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整时)
认识钟表——整时教案

课题:理解钟表(整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掌握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通过制作表盘活动理解钟表,抽象成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建立时间观点,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和动手操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理解钟面结构,准确理解整时。
理解整时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钟面模型、多媒体课件、学生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猜谜: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学生齐答:钟表)2、交代学习内容师:你们见过钟表吗?(出示钟表图。
)这些都是钟表,钟表能告诉我们什么?师:钟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理解钟表”吧!(板书课题:理解钟表)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个钟面,你看到了什么?生:12个数字(板书:数字。
)。
生:每个数字后面都有一个点。
(那我们叫做刻度。
板书:刻度。
)生:有两根指针。
师:这两个针一样吗?长的是什么针?(板书:时针长)短的是什么针?(板书:分针短。
)[设计意图]:在新课导入时,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
利用多媒体,用生动的视频,让学生听一听,猜一猜,说一说,每个学生的情绪都被调动了。
唤起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使其产生了跃跃欲试、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为展开下一步的探索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二、制作表盘,理解钟面1、借助记忆,集体交流制作大钟面师:刚刚我们都见过钟表了,现在你们能协助老师做一个钟表吗?教师出示一个大圆在黑板上师:想一想,钟面上已经有什么了?还缺什么?学生交流,钟面上已经有刻度,还缺数字和时针、分针。
随着学生交流,教师把制作好的部件一一贴在黑板上。
应到学生明确:有12个数、12个刻度、长的表针是分针,短的表针是时针。
(1)在表盘上写出12个数师:有12个数,你们觉得先写什么数比较好?为什么?引导学生回忆12个数的位置,先写最上面的12,最小面的6,最左边的9,最右边的3。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知识讲解 整时的写法

整时的写法
问题导入你能写出下面几个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吗?(教材84页例题)
过程讲解
1.识别钟面上的时间
2.整时的写法
整时的写法有两种:中文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
第一个钟面上的时间用中文表示,写作8时,用电子表数字的形式写时,应在“:”的前面写8,在“:”的后面写“00”,即8:00。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写出其他两个钟面所表示的时间。
3.解决问题
归纳总结
写整时有两种方式,即写成几时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
误区警示
【误区】图中钟面上的时间是(12时)。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没有完全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图中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表示6时。
错解改正6
温馨提示
当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时,才是12时。
《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课件PPT》教学内容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喷悼父名亿顿颖画栓政招谤吨掘煎吓婆狼干昔佩免疗烧哇介吃危纬盾榆僧《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课件PPT》第一PPT模板网
认识整时的方法:
分针长长指12, 时针指几就几时。
晌盼吼竖滥躁峪笑豺媚担孺嗜跋飘云咕忆据唱公熬彰兴渭融沧钨禹酗驯抗《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课件PPT》第一PPT模板网
7:00
乱咆勃松吓耽凹薪仍秃啪睫藕颜迅害丸仪卸窟缺燕羚亲靶辜莲坍孵彪含怯《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课件PPT》第一PPT模板网
9:00
10:00
12:00
6:00
9:00
时铣雕嚼代集训多卞国闷越文雨灯了手突铺匡娱于帜礁挠耸蕉彻何羚子镐《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课件PPT》第一PPT模板网
4∶00
10∶00
6∶00
12∶00
鸟酶皿醋狡层慕脚臂贺听词锰报避揖票唱莹屋阔殆睹晰丹寺价耙亭韦绚陪《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课件PPT》第一PPT模板网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会走没有腿, 会说没有嘴, 它会告诉我们, 什么时候起, 什么时候睡。
顺娇统暗尊借离供亢寡恕偶锈丰惺荷巡眺衣早某遥槽龟述舟勋距剩模拙涝《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课件PPT》第一PPT模板网
各式各样的钟表
肾缘尘袱疚跋敌共氯磅密擎校吼洋筒辖刊挞寺索郝打暖峡谱夹病急咖材废《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课件PPT》第一PPT模板网
晚甜川盟娃钢痉生锚毖及一古岩邵季涕冉夺便勋堰幌骚派弃洁吨杖卿国鞋《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课件PPT》第一PPT模板网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分针
时针
时针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12个数
认识钟表(整时)课件

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 观察钟表的时针和分针, 理解整时的概念。
STEP 03
案例三
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在 实际操作中掌握如何看整 时和如何表达整时。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 己日常生活中与时间有关的经 历,加深对整时的理解。
整时教学注意事项与建议
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培养时间观念
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让他们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强调实践操作
引导学生多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掌握 整时的知识和技能。
Part
04
整时应用
整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1
02
03
日常作息安排
整时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日 常作息,如起床、吃饭、 上学、上班、休息等时间 点。
约会与会议
在约会或会议中,通过整 时来约定时间,确保准时 到达。
培养时间观念
通过认识钟表,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时间,培养 时间观念,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促进思维发展
认识钟表需要孩子运用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有助于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提高生活技能
掌握钟表知识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安排日常生活 和学习,提高生活技能。
对未来学习和发展提出期望和展望
深入学习时间知识
在未来的学习中,孩子可以进一步了解时间单位、时分秒进位等 更深入的知识。
如何识别整时
01
02
03
04
观察时针和分针
首先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确定它们指向的刻度。
分针指向12点位
分针指向12点位表示整时。
时针指向整点刻度
时针指向特定的整点刻度,如 1点、2点等。
《认识钟表》评课稿范文

《认识钟表》评课稿范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评课稿来辅助教学,评课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快来参考评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钟表》评课稿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钟表》评课稿范文1今天非常的荣幸和几个兄弟姐妹去听了汀田三小吴明寅执教的一年级《认识钟表(整时)》,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钟表,要求学生知道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建立时间的观念,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吴老师的课给我很深的印象就是板书工整漂亮,教态自然得体,课程结构完整。
一、板书工整漂亮写得一手好字对教师而言有多重要,字如窗户,无论是听课的教师,还是学生看到这样一手好字,第一感觉就很好。
再说,我们做教师的天天要求学生写好字,自己不能写好字又如何有更强的说服力去要求学生写好字呢。
二、教态自然得体吴老师人长得漂亮,教态自然得体。
作为一名新教师,开公开课的时候有点紧张很正常,而吴老师的这节课让人感觉不到她有任何的紧张,下面坐着10多位听课的老师,能做到这样不容易,让我自愧不如。
吴老师的肢体动作没有多余的,显得很得体端庄,要多多学习。
三、课程结构完整吴老师的课从开头的导入,再到引申,到练习,最后总结。
给人一种很流畅的感觉,看得出来对这节课的准备吴老师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当然课的流畅与吴老师上课的不紧张也有很大的关系。
有时候上课,我会突然感觉自己接下来要讲的东西忘了,这是教学的大忌,也是新教师常犯的毛病,而吴老师的课确实做到了流畅,结构非常的完成。
当然吴老师的课还是给我留下了一些困惑,在此提出,与大家共同商榷!一、教学内容的取舍问题吴老师在教学本节课的时候,引入了秒针的知识,结果并不理想,学生对分针与时针的认识被秒针一搅合,新知识的学习大打折扣。
这个问题,首先源于学生的学具,学生的学具上出现了秒针,是通过秒针的拨动来调节时间,对整个时间的认识而言这样的`设计无可厚非,但是对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将秒针加入却有点勉强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学知识有一定的规律,不可操之过急。
认识钟表和整时(超详细获奖公开课教案)

认识钟表和整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钟表的基本结构,认识时针、分针、秒针的功能。
2. 学会分辨上午和下午,以及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
3. 能够正确读取整点时间,理解整时的概念。
4.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钟表的结构,学会读取整点时间。
难点:理解12小时制与24小时制的转换,以及下午时间的读取。
三、教学准备:1. 钟表模型若干个2. 计时器若干个3. 钟表图片若干张4. 教学卡片若干张5. 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钟表模型,引导学生关注钟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认识钟表:讲解钟表的基本结构,让学生认识时针、分针、秒针,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3. 分辨上午和下午:讲解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区别,让学生学会分辨上午和下午。
4. 学习整点时间:引导学生认识整点时间,如1时、2时、3时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读取整点时间。
5. 课堂练习:发放教学卡片,让学生独立完成整点时间的填空练习。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钟表的基本结构,学会分辨上午和下午,以及认识整点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要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学习半点时间:引导学生认识半点时间,如1:30、2:30等,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读取半点时间。
2. 学习刻钟时间:讲解刻钟时间的概念,让学生认识15分钟、30分钟、45分钟等,并学会读取刻钟时间。
七、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钟表模型。
2. 讨论并总结钟表模型的特点,以及如何读取不间。
3.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相互交流学习。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钟表的基本结构、时间读取方法等。
2. 强调下午时间的读取方法,提醒学生注意12小时制与24小时制的转换。
认识钟表教案15篇

认识钟表教案15篇认识钟表教案1第一课时《认识整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一课时(84-85页)认识整时。
【教材分析】:一年级学生已经储备了一些认识钟表的生活经验,因此大多数孩子会看整时,但这些只是粗浅的,感性的.教材安排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时间.【学情分析】:钟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的时间。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3、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从小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认识钟面及整时【教学准备】:钟面模型、学生学具钟面、课件。
【教学策略】:动手拨一拨、小组合作交流【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1、师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预设生齐说: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师说谜语:嘀嗒嘀嗒当当当,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师:谁猜到了这是什么?生可能说:闹钟, 师可引导说:钟表(板书:钟表)2、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钟表。
师:请同学随老师一起到钟表王国去看一看吧!(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钟表,生看)(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各种各样)师:你们觉得钟表王国有趣吗?3、板书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寻找其中的奥秘吧。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猜谜语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兴趣,在猜、议中营造积极、活跃、民主的学习氛围,利于孩子们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认识钟表整时课件

8时 8:00
小
10时 12时 10:00 12:00
明
的
一
6时
9时
天
6:00
9:00
亲爱的孩子们:
时针不停地转动,时间也就 悄悄地溜走了,而且再也回不 来了。因此,我们要学习小明, 从小就要做一个会安排时间并 且爱惜时间的好孩子。
4:00 11:00 7:00 1:00
13
1、请在你们的钟面上
拨一个3时
2、请在你们的钟 面上拨一个7时
3、请各在自己的钟 面上任意拨一个整时
时间像小马车 时间像小马车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向前跑
你我同坐一班车 你我同坐一班车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谁也少不了 时间像小马车 时间像小马车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向前跑 大家各自做什么 大家各自做什么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那就不同了
◆ 新课导入 ◆新课讲授 ◆快乐练习 ◆ 课堂巩固
◆畅谈收获
封面 底面
1、 猜 一 猜
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 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 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
7时 7︰00
4时 4:00
6时 6:00
7时 7:00
4时 4:00
6时 6:00
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 几就是几时
8
3时 4
7
5
6
12
11
1
10
2
9
8 7
3
9时 4
5 6
过1时是 几时?
11 10
9
8 7
12 1
2
3
4时 4
5 6
过1时是
12
11
1
几时? 10
2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钟表(整时)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第91、92页,练习十六第1 ~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
2、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钟面时间。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一个圆
师:请小朋友们看上面,这是我们学过的哪个图形?(圆)
2、加入12个数
师:现在请你瞪大眼睛仔细看,老师要在这个圆上加东西了。
(课件出示,出现数1-12)
师:我加了什么?谁愿意来告诉我们?
(沿着圆的一圈,出现数字1-12,数字越来越大。
)
(钟面上有一些数,让我们从小到大读一读,一共有几个数?最上面的数是几?最下面的数是几?左边的数和右边的数分别是几?)
3、揭题
师:仔细看看,再想一想,这幅图像什么,你在我们的生活中见到过吗?
(好像一面钟,可是还缺点什么)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二)、认识时针和分针
1、师:想想,老师的这面钟上还缺点什么呢。
谁能来告诉我?
(缺了一根时针<短针>和一根分针<长针>)
2、区分时针和分针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是时针,这是分针的?谁能把你的小知识和大家分享一下?
(又短又粗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是分针)
师:我们认识时针和分针了,大家跟他们打一声招呼吧!
(长长的细细地分针,你好;短短地粗粗地时针,你好。
)
请大家打开学具袋,和同桌互相指一指时针和分针。
(三)、认识整时
1、师:大家看,现在大屏幕上,一个完整的钟模型出来了。
那么大家知道吗,我们生活中的时钟是用来做什么用的?(看时间的)
2、师:那你们是否认识钟面上的时间呢?(7点)
师:7点是我们生活中的说法,在数学中,我们应该说成7时,时间的时
(板书:7时)。
(跟老师一起来读)
3、你怎么知道是7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出示钟面2时,这个时刻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钟面10时,这个时刻又是几时呢?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4、认识整时
仔细观察三个钟面,你发现了什么?(分针都对着数12,时针也对着一个数)师:像这样的,分针都对着数12,时针也对着一个数的时间,我们叫做整时。
分针指着12 ,时针指着7就是(7时),时针指着2是(2时),时针指着10是(10时)。
师:谁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刻的方法呢?(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5、拨整时
请小朋友在自己的钟表上拨出11时、4时,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
你最喜欢一天中的哪个整时,快速拨出来。
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时刻。
6、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出示6时和12时的钟面)钟面上表示的时间是几时?仔细观察这两个钟面,看看分针和时针有什么特点。
(6时分针和时针连成了一条线,12时分针和时针重合在一起)
7、反馈练习:连线(三个钟面,一个电子钟表,其中有一个钟面的时间不能找到,让学生自己写上去)
8、学习数字表示法
师:这个钟面和我们平常见到的钟就不一样了吧。
这个叫做“电子钟”。
这种表示时间的方法叫做数字表示法。
仔细看看,这个五时,用数字表示法是怎么表示的呀?上面有些什么?
(小圆点后面是两个零,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
你会用数字表示法表示2时吗?怎么表示(生说师写)。
10时怎么表示?
拿出刚才的练习题,把时间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写在括号里。
(四)、课间活动
下面让我们来轻松一下,一起欣赏一首小朋友喜欢的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请你根据歌曲的内容和节奏做动作,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欣赏歌曲)时间像小马车一样,哒哒哒哒的不停向前跑,一刻也不停留。
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
(五)动脑筋
请大家看大屏幕,你能马上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吗?(两幅图,小朋友在上午9时放风筝,小朋友在晚上9时睡觉)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两个9时?(一天有24个小时,一天时针要在钟面上走两圈,所以有2个9时)因此要准确的表示时间,得会用上上午、下午、晚上这些词语。
第小朋友放风筝的时间准确的说是上午9时,小朋友睡觉的时间准确的说是晚上9时。
(六)、安排时间
你知道吗,一(四)班的冬冬是个很了不起的孩子,他利用小闹钟把自己一天的生活安排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幅一幅的出图,课本92页插图)问:几时,冬冬在干什么?
第一个钟面表示的时间是7时,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表示(7时,7:00)你会用两种方法表示其他几个钟面吗?请你打开书92页,用两种方法表示剩下的几个钟面。
(指名上台展示)
冬冬利用钟表有规律的生活,小朋友也应该利用钟表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早睡早起,做健康聪明的孩子。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听说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吗?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当好时间的小主人。
(八)故事推理
你知道吗,今天是小白兔的7岁生日,他想请小猴子到他家去做客,于是他便给小猴子打电话:喂,是小猴子吗?今天我生日,你到我家做客吧!小猴子说:我什么时候去呢?小白兔说:你再过两个小时来吧!小猴子看看钟表,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9。
这下子他可糊涂了,到底该什么时候去呢?小朋友,你能帮小猴子想一想吗?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