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段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及治疗论文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体会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体会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常见呼吸道感染疾病。
本文将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通过分析个人经验和相关研究结果,旨在为读者提供有关该病的详细信息和临床经验。
一、诊断方法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的。
1. 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发热等。
体征方面,患者可出现肺部湿性啰音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可能为肺炎支原体肺炎。
2. 实验室检查a.病原学检查该方法通过采集患者的咽拭子或气管吸引物等样本,进行肺炎支原体的分离培养和荧光免疫检测,来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
b.血液学检查通过血液学检查,可以发现白细胞数量的异常变化,例如白细胞增加。
此外,还可以检测C-反应蛋白、血清脂多糖和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等指标,有助于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
3.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通过胸片的表现,可以看到肺部炎症的范围和病变情况,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二、治疗体会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1. 抗生素治疗针对肺炎支原体的敏感性,可选择使用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
在治疗期间,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并注意用药时间和剂量的合理配比。
2. 对症支持治疗除了抗生素治疗外,还需要对症治疗,包括必要的解热、镇咳、润肺等措施。
此外,患者还需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如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等。
三、诊疗体会根据个人经验,肺炎支原体肺炎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早期发现与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发现与治疗非常重要。
一旦发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
2. 合理使用抗生素在进行抗生素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选择,并注意用药剂量和疗程,以免出现因抗生素过度使用导致的耐药情况。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愈76例、显效9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7.7%。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不同年龄均可发病,临床症状轻重不一,X线胸片检查肺部病变多样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3.2胸部X线检查可分为4种改变:①多表现为单侧病变,约占80%以上,有时仅为肺门阴影增浓;②支气管肺炎改变以右肺中下野多见;③间质性肺炎改变,两肺呈弥漫性网状结节样阴影;④少数为大叶性实变阴影,偶见游走性浸润,炎症多波及下野。
3.3临床诊断要点:①持续剧烈咳嗽,X线所见远较体征为显著;②白细胞数大多正常或稍增高、血沉多增快、Coombs试验阳性;③对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药无效;④血清凝集素(属IgM)大多滴度上升至1:32或更高,阳性率50%~75%,病情愈重阳性率愈高;⑤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有诊断价值;⑥血液检查:血白细胞正常或减少,有轻度淋巴细胞增多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3.讨论
MP主要经呼吸道传染,可经血行播散至全身各器官组织。由于MP与人体某些组织存在着部分共同抗原,故感染后可形成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导致多系统的免疫损害,其发病机制与直接毒性作用及免疫损害二者相关。本病不同年龄均可发生,尤以学龄儿童常见,婴幼儿的感染率也高达25%~69%。本组资料显示7岁以下患儿占48.3%、7岁以上患儿占51.7%,其中3岁以下儿童占26.4%,说明肺炎支原体感染较以往文献报道发病年龄有降低的趋势[2]。并以男性多见,病程长,四季均可发病[3]。本组患儿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夏秋季发病率比冬春季高,与有关报道相符。
1.5疗效标准评定[1]:①显效:3d内体温下降,咳嗽好转;②有效:7d内体温下降,咳嗽好转;③无效:7d内体温仍无下降趋势,症状无好转,甚至出现其他并发症。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特点与处理方法

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特点与处理方法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在儿童中比较常见。
本文将重点探讨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一、支原体肺炎的特点1. 常见症状支原体肺炎通常表现为咳嗽、发热、嗓子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与其他呼吸道感染不同的是,儿童患上支原体肺炎后,咳嗽常常持续时间较长,可能达数周之久。
此外,支原体肺炎还常常伴有鼻塞、流清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 并发症风险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因此,在发现疑似支原体肺炎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以免病情恶化。
3. 渗透性支原体是一种具有渗透性的病原体,易在儿童的呼吸道内殖生,繁殖迅速并引起感染。
儿童因年幼抵抗力较差,所以更容易感染。
二、支原体肺炎的处理方法1. 充分休息儿童患上支原体肺炎后,家长应安排孩子充分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合理的休息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疾病,加速康复进程。
2. 适当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给儿童使用一些适当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如退烧药、止咳药等。
同时,应避免滥用抗生素,因为支原体对抗生素的抵抗性较强,需谨慎使用,避免不必要的药源性损害。
3. 加强体温调节家长应帮助儿童调节体温,避免受凉或过度出汗。
穿着适宜的衣物,保持室内清洁通风,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疾病期间的生活。
4. 饮食调理儿童患上支原体肺炎后,应注意饮食调理。
提供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有助于增强孩子的免疫力,促进康复。
5. 预防措施为减少支原体肺炎的传播,家长应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餐具、避免近距离接触已感染孩子等。
此外,及时接种相关疫苗也是有效预防支原体肺炎的一种方法。
总之,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但只要我们正确应对,给予儿童适当的治疗和护理,相信孩子很快就能康复。
同时,提高儿童的个人卫生意识和免疫力,是预防支原体肺炎的关键。
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放射学特征论文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放射学特征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提高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及胸部放射学资料。
结果:男46例,女32例;年龄3~14岁。
主要临床表现均有咳嗽,伴发热71例(91%),气促19例(24.4%),喘息15例(19.2%),胸痛8例(17.4%);肺部有阳性体征38例(48.7%)。
血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红细胞沉降率多有升高。
胸部dr片表现间质浸润24例(30.8%);小斑片或扇形浸润型29例(37.2%);肺门阴影增浓14例(17.9%);节段或叶型实质浸润11例(14.1%);胸部ct表现为斑片状或大片阴影53例(67.9%);全部患儿均痊愈出院,56例(71.8%)患儿在住院期间复查胸片病灶吸收,其余病例出院后门诊随访4~10周内病灶吸收。
12例患儿门诊随访6~9个月,查高分辨率ct(hrct)可见马赛克灌注征象3例(25%)、单侧肺透亮度增加2例(16.7%)。
结论: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临床、影像学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重视该病的随访,防治慢性肺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影像学;儿童【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059-01肺炎支原体(mp)已成为儿童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
据文献报道,mp全球感染率达9.6%~66.7%不等,已被认为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第三位病原体[1,2],好发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近年发病年龄较以往出现小年龄化的特点。
肺外并发症可累及多个系统,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现回顾性分析本院经过病原学确诊的7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胸部dr片、ct片以及临床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8例患儿均选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1月。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研究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研究1. 引言1.1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性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常见病种,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该病的流行频率较高,易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并发症,甚至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给患儿的健康带来威胁。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程较长,症状多样,易被忽视或误诊,增加医疗资源的使用。
肺炎支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也给治疗带来挑战,需要及时研究和调整治疗方案。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性需要引起关注,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管理水平,减少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情恶化的风险。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寻找更有效的诊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措施的针对性,从而减少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通过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提高对该病的防治水平。
研究还旨在为未来的相关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通过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疗研究,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家庭的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做出贡献。
2. 正文2.1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1. 发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常伴有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持续数天。
发热常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
2. 咳嗽:咳嗽是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咳嗽呈干咳或带有黏稠痰液,常伴有胸闷、胸痛等不适感。
3. 呼吸困难:部分患儿可能呼吸急促、气促,严重者呼吸困难明显,出现呼吸计数增快、吸气辅助肌肉参与等现象。
4. 胸痛: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胸痛不适感,常为胸前或胸侧疼痛,一般不明显,但在深呼吸、咳嗽时加剧。
5. 其他症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还可能表现为喉痛、咽部充血、声音嘶哑、乏力、全身疼痛等症状。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繁多,及时认识并掌握其症状特点,对于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论文

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论文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它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并对儿童和老年人等易感人群造成较大威胁。
本文将探讨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以期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参考。
一、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评估: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发热、喉咙痛和气促等。
医生可以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来初步诊断支原体肺炎。
2. 实验室检查:支原体肺炎的诊断需要依赖实验室检查。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采集患者咽拭子或鼻拭子进行PCR检测,以检测支原体的DNA。
此外,还可以进行支原体抗体检测和细菌培养等实验室检查。
3. 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或CT扫描能够帮助医生观察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肺部情况。
通常,在胸片上可以见到肺部炎症灶和渗出表现。
4. 临床评分体系:利用临床评分体系(如CURB-65、PSI等)可以辅助医生对支原体肺炎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抗生素治疗:支原体感染对常规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不敏感。
目前,巴龙霉素、阿奇霉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
在选择抗生素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过敏史和药物耐受性等因素。
2. 对症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患者常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可适当应用止咳、祛痰药物缓解症状。
此外,对于发热的患者,可给予退热药物。
3. 支持性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支原体肺炎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在住院期间,重点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氧合指数和电解质平衡等,并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如吸氧、补液等。
4. 预防措施:支原体肺炎的预防非常重要。
人们应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注意保暖、避免过度疲劳和充分休息。
此外,注重通风换气,避免长时间待在密闭的环境中,也是有效预防支原体肺炎的措施之一。
结论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运用临床症状评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并制定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特征及疗效探讨

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特征及疗效探讨王爱民【摘要】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成人患者162例进行综合治疗,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1例,治疗组患者使用罗红霉素胶囊,对照组给予红霉素片治疗,两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观察。
结果治疗组患者完全有效的有51例(62.96%),部分有效的患者有25例(30.86%),无效的患者有5例(6.17%),总有效率为93.83%。
对照组患者完全康复的有35例(43.21%),患者部分有效的26例(32.99%),无效的患者有20例(24.69%),总有效率为75.31%。
两组数据比较,总有效率的卡方检验,字2为3.225,P=0.051,P<0.05,说明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使用罗红霉素胶囊治疗支原体肺炎,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毒副作用,而且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mycoplasma pneumonia 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162 adult patients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January 2013 and July 2014 who underwent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with 81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xithromycin capsules, while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rythromycin tablet.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51 cases (62.96%) showed excellent results, 25 cases (30.86%) effective results and 5 cases (6.17%) ineffective result,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4. 1%, while inthe control group, 35 cases (43.21%) showed excellent results, 26 cases (32.99%) effective results and 20 cases (24.69%) ineffective result,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5.31%.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χ²=3.225,P=0.051,P<0.05. Conclusion Roxithromycin capsules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 not only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 but also can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In a word, this metho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5(000)020【总页数】2页(P103-104)【关键词】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疗效观察【作者】王爱民【作者单位】长春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吉林长春 1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可以在细胞外生存的小型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是引起患者肺炎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
241例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和治疗论文

241例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和治疗【摘要】目的:分析患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与治疗手段。
方法:回顾性分析241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在我院住院的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
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及发热等;婴幼儿通常还伴有气短喘憋、听诊可闻及痰鸣音。
影像学特征呈现多样性,主要为斑片状阴影时,以婴幼儿常见,主要为节段性、大片状阴影时,以学龄儿童多见。
应用红霉素或者阿奇霉素治疗可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部分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在药物治疗同时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仍可得到不错的临床疗效。
结论:支原体肺炎具有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不相符的特点,其中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
早期规范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及时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表现、防止复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73-02analysis of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241 cases of child mycoplasma pneumonia【abstract】objective:th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 imaging findings and treatment.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41 cases diagnosed as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children in our hospital’s clinical medicalrecords.results: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clinical symptoms such as cough and fever;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re usually accompanied by shortness of breath, wheezing,auscultation could be heard and sputum.showing the diversity of imaging features,patchy shadow, common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segmental, large patchy shadows, more common in school-age children.erythromycin or azithromycin in the treatment available to the clinical efficacy;part of the 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given the combination of glucocorticoids in the drug treatment at the same time,can still get a good clinical efficacy.conclusion:mycoplasma pneumonia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imaging findings do not match,the imaging findings of a lack of specificity.early specification of application macrolides timely treatment, which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prevent the recurrence of a very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children; mycoplasma pneumonia;clinical symptoms;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5~15岁儿童,多数为亚急性起病,发热无定型,或体温正常,咳嗽较重,初期为刺激性干咳,x线改变明显,多为单侧病变,也可见双侧病变,右肺病变发生病变多于左肺,下肺病变多于上肺,少数呈大叶性阴影;病程2~3周不等,x线阴影完全消失比症状消退更延长2~3周之久,偶有延长至6周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段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摘要】目的本文对节段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时的临床特点、各种并发症和如何进行诊治进行探讨。
方法对69例有胸片呈节段性肺炎改变、呼吸道症状和体征,并且亦清肺炎支原体抗体呈阳性的患儿的临床表现、肺外并发症、胸片检查、治疗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儿有35例,女性患儿有34例,患儿年龄在6个月到14岁不等。
结果学龄前及学龄期的儿童发病较多,后期较少。
结论学龄儿童患上节段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几率较大,并伴有严重的肺外并发症,治疗时使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疗效较为显著,并且安全性较高。
对节段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认识还有待提高,便于尽快进行诊断并采取治疗。
【关键词】节段性肺炎;临床特点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04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08-02
肺炎作为一种儿科常见病,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占有较大的比重,肺炎支原体的感染临床病程较长,并且伴有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并发症也不可忽视,所以应得到重视。
本院收治69例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的患者。
如今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选取本院于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之间收治的6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
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在6个月到3岁之间的有9例,年龄3至5岁的10例,年龄5岁到
10岁的33例,年龄在5岁到10岁之间的33例,年龄10至14岁的17例。
诊断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肺炎支原体的感染诊断标准。
1.2 临床表现 69例发热型不规则的病例,在院外的热程平均为9d。
其中65例咳嗽病例,8例喘息病例,45例干咳病例,7例流涕病例,4例发热但无咳嗽的病例,30例肺部闻及哮鸣音病例,并且28例还可听到湿哕音。
1.3 采用明胶颗粒凝聚法进行血清抗体的测定工作,在滴度小于1:14的情况下mp抗体均呈阳性。
hb比正常值低的有17例,11例crp增高,5例plt增高,1例降低,7例wbc值升高,而3例降低,亦有17例esr增高的病例。
14例右上肺炎,5例右中肺炎,19例右下肺炎;17例左下肺炎,6例左上肺炎。
同时累及2个以上肺段的病例有8例,9例并胸膜炎、1例胸腔积液。
2 结果
2.1 实验结果显示学龄前及学龄期的儿童发病较多,年龄在5到10岁之间的33例,其中病症为发热的有55例;持续性咳嗽的有65例,干咳45例,8喘息患者,流鼻涕的7例;38例右肺肺炎,23例左肺肺炎,双肺同时患肺炎的8例。
2.2 患者同时伴有以下并发症:1例胸腔积液、9例并胸膜炎;32例有肺外并发症,并且消化和泌尿系统并发症8例占11.6%,心血管系统并发症3例占4.3%,神经系统症状4例,皮肤改变4例,二者合计占有5.8%,血液系统并发症五例占7.2%,多脏器损害8
例占11.6%。
2.3 病例之中59例先将红霉素进行静脉滴注,随后口服阿奇霉素,其中10例仅口服阿奇霉进行治疗。
最后有33例痊愈,36例出现好转的症状。
3 讨论
患上支原体肺炎的患者最初表现为咽喉酸痛、声音嘶哑,随后出现肺部体征减少,痉挛性咳嗽,早期主要以干哕音为主,少数肺部可闻及湿啰音。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为剧烈咳嗽、高热,甚至是胸膜炎以及胸腔积液,使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咳嗽难以控制,体温下降不显著,甚至引发心功能不全、惊厥,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等并发症。
69例患儿之中,发热并且剧烈咳嗽的有65例,肺外并发症的32例,8例多脏器损害,占11.6%,基本符合文献报道的情况。
伴有非节段性肺炎的患者也有干咳、发热及肺外并发症的情况发生,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相比,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外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病程较长、病情较重,初步推测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累及到了肺实质有关。
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发病机制被归结为直接侵犯,mp侵入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神经氨酸受体,与之紧紧相连并释放多种毒性代谢产物,使得逃避黏膜纤毛的清除作用及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失效,破坏黏膜上皮细胞,引起病症。
mp与机体心、肝、肾、脑、肺、平滑肌等器官与组织存在共同抗原,感染对机体产生刺激并形成免疫复合物,最后沉积在肺组织或全身血管基底膜之上,对肺组织亦或是
肺外靶器官造成损伤,使肺外系统受到牵连,所以常常伴有心血管、神经、血液、消化、皮肤等等伤害。
肺炎支原体感染通常症状为顽固性咳嗽,肺部体征减少,临床诊断以胸片或肺部ct为主,早期诊断以行聚合酶链反应以及mpigm
测定为主,并辅之以明胶颗粒凝聚法进行检测,快速、简单、敏感性强且特异性高。
据专家估计,患肺炎支原体感染六个月到一岁之间的儿童,由于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治疗的疗程不足,有一半的肺部一氧化碳弥散功能出现异常。
阿奇霉素价格合理,疗效肯定,较长的半寿期,并且在细胞组织内药物代谢水平价高,不良反应较小,临床首选其作为药物治疗。
而由于红霉素血清水平比组织水平要高,有支原体血症、发热的患儿可选其治疗七至十d降低体温至正常状态,再口服两到三周阿奇霉素。
由于碳酸氢钠对ph有调节作用,可以稳定红霉素疗效,还能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可加入50g/l 碳酸氢钠于葡萄糖中来对红霉素静滴剂量进行控制,或者缓慢滴注来避免胃肠道不良反应。
本组之中有五十九例使用到了两到三周的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并且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所以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认识还需提高,便于诊断和治疗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邵传达,张宪军.56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02).
[2] 王佩东.大环内酯类药物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体会[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9,(01).
[3] 鄞小红,卢焯明,陈致雯.阿奇霉素结合中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90例[j].广东医学,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