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地区基本情况

合集下载

【情况】浙江省庆元县基本情况

【情况】浙江省庆元县基本情况

【关键字】情况浙江省庆元县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庆元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理位置东经118°50′--119°30′北纬27°25′--27°51′。

北面与本省丽水市的龙泉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接壤,东西、南面与福建省寿宁县、松溪县、政和县交界。

南北长,东西宽,土地面积1898平方公里。

全境山岭连绵,群峰起伏,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

北、东部为洞宫山脉所踞,山间盆地相对高度海拔600~,斋郎村海拔,是全县最高居民点;主峰百山祖,海拔,为浙江省第二高峰。

西南部和中部,是仙霞岭~枫岭余脉,山间盆地相对高度海拔330~。

这一地区分布有较多河谷,地势平缓,土质肥沃,灌溉方便,是粮食主要产区,其中黄田、隆宫、安南盛产毛竹;屏都、竹口乃“柑桔之乡”;新窑村海拔,为全县最低点。

2、气候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历年极端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气温稳定在以上,初日为~,大于积温为5491~4120℃,持续天数为259~220天。

初霜期一般出现在11月上旬,终霜期一般出现在3月中旬,全年无霜期247~193天。

降水量1760∽之间, 域内最大降雨年是1975年,为,最小年1971年,为。

在地域分布上是中部南北两侧中山区降雨量最多,东部次之,西部最少;总的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就局部而言,东、北部气温较之西南部和中部低,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

三、地质与土壤庆元属新华夏系,东南沿海丘陵地带的复式隆起带内,以新华夏系构造体系最以育,由一系列强大的冲断裂、挤压带组成,以庆元和张村两个断裂带为代表,总体走向北东15°—30°。

地层主要由晚侏罗系火山岩组成,为老竹—庆元火山活动带晚侏罗纪火山活动的形成岩石,约占钱县面积的75%,主要为流纹质、英安质和晶玻屑凝火岩或熔结凝灰岩。

由于生物、气候、成土母质以及地形等因素,土壤类型可分为4个土类、9个亚类、30个土属、72个土种。

浙江水稻区域种植习惯、病虫害发生情况调研教学内容

浙江水稻区域种植习惯、病虫害发生情况调研教学内容

浙江水稻区域种植习惯、病虫害发生情况调研浙江水稻区域种植习惯、病虫害发生情况调研一.浙江区域概况浙江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仅208.17万公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浙江地形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西南以山地为主,中部以丘陵为主,东北部是低平的冲积平原。

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气象灾害繁多。

年平均气温15~18℃,1月、7月分别为全年气温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为集中降雨期。

极端最高气温44.1℃,极端最低气温-17.4℃;浙江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710~2100小时。

二.浙江水稻种植情况2.1.水稻以直播主要,移栽为辅水稻是国内第一大口粮作物,生产状况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

2012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4.56亿亩,其中浙江水稻种植面积在1500万亩左右。

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种粮大户越来越多,单个大户所承包的土地也越来越多,而小面积的散户则越来越少,这非常有浙江水稻的规模种植和集约化种植。

由于直播稻具有省工省力、高产、生育期缩短等优点,近些年直播稻在浙江地区逐渐扩大,已占全部水稻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且发展迅猛,移栽稻则越来越少。

预计3年以后,浙江区域直播稻将达到全部水稻种植面积的80%以上。

传统的单季粳稻区已基本采用直播栽培方式,且免耕直播发展迅速,约占直播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直播区主要分布在浙江中北部,约占整个直播面积的95%以上,浙江南部的单季稻和双季稻也有零星分布,面积小而散。

2.2.以单季稻为主,双季稻继续减少水稻一直以来是浙江省的主要农作物,也是主要粮食作物。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一直以种双季稻为主。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农业结构和耕作制度的改革,以及双季早稻米质不佳等原因,本区的双季稻面积锐减,到2004年的时候单季稻种植面积已占浙江整个水稻种植面积的72%左右,04年至今,单季稻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占到85%以上。

浙江省统计年鉴

浙江省统计年鉴

浙江省统计年鉴1. 引言浙江省统计年鉴是由浙江省统计局编制的一本全面反映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年度统计资料汇编。

本年鉴通过丰富的数据和详细的分析,全面展示了浙江省各个领域的统计信息,为政府决策、学术研究和社会公众提供了重要参考。

2. 统计概述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闽台经济区的交汇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本章节主要介绍浙江省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口和经济总量等基本情况。

2.1 地理位置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南濒钱塘江,北界长江,西偏向江西省和安徽省。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长江经济带和珠江经济带的重要门户。

2.2 行政区划浙江省下辖11个地级行政区,包括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金华市、衢州市、舟山市、台州市和丽水市。

每个地级市下辖若干县级行政单位。

2.3 人口截至2020年底,浙江省常住人口总数为6000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占比超过60%,农村人口占比约为40%。

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劳动力资源充足。

2.4 经济总量浙江省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

2019年,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万亿元,居全国第四位。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1.3万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3. 经济发展本章节主要通过统计数据展示浙江省各个领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包括产业结构、投资情况、外贸发展、农村经济等。

3.1 产业结构浙江省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的比重相对较小。

其中,制造业是浙江省的支柱产业,包括纺织、化工、机械等行业。

3.2 投资情况浙江省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包括国内外的直接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交通运输等领域。

3.3 外贸发展浙江省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外贸大省。

外贸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出口商品涵盖纺织品、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等多个领域。

3.4 农村经济浙江省农业发展较快,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浙江地理

浙江地理

10 7
表1:浙江省各类产业的产值构成 统计项目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例 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例 其中: 工业产值 所占比例 工业比例 重工业 1978年 124亿元 37.90% 43.55% 37.90% 15.16% 1989年 844亿元 25.00% 45.73% 41.11% 14.17% 1997年 4638亿元 13.73% 54.12% 48.62% 13.14% 2002年 7796亿元 8.90% 51.08% 45.92% 20.68%
杭州湾跨海大桥(典例见08宁 夏高考卷);宁波—舟山港港口 建设、甬台温铁路.诸永高速 公路等
附:已考查的浙江地理试题
选自”省样卷”
36.(26分)图8表示某组团城市空间布局与地形,图9为该市1980-2007 年产业结构变化,表1是该市1980-2007年人均GDP增长情况。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表1
年份 1980 人均GDP(元) 634
1980-2007年人均GDP增长情况表
1985 1455 1990 2777 1995 12024 2000 2005 2007 21208 44156 61032
(3)D地许多农民通过征地变成了市民,住上了楼房,但有些人 仍喜欢养鸡、种菜,甚至在小区的草坪上种植蔬菜。你认为解决 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哪些?(6分)
一.自然地理:
5.典型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6.自然土壤: 红壤
7.自然资源: 矿产缺乏;渔业丰富等.
8.自然灾害: 伏旱.洪涝.台风.滑坡.泥石流 等
二.人文地理:
1.农业:水稻种植业;城郊农 业;立体农业等
2.工业:纺织.能源工业(石油 储备基地与沿海新能源开发) 等 3.产业结构和区域可持续发 展:能利用图表分析(典例见 宁波二模卷37题) 4.交通建设:

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2018年地级市市区基本情况统计(三)

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2018年地级市市区基本情况统计(三)

125060795 2123487 41430504 37976707 81506804 148784 119368154 6.8
17466268 15805309 3110530 1812852 15573258 1348399
67680658 928192 32709488 29195229 34042978 158558 63645818 6.0
1661555 1520889 226594 98121 2093405 185802
湖州市
11898100 455307 5274455 4640368 6168338 88371 11876502 8.1 1216618 1007679 164340 66599 1844635 184522
绍兴市
23922709 165962 9685691 7287265 14071056 79549 23692181 7.4
2336655 1971759 307027 127493 2960257 431372
12464226 246632 5869664 5281926 6347931 97720 11267506 7.4
指标
(三)环境 废水排放总量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氨氮排放量 工业废水排放量 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工业氨氮排放量 工业化学需氧量去除率 工业氨氮去除率 废气排放总量 二氧化硫排放量 氮氧化物排放量 工业废气排放量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 工业二氧化硫去除率 工业氮氧化物去除率 工业烟(粉)尘排放量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污水处理率 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 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

浙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浙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浙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浙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一、经济总体情况浙江省是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位列全国经济大省。

近年来,浙江省的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GDP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人均GDP也居全国前列。

浙江省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制造业和服务业,其中制造业占据了经济总量的较大比重。

二、制造业发展情况浙江省的制造业经济基础雄厚,民营企业在制造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许多大型民营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影响力。

浙江省制造业的主要领域包括纺织、服装、电子、家电、汽车等。

为了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浙江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三、服务业发展情况浙江省的服务业发展较快,尤其是金融、旅游、互联网等行业。

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城市,是互联网经济的典型代表,拥有众多知名互联网企业和创业园。

同时,浙江省的金融业也非常发达,有各类金融机构和现代金融服务。

四、民营企业发展情况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发展很活跃,许多知名民营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较大规模。

浙江省的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其中以家电、服装、互联网等行业最为突出。

民营企业在经济增长、就业创造、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投资环境情况浙江省一直以来都注重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法治建设,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浙江省设立了多个投资促进园区,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服务保障,吸引了大量投资。

同时,浙江省还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六、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虽然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浙江省的资源瓶颈问题比较突出,土地、能源等资源紧缺。

其次,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发展不均衡,有些地区经济基础薄弱。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浙江省应加大对创新和科技的投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

七、建议为了更好地促进浙江经济的持续发展,建议浙江省加强对制造业的支持,推动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培育更多的高端制造业企业;加大对服务业的发展支持,培育更多的金融、旅游、互联网等领域的服务业企业;同时,浙江省还应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和服务保障,促进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

浙江省能源概况

浙江省能源概况

第一篇基本情况一、浙江省基本概况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因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又称浙江)江流曲折而得名。

浙江素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之称。

全省现辖2个副省级城市,9个地级市,36个县、22县级市和32个市属城区。

全省常住人口4613多万。

山海并利,物产丰富。

浙江属于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全省陆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为全国面积的1.06%,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内有耕地面积161.38万公顷,人均0.55亩,河流和湖泊占6.4%,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

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37亿立方米,按单位面积计算居全国第4位。

浙江是我国高产综合性农业区,茶叶、蚕丝、水产品、柑桔、竹制品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3061个,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其中面积495.4 平方公里的舟山岛为我国第四大岛,海岸线总长6486.24公里,居全国首位,其中大陆海岸线2200公里,居全国第5位。

岸长水深,为港口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全省可建万吨级以上泊位深水岸线105.8公里。

目前全省有万吨级以上泊位55座,已初步建成宁波、舟山、温州、海门、乍浦五大港口为主体的港口群,其中宁波北仑港是中国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可停靠30万吨级货轮,年吞吐量居全国第2位。

东海大陆架盆地有着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前景。

2008 年,浙江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全省全民生产总值为21486.9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95.43 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1580.33 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8811.16 亿元,增长11.8%。

三次产业结构从上年的5.3:54:40.7 调整为5.1:53.9:41。

嘉兴的基本情况

嘉兴的基本情况

嘉兴的基本情况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

嘉兴东临大海,南倚钱塘江,北连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运河纵贯境内。

市城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尤以在人间天堂苏杭之间著称。

嘉兴陆地面积391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3447平方公里,水面328平方公里,丘陵山地40平方公里,市境海域4650平方公里。

市境属于长江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平均海拔3.7米(吴淞高程),地势大致呈东南向西北倾斜,境内河渠纵横交错,田、地、水交错分布,形成“六田一水三分地”,旱地栽桑、水田种粮、湖荡养鱼的立体地形结构,人工地貌明显,水乡特色浓郁。

嘉兴市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东亚季风区,冬夏季风交替,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特点,因地处中纬度,夏令湿热多雨的天气比冬季干冷的天气短得多。

年平均气温15.9摄氏度。

年平均降水量1168.6毫米。

年平均日照2017.0小时。

嘉兴是长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

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沪杭铁路复线、320国道、沪杭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申嘉湖(杭)高速、杭浦高速等贯通境内,杭州湾跨海大桥使嘉兴与宁波的交通十分便捷。

全市境内的高级和次高级路面铺装率居全省之冠。

已实现了市到县(市)的半小时交通圈和嘉兴到上海、杭州、宁波、苏州的一小时交通圈。

从市区出发,在100公里的范围内有上海浦东、虹桥和杭州萧山三个国际机场,一小时左右车程均可到达。

未来五年,嘉绍、嘉萧、嘉通高速公路先后建成,“三纵三横三连”的高速公路网建设将全面完成,投资的硬环境将更为改善。

嘉兴海洋资源较丰富,深水岸线较长,适宜建深水泊位。

被孙中山先生誉为“东方大港”的深水良港——嘉兴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年吞吐量已超2200万吨。

嘉兴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地区基本情况
1.杭州市(8区3市2县)
a.上城区
b.下城区
c.西湖区
d.拱墅区
e.江干区
f.萧山区
g.余杭区
h.滨江区
i.富阳市
j.临安市
k.建德市
l.桐庐县
m.淳安县
2.宁波市(7区3市2县)
a.海曙区
b.江东区
c.江北区
d.镇海区
e.北仑区
f.鄞州区(yin)
g.大榭开发区
h.宁波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i.奉化市
j.余姚市
k.慈溪市
l.宁海县
m.象山县
3.温州市(4区2市6县)
a.鹿城区
b.龙湾区
c.瓯海区
d.瑞安市
e.乐清市
f.永嘉县
g.平阳县
h.苍南县
i.文成县
j.泰顺县
k.洞头县(dong)
4.嘉兴市(4区3市2县)
a.南湖区
b.秀洲区
c.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d.嘉兴港区
e.平湖市
f.海宁市
g.桐乡市
h.嘉善县
i.海盐县
5.湖州市(4区3县)
a.吴兴区
b.南浔区
c.湖州经济开发区
d.湖州太湖度假区
e.德清县
f.长兴县
g.安吉县
6.绍兴市(7区3市2县)
a.越城区(市区)
b.袍江工业区
c.城东开发区
d.城南开发区
e.城东生态产业园
f.镜湖新区
g.迪荡新区(城)
h.诸暨市
i.上虞市
j.嵊州市(sheng)
k.新昌县
l.绍兴县
7.金华市(2区4市3县)
a.婺城区(wu)
b.金东区
c.兰溪市
d.永康市
e.义乌市
f.东阳市
g.武义县
h.浦江县
i.磐安县(pan)
8.衢州市(qu)(2区1市3县)
a.柯城区
b.衢江区
c.江山市
d.常山县
e.龙游县
f.开化县
9.舟山市(2区2县)
a.定海区
b.普陀区
c.岱山县
d.嵊泗县
10.台州市(3区2市4县)
a.椒江区
b.黄岩区
c.路桥区
d.临海市
e.温岭市
f.玉环县
g.天台县
h.仙居县
i.三门县
11.丽水市(1区1市7县)
a.莲都区
b.龙泉市
c.景宁畲族自治县(she)
d.缙云县(jin)
e.青田县
f.遂昌县
g.云和县
h.庆元县
i.松阳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