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则材料的审题立意(教师版1)

合集下载

单则材料的审题立意(教师版1)

单则材料的审题立意(教师版1)

单则材料的审题立意(教师版1)写作学案第一课时单则材料的审题立意1.学习目标(1)熟知考纲作文命题要求、命题规律和命题趋势;(2)学习、归纳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2.学习重点归纳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学习难点归纳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自主学习一.考纲点击:(一)点击考纲1.《考试大纲》关于写作的要求:能写论述类、使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考试的要求分为作文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2.课标全国卷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1)基础等级D(40分)A.符合题意;B.符合文体要求;C.感情真挚,思想健康;D.内容充实,中心明确;E.语言通顺,结构完整;F.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20分)A.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B.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C.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D.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二)点击高考1.命题规律研究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常考的角度如下:人生哲理,如冷热、远近、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等;人生观和价值观,如生命、奉献、幸福等;人与自然,如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学会认识,如认识自己、自然、人生、社会等;理性分析,如,感性和理性;人性理智、自我等;传统美德,如礼貌、谦逊等;现实生活,如贫富、生存、奋斗、坚持等;人文关怀,如老人、残疾人、农民工等;为人处世,如宽容、帮助、自我表现等;读书做人,如成熟,成长,情操,品位等。

2.命题趋势(1)热点预测2014年高考作文仍会就以下几个方面设置立意角度:①精神品质(奉献、节俭、坚强、诚实);②理想追求(梦想、现实、国家情怀、中国梦);③科学发展、人与自然(科技、创新、环保、和谐、平等);④人生态度、人际关系(人生观、价值观、交流、沟通、分享);⑤人文情怀、传统道德(爱心、亲情、互助、感恩、尊老)。

2025单则材料审题立意

2025单则材料审题立意

三、对象切入法
抓对象,即明确材料的陈述对象。如果一则材料中出 现了好几个对象,那么一个对象就是一个角度。同时 还要注意分清材料陈述对象的主次或层次。尽管材料 涉及很多人或很多事,但有的人或物只是议论的对象, 在文中不起什么作用。审题时,要分清整体与局部、 主要与次要的关系,要从重要的人或物的角度入手思 考。材料重点写哪个对象,就从哪个对象入手,这是 立意的根本点。
【解析】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的行为主体是多种动物,可对每种 动物的行为进行分析。
审题时可按以下三步骤进行:
抽取具体概念(关键词语 第一步
)
动物们、努力、土地
第二步 把具体概念抽象化 土地的改良来自动物们的努力
土地可理解为家乡、祖国、地球等;动物
第三步
联系现实生活
们可理解为建设者(蚯蚓是坚守者,甲虫 是援助者,小鸟是归来者,蝴蝶和蜜蜂则
(三)对象切入法:
抓对象,即明确材料的陈述对象。如果一则材料中出现了好几个并列的 对象,那么一个对象就是一个角度。同时还要注意分清材料陈述对象的主次 或层次。尽管材料涉及很多人或很多事,但有的人或物只是议论的对象,在 文中不起什么作用。审题时,要分清整体与局部、主要与次要的关系,要从 重要的人或物的角度入手。材料重点写哪个对象,就从哪个对象入手,这是 立意的关键。
审题时可按以下三步骤进行:
思辨话题 技术是工具,时间是结果,人是核心和关键,三者形成思辨性话题 技术进步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人们可以更好地节约时间、掌控时
话题内涵 间,做时间的主人;但技术也让人沉浸其中,从而失去了更多自我 支配的时间,因而成了时间的仆人 ①做技术和时间的主人,让技术和时间并驾齐驱;②莫过分依赖技
(四)寓意揭示法:
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 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等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 想到与材料内容相关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 立最佳立意。

高考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考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考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一提炼中心法:通过……(事),表达……(看法、想法、道理、情感、态度等)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1、【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指导】指导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2、【材料】《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

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指导】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是用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十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类的观点。

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1、【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

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

2023届高考作文审题立意之单则材料 课件

2023届高考作文审题立意之单则材料 课件

立意:
●1 . 独 守 一 缕 “ 静 ” 气 。 ●2 . 静 以 修 身 , 气 以 立 己 。 ●3.静气是顶级的智慧 。
(二) 现象类材料(记叙)
●现 象 类 材 料 至 少 有 两 种 形 式 : 1 、 纯 粹 客 观 地 表 述 现 象 。 2 、 现象+评论(社会上的评论或出题人的评论)。
●立意: ●1.坚守初衷,坚持自我。 ●2.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3.初心不改,信念不移。
方法二:倒推因果
●事 物 都 是 互 相 联 系 的 。 比 如 , 有 很 多 事 物 就 是 以 因 果 关 系 的 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 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 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以 上 材 料 颇 具 启 示 章 , 体 现 你 的 感悟与思考。
●要 求 : 选 准 角 度 , 确 定 立 意 , 明 确 文 体 , 自 拟 标 题 ; 不 要 套 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 “ 下 一 个 ” 三 个 字 , 既 体 现 出 永 不 满 足 的 进 取 精 神 , 又 蕴 含着艺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 的光芒。抓住了这个关键词,便抓住了材料的灵魂实质。
示例: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聂海胜是首位在轨100天的中国航天员,也实现了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飞行任 务“大满贯”。追梦路上,他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从1998年成为我国首批航 天员以来,无论职务高低、年龄大小、主份备份,聂海胜始终心无旁骛,刻苦训练, 铸就了时刻准备“为祖国出征太空”的信念。两度飞天归来,聂海胜初心如一。他 和其他年轻航天员一样参与共同的训练科目,挑战相同的训练难度,身穿160公斤 左右的水下训练服,在深水里一练就是6个多小时。正是凭借着高度的自律,聂海 胜以优异成绩从选拔中脱颖而出,在57岁实现三入太空的壮举。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材料一-高中议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讲解课堂(教师版+学生版)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材料一-高中议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讲解课堂(教师版+学生版)

【教师版】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材料(一)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短视频的内容有个性、有趣味,易于生成、便于转发和传播,让人们在创造和分享中获得愉悦的精神享受。

短视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传播障碍,人们就算听不懂短视频中戏曲的唱念,也可以通过画面,感受理解戏曲所传达的情感。

从青少年角度看,沉迷短视频不仅浪费时间,更严重的是威胁身体健康。

一些低俗、恶搞、做作、浮夸的短视频甚至误导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

请以“短视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话题作文题,由材料加话题组成。

话题是“短视频”,而围绕“短视频”给出两段材料,第一段介绍短视频的优点,侧重短视频的正面意义;第二段从青少年角度介绍短视频对于青少年可能造成的危害,侧重谈短视频的负面影响。

一正一反,体现思辨色彩。

行文构思上,可以由现象导入,如当下短视频的火爆情况,接着分析“短视频”火爆的意义,结合相关事例指出其正面价值,然后列举反面事例进行正反对比,同时指出面对“短视频”的火爆,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

立意:1.过度娱乐化的“短视频”走不长远。

2.“短视频”也可以承担文化传播任务。

3.“短视频”也可以高大上。

4.“短视频”,想说爱你不容易。

5. “短视频”要有正确的打开方式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2020年以来,中国多地出现多轮疫情。

一方有难,八方来援,各地纷纷捐献物资,前往疫情地区支援。

与此同时,几乎每一轮重大的疫情都会产生“地域黑”。

某地被指把病毒传遍全国,某地的人被指“就知道吃喝玩乐”,某地被讽“每轮疫情都不缺席,就是不长记性”等。

“地域黑”本质上是一种歧视和偏见,某种意义上堪称一种“社会病毒”,同样需要人们共同抵御和清除。

针对这种现象,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22题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22题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22题(教师)0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 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 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 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 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 为善列议得泄标题信息最合适的两项是()A.论安全8.守规彰显孝心,责任铸就大爱 C.法律需要多点人文关怀 D.大义灭亲,为你点赞 艮遵规守范,呵护生命•添鬲含紫般鸣解?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蔻作文,体现・下列议论文标题中,城不合适的两项是()• A .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 -B.风采非我愿,但愿贡献高 ■ C.大国工匠.风采无限口.激扬时代浪花,你们就是最美 •已品味大千世界,尽显时代风采• 02圜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分60_uw n亩n- 生4^0^ HA Su蜜」陵叩柘m A te孱选贡一t,工篇1 4i以乂议一名化重£ 需列退改文尊有^一^橐留下儿B.CD.E度于荆 少^^£二翡( 不内Q 是 篇来率项 -■梦两写,豪荽A呆的求3透 要热请一舍 授L 与不 根h看,量 ,榜江食, 料X,索中的曾标面9S :在事,文下察志论・ M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茜00字的文章口 (时分)・ 下列议论文标题中,最合适的两项是( ・ 4读书是最有除值的提升 ・ B .亲近经典,提升同瑰 ・ U 别让经典湮没于△逋塔年代” ・ 口,论密典文学的经典牲 ,E.让或鳏在文学中升华0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

材料作文(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5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

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们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手机。

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要求:①根据所提供的材料,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立意解读:这是材料作文,格式是材料+要求。

材料从飞机及机场的现象入手,提出问题“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问题具有思辨性。

“行为”词典解释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的活动”,写作时,“行为”可以引申,可以具体化,如“勤奋苦读”是行为,“踏实苦干”是行为,“执着追求”是行为,“在困难面前毫不屈服”是行为,;反之,“懈怠懒散”是行为,“萎靡不振”“自暴自弃”亦是行为,“位置”词典解释为:“(1)所在或所占的地方;(2)地位。

”从材料中看,正因为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所以他们分别处于“头等舱”“经济舱”,由此,写作时,“位置”可以理解为人的社会地位、人的生命价值以及社会评价等。

就这道作文题的“立意”看,主要有三种情况:(一)行为影响了位置意思是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影响、改变甚至决定他的位置、成就、社会评价等等。

(二)位置影响了行为意思是当一个人身处其位、身处其境时,会影响他做事的方式及行动,正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三)从辩证的角度考虑,位置与行为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所选立意属于以上三种情况之一的都是切合题意的较佳立意;如果所写内容只涉及“行为”或“位置”的一个方面,却没有涉及“行为”“位置”的关系的,属于基本合题,如果所写内容与材料毫无关系另起炉灶的,则属于跑题。

具体要求:关于议论类文章1. 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凡说理表达基本过关、观点基本突出,材料基本充实的议论类文章,可以按45-47分档次赋分。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审题立意是指对所给材料进行理解和把握题目要求,确定自己要写作的方向和立意。

下面以材料为例,给出一个700字左右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材料】
1.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无论是行人还是车辆都非常了解的交通法则。

2. 但有时候,有些行人或车辆会无视红灯,危及到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 交通,作为一个社会公共资源,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和遵守交通规则。

审题立意: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个人观点和经历,可以立意如下:
1. 红灯停,绿灯行是交通法则,但有些人却违反规则,影响了交通的秩序和安全。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提高交通法规意识,呼吁大家共同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

2. 罚款和惩罚措施可以有效打击违规行为,但更重要的是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和法治意识,让大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从源头上减少违规现象。

3. 交通不仅仅是交通参与者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公共资源。

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入手,改善交通环境和条件,提高交通设施的完善程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4. 在处理交通违规行为时,不应仅仅以罚款和惩罚为手段,还
要注重引导和教育,培养每个交通参与者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

5. 我们作为交通参与者,应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到自己文明出行,在有限空间内尽量给予他人方便和尊重,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交通环境。

以上是一个审题立意的例子,根据给出的材料,结合个人观点和经历,可以确定要写关于呼吁大家共同遵守交通规则,维护交通秩序,减少交通违规现象的方向。

同时可以从交通安全教育、完善交通设施、处理违规行为等多个角度展开论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学案第一课时单则材料的审题立意1.学习目标(1)熟知考纲作文命题要求、命题规律和命题趋势;(2)学习、归纳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2.学习重点归纳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学习难点归纳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自主学习一.考纲点击:(一)点击考纲1.《考试大纲》关于写作的要求:能写论述类、使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考试的要求分为作文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2.课标全国卷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1)基础等级D(40分)A.符合题意;B.符合文体要求;C.感情真挚,思想健康;D.内容充实,中心明确;E.语言通顺,结构完整;F.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20分)A.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B.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C.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D.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二)点击高考1.命题规律研究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常考的角度如下:人生哲理,如冷热、远近、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等;人生观和价值观,如生命、奉献、幸福等;人与自然,如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学会认识,如认识自己、自然、人生、社会等;理性分析,如,感性和理性;人性理智、自我等;传统美德,如礼貌、谦逊等;现实生活,如贫富、生存、奋斗、坚持等;人文关怀,如老人、残疾人、农民工等;为人处世,如宽容、帮助、自我表现等;读书做人,如成熟,成长,情操,品位等。

2.命题趋势(1)热点预测2014年高考作文仍会就以下几个方面设置立意角度:①精神品质(奉献、节俭、坚强、诚实);②理想追求(梦想、现实、国家情怀、中国梦);③科学发展、人与自然(科技、创新、环保、和谐、平等);④人生态度、人际关系(人生观、价值观、交流、沟通、分享);⑤人文情怀、传统道德(爱心、亲情、互助、感恩、尊老)。

(2)趋势分析2013年,在18套高考作文考题中,除了天津卷为“材料+半命题”形式出现,其余考题全部都是新材料作文。

因此,课标全国卷题型仍将以材料作文为首选,题材不限;少数自主命题卷仍会有限定某种题材的要求。

二、审题立意训练(一)一则材料1.抓关键句法(1)释义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有暗示材料主旨的作用,它往往是命题者评议性的语句或主人公表明心志、揭示动因的语句。

材料作文中的关键句,就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将其作为立意的突破口。

(2)自主学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2013年课标全国1卷,18)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

”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

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找关键句:关键句是老切割师最后的总结:“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审题立意时,就要抓住这句评论性的话,提取出关键词“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抛掉顾虑),并以此为中心写作。

作文立意:经验勇气铸就成功、狭路相逢勇者胜等(上边的关键句可以设置成分论点)(3)合作探究A、各小组分别将小组成员的作文立意汇总。

B、小组内交流心得。

(4).交流研讨、展示各小组分别将小组成员的作文立意汇总,而后确立各自组的最佳立意,交流,展示。

2.主要对象特征法(1)释义并不是所有的单则材料都有关键句。

这时候,面对单则材料,我们可以采用抓主要对象特征法来立意。

在作文材料中,往往有很多对象(人或、物),其中必定有主要对象(那些正面的、或者作者肯定的人物)。

主要对象的特征,往往就是作文立意的方向,也就是我们拟写文章的主旨所在。

(教师明确)具体来说,就是拿到材料后,边读边画,首先找到材料中有多少对象(人或物),接着分析哪些是主要对象,根据对重要对象的相关描述,分析这些对象分别具有怎样的特征。

根据这些对象的特征,确立写作的中心。

这种找主要对象,分析其特征,立意的方法,是考场之上,作文准确立意的法宝,只要养之有素,就一定能从最佳的角度切入,就绝对能达到“符合题意”的一类作文。

(2)自主学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2013年课标全国1卷,18)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

”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

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中的对象:商人、很多切割师、专家、老切割师师徒。

主要对象:老切割师师徒相关描述:“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

“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对象特征:技艺高超(富有经验、技术)、方案周密(准备充分)、干脆利落,取得成功。

往下深究一下,其特点可以总结为:富有经验、技术,周密准备、富有勇气,取得成功。

也就是要有经验,技术,有准备,有勇气,无所顾虑,才能取得成功。

立意:(3)合作探究小组成员根据自己学习内容交流心得。

(4)交流研讨、展示各小组分别将小组成员的作文立意汇总,而后确立各自组的最佳立意,交流,展示。

3.由果溯因法(1)释义在事实类材料作文中,列举出的事件要素往往是以因果关系的形式存在的,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立意。

这种方法适合于有故事情节的材料。

(2)自主学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2012年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事件结果:工厂保安救了被困在冷库里的工人。

事件原因:工人每天都与工厂保安打招呼。

这实质上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尊重、平等与友爱。

立意: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3)合作探究小组成员根据自己学习内容交流心得。

(4)交流研讨、展示各小组分别将小组成员的作文立意汇总,而后确立各自组的最佳立意,交流,展示。

三、巩固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2013年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作文)一对新婚夫妇住进了一幢新居民楼。

一天晚上,全楼突然停电,一片漆黑。

夫妻两人手忙脚乱地在房间寻找蜡烛,这时,传来了清脆的敲门声。

打开门,借着楼道应急灯微弱的光线,只见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背着手站在门口。

女孩问:“叔叔阿姨,你们家有蜡烛吗?”夫妻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在心里想:刚搬进来就来借蜡烛,以后还不知要借什么东西呢。

于是就异口同声地说:“没有。

”小女孩一听,笑了,把两只手从背后伸出来,每只手都握着一支蜡烛。

小女孩甜甜地说:“这幢楼刚刚使用,有时会停电,我妈妈怕你们没有准备,就让我给你们送两支蜡烛。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首先找到这则材料的对象:新婚夫妇、小女孩母女,甄别之后,发现二者都是主要对象;然后找到描述“新婚夫妇”特征的相关句子是:“一天晚上,全楼突然停电,一片漆黑。

夫妻两人手忙脚乱地在房间寻找蜡烛,这时,传来了清脆的敲门声。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在心里想:刚搬进来就来借蜡烛,以后还不知要借什么东西呢。

于是就异口同声地说:‘没有。

’”描述“小女孩母女”的相关语句是:“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背着手站在门口。

女孩问:‘叔叔阿姨,你们家有蜡烛吗?’”“小女孩一听,笑了,把两只手从背后伸出来,每只手都握着一支蜡烛。

小女孩甜甜地说:‘这幢楼刚刚使用,有时会停电,我妈妈怕你们没有准备,就让我给你们送两支蜡烛。

’”根据找到的相关语句,分析双方特征:新婚夫妇自私,“小人之心”,以社会不古的人心,揣度他人,防备他人;小女孩母女善良、无私、真诚、富有爱心、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等;明白了二者的特征,很快就能确定立意的方向:从“小女孩母女”的角度立意:真诚助人,善良做事,关爱他人,替他人着想等;从“新婚夫妇”的角度立意,却要下一番工夫,因为如果按照他们的特征立意,明显的与我们社会的主流思想和道德背道而驰,写出来的文章肯定“面目可憎”,要想从“新婚夫妇”的角度立意,必须反其意而用之:防人之心亦可无;助人岂可怕麻烦;懂得替他人着想。

四、分享心得(课堂总结)指几名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