰州地区食用百合常见病害

如何鉴别和防治兰州地区食用百合常见病害

44种植科学百合作为人们餐桌上的一种集药用养生美味蔬菜,在兰州种植普遍,这是由于兰州市地处西北地区地区昼夜温差大,出产的百合含糖量高,属于食用百合中的优等品,因此兰州百合成为国家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

由于百合从种到收生长期长达6年,尤其在种植过程中温湿度难以把握,各种病害或多或少都会发生,随之而来的就是农药过量施用,这不仅会有食品安全风险还直接影响百合的产量和品质甚至严重降低了经济效益。

因此,摸清兰州地区百合病害种类、发生规律以及各病害的防治措施已经成为百合生产的关键举措,下面阐述几种鉴别和防治在兰州地区常见的百合病害。

百合生长期间都会感染哪些病害呢?根据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兰州)近几年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百合容易得的病害多属于侵染性病害,那什么是侵染型病害呢?简单说侵染型病害就是由微生物侵染而引起的,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性病害四大类型,兰州地区百合的种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主要有6种,分别是:根腐病、叶枯病、疫病、枯萎病、叶尖干枯病和病毒病。

1.根腐病根腐病属于土传病害,由于种植地土壤情况复杂所以引起百合根腐病的原因比较复杂,往往是由于土壤害虫或者耕作时误伤到百合根部和鳞茎造成小的伤口,土壤中的致病真菌趁虚附着在小伤口上引起的。

如果发现百合苗子生长缓慢矮小,叶片从下往上开始外卷脱落,发展速度比较快,可以拔起这种苗子观察它的根部。

如果看到根系不发达,不少根的颜色变深甚至全部都腐烂了,百合鳞片上还留下黑褐色的斑点,多属于根腐病。

我们该怎样防治百合的根腐病呢?一般说来植物的根腐病是较难防治的,所以即使是使用农药防治效果也比较差,如果使用化学防治措施可以选择种球消毒、药剂拌土和灌根。

播种前期用15%氟菌唑乳油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5%多菌灵可湿粉剂浸泡百合种球15~30 分钟后播种可有效防治百合根腐病,有促进百合生长的作用。

另外,播种时也可在定植穴内施药土,每千克草炭中加入0.5g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者30%的恶霉灵水剂时对百合根腐病的防效均较好。

兰州百合营养品质分析评价

兰州百合营养品质分析评价

兰州百合营养品质分析评价李瑞琴1$2,3,于安芬1,2,3,白滨1,2,3,黄铮1,2,3,李婷1,2,3[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3.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兰州),甘肃兰州730070]摘要:对兰州百合的感官品质以及基本营养品质进行了测定分析。

结果表明,兰州百合的重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可呈现趋;可、、白量的百合236.20%、58.72%、35.80%,十的降34.9%。

现标准、品对,兰州百合的风味和口感品质标品及。

关键词:兰州百合;感官品质;基本营养品质;;评价中图分类号:S644.1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1-1463(2021)03-0015-04而:10.3969/j.issn.1001-1463.2021.03.004|食用百合[Lilium davidii Duch.var.uni­color(Hoog)Gotton]是百合科百合属川百合的一个变种,具有很高的食用保健和药用价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1年公布的87种药食同源品之一[1]。

我国食用百合栽培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有甘肃兰州、湖南邵阳、江苏宜兴和浙江湖州[2]w其中,甘肃省是我国食用百合种植规模最大的省份,2014年食用百合种植面积达1.1333万hm2,主要栽培品种为兰州百合,年产值1亿多元,地农民人的38%,为甘肃省业产业之一[3]。

兰州百合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之一[4-7],其种植区域主要分布于兰州市七里区、西区其之的定西市;、州的区,兰州市的中、区、区西市的源和于的市有种植,主产区种植面积省面积的95%08]。

|兰州百合的大多栽培、种、有分、产地价产业面[9-14]。

有兰州百合品分面的大多的品,有面分兰州百合品的。

我们对兰州百合品面分,期为国产品品地品和。

1材料与方法1.1于2016—2018年。

浅议兰州百合的发展

浅议兰州百合的发展

2016年第11期(下半月)NongMinZhiFuZhiYou农民致富之友科研◎农业科学浅议兰州百合的发展张元英(兰州市七里河区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甘肃兰州730050)[中图分类号]Q949.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11-0059-011基本情况兰州百合是甘肃的名优特产,其色泽洁白如玉,肉质肥厚香醇。

七里河区作为兰州百合的核心主产区,这里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和长期积累的栽培技术,出产的百合色白、个大、味美、营养丰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成为闻名遐迩的“百合之乡”。

2015年全区百合面积稳定在5.3万亩,百合产量达到2.84万吨,产值达到6.8亿元。

全区共有百合加工企业191家,合作社100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6家,年加工能力在100吨以上的企业41家,50—100吨的企业有37家。

百合皂甙等精深产品都已研发试制成功,基本形成了种植、储藏、加工、销售、研发一条龙的产业格局。

2发展现状2.1销售形式多样,市场前景广阔。

兰州百合已经在国内大中城市开展建立了联营或销售代理业务,在北京、上海、福建、太原建立了兰州百合直销点,销售网络已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和地区,同时电子商务发展迅速,通过政府搭建和企业自行创建在淘宝、阿里巴巴和三维商城等电子商务平台注册店铺进行网络销售,2015年网上销售兰州百合系列产品的店铺达到130多家。

兰州百合远销香港、澳门、台湾、曰本、韩国、欧美、法国、南亚及中亚市场。

2.2品牌建设取得成效,示范区创建通过验收。

兰州百合于2001年获得“兰州百合”证明商标。

2004年获得国家质监总局批准的“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

2013年,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授予兰州市“中国百合之都”称号,认证七里河区为“中国优势生态区域”。

2013年“兰州百合”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2015年获得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优质特产奖。

目前全区有80家百合生产加工企业使用了兰州百合证明商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鲜百合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兰州鲜百合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百合为原料,经精选、削片、清洗,辅以食用盐,添加食品添加剂(D-异抗坏血酸钠、山梨酸钾、DL-苹果酸、柠檬酸、稳定态二氧化氯),再经浸泡、沥水、充氮包装等工序制成的鲜百合。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886.2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D-异抗坏血酸钠
GB 1886.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
GB 1886.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
GB 1886.24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稳定态二氧化氯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规定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806.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2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
GB 5009.2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氯的测定
GB 5461 食用盐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255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DL-苹果酸
GB 2920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氮气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3技术要求
3.1 原料和辅料要求
3.1.1 原料
百合:应符合鳞茎形状饱满,鳞片肥厚且洁白,肉质细腻,甘甜可口,具有光泽,无霉烂,应符合GB 2762及GB 2763的规定。

3.1.2 辅料
3.1.2.1 柠檬酸:应符合GB 1886.235的规定。

3.1.2.2 DL-苹果酸:应符合GB 25544的规定。

3.1.2.3 食盐:应符合GB 5461的规定。

3.1.2.4 D-异抗坏血酸钠:应符合GB 1886.28的规定。

3.1.2.5 氮气:应符合GB 29202的规定。

3.1.2.6 稳定态二氧化氯:应符合GB 1886.248的规定。

3.1.2.7 山梨酸钾:应符合GB 1886.39的规定。

3.2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3.4 有害物质限量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有害物质限量指标
3.6 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按JJF 1070 规定的方法测定。

4 食品添加剂
4.1食品添加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4.2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有关规定。

DL-苹果酸、柠檬酸、D-异抗坏血酸钠、氮气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5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应符合GB 14881的规定。

6 检验规则
6.1 组批
以同一品种的原料、同一次投料、同一工艺所生产的同一规格产品为一批。

6.2 抽样
从同一批次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检验用样品和备用样品,抽样数量为6袋(盒),3袋(盒)用于检验,3袋(盒)留样。

6.3 出厂检验
6.3.1产品出厂前须经本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签发合格证(或成品放行单)后方可出厂。

6.3.2 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净含量为每批必检项目。

6.4 型式检验
6.4.1 在正常生产时,每6个月进行一次。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
a) 新产品投入生产时;
b) 停产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
c) 生产主要设备或关键工艺发生变化时;
d)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6.4.2型式检验项目为技术要求中3.2~3.6全部项目。

6.5 判定规则
6.5.1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该批产品合格。

6.5.2 检验项目如有不合格项,应加倍抽样复检。

复检如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志
产品标签应符合产品标签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

外包装箱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7.2 包装
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符合GB 4806.6、GB 4806.7及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封口严密,包装牢固。

7.3 运输
7.3.1运输应在-2~0℃℃,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卫生、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挥发或有异味的物品混贮、混运。

7.3.2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扔摔、撞击、挤压。

7.3.3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防止曝晒、雨淋、受潮。

7.3.4 在摄氏零度以下运输时,必须有防冻措施。

7.4 贮存
产品离地、离墙应在-2~0℃、干燥的冷库内避光储存,并有防蝇、防鼠、防尘设施。

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挥发或有异味的物品同库贮存,不得斜放倒置。

严禁露天堆放、日晒、雨淋。

8 保质期
在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贮运条件下,产品自生产之日起保质期为90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