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细菌性病害与常用药剂登记及使用情况

合集下载

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

细菌性病害及其防治
防治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评价防治 效果的重要指标,未来应加强这方面的 研究和改进。
VS
详细描述
针对现有的防治技术,加强其有效性和安 全性的研究和改进,提高防治效果。同时 ,积极探索新的防治技术,如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等,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 菌性病害的分类
根据寄主植物分类
分为农作物细菌性病害、林木细菌性病害和果树细菌性病害等。
根据病原菌分类
分为真细菌病害、假细菌病害和螺原体病害等。
细菌性病害的症状
01
02
03
04
坏死
叶片、茎秆或果实出现局部坏 死,表现为斑点、条斑或溃疡 等。
腐烂
植物组织在湿度较高时出现腐 烂,有时伴有恶臭。
萎蔫
植物叶片在正常水分供应条件 下出现萎蔫,可能是由于病原 菌破坏了植物维管束系统所致 。
畸形
由于病原菌对植物组织的干扰 ,导致植物形态异常,如叶片 皱缩、果实畸形等。
02
细菌性病害的传播途径
自然传播
空气传播
细菌性病害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尘埃等传播,特 别是在近距离的范围内。
水流传播
细菌性病害可以通过水源,如雨水、灌溉水等流动 的水体传播,特别是在水源受到污染的情况下。
昆虫传播
某些昆虫可以携带细菌,并在其体内繁殖,通过昆 虫叮咬或接触植物体表造成病害传播。
案例三:蔬菜软腐病的防治
总结词
合理轮作、土壤消毒
详细描述
蔬菜软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病害,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包括合理轮作和土壤消毒。 合理轮作可以避免病原菌在土壤中积累,减轻软腐病的发生。土壤消毒则可以采用药剂 消毒或高温消毒的方法,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菌。此外,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株残
体,也能有效控制软腐病的传播。

常见的细菌性病害以及防治药剂

常见的细菌性病害以及防治药剂

常见的细菌性病害以及防治药剂根据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农药登记管理信息汇编》和《农药电子手册》等资料查询,我们搜索到在菜豆、黄瓜、水稻等主要农作物上的细菌性病害主要有:细菌性斑点病、细菌性穿孔病、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茎基腐病、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疫病和细菌性条纹病等7种。

在注册登记防治细菌性病害的有效农药成分中,单剂主要有如下产品:1、噻菌铜(龙克菌),国内仅有浙江龙湾化工独家登记并生产原药,农药制剂正式登记证号为PD,在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时,按照500—600倍稀释喷雾或者灌根,是防治蔬菜(白菜、黄瓜)、果树(柑橘、桃树、猕猴桃)、果类(西瓜、甜瓜)和水稻等农作物细菌性病害的新型理想药剂。

2、噻枯唑(叶枯唑),目前国内有45家企业51个登记证件。

浙江龙湾化工日产95%叶枯唑原药3吨,农药制剂(叶青双)正式登记证号为PD85153—8,对水稻500倍稀释喷雾,对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有效。

由于在水稻上登记时间超过20多年,水稻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抗药性,叶枯唑防治效果在不断地下降。

由于登记企业过多,市场竞争无序,价格非常混乱,其已处于没落状态。

3、氢氧化铜,国内有52家企业73个登记证件,但在水稻上未曾登记,在经济作物如蔬菜(黄瓜、辣椒和西瓜)、果树(柑橘、葡萄和荔枝)和烟草登记广泛,是常见的防治蔬菜细菌性病害的无机铜制剂。

在花期和幼果期比较敏感,不可与酸性农药混用,宜单独喷洒。

与春雷霉素的混剂对苹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叶敏感,因此一定要注意浓度,宜在下午4点后喷药。

由于登记企业比较多,价格悬殊大,真假难辩,市场也极其混乱。

4、乙蒜素,国内有39家企业54个登记证件,登记作物广泛,对细菌和真菌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也是比较常见的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

5、春雷霉素,国内有28企业登记54个农药证件,登记作物广泛,在果树、蔬菜和水稻上均有应用,杀菌谱比较广泛,对细菌、真菌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林业基础知识认识常见的林木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林业基础知识认识常见的林木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林业基础知识认识常见的林木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林木病虫害是指在林业生产中,由于环境、病原菌或昆虫等因素引起的林木植株生长发育异常甚至死亡的现象。

它们对林木的健康生长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和发展我国的林业资源,我们有必要认识和了解常见的林木病虫害类型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林木病害的种类1. 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最常见的一种林木病害类型。

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根腐病等。

白粉病主要发生在叶面上,病叶上会出现白色粉状物;炭疽病则主要侵袭果实表面,使其表面出现黑色圆形斑点;根腐病主要侵袭树木的根部,导致根部腐烂。

2. 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主要由细菌引起,如溃疡病、叶斑病等。

溃疡病主要是受伤口感染,会在树干或枝条上形成溃疡;叶斑病则主要出现在叶片上,叶片上会出现不规则的斑点。

3. 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林木病害,如花叶病毒、花叶病毒等。

与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不同,病毒性病害在林木上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会导致林木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

4. 其他病害除上述三种病害类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病害类型。

例如根结线虫病是由线虫引起的,主要侵袭树木的根系;冠干病则是因为林木受到病原菌感染而导致树冠和树干出现异常症状。

二、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方法1. 清理病害源在发生病害的地方,及时清理病害源是防治病害的重要措施。

将受感染的枯萎部分及时剪除,以防止病害的进一步扩散。

2. 改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的改善对于预防和控制病虫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土壤改良、植树造林布局合理、适量的施肥等措施,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3. 使用化学药剂化学药剂是防治林木病虫害的常用方法之一。

但在使用药剂时需要慎重,遵循农药使用的规定,防止药物残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生态友好的防治方法,通过引进天敌或病原菌的天敌来控制病害的发生。

如引入天敌昆虫来控制某些昆虫害虫的数量。

5. 选育抗病虫害品种通过选育抗病虫害品种,提高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蔬菜常见细菌性病害

蔬菜常见细菌性病害

三、番茄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
1.症状:是番茄的一种重要病害。青枯病发病急,蔓延块,发生严重时 造成植株成片死亡。
番茄坐果初期,病株顶部、下部 和中部叶片相机出现萎蔫或整株 叶片同时萎蔫 。
病株萎蔫致死时间很短,死时 植株仍保持绿色,仅叶片色泽 稍变淡。
病茎表皮粗糙,茎中下部增生 不定根或不定芽
病原物: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型,属细菌。菌体短杆状,一端生有
1~5根鞭毛,有荚膜,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发育适温25~28℃,在 49~50℃下经10分钟致死。
侵染循环:
◆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以带菌种子越冬,为翌年初次 侵染菌源。
◆传播特点:种子上的病菌在种皮和种子内部可存活1~2年,播种后直接侵染 子叶,病菌在细胞间繁殖,借雨水反溅、棚顶水珠下落、昆虫等传播蔓延, 从寄主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经7~10天潜育后出现病斑,潮湿时产生菌脓。
一、黄瓜角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有时也侵染茎。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
◆子叶染病,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微带黄褐色; ◆真叶染病,初为绿色水浸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 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部有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干后具白痕。病 部质脆易穿孔,别于霜霉病。 ◆茎、叶柄、卷须染病,侵染点出现水浸状小点,沿茎沟纵向扩展,呈短条 状;湿度大时也见菌脓,严重的纵向开裂呈水浸状腐烂,变褐干枯,表层残 留白痕。 ◆瓜条染病,出现水浸状小斑点,扩展后不规则或连片,病部溢出大量污白 色菌脓,受害瓜条常伴有软腐病菌侵染,呈黄褐色水渍腐烂。病菌侵入种子, 致种子带菌。
菌脓。黄瓜叶缘吐水是引起该病流行的重要水湿条件。
防治方法:
◆种子消毒:用70℃恒温箱干热灭菌72小时,或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 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用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分钟,或用40% 福尔马林150倍液浸1.5h,或用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h, 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药剂选择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药剂选择

食用菌类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药剂选择食用菌类栽培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活动,它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保证菌类的健康生长和产量,选择合适的病虫害防治药剂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在食用菌类栽培中,如何选择适合的病虫害防治药剂。

一、常见的食用菌类病虫害及其危害在食用菌类的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有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以及病毒性病害。

这些病害会导致菌类的生长异常、产量下降,甚至全部丧失。

1. 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食用菌类栽培中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

常见的真菌性病害有菌核菌病、菌核腐烂病等,这些病害主要由真菌感染引起,会导致菌核的变形、发霉,严重影响菌类的质量。

2. 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对于食用菌类的栽培同样具有较大的危害。

细菌性病害主要包括软腐病、炭疽病等,这些病害会引起菌类的叶片发黄、变软、腐烂等,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3. 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是一类常见且难以控制的病害。

病毒性病害会导致菌类的叶片变黄、呈现迹象性纹理,并严重影响菌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二、病虫害防治药剂选择的原则在选择病虫害防治药剂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原则:选择的病虫害防治药剂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2. 高效性原则:选择的病虫害防治药剂应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能够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3. 持久性原则:选择的病虫害防治药剂应具有较长的持久性,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发挥防治效果。

4. 环境友好原则:选择的病虫害防治药剂应符合环保要求,不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三、常用的病虫害防治药剂在食用菌类栽培中,常用的病虫害防治药剂主要有化学合成农药和生物农药两种类型。

1. 化学合成农药:化学合成农药是一种常见的病虫害防治药剂。

常用的化学合成农药有氯氰菊酯、三唑磷、吡虫啉等。

这些农药具有防治效果快、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合理使用剂量,以免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 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一种相对环境友好的病虫害防治药剂。

作物细菌性病害逐年加重,铜制剂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

作物细菌性病害逐年加重,铜制剂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频发(台风、暴雨等),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马铃薯青枯病、柑橘溃疡病……几乎每种作物都曾遇到细菌性病害的为害。

另外,由于近年来规模化单一种植、化肥大量使用等,作物细菌性病害发生呈逐年加重态势。

据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细菌性病害每年发生面积约1.2亿亩次,每年仅水稻白叶枯病发生面积就将近400万亩次。

粮食作物中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果树中的柑橘溃疡病,瓜菜类中的茄科蔬菜青枯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姜瘟病等都给作物造成了严重损失。

“抗病品种是目前防治细菌性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但苦于很多作物缺乏抗源材料,品质和抗病性往往矛盾;种子和植物检疫、无病留种田经常执行不到位,导致病菌初侵染源很难得到有效控制;人多地少,采取轮作措施难以实现;防治细菌病害的药剂种类少,品种单一,这是当前细菌性病害防治面临的局面。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植物病原细菌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说出了当前作物细菌性病害防治的难点和现状。

随着高经济附加值作物种植面积的逐年上升,细菌性病害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一般减产20%~30%,严重可导致绝产!研究员指出,在化学防治方面,主要药剂有铜制剂、噻霉酮、噻唑锌、抗生素类、微生物菌剂等,针对三七、生姜、草莓、山药、茼蒿、花卉等作物上顽固的土传细菌性病害,一般的药剂难以奏效,可采取氯化苦、棉隆、威百亩等化学土壤熏蒸剂进行土壤处理。

据统计,目前,国内登记用于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数量约有280多个,仅占杀菌剂登记产品总量的2.6%,且国内登记细菌病害的产品成分十分有限,各自都有一定的短板,无法全面满足种植需求。

无机铜在敏感作物上、作物的花期幼果期都不能使用,且混配性也受到制约;有机铜安全性好,但速效性和内吸性较弱,无法快速止损;微生物制剂比较安全,但缺乏稳定性和内吸性,对已经发生的病害束手无策……表1 细菌性病害防治常用药剂细菌性病害防治应当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细菌性杀菌剂

细菌性杀菌剂

市场主要杀细菌剂介绍1、含铜杀菌剂,杀菌谱宽,但一些植物对铜敏感。

有机铜类:噻菌铜,英文名称为Thiodiazole-copper,商品名称为“龙克菌”,是一种噻唑类有机铜杀细菌制剂;琥珀肥酸铜、又名二元酸铜,DT;络氨铜,又叫胶氨铜;松脂酸铜,又名绿乳铜、绿菌灵、铜帅;壬菌铜,商品名称金莱克;喹啉铜,商品名称为海正千菌、必绿;硝基腐植酸铜:又叫菌必克;噻森铜。

其他铜的多种制剂也是很好的杀菌剂,氢氧化铜,商品名称为可杀得、丰护安、冠菌铜、瑞扑;氧氯化铜,又叫王铜、好宝铜;氧化亚铜:又叫铜大师。

2、农用抗生素:农用硫酸链霉素;中生菌素,商品名称克菌康;水合霉素,又叫盐酸土霉素,商品名称枯必治;宁南霉素,商品名称菌克毒克;井岗霉素;春雷霉素;金核霉素;新植霉素;多抗霉素;“农抗120”等。

农用抗生素一般化学性质稳定、高效,具内吸治疗作用,但防治对象较窄,除井岗霉素外,其他抗生素易产生抗药性的问题。

3、氯溴异氰尿酸,商品名称有消菌灵、灭菌成、杀菌王,是以氯溴异氰尿酸与氯化溴缩合,加入活性助剂、分散剂等加工而成。

pH值近中性,属高效、广谱、低毒、生物活性高、无公害的杀菌剂,对细菌、真菌、病毒都有效。

氯溴异氰尿酸药效稳定,喷施在作物上能释放出HOCl(次氯酸),因此具有强烈的杀细菌、病毒作用。

4、三氯异氰尿酸,又叫强氯精;是目前国际上所推广的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快速的杀菌消毒剂,能有效的快速杀灭各种细菌、真菌。

5、噻枯唑:又叫叶枯唑,商品名称有叶青双、叶枯宁;内吸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的细菌性病害,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和细菌性基腐病、柑橘溃疡病、白菜软腐病、番茄青枯病的特效药。

内吸传导性强,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持效期长,药效稳定,对作物无药害,对人畜安全。

6、多粘类芽孢杆菌,商品名称叫康地蕾得,1%粒剂;是一种防治青枯病和枯萎病的高效生物农药。

7、此外,还有其他的杀细菌剂,如碘、克菌壮、噻菌锌、噻菌茂(青枯灵)以及其他相关的复混配产品。

细菌性病害主要化学防治药剂

细菌性病害主要化学防治药剂

细菌性病害主要化学防治药剂作者:张嘉杨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02期摘要:在《农药登记管理信息汇编》和《农药电子手册》中,记载着很多关于农业部的规定,在常见的农作物上,例如,水稻、黄瓜、菜豆、柑橘等检测出来的细菌性的病害包含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种:细菌性斑点病、细菌性条纹病、细菌性穿孔病、细菌性疫病、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性茎基腐病等。

关键词:细菌性;化学防治药剂;病害细菌影响植物引起的病害叫做细菌性病害。

就近几年的情况来讲,是非常普遍的,这些病害都有的一个共性就是都有伤口入侵。

这也就说明了,如果植物的本身没有伤口,那么细菌性病害就很难入侵。

调查显示,同等情况下,植物生长的较为弱小比较为强壮的更容易侵入。

就目前情况而言,因为连坐问题的存在,使细菌不管在空气中还是土壤中,种类都比较多,尤其是在土壤中。

就拿大家都很熟悉的青枯病来说,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土壤的传染才引起大量的传播。

一、细菌性病害发病的主要病症(一)如果先出现局部的坏死和呈现水渍状半透明的病斑,并且在气候潮湿的时候,从叶片的各个孔和伤口上有粘状物溢出,这个又叫做细菌脓。

细菌脓就是斑点型和叶枯型细菌发病的症状和部位。

常见的例子就是水稻的百叶枯病。

(二)鉴定青枯型和叶枯型的细菌病害,主要是用刀把病茎切断,这样看切断的茎部是否有变化,必要时可以用手挤压,如果能挤出粘稠的乳白色液体,即细菌脓。

引起枯叶病的往往是真菌,而有没有细菌脓就是鉴别是细菌还是真菌的方法。

就像茄子常见的是青枯病或者枯萎病,怎么鉴别,就是用此方法[1]。

(三)像病变部位的软腐、有黏滑感、表面无纤维的残留、闻起来有硫化氢的臭味,那么这就是腐烂型细菌普遍呈现的特点。

(四)鉴别的方法。

以上是已经出现了细菌性的典型症状的时候,可以采用目测、手摸等方法判断细菌性病害,但是如果遇到的是细菌性病害的初期,并没有出现上述的典型症状时,可以采用镜检的方法,即样本需要放在低倍的显微镜下面进行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细菌性病害与常用药剂登记及使用情况
1、水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基腐病、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水稻细菌性褐斑病
2、马铃薯:马铃薯青枯病、马铃薯软腐病、马铃薯黑胫病、马铃薯环腐病
3、甘薯瘟病
4、玉米茎腐病
5、小麦黑颖病
6、木薯细菌性枯萎病
果树细菌病害
1、柑桔溃疡病(包括脐橙、橙、柚、文旦、柠檬、巨桔、枳壳、枳橙等)
2、梨根癌病、梨火疫病
3、桃细菌性穿孔病(包括李、杏、油桃、樱桃等)
4、苹果根癌病
5、菠萝心腐病
6、枇杷芽枯病、枇杷癌肿病
7、核桃黑斑病
8、猕猴桃溃疡病
9、芒果细菌性黑斑病
10、果树细菌性根癌病(包括桃、梨、苹果、板栗、梅、李、杏、葡萄等)
瓜、菜类细菌病害
1、西瓜细菌性青枯病、西瓜细菌性果腐病
2、茄科蔬菜青枯病(番茄、茄子、辣椒)软腐病、疮痂病
3、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甜瓜、丝瓜)
4、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细菌性黑腐病、细菌性黑斑病(大白菜、甘蓝、萝卜、花椰菜等)
5、菜豆细菌性角斑病(菜豆、扁豆、豇豆、豌豆、绿豆等);菜豆细菌性疫病(菜豆、扁豆、豇豆、、绿豆)
6、姜瘟病(姜腐败病、姜腐烂病)
7、瓜类青枯病
8、辣椒细菌性斑点病(辣椒疮痂病)、辣椒细菌性叶斑病
9、萝卜黑腐病
10、葱类细菌性软腐病
11、莴苣细菌性斑点病
12、芋艿细菌性斑点病,芋艿腐败病(即芋软腐病、芋艿腐烂病)
13、芹菜软腐病
14、魔芋软腐病
15、葱类细菌性软腐病
经济作物类细菌病害
1、棉角斑病,棉红叶根腐病
2、花生青枯病
3、油菜黑腐病;油菜软腐病;油菜细菌性黑斑病
4、大豆细菌性叶烧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大豆细菌性斑疹病
5、甜菜软腐病;甜菜细菌性根癌病;甜菜细菌性尾腐病(根尾腐烂病);甜菜细菌性斑枯病
6、芝麻细菌性角斑病;芝麻青枯病
7、烟草青枯病;烟草角斑病;烟草野火病;烟草软腐病(空茎病)
8、向日葵细菌性茎腐病
9、甘蔗白条病
10、咖啡细菌性叶斑病
11、胡椒细菌性叶斑病
其它作物细菌性病害
1、桑青枯病;桑细菌性黑枯病;桑疫病
2、茶树细菌性根癌病
3、黄麻细菌性斑点病
4、萱麻青枯病
5、红麻青枯病
6、苜蓿细菌性叶斑病;苜蓿细菌性茎疫病;紫云英细菌性黑斑病
7、药材类细菌性病害
8、花卉类细菌性病害
常用药剂登记及使用情况
1、农用链霉素
已于2016年6月被取消登记,国内仅有3家企业的3个登记证件,目前在中国农药信息网上已查不到相关信息。

链霉素是最常见的抗生素类杀菌剂,过去曾经是防治细菌性病害的传统产品,近年来抗药性不断地增强,防治效果也不断地下降,最终导致“超级细菌”的出现。

由于国家对农用抗生素的严格管理(被列为“处方药剂”),链霉素的前途令人堪忧,大部分已经退出市场,基本看不到身影。

2、春雷霉素
国内有58家企业118个农药登记证件,其中76个单剂,42个混配证件,登记作物广泛,在果树、蔬菜和水稻上均有应用,杀菌谱比较广泛,对细菌、真菌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对大豆、葡萄、柑桔、苹果等有轻微药害,在邻近大豆地使用时应注意,对人畜无毒、无残留、无污染,符合现代环保要求,适合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使用。

3、中生菌素
目前共有34个农药登记证件,其中14个单剂,20个混配证件中生菌素的专利技术在中国快速成长,是目前仅限于防治农作物细菌病害的农用抗生素,与链霉素具有相同作用机制,完全生物源发酵制取的农用抗生素物质,具完全水溶性。

国内国外试验测定,能杀灭和抑制99.95%以上的植物致病细菌;目前未发现敏感植物,混配药方便,施药方式灵活,喷雾、拌浸种、灌根都可以;中生菌素是防治植物细菌病害最有希望和最具竞争力的农用抗生素之一。

4、四霉素
是辽宁微科生工的专利,目前有1个原药登记证件,2个单剂,1个复配制剂登记证,海利尔已经在进行产品登记,预计很快下证。

常见的四霉素制剂中包括A1、A2、B和C 四大抗菌素,四种有效成分具有互补性,杀菌效果能成倍提升,对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效果尤为突出!同时对真菌性病害也有极强的杀灭作用,一药多治,市场前景广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5、噻枯唑(叶枯唑)
中国农药信息网上已查不到相关信息,据相关资料表明浙江龙湾化工日产95%叶枯唑原药3吨。

20%叶枯唑WP,对水稻500倍稀释喷雾,对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有效。

由于在水稻上登记时间超过20多年,水稻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抗药性,叶枯唑防治效果在不断地下降。

由于登记企业过多,市场竞争无序,价格非常混乱,逐渐地失去其原有的地位,已处于没落状态。

6、乙蒜素
国内有27个登记证件,登记作物广泛,对细菌和真菌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也是比较常见的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

7、氢氧化铜
国内有22家企业30个登记证件,多为单剂,在水稻上未曾登记,在经济作物如蔬菜(黄瓜、辣椒和西瓜)、果树(柑橘、葡萄和荔枝)和烟草登记广泛,是常见的防治蔬菜细菌性病害的无机铜制剂。

在花期和幼果期比较敏感,不可与酸性农药混用,宜单独喷洒。

其中与春雷霉素的混剂对苹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叶敏感,因此一定要注意浓度,宜在下午4点后喷药。

由于登记企业比较多,价格悬殊大,真假难辩,市场也极其混乱。

8、王铜
20家企业40个登记证件,多为复配,单剂证件只有12个。

登记作物广泛,防治对象也比较多。

对苹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叶敏感,因此一定要注意浓度,宜在下午4点后喷药。

不能与硫代氨基甲酸酯杀菌剂混用。

9、波尔多液(碱式硫酸铜、硫酸铜钙)
波尔多液与硫酸铜钙、碱式硫酸铜均为同类产品,含量和纯度有所区别,目前有波尔多液证件5个,硫酸铜钙证件5个,碱式硫酸铜证件14个。

碱式硫酸铜为工业化生产,铜离子含量是常规波尔多液(硫酸铜钙)的2.9倍,性价比较高。

由于成品制剂多为中性,所以混配性非常好,是性价比很高的化合物,再加上没有抗性,前景非常好。

10、噻森铜
是浙江东风化工有限公司的专利,属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1个原药登记证件,2个剂型登记证件。

该制剂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番茄青枯病、大白菜软腐病、柑桔溃疡病等农作物常见细菌性病害防治效果不错。

11、乙酸铜
国内只有1家企业生产原药,登记证件也由2年前的78个下降至11个,笔者对其前景不看好。

复配(混配)登记主要防治病毒性病害,单剂登记细菌性病害比较少。

12、琥胶肥酸铜
国内有12家企业12个登记证件,近两年证件数量在不断下降。

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都比较广泛,对细菌和真菌均有一定防治效果。

使用时药液浓度不得过大,否则易产生药害。

13、松脂酸铜
国内有14家企业14个登记证件,近两年证件数量也是不见增多。

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都比较广泛,对细菌和真菌均有一定防治效果。

14、噻菌铜(龙克菌)
国内仅有1家企业生产原药,1个登记证件。

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果树、果类、花卉、
水稻、棉花和烟草等农作物细菌性病害的药剂。

15、噻唑锌
是浙江新农的专利,有2个原药证件,3个产品登记证件。

目前也只有浙江新农化工一家在做。

16、氯溴异氰尿酸
国内有12家企业14个登记证件,登记作物广泛,杀菌谱也非常广泛,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害都有一定的效果,属于“万金油”式的农药,但市场价格混乱,零售利润低,经销商缺乏动力。

17、三氯异氰尿酸
国内有3家企业5个登记证。

对细菌和真菌等病害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勿与酸、碱物质接触,,以免分解失效和爆炸燃烧。

产品如遇碱、酸分解燃烧,应以砂石扑灭或采用化学灭水剂抑制。

18、多粘类芽孢杆菌
目前国内生产厂家4个,8个登记证件,是一种防治青枯病和枯萎病的生物农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