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讲 化学能与热能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6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能与热能 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6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能与热能 新人教版
5.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 ΔH=H反应产物-H反 应物表达式的含义。
6.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 7.能够应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
考情剖析
本节重要知识点有:放吸热反应、燃烧热和中和热、热化学 方程式及反应热的有关计算,主要考查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判 定、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及书写、反应热的计算,以选择题和 填空题的形式呈现,以中等难度为主。预计 2017 年将仍以热化学 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化学反应热的有关计算为主要考查点, 密切联系实际,结合新能源、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点综合考查。
3.举例
两个关系:
① A―Δ―H→1 1aBΔH2=a·ΔH1 aA―Δ―H→2 B
②A
ΔH1 ΔH2
B,ΔH1=-ΔH2。
答案:1.始态 终态 3.ΔH1+ΔH2
1.在 273 K、101 kPa、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了 某化学反应,书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时,一般不需注明 的是( )
A.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 B.反应时的温度 C.反应时的压强 D.反应时所用的催化剂 答案:D
义?

反应热(焓变)ΔH 的单位 kJ·mol-1 有何意
提示:ΔH 的单位 kJ·mol-1 并不是指每摩尔具体物质反 应时伴随的能量的变化,而是指每摩尔给定形式的具体反应, 以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来计量其物质的量时伴随的能量变 化。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 ΔH 对应, 即化学计量数加倍,ΔH 相应加倍。
二、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表示________和________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表明化学反应中的________变化和________ 变化,如 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1 表 示 的 意 义 : 发 生 上 述 反 应 生 成 1 mol H2O(g) 后 放 出 ________kJ 的热量。 答案:1.参加反应物质的量 反应热 2.物质 能量 241.8

高三化学人教版复习课件第6章 第1节 化学能与热能

高三化学人教版复习课件第6章  第1节 化学能与热能

体 验
C.Fe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Fe++N2O―→FeO++N2、FeO++CO―→Fe++CO2 两步反应均为放热
课 后


点 二
反应
时 集

返 首 页
课 堂 反 馈

C [A 项,反应总过程为 N2O+CO===N2+CO2,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总 真



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ΔH<0,正确;B 项,根据反应历程,Fe



(3)反应热




指当化学反应在一定_温__度___下进行时,反应所放__出__或__吸_收___的热量,通常
集 训
用符号 Q 表示,单位 kJ·mol-1。
返 首 页
课 堂 反 馈





(4)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
体 验
对于__恒__压___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
体 验
+为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正确;C 项,FeO+为中间产物,而不是催
化剂,错误;D 项,根据图示,Fe++N2O―→FeO++N2、FeO++CO―→Fe++
课 后


点 二
CO2 两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均高于生成物总能量,均为放热反应,正确。]
时 集

返 首 页
⊙考法 2 活化能 3.(2019·三晋名校联考)在苯中,HA 发生二聚:2HA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 2.模型认知——认识盖斯定律应用及推导目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6章 第1节 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与热能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6章 第1节 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与热能

返回导航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人教化学必修第二册
2.化学反应与电能 (1)能举例说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例及其应用。 (2)掌握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 (3)了解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及常用的化学电源。 (4)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返回导航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2)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初步了解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 2.化学反应的限度 (1)认识可逆反应及其特征。 (2)了解并会判断化学平衡状态。 3.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初步了解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人教化学必修第二册
新课情景呈现
返回导航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人教化学必修第二册
700多年前,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看见中国人 烧煤炼铁,这是他生平第一次看到煤做燃料,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记 载了这件新鲜事。书中写到,中国有一种黑色石头,能燃烧,着起火来 像木柴一样,而且终夜不灭。现代科学可以这样解释,煤中含有大量的 碳,燃烧时放出热能。你一定想知道,这种能量从何而来?它与化学物 质和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请随我一起走进教材学习化学反应与热能。
返回导航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人教化学必修第二册
2.化石燃料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两方面问题
(1)其短期内不可再生,储量有限;
(2)煤和石油产品燃烧排放的粉尘、SO2、NOx、CO等是大气污染物 的主要来源。
3.在燃料利用过程中,节能的主要环节
(1)燃料燃烧阶段——可通过改进锅炉的炉型和燃料空气比、清理积
解析: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属放热反应,则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讲 化学能与热能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讲 化学能与热能

题组一 反应热与能量变化 1.(教材改编)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 ) (2)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都是化学能和热能间的相互转化。 ( ×) (3)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 ) (4)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就是该变化的反应热。 (× ) (5)NH4NO3 固体溶于水时吸热,属于吸热反应。( × )
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
12T
的计算。
考点一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一、反应热和焓变 1.反应热: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 的热量。 2.焓变: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其符号为 ΔH , 单位是 kJ/mol 。
二、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反应特点 (1)从能量高低的角度分析
对于吸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吸收的热量; 对于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放出的热量。
A.反应过程 a 有催化剂参与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热效应等于 ΔH C.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 D.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 E1+E2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应该会看图像,清楚图像的横坐标、 纵坐标表示的含义。然后看清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相对能量的 多少及反应热、活化能的含义。最后根据各个选项的问题逐 一解答。A.由图示可知反应过程 a 需要的活化能较高,这是 没有催化剂参与的过程,错误;B.由于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 成物的能量,多余的能量就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所以该 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反应物与生成物能量的差值 ΔH, 错误;C.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途径,降低了反应的活化 能,正确;D.在有催化剂条件下整个反应的活化能为 E1,错 误。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反 应。( × ) (2)吸热反应在任何条件都不能发生。( × ) (3)Na 转化为 Na+时,吸收的能量就是该过程的反应热。( × ) (4)可逆反应的 ΔH 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 可逆无关。( √ )

+202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第六章+第1讲+化学反应与热能++课件

+202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第六章+第1讲+化学反应与热能++课件
Δ H =-( m 酸+ m 碱)× c ×( t 终-
始酸 +始碱
2
)
返回目录
第1讲
化学反应与热能
注意 (1)鲁科选必1,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酸碱的用量相同,其中酸为
100 mL 1.0 mol·
L-1盐酸,碱为100 mL 1.0 mol·
L-1NaOH溶液。
(2)实验中最好使用同一支温度计测酸、碱、混合溶液的温度以减小误差。
内碳碳双键数目成正比
B. Δ H 2<Δ H 3,说明单双键交替的两个碳碳双键间存在
相互作用,有利于物质稳定
C. 3Δ H 1<Δ H 4,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三个完全独立的
碳碳双键
D. Δ H 3-Δ H 1<0,Δ H 4-Δ H 3>0,说明苯分子具有特
殊稳定性
1
2
3
4
返回目录
第1讲
化学反应与热能
返回目录
第1讲
化学反应与热能
1. 易错辨析。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

(2)放热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
✕ )
(3)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发生。
(
✕ )
(4)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
)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 H 不同。
错误。
1
2
3
4
返回目录
第1讲
化学反应与热能
2. [2023北京]二十世纪初,工业上以CO2和NH3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合成尿
素。反应分两步:
ⅰ.CO2和NH3生成NH2COONH4;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六单元第1讲化学能与热能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六单元第1讲化学能与热能课件新人教版

3.运用盖斯定律求反应热的计算技巧——“三调一加” 一调:根据目标热化学方程式,调整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左右位置,改写已知 的热化学方程式。 二调:根据改写的热化学方程式调整相应ΔH的符号。 三调:调整中间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一加:将调整好的热化学方程式及其ΔH加起来。 4.计算反应热的注意事项 (1)热化学方程式乘以某一个数时,反应热的数值必须乘上该数。 (2)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物质之间相加减,反应热也必须相加减。 (3)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时,ΔH的“+”“-”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
,单位为 kJ ·mol。-1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
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
(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 吸收
>
>
<
<
3.Δ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
放出
(1)ΔH=反应物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所释放 的总能量。 (2)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3)Δ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4)吸热反应中,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
能量。( √ )
(5)同温同压下,反应H 2(g)+Cl 2(g)
( ×)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21
(6)S(s)+O 2(g)
SO 3(g) ΔH=-315 kJ·mol-1(燃烧热) (ΔH的数值正确)。( × )
第六 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1讲 化学能与热能
目录
CONTENTS
1
磨剑:课前自学
2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1化学反应与热能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1化学反应与热能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情境应用)碘蒸气是紫红色气体,在较高温度下与足量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无 色气体碘化氢,但紫红色并未完全消失。已知断裂1 mol共价键所需要吸收的能 量分别为H—H:436 kJ,I—I:151 kJ,H—I:299 kJ,下列对H2(g)+I2(g) 2HI(g)(已知g为气体),根据已知条件判断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热 量变化是多少? 提示:放热反应且放出11 kJ的热量。依据题意,断裂1 mol H—H键和1 mol I—I键共吸收的能量=436 kJ+151 kJ=587 kJ,形成2 mol H—I键共放出的能量 =299 kJ×2=598 kJ,即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放出11 kJ的热量。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 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 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 mol N2(g)和NA个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 kJ B.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 C.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判断。 由不稳定的物质(能量高)生成稳定的物质(能量低)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之为 吸热反应。 (4)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凡是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般就是吸热反应。 (5)经验判断法:根据常见的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类型判断。
【素养训练】 1.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前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是 ( ) A.生石灰溶于水 B.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转化为CO2和H2O C.高温条件下炭粉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固体的反应

化学反应与热能 ppt课件

化学反应与热能  ppt课件

1
2
3
3.硅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工业冶炼纯硅的原理是:
1
2
3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①是_____反应,②是_____反应,③是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反应②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ac
污染小、可再生、资源丰富(合理即可)
(3)“开源节流”是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下列做法有助于能源“开源节流”的是_____(填字母)。a.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b.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d.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
(1)上图化石能源中属于较清洁的能源的是________。
天然气
(2)右图是氢能的制备及利用的途径之一①涉及能量转化方式有____。(填代号)a.光能→化学能b.电能→化学能c.化学能→电能②与汽油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吸热
白磷
白磷
红磷
归纳总结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比较
类型比较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定义
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形成原因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与化学键的关系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无催化剂的情况,E1为正反应的 活化能,E2为逆反应的活化能,即 E1=E2+|ΔH|。
题组二 依据共价键数,利用键能计算反应热 3.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3 kJ , 18 g水 蒸气变成液态水放出44 kJ的热量。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
1 mol化学键断裂时 需要吸收的能量/kJ
解析 某反应的ΔH=+100 kJ·mol-1,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 为吸热反应,且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大100 kJ·mol-1,正反应的活化能应大于100 kJ·mol-1,无法确定 逆反应的活化能大小。 答案 C
练后反思
正确理解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1.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 不影响焓变的大小。
深度思考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反 应( × )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 ) (3)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 ) (4)吸热反应在任何条件都不能发生( × ) (5)Na转化为Na+时,吸收的能量就是该过程的反应热( × ) 解析 是物理变化过程,其能量变化不能称为反应热。


(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键能的角度分析
(3)记忆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 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等。 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 离;③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和CO2 的反应等。
2.(2011·海南,1改编)某反应的ΔH=+100 kJ·mol-1,下列 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 kJ·mol-1 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 kJ·mol-1 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 kJ·mol-1 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小100 kJ·mol-1
工业上的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SiCl4(g)+2H2(g) ===Si(s)
+4HCl(g),该反应的反应热ΔH为+__2_3_6__k_J_·_m_o_l_-_1。
解析 SiCl4、H2和HCl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容易计算,而产物 硅属于原子晶体,可根据原子晶体的结构计算晶体硅中的共价 键的数目。1 mol晶体硅中所含的Si—Si键为2 mol,即制取高纯 硅反应的反应热ΔH=4×360 kJ·mol-1+2×436 kJ·mol-1-(2×176 kJ·mol-1+4×431 kJ·mol-1)=+236 kJ·mol-1。
题组一 依据图形,理清活化能与焓变的关系
递进题组
1.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A+BC―→[A…B…C] ―→AB+C (反应物) (过渡态) (生成物)
B.E1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 化能 C.正反应的热效应ΔH=E1-E2<0,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ΔH=E1-E2<0,所以逆反应为放 热反应 解析 该图表示的正反应放热,ΔH为负值,逆反应吸热, ΔH为正值,D错误。 答案 D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 热能 、光能、电能等。通
常主要表现为 热量 的变化。
2.焓变、反应热 (1)定义:在 恒压 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 热效应 。
(2)符号: ΔH 。
(3)单位: kJ·mol-1或 kJ/mol 。
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 所示。
4.通常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 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 反应的反应热(ΔH),化学反应的Δ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 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下面 列举了一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供计算使用。
化学键 Si—O Si—Cl H—H H—Cl Si—Si Si—C 键能/kJ·mol-1 460 360 436 431 176 347
(6)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的能量就是该变化的反应热( × )
解析 是物理变化过程,其能量变化不能称为反应热。 (7)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 条件下的ΔH不同( × ) 解析 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 (8)可逆反应的ΔH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 逆无关( √ )
第1讲 化学能与热能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 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 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5.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ΔH=H(反应产 物)—H(反应物)表达的含义。 6.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 焓变的简单计算。
O==O(g) 496
H—H H—O
x
463
则表中x为( )
A.920
B.557
C.436
D.188
解 析 根 据 题 意 , 可 得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2H2(g) + O2(g)===2H2O(l) ΔH=-572 kJ·mol-1; 而 18 g 水 蒸 气 变 成 液 态 水 时 放 出 44 kJ 热 量 , 则 2H2(g)+ O2(g)===2H2O(g) ΔH=-484 kJ·mol-1,即-484 kJ=2x+ 496 kJ-4×463 kJ,解得x=436 kJ。 答案 C
考点一 焓变与反应热
考点二 热化学方程式
考点三 两类重要反应热 —— 燃烧热、中和热
考点四 考点五
有关反应热的比较、计算 能源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练出高分
考点一 焓变与反应热
知识 梳理
递进 题组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知识梳理
(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物质 变化和 能量 变化。
(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 质量 守恒和 能量守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