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成因及预防

合集下载

浅析儿童肥胖的成因及预防策略

浅析儿童肥胖的成因及预防策略

浅析儿童肥胖的成因及预防策略xx年xx月xx日•儿童肥胖的成因•儿童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儿童肥胖的预防策略•结论与展望目录01儿童肥胖的成因肥胖症在家族中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双方或一方肥胖,孩子肥胖的几率较高。

家庭遗传部分肥胖儿童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可能与先天性代谢缺陷或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关。

基因突变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过量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以及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重要原因。

缺乏运动现代生活方式使儿童缺乏足够的运动和体力活动,导致能量消耗不足,进而引发肥胖。

环境因素社会压力社会对苗条身材的过度追求和对肥胖的偏见,使儿童和家长在饮食和行为上受到一定影响,可能导致孩子过度节食或产生焦虑情绪。

媒体宣传媒体宣传的“瘦身美”观念深入人心,很多家长和孩子盲目追求瘦身,采取不当的饮食和锻炼方法,可能导致孩子身体健康受损。

社会因素02儿童肥胖对健康的危害肥胖会增加儿童患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肌肥厚和心脏功能异常,从而影响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心血管系统肥胖会阻碍呼吸,使肺活量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易引发哮喘和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肥胖儿童在运动时容易气喘吁吁,影响正常的运动和活动能力。

呼吸系统肥胖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和生殖系统的发育,使骨龄提前,骨垢提前闭合,导致身材矮小和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等问题。

肥胖还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增加患糖尿病和多囊卵巢综合症等疾病的风险。

内分泌系统03儿童肥胖的预防策略1合理饮食23减少糖分、脂肪和盐的摄入,以降低肥胖风险。

避免高糖、高脂、高盐食物适量控制饮食,避免过度喂食和暴饮暴食。

控制饮食量保证三餐规律,避免零食和饮料过多摄入。

规律三餐增加运动量适量运动每天至少进行1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在课余时间安排适当的运动时间,如每天放学后进行1~2小时的运动。

鼓励多参与户外活动多带孩子去户外玩耍,增加运动量。

儿童肥胖的成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儿童肥胖的成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儿童肥胖的成因分析及干预措施在当今社会,儿童肥胖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肥胖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和未来的生活质量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因此,深入了解儿童肥胖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儿童肥胖的成因1、不良饮食习惯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如今,孩子们普遍喜爱吃快餐、油炸食品、甜品等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

这些食物往往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容易导致体重增加。

饮料摄入过量: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等含糖饮料富含大量的糖分,过量饮用会导致热量摄入超标。

饮食不规律:部分儿童存在暴饮暴食、不吃早餐、晚餐过量等不良饮食习惯,这会打乱身体的代谢规律,增加肥胖的风险。

2、缺乏运动电子设备的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等电子设备的普及,使得孩子们长时间坐着,缺乏身体活动。

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学业压力大、家长担心安全等因素导致儿童户外活动的时间大幅减少,无法消耗足够的热量。

运动兴趣缺乏:学校和家庭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孩子没有培养起运动的兴趣和习惯。

3、遗传因素基因影响:研究表明,肥胖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如果父母中有一方或双方肥胖,孩子肥胖的概率会相应增加。

代谢差异:遗传因素还可能影响孩子的新陈代谢速度和脂肪分布,从而影响体重。

4、睡眠不足影响激素分泌:睡眠不足会导致体内控制食欲的激素失衡,如瘦素分泌减少,胃饥饿素分泌增加,从而使孩子更容易感到饥饿,增加进食量。

影响能量代谢:缺乏充足的睡眠会影响身体的能量代谢,降低能量消耗效率,导致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5、心理因素情绪性进食:孩子在面临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时,可能通过进食来寻求安慰和缓解情绪,从而导致过度进食。

家庭环境:不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的过度溺爱或严厉管教等,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和饮食行为。

二、儿童肥胖的干预措施1、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均衡饮食:家长应保证孩子的饮食营养均衡,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鱼类、豆类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肥胖症及其预防ppt讲解课件

肥胖症及其预防ppt讲解课件
减少零食摄入
尽量少吃零食,特别是高热量 、高糖分、高脂肪的食品。
增加运动量
01
02
03
04
适量运动
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如快走 、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以
及力量训练等无氧运动。
规律运动
将运动纳入日常生活,每周保 持一定的运动频率和时长,以 促进能量消耗和脂肪燃烧。
适合自己的运动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根 据个人兴趣和身体状况进行选 择,避免过度运动和损伤。
防治重点
针对肥胖症的防治,应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改善饮食习惯、增加体育锻炼、实 施心理干预等。此外,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肥胖症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与防治策略
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肥胖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为防 治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策略。同时,研究应关注肥胖症与其他 慢性疾病的关联,以及肥胖症对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
实验室检查
检查血脂、血糖、尿酸等指标,了解肥胖相关代 谢异常情况。
影像学检查
通过B超、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内脏脂肪堆积情 况。
肥胖症的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 要危险因素,可导致高
血压、冠心病等。
糖尿病
肥胖人群中糖尿病的发 病率较高,肥胖与糖尿 病的发病存在相关性。
脂肪肝
肥胖人群中脂肪肝的发 病率较高,与脂肪堆积
肥胖症及其预防ppt讲解课 件
目录
• 肥胖症概述 • 肥胖症的成因 • 肥胖症的诊断与评估 • 肥胖症的预防与控制 • 肥胖症的社会影响与公共卫生策
略 • 结论与展望
01
肥胖症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 (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体重 指数(BMI)≥30 kg/m^2。

2024版肥胖的危害和防治PPT课件

2024版肥胖的危害和防治PPT课件

01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 异常,导致体重增加,进而对健康 产生负面影响的一种状态。
0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 准,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 30kg/m²可定义为肥胖。
4
全球及我国肥胖现状
全球肥胖人口数量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2024/1/28
在我国,肥胖率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肥胖问题 日益严重。
食品安全监管
加强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减少不健康 食品的传播和销售。
公共体育设施
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为居民提供 便捷的锻炼场所和设施。
2024/1/28
25
06 成人肥胖防治策 略
2024/1/28
26
自我管理与教育
1 2
了解肥胖的危害
通过权威渠道获取关于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信息, 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风险增加。
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过多, 需要更多的血液和氧气供 应,从而增加心脏的工作 负担。
2024/1/28
诱发高血压
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分泌 的一些激素和细胞因子可 导致血压升高。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肥胖者往往伴有高血脂症, 血液中脂质沉积于动脉壁,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8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肺功能下降
肥胖者胸部脂肪堆积,限制了胸廓的 扩张,导致肺功能下降。
情绪不稳定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容易导致食欲异常,进而引发肥胖。
2024/1/28
16
04 肥胖的防治措施
2024/1/28
17
合理饮食控制
控制总热量摄入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食 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

肥胖护理ppt

肥胖护理ppt

肥胖护理•肥胖的成因与影响目录•肥胖的预防与控制•肥胖的医疗护理•肥胖的心理护理•肥胖的社会支持与护理01肥胖的成因与影响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遗传因素心理压力肥胖的成因01020304摄入过多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缺乏膳食纤维等营养素。

长期久坐,缺乏足够的身体活动和运动,能量消耗不足。

肥胖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肥胖史的人群更易发胖。

长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可能导致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过度进食。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疾病。

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较高,肥胖与糖尿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肥胖可能导致呼吸道狭窄,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肥胖会增加关节负担,引发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骨骼和关节疾病肥胖可能导致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降低等问题,影响自尊心和心理健康。

自尊心受挫因肥胖而受到他人的歧视或嘲笑,可能引发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心理压力肥胖可能影响社交活动和人际关系,导致社交障碍和孤独感。

社会适应困难肥胖人群更易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打鼾等问题,影响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

睡眠问题02肥胖的预防与控制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摄入适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身体的基本需求。

均衡营养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摄入,尽量避免过度摄入快餐、零食和甜饮料。

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饱腹感并保持身体健康。

多吃蔬菜水果健康饮食的重要性适量运动的重要性有氧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

力量训练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有助于增加肌肉量和提高基础代谢率。

日常活动在日常活动中增加身体活动量,如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开车等,有助于消耗多余的热量并保持身体健康。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避免熬夜,有助于调节身体内分泌和代谢。

青少年肥胖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青少年肥胖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青少年肥胖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引言青少年肥胖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

肥胖不仅对个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还会带来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肥胖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成因分析1.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青少年往往倾向于食用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如快餐、零食和糖果。

此外,他们也常常摄入过量的食物。

这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2. 缺乏体育锻炼现代社会的青少年更多时间花在学习和娱乐活动上,减少了体育锻炼的时间。

缺乏体育锻炼不仅会影响代谢率,还会导致肌肉发育不足,从而增加肥胖的风险。

3. 不良生活习惯青少年普遍存在睡眠不足、沉迷于电子产品、长时间坐姿不动等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生活习惯不仅会增加饮食控制的难度,还会导致体重增加。

4. 基因和遗传因素有些青少年由于基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更容易存储体内脂肪,从而增加肥胖的风险。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体内能量平衡的失调,引发青少年肥胖。

防治措施1. 健康饮食鼓励青少年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和均衡的饮食。

减少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量,并限制饮料和零食的消费。

加强对青少年的营养教育,提高他们的饮食意识。

2. 推广体育锻炼学校和社区应该提供更多机会让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如组织运动比赛、开设健身课程等。

家长也应该鼓励孩子进行户外活动,限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3.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鼓励青少年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坚持进行适度的运动。

避免长时间坐姿不动,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起来活动一下身体。

4. 家庭的支持和监督家长应该充当榜样,建立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他们可以为家庭提供健康的食物选择,并进行合理的烹饪方式。

同时,家长应该监督孩子的饮食和运动情况,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 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政府、学校和社区应该加强对青少年肥胖问题的宣传和教育,提供相关的咨询和支持服务。

同时,建立更多的运动场所和设施,提供便利的体育锻炼环境。

肥胖健康宣教了解肥胖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肥胖健康宣教了解肥胖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肥胖健康宣教了解肥 胖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汇报人:XX 2024-01-13
目录
• 肥胖定义与现状 • 肥胖危害解读 • 肥胖成因探讨 • 预防策略与实践 • 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关注 • 成年人减重挑战与应对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肥胖定义与现状
肥胖的医学定义
01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 布异常,导致体重增加,进而对 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一种状态。
均衡营养
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 和膳食纤维,避免偏食或挑食。
三餐规律
遵循早餐丰富、午餐适中、晚餐 简单的原则,避免夜宵和零食。
增加日常运动量方法分享
有氧运动
如快走、跑步、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 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力量训练
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增加肌肉量和提高基础 代谢率。
日常活动
行为障碍
肥胖者在饮食和运动方面 存在不良习惯,容易导致 行为障碍,如暴饮暴食、 缺乏运动等。
03
肥胖成因探讨
遗传因素作用
基因遗传
肥胖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导致个体更容 易发胖。
代谢差异
不同人之间的代谢速率存在差异,影响脂肪储存和消耗。
饮食习惯与结构问题
高热量饮食
摄入过多高热量食物,如油炸食 品、甜食等,容易导致能量过剩
、蔬菜、水果等。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食品的摄入。
02
适量运动
建议儿童青少年每天进行至少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跑步、游泳、
骑自行车等。运动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促进脂肪燃烧。
03
心理调适
家长和学校应该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
和自信心。同时,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心理调适。

儿童肥胖的预防与干预策略探讨

儿童肥胖的预防与干预策略探讨

儿童肥胖的预防与干预策略探讨在当今社会,儿童肥胖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缺乏足够的运动,越来越多的孩子面临着肥胖的困扰。

儿童肥胖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和未来的发展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因此,探讨儿童肥胖的预防与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儿童肥胖的现状及危害(一)现状近年来,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在我国,儿童肥胖问题也日益凸显。

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城市儿童肥胖率明显高于农村,但农村儿童肥胖率的增长速度较快。

(二)危害1、身体健康方面儿童肥胖容易引发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

肥胖还会对孩子的骨骼和关节造成额外的压力,增加患关节炎、扁平足等疾病的风险。

此外,肥胖儿童更容易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影响睡眠质量和大脑发育。

2、心理健康方面肥胖可能导致孩子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其社交能力和自信心的建立。

在学校里,肥胖的孩子可能会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歧视,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

二、儿童肥胖的成因(一)饮食因素1、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如今,孩子们普遍喜欢吃快餐、油炸食品、糖果、饮料等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这些食物往往含有大量的添加剂和反式脂肪酸,营养价值低,容易导致能量摄入过剩。

2、饮食不均衡很多孩子存在挑食、偏食的问题,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不足,而肉类、蛋类等高蛋白质食物摄入过量。

3、进食习惯不良暴饮暴食、边吃边玩、吃夜宵等不良的进食习惯也会增加肥胖的发生风险。

(二)缺乏运动1、电子产品的影响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孩子们花费大量时间在看电视、玩电脑游戏、玩手机等活动上,缺乏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

2、学习压力大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孩子们课余时间大多用于学习,很少有时间进行运动。

3、运动场地和设施不足在一些地区,缺乏适合儿童运动的场地和设施,限制了孩子们的运动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双亲中有一方肥胖,那么孩子肥胖的几率为25%---50%
若双亲均肥胖,那么孩子肥胖的几率为50%----75%
所以相当多的肥胖者有一定的家族倾向,父母肥胖者其子 女及兄弟姐妹间的肥胖亦较多,大约有 1/3左右的人与父 母肥胖有关。
物质代谢与内分泌功能的改变
肥胖的物质代谢异常,主要是 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糖代谢、 脂肪代谢的异常;内分泌功能 的改变主要是胰岛素、肾上腺 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代谢的 异常。
保健与卫生
肥胖的成因与预防纠正
•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 肪层过后,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 油三酯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当 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 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 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 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如无明显病 因可寻者称单纯性肥胖症;具有明 确病因者称为继发性肥胖症。
小结
• 计算理想体重法 • 体质指数 • 肥胖的成因 • 肥胖的危害 • 肥胖的预防纠正措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愿您能用科学的方法维 持您的体重!让我们一起为了健康、幸福的未 来加油!努力吧。
体质指数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下的标准,亚 洲人的BMI(体重指标 BodyMassIndex)若高于22.9便属于 过重。亚洲人和欧美人属于不同人 种,WHO的标准不是非常适合中国人 的情况,为此制定了中国参考标准 :


偏瘦
正常 超重
WHO标准病发 病危险性
<18.5
计算理想体重法: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0】×0.9;或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儿童标准体重=年龄×2+8。 超过理想体重20%为超重,超过30%为轻度肥胖,超过40%
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体质指数
BMI是Body Mass Index 的缩写,BMI中文是“体质指数 ”的意思,是以你的身高体重计算出来的。BMI是世界公 认的一种评定肥胖程度的分级方法,世界卫生组织(WHO) 也以BMI来对肥胖或超重进行定义
加强体育锻炼
• 在减肥成功以后继续坚持运动,就 可以维持体重,甚至在降低体重。 肥胖患者应做低强度、长时间的运 动,包括有氧运动和抗阻力运动, 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爬山等
• 3、有节制地看电视、用电脑。 餐后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吃零 食等不良习惯都是肥胖的原因, 看电视太多,沉迷电子游戏都会 对健康不利,容易导致肥胖。
能量的摄入过多,消耗减少
能量的摄入过多主要表现在食欲亢进,消耗的减少是活动 减少及摄入与排出的不平衡。
与运动有关的因素
实验和流行病研究表明,在成人和儿童中,不锻炼的人肥 胖或超重现象较多,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者多数较瘦或体 重较轻。
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与肥大
脂肪细胞数目的逐渐增多与年龄 增长及脂肪堆积程度有关,很多从 小儿时期开始肥胖的人,成年后仍 肥胖则体内脂肪细胞的数目就明显 增多;而缓慢持续的肥胖,则既有 脂肪细胞的肥大又有脂肪细胞的增 多,一个肥胖人的全身脂肪细胞可 比正常人的脂肪细胞增加3倍以上 。
体育与健康
台前县第一初级中学 授课教师:高锋
• 通过刚才看过的图片,我们知道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 “小胖墩”、“大胖子”。通过我们对周围 人的观察发现,肥胖的人越来也多,也就是 说肥胖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由肥胖所引发 的疾病也越来越多,肥胖已经成为世界上重 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肥胖问题也越发 要引起我们大家的认识。那么,引发肥胖的 因素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预防纠正肥胖 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肥胖的成因与预防》
6、运动伤害:因肥胖 的身躯使骨骼及肌肉 的承重增加,肢体灵 活度减少,在做剧烈 或快速运动时,肌肉 及关节的协调性不足 而易受伤,且皆属于 重度创伤,其伤害程 度要较体态轻盈者为 重(这在我们体育课 中也时有发生)。
7、心理挫折感:肥胖儿童在同辈中常常 是被取消的角色,因本身体形笨重不灵 活,自幼心理即会蒙上自卑感,对其日 后心理的发展不利。
阻力增加,血流因 此会受到相当的影 响,易导致高血压
化碳都需由肺部来 转换的,因此肺部 的负担自然增加了 ,但肥胖的胸壁赘
、血管破裂及脑中 肉会影响肺部的正
风。
常扩张,就是肺活 量的减少,尤其在
运动时可见肥胖儿
童呼吸会比较困难
,稍微爬个楼梯也
5、新陈代谢失调: 可能因摄入了过多的 营养物质使身体无法 适当的调理掉,研究 显示有二成的肥胖儿 童会有尿酸过高及五 成的肥胖儿童会有胆 固醇过高,这些正是 造成儿童心肌血管疾 病的危险因子。
中度增加
严重增加 非常严重增 加
一、肥胖的原因
导致肥胖的因素有: 遗传与环境因素 物质代谢与内分泌功能的改变 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与肥大 神经精神因素 生活及饮食习惯(营养过剩) 运动量不足 药物性肥胖 其他原因,如先天遗传性疾病、外伤、理化
因素等
遗传与环境因素
• 2、心脏功能不佳: 心脏为了维持庞大 身躯的血流循环, 心跳及心肌收缩力 势必要较一般正常 儿童增加才能应付 的来,长久以后心 脏也会承受不住而 导致衰竭。
能力下降。
3、血管循环不好 4、肺活量不足:因
:血管内因过多脂 肪逐渐的堆积而使 血管变窄,硬化,
为体重增加了,所 以身体需氧量增加 及产生二氧化碳也 增加,氧气及二氧
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 作为控制饮食和运动治疗的辅助手段,通 常认为存在以下情况时可以考虑药物治疗:
饥饿感或明显的食欲亢进导致增重;存在 相应的并发疾病;存在其他有症状的并发 症,如严重的骨关节炎等。目前应用于临 床的减肥药物分为两类:中枢神经作用减 肥药和非中枢神经作用减肥药。肥胖严重
并引起其他疾病者,应进行手术治疗。
<18.5
<18.5
低(但其它 疾病危险性 增加)
18.5-24.9 18.5-22.9 18.5-23.9 平均水平
≥25
≥23
≥24
偏胖
25.0~29.9 23~24.9 24~27.9 增加
肥胖 重度肥胖
30.0~34.9 25~29.9 35.0~39.9 ≥30
极重度肥胖 ≥40.0
≥28 ——
• 应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和粗粮,严 格限制酒精的摄入量,避免使用高 脂、高糖食物;进食时应适时延长 咀嚼时间,这样可以向中枢神经系 统多传递饱腹信号,增加饱腹感, 同时增加由食物等非动力作用所导 致的能量消耗;
• 晚餐应早吃、少吃,少吃夜宵
2、加强体育锻炼
许多肥胖儿并不比正常人吃的多,而主 要是活动比其他人少。所以要减轻体重, 增加运动消耗是重要的。因此我们们应 多参加集体活动,多散步,尤其是游泳, 打球等,对于减轻和预防肥胖是非常有 益的。对于青少年应充分利用孩子好奇 心强和争强好胜的特点,选择适合自身 特点的运动项目,激发锻炼的热情。
肥胖的预防
早重视、早预防
1、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肥胖有一定的遗传性,但是更多的是“遗 传”父母的不良习惯,这一点应引起我们 充分的重视。肥胖患者应以低热量饮食为 主,保持每天大约600千卡的能量摄入。在 整个膳食供热中,脂肪的热能比要小于 20%——30%,总热能中55%——65%应 来自碳水化合物,来自蛋白质的热能不应 超过15%。
BMI是与体内脂肪总量密切相关的指标,该指标考虑了体重 和身高两个因素。BMI简单、实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 肥胖。 在测量身体因超重而面临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 时,比单纯的以体重来认定,更具准确性。
体质指数计算肥胖
体质指数(BMl)=体重(Kg)/身高(m)2 成年男性体质指数一般在20-25之间; 成年女性在20-24之间。 此公式不适用于运动员与老年人,因为瘦体重差异很大
肥胖症的症状
打鼾 嗜睡 糖代谢紊乱 糖尿 蛋白尿 脂肪浸润 窒息
肥胖的危害
肥胖儿童在健康上问题重重,其主要有:
• 1、呼吸不顺:因其 口咽部位的软组织 过于肥厚,影响呼 吸时空气的进出, 尤其是在睡觉的时 候。所以会引起晚 上的睡眠不足,进 而造成白天精神不 齐,上课打瞌睡注 意力不集中,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