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唐诗
走进唐诗宋词作文(精选21篇)

走进唐诗宋词作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走进唐诗宋词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走进唐诗宋词作文篇1我喜欢宋词!便经常走进宋词。
走进宋词,我了解了豪放着的激昂,明白了缠绵中的婉约。
走进宋词,我明白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顽皮,也明白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奈。
走进宋词,我了解了苏轼的苦闷,哀伤了李清照的凄婉,品味了柳永的细腻。
走进宋词,便也就走进了词人。
词人的一喜一忧,一离一聚,一生一死,一情一爱,一心一意都在词中展露无疑。
苏轼泛舟赤壁,留下千古流传的名篇《赤壁怀古》,词风豪放却蕴含哲理,苏轼定是一个性情刚直,正气浩然的词人吧,不然怎能写出如此雄放的词来?然而当我吟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又惊讶于他凝重的思想,多情的笔调,理性的眼光。
走进宋词,便走进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痴情;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精忠;辛弃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
走进宋词,便走进“愿我如水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的完美爱情。
宋词是宝,宋词是我们身心修养的一部分。
走进宋词,我们的心将越来越美,我的思想也将越来越成熟。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宋词。
走进唐诗宋词作文篇2唐诗宋词在我国文学史上犹如两颗明珠熠熠生辉,它以多姿多彩的语言呈现出美丽的风格,向后人表述着超越苦难、豁达开朗的哲人胸襟和高洁的人格魅力;投射着古人热切关怀国家民族命运的情怀、折射出诗人在那个社会环境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走进唐诗宋词,和李白共邀明月,与杜甫忧国忧民,同辛弃疾慷慨激昂,和苏轼笑傲词坛,共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豁达爽朗的曲调。
走进唐诗宋词,我们感受到了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苦;仿佛看到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豪气;听到了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
走进唐诗的作文600字

走进唐诗的作文600字篇1唐诗分为四种:边塞诗、田园诗、浪漫主义诗歌和现实主义诗歌。
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洋溢着积极,进取的精神。
高适在《别董大》中写道:“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即使是出征远戍,心情也爽朗明快。
这里,没有悲痛,只有昂扬,豪迈和勇敢,从而构成盛唐之韵的一个基本内容和画面。
王维、孟浩然等创作的田园诗也是盛唐诗歌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田园诗的优美宁静中,跳动着的是一片盎然的生趣。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的《春晓》诗,尽管伤春惜花,构成的却是一幅愉快美丽的早春图画,优美,明朗而健康。
李白用奇特的夸张,绝妙的想象,激荡的感情谱写出一首首千古绝唱。
他那叹蜀道之险的“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黄河奔腾之势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庐山飞瀑之奇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摹三峡放舟之快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等诗句,千古不朽,众口传唱。
杜甫写了大量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
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八百字》一诗中,写他自京师赴奉先的所见所闻,及其所感所思,他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无情地鞭挞贫富悬殊现象。
他在《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故国虽在,已满目伤痕。
国破家亡的痛苦令作者感到春天景物也黯然失色,传达出一种复杂而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巍峨高峰,让我们走进唐诗,领略诗人的风采,吟诵他们的千古绝唱!篇2有的人喜欢《弟子规》,有的人喜欢京剧,有的人喜欢国画,有的人喜欢《三字经》,而我最喜欢的是唐诗。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而唐朝则是一个诗的时代。
在那样的一个盛世中,涌现出了许多名垂千古的诗人,为后人留下了保贵的精神财富。
你可曾醉心于李白的潇洒肆意,可曾沉痛于杜甫的深沉雄浑,又或者融化在王维的诗情画意之中,唐代的诗人特别多,他们就像满天的星斗,熠熠生辉,他们的作品题材广泛。
八级校本课程教案走进唐诗

八级校本课程教案——走进唐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唐诗的基本知识,如唐诗的繁荣背景、主要流派、代表诗人等。
2. 通过学习唐诗,提高学生对汉语语言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唐诗的繁荣背景: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2. 唐诗的主要流派:初唐四杰、盛唐气象、中唐风貌、晚唐余韵。
3. 代表诗人及其作品: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
4. 精选唐诗鉴赏:分析诗歌的主题、意境、技巧等。
5. 诗歌创作实践:引导学生尝试创作唐诗风格的诗歌。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唐诗的背景、流派、代表诗人等基本知识。
2. 鉴赏法:分析经典唐诗,引导学生体验诗歌的美感。
3. 创作法:让学生动手创作,提高实践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唐诗的繁荣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唐诗的主要流派和代表诗人。
3. 鉴赏:分析精选的唐诗,引导学生体验诗歌的美感。
4. 创作:布置诗歌创作任务,让学生动手实践。
5. 展示:分组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互相评价、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诗歌鉴赏能力:评估学生在鉴赏唐诗时的理解水平和审美趣味。
3. 诗歌创作能力:评价学生的创作成果,关注其语言表达和艺术表现力。
4. 学习兴趣和态度:关注学生对唐诗的学习兴趣,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表现。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的唐诗教材,如《唐诗三百首》、《唐诗鉴赏辞典》等。
2. 辅助材料:PPT、视频、图片、音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唐诗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4. 图书馆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唐诗的繁荣背景,讲解主要流派和代表诗人。
2. 第二课时:鉴赏精选唐诗,分析诗歌主题、意境、技巧等。
走进唐诗作文精选

走进唐诗作文5篇放眼望去,拥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
不论唐诗还是宋词,不论是李白;杜甫,还是辛弃疾;范仲淹。
他们的诗词风格都各有千秋,对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浩瀚的星空中,唐诗宋词是最璀璨的一颗星。
在朦胧的月色中,我看见他端着一碗酒朝我走来,他用一壶酒醉倒了你;醉倒了我;醉倒了他;醉倒了整个天下。
在他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中我读懂了他那放荡不羁的性格和那磅礴的气势。
他展示着“我自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的个性。
试想,站在飞泻直下的瀑布前,大哄一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那是何等的气势。
这才是真正的诗仙,真正的“天子呼来不上朝”的狂傲豪气。
我站在月色之中,看着他手持一壶玉酒,扬扬洒洒,脱口几句,便成一篇令后世传唱千古的诗词,高傲的性格,磅礴的气势,令后人不仅赞不绝口,他的诗篇流传至今。
走进唐诗宋词,那一首“醉里挑灯看剑”虽有报国之志却无处施展,看那“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悲壮。
我走在唐诗宋词的诗韵里,听着词人那一句句或悲或喜的诗词,清风拂面,把我灌醉……唐诗,文学艺术百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
它光彩夺目,摇曳多姿,千百年来,为人传诵不衰。
不知何时,我也总喜欢捧一本唐诗诗集,走进瑰丽奇美的诗歌意境中,畅游一番,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
走进唐诗,便走进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
走进唐诗,走进初唐“四杰”,与王杨卢骆推心置腹,肝胆相照。
理解了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那份诚挚,“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的羁旅思愁;懂得了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豪迈高歌;知晓了卢照邻“寂寂寥廖杨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的那份凛然气节;感受到了才高位卑的骆宾王“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的悲怆,“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的万千感慨。
走进唐诗,走进一种洞天别样的人生。
倾听宋之问于大庾岭北驿“阳月南飞燕,传闻至此回。
走进唐诗作文精选

三一文库()〔走进唐诗作文精选〕唐诗宋词中的泪是需要我们细心去体会的,无论是豪气的泪,离别的泪,失志的泪,还是多情的泪,只要用心就能体会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走进唐诗作文【篇一】唐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五万余首唐诗的创作者的阵容庞大。
它的题材非常广泛:阶级矛盾、个人抱负和遭遇、人生悲欢离合、秀丽河山均可入诗。
在创作方法上,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这两种风格交相辉映。
唐诗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还创造了优美整齐的近体诗。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诗对后世诗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让我们谈谈李白吧!李白是我国唐代的著名大诗人,他的诗显示出很高的才华、丰富的想象力,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唐代另一诗家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呼李白为“天上谪仙人”,意为天上下凡来的神仙。
从此,“谪仙”之名誉满长安城。
唐大诗人杜甫有诗赞云:“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狂客,李白好友贺知章也,因此,后人便把李白尊为“诗仙”。
小荷作文网 谈完李白,当然少不了杜甫了。
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造诣最高、修养最全面、创新精神最强的一位诗人,无论是古体还是近体,五言还是七言,叙事诗还是抒情诗,他无一不能,无一不工,堪称诗坛的“全能冠军”,名篇佳句之多,可谓无与伦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等这些明白晓畅而又精粹警策的诗句,滋润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田,成为我们民族永远珍爱的瑰宝。
小荷作文网 在唐诗中,少不了的李杜,更多的伟大诗人,如我们所熟悉的:称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的王昌龄,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称为诗豪的刘禹锡,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称为诗鬼的李贺,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称为……让我们走进唐诗,更切实地了解吧——中华文化的骨髓。
走进唐诗

走 进唐 诗 ,聆 听雄 浑浪 漫 的天工 异 曲。
“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似银河落九天”,把千山之外的瀑布一下 子 拉到了你的眼前,那瀑布的怒嚎犹如地动山摇 ,摄人心魂。 “ 开琼筵以坐
花 ,飞 羽觞 而 醉 月 ” ,李 白杯 中酒 的香 味醉 了 自己 ,醉 了月 亮 ,醉 了他 令 人窥ຫໍສະໝຸດ 一斑而扣 全衲 。全文 信平拈来
何 处 相 思明 月楼 ? ”张若 虚 的 思念 皆 是 诗 行 .行 文 典 雅 流 丽 .堪 稔 佳 是灵 动 的水 ,清 澈 明 亮 ;又 像 旷古 作 。 幽兰 ,清新 典雅 。
指导教 师 弓 彦宏 长
世 最 脸 脸快的 美 9 界 美 是 , 人 丽l 上的笑 乐最。
的诗,更醉了一本 < 唐诗 >千几年。 “ 古来 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
8考乐文。・期 w。1c I 快作 2 1 zz。 。 . 中 。 。 k 2 @3m 9 86 k l ・
靓 文 亮 点
名 ” ,诗 仙 李 白的名 字 不就 是 用那 走 进 唐 诗 ,走 进 杜 甫 的忧 愁 , 万 酒 写 出来 的 吗? 当他 不 愿看 到 朝廷 与 他 共 饮 一杯 浊 酒 , “ 里 悲秋 常 的混 杂 时 ,他 可 以大 手 ~挥 留下 不 作 客 ,百 年 多 病 独 登 台 ” ; 走 进 可一 世 的 豪言壮 语 :安 能摧 眉 折腰 韦 庄 的 无 奈 , 折 下 柳 枝 ,吟 一 句 “ 情 最 是 台城 柳 ,依 旧烟 笼十 里 无 事 权贵 ,使 我不得 开 心颜 ! 孤 走 进 唐诗 ,感 受 超 尘物 外 的 宁 堤 “ 走 进韩 愈 的旷 达 自持 “ 舟
生命 的三 分 之一 去 兑换 一张 门票 , 到 洛 阳去寻 找一 片 花瓣 ,寻 找一 段
走进唐诗班队活动教案

走进唐诗班队活动教案教案标题:走进唐诗班队活动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走进唐诗班队活动,激发学生对唐诗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唐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和理解唐诗的基本特点和形式。
2. 掌握唐诗的基本朗读技巧。
3. 学会合作和协作,共同完成一首唐诗的朗诵。
教学准备:1. 唐诗选集2. 录音设备3. 朗读训练素材4. 分组活动所需材料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创设情境,向学生介绍唐诗班队的活动内容和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展示一些经典唐诗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唐诗的美和韵味。
活动一:了解唐诗1. 向学生介绍唐诗的基本特点和形式,如七言绝句、五言绝句等。
2. 分发唐诗选集,让学生自主阅读几首唐诗,并找出其中的特点和韵律。
3. 学生交流分享所读唐诗的感受和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唐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活动二:朗读训练1. 向学生介绍朗读唐诗的基本技巧,如语调、节奏、停顿等。
2. 分发朗读训练素材,让学生根据素材进行朗读练习,并互相评价改进。
3. 教师选取几位学生进行示范朗读,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活动三:合作创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进行朗诵。
2. 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分别负责背诵、朗读和表演等环节。
3. 学生进行多次排练,确保整体效果和个人表现的协调一致。
活动四:走进唐诗班队1. 学生小组依次进行唐诗朗诵表演,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欣赏和评价。
2. 教师根据朗诵表演的情况,给予学生肯定和建议,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3. 教师组织学生共同创作一首班级唐诗,以表达对唐诗的热爱和班级团结的情感。
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表现,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欣赏唐诗。
2. 教师提供一些唐诗选集和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和朗读唐诗。
3. 教师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朗诵比赛或文化活动,展示他们的才艺和成果。
走进唐诗宋词活动

走进唐诗宋词活动篇一:走进唐诗宋词《走进唐诗宋词》主题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苏东坡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从小学习、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利于培养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鉴赏、审美能力。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黄金时期。
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引领学生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畅游呢?故决定以《走进唐诗宋词》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唐诗宋词》。
二、活动目标:1、使学生知道古典诗词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小学习、诵读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利于培养对语言的感受、领悟能力和想象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鉴赏、审美能力,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主动积累诗词的习惯。
2、通过活动的逐步开展,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计划的制定、修改和实施,成果展示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升。
3、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自主探究交际沟通等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实施过程与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课时)查找资料,为确定活动主题做铺垫。
学生、教师通过看书、上网、询问、交流等途径及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对唐诗宋词的分类、情感等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活动主题及子课题的确定做好铺垫。
第二阶段:确定活动主题及子课题1、确定活动主题:课堂上,学生们自由交流、畅谈对诗词的了解与感受,根据大家的汇报形成主题。
2、活动主题确定后,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明确研究内容,形成子课题。
启发引导学生将所谈所想进行总结归纳,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知识累积、生活感受形成子课题,即:(1)友情送别诗词(2)咏物抒情诗词(3)山水田园诗词(4)节日感怀诗词(5)爱国明志诗词3、撰写本组的课题实施方案。
在学生们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各组同学根据本组子课题,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如何分工等,学生再根据以上内容制定本组的活动计划,在制定计划时,可采用填表式或过程记录式或计划书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唐诗
──口语交流活动课案例
活动目的
活动准备
1.搜集、背诵唐朝著名诗人的诗词。
2.搜集唐朝诗人的故事。
3.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选出好作品拿到班级交流。
5.民主推选,成立由学生组成的最佳活动成果评议委员会
活动步骤
一、走进唐诗,你吟我诵
1.我最喜欢的一首唐诗(小组推荐,激情朗诵。
)
2.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自由发言,抒写感悟。
)
学生4:我最喜欢的一句唐诗:“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那是一幅男子汉的形象,正因为是一种“沙场在前,美人与后”的境界才显得和谐与壮烈,令人感叹遐想不已。
学生5:“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
”古朴,平实,平生最爱朴实。
学生6: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令人顿觉天地虽大,万物虽众,自己却是来时来,去时去,生来孤独,死也孤独。
心境好时读它,只觉得淡淡的惆怅;而心境不佳时读,可是觉得无边的寂寞了。
3.我最欣赏的唐代诗人(抓住特色,勾勒个性。
)
学生7:走进唐诗,就是走进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闲静淡远的孟浩然,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精巧艳丽的温庭筠,豪放旷达的苏轼……
学生8:最爱李商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他的名句与妙思太多,个人认为历代以来鲜有及者。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是的,从同学们气宇轩昂的吟诵中,老师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
二、品味唐诗,你赏我析
1.到唐诗中去听鸟叫
学生9:乌鸦啼鸣,巧托游子的离情羁思。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学生10:杜鹃泣血,表达蒙冤之恨。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学生11:喜鹊啼叫,添愁惹恨。
李端《闺情》:“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
2.到唐诗中去赏月
学生12:唐朝的月,是王维的月。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明松下房栊静”,月,悄然飘临静谧山野,惊醒了欲睡的山鸟,将月辉轻洒在屋舍的窗台上,诗人是那样地欢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人于松林间抚琴自娱,而那山月恰如相约,溜入松林来相和共赏。
学生13:唐朝的月,是杜甫的月。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望着这中天孤月,诗人想起了阔别的家园。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诗人此刻不也正念着千里之外的妻子儿女吗?
学生14:唐朝的月,是李白的月。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如平羌江水流”,“对酒不觉眠,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这月亮是那般爱水,诗人欣然赋诗,以酬知己。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这月亮有时那么爱山,成了行吟于山岭间的诗人的伴侣,这让诗人喜不自禁。
3.到唐诗中去安家
学生15:唐诗中的塞外,是我久已梦想的家。
在那里,“胡天八月即飞雪”,但你不要皱眉,因为那里的雪不仅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俊俏,更有“大雪满弓刀”的雄壮;在那里,甘醇的“葡萄美酒”定会让你醉卧沙场,笑看“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在那里,听的不仅有幽怨的“公主琵琶”,还有吹得“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羌笛,定叫你心系“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那一片神奇土地。
学生16:唐诗中的宫廷,是我梦寐以求的家。
在宫中,能够看见“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这不是天大的幸事吗?在那“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的地方,你还可以倾听白发宫女诉说唐玄宗的风流逸事呢。
而在“银烛秋光冷画屏”的夜晚,你也可以同“轻罗小扇”的宫女一起去扑流萤,“卧看牵牛织女星”,同她交个朋友,陪她度过寂寞的青春。
学生17:唐诗里那个梦幻般的江南,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愿意把家安在那里。
那里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空旷,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清幽,还有“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的悠闲。
(唐诗的魅力远不只这些,唐诗背后的故事更是充满悬疑、充满诱惑与神秘!下面,我们就请大家来展示一下你所积累的与唐诗有关轶闻趣事。
)
三、亲近唐诗,你讲我说
学生18:“推敲”的来历。
学生19:李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学生20:宋之问吟诗遇老僧。
学生21:黄鹤楼李白止笔。
学生22:白居易进长安。
……
(既然远在千年前的古人能有如此高的造诣,我相信,我们中将来也会出现若干个“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大家有没有信心?既然,大家信心百倍,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创造我们自己的“诗歌”!)
四、学习唐诗,你创我写
主持人: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现代诗歌来描绘它的意境吗?
学生23:建德江之夜
月色在波光里摇曳
无风是水送孤舟
渐入烟霭中的苍茫
杏花烟雨江南小洲
停泊如夜幕缓缓降临
又如月色寂寂盈满
终于在孤岛的唇边明了起来
更加明了的是一抹相互的陌生
客子异地与谁共婵娟
树高野旷
哪里有这般低沉的天空
在乡愁的俯视之下
压近漂泊者的胸口
小舟不眠于满月的清辉
独倚舷侧
觅寻亲人的脸
明月可在水中接近
能否在水中望见家乡
主持人: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现代诗歌来描绘它的意境吗?
学生24:秋雨有感
归期未有期
秋雨的思绪缭绕积结
涨满异地的池子和夜晚
行行复行行
你是我未曾归去的情人
困守于塞外驿站的秋天
伤感的诗人啊
如果你的行旅朝向故园
如果你的目的不是人间的天涯
你为什么不向北回归
西方是圣者的天堂
你这样的诗人和我
都是人间俗物
西窗的烛光静而又静
一个人的背影明暗相继
相伴弹拨的雨夜沥沥
是过去或者将来
而今的我溺于灯光昏黄
不堪凄惶
主持人: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现代诗歌来描绘它的意境吗?
学生25:江雪里
孤舟上的笠翁就是诗人吗?
世界沉默于江流白雪
所有的失败如此简捷
化作万倾水上一枚钓钩
千山隐于白雪
飞鸟的路淹没在寞寞长天
这样简单的水墨里
一声呼唤也没有
冰样冷的冬天
诗歌的浩淼烟水中
水底的鱼已经很饥饿了
我在江雪之外凝视
等一只猩红的梅花
刺痛雪的寂寥
三、结束语
主持人:唐诗中那些优美的诗句,伴随着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的成长。
唐诗中那些动人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让我们在唐诗的陪伴下茁壮成长!
编辑短评:这堂课与其说是一堂“口语交流活动课”,不如说是一堂“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以“唐诗”为话题组织教学,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为旨归,学生畅所欲言,表现出了较高的文化素养。
通过这堂课,学生不只在口语方面,在写作、文化素养、诗文鉴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因而学生的收益是综合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