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的化瘀巧治老年病
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病的体会

而 出 现 口 眼 歪 斜 , 肌 麻 痹 。 治 以 凉 肝 祛 风 通 络 之 法 , 方 以 面 处
月后 复 诊无 复 发 。 按 : 斑 秃 属 “ 风 ” 范 畴 , 因 病 机 常 为 血 虚 不 能 随 气 油 病
栀 子 、牡 丹 皮 、桑 叶 、菊 花 、槟 榔 、钩 藤 、大黄 凉 肝 清火 :
故治 疗 应抓 住 主 要 病 因病 机 , 柴 胡、 郁 金 、香 附疏 肝解 郁 : 以
典 型 病例 : 张 某, ,5 岁 。销售 员 。因 工作 压 力 大, 女 3 精
神 紧张 导 致经 常 失 眠 , 悸 , 心 1个 月前 发现 头 发 多处 成 斑块 脱
落 , 面 呈 光 亮 的 头 皮 , 界 处 可 见 少 许 白 发 , 某 院 治 疗 未 表 边 经
1 2 结 合 病 位 治 疗 .
推 波 助 澜 的 作 用 。老 年 患 者 常 见 的 临 床 表 现 如 头 身胸 背 疼 痛 、半 身不 遂 、 肌肤 甲错 、唇 黯 舌紫 、皮 肤 色素 沉着 、腹 内 积 块 、 两 目暗 黑等 , 一 不和 血 瘀 相 关 ] 因此 老 年 病 都 有 无 。 不 同 程 度 的 血瘀 存 在 , 血瘀 是 老 年 病 重 要 的 病 理 因素 。活 血
维普资讯
20 年 1 02 0月第 9卷第 1 期 0
中国中 医药信 息杂志
・ 7・ 6
活 血 化 瘀 法 治 疗 老 年 病 的 体 会
石 云 李 新 龙 明 照
( 南 省 第 二 人 民 医 院 昆 明 6 0 2 ) 云 5 0 1 中 医 认 为 , 体 脏腑 功 能 的 维持 , 靠 血 液 , 所 谓 : 目 人 全 即 受血 而 能 视, 受 血 而 能步 , 受血 而 能握 , 受血 而 能 摄, 足 掌 指 保
活血化瘀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解析

18 18
第十八页,共58页。
破血溶栓类
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 赤芍、冰片等
19 19
第十九页,共58页。
防治脑血栓及其后遗症中成药
通心络胶囊 ---- 通络破血力强 ,药性偏温
水蛭 、全蝎 、 土鳖虫、 蜈蚣 、蝉蜕、 人参、 赤芍、 冰片等
生脉饮
【成 分】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效主治】益气,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 心悸气短
新药
川芎+丹参+冰片 川芎+丹参+水蛭+蟾酥
28 28 第二十八页,共58页。
中药针剂
• 葛根素
• 红花 • 灯盏花 • ---
29
29
第二十九页,共58页。
葛根素片
32 32
第三十二页,共58页。
现代机理研究只能作为 佐证,一定要结合中医 辨证!!!
33 33
第三十三页,共58页。
速效救心丸 发明人— 章臣桂
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卫生部新药评审委员
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师从第一位留法博士——田少林
“剂型是为疗效服务的”
34
34
第三十四页,共58页。
速效救心丸(滴丸 )
丹参、三七、冰片
温 微寒
偏凉
6
第六页,共58页。
川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性温。
“血中之气药” “上达巅顶,下通血海, 中开郁结,旁达四肢”。
丹参:活血化瘀,凉血除烦。性微寒。
“降而行血,由热而滞宜之”。
7
第七页,共58页。
主要两方面区别
升降浮沉 寒热温凉
活血化瘀泡脚方

活血化瘀泡脚方篇一:泡脚秘方泡脚秘方一、晚上泡脚为什么能补血血虚、血瘀→手脚冰凉、舌质黯淡、脸上有斑、心脏发紧、憋闷、喘不过气晚上泡脚—热水中放红花(味辛,性温,归肝经和心包经,破血、行血、和血、调血),活血化瘀;疏通肾、肝、脾三条阴经。
二、泡脚的窍门春天泡脚,开阳固脱;夏天泡脚,祛湿除热;秋天泡脚,清肠润肺;冬天泡脚,丹田暖和。
三、泡脚材料水中放盐→便秘→还可以消除疲劳,帮助睡眠。
水中放醋→脚臭→祛除脚臭、防治脚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风湿。
水中放生姜、陈皮、薄荷→脾胃虚→暖脾胃,祛湿邪。
水中放花椒→除臭祛湿、利气行水、扶助阳气。
水中放白芍、益母草、当归→痛经→痛经一般是体寒或气滞血瘀引起,白芍除阴气、祛腹痛、通顺血脉、益母草去瘀生新,活血调经;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还可以使皮肤白皙红润,改善手脚冰凉的问题。
水中放干姜—风湿骨痛、怕冷怕凉→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水中放黄芪10克、透骨草10克、伸筋草10克、花椒6克→糖尿病(阴虚所致)→花椒祛湿;黄芪补气固表;透骨草可以帮助药物透过皮肤深入肌体,发挥药力。
四、泡脚忌讳一忌刚吃饭或空腹后泡,应饭后半小时后。
二忌水温过高,应40—50度。
三忌时间过长。
应20分钟左右,微微出汗即可。
四忌自作主张,乱放中药。
密方泡脚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诸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除湿去暑秋天泡脚,肺腑润育;冬天泡脚,藏精温肾热水泡脚,如吃补药:中药泡脚,胜吃补药天天吃只羊,不如中药泡脚再上床用中药泡脚是利用热水促进药物渗透进人体的作用,即可保证药物能通过脚部透达周身经络,又不会出现口服药物过量导致不良反应的情况。
可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中药配方,将刚煎好的中药放入足浴盆中,利用中药蒸汽熏蒸足部约10分钟。
中药熏蒸是中医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将其应用于足疗中,能借助水蒸气扩张足部的毛细血管,使中药的有效成份充分地通过毛血管循环至全身经络,再循经络运行到五脏六腑,从而达到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的作用。
扶正化瘀的功能主治

扶正化瘀的功能主治1. 什么是扶正化瘀?扶正化瘀是一种中医药的治疗方法,通过调理人体内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扶正化瘀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血液循环,调理气血,从而达到调理阴阳平衡,恢复人体健康的效果。
2. 扶正化瘀的功能主治扶正化瘀具有以下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扶正化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身体新陈代谢,排除体内的淤血和瘀血,缓解疼痛,治疗一些血液循环不畅的疾病,如痛经、血栓等。
•调理气血:扶正化瘀可以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强气血的营养供应,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预防和治疗一些免疫功能紊乱的疾病。
•促进组织修复:扶正化瘀可以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加速伤口的愈合,减少疤痕形成,治疗一些创伤和手术后的恢复。
•调节内分泌:扶正化瘀可以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平衡激素水平,改善内分泌紊乱引起的疾病,如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症等。
•提高免疫力:扶正化瘀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治疗一些免疫功能紊乱的疾病。
•缓解疼痛:扶正化瘀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感觉,对于一些慢性疼痛症状,如关节炎、颈椎病等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抗衰老:扶正化瘀可以促进细胞的活力,延缓衰老过程,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从而具有抗衰老的功能。
3. 扶正化瘀的应用范围扶正化瘀可以应用于多种疾病和症状的治疗和调理,包括但不限于:•妇科疾病:如妇科炎症、月经不调、痛经等。
•血液循环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
•免疫功能紊乱疾病:如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等。
•创伤和手术后的恢复:如骨折、创伤、手术后的修复等。
•老年性疾病:如骨质疏松、老年性痴呆症等。
4. 扶正化瘀的常见方法扶正化瘀主要有以下常见方法:•中药治疗:通过中药的使用,根据具体病情调配药方,进行煎煮或者冲泡后服用,达到扶正化瘀的效果。
•食疗调理:选择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进行搭配食用,如桂圆、红枣、姜等。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扶正化瘀的效果。
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眩晕临床体会

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眩晕临床体会瘀血是老年眩晕的重要因素,风、火、痰、虚、外伤等皆可导致瘀血。
瘀血阻络,气血逆乱,瘀阻脑窍或脑窍失于濡养均可发病。
故老年眩晕应重视瘀血这一病理因素,临证以活血化瘀治之常常能取得好的疗效,本文主要介绍从瘀论治眩晕临床体会。
标签:眩晕病;瘀血;活血化瘀;老年人1 瘀血致眩的认识宋·杨仁斋首先指出瘀血可导致眩晕的观点。
后明·虞抟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血瘀致眩”之论,并认识到内因、外因所致瘀血皆可致眩晕。
清·王清任开血瘀证专题研究的先河,并独创通窍活血汤治疗血瘀之眩晕。
近代医家林沛湘[1]认为外伤、气滞、血寒、血热、湿热、痰火阻遏等皆可致瘀,导致清阳不展,脑失所养,导致眩晕。
沈智理等[2]认为瘀血在众多病理因素中起关键作用,临证治疗擅用活血化瘀法。
李芳[3]认为“无瘀不作眩”,主张从瘀论治眩晕。
2 虚实夹杂,多兼瘀血为患老年眩晕多为虚实夹杂之证,其本为肝脾肾亏虚,常夹风、痰、瘀、火为患。
而老年患者正气不足,无力祛邪,故病情反复难愈,多转为慢性,久病多瘀,因此老年眩晕常夹瘀血为患。
通过临床观察可以发现,老年眩晕患者大多有面色暗淡无华,舌有瘀斑,脉涩等瘀血表现。
老年患者,脾土本虚,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均可导致土失健运,水湿聚而成痰,阻滞脉络,血行不畅而为瘀,故痰瘀常相兼为患。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血瘀阻其清阳上充神之府而为眩;或肝郁日久化火,肝火上炎,气血逆乱,容易生瘀致眩;老年患者,肝脾肾亏虚,虚则容易生瘀。
血赖气以行,气虚故生瘀;血喜温而恶寒,阳虚则寒,寒则涩而不流,易生瘀;阴血亏虚,加之脾虚气血化生不足,故脉道血液变得粘稠,也容易生瘀,导致眩晕。
老年患者常肾虚骨软,容易跌倒损伤,易致气血凝结不得消散而致眩晕。
可见老年眩晕多与瘀血相关。
3 标本兼治,以活血化瘀为要眩晕瘀证治以活血化瘀,血脉通畅,气血调和,清窍得养,眩晕自解。
眩晕瘀证根据病因的不同又可分为:气虚血瘀、血虚血瘀、阳虚血瘀,气滞血瘀,阳亢血瘀,肝热血瘀,痰浊血瘀,外伤血瘀。
老中医教你活血化淤的方法

老中医教你5种方法活血化淤15克,绿豆15克,甜杏仁9克,玫瑰花6克,红糖适量。
先将玫瑰花用布包好,与洗净的海带、绿豆、甜杏仁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煮汤至熟,去玫瑰花,加入红糖调味即成。
每日食用1次,连续食用20天~30天。
适宜粉刺久治不愈和反复发作者。
补血健脑、活血化淤的红糖。
性平,味甘。
具有润肺生津、和中益脾、补血健脑、活血化淤、强身健体等作用。
但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忌食。
红糖中含有较多的葡萄糖,在每百克红糖中,含蛋白质0.4克,碳水化合物93.5克,钙90毫克,铁4毫克,维生素B2 0.09毫克,烟酸0.6毫克以及一定量的胡萝卜素和微量元素锰、锌等营养物质。
红糖中所含的矿物质铁,是构成红血球的重要成分,是造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红糖中所含的葡萄糖,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祖国医学认为,红糖具有补血、健脑、御寒、强身、活血、化淤、生新等作用。
主治胃寒脾虚等症,特别适宜产妇食用。
在吃红糖时,1次不要食用过多,最好将红糖煮成红糖水再食用,这样既可避免杂质入口,又可消毒,有利于消化吸收。
现为行经第1~2天或经前1~2天发生小腹疼痛,待经血排出流畅时,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且经血颜色暗,伴有血块。
患者可取完整带核鲜山楂1000克,洗净后加入适量水,文火熬煮至山楂烂熟,加入红糖250克,再熬煮10分钟,待其成为稀糊状即可。
经前3~5天开始服用,每日早晚各食山楂泥30毫升,直至经后3天停止服用,此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即可见效。
此法也适合月经不调、中医辨证为血淤者。
活血化瘀、养肝护肝的食品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调节人体血量分布;肝能调节情绪,分泌排泄胆汁,促进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养肝护肝22字法则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有利于消化吸收和排除废物,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初春时节,寒气较盛,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升发。
但不能贪杯过量,因为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多饮必伤肝!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匀。
大通筋的功效与作用

大通筋的功效与作用大通筋是一种中药材,也被称为红狗脖子。
它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包括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止痛等,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本文将详细探讨大通筋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大通筋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中医学认为,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疼痛、肿胀、淤血等问题可以通过活血化瘀来缓解。
大通筋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例如大通根素、水杨苷等,这些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消散淤血,加速伤口愈合。
因此,大通筋被广泛用于治疗创伤、淤血、疼痛等疾病。
其次,大通筋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
中医学认为,湿邪和风邪是造成风湿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大通筋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特殊的抗炎作用,可以祛除湿邪和风邪,改善风湿性疾病的症状。
研究表明,大通筋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关节炎、痛风等疾病的痛苦。
因此,大通筋被广泛应用于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中。
此外,大通筋还具有止痛的功效。
中医学认为,疼痛是机体受到伤害或疾病的信号,而止痛就是减轻或消除这种信号的过程。
大通筋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刺激人体内部的止痛系统,促进内脏和组织的舒张,减轻疼痛的感觉。
此外,大通筋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应,减少组织缺氧,从而减轻疼痛感。
因此,大通筋对于疼痛症状的缓解具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大通筋还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炎症反应是机体对抗病原菌的一种保护机制,但过度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
大通筋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大通筋还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抗疾病的能力。
因此,大通筋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
此外,大通筋还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氧化应激是导致人体老化和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通筋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保护细胞膜和DNA免受氧化损伤。
此外,大通筋还可以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加细胞对抗氧化损伤的能力。
因此,大通筋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疾病。
活血化瘀的中药有那些

活血化瘀的中药有那些活血化瘀的中药有那些1、活血化瘀的中药有当归当归性味甘、辛、温。
补血养血、活血化瘀、调经止痛、润肤除斑。
内服治疗月经不调、痛经、贫血体虚、血虚头痛、黄褐斑、老年斑等。
外用可改善肤质、祛斑除皱。
美容应用:当归内服可活血补血调经,使皮肤光泽红润,最适合女性平时保养。
敷脸可活血淡斑,促使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细嫩有光泽。
注意:当归有活血作用,敷脸时有轻微刺激性,敏感性皮肤者慎用。
2、活血化瘀的中药有丹参丹参性味苦、微温。
有活血化瘀、排脓、宁心安神功效。
常用语心脏病。
胸闷心悸、失眠多梦、淤血疼痛、黄褐斑等。
外用治粉刺痤疮、黑斑等。
美容应用:丹参有活血化瘀、消炎排脓的作用,外用敷脸可改善黑斑及皮肤色泽暗沉,对青春痘、瘢痕也有作用。
注意:用丹参敷脸时,一般都与其他中药粉混合使用。
有轻微刺激性,敏感性皮肤者慎用。
3、活血化瘀的中药有益母草益母草性寒味苦,具有很好的调节月经以及活血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具有祛瘀以及止痛、降低血压的效果,服用益母草之后能够很好的扩张身体中血管的大小,有效的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对于体内的微循环还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4、活血化瘀的中药有赤芍赤芍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以及凉血止痛的作用,另外服用赤芍之后能很好的增强身体中的冠脉血流量以及输出量,对于体内的微循环调节作用也非常的非常不错。
如果出现了中毒、惊厥、疼痛等情况,服用赤芍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一般情况下赤芍的使用量应该控制在3克到15克之前,千万不能够超量服用。
5、活血化瘀的中药有丹参丹参也具有很好高的养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很好的调整心率情况,并且增加冠脉血流量。
除此之外还能够抗变态反应,对于身体非常的有好处。
活血化瘀的常见食物1、洋葱。
洋葱是我们生活中一种很常见的食物。
它具有辛温,归肺、肝经等功效。
洋葱有温阳活血的作用,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
洋葱含有的前列腺素A,是较强的血管扩张剂。
它含有的葱蒜辣素,能抗血小板聚集,因而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与血液黏稠度,并降低血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血的化瘀巧治老年病摘要: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
中医认为百岁而终才是属于尽其天年的自然死亡。
因此,中医在抗衰老及老年病的治疗中,除用健脾补肾、滋补气血的方法外,也重视配合活血化淤治法,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
一、老年淤血的病因病机人体脏腑功能的维持,全靠血液,即所谓:目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保持人体健康必须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骨髓坚固,内外调和。
因此,气血调和才能使人体延年益寿,防止早衰,抵御外邪侵袭。
老年人气血日衰,血行不利,容易造成脉道不通,血行失度而成淤血。
有人应用电子计算机预测老年人的寿命,看到老年人处老组衰态者为气虚型,以肾气虚为主。
进入老年组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从气虚型向血虚型过渡,以心血虚为多见,以至发展到气虚血虚型。
表明年老气血日衰药学论文,脾之运化,肝之疏泄,肾之气化功能均日益衰退。
升清降浊功能低下,致痰浊内留,淤阻经脉而加重淤症,如老年人口唇多紫暗、有老年斑,脉弦紧,表浅静脉扩张,目视不明,腰腿胀作痛等,均为淤血之表现。
二、老年淤血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淤血的临床表现,随发生的部位、程度、性质、时间而有很大的差异,可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活血化淤专业委员会制订的血淤症诊断试行标准为依据。
健康老年人暗红紫舌也较多,占 46% ,舌下小血管曲张也较明显。
舌下小血管曲张主要分布部位,限于中侧带以内,以无淤点(斑)者为 1 度,如外侧带同时有曲张或有明显淤点(斑)者为 11 度。
结果 86 名健康老年人组, 1 度 33 例, 11 度5 例,与 84 名健康成人组 1 度 22 例, 11 度 2 例比较,显着增多(p < 0.05 )。
提示舌下小血管与舌质暗(淤)有密切关系。
对中医辨证与辨病有参考价值。
对200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高血压、颈椎病等老年病的分析,虚症占 98 例(49%),实证 30 例(15%),虚实夹杂 72 例(36%)。
因此,实践中必须强调辨证论治,健脾、补肾、脾肾双补,养血活血化淤等治则,都不能互相代替或否定。
淤血的脉象多是涩、结代,也有人认为以弦脉为主, 200 例老年病中,有弦及兼弦者 121 例,占 60.05% 。
三、活血化淤治法在老年病中的应用老年病的治疗应本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手法,着重扶正祛邪两方面。
临床常见的老年病为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泌尿系感染、慢性肾炎、眩晕综合症、脑血管意外、肺气肿、前列腺肥大等。
活血化淤法为常用治则之一。
据 200 例分析,采用活血化淤法者占 24% ,另外 214 例分析占23.2% ,为各种祛邪法之首位。
其他依次为清热利湿、止咳化痰、平肝潜阳、疏散解毒、疏肝理气等法。
常见老年病应用活血化淤法如下: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论文开题报告。
由于年老体弱、心气不足,血行缓慢淤滞,易成“血淤”。
心血淤阻而引起胸闷心痛,为老年人常见病之一。
王清任血府逐淤汤为常用的方剂之一。
蒲辅周主张通其心气,调其营卫,顺气活血的气血两和法,方用人参、丹参、鸡血藤、没药、琥珀粉、远志、香附、血竭、石菖蒲、茯神十味药,名为两和散。
活血而不破血,清而不伐。
岳美中主张用行气活血的交通血府逐淤汤:当归、川芎、桂心、瓜蒌、薤白、枳壳、橘梗、红花、桃仁、牛膝、柴胡。
赵锡武主张用活血行水法,如参苏饮(人参、苏木)、当归、红花、桃仁、藕节等。
浮肿合当归芍药散。
结代脉心动悸浮肿合真武汤。
郭士魁认为,气滞血淤是冠心病人的共性,主张用活血化淤寓通于补。
用冠心 11 号方(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降香),体虚者加党参、黄精。
章真如老师主张用益气活血通络法药学论文,人参合失笑散,并加三七粉或琥珀末冲服。
急性心肌梗塞,为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期病死率较高,属于中医“真心痛”、“厥心痛”。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症状不典型,或心电图改变较慢者为多。
可能和老年人心脏缺血时间较长,形成缓慢,有较多的侧枝循环,或由于体内感觉神经末梢有实质性损伤和退化,痛厥升高,或由于已存在脑供血不足,进一步加重痛觉迟钝有关。
老年组病人,并发症多,其急性期病死率比用同样疗法的非老年组为高,分别为 13.1% 及 6.8% 。
老年组病人,除有虚象外,本虚标实的表现也很突出,据 38 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统计,有血淤症者占 31 例。
故在治疗上采用益气活血法。
益气活血制剂:党参 15g 、黄芪 30 g 、黄精 15g 、丹参 30g 、川芎 15g 、郁金 15 g ,制成浓缩煎剂口服。
部分病例除用上方制成针剂静滴外,用冠心 11 号(丹参、赤芍、川芎、红花、降香)注射液合生脉散注射液静滴。
属淤血痹脉,可用丹参或复方丹参(丹参、降香)注射液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中,静脉点滴,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塞。
岳美中认为,心肌梗塞作喘者也可用黑锡丹 50 粒送服,通淤血、止喘。
脑血管病,中医称为中风或卒中,包括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多种脑血管病。
祖国医学认为系本虚标实、血阻脉络。
因此,活血化淤为基本治疗法则。
在中经络病例用之尤广。
朱丹溪曾以乳香、没药、红花合理气化淤祛风药。
治疗老年妇女手足左瘫不言而有痰病例,服十日后即手足微动而言。
张锡纯用振中汤(生乳香、生没药、当归、白术、陈皮、厚朴)加人参、白芍、山萸肉,治七旬老媪陡起腿痛,不能行动,数剂而愈。
天津医学院治疗 81 例老年中风,其中缺血性 69 例,出血性 12 例,中经络气虚脉阻型用益气活血、化淤通脉法治疗(黄芪、当归、赤勺、川芎、桃仁、红花、地龙、丹参、鸡血藤)。
气滞血淤型用行气活血化淤通络法(当归、丹参、鸡血藤、红花、黄芩、瓜蒌、香附、川芎)。
中脏腑闭症用化淤开窍(丹参、郁金、菖蒲、苏合香、安息香等),脱症用扶正固脱。
有效率 81.4% ,病死率 8.6% 。
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用活血注射液(彤参、川芎、红花等),静脉点滴,治疗 69 例老年脑血栓形成,总有效率 73.8% ,其中显效以上 37.6% ,疗效与非老年组无明显差异,但肌力恢复老年组较差,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作为老年中风、半身不遂的常用方剂,尤宜用于正虚邪实、气血流行不畅、气虚血滞、闭阻经络者。
上海中医学院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或点滴,治疗缺血性中风 65 例,其中 60-70 岁老年人占2/3 ,有效率 87.7% ,显效率 43.1% 。
认为具有养血、活血、行血、化淤作用。
任应秋认为“阴虚与阳虚,实为中风辨证的两大关键”药学论文,“大抵治疗阳虚,药取其气,气重在辛。
治疗阴虚,药取其味,味重在酸。
而总须重佐之以活血,因为阳虚血必凝,不活血无从拔其机,阴虚血必滞,不活血无以通其经,这是治中风病的最吃紧处”,说明了活血化淤在中风治疗中的重要性。
中风后遗症用祛风活血、通络补肾法(川芎、葛根、丹参、威灵仙、络石藤、红花、桃仁、当归、牛膝、泽泻、茯苓、女贞子、枸杞、全蝎等),也有较好疗效。
慢性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亦为老年常见病,由于脑供血减少,影响脑细胞的营养和代谢,发生变性和坏死,临床上表现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头晕,甚则为老年性痴呆,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能力。
当归、赤芍、桃仁、郁金等与补肾益气药同用,具有促使脑血液循环获得改善,使趋于边缘状态的脑细胞功能恢复作用。
脉管炎,老年性动脉硬化,常易引起下肢动脉闭塞。
上海用软坚化淤法,失笑散合海藻、牡蛎、虎杖、狶莶草等加减,治疗50 例,临床治愈 41 例( 82%),好转 6 例( 12% ),截肢 3 例( 6% ),有一定远期疗效。
目前对血栓性静脉炎,急性期用清热利湿、活血化淤,慢性期用益气活血、清热利湿,亦取得较好疗效。
震颤麻痹综合症,在老年人由脑动脉硬化引起并非少见。
岳美中认为,其病机和中风前趋相似,为气虚血淤、肝风内动的表现。
可用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
可用补阳还五汤(黄芪120g 、当归 5g 、川芎 5g 、桃仁 5g 、红花 5g 、赤芍 5g 、地龙 10g )治疗有效。
老年皮肤病,也常用活血化淤法治疗,如以补气养血活血化淤法治疗老年硬皮病 18例, 50% 显效, 50% 有效。
对严重带状泡疹后遗神经痛,用疏肝活血汤加味;老年慢性丹毒,用回阳温经汤、通络散淤的阳和汤加减(丹参、红花、牛膝、肉桂等),内服及外洗亦有效论文开题报告。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特点,与非老年组比较,有反复出血者多、合并胃癌或穿孔发生率高,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多等特点,采用 6- 氨基乙酸,约 20% 可引起脑血栓形成与栓塞,而采用单味大黄对 102 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止血效率为95.1% ,平均 45 小时止血。
肾及输尿管结石,在老年人中相当常见。
本病为“五淋”中的石淋。
其中亦有因气滞血淤气逆不行、血脉淤阻而成者。
岳美中用木香流气饮或血府逐淤汤治疗获效。
前列腺肥大药学论文,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病,其发病率可高达 70% ,中医称之为“淋症”与“癃闭”。
其属于气血淤阻者,小便阻塞不通,腹胀而痛,舌有淤点,脉涩或细数,治宜行淤散结,清利水道,抵挡丸加减(归尾、桃仁、山甲片、生地、桂枝、大黄、琥珀)。
也有报道认为系淤血结于下焦,湿热交阻、水道不通,用桃仁承气汤加减治疗(桃仁、大黄、玄胡粉、公英、桂枝、牛膝、赤芍、车前草、赤苓、甘草),服后症减,二便通畅。
老年外伤淤血症,以复元活血汤(柴胡、天花粉、归尾、穿山甲、桃仁、红花、川军),治疗跌打损伤、坠车落马,及淤血皆于肋下。
方中柴胡不仅可疏肝胆之气,且多用亦有活血化淤作用,本方酒水各半煎服,能增强活血作用。
糖尿病亦为老年人的高发病,一般均采用滋阴清热法,但糖尿病人常见有舌质紫暗、有淤点、淤斑、或面有淤斑、疼痛,微循环障碍,血液粘滞性增高等淤血现象,系气阴两伤,导致气滞血淤。
血淤气滞影响水津输布,加重消渴,故当淤血症突出时,应以活血化淤治疗为主,常用冠心 11 号、血府逐淤汤、补阳还五汤及调气活血方(广木香、当归、益母草、赤芍、川芎),都取得一定疗效。
四、活血化淤药抗衰老作用一般认为,人之衰老与脾肾虚有密切关系,故多用健脾补肾之法来抗衰老,而补法适用于虚证,泻法适用于实证,但虚实都是相对而言的。
《金匮》用大黄庶虫丸治疗虚劳而有千血者,就是缓中补虚,以泻为补,故叶天士提倡久病必治络,而病气可尽。
故药物投对了就是补药,投不对就是泻药,据此认为人参、鹿茸可以是泻药,大黄、芒硝也是补药。
有报道高龄血尿病人,辨证属热属实,每天服大黄 3g ,活到 78 岁,表明大黄起了补益作用。
从《神农本草经》记载中,可以看到许多活血化淤药有抗衰老作用。
如王不留行久服轻身耐老、益气、延年;牛膝久服轻身耐老。
唐《新修草本》中提到:丹参久服利人;茜根久服益精气轻身;茅根除淤血,久服利人;干漆消淤血,久服轻身耐老,干地黄久服轻身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