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测试车间温湿度管理程序

组装测试车间温湿度管理程序
组装测试车间温湿度管理程序

组装测试车间温湿度管理程序

1.温湿度管理概述

要做好组装、测试间温湿度管理工作,首先要学习和掌握空气温湿度的基本概念以及有关的基本知识。

(1)空气温度

空气温度是指空气的冷热程度。

一般而言,距地面越近气温越高,距地面越远气温越低。

在日常温度管理中,多用摄氏表示,凡0度以下度数,在度数前加一个“-”,即表示零下多少摄氏度。

(2)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或空气干湿的程度。

表示空气湿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绝对湿度

绝对湿度,是指单位容积的空气里实际所含的水汽量,一般以克为单位。

温度对绝对湿度有着直接影响。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水汽蒸发得越多,绝对湿度就越大;相反,绝对湿度就小。

②饱和湿度

饱和湿度,是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单位容积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量的最大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多余的水蒸气就会凝结,变成水滴。些时的空气湿度便称为饱和湿度。

空气的饱湿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单位容积空气中能容纳的水蒸气就越多,饱和湿度也就越大。

③相对湿度

相对温度是指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气量(绝对湿度)距离饱和状态(饱和湿度)程度的百分比。即,在一定温度下,绝对湿度占饱和湿度的百分比数。相对湿度用百分率来表示。公工为:

相对温度=绝对湿度/饱和湿度×100%

绝对温度=饱和温度×相对温度

相对湿度越大,表示空气越潮湿;相对湿度越小,表示空气越干燥。

空气的绝对湿度、饱和温度、相对湿度与温度之间有着相应的关系。温度如发生了变化,则各种湿度也随之发生变化。

④露点

露点,是指含有一定量水蒸气(绝对湿度)的空气,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所含的水蒸气就会达到饱和状态(饱和湿度)并开始液化成水,这种现象叫做结露。水蒸气开始液化成水时的温度叫做“露点温度”,简称“露点”。如果温度继续下降到露点以下,空气中超饱和的水蒸气,就会在商品或其他物料的表面上凝结成水滴,此现象称为“水池”,俗称商品“出汗”。此外,风与空气中的温湿度有密切关系,也是影响空气温湿度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2.内外温湿度的变化

从气温变化的规律分析,一般在夏季降低车间内温度的适宜时间是夜间10点钟以后~次日晨6点钟。当然,降温还要考虑到商品特性、车间条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ISO9001-2015车间温湿度控制程序A0

车间温湿度控制程序 (ISO9001:2015) 1.温湿度管理概述 要做好组装、测试间温湿度管理工作,首先要学习和掌握空气温湿度的基本概念以及有关的基本知识。 (1)空气温度 空气温度是指空气的冷热程度。 一般而言,距地面越近气温越高,距地面越远气温越低。 在日常温度管理中,多用摄氏表示,凡0度以下度数,在度数前加一个“-”,即表示零下多少摄氏度。 (2)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或空气干湿的程度。 表示空气湿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绝对湿度 绝对湿度,是指单位容积的空气里实际所含的水汽量,一般以克为单位。 温度对绝对湿度有着直接影响。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水汽蒸发得越多,绝对湿度就越大;相反,绝对湿度就小。 ②饱和湿度 饱和湿度,是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单位容积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量的最大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多余的水蒸气就会凝结,变成水滴。些时的空气湿度便称为饱和湿度。 空气的饱湿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单

位容积空气中能容纳的水蒸气就越多,饱和湿度也就越大。 ③相对湿度 相对温度是指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气量(绝对湿度)距离饱和状态(饱和湿度)程度的百分比。即,在一定温度下,绝对湿度占饱和湿度的百分比数。相对湿度用百分率来表示。公工为: 相对温度=绝对湿度/饱和湿度×100% 绝对温度=饱和温度×相对温度 相对湿度越大,表示空气越潮湿;相对湿度越小,表示空气越干燥。 空气的绝对湿度、饱和温度、相对湿度与温度之间有着相应的关系。温度如发生了变化,则各种湿度也随之发生变化。 ④露点 露点,是指含有一定量水蒸气(绝对湿度)的空气,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所含的水蒸气就会达到饱和状态(饱和湿度)并开始液化成水,这种现象叫做结露。水蒸气开始液化成水时的温度叫做“露点温度”,简称“露点”。如果温度继续下降到露点以下,空气中超饱和的水蒸气,就会在商品或其他物料的表面上凝结成水滴,此现象称为“水池”,俗称商品“出汗”。此外,风与空气中的温湿度有密切关系,也是影响空气温湿度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2.内外温湿度的变化 从气温变化的规律分析,一般在夏季降低车间内温度的适宜时间是夜间10点钟以后~次日晨6点钟。当然,降温还要考虑到商品特性、车间条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温湿度计管理制度

温湿度计管理制度 1.目的:为了确保掌握温度及湿度变化情况,建立因天气变化对仪器的运作,标本检测的 过程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 2.范围:本消毒办法适用于检验科各专业组。 3.权责: 3.1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温度、湿度的登计及温湿度计的维护管理工作。 3.2部门组长监督登计工作及组内采取的相应处理措施是否妥当。 3.3科室负责制定年度计划及实施比对工作 3.4各专业小组配合科室进行比对工作。 4.作业内容: 4.1温湿度计的使用程序 4.1.1各专业组显眼处挂温湿度计,并作登计工作及填写相关的处理事项。 4.1.2各专业组必须每天填写《温湿度检查表》作好专业组温湿度记录并保存。 4.1.3如发现温湿度计不准确时,应及时更换。 4.1.4湿度在60%-80%属正常,高于80%时,应注意电器防潮,相对湿度50%以下 为干燥气候,要注意防火。 4.1.5适宜于作业的温度为16℃-30℃,30℃以上需做好防暑工作,如仓库温度高于 30℃,即须做好相应防暑措施。防暑措施包括:开窗通风,地面洒水,开启空 调、给员工提供防暑降温饮料等降温设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4.1.6温度在16℃至5℃时,通知员工作好防寒、保暖工作。防寒保暖措施包括:关 好门窗、专业组应开启空调等调节温度,并保存相关记录。 4.1.7气温在4℃以下时,如专业组温度低于此温度,暂停工作。 4.1.8气温在36℃以上时,要调整工作时间,避开高温时间作业。 4.2温湿度计的比对程序。 4.2.1比对方法:将一经过检定的温湿度计与需进行比对的温湿度计置于同一房间 内,房间环境温度:10-30℃,进行测定,每半小时记录一次,重复测定三次 并记录。 4.2.2结果判断:用于冰箱温度监控的被测温湿度计与经检定的温湿度计,每次测定 温度误差不超过±1℃者为合格,有一次超过±1℃为不合格。用于环境温度 监控的被测温湿度计与经检定的温湿度计,每次测定温度误差不超过±2℃者 为合格,有一次超过±2℃为不合格。 4.2.3比对时间:每年7月份由设备科负责送计量部门检定 未经计量部门检定的由 科室安排比对时间,检定完成后一星期内,比对周期为12个月。 5.使用表单:《温度/湿度记录表》 6.使用单位:检验科

简单温度控制完整程序

简单温度控制完整程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rs = P3^4 ; sbit rw = P3^5 ; sbit ep = P3^7 ; unsigned int set1=30,set2=10; unsigned char flag=0; sbit DQ =P1^7; //定义通信端口 sbit fengmingqi=P1^1; sbit jidianqi=P1^5; code uchar mayuan[]={'0','1','2','3','4','5','6','7','8','9'}; code uchar aa[]={"wendu is:"}; code uchar bb[]={"sheding :"};

typedef bit BOOL ; unsigned char k,dat_wr[8],dat_rd[8]; void putchar(uchar weizhi,uchar da); void delay(uchar); void lcd_wcmd(uchar); BOOL lcd_bz(); void lcd_pos(uchar) ; void lcd_wdat(uchar) ; void display(uchar,uchar *) ; void lcd_init(); void longdelay(uchar s); void keyscan(void); BOOL lcd_bz() { // 测试LCD忙碌状态 BOOL result ; rs = 0 ; rw = 1 ; ep = 1 ;

无尘车间管理规定

无尘车间管理规定 无尘车间管理规定 1、目的:制定无尘车间作业环境的监控和测量通用指示,使无尘车间的作业环境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2、范围:ATC亚通光电的所有无尘车间的作业环境监控和测量。 3、定义:无 4、职责:品保部IPQC负责无尘车间所有管理规定的监控。 5、工作程序: 5.1无尘车间管理规定——温湿度管理: 5.1.1温湿度规格: 5.1.1.1ATC亚通公司万级无尘车间的温湿度控制范围为23℃±5℃,湿度控制范围为65%±15%。 5.1.2测量方法: 5.1.2.1测试时温湿度的探头要求离地面≥1.2m,温湿度仪测试显示值要基本稳定时才能读取数据。 5.1.3测试频率: 5.1.3.1作业部门分白/晚班各2次: 5.1.3.2白班10:00及15:00左右进行测试,晚班22:00及3:00左右进行测试: 5.1.4管理方法: 5.1.4.1各温湿度记录担当者按规定时间测试温湿度并填写《温湿度记录表》。如果温湿度值超过规定值范围之外时,立即通知生产主管停止产线作业,并联络设备管理人员立刻进行改善,并将做出当温湿度值达到控制的范围后方可再恢复生产: 5.1.4.2同时发《IPQC不良改善通知书》要求相关部门拟对策,并追踪有效性: 5.1.4.3温湿度表格每月一张,由现场QC负责更换表格,现场QC在每月交换记录表表格的同时,核对当月内有无异常情况,以及管理是否是正常进行; 5.1.5注意事项:非空调状态禁止生产; 5.1.6附《背光源车间无尘度、温湿度监测点示意图》。 5.2无尘车间管理规定——微尘粒子管理 5.2.1微尘粒子规格:目前我们公司使用的无尘车间等级为万级无尘车间; 5.2.2测试仪器及方法: 5.2.2.1测试仪使用灰尘粒子计数器; 5.2.2.2使用方法参见《灰尘粒子计数器使用说明》; 5.2.3测试频率: 5.2.3.1无尘度测试分日测试和月测试,日测试作业部门白/晚班需各测试2次; 5.2.3.2白班10:00及13:00左右进行测试;晚班22:00及3:00左右进行测试; 5.2.3.3月测试频率具体测试时间为每月15号左右,开线生产后随机抽测; 5.2.4管理方法:

ISO9001-2015仓库温湿度控制程序A0

仓库温湿度控制程序 (ISO9001:2015) 一、目的 本制度对于仓库的温湿度作了规定,以确保入库以后的材料,成品不变质。保证仓库具有良好的仓储条件,达到仓库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仓库的温湿度管理。 三、职责 1.仓管员应确保良好的仓储条件,达到仓库质量保证体系要求 2.仓管员(仓库盘点负责人)应定期检查仓库质量管理体系执行情况。 四、管理要点 温湿度管理概述 1、要做好仓库温湿度管理工作,首先要学习和掌握空气温湿度的基本概念以及有关的基本知识。 (1)空气温度 空气温度是指空气的冷热程度。 一般而言,距地面越近气温越高,距地面越远气温越低。 在仓库日常温度管理中,多用摄氏表示,凡0度以下度数,在度数前加一个“-”,即表示零下多少摄氏度。

(2)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或空气干湿的程度。 表示空气湿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绝对湿度 绝对湿度,是指单位容积的空气里实际所含的水汽量,一般以克为单位。 温度对绝对湿度有着直接影响。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水汽蒸发得越多,绝对湿度就越大;相反,绝对湿度就小。 ②饱和湿度 饱和湿度,是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单位容积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量的最大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多余的水蒸气就会凝结,变成水滴。些时的空气湿度便称为饱和湿度。 空气的饱湿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单位容积空气中能容纳的水蒸气就越多,饱和湿度也就越大。 ③相对湿度 相对温度是指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气量(绝对湿度)距离饱和状态(饱和湿度)程度的百分比。即,在一定温度下,绝对湿度占饱和湿度的百分比数。相对湿度用百分率来表示。公工为: 相对湿度=绝对湿度/饱和湿度×100% 绝对温度=饱和温度×相对温度

温湿度控制程序

1.0目的 为了确保掌握温度及湿度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特制定此程序。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全厂区域温湿度的管理。 3.0职责 3.1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温度、湿度的统计及管理工作。 3.2 行政管理部负责监督统计工作及相关车间采取的相应处理措施是否妥当。 4.0工作程序 4.1 根据车间分区的情况划分区域,各车间显眼处挂温度计、湿度计,并作统计工作及填写相关的处理事项。 4.2 各车间必须每天按表格形式准时填写数据,确保认真无误。 4.3 每月一张温度或湿度统计表,每月初把上月统计表交给行政管理部存档。 4.4 如发现温度计或湿度计不准确时,应及时通知行政管理部派人修正或更换。 4.5 安全温度范围见表 4.5。当温度超出此范围时,部门相关负责人应采取相关措施,以防止温度造成的不适压力。 表4.5 安全温度表 表4.5 安全湿度表

4.5.1当温度在正常温度时保持通风即可。 4.5.2低于正常温度下限时: 4.5.2.1仓库,生产车间的出口增加防风帘,增加保暖。 4.5.2.2对于坐着不动得员工提供防护保暖设施:护腿、手套等。 4.5.2.3调整工作节奏,每工作一小时休息十分钟,让员工充分活动身体。 4.5.3高于正常温度上限时: 4.5.3.1提供凉茶,茶水,冷饮供应,为每班组提供预防和治疗中暑的药品。 4.5.3.2如温度太高让人体感到严重不适,厂方应调整工作时间及工作节奏,如每工作一 小时休息十分钟,对于一线员工尽量避免安排一天中的高温段(11:00-15:00)工作。 4.5.3.3对生产车间房顶采取浇水降温,打开风扇,空调等降温设备。 4.6相对湿度40%-75%为正常的气候。当湿度超出此范围时,部门相关负责人应采取相关措施, 以防止湿度造成的安全隐患。 4.6.1湿度低于正常湿度下限时,要注意防火。 4.6.2湿度高于上限时,化学物品及电器要注意防潮,防止其它不良现象产生。 5.0相关文件 5.1《温湿度记录表》

温度的PID控制及程序示例

温度的PID 控制 一.温度检测部分首先要OK. 二、PID 调节作用 PID 控制时域的公式 ))()(1)(()(?++ =dt t de Td t e Ti t e Kp t y 分解开来: (1) 比例调节器 y(t) = Kp * e(t) e(k) 为当前的温差(设定值与检测值的插值) y(k) 为当前输出的控制信号(需要转化为PWM 形式) # 输出与输入偏差成正比。只要偏差出现,就能及时地产生与之成比例的调节 作用,使被控量朝着减小偏差的方向变化,具有调节及时的特点。但是, Kp 过大会导致动态品质变坏,甚至使系统不稳定。比例调节器的特性曲线. (2) 积分调节器 y(t) = Ki * ∫(e(t))dt Ki = Kp/Ti Ti 为积分时间 #TI 是积分时间常数,它表示积分速度的大小,Ti 越大,积分速度越慢,积分作用越弱。只要偏差不为零就会产生对应的控制量并依此影响被控量。增大Ti 会减小积分作用,即减慢消除静差的过程,减小超调,提高稳定性。 (3) 微分调节器 y(t) = Kd*d(e(t))/dt Kd = Kp*Td Td 为微分时间 #微分分量对偏差的任何变化都会产生控制作用,以调整系统输出,阻止偏差变化。偏差变化越快,则产生的阻止作用越大。从分析看出,微分作用的特点是:加入微分调节将有助于减小超调量,克服震荡,使系统趋于稳定。他加快了系统的动作速度,减小调整的时间,从而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三.PID 算法: 由时域的公式离散化后可得如下公式:

y(k) = y(k-1)+(Kp+Ki+Kd)*e(k)-(Kp +2*Kd)*e(k-1) + Kd*e(k-2) y(k) 为当前输出的控制信号(需要转化为PWM形式) y(k-1)为前一次输出的控制信号 e(k) 为当前的温差(设定值与检测值的插值) e(k-1) 为一次前的温差 e(k-2) 为二次前的温差 Kp 为比例系数 Ki = Kp*T/Ti T为采样周期 Kd = Kp*Td/T 四.PID参数整定(确定Kp,Ts,Ti,Td): 温度控制适合衰减曲线法,需要根据多次采样的数据画出响应曲线。 所以需要通过串口将采样时间t, 输出y(t)记录下来,方便分析。 1)、不加入算法,系统全速加热,从常温加热到较高的温度的时间为Tk, 则采样时间一般设为 T = Tk/10。 2)、置调节器积分时间TI=∞,微分时间TD=0,即只加比例算法: y(k) = y(k-1)+Kp*e(k) 比例带δ置于较大的值。将系统投入运行。(δ = 1/Kp) 3)、待系统工作稳定后,对设定值作阶跃扰动,然后观察系统的响应。若响应振荡衰减太快,就减小比例带;反之,则增大比例带。如此反复,直到出现如图所示的衰减比为4:1的振荡过程时,记录此时的δ值(设为δS),以及TS 的值(如图中所示)。当采用衰减比为10:1振荡过程时,应用上升时间Tr替代

组装测试车间温湿度管理程序

组装测试车间温湿度管理程序 1.温湿度管理概述 要做好组装、测试间温湿度管理工作,首先要学习和掌握空气温湿度的基本概念以及有关的基本知识。 (1)空气温度 空气温度是指空气的冷热程度。 一般而言,距地面越近气温越高,距地面越远气温越低。 在日常温度管理中,多用摄氏表示,凡0度以下度数,在度数前加一个“-”,即表示零下多少摄氏度。 (2)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或空气干湿的程度。 表示空气湿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绝对湿度 绝对湿度,是指单位容积的空气里实际所含的水汽量,一般以克为单位。 温度对绝对湿度有着直接影响。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水汽蒸发得越多,绝对湿度就越大;相反,绝对湿度就小。 ②饱和湿度 饱和湿度,是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单位容积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量的最大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多余的水蒸气就会凝结,变成水滴。些时的空气湿度便称为饱和湿度。 空气的饱湿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单位容积空气中能容纳的水蒸气就越多,饱和湿度也就越大。

③相对湿度 相对温度是指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气量(绝对湿度)距离饱和状态(饱和湿度)程度的百分比。即,在一定温度下,绝对湿度占饱和湿度的百分比数。相对湿度用百分率来表示。公工为: 相对温度=绝对湿度/饱和湿度×100% 绝对温度=饱和温度×相对温度 相对湿度越大,表示空气越潮湿;相对湿度越小,表示空气越干燥。 空气的绝对湿度、饱和温度、相对湿度与温度之间有着相应的关系。温度如发生了变化,则各种湿度也随之发生变化。 ④露点 露点,是指含有一定量水蒸气(绝对湿度)的空气,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所含的水蒸气就会达到饱和状态(饱和湿度)并开始液化成水,这种现象叫做结露。水蒸气开始液化成水时的温度叫做“露点温度”,简称“露点”。如果温度继续下降到露点以下,空气中超饱和的水蒸气,就会在商品或其他物料的表面上凝结成水滴,此现象称为“水池”,俗称商品“出汗”。此外,风与空气中的温湿度有密切关系,也是影响空气温湿度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2.内外温湿度的变化 从气温变化的规律分析,一般在夏季降低车间内温度的适宜时间是夜间10点钟以后~次日晨6点钟。当然,降温还要考虑到商品特性、车间条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生产现场温湿度管理规定

生产现场温湿度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确保产品质量,特别对纸箱的生产质量要求,防止爆线,控制好含水率作出本程序规定。、 二、范围 适用于常规产品纸箱生产过程中的含水率控制的实施。 三、职责 1.品质部是本程序的接口部门负责对具体产品在成品的含水率方面的监控 和对测试数据的调整; 2.生产部负责实施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含水率检测的实施并确保产品达到 规定要求而必须做的相关的对应措施的事实。 3.品质部负责实施产品最后所要求标准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 活动,以及原材料的质量保证。 4.平板库,成品仓库是原材料、成品储存的保证,并对要求实施追踪和监控。 四、具体要求 1. 气候和环境对纸板含水率的影响: 1.1 车间的环境温湿度一般在温度10℃~30℃,湿度在40%~70%之间,当有变化时,一般可为: 1.2 在干燥寒冷季节内,流水线控制好工艺指标,保证下线纸板的含水率在(10%~14%),同时现场的环境湿度要保持>40%。 1.3 在湿润的夏季(或者雨季),流水线必须调整工艺指标,保证下线纸板的含水率在(5%~9%),下线后的平板必须吹风2~5分钟,当现场环境湿度>70%。所有成品要求缠绕膜进行外包来保证水份不流失。 2生产现场,仓库对环境温湿度的控制措施 2.1 在干燥季节内,车间必须将所有的门、窗必须常闭,纸板出货口、纸箱出货口在非工作时间内必须关闭。 2.2 车间和仓库的地面必须保证每天用湿水拖地,其余时间安排人员经常撒水,保持湿润; 2.3 首检发现纸箱或者纸板爆线,应立即擦水,擦水不易多,否则会起泡,擦的水要干净、否则会脏污;或对一些产品进行反折处理。 2.4 如有可能根据温湿度变化,产品可以做加湿或干燥处理;

温湿度控制管理规定

目录 1、目的 (3) 适用范 围 (3) 职 责 (3)

术语解 释 (3) 温度计的型 号 (4) 温度计的安装条 件 (4) 温湿度异常对人的影 响 (4) 温湿度异常对产品的影 响 (4) 温湿度的规定范 围 (4) 防湿防温处理措 施 (5) 严重情况处理措 施 (5) 温湿度的检测时 间 (5) 检测步 骤 (6) 表格文 件 (6) 1、目的 为了确保掌握温度及湿度变化情况,建立因天气变化对员工的生产、生活健康有影响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也确保原料、半成品、成品在生产、贮存过程中有良好的环境,以防止损坏或变质。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XXXXXXXXX限公司所有生产车间和老化房。 3、职责

3.1 测试员:负责车间的温度、湿度的检查登记及温湿度计的维护管理工作; 3.2 车间主管:监督登记工作及相关问题采取的相应处理措施是否妥当。 4、术语解释 4.1 空气温度:是指空气的冷热程度; 4.2 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或空气干湿的程度; 4.3 表示空气湿度,主要有以下几种: 4.21 绝对湿度:是指单位容积的空气里实际所含的水汽量; 4.22 饱和湿度:是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单位容积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量的最大限度; 4.23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气量(绝对湿度)距离饱和状态(饱和湿 度)程度的百分比。 4.24 计算公式:相对温度=绝对湿度/饱和湿度×100% 绝对温度=饱和温度×相对温度 5、温湿度计的型号 本公司使用的是数字式温湿度计有(HTC-1、LT09013)两种 6、温湿度计的安装条件 6.1温湿度计应安装在离地 1.5~2 米处,且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照射的地方; 7、温湿度异常对人的影响 7.1 温度过高:体温调节功能失调、血压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心肌损伤、肾脏功能下降; 同时高温作业可引起中暑等; 7.2 温度过低:损伤皮肤,引发呼吸性疾病,使人感到干燥焦渴; 7.3 湿度过高:人会感到无精打采,还容易患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湿症; 7.4 湿度过低:会使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大量散失,人会感到口干、舌燥,甚至咽喉肿痛、 声音嘶哑和鼻出血等,并易患感冒; 8、温湿度异常对产品的影响 8.1 温度过高:会导致电子元件的性能降低,使用寿命缩短,降低绝缘性能; 8.2 温度过低:会使导致电子元件的参数改变,直接影响设备的稳定工作; 8.3 湿度过高:会使金属材料氧化腐蚀,绝缘材料的绝缘强度减弱,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控制系统

\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控制系统 一、研究背景 温度、湿度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工业生产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工艺参数,例如机械、电子、石油、化工等各类工业中广泛需要对温度湿度的检测与控制。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关注。而空气中温湿度的变化与人体的舒适度和情绪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对温度湿度的检测及控制就非常有必要了。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普及,高性能设备越来越多,各行各业对温湿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温湿度检测模式是以人为基础,依靠人工轮流值班,人工巡回查看等方式来测量和记录环境状况信息。在这种模式下,不仅效率低不利于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缺乏科学性,许多重大事故都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人工维护缺乏完整的管理系统。而问世监控系统就可以解决这样人才资源浪费,管理不及时的问题,这是由于它的智能化设计所决定的。故本次设计对于类似项目还具有普遍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温度传感器 智能温度传感器(亦称数字温度传感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问世。它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ATE_)的结晶。目前,国际上已开发出多种智能温度传感器系列产品。智能温度传感器内部包含温度传感器、A/D转换器、信号处理器、存储器(或寄存器)和接口电路。有的产品还带多路选择器、中央控制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智能温度传感器能输出温度数据及相关的温度控制量,适配各种微控制器(MCU),并且可通过软件来实现测试功能,温度计也越来越智能化。 (2)湿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产品及湿度测量属于90年代兴起的行业。湿度传感器主要分为电阻式和电容式两种,产品的基本形式都是在基片上涂覆感湿材料形成感湿膜。空气中的水蒸汽吸附在感湿材料上后,元件的阻抗、介质常数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制成湿敏元件。近年来,国内外在湿度传感器研发领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湿敏传感器正从简单的湿敏元件向集成化、智能化、多参数检测的方向迅速发展。国内外各厂家的湿度传感器产品水平不一,质量价格都相差较大,用户如何选择性能价格比最优的理想产品确有一定难度,需要在这方面作深入的了解。现在国内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国内外湿度传感器产品,电容式湿敏元件较为多见,感湿材料种类主要为高分子聚合物,氯化锂和金属氧化物。 三、研究方案 首先明了了设计思路以后,着手硬件电路设计。采用学校统一发放的STC89C52单片机学习板做为课题设计的主控模块。实现围绕着单片机的各个元器件正常工作并且实现所要的功能。温湿度传感器不在使用分开使用。而是采用DHT11数字温湿度一体传感器进型温湿度的测量。一方面在简化了设计流程的同时增加的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为降低了设计的成本消耗。借鉴前人经验,传感器使用方法,用字符液晶显示可实现系统设计。主要内容有: ⑴学习强化单片机知识 ⑵掌握智能温湿度检测系统,提出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⑶画出原理图

化验室温湿度管理规程

目 ?的:规范化验室温度、相对湿度的要求与管理。 范围:适用于各化验室温度、相对湿度的管理。 责任:QA人员、QC人员。 内容: 1.0 温度、湿度 1.1 温度:即空气温度是指空气的冷热程度。一般而言,据地面越近气温越高,据地面越 远温度越低。日常温度管理中,多用摄氏表示,凡零度以下度数,在度数前加一个“-”,即表示零下多少摄氏度。 1.2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含有水蒸气量(绝对湿度)距离饱和状态(饱和湿度)程 度的百分比。即,在一定温度下,绝对湿度占饱和湿度的百分比数。相对湿度用百分率来表示。公式为:相对湿度=绝对湿度/饱和湿度×100%。 2.0 职责 2.1 QC主管负责安排专人对有温湿度要求的房间做好温湿度记录及温湿度计的保护和维修 2.2 对于需要调节温湿度时,化验室人员负责温湿度的调节。 3.0 管理程序 3.1 一般化验室的室温控制在18~26℃,湿度35%-65%RH,以便满足检验时温湿度要求的规定。 3.2 红外分光光度仪放置室,室温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应小于65%。 3.3 天平室温度应相对稳定,一般应控制在18~26℃,保持温度;相对湿度一般在65%以

下。 3.4 精密仪器室室温应维持恒定或一定范围,具体要求见仪器使用操作规程。 3.5 滴定液的配制标定应在18~26℃下进行。 3.6费休氏水分测定时,所用的试剂的标定、贮存及水分滴定操作应在避光、干燥,相对湿度不超过40%的环境处进行。 3.7 洁净区化验室温湿度应符合洁净区温湿度要求。 3.8 留样室按药典规定控制其温湿度。 3.9 所有对温湿度有要求的房间均应配备干湿温度计,每天至少记录两次温湿度。 培训: 培训部门:质量控制室验室 培训对象:化验员 培训时间:15分钟

温湿度自动监控操作程序

温湿度自动监控操作程序 一、目的 为了有效防范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影响药品质量的风险,确保药品质量安 全,依据《药品管理法》、新版GSP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制定致健医药 仓库温湿度自动监控管理系统使用操作规程。 二、依据 《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三、范围 适用于药品仓库。 四、职责 企业药品质量管理部门、企业计算机管理部门、仓库负责人、药品养护员各操作岗位对本程序的实施负责。 五、内容 1、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硬件要求: 温湿度监控系统主机,UPS电源,用于数据备份的移动硬盘,温度自动监测、 显示、记录、报警的设备,报警器,数据接收器,短信发送设备。 2、库区温湿度要求: (1)冷库:温度2-8℃、相对湿度35%-75%; (2)阴凉库:温度2-20℃、相对湿度 35%-75%; (有明确保管温度标示的药品应按实际要求放入相应的库中) (3)常温库:温度2-30℃、相对湿度35%-75%。 3、温湿度监测器分布原则: 为真实反映仓库温湿度情况,安装温湿度监测探头遵循仓库的面积、距离地面的高度,温湿度的均匀性原则。 (1)大库区:每300平方米安装1个监测探头(或500平方米2个探头); (2)独立隔离的专库必须单独安装2个或2个以上监测探头。

(3)距离地面1.5米,通过布点验证测试出最佳的安装探头位置。4、温湿度自动监控管理系统的使用: (1)温湿度检测器设置为每10分钟检测一次,并自动记录数据在电脑中保存,电脑中可查历史记录、当前温湿度检测数据、温湿度超标记录以及设备使用记录。 (2)系统会根据质量部设定的温湿度范围自动检测当前库区的温湿度,当超标时自动发出报警并短信告知质量管理负责人,养护员,仓库管理负责人。同时主机报警器发出报警,并且仓库每个报警设备都会发出报警声,相关人员听到报警应立即采取如除湿降温等相关措施使温湿度符合规定要求。 (3)企业药品质量管理部门、企业计算机管理部门、仓库负责人、药品养护员可根据监控系统图表来查看某一段时间的温湿度曲线图,并且可以通过查看异常数据掌握哪个库区温湿度的原始数据作出分析,及时掌握仓库的温湿度变化情况。 (4)已经在使用的监控设备需要1年验证一次,停用时间超过规定时限验证的设备。 5、温湿度自动监控管理系统的维护: 公司计算机管理部门应定时检查系统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每天做好记录数据的备份工作,做到温湿度记录历史数据可查可追溯,温湿度记录数据应保存五年。 制订人:制订日期: 审核人:审核日期: 批准人: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分发部门:公司各部门

2 仓库温湿度控制操作程序

仓库温湿度预防报警操作程序 文件名称:仓库温湿度预防报警控制程序编号:LF-QP-034-2014 起草部门:质管部起草人:审阅人:批准人: 起草日期:审阅日期:批准日期:执行日期: 变更记录:变更原因: 版次号:D/0 分发至:总经理、副总经理、质管部、公司办公室、储运部、信息管 理部 1.目的:规范仓库温湿度预防报警控制程序。 2.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90号令)、《药品流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3.适用范围:公司仓库,包括常温库、阴凉库、特殊管理药品库、冷库等。 4、职责:本公司储运部的储存、养护人员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质量管理部负责指导和监督储存、养护环节的温湿度管理工作。 5. GSP要求的库房温湿度标准 (1)阴凉库:温度为≦20℃,湿度:35-75%. (2)常温库:温度为10-30℃,湿度:35-75%. (3)冷库:温度为2-8℃,湿度:35-75%. 6.温湿度控制预防超标常用方法: 为了保护仓储物品的质量,创造适宜于物品储存的环境,当库内温湿度适宜物品储存时,就要设法防止库外气候对库内产生的不利影响;当库内温湿度不适宜物品储存时,就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库内的温湿度。实践证明,处理采用空调、除湿机、加湿机等机械方法措施之外,采用密封、通风、吸潮、加湿相结合的低成本办法,是控制和调节库内温湿度行之有效的办法。 6.1密封。密封的作用是防止或减弱库外不适宜的温湿度对库内的影响,以尽量使库内保持相对稳定适宜的温湿度。库房密封的重点是门窗、缝隙,具体的做法一般是把全部门窗边缘通过胶黏剂(如乳胶或聚氨酯等)用呢条或绒布镶嵌起来,铁门铁窗可以嵌以橡皮条。夏季高温时段,窗户应挂厚窗帘以便在不通风时遮光和保温。 6.2通风。空气是从压力大的地方向压力小的地方流动。正确通风,不仅可以调节与改善库内的温湿度,还能及时地散发物品及包装物的多余水分,按通风门的的不同,可分为利用通

温湿度管理规范

温湿度管理规范 1.目的: 建立环境温湿度管制作业规范,以保证产品品质并作为操作及管理之依据。 2.范围: 适用于贵州XXX 公司各作业车间及其仓库. 3.职责: 3.1.工程:制定并修订本规范,稽核其执行状况。 3.2.品管:执行且督导本规范之实施,稽核其执行状况。 3.3.制造:负责本规范之具体执行,确实落实本规范之具体条款。 4.名词释义: 无 5.作业流程: 5.1 作业流程示意图: 5.2 作业程序: 5.2.1 设备/工具准备:恒温恒湿箱,如防潮箱、冰柜、指针式等温湿度测试等。 5.2.2 操作前准备及操作流程。 5.2.3 温湿度测试仪放入正在工作的恒温恒湿箱、作业车间及货仓指定位置。 5.2.4 观察温湿度测试仪上的显示值或显示屏上的指针基本不动时,表示温湿度测试仪进入稳定状态。 5.2.5 在环境温湿度记录表中记下该温、湿度值。 5.3注意事项: 5.3.1 在使用状态下,作业车间及货仓、恒温恒湿箱应每班记录至少一次。 5.3.2 当记录之温湿度值超出规定标准时,应及时通知管理干部,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5.3.3 按月份保存好记录。 5.3.4 请爱护使用温湿度测试仪。 5.3.5 记录时若发现温湿度测试仪失灵,则需更换。 5.3.6 为保证车间温湿度的稳定性并节约能源,请不要随便开窗,进出车间及货仓时应随手关门。 5.3.7 SMT/测试车间、IC 仓及化学品仓环境温湿度标准为:温度:22℃~28℃湿度40%~75% , 组装车间、普通材料仓及成品仓环境温湿度标准为:温度:20℃~28℃ 湿度:30%~75%, 恒温恒湿箱等按相关规范执行之。 5.3.8 当SMT 车间、IC 仓及化学品仓环境温度与标准相差±1℃、湿度与标准相差±5%立即启动预警,即IPQC 发出预防纠正措施单给到工程改善。

2020年仓库温湿度控制程序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仓库温湿度控制程序 1.目的: 确保原料、半成品、成品在贮存过程中具有卫生的,良好的环境,以防止损坏或变质。 2.使用范围: 成品仓、布仓 3.责任: 责任仓库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4.内容: 4.1仓库温湿度的测定,通常使用温湿温度计测定空气的温湿度; 4.2在仓库内设置干湿表,为避免阳光、雨水、灰尘的侵袭,应将干湿表放在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照射的地方,仓库管理员应该每日必须定时对库内的温湿度进行观察、记录,一般在上午8-10时,下午3时各观测一次。记录资料要妥善保存,

定期分板,摸出规律,以便掌握物品保管的主动权。 4.3仓库温湿度的控制和调节 为了保护仓储物品的质量,创造适宜于物品储存的环境,当库内温湿度适宜物品储存时,就要设法防止库外气候对库内产生的不利影响;当库内温湿度不适宜物品储存时,就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库内的温湿度。实践证明,采用密封、通风与吸潮相结合的办法,是控制和调节库内温湿度行之有效的办法。 (1)密封。就是把物品尽可能严密地封闭起来,减少外界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以达到安全的保管的目的。密封常用的方法有整库密封,小室密封、按垛密封以及按货架、搐件密封等。 (2)通风。空气是从压力大的地方向压力小的地方流动。 气压差越大,空气流动速度就越快。通风就是利用库内外空气温度不同而形成的气压差,使库内外空气形成对流,来达到调节库内温湿度的目的。当库内外温度差距越大时,空气流动就越快;若库外有风,借风的压力更能加速库内外空气的对流。但风力不能过大(风力超过

温湿度管理

温湿度管理 1.温湿度管理概述 要做好组装、测试间温湿度管理工作,首先要学习和掌握空气温湿度的基本概念以及有关的基本知识。 (1)空气温度 空气温度是指空气的冷热程度。 一般而言,距地面越近气温越高,距地面越远气温越低。 在日常温度管理中,多用摄氏表示,凡0度以下度数,在度数前加一个“-”,即表示零下多少摄氏度。 (2)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或空气干湿的程度。 表示空气湿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绝对湿度 绝对湿度,是指单位容积的空气里实际所含的水汽量,一般以克为单位。 温度对绝对湿度有着直接影响。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水汽蒸发得越多,绝对湿度就越大;相反,绝对湿度就小。 ②饱和湿度 饱和湿度,是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单位容积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量的最大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多余的水蒸气就会凝结,变成水滴。些时的空气湿度便称为饱和湿度。 空气的饱湿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高,单位容积空气中能容纳的水蒸气就越多,饱和湿度也就越大。 ③相对湿度 相对温度是指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气量(绝对湿度)距离饱和状态(饱和湿度)程度的百分比。即,在一定温度下,绝对湿度占饱和湿度的百分比数。相对湿度用百分率(整数)来表示。公式为: 相对温度=绝对湿度/饱和湿度×100% 绝对温度=饱和温度×相对温度 相对湿度越大,表示空气越潮湿;相对湿度越小,表示空气越干燥。 空气的绝对湿度、饱和温度、相对湿度与温度之间有着相应的关系。温度如发生了变化,则各种湿度也随之发生变化。 ④露点 露点,是指含有一定量水蒸气(绝对湿度)的空气,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所含的水蒸气就会达到饱和状态(饱和湿度)并开始液化成水,这种现象叫做结露。水蒸气开始液化成水时的温度叫做“露点温度”,简称“露点”。如果温度继续下降到露点以下,空气中超饱和的水蒸气,就会在商品或其他物料的表面上凝结成水滴,此现象称为“水池”,俗称商品“出汗”。此外,风与空气中的温湿度有密切关系,也是影响空气温湿度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2.内外温湿度的变化 从气温变化的规律分析,一般在夏季降低车间内温度的适宜时间是夜间10点钟以后~次日晨6点钟。当然,降温还要考虑到商品特性、车间条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3.车间温湿度的控制与调节

温度的PID控制及程序示例

温度的PID 控制 一.温度检测部分首先要OK. 二、PID 调节作用 PID 控制时域的公式 1 de(t) y(t) Kp(e(t) e(t) Td ) Ti dt 分解开来: (1) 比例调节器 y(t) = Kp * e(t) e(k) 为当前的温差(设定值与检测值的插值) y(k) 为当前输出的控制信号(需要转化为PWM 形式) # 输出与输入偏差成正比。只要偏差出现,就能及时地产生与之成比例的调节 作用,使被控量朝着减小偏差的方向变化,具有调节及时的特点。但是,Kp 过 大会导致动态品质变坏,甚至使系统不稳定。比例调节器的特性曲线. (2) 积分调节器 y(t) = Ki * ∫(e(t))dt Ki = Kp/Ti Ti为积分时间 #TI 是积分时间常数,它表示积分速度的大小,Ti 越大,积分速度越慢,积分作用越弱。只要偏差不为零就会产生对应的控制量并依此影响被控量。增大Ti 会减小积分作用,即减慢消除静差的过程,减小超调,提高稳定性。 (3) 微分调节器 y(t) = Kd*d(e(t))/dt Kd = Kp*Td Td 为微分时间 #微分分量对偏差的任何变化都会产生控制作用,以调整系统输出,阻止偏差变化。偏差变化越快,则产生的阻止作用越大。从分析看出,微分作用的特点是:加入微分调节将有助于减小超调量,克服震荡,使系统趋于稳定。他加快了系统的动作速度,减小调整的时间,从而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三.PID 算法:由时域的公式离散化后可得如下公式:

y(k) = y(k-1)+(Kp+Ki+Kd)*e(k)-(Kp +2*Kd)*e(k-1) + Kd*e(k-2) y(k) 为当前输出的控制信号(需要转化为PWM 形式) y(k-1)为前一次输出的控制信号 e(k) 为当前的温差(设定值与检测值的插值) e(k-1) 为一次前的温差 e(k-2) 为二次前的温差 Kp 为比例系数 Ki = Kp*T/Ti T 为采样周期 Kd = Kp*Td/T 四.PID 参数整定(确定Kp,Ts,Ti,Td ):温度控制适合衰减曲线法,需要根据多次采样的数据画出响应曲线。所以需要通过串口将采样时间t, 输出y(t) 记录下来,方便分析。 1) 、不加入算法,系统全速加热,从常温加热到较高的温度的时间为Tk, 则采样时间一般设为T = Tk/10 。 2) 、置调节器积分时间TI= ∞,微分时间TD=0,即只加比例算法: y(k) = y(k-1)+Kp*e(k) 比例带δ置于较大的值。将系统投入运行。 (δ = 1/Kp ) 3) 、待系统工作稳定后,对设定值作阶跃扰动,然后观察系统的响应。若响应振荡衰减太快,就减小比例带;反之,则增大比例带。如此反复,直到出现如图所示的衰减比为4:1的振荡过程时,记录此时的δ值(设为δS),以及TS 的值(如图中所示)。当采用衰减比为10:1振荡过程时,应用上升时间Tr 替代 振荡周期TS 计算。 系统衰减振荡曲线图中,TS为衰减振荡周期,Tr 为响应上升时间。据表中所给的经验公式计算δ、TI 及TD的参数。 表衰减曲线法整定计算公式

仓库温湿度控制程序

仓库温湿度控制程序 1.目的: 确保原料、半成品、成品在贮存过程中具有卫生的、良好的环境,以防止损坏或变质。 2.使用范围 原材料库、半成品库、成品库、机物料库 3.责任 责任仓库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4.内容 4.1仓库温湿度的测定,通常使用干湿球温度表测定空气温湿度。 4.2在库外设置干湿表,为避免阳光、雨水、灰尘的侵袭,应将干湿表放在百叶箱内。百叶箱中温度表的球部离地面高度为2米,百叶箱的门应朝北安放,以防观察时受阳光直接照射。箱内应保持清洁,不放杂物,以免妨碍空气流通。在库内,干湿太应安逝在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照射的地方,企业每日必须定时对库内,外的温湿度进行观测、记录,一般在上午8~10时,下午2~4时各观测一次。记录资料要妥善保存,定期分析,摸出规律,以便掌握物品保管的主动权。 4.3仓库温湿度的控制和调节 为了保护仓储物品的质量,创造适宜于物品储存的环境,当库内温湿度适宜物品储存时,就要设法防止库外气候对库内产生的不利影响;当库内温湿度不适宜物品储存时,就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库内的温湿度。实践证明,采用密

封、通风与吸潮相结合的办法,是控制和调节库内温湿度行之有效的办法。(1)密封。就是把物品尽可能严密地封闭起来,减少外界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以达到安全保管的目的。 密封保管应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①密封前要检查物品质量、温度和含水量是否正常,如发现发霉、生虫、发热、水淞等现象就不能进行密封.发现物品含水量超过安全范围或包装材料过潮,也不宜密封。 ②密封的时间要根据物品的性能和气候情况来决定。怕潮、怕溶化、怕霉的物品,应选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时节进行密封。 ③密封材料,常用的有塑料薄膜、防潮纸、油毡纸、芦席等。密封材料必须干燥清洁,无异味。 ④密封常用的方法有整库密封,小室密封、按垛密封以及按货架、搐件密封等。 (2)通风。空气是从压力大的地方向压力小的地方流动。气压差越大,空气流动速度就越快。 通风就是利用库内外空气温度不同而形成的气压差,使库内外空气形成对流,来达到调节库内温湿度的目的。当库内外温度差距越大时,空气流动就越快;若库外有风,借风的压力更能加速库内外空气的对流。但风力不能过大(风力超过5级则灰尘较多)。正确通风,不仅可以调节与改善库内的温湿度,还能及时地散发物品及包装物的多余水分,按通风门的的不同,可分为利用通风降温(或增沮)和利用通风散潮两种。 (3)吸潮。在梅雨季节或阴雨天,当库内湿度过高,不适宜物品保管,而库外湿度过大,也不宜进行通风散潮时,可以在密封库内用吸潮的办法降低库内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