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硫酸盐还原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的研究

合集下载

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

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

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董静 201131301031摘要:以猪肝为原料,采用低浓度醋酸钠(低渗破膜作用)制备肝匀浆,醋酸镁则有保护和稳定AKP 的作用,匀浆中加入正丁醇可使部分杂蛋白变性,释出膜中酶,过滤后,以去除杂蛋白。

含有AKP 的滤液用冷丙酮和冷乙酸进行重复分离纯化。

根据AKP 在33%的丙酮或30%的乙醇中溶解,而在50%的丙酮或60%的乙酸中不溶解的性质,用冷丙酮和冷乙醇重复分离提取,可从含有AKP 的滤液中获得较为纯净的碱性磷酸酶。

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催化对磷酸苯二钠水解反应的最适PH值为10.0,最适温度为37℃,米氏常数值Km为3.154mmol/L,酶的热稳定性研究表明该酶在pH在8-9区间和温度在25℃-37℃区间下稳定。

关键字:碱性磷酸酶分离纯化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EC3.1.3.1,简称AKP)广泛存在于微生物界和动物界,它在动物机体的骨化过程中及在磷化物和其他一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转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通过催化磷蛋白的水解,碱性磷酸酶在细胞调节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它可专一性的水解磷酸单酯化合物而释放无机磷,主要用于核酸研究,分析、测定核苷酸顺序及其基团的重组、分离,也是酶标免疫测定技术的常用工具酶之一。

药用化妆品中添加碱性磷酸酶有益于皮肤细胞的再生和新陈代谢,还可用于核苷酸脱磷产生核苷等。

它是一种膜结合蛋白,在生物体内直接参与磷酸基团的转移和代谢等生理过程[1]。

临床上通过测定AKP的活力,可作为诊断骨骼及肝脏疾病的重要生化指标。

因此纯化和研究AKP的性质、调控等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尝试以猪肝为材料,分离纯化猪肝碱性磷酸酶,研究其酶学性质,旨在探讨以猪肝研制科研用碱性磷酸酶生化试剂的方法,同时也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该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此外,猪肝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可以作为生产碱性磷酸酶生化试剂的原料[2-3]。

酸性α-淀粉酶的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

酸性α-淀粉酶的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

酸性α-淀粉酶的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胡元森;潘涛;李翠香【摘要】纯化了枯草芽胞杆菌xm-1菌株酸性α-淀粉酶,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硫酸铵沉淀和Sephadex G-75凝胶层析将酸性α-淀粉酶粗酶液纯化了32.5倍,活力回收率为10.0%.酶性质测定结果表明,该酸性α-淀粉酶分子量约为60 kD,最适反应温度为45℃、最适作用pH5 0,该酶在pH3 4-6 0下稳定,高温耐受性差.Cu~(2+)、Zn~(2+)、EDTA对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Ca~(2+)和Mn~(2+)对酶具有较强的激活作用.【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年(卷),期】2010(000)003【总页数】4页(P199-202)【关键词】酸性α-淀粉酶;蛋白纯化;酶学性质【作者】胡元森;潘涛;李翠香【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重点实验室与工程中心,郑州,450052;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重点实验室与工程中心,郑州,450052;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重点实验室与工程中心,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目前,国内外市场中两类常用的淀粉酶为中温和高温α-淀粉酶,其适用 pH范围为6-7,在酸性条件下其酶活性明显降低[1]。

酸性α-淀粉酶在低 pH条件下以随机方式切断淀粉分子内的α-1,4-糖苷键,能满足一些酸性条件下淀粉原料的深加工工艺要求[2]。

此外,酸性α-淀粉酶因其具有在酸性条件下发挥作用的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发酵饮料、青贮饲料、医药等多种领域。

自 1963年日本研究者发现 Aspergillus niger可以产酸性α-淀粉酶以来,许多学者开始对其进行研究。

例如,刘永乐等[3]筛选到一株产酸性淀粉酸的黑曲霉菌株AS-Y,并对其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

陈波等[4]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酸性α-淀粉酶的青霉菌株,最适作用 pH4.4,最适作用温度为60℃。

酵母SOD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酵母SOD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4 -6 -16作者简介:苏昕(1966 -),女(汉族),辽宁沈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研究,Tel.024 -23843711 -3513,E-mailsuxin660511@。

文章编号:1006 -2858(2005)01 -0067 -04酵母SOD分离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苏昕,阎浩林,梁丽莉(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016)摘要:目的发酵培养Y12酵母菌分离制备酵母SOD并研究其部分酶学性质。

方法用已筛选出的一株Y12酵母菌对其在优化培养条件下发酵培养得到湿菌体,破壁抽提得SOD粗酶液,采用硫铵盐析、丙酮沉淀、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和QAE-Sephadex A-50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得到酵母SOD并测定其部分酶学性质。

结果Y12酵母菌SOD产量达1 263 u#g-1湿菌体,分离得到酵母SOD,该酶属Cu、Zn-SOD,比活力为1 07315 u#mg-1,活力回收率为5411 %,紫外吸收峰在25712 nm,分子质量为32 456 u,亚基分子质量为16 227 u。

结论此酵母SOD与文献中报道的动物血红细胞Cu、Zn-SOD基本相近。

关键词:酵母SOD;分离纯化;酶学性质中图分类号:Q 554 文献标识码: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一种含有铜、锌、铁、锰的新型金属酶,1969年由Mccord和Fridovich发现其能够催化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发生歧化反应而命名[1]。

SOD是机体内的唯一以超氧阴离子为底物的酶,能维持细胞内氧自由基处于无害低水平状态,是进行需氧代谢的生物维持生存所必需的酶。

由于SOD广泛存在于生物界,能专一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已引起国内外生化界和医药界的极大关注。

近年来,国外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SOD的相关报道很多[2]。

其中发酵法生产SOD是一条经济可行的途经[3]。

过氧化氢酶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过氧化氢酶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9,Vol.26N o.3Ch emistry &B ioengin eerin g15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8BA D91B01),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资助项目(2006B22)收稿日期:2008-11-13作者简介:刘灵芝(1983-),女,河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化工;通讯联系人:罗晖,副教授。

E -mail:luohui99@y aho o. 。

过氧化氢酶的研究与应用新进展刘灵芝1,2,钟广蓉1,熊 莲1,2,常雁红2,肖宝清2,罗 晖1(11北京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北京100083;21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系,北京100083)摘 要:过氧化氢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好氧微生物和动、植物体内、催化效率较高且具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的酶。

在论述过氧化氢酶的类型划分、结构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过氧化氢酶的分离纯化和极端环境下微生物产过氧化氢酶的研究进展,并对过氧化氢酶在食品、环保、造纸、纺织等行业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过氧化氢酶;极端微生物;应用;进展中图分类号:Q 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425(2009)03-0015-04过氧化氢酶(H ydrog en pero xidase)又称触酶(Catalase,CAT ),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末端氧化酶,是以过氧化氢为底物,通过催化一对电子的转移而最终将其分解为水和氧气。

该酶是在生物演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生物防御系统的关键酶之一,并在食品、医药、纺织、造纸、环保等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1,2]。

1 C AT 的来源及分类迄今为止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需氧微生物中都存在CAT ,动物肝脏、红细胞、植物叶绿体等也含有大量CA T 。

早期按来源不同CA T 被划分为真核CAT 和原核CAT,真核CAT 主要来源于动植物组织,原核CA T 主要来源于微生物。

亚硝酸还原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亚硝酸还原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亚硝酸钠作为国家食品卫生法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加工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亚硝酸盐残留过高对人有极大危害,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一直是食物安全性的焦点之一。

世界上许多国家呼吁严格控制亚硝酸或硝酸盐使用量,目前国内外都在研究一种既能使香肠色泽鲜艳持久,保鲜性能好,又能降低和消除亚硝酸盐残留量的香肠生产方法,但迄今还未有一种理想的生产方法[1]。

降低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化学方法主要集中在利用发色剂或防腐剂等替代物减少亚硝酸盐的添加量,但不能完全替代亚硝酸盐的应用,对最终亚硝酸盐的残留量不能控制[2]。

生物方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作为发酵剂降低肉制品中的pH 值[3-6]、产生的亚硝酸还原酶(NiR )来降解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7-9],能够使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残留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但目前生物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发酵香肠中利用微生物降低亚硝酸盐残留量,而对于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添加NiR 酶制剂来控制品质和亚硝酸盐残留量方面还较少有人研究,主要是由于还未获得适用于肉制品高温、高盐等加工条件且可工业化生产的NiR 酶制剂[10]。

NiR 是催化亚硝酸盐还原为一氧化氮(NO )的酶[11]。

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添加亚硝酸盐的目的是使其产生NO ,NO 再与肉中的高铁肌红蛋白在加热条件下生成呈色物质。

因此,若能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将NiR 作为酶制剂加入,一方面将加快NO 的产量和速率,减少了亚硝酸盐的添加量;另一方面该酶会将残留的亚硝酸盐全部催化为NO ,这样不但能获得色泽鲜艳、保鲜性能好的肉制品,而且将极大地降低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残留,甚至可获得无亚硝酸盐残留肉制品。

国外有研究将NiR 直接加入香肠中以降解残留的亚硝酸盐,但由于所获得的酶类不能耐受高温,不能完成在香肠加工快速升温过程中酶解过程。

一般的酶制剂在该条件下已完全失活[10,12]。

因此,若能够获得在加热后还具有酶活性的NiR ,将对于利用生物法降低亚硝酸盐残留量起到重要作用。

乙醇脱氢酶的初步分离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乙醇脱氢酶的初步分离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乙醇脱氢酶的初步分离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吴桂英;金放;吴元欣;赵玉凤【摘要】以硫酸铵为沉淀剂,采用盐析法对乙醇脱氢酶(ADH)进行了初步的分离纯化,ADH比活力从粗酶液的0.464 U·mg-1提高到1.198 U·mg-1,纯化倍数为2.582.研究了ADH的基本酶学性质,其最适作用pH值为7.0~10.0,pH值为8.0时酶活力达到最大,pH值为7.0时酶较为稳定;最适作用温度为37℃,温度为30~40℃时酶活力较为稳定,温度超过45℃后酶活力急剧下降.【期刊名称】《化学与生物工程》【年(卷),期】2009(026)006【总页数】3页(P69-71)【关键词】乙醇脱氢酶;分离;酶学性质【作者】吴桂英;金放;吴元欣;赵玉凤【作者单位】黄石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北,黄石,435003;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湖北,武汉,43007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54.9酒精对肝脏、肾脏、胃肠道、神经系统、循环系统都有一定毒性,一些口腔癌、咽癌、喉癌、结肠癌及上呼吸道癌患者与过量饮酒也有密切关系[1],由此可见酗酒对身体有害。

国内外解酒饮品多为单纯兴奋剂,进入机体产生类质激素效应,从而“中和”乙醛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起到醒酒效应,仅为“治标”,并且其“醒酒”功能成分多为化学合成物质,成本也较高。

乙醇在人体内的代谢主要靠体内的两种酶[1] ,一种是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2~5],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 ALDH)[4,6]。

前者使乙醇转化为乙醛,后者使乙醛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由此可以看出ADH是乙醇在人体内代谢的必需酶。

由于微生物发酵的生产周期短,培养基价格低廉,酶制剂可以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工业化生产,因此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ADH[7~9]并制成酶制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拟南芥亚硫酸盐氧化酶基因AtSO启动子的分离与功能分析

拟南芥亚硫酸盐氧化酶基因AtSO启动子的分离与功能分析

拟南芥亚硫酸盐氧化酶基因AtSO启动子的分离与功能分析夏宗良;王美平;刘全军【期刊名称】《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年(卷),期】2007(33)5【摘要】亚硫酸盐氧化酶(SO)作为目前发现的钼酶家族成员之一,在哺乳动物硫化物的脱毒、嘌呤代谢等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少有关于高等植物SO 的表达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中,我们用半定量RT-PCR和组织化学方法对拟南芥中SO基因AtSO的表达调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AtSO在拟南芥的地上部分如茎、叶、花和未成熟荚果中有较高的表达水平,而在根部表达水平较低.在对分离的该基因上游1 562-bp的启动子区域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时,鉴定出一些可能的调控元件如光调控元件(LRE).转基因植株中AtSO启动子驱动下的GUS 基因(uidA)表达结果表明:AtSO的表达主要在植物的地上组织,表达具有光依赖性,且表达水平受亚硫酸盐的诱导增高.这一结果对进一步研究SO在植物对光周期和亚硫酸盐胁迫应答反应中的作用提供线索.%Sulfite oxidase(SO),one of the known molybdenum co-factor-containing enzymes,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diverse metabolic processes such as sulfur detoxification and purine catabolism in mammals.But much less is known about the expression and regulatory characterization of sulfite oxidase gene in higher plants.In this report.expression of Arabidopsis SO is characterized in detail by semi-quantitative RT-PCR and histochemical stain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anscripts of AtSO were predominantly detected in Arabidopsis aerial tissues including stems,young leaves,young inflorescences and immaturesiliques at higher level.but in roots with a lower level.To monitor AtSO expression in plant,the promoter region containing a 1 562-bp genomic sequence from AtSO was isolated and analyzed using methods of bioinformatics.Basing on the distribution of beta-glucuronidase(GUS)activities shown by histochemical staining in transgenic Arabidopsis plants harboring the promoter-uidA fusion construct,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AtSO is expressed mainly in the green tissues/organs in a light-dependent way.In addition,its expression is up-regulated during sulfite treatment.The information from this study may provide useful clue for further functional analysis of plant SO homologs during light-induced development of leaf tissue and/or excessive sulfite/SO2 gas stresses in higher plants.【总页数】6页(P369-374)【作者】夏宗良;王美平;刘全军【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郑州,45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郑州,4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4【相关文献】1.拟南芥AtNUDT2启动子的分离及其功能分析 [J], 张秀春;吴坤鑫;孙建波;夏亦荠;彭明;李文彬2.拟南芥AtLURP1基因启动子在转基因烟草和水稻中的功能分析 [J], 刘志钦;马小玲;严雁;黄雪盈;蔡金森;陈伟;石兰平;王博;牟少亮3.拟南芥AtNUDT8启动子的分离及其功能分析 [J], 张秀春;吴坤鑫;李文彬;夏亦荠;彭明4.沟叶结缕草ZmPSY基因启动子对拟南芥的转化及功能分析 [J], 于安东;滕珂;檀鹏辉;董笛;尚明娟;常智慧5.拟南芥AtNUDT10启动子的分离及其功能分析 [J], 张秀春;李若霖;唐文;夏亦荠;彭明;吴坤鑫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9-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19-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酶的分离纯化---介绍酶分离纯化的步骤、原则和评价方法⏹酶的分离提纯●酶分离纯化的目的:研究酶的性质、作用、反应动力学、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阐明代谢途径;作为生化试剂和药物。

●酶提纯主要包括:酶制剂的浓缩;杂蛋白和杂质的去除●分离纯化方法的衡量指标总活力回收;比活力提高的倍数。

材料处理抽提分离纯化鉴定机械、化学,组织/细胞破碎,蛋白质释放缓冲液、离子浓度pH,蛋白质溶解到缓冲液,盐析、有机溶剂、等电点、吸附、超滤,缩小体积离心离心离子交换、凝胶过滤、疏水层析、亲和层析、高效液相、快速蛋白质液相层析、电泳、结晶电泳、结晶、溶解度、高效液相,二种以上分子量、等电点、活性酶总活力比活力回收率纯化倍数酶总活力比活力酶总活力比活力酶总活力比活力酶总活力比活力酶的分离提纯过程⏹评价指标●总活力=活力单位数/ml×总体积(ml)●比活力=活力单位数/ mg蛋白(氮)=总活力单位数/ 总蛋白(氮)mg ●纯化倍数=每次比活力/第一次比活力●回收率=每次总活力/第一次总活力某科研人员在对酶分离纯化过程中得到以下实验结果:请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以下问题:⑴在六部分离纯化过程中,哪一步(A)分离效果最好,哪一步(B)分离效果最差?依据是什么?⑵上述A和B步骤分离纯化方法的原理是什么?⑶该酶是否已经纯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确定其纯度?分离步骤总蛋白质含量(mg) 活力单位数1 粗分离20 000 4 000 0002 盐析 5 0003 000 0003 等电点分离4 000 1 000 0004 离子交换200 900 0005 亲和层析50 750 0006 分子筛层析45 675 000分离步骤总蛋白含量mg 活力单位数比活力回收率纯化倍数1粗分离20 000 4 000 00020010012盐析 5 000 3 000 0006007533等电点分离 4 000 1 000 00025025 1.254离子交换200900 000450022.522.55亲和层析50750 0001500018.75756分子筛层析45675 0001500016.8875回收率=100*每一步的活力单位数/第一步的活力单位数纯化倍数=每一步的比活力/第一步的比活力取XXmL 酶液测定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换算总蛋白含量取XXmL 酶液测定其中酶活力单位数,换算活力单位数总活力数/总蛋白含量宇佐美曲霉537酸性蛋白酶的纯化纯化步骤总蛋白总活力比活力纯化倍数回收率(mg)(U)(U/mg蛋白)(%)1、粗酶液80 4320 54 1 1002、乙醇沉淀29 3585 123 2.27 833、醋酸钙沉淀21 2980 141 2.64 694、盐析 4 1771 464 8.52 415、丙酮沉淀 1 1166 1104 20.29 276、结晶0.12 130 1072 19.70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发酵液于 4000 r/min 离心 20 min, 除去菌体等大 体积物质, 取上清液即为粗酶液。 1.2.2.2 ( NH4) 2SO4 分级沉淀
向粗酶液中加固体( NH4) 2SO4 至含量达 30 %, 边加 边搅拌, 搅拌 1 h, 使盐析完全让杂蛋白沉淀。于 10000 r/min 4 ℃离心 30 min, 取上清液。向上清液中继续缓慢 加入( NH4) 2SO4 至 含 量 达 50 %, 边 加 边 搅 拌 , 搅 拌 1 h, 使目标蛋白析出。于 10000 r/min 4 ℃离心 30 min 收集 沉淀。
NADPH, 考 马 斯 亮 蓝 G- 250, 牛 血 清 白 蛋 白(BSA) ( 华 美 公 司 进 口 分 装 , Biomo 公 司 生 产) ; Sepadex G - 100, DEAE- 52( 华美进口分装, Pharmacia 公司生产) ; 溶 菌 酶 ( 北 方 同 正 进 口 分 装 , Sigma 公 司 生 产 ) ; Tris ( Promega 公司生产) ; 十二烷基磺酸钠(SDS)( Biomo 公 司生产) 。其余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方法 1.2.1 亚硫酸盐还原酶活力测定
将 样 品 与 已 知 分 子 量 的 标 准 蛋 白 质 进 行 SDS - PAGE 电泳, 然后以相对迁移率对分子量对数作图, 从 图中求出亚硫酸盐还原酶的亚基相对分子质量。 1.2.5.2 最适温度的测定
在 pH7.0 的条件下, 于 15~80 ℃温度范围内按照 标准方法测定酶活, 研究不同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以 酶活最高者为 100 %。 1.2.5.3 最适 pH 的测定
于 DE- 52 层 析 柱 ( "2.6×56 cm) , 该 层 析 柱 已 用 0.01 mol/L 磷 酸 钾 ( pH7.7) 缓 冲 液 预 平 衡 。 调 节 流 速 为 2 mL/min, 用 约 600 mL 含 NaCl 0.1~1.0 mol/L( pH 7.7) 的 0.01 mol/L 磷酸钾缓冲液直线盐梯度洗脱, 测定各收 集管液的酶活力及蛋白质含量。 1.2.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中图分类号: TQ920;Q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928(6 2006)06- 0028- 04
Separ ation & Pur ification of Sulfite Reductase and Study on Its Zymological Pr oper ties
LIU Xiao-Hua and WAN Hai-Qing
骤,得到电泳纯的亚硫酸盐还原酶,纯化倍数为 115.30,酶回收率为 18.36 %。用 SDS-PAGE 测得
亚基相对分子质量为 66 kDa。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和 pH 分别为 30 ℃和 7.7。热稳定性较好,80 ℃
时酶活仍能维持在 55 %左右。在 pH 4~10 之间均较稳定,残余酶活均在 60 %以上。Fe3+,Zn2+,
①热稳定性的测定 分别测定酶在最适 pH 值时对酶的热稳定性。将酶 液与 0.05 mol/L 磷酸钾缓冲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 20~ 60 ℃) 保温 2 h 后, 立即在 4 ℃冰箱中冷却, 然后按照标 准方法测定酶活, 以未经保温处理的酶活为 100 %。
腐蚀程度; 在提高鲭凝胶特性方面, 亚硫酸盐还原酶能 过的 Sepadex G- 100 柱( !2.6×80 cm) 上, 调节流速约为
替代化学还原试剂使肌动球蛋白复原和冻干的鲭恢复 0.6 mL/min, 用相同的缓冲液洗脱。测定各收集管酶活力
活性[12]。因此, 研究其分离纯化、性质等, 以便对亚硫酸 及蛋白质含量。
将酶液与不同 pH 缓冲液配置的底物溶液进行反应 ( 0.1 mol/L 醋酸盐缓冲液, pH3.0~5.0; 0.1 mol/L 甘氨酸 - 氢氧化钠缓冲液, pH9.0~10.0; 其余用 PBS 缓冲液) , 按照标准方法测定酶活, 以酶活最高者为 100 %。 1.2.5.4 酶的稳定性研究
(Colleg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5, China)
Abstr act: The sulfite reductase was purified to electrophoretic homogeneity by ammonium sulfate salting-out, Sephadex G- 100 gel filtration and DEAE- 52 cellulose column chromatography. A 115.30- fold- purification was achieved and the recovery was 18.36 %. Its subunit molecular weight was 66 kDa measured by SDS- PAGE.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and pH for enzyme reactivity were 30 ℃ and 7.7 respectively. At 80 ℃, there still remained about 55 % enzyme activity (good thermal stability). It was in stable stat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H value between 4 and 10 and the activity of residual reduc- tase was above 60 % on average. Besides, the sulfite reductase was strongly inhibited by Fe3+, Zn2+, Cu2+, Mn2+, Co2+, and moderately inhibited by Ca2+, Zn2+, Ag+, Fe2+ (other ions had no evident effects on it within the range of experimental con- centration). Its Km and Vmax were 1.23 mmol/L and 6.80 u/mL respectively with sodium sulfite as substrate. Key wor ds: microbe; sulfite reductase; purification & separation; zymological properties
28
酿酒科技 2006 年第 6 期( 总第 144 期)·LIQUOR- MAKING SCIENCE & TECHNOLOGY 2006 No.6(Tol.144)
亚硫酸盐还原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的研究
刘晓华,万海清 *
( 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摘 要: 采用硫酸铵盐析、Sephadex G- 100 凝胶过滤、DEAE- 52 纤维素柱层析一系列纯化步
亚硫酸盐还原酶( SiR) 是催化亚硫酸盐还原为硫化 物的酶, 在 SRB 生命活动中具有关键地位[1]。它广泛分 布于细菌、古细菌、真菌和植物中。SiR 按催化过程中所 需辅酶可分为 NADPH- SiR 和 Fd- SiR, 在厌氧细菌和 真 菌 中 以 NADPH 为 辅 酶 , 称 为 NADPH - SiR( EC 1.8.1.2) ; 在 植 物 中 以 Fd 为 辅 酶 , 称 为 Fd - SiR( EC 1.8.7.1) [2]。按功能、亚基组成和还原产物不同可分为同 化型亚硫酸盐还原酶( ASiR) 和异化型亚硫酸盐还原酶 ( DSiR) [3]。硫酸盐还原菌 (SRB) 和一些厌氧细菌利用
按 Bradford 方法[15], 并以牛血清蛋白作为标准蛋白 质。 1.2.4 电泳分析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参照文献[15]方法。分离 胶浓度为 12 %, 积层胶浓度为 5 %, 电极缓冲液: Tris- 甘氨酸( pH8.3) ; 上样后开始电泳时电流采用 10 mA, 待 蓝色染料至浓缩胶和分离胶交界面处时, 将电流升至 20 mA。 1.2.5 酶学性质 1.2.5.1 亚基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刘晓华,万海清·亚硫酸盐还原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的研究
29
中分离纯化得亚硫酸盐还原酶。由于亚硫酸盐还原酶能 1.2.2.3 Sepadex G- 100 柱层析
催化亚硫酸盐还原, 参与生物硫循环, 所以颇具环保意 义。同时在食品行业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白酒生产
将 沉 淀 物 用 适 量 含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mol/L Na2EDTA, 0.05 mol/L K3PO4, pH 为 7.7 的 缓 冲 液 溶 解 , 透 析 脱 盐 , 脱 盐
DSiR 催 化 使 亚 硫 酸 盐 转 化 为 硫 化 物 或 者 连 三 亚 硫 酸 盐、连二亚硫酸盐; ASiR 能使单质硫转化为含氨基酸的 硫和在自然环境中对平衡硫的氧化还原起关键作 用[4]。 SRB 的硫酸盐还原过程主要是异化型的。迄今为止, 所 有纯化的亚硫酸盐还原酶都含有一个或几个铁硫中心, 大都以 NADPH 或甲基木精素作为电子受体。
盐还原酶的工业化生产及应用开发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1.2.2.4 DE- 52 离子交换层析
和基础。
把 经 Sepadex G- 100 洗 脱 后 收 集 的 目 标 组 分 上 样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与培养基
硫酸盐还原菌菌种由本实验室保存。发酵培养基, 参照 Leathen( LTH) 培养基[13], 并加以改良。 1.1.2 试剂
Cu2+,Mn2+,Co2+ 对亚硫酸盐还原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a2+,Zn2+,Ag+,Fe2+ 对亚硫酸盐还原酶有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