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下载

傩文化作文

傩文化作文

傩文化作文拓展阅读篇一传承意义傩的宗旨是驱鬼逐疫,以商周时期《周礼》的文字记载为始。

数千年来,周代傩仪延伸为傩俗,衍为傩戏,扩散到汉文化全周边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如东亚地区的韩国和日本。

傩仪、傩俗、傩戏在流传过程中,融入了诸多文化艺术因素,包括诗、歌、乐、舞、戏等,这给文化艺术的起源和发生带来了诸多启迪。

这就意味研究傩戏不单纯是进行戏剧研究,而是具有人类文化学、民族心理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内容。

由巫入道,体现着中华文明的足迹。

因此就有对其研究、记录、开掘文化内涵的必要。

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刘祯也认为,对傩文化的重视、保护和研究,则对全面完整和深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民间草根思想文化的一脉相承具有积极意义。

傩戏积淀了从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的文化信息和艺术特征,隐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为学术界提供了极高的历史学、宗教学、人文学、戏曲学、美术学、民俗学、考古学等研究价值。

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文物资料相当缺乏,特别是历史久远的史料少,难以佐证人类的重大事件和文化交融活动。

而沿袭经年、保持不变的傩戏,却真实客观地再现了人们从驱邪逐疫、敬神祭向请神尊祖、消灾纳福和娱神娱人方面转变的历程,留下了珍贵史料。

保护措施傩文化应在现有条件下争取更好的生存空间。

这需要人们对本土文化更加重视,也需要得到当地各级领导的重视。

如对傩戏及相关传统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挖掘、收集和整理;开展展演活动并筹建傩文化原生态基地建设、傩文化传习所、傩文化陈列室等。

对文化的封闭和开放性,我们也应持辩证的态度。

另外,更好研究傩的价值,应从宗教、文艺、民俗、戏曲等不同角度广泛切入。

保护传承人,让传承人在良好文化生态环境中得到完整的保护和传承。

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展演。

争取组团队参加国内外的展演和学术交流活动。

2022年2月,傩戏(泸州傩戏)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傩文化作文 2/张月惠傩戏之艺术形态篇三由于傩最初是用来祭祀驱鬼之用,所以它和巫的表演形式应该是有相似之处的。

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傩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民族,各种瑰奇的文化竞相绽放共同组成演绎了美丽的中华文化。

其中,神秘悠远的傩文化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人存在于世界上,必定会在心里有一些寄托心灵的崇拜,或是图腾,或是宗教等等。

而傩文化也属于我国的一种精神崇拜,它是我国远古先民为了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而运用浪漫主义心性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地方文化。

“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

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

正因为它的神秘原始并且极具原生态文化价值,所以它也就毋庸置疑地成了我国保护的对象。

傩文化是从远古流传至今的文化记忆,它的每一寸都暗藏古时的气息,它所记载的不仅是当时的文化概念,更是承载了中华民族在各方面的历史价值和影响,年复一年默默诉说着当年的神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而傩文化则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傩文化的传承必须依赖人们的口耳相传。

如今的傩文化最突出的省份应当是江西。

赣傩,不仅比周边省份的傩文化更古老,更具原生态文化价值,而且江西还是傩文化重要输出地之一,国内一些著名的傩舞、傩戏,都与赣傩有一定的亲缘。

傩文化包容了乡村祭祀仪式,民间信仰习俗,以及舞蹈、音乐、器乐、咒语、卜辞、面具等方面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空间,属于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

所以,傩文化属于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破坏与流失的尴尬境地当中,傩文化也在所难免受到威胁,所以我们应该动员大家一起保护傩文化。

傩文化不是一种单一独立的文化,而是丰富饱满的多元文化,它贯穿当地人民的方方面面面,戏剧、面具、服装、舞蹈和传说,每一项都如此打动人心。

傩文化调研江口傩文化传承、保护的建议—调研报告

傩文化调研江口傩文化传承、保护的建议—调研报告

傩文化调研江口傩文化传承、保护的建议—调研报告江口傩文化传承、保护的建议接到县城一个老贤士“关于傩文化艺术有快失传绝灭的危险”反映后,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到江口县民间傩文化艺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进行了走访调查了解。

现将江口傩文化传承简史、传承现状以及建议作探索如下:一、傩文化简介傩,起源于远古的驱鬼逐疫仪式,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巫文化现象。

傩活动可追溯到殷商时期。

傩戏,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

经历了两三千年历史的积淀和衍化。

傩,有的发展为傩戏艺术,有的仍停留在祭仪阶段。

人们今天看到的傩,就其内容或形式来讲,乃是夹杂着巫、儒、道、释的混合体。

傩的活动主要有两大类,即:“冲傩”、“还愿”。

“冲傩”一般是临时性的,主要是傩信仰者家中一旦发生了不幸;如家中有人生了急病,受了灾害等,就及时请傩法师(即掌坛师)来“冲傩”。

他们以为傩法师法术高超,可以上通天曹,下通地府,凭借手中平时养着的几十万神兵神通广大,威力无穷,用法术惩罚鬼邪,强制他们远离主家永不再来。

这种仪式比较简单,一般只要两个法师一个晚上便可完成。

“还愿”则不同,这是主人事先许下的“愿”,其“愿”的种类很多,祈求老人长寿的“寿愿”,求子的“子童愿”,孩子满十二岁许的“过关愿”,还有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家人四季平安许下的愿等等。

凡许下的愿如愿之后,主人就要选定良辰,请掌坛师来举行傩祭“还愿”。

“还愿”是一种酬谢神灵的活动。

因此,比较隆重,少则三天,多则十天半月。

“还愿”的仪式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坛”,这阶段包括“请师”、“还神”、“发文”、“立楼”、“搭桥”、“调兵”、“差兵”等内容;第二阶段为“开洞”,即由和尚通过地盘请出唐氏太婆,打开桃园上、中、下三道洞门,请出24个正戏;第三阶段为“和坛催愿”,把主人许下的愿催交愿官;第四阶段为“勾愿送神”,即是由判官勾销主人许下的愿,由掌坛师收兵、送神(闭坛)。

“还愿”结束这天,亲朋好友要前来祝贺,晚间还要唱戏祝贺主人平安,款待来贺亲友。

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傩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民族,各种瑰奇的文化竞相绽放共同组成演绎了美丽的中华文化。

其中,神秘悠远的傩文化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人存在于世界上,必定会在心里有一些寄托心灵的崇拜,或是图腾,或是宗教等等。

而傩文化也属于我国的一种精神崇拜,它是我国远古先民为了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而运用浪漫主义心性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地方文化。

“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

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

正因为它的神秘原始并且极具原生态文化价值,所以它也就毋庸置疑地成了我国保护的对象。

傩文化是从远古流传至今的文化记忆,它的每一寸都暗藏古时的气息,它所记载的不仅是当时的文化概念,更是承载了中华民族在各方面的历史价值和影响,年复一年默默诉说着当年的神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而傩文化则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傩文化的传承必须依赖人们的口耳相传。

如今的傩文化最突出的省份应当是江西。

赣傩,不仅比周边省份的傩文化更古老,更具原生态文化价值,而且江西还是傩文化重要输出地之一,国内一些著名的傩舞、傩戏,都与赣傩有一定的亲缘。

傩文化包容了乡村祭祀仪式,民间信仰习俗,以及舞蹈、音乐、器乐、咒语、卜辞、面具等方面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空间,属于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

所以,傩文化属于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陷入破坏与流失的尴尬境地当中,傩文化也在所难免受到威胁,所以我们应该动员大家一起保护傩文化。

傩文化不是一种单一独立的文化,而是丰富饱满的多元文化,它贯穿当地人民的方方面面面,戏剧、面具、服装、舞蹈和传说,每一项都如此打动人心。

傩文化—面具

傩文化—面具

心世界的一个象征,它是一种横遍全球纵观古今的重要文化现象,它以丰 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外在形式,为学术界所重视。面具是造型艺术的一 个特殊领域,它最早出现于十分遥远的古代。
人类戴面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最早的面具可能产生于狩猎活 动,为了便于接近猎物,猎人用面具把自己装扮成各种动物, 在民间的一些戏曲表演活动中,面具至今仍是主要的化妆手段。 比如贵州的地戏等。 我国是面具产生最早、流行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直到今天仍 然可以看到它的原型和影子,继续在我国民众心理上、民俗上、 文化上和艺术上发挥作用。
作品欣赏
1、花纹要有疏密对比,黑白 对比关系,画面可适当留白 2、炫彩棒涂颜色,注意要仔 细认真,颜色要涂均匀 3、请爸爸妈妈帮忙粘贴装饰
孩子们,
赶紧动手绘制吧!
小朋友们,画得真棒!
欢迎你们上台展示!!
感 谢 有 你 。
公元564564年北方草原的突厥和年北方草原的突厥和黄土高原的北周对北齐发动进攻北齐重镇洛阳黄土高原的北周对北齐发动进攻北齐重镇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北齐武成皇帝急忙调被北周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北齐武成皇帝急忙调集军队前去解围
欢迎 各位家长的到来
威名美誉
兰陵王是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一生参加了数 次战役。其中广为传颂的一次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邙山大战”。公元564年,北方草原的突厥和 黄土高原的北周对北齐发动进攻,北齐重镇洛阳 被北周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北齐武成皇帝急忙调 集军队前去解围。在洛阳城外,北齐援军发动了 一次次进攻,都被北周军队击溃,眼看就要面临 全军覆灭的境地。这时,受命为中军将的兰陵王 戴着“大面”,身穿铠甲,手握利刃,率领五百 精骑,奋勇杀入周军重围,势如破竹,一直杀到 洛阳城下。守城的北齐军队被困多日,不敢贸然 开门,兰陵王摘下面胄,城上的北齐军立即欢呼 起来,打开城门,与城外大军合兵一处,奋勇杀 向周军,周军大败。《北齐书》书载:“邙山之 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 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 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 《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又有史书记载:周军 “丢弃营寨,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军资器 械,弥满川泽。”正是这次大捷,使得兰陵王威 名远扬道通天下,北齐皇帝加封他为尚书令。

江西南丰傩文化论析

江西南丰傩文化论析

江西南丰傩文化论析傩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民间宗教仪式,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性质的原始文化。

江西南丰傩历经数千年的积淀传承,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其舞姿动作粗犷、古朴有致,以面具为特殊化妆手段,融合了民俗、宗教、雕塑、彩绘、舞蹈等多方面内容,是艺术工作者研究古傩舞的活化石。

江西南丰县因出色的傩舞艺术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傩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民间宗教仪式。

傩文化包括傩庙、傩神面具、傩舞、傩戏、傩符、傩服饰、傩兵器等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包含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我国古籍中早有关于傩的记载,如《诗经·卫风·竹竿》载:“巧笑之,佩玉之傩。

”《礼记·月令》载:“季春之月……命国难(傩),九门磔攘,以毕春气;仲秋之月……天子乃难(傩),以达秋气;季冬之月,命有司大难(傩),旁出土牛,以送寒气。

”说明周代傩文化已盛行,并且一年之内要举行三次活动。

傩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

在我国,形成了一个包括陕、甘、川、黔、桂、湘、皖的傩文化圈。

江西传傩,始于汉初,两千多年来,傩风不绝是我国傩文化圈中的重要一环,而赣傩尤以南丰、上栗两县为盛,堪称中国傩文化的活化石。

南丰县因出色的傩舞艺术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萍乡的傩文化因艺术种类多、内容量大等特色,也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傩文化之乡”。

一、南丰傩文化的历史发展南丰傩舞,俗称“跳傩”,是沿袭古代驱鬼逐疫的仪式——“驱傩”演化而来的舞蹈。

南丰有傩,自汉开始。

据南丰西溪乡余氏重修族谱内《金砂余氏傩神辨记》称:“辉(此文作者)尝考宋时邑志旧本载,汉代吴芮将军封军山王者,昔常从陈平讨贼,驻扎军山,对丰人语曰:“此地不数十年,必有刀兵,盖由军峰耸峙,煞气所钟,凡尔乡民一带介在山辄,必须祖周公之制,传傩以靖妖氛。

”《辨记》中还引用《周礼·夏官》记载:“方相氏掌傩神,熊皮四目,执戈扬盾,皆所以除疫。

探寻“傩”字背后的神性空间

探寻“傩”字背后的神性空间

探寻“傩”字背后的神性空间“傩”字一直都不被人熟知,认识它的人也总是对它心存敬畏之心。

究其原因是它背后所代表的神秘而古老的神性空间,让人想要触碰却又收回,想要深入却又颤抖。

对于“傩”字的本意历来都有争议,主要体现在对它的原初形态的探讨既到底是驱鬼逐疫还是奉祀鬼神。

本文通过再度探寻“傩”的文字学本义及其背后所隐藏的神性文化意蕴,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文化现象。

标签:傩文化;字形;神性空间;还愿中国傩文化是神州大地上产生的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它以其特有的吟唱、表演、脸谱、服饰等形式,成为探索上古诗、乐、舞等艺术源头的重要依据。

当今,傩戏虽然在一些地区仍有不同程度的保留,但是,因为傩文化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不断受到社会、思想、人伦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故当今流传之傩戏并不能完全代表傩文化产生初期的形态。

要追寻其产生最原初的意义就要需要从“傩”字本身入手,探寻背后隐藏的神性空间。

对于“傩”字的本意历来都有争议,主要体现在对它的原初形态的探讨既到底是驱鬼逐疫还是奉祀鬼神。

“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古已有之。

它上溯殷商、下抵现世,贯通古今,同时在国外也有影响,比如日本的能文化。

但历史的流变,形态的更迭,内涵的增减,外延的庞芜,使“傩文化”呈现“多元”风貌。

严格意义上的傩已经没有了,而是傩坛和傩戏文化,即在傩文化的基础上已经大大世俗化的傩文化了。

就发展而言,这是一种好的势头,因其拓宽了“疆域”,利于传播与改善生存环境;但就本体观念而言,此意并非“明智之舉”,因其极易混渚视听,令人难辨事物的真伪!基于此,通过探析“傩”字本来的意义,找到“傩”的文字学本义及其文化意蕴,并企图从中窥测到些许“傩文化”与中国原始崇拜关系的蛛丝马迹。

曲六乙先生曾这样概括中国傩文化的研究:“傩学,萌发于20世纪中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

研究热点从50年代的傩舞,80年代的傩戏移到90年代的傩文化学和傩文化史。

”[1]经历了共和国成立前、共和国成立至文革、文革后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初期等四个阶段的傩文化研究,涉及艺术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傩戏研究会成立,标志着我国的傩戏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傩学研究者开始了有组织计划、有目标任务的研究层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傩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傩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傩戏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宗教(自然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龙的传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

“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

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

中国的傩事活动可追溯至久远的上古时代,商周,春秋,秦汉乃至明清,传留至今。

最有名的大抵是楚国的傩舞活动。

楚人“信鬼神,好淫祀”,而江西为楚国的管辖地,楚人的巫傩习俗也深刻地影响了赣傩的传承。

赣傩从春秋一直保存至今,江西萍乡,其辖地至今遗存的起傩仪式“启师、请神—点将、发兵—行傩—归庙”就与公元前三世纪流传于楚国《九歌》祈神程式“布坛、迎神—降神—酬神—送神”颇为相似,而且《九歌》中的天神、水神等神灵,也可以在萍乡的傩神之中找到。

说明萍乡傩可能与战国时期楚地古傩有较为紧密的关联,并有可能同时传播。

傩文化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

中国的傩,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各有特点。

以服务对象、演出对象和演出场所划分,分为民间傩、宫廷傩、军傩和寺院傩四种。

土家、壮、侗、仡佬、苗等民族的傩戏属民间傩;地戏、关索戏属军傩;藏族聚居区大寺院的跳鬼,包括北京雍和宫的正月跳鬼属寺院傩。

据有关专家调查表明,贵州是我国傩戏最多,品种较齐全的省份,因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与兴趣,美国、日本、法国、西德等10多个国家的专家多次专程前往考察。

古代的傩礼,有两大任务:一、定期驱傩;二、为死去的帝王将相送葬。

它至少与军礼和凶礼有关。

所以,要了解和研究傩文化,也需要多少知道一点五礼的常识。

简单的说:一吉礼,是对天神地祗和宗庙(祖先)的祭祀之礼。

封禅就是历代最大的吉礼。

二凶礼,是指伤亡灾变之礼,包括水旱、饥馑、兵败、寇乱等礼,以丧礼最为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傩,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

鸿蒙初开的人们已懂得敬畏神灵,傩文化悄然成形。

作为傩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江西,这块坐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赣鄱大地,在灿烂的巫傩文化中自成一格,其杰出代表南丰傩舞更有着“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的美誉。

傩舞,傩仪中的舞蹈部分,也是最为古老原始的舞蹈形态。

傩舞曾经作为宫廷祭礼,只有皇室贵族可窥其貌。

傩舞向民间的传播使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从驱鬼逐疫、求子祈丰逐渐扩展祈福、纳吉、求财、兴旺等多种内容,从肃穆庄重到娱乐世俗的转变,傩舞在明清达到了鼎盛。

至今,在江西、安徽、贵州、广东等地依然能看见它的身影。

上甘村,位于南丰县白舍镇。

目前有251户人家,甘姓占据了大半,因此而得名。

据《了溪甘氏族谱》记载,甘氏祖先于唐朝元和年间即1200年前迁至此地,与此同时作为宫廷祭礼的傩舞开始流传民间。

现年72岁的甘老怀是上甘傩班的第25代传人,也是上甘傩班的领头人。

上甘傩班是南丰最具规模的傩班,傩班成员24人,保存傩面具达38个。

领头人称正英,正英之下就是副英,两人协同管理傩班事务。

傩班除了每年除夕固定半个月的跳傩之外,谁家有了喜事也会请傩班上门表演,热闹的同时增添几分谢神的韵味。

而最近,上甘村的一户人家迎来了新的生命。

按照传统,早早约定了跳喜傩的日子。

一大早,甘老怀就走出家门,召集傩班成员。

一群人踏在青石板路上,“嗒嗒……”的脚步声在祥和宁静的早晨格外突兀。

沧桑古朴的上甘还沉浸在祥和宁静的梦里,甘老怀没有时间耽搁,他们必须在吉时之前,做好万全准备。

不一会儿,目的地傩神庙进入众人的眼帘。

据记载,傩神庙始建于明代,距今有四百年的历史。

庙西面是傩神殿,供有傩神,白面方脸的傩神老爷,面含微笑,端坐神台,亲和而不失庄严。

东面有戏台,几经修缮,可以想见曾经的盛况。

怀着敬畏的心情,傩班成员开始有条不紊的准备工作。

鞭炮、蜡烛、服装、香纸、铜锣,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用品。

甘老怀正在为跳傩做最后的确认。

几个成员为了保证仪式的顺利,互相练习着傩舞的动作。

其认真肃穆的神情好似傩神附体,然而真正变成神还需要重要的道具——傩面具。

“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傩面具在村民心中的地位几乎与神同等。

傩面具平时被供奉在傩神殿的阁楼上,只有跳傩的时候才取出。

上甘作为南丰最古老的傩班起源地,具有丰富的傩面具种类。

但是文化大革命时期被销毁殆尽,现在所用的大多都是请人重新雕刻的。

今天就有一个人给傩班捐了一个面具。

他是甘老怀的外甥,平时在外打工,为了今天的喜傩特地从外赶回来帮忙。

从小观看舅舅跳傩的外甥对傩舞有着深厚的感情,记忆中的那些个粗犷朴拙、狰狞威严的傩面给了他最直观原始的善恶启蒙。

傩面具的制作还需要找专门的艺人雕刻。

罗师傅的雕刻手艺是出了名的精湛,其制作的面具色彩艳丽饱满,线条柔和流畅,武面横眉冷对,凶神肃杀,文面笑脸盈盈、端庄稳重。

而红、黄、蓝、白、黑等色彩的搭配突出角色的性格形象。

成员毕恭毕敬地请出傩面,依着秩序摆放在傩庙的龛台上。

此时的傩班
演员已经换上了表演服装,就位等待仪式的开始。

傩神庙外前来观看傩舞的村民已经就坐,孩子们收起平时的调皮玩笑,好奇而又敬畏的探头探脑。

整个傩舞程序繁琐,甘老怀知道,如果马虎敷衍,就是对神灵的懈怠和不敬。

起傩是仪式的第一步,正印带领傩班成员上香敬神,起傩之后才是跳傩。

《开山》是跳傩的亘古不变的第一个节目。

不仅是上甘傩舞,距上甘四十里外的石邮傩班,几百年来跳着同一傩舞《开山》,开山讲述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演员带着傩面,挥着手里的板斧,动作刚劲有力,表演流畅,一气呵成。

寄托了人们勇于开拓、无所畏惧的精神。

《开山》之后,《福禄寿三星》是村民喜爱的节目,也是今天跳傩的主角。

节奏欢畅,夸张的动作合着颇具喜感的傩面,令人忍俊不禁。

诙谐的表演将场面气氛推到高潮。

村民的掌声无疑是对演员的肯定。

甘老怀脸上漾出了笑容。

接下来是他出场的时候。

《张天师召将》是上甘傩舞的代表性节目,讲述的是讲的是村内有妖魔作怪,张天师召集关羽、二郎神等神将下凡收妖的故事。

《张天师召将》带有浓郁的道教味道。

传说甘坊始祖曾在此炼丹得道,羽化登仙,因此吸收了大量的道教文化。

张天师一角只能由正英担任,再一次戴上傩面的老怀,年逾古稀,手脚不似从前灵便,但熟悉的调子一起,老怀的动作有条不紊。

傩舞占据了他大半的生命,粗粝面具背后的老怀,心情该是怎样的五味陈杂。

命运相似的还有石邮傩班的几位伯们。

年岁同样久远的傩班,两者的管理制度相差甚远。

在石邮,头人是傩班的管理者,傩班成员有八人,称为大伯、二伯,依此类推。

头人不参加傩班的表演,但是在傩班有着绝对的权利。

原因还要追溯到石邮大家族吴氏的历史,傩班自古就是吴氏家族的私有物,今天的头人是从祖辈们世袭而来。

傩班管理严苛,只为本姓同族效力,甚至被禁止在外村过夜。

除了管理制度,表演风格更是迥异。

上甘村宗教信仰纷繁,傩舞博取众长,兼收并蓄,在傩面角色和祭神仪式上都能找到它们的影子。

反之石邮傩舞则完整的保存了原始的狂放热烈的风格,更具娱乐性。

无论其风格、制度有怎样的不同,上甘和石邮傩舞骨子里流淌的是相同的血脉。

同为南丰傩舞的优秀代表,际遇的落差令人唏嘘。

石邮傩舞在南丰政府的扶持下,在国际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刷新了国人对“桔都”南丰的认识,给南丰竖立了独有的品牌资源,同时,赢得了多方面的关注,得以摆脱了落后湮灭的困境。

有石邮珠玉在前,上甘傩舞的处境有些尴尬。

上甘资历更老,然而对于南丰来说一个傩舞品牌似乎已经足够。

后继无人的境况使得上甘愈加困顿……
热闹退却,甘老怀和成员们细心收好傩面。

办喜傩的人家将红包递给甘老怀。

按照规矩,红包除了一些费用支出外,剩下的会设下酒宴,招待跳了一天的傩班成员。

不以跳傩为盈利手段是千百年来的规矩,卸下面具的他们回归到人的生活,一顿饱饭是此刻最大的满足。

这样的日子每年都会重复几次。

年轻时的一腔热忱,岁月的沉淀化作对傩舞解不开的牵挂。

这大概是每一个继承人的心路。

上甘傩舞和上甘村历经千年,荣辱与共,血脉相依。

傩舞承载了每一代上甘人的信仰和祈愿。

需要传承的已经不仅仅是舞蹈,更是上甘村人的根和上甘村延续千年的能量。

这正是新一代继承人需要发掘和振兴上甘傩舞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