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U艇三视图及介绍
二战德国U艇三视图及介绍

1943年6月底,XXI型潜艇完成初步设计。
7月8日,XXI设计方案得到希特勒批准。
8月13日,XXI成为德国重点生产型号。
XXI型潜艇打算首先替换IX型大型远洋潜艇。
可是从1943年5月开始,盟军的反潜力量日益强大,盟军船队与德国潜艇的损失比降低到4:1,VII型中型潜艇也难以为继,但体形庞大的XXI型并不适合北海、黑海和地中海等浅水海区,因此德国同时开始研制XXIII小型潜艇。
该级艇排水量234吨,流线型艇身,艇艏两具鱼雷发射管,但战斗中没有重新装填能力,水下最大速度12节,采用了改进型水下听音装置和通气管。
1943年7~12月,两型准备全面投产,但按照原有的从开工到下水都在一个船台进行的方式,建造一艘XXI型至少需要18个月。
这样,原型艇至少要到1944年11月才能完成,首艇要1946年才能服役,这是无法忍受的。
于是,纳粹军备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和专家奥托·默克尔参照汽车大规模生产的模式,提出了分段建造方式,即:不造原型艇,潜艇分段在全国各地的工厂内并行制造,最后运到造船厂总装。
一艘XXI型潜艇的总建造171天,由于消除了生产瓶劲,最后只占用船台80天左右,船台利用效率几乎提高了7倍。
同时,从1943年9月30日起,还停止了一些过时型号的生产,包括所有VIIC/42型和部分VIIC/41、IXC/40、IXD/42、XVIIB和XVIIG型。
1943年9月20日XXIII型正式投产,原计划在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苏联的被占领区进行建造,由于德军节节败退,最终只有汉堡的德意志造船厂生产(编号从U-2321开始)。
1944年7月基尔的日尔曼造船厂也开始生产(编号从U-4701开始)。
XXI型则是1943年11月6日正式投产的,其中汉堡的布罗姆和弗斯造船厂计划内建造130艘(编号从U-2501开始),不来梅的德西马克造船厂70艘(编号U-3501开始)。
1944年4月17日,XXIII型首艇U-2321号下水,6月12日服役,船台生产只用了38天。
二战德国潜艇全家谱 (13)

二战德国潜艇全家谱1(2009-05-11 22:02:42)标签:军事I型潜艇乘员:43 人艇长:72.4 米水上排水量:862 吨水下排水量:983 吨水面最高航速:18.6 节[ 转自铁血社区 / ]水下最高航速:8.3 节水上航程:7900海里/10节航速水下航程:78海里/4节航速设计下潜深度:33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数量:14枚鱼雷/或28枚TMB水雷[ 转自铁血社区 / ]武备:一门20 mm机关炮 IIA型潜艇(共建造6艘:U-1至U-6号)乘员:22-24 人艇长:40.9 米水上排水量:254 吨水下排水量:303 吨水面最高航速:13 节[ 转自铁血社区 / ]水下最高航速:6.9 节水上航程:1600 海里(8节)水下航程:35 海里(4节)设计下潜深度:15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3 具(艇首)鱼雷数量:5 枚[ 转自铁血社区 / ]武备:12枚TMA水雷ⅡB型潜艇IIA型的改进型ⅡB型潜艇,主要改进的地方是增厚耐压仓的厚度,使下潜深度提高到120米。
另外加长潜艇的长度,达到42.7米。
ⅡB型共建造18艘,U-7至U-24,加上U-120和U-121。
因此最终共建造20艘。
ⅡB型服役后成为当时德国主力潜艇。
1939年,ⅡB型作为57艘潜艇的部分参与了二战初期战斗,其主要任务是近海作战。
水上排水量(吨)279水下排水量(吨)328[ 转自铁血社区 / ]高射机炮口径(毫米)1x20舰长/宽/吃水(米) 42.7/4.1/3.8鱼雷发射管口径(毫米) 3x533 备鱼雷(枚) 5 水雷(枚) 12动力装置 2x发电机 2x柴油机轴数(轴) 2动力输出(马力) 2x180(电) 2x350(柴) 载水上飞机(架)[ 转自铁血社区 / ]航速(水上/水下:节) 13/6.9最大下潜深度(米) 120艇载燃油量(吨) 21 艇载雷达水上续航力(海里/节) 3,100/8舰员(人)25水下续航力(海里/节) 43/4[ 转自铁血社区 / ] IX型潜艇乘员:48 人[ 转自铁血社区 / ]艇长:76.8 米水上排水量:1120 吨水下排水量:1232 吨水面最高航速:18 节水下最高航速:7 节水上航程:13450 海里/10节航速[ 转自铁血社区 / ]水下航程:63 海里/4节航速设计下潜深度:150 米鱼雷发射管数量:6具(艇首4具/艇尾2具)鱼雷总数:22枚武备:1 门105mm炮; 1 到4挺20mm机枪这种艇型是在1935-1936年作为一种远洋潜艇设计建造的,同时又是从IA级艇改进而来,其作战下潜深度为100米,最大下潜深度为200米,并在吃水线以下安装有6具鱼雷发射管(艇首4具,艇尾2具),共可携带鱼雷22枚。
二战时期德国的16大“黑科技”武器,堪称外星文明。

二战时期德国的16大“黑科技”武器,堪称外星文明。
文章来源:聚闻U型潜艇,U型潜艇是二战中最神秘的武器,偷袭是它最恐怖的战术,因此它的战术又被人称做狼群战术。
在二战中的大西洋上,德国的U艇肆无忌惮地在盟军的海上交通线上“猎杀”盟军的船只。
仅仅在1942年11月,U艇就击沉了盟军118艘船只,创下了一个月共击沉743321吨级的记录,给盟国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巨大损失。
V1飞弹。
世界上第一个巡航导弹,V1飞弹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并在战争中使用的导弹,这种飞弹长26英尺(7.90米),采用中单翼,装有一台简单的脉冲喷气发动机。
V1导弹自战争以来共使6184人丧生,平均每发射5枚导弹就有3人丧生。
受重伤的人员则达到17981人。
V2火箭。
V2火箭是德国在二战中佩愉明德研究中心的韦恩赫·冯·布劳恩博士带领下研制的,是第一枚大型火箭导弹,也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实战使用的弹道导弹。
同时它是世界上第一种超声速武器,为现代航天运载火箭和远程导弹的先驱。
银鸟空天轰炸机,在一具巨大的灰色火箭助推器的前端,有一架外型流线美观的白色飞行器,Silverbird-银鸟象它的名字一样。
它的外型是那样的前卫脱俗,不仅仅是外型,就连它的作战设想和技术特点,也不像当时应有的产物。
银鸟与今天美国的驭波者X-51A飞行器很相似。
Weserflug P.1003/1倾转旋翼机,第一架军用直升机。
德国和当年的美国一道同为现代直升机的先驱,不过思维超前的德国人并不满足于此,他们早于1938年就开始了更新一代高性能垂直起落飞机的研制,产生倾斜旋翼机这种极为前卫的理念,现代美国鱼鹰直升机借鉴了这项设计。
Ju EF132 喷气轰炸机。
Ju EF132是世界后掠翼喷气轰炸机的先驱。
德国人的超前思维使Ju EF132可以使用各种空对地,对海制导武器对敌人进行精确攻击,这也是同时代盟国轰炸机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
Ju EF132是一架划时代的轰炸机,与它同级的美国B47和苏联轰炸机在吸收了大量德国技术的情况下都要等到50年代初期才会出现。
德意志的野望:二战德国主力舰

德意志的野望:二战德国主力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潜艇部队相比,德国海军的水面力量的表现就显得较为惨淡了。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海军面对其主要敌人——英国皇家海军,始终都处于劣势。
这也造成了两次世界大战中,实力并不弱的德国海军却只能担当存在舰队,来威慑牵制英国海军力量。
尽管如此,德国海军对战舰的一些设计思想及建造理念仍然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其为落后国发展海军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本文将介绍德国海军二战期间的主要作战舰艇作战历史及其详细介绍。
一、二战德国主力舰艇的海上作战 1918年11月,在战争中失败的德国进行了政府改组,并开始向盟军商讨投降事宜,以威廉二世为首的原帝国首脑被逐出了政治中心。
19年4月,德国政府通过了一项立法,将海军改名为Reichsmarine,用于取代威廉二世时期的帝国海军。
其后的6月21日,被扣留在斯卡帕湾的德国公海舰队凿沉了几乎所有的主力舰只。
52艘主力舰坐沉海底,包括了10艘战列舰和5艘战列巡洋舰。
自此,德国海军从原本的世界第二,拥有大炮巨舰的远洋舰队,转型成了仅装备轻巡洋舰和过时的前无畏舰的小型舰队。
公海舰队自沉事件而凡尔赛合约的签署,更进一步制约了德国海军的规模。
德国仅被允许保留6艘10000吨以下的前无畏舰,6艘6000吨以下的轻巡洋舰,12艘800吨以下的驱逐舰和12艘鱼雷艇,不允许装备潜艇。
整个海军只保留包括1500名军官在内的15000人作战单位。
虽然德国海军受到了严重打击,但这也变成了一个契机,可以让海军实验新的设计,尝试最新的技术。
首当其冲的是一批新轻巡洋舰的下水,1921年下水25年服役的埃姆登号,1926年下水30年服役的三艘柯涅斯堡级,还有之后下水的两艘莱比锡级,莱比锡号与纽伦堡号。
在1935年希特勒废除凡尔赛条约之前,德国还是比较忠实的遵守了6艘轻巡洋舰的规定。
另外我们熟悉的3艘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也分别在30年代初下水舾装,算是钻了条约规定主力舰的一个不大不小的空子。
战后德国海军潜艇纵览

战后德国海军潜艇纵览《军事世界画刊》作者:杜源1913年德国率先研制出潜艇专用柴油机,并建造出柴油机-电动机潜艇,这种动力形式一直被常规潜艇采用至今。
此后德国一直保持常规潜艇建造技术上的优势,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水下力量,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战果显赫,相信大家对邓尼兹的“狼群战术”都有所了解。
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敢国,潜艇的发展在战后由此停顿。
前西德在1955年加入北约后,才开始重建潜艇工业,逐渐成为世界常规潜艇设计、建造、出口大国。
◆205型常规潜艇205型潜艇是德国战后建造的第一型潜艇,由霍瓦兹造船厂于1966年建造,数量只有2艘,带有试验的性质。
舷号分别为U11和U12,于1968年和1969年服役。
潜艇采用非磁合金钢建造,潜深达到159米。
随着B寸间的流逝,这2艘潜艇已经另做它用,继续发挥余热:U11艇1988年改作靶艇;U12艇改作声纳训练平台。
205型潜艇水上排水量419吨,水下排水量450吨;艇长43.9米,吃水4.3米,水上航速10节,水下航速17节;人员编制22人。
柴-电推进,采用2台MTU12V493AZ80GA31L柴油机,持续功率882千瓦;2台810千瓦交流发电机;1台西门子公司的电机,持续功率1.32千瓦,单轴推进。
艇上的武器装备主要包括:8具533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发射“海豹”线导鱼雷,主动寻的时射程13千米,航速35节;被动寻的时射程28千米,航速23节;战斗部重260千克。
艇上安装有雷达预警电子支援系统、电信公司的MK8火控系统、汤姆逊无线电公司的“卡里普索Ⅱ”型对海搜索雷达(I波段)、阿特拉斯公司的SRSM1H主/被动高频声纳。
描述:图01206A级潜艇装载DM243鱼雷图片:描述:图02206A级潜艇图片:◆206A型常规潜艇继205型潜艇之后,德国发展了206A型潜艇,1973~1975年服役。
共建造12艘,其中霍瓦兹造船厂4艘、北海造船厂8艘。
这两家造船厂日后垄断了德国潜艇的制造。
二战德国高速鱼雷艇部队

惊涛中的短剑-二战德国高速鱼雷艇部队图片:兵器2006.08/09拖雷德国人称它为S艇,意为快速艇。
英国人则把这些难缠的对手称为E艇。
E是英文敌人(Enemy)的首字母。
这些性能出众的高速鱼雷艇扮演着致命短剑的角色,正是战争年代里英国最刻骨铭心的海上仇敌之一。
◆豪华游艇的启示一战后《凡尔赛条约》虽将德国建造大型水面舰只和潜艇的路完全堵死.但在客观上却刺激它加大了对鱼雷快艇这种非受限武器的研发。
魏玛共和国的海军高层要求立即开发一种适用于下次战争的鱼雷艇。
第一个成果出现在1926年。
A&R船厂设计了一艘名为"K实验艇"的船,不过因它照搬了英国海军V形尖底的设计,而令海军不尽满意。
与此同时,一战中德军使用的高速摩托艇(LM艇)的制造商吕尔森公司推出了"吕尔"艇。
该艇坚持了海军欣赏的圆形艇底设计,但其稳定性颇令人怀疑。
事实上,圆底和尖底是当时世界鱼雷艇设计中的两大流派。
尖底设计的优点是航速较快,缺点是吨位较小抗风浪性能差,相反,德国自一战时就采用的圆底设计则具备吨位较大,抗浪性能好的特性.虽然航速不如前者.但以适应远海作战的特点而始终被德国海军青睐。
真正令德国海军心动的设计终于出现在1928年的一艘民用艇-吕尔森为德裔美国银行大亨奥托.赫尔曼.卡思量身打造的豪华游艇"俄亥卡二世"号上。
该艇创下了同级别艇型中的最快速度纪录。
德国海军当即表示了极大兴趣,并于次年以联络艇的名义向吕尔森下了一份订单,要求建造和"俄亥卡二世"号相同规格的鱼雷快艇。
1930年8月7日,这艘名为UZ(S).16的快艇顺利交付,两年后易名为S-1艇。
这是一战后德国海军获得的第一艘鱼雷快艇.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高速海岸快艇.从此拉开其后10余年间S艇纵横欧洲海域的战史序幕。
◆在创新中积累经验二战爆发前后,德国相继开发了多种型别的S艇。
战前建成的有S-1艇。
S-2级(4艘).S-6艇。
S-7级(7艘)。
S-14级(4艘)和S-18级(8艘),共计25艘。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1933年1月30日~1945年5月8日)海军大型战舰的发展和作战_曹晓盼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限制德国海军重新崛起,大战中胜利的协约国在1919年6月28日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明确规定德国不准建造和拥有战列舰,只允许装备1万吨级以下战列舰6艘、6000吨级以下巡洋舰6艘、900吨级以下舰队驱逐舰12艘,禁止装备作战飞机、潜艇和航空母舰。
而且条约还规定,替代舰必须在旧舰下水20年后才可动工建造,主炮口径不得超过150毫米,等等。
这些条款的规定目的是使德国海军只能是一支地区性海上力量。
● 条约“限制”下的大型舰艇发展 ●一战后,由于军舰大量被销毁,使当时德国海军并无一艘可以作战的军舰。
虽然英国发还德国8艘老旧的战列舰,但这些老式战列舰不仅火力差、航速慢、防御能力差,而且部分战列舰上的武器也被英法拆卸。
心有不甘的德国人想尽办法突破条约限制,企图重振日尔曼雄风。
1920年,英国允许德国建造一艘不超过6000吨级的巡洋舰。
于是德国把握机遇,于1921年12月8日开始建造一艘轻型巡洋舰,取名为“埃姆登”号,1925年10月25日服役。
该舰全长155.1米,宽14.3米,吃水5.15米,标准排水量5689吨,满载排水量7102吨;动力系统装备蒸汽轮机2座,锅炉10座,最大功率46500马力,双轴推进,最高航速29.4节,续航力5300海里/18节;武器系统配备8座单管人工装填的150毫米炮、2座双联37毫米高炮和6座单管20毫米机关炮、2座双联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舰员630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有些旧舰下水时间已经超过20年,按照条约规定可以建造替代舰。
为此德国决定先建造3艘6000吨级的巡洋舰。
1926年4月14日,“柯尼斯堡”级轻巡洋舰正式动工建造,该级舰全长174米,宽15.3米,吃水5.56米,标准排水量6756吨,满载排水量8260吨;动力系统配备锅炉六座,最大输出功率68000马力,三轴推进,最高航速32.5节,续航力3100海里/13节;武器系统配备3座三联装150毫米主炮、3座双联装88毫米防空炮、4座双联装37毫米防空炮、4座单管20毫米机关炮、4座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和2架Ar-196式水上飞机;舰员820人。
[军事广角]二战德国各U艇的结局
![[军事广角]二战德国各U艇的结局](https://img.taocdn.com/s3/m/1121cfa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6.png)
[军事广角]二战德国各U艇的结局U-1号潜艇:从1940年4月6日后失踪。
(可能在北海7号区域被英国皇家海军潜艇“海豚”(HMS Porpoise)号用鱼雷击沉)24名成员全部失踪(死亡)。
U-2号潜艇:1944年4月8日在帕拉阿(Pillau)以西海域(54.48 N,19.55E)被德国蒸汽拖网船Helmi Söhle号撞沉,艇上有18名成员生还,17名成员死亡。
U-3号潜艇:1944年8月1日在Gotenhafen退役。
在1945年废弃。
U-4号潜艇:1944年8月1日在Gotenhafen退役。
在1945年废弃。
U-5号潜艇:1943年3月19日在帕拉阿(Pillau)以西海域(54.40N, 19.45E)下潜后失事沉没,21名成员死亡,有16名艇员生还。
U-6号潜艇:1944年8月7日在Gotenhafen退役。
U-7号潜艇:1944年2月18日在帕拉阿(Pillau)以西海域(54.52N, 19.30E)下潜后失事沉没,艇上所有成员21人全部死亡。
U-8号潜艇:1945年5月2日在威廉港(Wilhelmshaven)自沉。
U-9号潜艇:1944年8月20日在黑海海域(44.12N, 28.41E)被苏联飞机用炸弹炸沉。
U-10号潜艇:1944年8月1日在Danzig沉没。
U-11号潜艇:1945年1月5日在基尔(Kiel)退役。
1945年5月3日在基尔Arsenal自沉。
U-12号潜艇:1939年10月8日在英吉利海峡(English Channel)多弗尔(Dover)附近触发水雷沉没。
艇上成员27人,全部阵亡。
U-13号潜艇:1940年5月31日在北海纽卡斯尔(Newcastle)附近深水处(52.26N, 02.02E),被英国皇家海军军舰“威斯顿”号(HMS Weston)击沉。
艇上成员26人,全部生还。
U-14号潜艇:1945年5月2日在威廉港自沉。
U-15号潜艇:1940年1月30日在北海Hoofden海域被德国鱼雷艇“Iltis”号撞沉,艇上成员25人,全部遇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3年6月底,XXI型潜艇完成初步设计。
7月8日,XXI设计方案得到希特勒批准。
8月13日,XXI成为德国重点生产型号。
XXI型潜艇打算首先替换IX型大型远洋潜艇。
可是从1943年5月开始,盟军的反潜力量日益强大,盟军船队与德国潜艇的损失比降低到4:1,VII型中型潜艇也难以为继,但体形庞大的XXI型并不适合北海、黑海和地中海等浅水海区,因此德国同时开始研制XXIII小型潜艇。
该级艇排水量234吨,流线型艇身,艇艏两具鱼雷发射管,但战斗中没有重新装填能力,水下最大速度12节,采用了改进型水下听音装置和通气管。
1943年7~12月,两型准备全面投产,但按照原有的从开工到下水都在一个船台进行的方式,建造一艘XXI型至少需要18个月。
这样,原型艇至少要到1944年11月才能完成,首艇要1946年才能服役,这是无法忍受的。
于是,纳粹军备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和专家奥托·默克尔参照汽车大规模生产的模式,提出了分段建造方式,即:不造原型艇,潜艇分段在全国各地的工厂内并行制造,最后运到造船厂总装。
一艘XXI型潜艇的总建造171天,由于消除了生产瓶劲,最后只占用船台80天左右,船台利用效率几乎提高了7倍。
同时,从1943年9月30日起,还停止了一些过时型号的生产,包括所有VIIC/42型和部分VIIC/41、IXC/40、IXD/42、XVIIB和XVIIG型。
1943年9月20日XXIII型正式投产,原计划在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苏联的被占领区进行建造,由于德军节节败退,最终只有汉堡的德意志造船厂生产(编号从U-2321开始)。
1944年7月基尔的日尔曼造船厂也开始生产(编号从U-4701开始)。
XXI型则是1943年11月6日正式投产的,其中汉堡的布罗姆和弗斯造船厂计划内建造130艘(编号从U-2501开始),不来梅的德西马克造船厂70艘(编号U-3501开始)。
1944年4月17日,XXIII 型首艇U-2321号下水,6月12日服役,船台生产只用了38天。
最后一艘U-4712号于1945年4月19日下水,战争结束时共有63艘已经完成工。
1944年5月12日,XXI型艘艇U-2501号下水,6月27日服役。
XXI型潜艇设计排水量1620吨,采用了流线型艇身,长76.7米,舷宽6.6米,艇艏六具鱼雷发射管,备有23条鱼雷。
本来打算装四门30毫米高炮,但后来代之以两门20毫米炮。
136********XXI型动力装置较强,装有两台"曼"柴油机,单台1000马力(740千瓦),通过两台1250轴马力(919千瓦)的电动机或两台57轴马力(42千瓦)的巡航电动机两副螺旋浆。
其航行性能明显提高,水面航速15.5节,水下最大航速18节。
18节航速时续航时间1.5小时,12~14节时为10小时,5节静音速度(用巡航电动机)时续航时间可达60小时。
该级艇还进行一系列技术改进,包括通气管、水压控制的定深装置、半自动鱼雷装填系统、改进型水下听音装置、声纳、雷达警告接收机、雷达以及取消了甲板炮和外部鱼雷储存箱。
在海试中XXI型首艇基本达到了设计指标,17节的水下速度比设计的稍慢,这个航速时的续航时间也降为60~80分钟,不过总体子生能仍较为突出,对攻击护船队和逃辟攻击来说,要比普通潜艇好多了。
如果以5节的静音航速在水下巡航,XXI型每天可以航行365海里,只需用3斤小时浮到通气管深度充中一次。
这意味着它可以离开法国基地后一直在水下潜航到远远超出比斯开湾的海域,并用5天时间通过挪威和冰岛之间的危险水域。
因此它在水面受到敌机威胁的机会也大大减少了。
整个战争中损失的德国潜艇有56%是被敌机去沉的。
XXI型是第一种真正用于实战的水下速度比水面速度高的潜艇。
它还装备了雷达告警接收机,在通气管状态下能觉察到对方的反潜力量,活动半径也可以达大西洋所有海区,甚至远达开普敦海域。
这些性能使它在当时的反潜力量面前被发现和击沉的可性大大降低,而发现和攻击敌方船队的机会却大大增加了。
XXI型的艇内设施也比以前舒适得多。
艇上设有淋浴设施和贮存食物的冷藏。
其鱼雷液压装填系统可在10分钟内重新为全部六具发射管装填完毕,比VIIC型上装一个发射管的时间还少。
XXI型潜艇的声纳数据转换装置可以自动计算并装定鱼雷射击诸元,并从50米水深发射鱼雷。
有了鱼雷快速装填系统,它能发起连续攻击,而不必像旧型号那样在发射完全部发射管内的鱼雷后要退到安全海域重新装填。
因此该型潜艇的攻击战术一般是先用听音装置定位护航船队,然后高速接近,使用静音速度或者最大速度潜入护航区,在护航船队下方用声纳获得鱼雷射击诸元后,呈扇面发射鱼雷,从而增大命中概率。
XXIII型水面艇员14人,排水量230吨,长34.7米,舷宽3米,外形光滑,所有外部设备不是移入艇内就是取消。
但内部空间相当狭窄,只带两条鱼雷,而且只能事先在港口从外部装填,这是其最大弱点。
动力装置是冶580马力(430千瓦)的MWM柴油机,由它直接或通过电池驱动两台电动机。
主电动机功率580马力,使水下最大航速达22节;另一台巡航电动机只有35轴马力(26千瓦),用于以5节速度静言巡航。
如果只用巡航电动机,它可以在水下以4节航速活动40小时.XXI潜艇的先进性在于:一,外形先进,使得潜艇水下阻力下降,实现水下的高速度。
当时世界上的反潜驱逐舰无法有效捕捉水下高速行进的XXI型潜艇。
二、潜艇携带有大量电池,延长了水下的潜航时间三、采用流水线的方式制造,生产速度比以前的德国潜艇要快多了。
四、采用通气管,潜艇可以不浮出水面充电,减少被敌方发现的机会五、采用机械鱼雷装填装置,鱼雷再装填速度比以前的型号快的多。
六,改进了水下听音装置,可以依靠听音装置实现水下发射鱼雷。
德国海军潜艇型号与作战序号对照表IA型潜艇:U-25, U-26IIA型潜艇:U-1 U-2 U-3 U-4 U-5 U-6IIB型潜艇:U-7 U-8 U-9 U-10 U-11 U-12 U-13 U-14 U-15 U-16 U-17 U-18 U-19 U-20 U-21 U-22 U-23 U-24 U-120 U-121IIC型潜艇:U-56 U-57 U-58 U-59 U-60 U-61 U-62 U-63IID型潜艇:U-137 U-138 U-139 U-140 U-141 U-142 U-143 U-144 U-145 U-146 U-147 U-148 U-149 U-150 U-151 U-152VII型潜艇:U-27 U-28 U-29 U-30 U-31 U-32 U-33 U-34 U-35 U-36VIIB型潜艇:U-45 U-46 U-47 U-48 U-49 U-50 U-51 U-52 U-53 U-54 U-55 U-73 U-74 U-75 U-76 U-83 U-84 U-85 U-86 U-87 U-99 U-100 U-101 U-102VIIC型潜艇:U-69~U-72 U-77~U-82, U-88~U-98, U-132~U-136, U-201~U-212, U-221~U-232, U-235~U-291,U-301~U-316, U-331~U-394, U-396~U-458, U-465~U-486, U-551~U-683, U-701~U-722, U-731~U-768,U-771~U-779, U-821~U-822, U825, U-826, U-901, U-903~U-907, U-921~U-928, U-951~U-994,U-1051~U-1058, U-1101, U-1102, U-1131, U-1132, U-1161, U-1162, U-1191~U1210VIIC/41型潜艇:U-292~U-300, U-317~U-328, U-827, U-828, U-929, U-930, U-995, U-997~U-1010,U-1013~U-1025, U-1063~U-1065, U-1103~U-1110, U-1163~U-1172, U-1271~U-1279, U-1301~U-1308VIIC/42型潜艇:(没有建造)VIID型潜艇:U-213 U-214 U-215 U-216 U-217 U-218VIIF型潜艇:U-1059 U-1060 U-1061 U-1062IX型潜艇:U-37 U-38 U-39 U-40 U-41 U-42 U-43 U-44IXB型潜艇:U-64 U-65 U-103~U-111 U-122~U-124IXC型潜艇:U-66~U-68, U-125~U-131, U-153~U-166, U-171~U-176, U-501~U-524IXC/40型潜艇:U-167~U-170, U-183~U-194, U-525~U-550, U-801~U-806, U-841~U-846, U-853~U-858,U-656~U870, U-877~U-881, U-899, U-1221~U-1235IXD型潜艇:U-177~U-182, U-195~U-200, U-847~U-852, U-859~U-864, U-871~U-876IXD1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IXD2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IXD/42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XA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XB型潜艇:U-116 U-117 U-117 U-119 U-219 U-220 U-233 U-234XI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XII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XIII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XIV型潜艇:U-459 U-460 U-461 U-462 U-463 U-464, U-487 U-488 U-489 U-490XV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XVI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V-80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V-300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WA 201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WK 202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XVIIB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XVIIG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XVIIK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XVIII型潜艇: (没有作战序列)XIX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XX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XXI型潜艇:U-2501~U-2531, U-2533~U-2546, U-2548, U-2551, U-2552, U-3001~U-3041, U-3044, U-3501~U-3530XXII型潜艇:U-2321~U-2371, U-4701~U-4707, U-4709~U-4712XXIII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XXIV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XXV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XXVI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XXVII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XXVIIB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XXVIIF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海狗"型潜艇:(没有作战序列)K-227型迷你潜艇:(没有作战序列)帝国的末日科技,所有尚在计划中或者计划成型但并未生产的潜艇型号XXVIa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XXVIb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XXVIc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XXVId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XXVIe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XXIXa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XXIXb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XXIXc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XXIXd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XXIXe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XXIXf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XXIXg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XXIXh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XXIXk1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XXIXk2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XXIXk3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XXIXk4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XXX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XXXI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XXXII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XXXIII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XXXIV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XXXV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XXXVI型潜艇:(计划之中,没有生产)UA型潜艇:(计划成型,但并没有生产)UB型潜艇:(计划成型,但并没有生产)UD1型潜艇:(计划成型,但并没有生产)UD2型潜艇:(计划成型,但并没有生产)UD3型潜艇:(计划成型,但并没有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