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麻醉学》第5章教案 全身麻醉

合集下载

第四版《麻醉学》第5章教案 全身麻醉

第四版《麻醉学》第5章教案  全身麻醉
2、全身麻醉的分类
2、全身麻醉药
1、吸入麻醉药
△○①理化性质与药理性能
△○②影响肺泡药物浓度的因素
③代谢产物和毒性
△○④常用吸入麻醉药
2、静脉麻醉药
①概念
②常用静脉麻醉药
3、肌肉松弛药
①概念
②作用机制和分类
③常用肌松药
④应用肌松药的注意事项
4、鸦片类药物
3、全身麻醉的实施
1、全身麻醉诱导
△①吸入诱导法
△○①反流与误吸
△○②呼吸道梗阻(airway obstruction)
△○③通气量不足(hypoventilation)
△○④低氧血症(hypoxemia)
△○⑤术中知晓
△○⑥恶性高热
△○⑦苏醒延迟
△○⑧低体温
5
2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间15分钟
30
15
图表
图表
图表
第 1 页厦门医学院
教 案 附 页
第 2 页厦门医学院
教 案 附 页
第 3 页厦门医学院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1.掌握吸入麻醉药的分配系数及最低肺泡有效浓度。
2.掌握全身麻醉的方法及特点。
3.掌握全身麻醉的常见并发症。
4.熟悉决定吸入麻醉药肺泡内药物浓度的因素。
5.熟悉常用全身麻醉药物的药理特点。
6.熟悉肌肉松弛药的分类和使用原则。
7.了解靶浓度控制输注。
8.了解肌肉松弛药的药理作用。
9.了解临床麻醉深度监测。
厦门医学院
教 案
教 师黄硕
职 称副主任医师
系 部临床医学(本)
课 程麻醉学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厦门医学院教案

第四版《麻醉学》第5章教案全身麻醉

第四版《麻醉学》第5章教案全身麻醉

第四版《麻醉学》第5章教案全身麻醉教案:全身麻醉第五章:全身麻醉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全身麻醉的定义和原理。

2. 掌握全身麻醉的分类和常用药物。

3. 熟悉全身麻醉的应用和管理。

4. 了解全身麻醉的风险和并发症。

5. 能够评估全身麻醉的效果和监测指标。

二、教学内容:1. 全身麻醉的定义和原理:全身麻醉是通过给予药物使患者失去意识、无痛觉和运动能力,以便进行手术或其他医疗操作的一种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的原理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神经传导和神经冲动,从而产生麻醉效果。

主要作用于大脑皮层和脑干,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神经冲动的传导。

2. 全身麻醉的分类和常用药物:全身麻醉可分为静脉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两种。

静脉麻醉主要通过静脉注射药物实现,常用药物包括巴比妥类药物、苯妥英类药物、苯二氮䓬类药物等。

气管插管麻醉则通过气管插管将麻醉药物输送至肺部,常用药物包括吸入麻醉药物(如七氟醚、异氟醚)和肌松药物(如琥珀胆碱、罗库溴铵)。

3. 全身麻醉的应用和管理:全身麻醉适用于各种手术和操作,包括大手术、小手术、急诊手术等。

全身麻醉的管理包括麻醉前评估、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和麻醉恢复等环节。

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4. 全身麻醉的风险和并发症:全身麻醉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过度麻醉、麻醉药物过敏、呼吸抑制、心血管抑制等。

因此,在全身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全身麻醉的评估和监测指标:评估全身麻醉的效果主要通过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疼痛感知和肌肉松弛程度等指标。

常用的监测指标包括麻醉深度指数(BIS)、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压、心率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全身麻醉的定义、原理、分类、常用药物、应用和管理、风险和并发症、评估和监测指标等内容。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全身麻醉的理解和应用。

麻醉学教学设计全麻和局部麻醉的应用与管理

麻醉学教学设计全麻和局部麻醉的应用与管理
禁忌症
全身麻醉的禁忌症相对较少,但 仍需注意一些特殊情况,如严重 心血管疾病不稳定期、急性呼吸 道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
气管插管术及喉罩通气技术
气管插管术
气管插管术是全身麻醉中常用的通气方式,适用于需要长时间控制呼吸或保护 气道的手术。其操作要点包括选择合适的导管、正确插入导管并确认导管位置 。
新型麻醉技术展望
1 2 3
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技术
利用超声成像技术辅助定位,提高区域阻滞的准 确性和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闭环靶控输注系统
通过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和药物浓度,自动 调节麻醉药物的输注速率,实现个体化精准麻醉 。
非药物镇痛技术
探索和研究非药物镇痛方法,如神经刺激、物理 疗法等,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案。
04
患者安全与风险评估
患者术前评估及准备事项
术前访视与评估
麻醉医师应在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 了解患者的病史、手术史、过敏史等 相关信息,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 术风险。
术前准备
麻醉计划制定
根据手术需求和患者状况,选择合适 的麻醉方法和药物,制定详细的麻醉 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术 前准备计划,包括禁食、禁饮、术前 用药等。
监测
在全身麻醉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监测,包括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同时,还需要根据手术和 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监测项目,如中心静脉压、尿量等。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 症,确保患者的安全。
03
局部麻醉技术应用与管理
表面浸润法及区域阻滞法介绍
表面浸润法
将局麻药注射于手术切口线皮下组织,通过药物浸润神经末 梢产生麻醉作用。适用于浅表小手术和穿刺操作。

全身麻醉(《麻醉学》)

全身麻醉(《麻醉学》)

麻醉诱导
麻醉维持
•2019/2/22
麻醉拔管
•2019/2/22
第三节 全身麻醉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反流与误吸 呼吸道梗阻 通气不足 低氧血症 低血压 高血压 心律失常 高热抽搐和惊厥
•2019/2/22
谢 谢!
3、油/气分配系数越高 ,麻醉强度越大。
2019/2/22
血/气分配系数:药 物溶解度。
吸入麻醉药理化性质
(二)影响肺泡药物浓度(FA)的因素
FI
FI:吸入药物浓度 FA:肺泡药物浓度
(二)影响肺泡药物浓度的因素
(二)影响肺泡药物浓度的因素
4、血/气分配系数(系数越高,血液摄取越多, FA上升越慢) 5、麻醉药在肺泡和静脉血中的浓度差(浓度差大, FA上升越慢)
2019/2/22
患者脊柱侧 弯畸形,拟 行“脊柱侧 弯矫正术”
•2019/2/22
全身麻醉的概念
麻 醉 药 物
神志和全身痛觉消失 ,遗忘和反射抑制, 一定程度的肌肉松弛 。
•2019/2/22
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物
吸入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
全身 麻醉药
全麻辅助药(肌肉松弛药和麻醉性镇痛药)
2019/2/22
(三)代谢和毒性
• 脂溶性大 • 难以原型由肾脏排出,绝大部分呼吸道排出 • 主要代谢在肝脏,细胞色素p450(氧化代谢酶) • 代谢率越低,毒性越低
举例:七氟烷
• 抑制中枢,扩张脑血管(下图)
全脑血管 造影术 DSA
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七氟烷
• 抑制中枢,扩张脑血管 • 抑制心肌收缩力,降低外周阻力 • 不刺激呼吸道,不增加呼吸道的分泌物 • 抑制呼吸明显,可扩张支气管平滑肌 • 延长非去极化剂松药作用时间

第四版《麻醉学》第5章教案全身麻醉 (2)

第四版《麻醉学》第5章教案全身麻醉 (2)

第四版《麻醉学》第5章教案全身麻醉1. 引言全身麻醉是一种通过给予患者一定剂量的药物,使其失去意识、感觉和反射活动,以达到手术操作的目的的麻醉方法。

本文将介绍第四版《麻醉学》第5章的教案相关内容,主要围绕全身麻醉展开。

2. 全身麻醉的基本概念2.1 全身麻醉的定义全身麻醉是指通过给予药物使患者失去意识、感觉和反射活动,进而达到手术操作要求的麻醉方式。

2.2 全身麻醉的分类全身麻醉可以按照药物的给予途径、药物的种类、麻醉的深度和麻醉的方法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3. 全身麻醉的适应症与禁忌症3.1 全身麻醉的适应症全身麻醉适用于大多数手术操作,特别是需要深度麻醉的手术,如开腹手术、胸腔手术等。

3.2 全身麻醉的禁忌症全身麻醉在以下情况下禁用:•既往有严重过敏史的患者;•心脏、肺脏、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患者;•妊娠期妇女等。

4. 全身麻醉的药物选择全身麻醉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手术的性质、患者的情况以及麻醉师的经验来决定。

常见的麻醉药物有:•吸入麻醉药:如氟烷、异氟醚等;•静脉麻醉药:如丙泊酚、咪达唑仑等;•麻醉辅助药物:如止吐药、肌松药等。

5. 全身麻醉的监测与管理5.1 全身麻醉的监测要点全身麻醉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包括心电图、血压、呼吸等。

5.2 全身麻醉的管理全身麻醉的管理包括麻醉深度、麻醉时间、药物的给予途径和剂量等,并需注意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6. 全身麻醉的并发症与应对措施全身麻醉过程中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如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等。

麻醉师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随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结论全身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对于需要深度麻醉的手术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麻醉师需要对全身麻醉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了解,合理选择麻醉药物,进行严密的监测和管理。

并且,必须随时做好应对可能的并发症的准备,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临床麻醉学课件:第五章 全麻的基本概念

临床麻醉学课件:第五章 全麻的基本概念

一、全麻的诱导
• 吸入麻醉诱导 Inhalation anesthesia
induction
• 主要用于小儿麻醉或某些特殊情况如重症 肌无力病人。小儿麻醉一般用刺激性小带 甜味的强效吸入麻醉药。重症肌无力病人 采用具有肌松作用的吸入麻醉药。
一、全麻的诱导
• 保持自主呼吸的诱导 • 用于气道不畅或估计作气管内插管有困难
全身麻醉应该达到使病人意识消失、镇 痛良好、肌松驰适度、将应激反应 (stress)控制在适当水平、内环境相 对稳定等要求,以满足手术需要和维持 病人安全。
不当的麻醉处理往往造成麻醉过浅或过 深,麻醉不全或术中出现知晓 (awareness)可对病人造成精神创伤。
现代麻醉分级大致表述如下:
第一期 遗忘期 从麻醉诱导开始至意识丧 失和睫毛反射消失,除应用乙醚或N2O外,在 此期痛觉仍未消失;
复习
• 1、全身麻醉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 2、名词:全麻诱导、全麻维持 • 3、论述全麻诱导阶段的注意事项。 • 4、论述全麻维持阶段的注意事项。 • 5、常用的麻醉诱导方法有哪些?如何
实施?
谢谢!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者。保持自主呼吸辅用topical anesthesia,静注对呼吸无明显抑制的药 物,然后作气管内插管。也可作 inhalation anesthesia诱导再作气管内插 管。
一、全麻的诱导
• 清醒插管后再作静脉快速诱导 • 适用于有误吸危险的病人,或用于在麻醉
下极易出现orthostatic hypotension的病人,可 先作清醒气管内插管,然后安置于手术体 位,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再开始诱导。
一、全麻的诱导
• 其他方法 • 如ketamine im、midazolam po或经粘

《全身麻醉》课件

《全身麻醉》课件
全身麻醉
目录
• 全身麻醉简介 • 全身麻醉的分类 • 全身麻醉的诱导与苏醒 • 全身麻醉的并发症与处理 • 全身麻醉的注意事项
01
全身麻醉简介
全身麻醉的定义
全身麻醉是一种通过药物使患 者意识消失、痛觉消失的状态 ,以便进行手术或检查。
全身麻醉是通过呼吸道吸入、 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麻醉药物 来实现的。
常用药物
常见的静脉全身麻醉药物 包括硫喷妥钠、氯胺酮、 丙泊酚等。
复合全身麻醉
定义
复合全身麻醉是指同时或 先后使用两种或多种全身 麻醉药物或方法,以达到 更好的麻醉效果。
特点
复合全身麻醉可以综合不 同药物或方法的优点,减 少不良反应,提高麻醉效 果和安全性。
常用组合
常见的复合全身麻醉组合 包括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 的联合应用,或不同静脉 麻醉药物的联合应用。
03
需求和患者情况,选择 适当的麻醉药物,如丙泊酚、芬
太尼等。
诱导方式
通过静脉注射、吸入或复合方式将 麻醉药物引入患者体内,使其迅速 进入麻醉状态。
监测与支持
在诱导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 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确保患者的安全。
全身麻醉的苏醒
常见的吸入全身麻醉药物包括乙醚、 氟烷、异氟烷、七氟烷等。
特点
吸入全身麻醉起效快,易于控制麻醉 深度和苏醒时间,适用于各种手术麻 醉。
静脉全身麻醉
01
02
03
定义
静脉全身麻醉是通过静脉 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进 入镇静、镇痛、遗忘和肌 肉松弛状态。
特点
静脉全身麻醉操作简便, 起效快,但麻醉深度的控 制相对困难,苏醒时间可 能较长。
全身麻醉过程中,患者会失去 意识、痛觉和自主呼吸,需要 通过麻醉机来维持呼吸。

经典课件《全身麻醉》

经典课件《全身麻醉》
经典课件《全身麻醉》
欢迎来到经典课件《全身麻醉》。本课程将探讨全身麻醉的作用、分类、操 作技巧和最新发展。
概述
作用和优点
全身麻醉通过药物在患者体内产生麻醉状态, 为手术创造条件。安全高效、可控性强,已成 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分类
全身麻醉可分为静脉全麻、插管全麻、气管插 管全麻等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方式全麻,有助 于医生更好地控制麻醉深度,以满足不同手术 需求。
个体化治疗策略
由于患者个体差异较大,全身 麻醉的治疗效果也存在差异。 未来,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帮助更 多患者成功完成手术。
发展趋势和挑战
全身麻醉的发展面临着医疗技 术、人才储备、法律制度等方 面的挑战。但是,相信在医学 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全身麻 醉必将不断发展壮大。
麻醉监测的方法和参数
麻醉深度的监测通常采用BIS(脑 电双频指数)、ETCO2(呼气末 二氧化碳分压)等生命体征参数。 这些监测指标可为医生提供实时 麻醉深度指示和患者生命体征监 控。
操作技巧
1 手术准备和操作流程 2 麻醉深度的控制和调 3 麻醉并发症的处理和

全身麻醉手术前需要进行
预防
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患者
2
适应症和禁忌症
对于某些患者,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全身麻醉并非始终适用,医生需要根 据其具体情况进行评估。源自3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
全身麻醉具有一定的风险,医生需要在手术前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安全 管理措施,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未来发展
新技术和新药物
近年来,众多新型麻醉药物和 麻醉设备不断涌现,如单纯花 生四烯酸钠、脑电指数监测、 运用机器学习等。这些新技术 和新药物的问世,将有力推动 全身麻醉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1.掌握吸入麻醉药的分配系数及最低肺泡有效浓度。
2.掌握全身麻醉的方法及特点。
3.掌握全身麻醉的常见并发症。
4.熟悉决定吸入麻醉药肺泡内药物浓度的因素。
5.熟悉常用全身麻醉药物的药理特点。
6.熟悉肌肉松弛药的分类和使用原则。
7.了解靶浓度控制输注。
8.了解肌肉松弛药的药理作用。
9.了解临床麻醉深度监测。
重点△
难点○
疑点◎
△1.吸入麻醉药的分配系数及最低肺泡有效浓度。
△2.全身麻醉的方法及特点。
△3.全身麻醉的常见并发症。
○1.吸入麻醉药的分配系数及最低肺泡有效浓度。
○2.全身麻醉的方法及特点。
○3.全身麻醉的常见并发症。
参考资料
麻醉学(第4版)
教学内容
时间(分钟)
教学活动
1、全身麻醉分类
1、全身麻醉的概念
2、全身麻醉的分类
2、全身麻醉药
1、吸入麻醉药
△○①理化性质与药理性能
△○②影响肺泡药物浓度的因素
③代谢产物和毒性
△○④常用吸入麻醉药
2、静脉麻醉药
①概念
②常用静脉麻醉药
3、肌肉松弛药
①概念
②作用机制和分类
③常用肌松药
④应用肌松药的注意事项
4、鸦片类药物
3、全身麻醉的实施
1、全身麻醉诱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①吸入诱导法
厦门医学院
教 案
教 师黄硕
职 称副主任医师
系 部临床医学(本)
课 程麻醉学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厦门医学院教案
题 目
全身麻醉
总学时
理论2学时
课 程
类 型
公共基础课()专业选修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教 学
对 象
专业:___临床医学(本)
年级:_______2017级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②静脉诱导法
2、全身麻醉的维持
△○①吸入麻醉的维持
△○②静脉麻醉的维持
△○③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的维持
△○④联合麻醉的维持
3、全身麻醉深度的判断
△○①麻醉深度的临床判断
②镇静深度监测的电生理方法
③伤害/应激指数
④不同手术麻醉深度维持原则
4、全身麻醉的苏醒
△○①吸入麻醉的苏醒
△○②静脉麻醉的苏醒
4、全身麻醉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①反流与误吸
△○②呼吸道梗阻(airway obstruction)
△○③通气量不足(hypoventilation)
△○④低氧血症(hypoxemia)
△○⑤术中知晓
△○⑥恶性高热
△○⑦苏醒延迟
△○⑧低体温
5
25
课间15分钟
30
15
图表
图表
图表
第 1 页厦门医学院
教 案 附 页
第 2 页厦门医学院
教 案 附 页
第 3 页厦门医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