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雌雄配子体的形成

合集下载

《植物学》第四节 胚珠和胚囊的发育

《植物学》第四节   胚珠和胚囊的发育

56
12:01
二、传粉pollination
• 成熟的花粉粒借外力 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 过程称为传粉。
57
12:01
• 1、自花传粉
self pollination :
• 花粉从花粉囊中散出 后,落到同一花的柱 头上的现象称自花传 粉(如大麦,小麦, 豌豆,香茄等)
• 农作物中同株异花的 传粉
58
基部表皮 层的细胞
环状的突起,包围珠心而形成珠被 integument在前端形成珠孔micropyle
内部珠 心细胞
孢原 细胞
胚囊embryo sac
10
12:01
分清楚
珠孔端micropyle 合点端chalaza
11
12:01
分清楚—胚珠的 珠孔端、合点端
12
12:01
二、胚囊embryo sac的发育和结构
47
12:01
中央细胞central cell
受精后发育为胚乳,贮藏营养
胚囊中体积最大且高度液泡化的细胞。成熟胚囊的 增大,主要是由于中央细胞液泡的膨大。
中央细胞与卵细胞、助细胞和反足细胞之间有很薄 的壁或仅以质膜为界并且有胞间连丝相通,加强 了胚囊内各细胞结构上和生理上的协调。
有些植物的中央细胞与珠心毗邻的细胞壁向内形成 许多指状内突,有从珠心吸取营养物质,以及向 外分泌消化珠心细胞的酶的作用。
第四节 胚珠和胚囊的发育
胚珠的发育和结构
1
胚囊的发育和12:结01 构
雌蕊pistil的结构 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
2
12:01
子房ovary
由子房壁、胎座

和 胚 珠 ovule 组 成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总结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总结

马丽霞《植物学》课程教学平台(二)06生物技术班《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要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形态解剖部分主要掌握种子植物的根、茎、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

2.植物的基本类群部分主要掌握七大类群的基本特征,代表植物和起源演化。

3.被子植物分类部分主要掌握分类单位、学名、形态结构的演化规律,重要目、科的特征及起源和演化。

下面将按各章顺序进行学习指导:第一章绪论一、本章教学内容为:1.植物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2. 植物科学的重要作用3.植物界划分和植物科学的分支学科4.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5.学习植物学的方法二、本章思考题:1.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2.什么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它们在自然界中各起什么作用?3.为什么说,植物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4.如何学习植物学?第一编种子植物的形态与解剖第一章种子与幼苗一、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学习植物各器官的形成与发育,为什么从种子开始,为什么说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原始体?2.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有哪些?比较有胚乳种子中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的种子有何异同。

3.种子里有哪些主要的贮藏物质?4.种子萌发的内外条件是什么?萌发的主要过程如何?从胚发育为幼苗可以见到哪些形态方面的变化?5.何谓"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第二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一、本章重点内容:(一)植物细胞1、原生质体2.细胞壁3. 质体4. 液泡5.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二)植物的组织1.植物组织2.植物组织的类型3. 维管系统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植物细胞的结构。

2.说明质体的亚显微结构。

3.简述细胞壁的结构。

4.简述植物细胞后含物及其显微鉴定方法5.什么叫细胞的分化?6.什么叫植物的组织?7.分别说明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结构的概念,细胞的特点、功能和分布。

植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_百替生物

植物生物学复习思考题_百替生物

第1章植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细胞与组织复习思考题1.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2.被称为“动力工厂”的线粒体具有什么功能?它具有怎样的独特结构?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最大的区别是什么?4.简述内质网、高尔基体的结构与功能。

5.细胞中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贮藏与什么细胞器相关?它有几种类型??6.细胞壁可分为哪几层?是不是所有细胞的细胞壁结构都一样?请举例说明。

7.植物细胞的增殖方式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其中与生殖细胞形成有关的是哪种方式? 8.植物细胞后含物中最常见的是什么?常出现在植物体哪些器官的细胞中?9.简述植物组织的基本类型。

10.谈谈管胞和导管的区别。

为什么说导管远比管胞进化?11.侵填体是如何形成的?12.筛管与伴胞通常分布在哪些组织中?13.为什么韭菜叶被割去后,经过一段时期,还能恢复如初?14.如何区分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造成梨果肉粗糙的是什么?15.名词解释:①细胞;②单位膜;③原核生物、真核生物;④胞间连丝;⑤细胞周期;⑥分化;⑦组织;⑧细胞全能性;⑨简单组织、复合组织;⑩维管组织可供参考书目1.沈同、王镜岩主编.生物化学(上册)(第三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刘凌云、薛绍白、柳惠图主编.细胞生物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3.翟中和主编.细胞生物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4. E. G. 卡特著,李正理等译. 植物解剖学(上册)(第二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65.Fahn著,吴树明等译. 植物解剖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6.陈机主编. 植物发育解剖学(上册).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27.傅承新、丁炳扬主编.植物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8.陆时万、徐祥生、沈敏健编著. 植物学(上册) (第二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9.曹慧娟主编. 植物学.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9第2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复习思考题1.根有哪些功能?环境条件如何影响根系的分布?2.根尖分为哪几个区?各区有什么特点和功能?3. 绘一张根成熟区的横切面图,说明根的初生结构。

植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同配生殖:在形状,结构,大小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完全相同的两个配子的结合。

异配生殖:在形状、结构上相同,但大小和运动能力不同,大的运动能力迟缓为雌配子,小的运动能力强为雄配子,此两种配子相互结合有性生殖方式。

核相交替:指生活史中,与有性生殖有关的染色体数的单倍期和二倍期交替出现的现象。

世代交替:世代交替指的是在生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与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孢子体:植物无性世代中产生孢子的具2倍数染色体地植物体。

由受精卵(合子)发育而来。

配子体:在植物有性世代中产生配子的具单倍染色体的植物体。

初生菌丝:细胞仅具单核,主要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生命期短,而且也不能形成子实体。

次生菌丝:含双核,是担子菌的主要营养体,生活期长,同时,担子果均由次生丝体形成。

子实体:真菌的营养菌丝和繁殖菌丝相互缠绕在一起形成的产孢结构。

精子器:雄性生殖器官,外形棒状或球状,外壁为1层细胞组成,内具有多数的精子。

颈卵器:雌性生殖器官,外形如瓶状,上部细小为颈部,外壁由1层细胞构成,中间有一条颈沟,内有一串颈沟细胞,下部膨大部为腹部,外壁由多层细胞构成,中间有卵细胞,在卵细胞和颈沟细胞之间称为腹沟,有1个腹沟细胞组成。

无孢子生殖:在蕨类植物中,存在着孢子体不经过孢子而产生配子体的现象无配子生殖:配子体不经过配子相结合而直接产生孢子的现象。

双受精:两个精细胞进入腔囊以后,1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另一个与极核结合发育为胚乳。

双游现象:水霉属无性生殖中,产生初生孢子形成静孢子,再由静孢子萌发成次生孢子,静孢子萌发成菌丝,整个无性生殖过程中有两种游动孢子的出现的现象。

蝶形花冠:由1枚旗瓣,2枚翼瓣和2枚龙骨瓣等共5枚花瓣组成的花冠,称为蝶形花冠。

维管植物:植物体内有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的输导系统,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是指种子植物中,植物种子外没有心皮包被,从而裸露在外的植物。

雌雄配子体发育综述

雌雄配子体发育综述

被子植物雌雄配子体发育的概述摘要:本文主要概述了被子植物的大小孢子的形成及雌雄配子体的形成和发育过程,被子植物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主要是形成四分体的过程中是是否有一个明显的二分体时期,及成熟的花粉是2-细胞型还是3-细胞型。

而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类型植物之间有比较大的差别,主要是胚囊发育的类型有不同,另外的差别主要在于反足细胞的数目和类型上。

关键字:大小孢子;雌雄配子体;二分体时期;胚囊;反足细胞Summar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female and male gametophyte inangiospermsAbstract: This text mainly generalized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mega and microsporogenesis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femail and male gametophyte in angiosperm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ale gametophyte is maily similar, the maily difference is that wether existence a phase of dyad during the process of forming quadrant and the mature pollen is 2-cells or 3-cells.The difference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femail gametophyte is much more obviously, it has many kinds of types of development of the embryo sac. Besid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umber and type of the antipodal cell is rather big.Keywords: mega and microsporogenesis; femail and male gametophyte; phase of dyad; embryosac; antipodal cell1雄配子体的形成和发育1.1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小孢子是雄配体的第一个细胞,它是由花粉囊中央的造孢细胞发育为小孢子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再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

植物雌雄配子体的形成和育种技巧

植物雌雄配子体的形成和育种技巧

植物雌雄配子体的形成和育种技巧植物的繁殖过程中,雌雄配子体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在植物界中,有些植物是雌雄同体,即在同一个个体上同时具有雌雄配子体;而另一些植物则是雌雄异体,即雌雄配子体分别存在于不同的个体上。

无论是雌雄同体还是雌雄异体的植物,它们的繁殖过程都离不开雌雄配子体的形成和育种技巧。

雌雄配子体的形成是通过植物的生殖器官进行的。

在雌性植物中,雌蕊是雌配子体的形成器官。

雌蕊通常由子房、花柱和柱头组成。

子房是雌蕊的基部,内部含有一个或多个胚珠,胚珠中包含着雌配子体。

花柱是子房的延伸部分,柱头位于花柱的顶端,它是花粉管进入子房的通道。

在雄性植物中,雄蕊是雄配子体的形成器官。

雄蕊通常由花药和花丝组成。

花药是雄蕊的顶部,内部含有花粉。

花丝是花药的延伸部分,它是花粉的产生和传播的通道。

在雌雄配子体的形成过程中,植物需要进行授粉和受精。

授粉是指花粉从雄蕊传到雌蕊的过程。

在雌雄同体的植物中,授粉可以在同一个个体上进行,也可以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

而在雌雄异体的植物中,授粉必须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

授粉后,花粉管会从花柱进入子房,将花粉中的雄配子体输送到胚珠中,与胚囊中的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受精后,卵细胞发育为胚胎,胚囊中的其他细胞发育为胚乳。

在育种过程中,植物的雌雄配子体的形成和育种技巧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具有良好雌雄配子体的植株进行交配,可以获得优良的后代。

育种者可以根据植物的雌雄配子体特点,选择适合的育种方法。

例如,如果植物的雄蕊和雌蕊在同一花中,育种者可以通过自花授粉的方式进行育种;如果植物的雄蕊和雌蕊在不同个体上,育种者可以通过异花授粉的方式进行育种。

此外,育种者还可以利用雄性不育和雌性不育的植株进行育种,通过杂交和选择,培育出具有丰产、抗病、抗逆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总之,植物雌雄配子体的形成和育种技巧对于植物的繁殖和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植物的雌雄配子体的形成过程,掌握育种技巧,可以帮助育种者培育出更加优良的植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的发展。

花的结构及发育10(2)

花的结构及发育10(2)
白花丹型 是A.W.豪普特1934年描述的兰茉莉胚囊 类型,它与皮耐亚属的主要区别在于:4个大孢子核只 经一次有丝分裂,结果形成1个特殊的8核胚囊。白花 丹型胚囊特点是不具助细胞。
单倍体胚囊:胚囊母细胞经过正常的减数分 裂产生的成熟胚囊,胚囊中的每一个核均为单 倍体。
二倍体胚囊:胚囊母细胞不经过减数分裂, 而是直接进行3次有丝分裂产生的胚囊,胚囊中 的每一个核均为二倍体。
贝母型 V.班巴基奥尼1928年在研究贝母属和百合属胚囊之后,发现减数 分裂形成的4个大孢子核不直接进入8核阶段,而是代之以“次生四核阶 段”。即4个大孢子核先形成1+3排列,合点端3个核彼此紧密靠拢。当珠 孔端那个核正常分裂时,合点端3个纺缍体融合成一共同纺锤体,形成一 个3倍体核,然后再一分为二。结果,珠孔端两个单倍体核,而合点端两 个为三倍体核。它们各自再分裂一次,才形成8核胚囊。但是,贝母型8 核胚囊的核倍性与正常蓼型胚囊不同,前者的下极核与反足细胞为三倍 体,后者为单倍体。
四孢胚囊发育比较复杂,根据减数分裂后4个 核的不同排列,可把它们分成3个组:第1 组──贝母型,小白花丹型和德鲁撒型,4 个大孢子呈1+3排列: 珠孔端1个,合点端 3个。第2组──五福花型,4个大孢子核呈 2+2排列:合点端和珠孔端各有2个大孢子 核。第3组──皮耐亚型,椒草型和白花丹 型,4个大孢子呈1+1+1+1排列,即胚囊的两 核和两侧各有一个大孢子核。
分干型、湿型两类:
干柱头:表面无分泌液,表面有亲水的蛋 白质薄膜,能通过柱头表皮上中断的角质 层溪水,辅助黏着花粉粒并获得花粉萌发 需要的水分。 湿柱头:表面有分泌液,含水、糖、脂 类、酚类、激素和酶类等。
(2)花柱(style)

被子植物双受精

被子植物双受精

被子植物双受精植物雌雄配子的形成高等植物的生殖细胞不就是早已分化好了的 , 而就是到个体发育成熟时才从体细胞中分化形成的。

高等植物有性生殖的全过程都就是在花器里进行的 , 包括减数分裂 , 受精与产生种子。

1 、被子植物的雄性配子的形成过程 : 雄蕊的花药中分化出孢原细胞 (archesporial cells), 再分化为花粉母细胞 (2n), 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孢子 , 再进一步发育成 4 个单核花粉粒。

单核花粉粒经过一次有丝分裂 , 形成营养细胞与生殖细胞 ; 生殖细胞再经一次有丝分裂 ,才形成为一个成熟的花粉粒 , 其中包括两个精细胞 (n) 与一个营养核。

这样一个成熟花粉粒在植物学上称为雄配子体。

2 、被子植物雌性配子的形成过程 : 雌蕊子房里着生胚珠 ,在胚珠的珠心里分化出大孢子母细胞(2n), 由一个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 ,形成直线排列的 4 个大孢子 (n), 靠近珠孔方向的三个退化解体 , 只有远离珠孔的那一个继续发育 , 成为胚囊。

发育的方式就是细胞核经过连续的三次有丝分裂 , 每次核分裂以后并不接着进行细胞质分裂 , 形成雌配子体。

胚囊继续发育 ,体积逐渐增大 , 侵蚀四周的珠心细胞 ,直到占据胚珠中央的大部分。

8核胚囊 , 每端 4个核,以后两端各有一个核移向中央 , 叫做极核。

在有的物种中这两个核融合成中央细胞。

近珠孔的三个核形成三个细胞 , 一个卵与两个助细胞。

另一被子植物双受精端的 3 个核形成三个反足细胞。

在有些植物中 , 反足细胞可分裂为多个细胞 ,如水稻 ,小麦。

受精植物在受精前有一个授粉的过程。

成熟的花粉粒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授粉。

授粉又有自花授粉与异花授粉之分。

自花授粉就是指同一朵花中雄蕊中的花粉落在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如大麦, 小麦,水稻,大豆,豌豆, 芝麻等作物都就是自花授粉的。

严格自花授粉的一定就是两性花 ,即雌雄同花 ,但就是 ,两性花的植物不一定都就是自花授粉的 , 而更多就是的异花授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细胞型花粉粒
棉、桃、李、茶、柑橘等。
3—细胞型花粉粒
水稻、小麦、油菜、玉米、向日葵等。
雄配子体(male gametophyte):
成熟的花粉粒(2-细胞花粉粒 two-celled pollen grain,3-细胞花粉粒 three-celled pollen grain )
雄配子(male gamete) : 精子(sperm) (成熟的精子没有细胞壁,裸露)
未成熟
成熟
在同侧两个花粉囊交界处的细胞保持薄壁状态,抗拉力弱。花药成熟时, 药室内壁失水,花药在薄壁细胞处裂开,花粉沿裂缝散出。
1.1 花药的发育和结构
幼期未成熟花药(花粉母细胞)时期的结构组成
4花粉囊
花粉囊壁
药隔 药室
表皮 药室内壁 中层 绒毡层
基本组织和维管束
花粉母细胞
成熟花药的结构组成
成熟胚囊 (mature embryo sac)
雌配子 (female gamete):
卵细胞 (egg)
胚囊的发育方式
Developmental Modes of Embryo Sac
百合的成熟胚囊(雌配子体)
Mature Embryo Sac of Lilium
传粉 Pollination
受精 Fertilization
小孢子四分体
4个单核花粉粒(细胞壁薄、细胞质浓、核位于中央)
单核花粉粒(单核靠边期)
营养细胞(大)
(两者仅以质膜相隔)
精细胞
生殖细胞(小)有丝分裂
(2-细胞花粉粒)
精细胞 (3-细胞花粉粒)
成熟花粉粒的外部形态
External Morphology of Mature Pollen Grains
4个大孢子通常纵行排列,一般珠孔端的3个退化,仅合点 端的1个发育成有功能的大孢子。
大孢子 分裂1次
2个核移向 分裂2次 胚囊两端
8个核
2
个 极 核 (
中 央

反 足 细 胞 3

合 点 端
卵卵
细 胞 2
个 助 细 胞

器 (
珠 孔 端 1


雌配子体 (female gametophyte):
表皮
花粉囊壁 4花粉囊 药隔
药室
纤维层
基本组织和维管 束 花粉粒
1.2 花粉粒(小孢子)的形成和结构
花粉母细胞 小孢子四分体
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4个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单核花粉粒, 又称为小孢子,它们被共同的胼胝质壁包围——花粉四分体或小孢 子四分体。在小孢子之间也有胼胝质壁分隔。
花粉母细胞发育形成花粉粒过程
胚珠发育初期,珠心细胞大小均匀。以后,通常在近珠孔端的 珠心表皮下渐渐形成一个体积较大的细胞,即孢原细胞。
孢原细胞
珠心细胞 造孢细胞
胚囊母细胞
4个大孢子
(大孢子母细胞) 减数分裂
百合的成熟胚囊(雌配子体)
Mature Embryo Sac of Lilium
蓼型胚囊的形成和发育
蓼型胚囊的形成和发育
雌蕊 花冠
花萼
花梗
花托
雄蕊
雌、雄配子体的发育
Formation of Female/Male Gametophytes
Female
Male
1.花药的发育和小孢子的发生
Developபைடு நூலகம்ent of Anther and Microsporogenesis
雄蕊 Stamen
花药通常由四个花粉囊组成, 中间由药隔相连。
外壁、内壁、萌发孔(沟)、 营养细胞(1)和 生殖细胞(1)或精子(2)
2.胚囊的发育和大孢子的发生
Development of Embryo Sac and Macrosporogenesis
胚珠 ovule
根据珠柄与合点——珠孔 轴所形成的夹角。
百合大孢子的发生和胚囊的发育
Megasporogenesis and Embryo Sac Develop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