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五要素分析
新闻五要素

新闻五要素新闻五要素即新闻5W,指一则新闻报道必须具备的五个基本因素,分别为何时(when)、何地(where )、何事(w hat)、何因(why )、何人(who )。
这是新闻中不可缺少的五个方面,是对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由于它概括了新闻事件本身存在的客观联系,对指导新闻采访和写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此说在西方最早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
1913年,广学会翻译出版《实用新闻学》(美·休曼原著),把此说介绍到我国。
随着调查性报道的兴起,西方有些学者提出了“六要素”说,认为除五个“w”之外,还有一个新闻要素“H”,即如何(how)。
最初,在消息写作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在每条消息的开头导语中,都必须回答五要素。
原因是,自1844年美国科学家莫尔斯发明电报之后,一些通讯社就启用电报发稿。
这在新闻史上是一次巨大的革命,使消息传递更为及时。
但由于当时的电讯技术还不完善,收发电讯经常发生故障,编辑部便不得不向记者提出要求:发新闻一定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等尽可能写进第一段,以便一旦电讯发生故障,只要第一段收到了,仍可成为一条完整的消息。
美联社记者约翰·唐宁于1889年3月30日第一次发了一条在导语中包括五要素的消息,成为创新之作。
自此之后,导语中必须具备新闻五要素的写作模式,便一直被西方新闻界奉为“金科玉律”,流行了几十年,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所变化。
因为这时人们感到老是这种写法太死板,束缚了导语的生动灵活性;同时,电讯技术也逐渐进步,不存在中断电文的问题了。
于是,有人主张在消息的导语里不一定包括五要素,应视情况或突出其中一两个要素,或突出其中两三个要素,其余的要素可放在正文中去交待,以把最重要的要素放在最前面,“立片言以居要”。
这便是后来盛行的现代消息写作模式,使消息较之过去,一开头就比较轻松、生动、新鲜、有吸引力了。
一、消息的写法人们对“新闻”的理解,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
新闻稿写作中的五个关键要素分析

新闻稿写作中的五个关键要素分析新闻稿是一种传播新闻信息的重要工具,旨在通过准确、简洁的方式向受众传递最新的新闻信息。
为了让新闻稿更具有效性和吸引力,作者需要注意并运用以下五个关键要素:新闻价值、标题、导语、主体段落和引用。
本文将对这五个要素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如何在新闻稿写作中加以运用。
一、新闻价值新闻稿的价值在于它所传达的信息是否具有时效性、影响力和独特性。
时效性指的是新闻的即时性和时事性,新闻应该能够吸引读者,并迅速引起他们的兴趣。
影响力则指的是新闻事件对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重要性。
同时,新闻稿应该具备独特性,意味着新闻稿中的内容应与其他已有的新闻不同,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
二、标题标题是新闻稿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决定了读者是否会点击并阅读新闻。
一个好的标题应该简明扼要、准确传达新闻的核心内容,同时具备吸引眼球的能力。
使用简短的词语和具体的表达,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三、导语导语是新闻稿的开篇部分,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概括新闻的要点。
导语应该简洁明了,能够迅速传递新闻的关键信息。
通过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描述引人入胜的场景或故事,能够吸引读者,并使他们接下来继续阅读全文的决心。
四、主体段落新闻稿的主体段落是对新闻事件的详细报道,应按照重要性和逻辑关系进行组织。
首先要介绍最重要和最具影响的事实,然后逐步展开更多细节。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应采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或复杂的句子结构。
此外,要注意段落间的过渡,使整篇新闻稿的结构更加清晰和连贯。
五、引用引用是新闻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增加新闻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引用可以是专家观点、事实数据或相关者的陈述。
通过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或事实,可以增加新闻稿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同时,引用相关者的陈述,可以使新闻更贴近实际,具备更高的吸引力。
总结起来,新闻稿写作中的五个关键要素包括新闻价值、标题、导语、主体段落和引用。
新闻五要素

新闻五要素新闻五要素即新闻5W,指一则新闻报道必须具备的五个基本因素,分别为何时(when)、何地(where )、何事(w hat)、何因(why )、何人(who )。
这是新闻中不可缺少的五个方面,是对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由于它概括了新闻事件本身存在的客观联系,对指导新闻采访和写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此说在西方最早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
1913年,广学会翻译出版《实用新闻学》(美·休曼原著),把此说介绍到我国。
随着调查性报道的兴起,西方有些学者提出了“六要素”说,认为除五个“w”之外,还有一个新闻要素“H”,即如何(how)。
最初,在消息写作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在每条消息的开头导语中,都必须回答五要素。
原因是,自1844年美国科学家莫尔斯发明电报之后,一些通讯社就启用电报发稿。
这在新闻史上是一次巨大的革命,使消息传递更为及时。
但由于当时的电讯技术还不完善,收发电讯经常发生故障,编辑部便不得不向记者提出要求:发新闻一定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等尽可能写进第一段,以便一旦电讯发生故障,只要第一段收到了,仍可成为一条完整的消息。
美联社记者约翰·唐宁于1889年3月30日第一次发了一条在导语中包括五要素的消息,成为创新之作。
自此之后,导语中必须具备新闻五要素的写作模式,便一直被西方新闻界奉为“金科玉律”,流行了几十年,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所变化。
因为这时人们感到老是这种写法太死板,束缚了导语的生动灵活性;同时,电讯技术也逐渐进步,不存在中断电文的问题了。
于是,有人主张在消息的导语里不一定包括五要素,应视情况或突出其中一两个要素,或突出其中两三个要素,其余的要素可放在正文中去交待,以把最重要的要素放在最前面,“立片言以居要”。
这便是后来盛行的现代消息写作模式,使消息较之过去,一开头就比较轻松、生动、新鲜、有吸引力了。
一、消息的写法人们对“新闻”的理解,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
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口诀

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口诀是:时效稀,异常影,接人民。
具体来说,这五要素包括:
1. 时效性: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是最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具有强烈的新闻性和时效性。
2. 稀有性: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是罕见或独特的事情,具有新闻的独家性和独特性。
3. 异常性: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是与常规不同或突破常规的事情,具有新闻的突发性和反常性。
4. 影响性: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具有重大的社会影响和广泛的关注度,具有新闻的社会性和公共性。
5. 接近性:新闻报道的事件必须与读者的生活和利益密切相关,具有新闻的亲近性和人性化。
这五个要素是对新闻的本质及其特性的量化把握,指的是新闻信息自身系统的内在构成。
新闻事实所包含的价值要素越丰富,级数越高,新闻价值就越大。
新闻写作技巧:新闻报道的五大要素

新闻写作技巧:新闻报道的五大要素1. 标题新闻报道的标题是吸引读者注意、传递信息的第一步。
一个好的标题应该简洁明了,能够概括文章主题,并且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通常情况下,标题应该包括关键信息,而不是过于笼统或晦涩难懂。
2. 导语导语是新闻报道的开篇,用于引出文章主题并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一个好的导语应该扼要呈现事实,同时具备足够的浓度和情感色彩。
导语应该简短、精准地概括事件,并且能够抓住读者的兴趣,引发他们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关注。
3. 内容在新闻报道中,内容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它应该详尽、客观地描述事件发生背景、经过以及涉及到的人物和相关信息。
通过提供充足的事实和证据来支持陈述,确保报道真实可信。
在撰写新闻内容时,也需要注意写作风格与结构。
采用直接、简洁、清晰明了的语言表达观点,避免使用主观性的评价或情感色彩过重的词语。
同时,新闻报道应该采用倒金字塔的结构,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文章开头,逐步展开细节和背景信息。
4. 引用和评论引用和评论可以增加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在新闻写作中,及时引用相关人士或专家的言论可以为事实陈述提供支持,并且能够给读者提供更多角度的思考。
评述部分可以对事件进行简短的解读或分析,帮助读者理解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5. 结尾结尾是新闻报道的收尾环节,在此处可以总结和概括整个报道,并强调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信息。
在结尾部分,也可以给出一些补充信息或进一步动作呼吁,邀请读者参与话题讨论或行动。
以上就是新闻报道中五大要素:标题、导语、内容、引用和评论以及结尾。
合理运用这些要素,能够帮助写作者撰写出生动有力、吸引人眼球但又客观公正且准确全面的新闻报道。
新闻的五大要素

新闻的五大要素
新闻的五大要素是指新闻报道中必须包含的五个重要元素,即谁、什么、什么
时候、在哪里以及为什么。
这五大要素是新闻报道的基本框架,确保新闻内容全面、客观、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下面将详细介绍新闻的五大要素及其重要性。
首先,谁是新闻报道中的第一个要素。
这一要素指的是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或相
关人物。
在新闻报道中,通常会明确报道事件的相关人物是谁,他们的身份、职务、性别等信息,以便读者了解事件的背景和主要参与者。
其次,新闻报道中必须包含事件的具体内容,即发生了什么。
这一要素是新闻
报道的核心,描述事件的经过、过程、原因等,以便读者了解事件的全貌和重要细节。
第三,新闻报道必须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
这一要素指的是事件的具体时间,
包括年、月、日、时、分等,以便读者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和时效性。
第四,新闻报道中必须说明事件发生的地点。
这一要素指的是事件发生的具体
地点,包括国家、城市、街道等,以便读者了解事件的地域范围和相关环境。
最后,新闻报道必须解释事件的原因,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
这一要素
是新闻报道的分析和评论部分,解释事件的原因、背景、影响等,以便读者了解事件的深层含义和影响。
综上所述,新闻的五大要素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确保新闻内容全面、客观、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通过包含谁、什么、什么时候、在哪里以及为什么等要素,新闻报道能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事件的发生、背景和影响,从而增进对事件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新闻的五大要素在新闻报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新闻价值五要素范文

新闻价值五要素范文新闻的价值在于能够传递信息、引起公众关注和讨论、影响社会决策。
而要评价一则新闻的价值,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量:一、真实性与准确性:二、重要性与影响力:新闻价值的第二个要素是新闻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一个新闻报道应该是具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它应该对人们的生活、社会发展、政治局势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事件的影响范围、关注度以及是否能够引发公众讨论等来衡量。
三、时效性:时效性是新闻的重要特征之一、新闻报道需要及时地反映当前的事件,以满足公众对信息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及时获取信息、准确报道是时效性的关键。
四、新颖性与独家性:新闻的新颖性指的是报道的内容或事件与以往报道不同或独特的特点。
新闻能够提供新的、鲜活的、独家的信息,能够吸引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这可以通过独家采访、独特的视角和观点等来实现。
五、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新闻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是新闻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应该关心弱势群体、揭示社会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新闻的价值也体现在它能够引导公众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关注人类福祉,并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新闻的价值可以从真实性与准确性、重要性与影响力、时效性、新颖性与独家性以及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等五个要素来衡量。
不同的新闻事件可能在这些要素上有不同的侧重点,但综合考虑这些要素,可以评价新闻的价值和质量。
对于媒体来说,重要的是遵循新闻职业道德和伦理,为公众提供及时、准确、有用、公正的信息。
新闻稿五要素

新闻稿五要素新闻稿五要素新闻稿必须包含五要素才是一篇完整的新闻稿。
那么你知道新闻稿的五要素是什么吗?以下是关于新闻稿五要素,欢迎阅读!新闻稿五要素【1】1.标题消息的标题,分眉题(又称引题)正题和副题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揭示主题或提示重要事实;正题上面一行是眉题,用来引出正题,说明事实,交代背景,烘托气氛,揭示含义;正题的下面一行是副标题,用来补充说明情况或说明正题或依据。
2.导语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它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
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原因就在于此。
导语常采用以下几种写法:叙述式简明扼要地写出主要事实、经验,或对全篇事实材料进行综合概括,揭示主要内容。
提问式。
把消息中要解决的问题或要介绍的经验、做法以设问的形式提出然后再用事实作答。
描写式对富有特色的事实或有意义的一个侧面用简练的笔墨进行形象描绘,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
评论式是对所报道的事实先作出评论性结论然后再用具体事实来阐明。
引用式引用消息中人物深刻而富有意义的语言作为导语。
3.主体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
它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写主体要注意如下几点:主干突出消息的主体是主干,典型材料要用在主干上。
要去头绪,减枝蔓,与主题无关的要舍弃,次要材料要简略。
内容充实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其内容必须具体、充实,这样才有说服力。
导语提出什么问题,主体就要回答什么问题,这样才能紧扣中心,突出重点。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要恰当地划分段落,有条不紊地展开叙述,安排层次有以下几种顺序:一是时间顺序,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二是逻辑顺序,就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来安排层次;三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这样写严密而有条理,活泼而不紊乱。
4.背景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充实内容,烘托和突出主题服务的背景既可在主体部分出现,也可在导语或结尾部分出现,位置不固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一则新闻关于五要素的体现4例子:《医药代表揭秘药价利益链:医生每月仅提成就有三四万》(《中国青年报》2011/11/28)药价为什么会虚高?有医药代表解析称:“整个药价虚高的利益链是见者有份,利益均沾,雁过拔毛,层层加码。
”有医药代表认为,“虚高药价里那块最肥的肉被拿回扣的医生吃了。
”同品规药品在各地中标价相差悬殊国务院医改办有关负责人日前在介绍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时举例说,2ml∶0.3g规格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出厂价0.6元,在北京地区的中标价是11元,在实行了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河南省中标价是0.67元,山东省是0.7元,山西0.68元。
同一规格的氟康唑胶囊出厂价是1.29元,北京中标价9.55元,而山东中标价是1.64元,四川中标价2.14元,湖北是1.38元。
其实,类似上述“同药不同价”的案例还有很多。
近日,网友“一个有良知的中国百姓”致信本报,希望媒体“能够找到药品回扣的真正幕后原因”。
他写道:“河南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20mg7片的奥美拉唑镁肠溶片,中标价是62元,而同规格的山东鲁抗辰欣的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14片中标价仅为12元,折合成7片就只有6元,河南某制药的价格是鲁抗辰欣的10倍!”中国青年报记者查阅了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近年来在各地的中标价格。
山东鲁抗辰欣药业生产的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14片,2009年在山西省的中标价为12.2元;河南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20mg7片的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08年在吉林省的中标价为61.8元,2010年在江西省的中标价为49.98元。
有多年医药代表经验的刘梅告诉记者,按照惯例,医院一般是在中标价的基础上加价15%卖给患者。
网友“一个有良知的中国百姓”认为,以20mg7片的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这种药品为例,河南某制药企业给全国总代理的价格不过6~8元,即使按照8元来计算,8元到62元的巨大空间,是导致药品回扣、不法商贩暴利、行贿招标人员及制定招标规则的真正原因,这个空间就是对国家、人民的巨大伤害。
记者试图对河南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的价格加价过程抽丝剥茧。
该药在沿海某省的省级代理李女士在电话里说她现在已经不做这个药了,估计全国总代理也不做这个药了,因为厂家被兼并重组已经停产了。
对于全国总代理给省级代理的价格,李女士一直避而不谈,只说医院卖给患者的价格是五六十元。
记者拨打位于北京的全国总代理的电话,语音提示竟然是空号。
记者辗转联系上了该药企的一名销售负责人,确认公司已经停产正在重组中,所有业务暂停,“代理的事至少到12月底再说了”。
据分析,鲁抗辰欣的14片的20mg的只是12元,相当于7片的是6元,如此算来,7片的20mg的成本应该在5元以下,药企给总代理的价格不会超过7元,应该在5至7元之间。
曾做了3年医药代表的杨星告诉记者,她曾经代理过的吉林一制药厂生产的妇科用中成药,老板给出的供货价是每盒10元,医院的进货价是39元,然后医院以45元的价格卖给患者。
“医生每盒提成10元,医药代表提成5元,然后医院各相关科室部门和人员是利益均沾,见者有份。
”杨星说。
杨星告诉记者,她的老板还不是全国总代理,只是省级代理。
全国总代理拿到的价格肯定要低于10元,出厂价和成本价当然就更低了。
“我们医药代表收入确实不错,一般都有一两万、两三万元,这些钱全是来自药品提成。
但我们这个收入远远低于拿回扣的医生的提成。
”同为医药代表的崔刚说。
杨星曾代理的一种治疗肝病的红花清肝药物,省代供货价是每盒12元,医院卖54元,而拿回扣的医生的提成可达到12元。
越是高价药越挣钱1300%、2000%、6500%、9100%,这是中央电视台最近披露的一些药品的高利润率。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药品都是低价药,出厂价和医院零售价都不高,就单价而言,各个环节挣的是“小钱”。
有医药代表披露,越是高价药越挣钱。
在调查中,中国青年报记者获得了几份内部材料,上面记载了河南、河北、湖北等多家医药公司的数百种药品目录的中标价、代理价、供货价和零售价:山西泰盛制药生产的医保乙类40mg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零售价是每支68.2元,供货价是2.7元;山西泰盛制药生产的医保乙类农合药品2mg注射用尼莫地平,零售价是22.1元,中标价是10.08元,供货价是2.3元;石家庄宇惠制药生产的10ml乳酸亚铁糖浆,零售价是每盒38元,中标价是29.45元,供货价是6.5元;山东仁和堂生产的医保乙类40mg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零售价是每盒98.1元,中标价是44.99元,供货价是8.5元;天津药业生产的20mg米乐松(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冻干粉针),零售价是每支14.3元,中标价是11.5元,供货价是4.5元;江苏方强制药生产的泮托拉唑钠肠溶片,零售价是127元,代理价是9.1元;西安阿房宫制药生产的益肾灵胶囊(菊彦),零售价是85.3元,代理价是8.5元;长春银诺克药业生产的参雄温阳胶囊(严力慷),零售价是92元,代理价是6元;湖北瑞华制药生产的医保乙类五子衍宗丸(盛世唐人),零售价是每盒68元,代理价是6元;广东博罗先锋药业生产的抗骨增生片(薄膜衣片),零售价是52元,代理价是3.6元;营口某药企生产的坤灵丸,零售价是120元,代理价是8.3元;吉林某药企生产的妇炎消口服液,零售价是98元,代理价是8.2元;……以上所罗列的药品的代理价,还不是药品的出厂价和成本价,甚至不是全国总代理拿到的价格,而只是省级代理的价格。
医药代表刘梅说,不是基本药物的高价药,药品到达患者手中,一般是出厂价乘以10左右,最少的一般也有五六倍。
杨星告诉记者,她曾代理的南京圣和药业生产的一种叫“悦博”的抗生素类药,卖给患者是132元一支,每次输液是两支,每支大夫能提成50元,而医药代表的提成是5元。
“一个疗程一般是7天,你想想大夫能提成多少钱?”杨星说,“在大医院,稍微有点名气的外科手术大夫,每个月光提成就可能有三四万元。
”杨星得出的结论是:“越是高价药越挣钱,越是大医院越挣钱,越是核心品种越挣钱。
”据她了解,在她做医药代表那几年,肿瘤类药物和抗生素类药很挣钱。
“有的一两千元的高价特效药,大夫一支甚至就可提成500至800元。
”杨星说。
她告诉记者,病人股骨头坏死要置换股骨头时,国产的进价不到2000元,进口的也就3000元,可卖给病人却是1万多元。
杨星说,一般病人到大医院看病,大夫都会让病人输液,用抗生素类药。
“口服药一般三天即可,而且不少患者会拿着处方去外面药店买。
”河南某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解释说,“而输液无法替代,抗生素类药一个疗程一般至少5天。
”有业内专家指出,在目前的国家政策下,抗生素类药的利润空间已经很低,并且每次国家降价,必有抗生素。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要求,在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推行抗生素分级使用限制,“三级医院购进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50种,二级医院购进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抗菌药物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
具有相似或相同药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
在这种情况下,进院的可操作药品的品种结构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某医药公司认为,现在新的招投标政策的实施,让基本药物与非基本药物的中标价格都低到了极限,并且进院难度增大,而能拿到好的品种的难度更大,如何选择利润空间大的品种,成为目前进院的首选。
崔刚告诉记者,现在医院的一些治疗妇科病和男科病的药物,药价虚高的成分较多,利润空间较大。
该医药公司在推介石家庄某药企生产的一款补血药物时宣称:“作为企业自主定价的品种,不受国家限价和降价的影响,并且独家品种每标必中,中标价高且稳定,可长期操作。
”该公司认为,小品种进院相对容易,进院成本较低。
见者有份,利益均沾,雁过拔毛,层层加码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的4名医药代表都坦承,每个月收入都在一两万元,而且打开局面后工作也很轻松,“就是请客,送礼,吃喝玩乐”。
杨星和刘梅向记者描述了“天价药”虚高药价的利益链条:药企-(全国)总代(理)-省(级)代理-医药代表-招标-医院-医生-患者。
这一大链条的各个环节都在水涨船高,层层加码。
“最后到达患者手中,药价可能已是出厂价的六七倍甚至十几倍了。
”杨星说。
杨星说,省级代理和医药代表拿到药物后,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想办法进入招标目录。
“能找到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打招呼更好,但红包是少不了的”。
根据药品情况和市场规模等实际情况,红包的大小和厚薄也不一。
“找管招标的负责人一般红包至少得5000元,高的两万元。
”杨星说。
她告诉记者:“(给招标负责人送红包后,)招标负责人会再帮忙提供一个评标专家组的名单,这些人都需要一一拜访,熟悉的还好说一些,陌生的也要想办法各显神通拜访到。
”“有时评标通知突然,来不及拜访,便找好信封封好红包,在信封上写上药的名字,甚至有时会在会场门口附近见人就塞,哪怕是从没见过互不认识的陌生人。
当然更多是把红包夹在药品的宣传材料里。
”杨星说。
刘梅给记者介绍的行情是:每次10至15人,每人一两千元、两三千元。
药品中标后,每个医院都要从中标目录里用药。
“中标并不是万事大吉,而是万里长征刚走出第一步。
”杨星说,“因为医院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首先要找到院长和药剂采购科长,根据医院大小和药品情况,每个人送两万元左右的红包。
”杨星说,“这两个人通过后,药才算真的是能进医院,入库房了。
”药进了医院还不算万事大吉,因为药还没用到患者身上。
杨星说:“接下来要看药品适合哪个科室,然后找到科室主任,谈判提成比例,或者干脆直接找医生公关。
”“有时候会把全科室的人一起请出去吃饭喝酒,然后每个人送上500元的红包,医生才会开始给病人开药。
”“神仙”还没有拜完。
医药代表还得拜访门诊药房的人,送上礼品、红包。
“这样门诊药房才会给医院库房下单子,药才会到门诊药房,患者才能取上药。
”杨星说。
“医院药库每个月也要送上两三百元,否则可能不给门诊药房送药。
”她补充道。
说到这里,杨星调侃道:“有时候病人会看到大夫在开处方的时候,可能会拿一个小本子翻看,那上面记的新药大夫还不熟呢,甚至连名字都记不准!”“还有一个不能漏的人,那就是查处方的人,这也是有提成的。
”刘梅告诉记者,每个月月初,医药代表都要找到管查处方的人,统计具体哪个科室、哪个大夫开了多少药,“然后拿着统计清单到公司领钱,以最快速度领到钱后,再给开处方的大夫等一一送上他们该得的红包”。
在被问及药价为什么会虚高这个问题时,杨星和刘梅都表示:“整个药价虚高的利益链是见者有份,利益均沾,雁过拔毛,层层加码。
”刘梅开玩笑地说:“药价为什么会越来越高?你没看医院的大楼也是越盖越高吗?”杨星也随口附和道:“有些医生的汽车也是越换越好。
”“药价虚高里那块最肥的肉谁吃了?”杨星说,“当然是开药拿回扣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