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服务技能课程标准
【2024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课程编码〔〕承担单位〔〕制定〔〕制定日期〔〕审核〔〕审核日期〔〕批准〔〕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核心课,是职业资格证考试——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科目之一。
(2)课程任务:本课程主要针对导游人员、讲解员、计调人员等岗位开设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使学生能够形成符合导游服务、讲解服务、计划调度等工作岗位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并能够为专业实习和职业资格证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旅游地理》、《旅游学概论》、《中国历史文化概论》等,后续课程有《旅游线路见习》、《导游见习》、《旅游行业综合实习》、《顶岗实习》等。
2.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旅游服务意识和旅游职业道德,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较为深厚的人文素养,形成规范的旅游岗位服务能力和职业能力,具有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一定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
学生毕业后可服务于地方旅游事业的发展,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的旅游人才。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岗位所需的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全国旅游基础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形成规范的旅游服务岗位操作技能和服务技能,形成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形成一定的旅游职业服务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4.教学设计表3学习情境设计5.课程考核(1)考核方式:理论考核、实践考核、过程性考核(2)考核内容:包括三方面,即总成绩=学习态度10%+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40%。
学习态度包括日常出勤、课堂表现、课后自我学习情况等。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学习(3)考核标准:考核标准对应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任职条件,与全国导游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
导游讲解课程标准

导游讲解课程标准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导游讲解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导游讲解【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1、前言1.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学生从事导游服务岗位工作所需掌握的必修课程。
其功能在于让学生在熟悉内蒙古概况以及内蒙古中部主要景区景点(即内蒙古中线游为主)的基础上,掌握导游讲解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具备从事导游服务工作相关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是学生将所学的旅游基础知识应用于实践,形成导游岗位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与导游操作实务、旅游景区(点)服务等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1.2 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的确定以行业专家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结合导游服务岗位所需的知识和相关职业能力要求,包括内蒙古及金三角城市简介、内蒙古中部主要景区景点举要、口语表达基础训练、导游讲解技巧训练等4 个学习项目。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以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又充分考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以及知识建构的客观规律,融合全国导游员的职业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导游讲解的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为活动的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实现做学一体化。
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模拟、校内实训、现场教学等多种途径,采取旅行社实习和学校教学交替等形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强化实际操作训练,更好地掌握导游讲解的各种技巧。
本课程建议总课时数为72 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内蒙古及金三角城市概况和金三角城市主要沿途风光、著名景区及其主要景点,掌握导游讲解的一般流程,具备从事导游服务工作所需的口头表达能力,掌握并能运用导游讲解技巧对内蒙古三大景区进行导游讲解,达到全国导游员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易于合作的品质,树立“客人至上”的服务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导游实务课程标准

《导游实务》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性质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关系《导游实务》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系统的导游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导游服务的专业基础知识及具体工作的操作规范,达到培养学生导游讲解的能力、带团能力、导游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导游处理旅游过程中一些问题的能力的目标,最终使得我们的学生具备从事导游服务和旅行社管理能力,能适应行业发展与职业变化。
该课程的开设以旅游学概论、客源国概况、导游基础知识等知识为基础,是最终掌握导游服务技能的核心课程。
(二)设计思路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课程学时和学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就业为重点,以突出动手能力和实现迅速就业为目的。
本课程是依据现代导游服务具体岗位的每项工作来进行设置的。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对导游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提出以下设计思路:1、明确培养目标:针对市场的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综合服务技能,明确导游服务的性质、特点、作用。
2、围绕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来设计教学内容、课程进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程内容根据导游服务的每项工作进行设置,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主,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或行动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课程内容突出技能性、职业化要求,以理论适度、重在实践为原则,将导游规范服务能力、导游讲解能力、特殊问题处理及应变能力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4、教学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标准参照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中业务部分的知识点,注重基础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双重考核,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二、课程目标关键词: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根据导游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项目教学,使学生掌握导游服务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
《导游业务》课程标准

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课程标准编制基本要求与格式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核的依据,也是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更是加强课程建设、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
专业课程标准应体现专业教学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并规定专业课程的性质、目标、设计思路、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
为规范我院各专业职业能力课程的课程标准编制工作,特提出本基本要求。
一、课程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关于加强职业院校课程建设的意见》(湘教发〔2018〕41号)文件精神,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准确把握课程定位,科学制定课程标准,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标准编制说明《导游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导游实务》【开课时间】第 3 学期【学时/学分数】72学时/3学分【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授课对象】旅游管理专业二、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导游实务》是旅游管理专业必修的核心课;既是本专业的核心课,也是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必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理论和实操结合。
2、课程任务:《导游实务》主要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
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下学习,能沉着冷静、严肃认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坚守自身岗位,启动应急预案,秉承着“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宗旨去安抚游客,及时了解旅客所需、所想、耐心解释,虚心接受,为走上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3、课程衔接:《导游实务》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为第三个学期开设的课程,接在《导游基础》之后学习,让学生对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导游业务有了一定了解之后,为第四学期的《旅游政策法规》学习旅游相关法律知识,为模拟导游奠定理论基础。
三、课程培养目标通过本学习掌握导游业务知识及各种接待程序,熟练掌握接待过程中应遵循的各项法规与政策;通过导游服务技能的训练及导游语言运用技能、景点讲解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随团带团技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导游实务--课程标准.docx

《导游实务》课程标准编制人:用扁编制日期:2014.06 审定人:王发仁审定日期:2014.09第一部分课程基本状况课程类刖:专业核心课谭程代码:050622学时/学分:80/4适用专业:施浩管理先修课程:旅游学嬴论后接课程:《旅行社管理》《旅游政策与法规》对接职业认证:全国导游资格证其次部分教学目标要求一、教学总体目标(-)学问目标通过学习本黑程,使学生了解导游员的基本梗念、工作职责;熟识导游业务的相关基础学问,理解各柠导游服务的程序与规范化管理学问;驾驭作为一名合格导游员必需具备的理论学问(二)实力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驾驭导游带团服务技巧,提高导游殿务水平,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和欠理问题的实力,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参与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并取存导游证,具备上岗工作的资格和实力。
学生能独立完成接团、带团、送团三大导游服务工作程序并供应优质服务。
(三)素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高素养导游员的文化修养,良好的导游服务意识、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业务素养等符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及优秀导游员的素养要求。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设计思路笫四部分实施建说一、教材运用(编写)建议(一)必需依据本课程标准运用教材。
(二)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
(三)举荐教材:,导游基础学问》、粱文生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09月出版、山东省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教材二、教学方法定议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专家讲座、学生自学以及互动学习、模拟训练、案例探讨相结合。
1.案例教学。
结合导游带团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导游服务规程的理解和相识.2.实践装学。
针对某L教学任务,让学生动脑、动手收集资料、设计并制作成幻灯片,运用所学学问,进行介绍。
同时让学生实际跟团、春团,了解并熟识导游带团的过程和步辘。
3.组织课堂探讨。
针时导游行业发展动态和导游薪金等敏感问题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启发学生进行思索,开展课堂探讨。
《导游执业规范》课程教学标准

《导游执业规范》不仅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和导游人员等级考试的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一定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64 学时;4 学分。
本课程根据专业人材培养总目标的要求,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从事导游游服务和旅行社经营管理的能力。
该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一)专业能力1.运用法律法规解决实际带团过程中浮现问题的能力。
2.能运用所学知识签定旅游合同的能力。
2.提高学生依法办事,自主创业的能力。
3.能够完成成立一家旅行社的策划文案。
4.能在旅游服务工作中正确运用和宣讲旅游政策的能力。
(二)方法能力1.具有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具备自主学习和独立决策的能力。
3.具有规划与组织策划能力。
4.具有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社会能力1.树立旅游从业人员良好的道德风尚。
2.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大局意识。
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和敬业精神。
4.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艰难的能力。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名称1.3.5.学习任务简述课程开设目的和作用;旅游法立法背景及主要内容2.1 导游人员概述2.2 导游人员的权力、义务2.3 导游人员的管理3.1 旅行社设立3.2 旅行社的经营3.3 旅行社的管理4.1 合同法概述,旅游合同的订立4.2 合同的效力、履行4.3 合同的解除、违约责任5.1 自然资源5.2 人文资源6.1 中国民用航空法;铁路运输法教学学时课堂教实践教学学时数时数422案例分析422案例分析422案例分析42222 学时2 学时2 学时7.1 旅游饭店星级评定; 饭店的权利、义务;法律 责任 8.1 入出境有效证件8.2 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制度 9.1 旅游安全管理方针;旅游安全事故处理9.2 旅游保险 10.1 旅游者合法权益10.2 旅游投诉11.1 公共道德 11.2 导游职业规范64教学时间 4 课时通过介绍,学生能正确认识本课程的在课程体系、专 业领域的重要作用。
《导游规范》课程标准

《导游规范》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导游规范适用专业:旅游管理1.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也是目前职业资格考试(导游从业资格考试)的主要课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不仅了解和掌握我国的旅游法规与政策基础知识,能够分析和解决旅游接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投诉,而且熟悉旅游团队及散客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能够预防并处理旅游接待中的各种问题和事故,掌握旅游政策法规业务相关知识和法律运用技能,并依此提升自己的实际带团操作的能力,提高其应变能力。
它与《导游业务》等课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与技能。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⑴理解基本法律知识;(2)掌握旅游相关法规知识;(3)导游员职业道德。
2.2能力目标具备精通业务知识、熟悉旅游政策法规常识的能力。
2.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的合法权益,自觉地同违法行为作斗争,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专门人才。
3.课程内容和要求4.课程实施的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本着理论联系实际、学为所用的原则,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游资格证考试和将来的从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5.相关说明5.1教学的组织与方法(I)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2)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模拟审判、旁听审判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⑶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贴近行业市场,采取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着眼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致力于培养学生对旅游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自身职业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5.2教学材料的编写与选择(1)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多设计一些结合岗位任务、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活动,寓教于乐,充分体现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二、适用专业本课程标准适用旅游管理专业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普通职业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实现导游岗位服务与技能培养的一门专业必修核心课程。
其他酒店管理等旅游管理大类专业的本门课程标准参照此标准编制。
四、教学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论结合实际,掌握中国旅游文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我国包括建筑文化、古代美术(雕塑书画)、陶瓷玉器、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传统文化及宗教文化在内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形态与内涵,培养学生运用文化知识对我国某类旅游资源或某个旅游景点、景区文化现象进行解读。
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为实现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通过本课程教学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系统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爱国之情,具有欣赏美的能力,能够将所学的内容应用到相应的岗位中,具备上岗的相应能力。
(一)知识目标1.掌握旅游概念、分类与特点,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熟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发展历程,了解中国当代旅游业发展概况。
2.了解宗教文化的一些基本知识;熟悉宗教名胜古迹。
掌握宗教的建筑布局,辨别相应的特点;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宗教知识。
3.熟悉我国各风景名胜旅游区的楹联、碑刻、摩崖石刻是如何把诗词、游记与书法艺术完美结合起来的。
熟悉我国传统的戏曲歌舞对旅游的巨大影响。
熟悉书画雕塑、民间工艺与旅游的密切关系。
4.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掌握古代建筑的主要构成部分、等级、分类、主要特点。
5.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渊源、主要类别、构成要素、构景方法和主要特点。
学会探究隐藏在中国古典园林里面的深厚文化内涵,包括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和山水精神。
6.掌握民俗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节日礼仪、文化传统、生活禁忌、婚嫁、丧葬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教学的组织
• (1)团结协作
• (2)互相配合 • (3)自我管理
项目教学的实施
• (1)三大项目、九大模块
• (2)模拟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 (3)注重实践 • (4)多管齐下
• (5)积极引导
• 项目教学的技巧
• (1)突出重点 • (2)分步示范 • (3)思维启发 • (4)总结提升
• 3.使学生具备灵活应变能力,能够处理导游服务过程中 的突发事件,符合旅游市场人才培养需求。
• 4.项目课程的实施,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导游服务技能,也极 大的促进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可迁移能力的提升。 • 5.以研促教,教学相长,实现了在项目课程教学实施中教 师、学生的主体角色转换,塑造团队合作精神。
• 《汉语言文学知识》(第2版)标准书号:978-7-04026061-8高教出版社(京版) 蔡凌艳
2.感知导游工作岗位的艰苦和复杂,培养良好的职业 习惯和服务热情。 3.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敬业精神,使学生成为旅游 文化的合格的宣传者。
六、设计思路
主体导向
项目选取
对象特点
项目管理 模块整合
七、课程纲要
项目 模块 模块一 工作感知 任务 学时
任务1 导游服务探秘
16
任务2 做个好导游
任务1 对象认识
优秀(90分以上) 良好(80-90分) 合格(60-80分) 不合格(60分以下)
十一、预期效果
• 1.在项目课程实施过程中,使学生能熟练进行导游服务, 使学生具备一名合格导游员的优良素质,加强学生对职业 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2.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强化导游服务基本技能的训练, 达到导游服务初级的水平,在此基础之上,能按照规范化、 程序化、标准化的要求进行本项目课程所涉及各种形式的 接待服务工作。
九、教学条件
1.模拟导游实训基地 教 学 条 件 2.旅游接待部门 3.各项目课程中所涉及的材料、用品用具等。 4.基本电教设备:包括多媒体电脑、投影设备。
十、实施建议
1.项目教学的选择 2.项目教学的组织 3.项目教学的实施 4.项目教学的技巧 5.项目学习的技巧 6.项目学习的评价
项目教学的选择
十二、相关知识
• 职业道德、服务礼仪、沟通技巧、导游
基础知识、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法律
法规、地方民俗知识、客源国概况、旅
游地理、英语导游、市场营销、财务结 算等。
十三、拓展性知识
• 旅游文化、文物鉴赏、世界遗产赏析、
景点诗词鉴赏、地方曲艺、地方方言、
金融知识等
十四、参考资料
• 《导游服务技能》标准书号:ISBN978-7-5032-2377-8 中国旅游出版社 本书编写组 • 《模拟导游》标准书号:978-7-04-010956-6 高教出版 社(京版) 李如嘉 • 《景区导游》标准书号:978-7-31-003010-1南开大学出 版社 周国忠 牟丹
《导游服务技能》
项目课程标准
《导游服务技能》
课标导航
课程概况 实施建议 预期成果 相关知识 拓展性知识
课程目标 设计思路 课程纲要
教学条件
参考资料
课程概况
一、课程名称:导游服务技能
二、教学对象:三年制中职导游专业
三、课程定位:中职导游专业必修主干课程
四、课程学时:108课时(6课时/周)
学分:6学分
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学生所拥有的 综合职业能力及其水平。
序 号
评价标准(总分100分) 服务程序规范、有效(20分) 完成工作任务及时、认真 (20分)
组织、应变能力(20分) 语言表达流畅、生动(20分) 团队合作精神强(10分) 服务日志记录认真,完整 (10分)
得分
等级
1
2 3 4 5 6
项目一 模块二 熟悉接待计划 任务2 对象行程计划 4
闻鸡起舞
(服务准备) 模块三 准备工作
任务3 对象要求
任务1 物质准备 任务2 语言知识准备 任务3 心理和形象准备 16
模块一 迎接服务
任务1 迎接规范2源自项目二模块二 讲解服务
任务1 沿途讲解 20
任务2 景点讲解
任务1 团队生活服务
大展拳脚 (服务工作)
•引导学生形成自身独特的导游风格的意识。
五、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导游服务基本知识。 2.掌握导游人员工作规范、细则。
3.理解导游服务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
1.能有效地进行导游服务。
2.会处理导游服务中常见的问题和事故的处理方法
3.引导学生形成自身独特的导游风格的意识。 。
课程目标
情感目标: 1.理解导游工作在旅游行业中的重要地位。
模块三 生活服务
任务2 散客生活服务
20
任务3 个性化服务
模块四 应急服务 任务1 旅游服务常识 20 任务2 故障处理
模块一 服务延续
任务1 服务延续
2
项目三 上下求索 (后续工作)
模块二 交流提升
任务1 经验总结
8
任务2 技能提升
八、教学方法
调查与访问 头脑风暴法 校外实训 多媒体教学 计算机模拟 案例分析 网络冲浪 情景剧 导游沙龙
• (5)随机应变
• 项目学习的技巧
• (1)跳一下,摘到苹果
• (2)多做做,很有好处
• (3)多看看,思路清晰
• (4)有资源,充分利用 • (5)勤跑跑,技能提升 • (6)动动手,一片蓝天
项目学习的评价
(1)突出过程评价与阶段评价相结合。
(2)强调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3)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