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美好品质的经典诗句赏析
形容人品德高尚的诗句

形容人品德高尚的诗句
1. 权之高者能自强,德之尊者能自美。
——孔子
2. 德行天下,无不称美。
——《庄子·逍遥游》
3. 仁者人也,人所以为人;义者人也,人所以立。
——《论语·卫灵公》
4. 心正道纯,方成大器。
——苏轼《赤壁赋》
5. 心存善意,处事公正。
——司马光《资治通鉴》
6. 孝悌忠信,诚实守信。
——《论语·颜渊》
7.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三国演义》
8. 有德者必有言。
——《庄子·齐物论》
9. 有德者如玉,无德者如石。
——《汉书·匈奴传》
10. 德不外施,名不可得也。
——《庄子·齐物论》
11. 识大体,容小失。
——《汉书·光武帝纪》
12. 微行至善,付之若命。
——司马光《资治通鉴》
13. 以德报怨,以德服人。
——《孟子·滕文公下》
14. 德容扫地,不如守隘。
——《史记·扁鹊仓公传》
15. 以实情从事,不矜功伐。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八》
16. 君子致其所道,小人形其所行。
——《论语·卫灵公》
17.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诗经·大雅·文王》
18. 雪堆梅花借景凝,真祥高格秀光华。
——杨时行《晋都赋》
19. 笃实自强,尽心任事。
——曹操《兵论》
20. 仁者无敌,智者无敌。
——《庄子·齐物论》。
关于品德高尚的古诗词

古代文人经常以诗词表达对品德高尚的追求和赞美。
以下是几首古诗词,描述品德高尚的主题:
《登高》- 王之涣
凌云壮志当凌云,乘风破浪会有时。
盘桓终日无所成,衔石负困谁与争?
飘风若待逆旅程,悲愤独赏风雪情。
虚怀若谷穷智者,气象如山达仁宗。
这首诗表达了对品德高尚者的赞美,强调了他们拥有远大的志向、坚韧的意志和深厚的人格。
《赋得自君之出矣》- 陶渊明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
深闺人未识,微尘心自知。
当昔日之时,或陌上之石。
竟遭此疾苦,中道亦忍耻。
今以遗所矣,去去无复辞。
这首诗讲述了陶渊明自己品德高尚的坚守和追求,他在艰难困苦的境遇中依然保持着清正廉洁的品行。
《饮酒》- 杜牧
秋色渐将晚,佳人各已还。
但对芳草情,何须更饮山。
这首诗表达了杜牧对饮酒的节制和自律,他表示不需要借酒消愁,而是能够通过欣赏秋景和自然的美来平衡情绪。
这些古诗词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了品德高尚的追求和赞美。
它们强调了个人的高尚品格、道德修养和坚守原则的重要性。
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展示了古人对高尚品德的崇尚和追求。
描写品德高尚的诗词

描写品德高尚的诗词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
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唐·杜甫《》)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
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
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宋·程颢)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
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蹊(xī):小路。
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
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一》)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唐朝·杜荀鹤《泾溪》)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
沉沦:指沉船、溺人。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
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赞颂人物品质的古诗

赞颂人物品质的古诗赞颂人物品质的古诗人物品质一直是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为此,许多诗人也从不同角度创作出了很多有关人物品质的古诗。
这些古诗深刻凝聚了诗人对人物品质的思考和理解,蕴含了古代文化的智慧。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首赞颂人物品质的古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一、《岳阳楼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乐智,仁者乐人。
”这首名篇《岳阳楼记》以傅玄、谭嗣同和孙楚为代表来讲述了一名读书人的职责,也体现了古代重视人物品质的传统。
其中,诗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乐智,仁者乐人”赞颂了仁者的品质,揭示了人作为一个有智慧的生命体,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做一名善良、有情有义的人。
二、唐朝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古诗写成于唐代,诗中通过对草原草木的描述,赞颂了草的顽强不屈的品质。
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表现草具有生命力最顽强的品质,与人的精神品质相类比,赞颂了那些敢于面对困难的人。
三、唐代李白的诗作《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首《将进酒》赞颂了人物的品质,鼓舞了人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善于享受生活。
其中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告诫人们,生命短暂,应该珍惜每一天并且善用自己的才能。
另外,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也传递出了人物追求成功的精神品质。
四、南朝梁代文学家幼安的《女冠子》:“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
荒磴犹回首,繁霜满前川。
”这首诗通过对女子的悲壮描述,赞颂了人物的灵性品质。
诗中写到女子在丛林中寂静孤独地走着,但她有坚定的意志,不怕严寒和困苦。
诗句“荒磴犹回首,繁霜满前川”表现出女子的内心真性情,表现出她具有坚定意志的美好品质。
五、唐代杜甫的《丽人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首《丽人行》描述了一位真正优美的女子。
诗中,作者通过对这位女子优美外貌和清新内在的描述,赞颂了人物的品质。
古代诗词中形容品格好的诗句

古代诗词中形容品格好的诗句在古代诗歌中有哪一些形容人品格好的诗句呢?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词中形容品格好的诗句,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古代诗词中形容品格好的诗句(一)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古代诗词中形容品格好的诗句(二)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10、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11、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12、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13、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描写人的品质的诗1. 东坡吟傲世世间无天险,大江东去去不还.诗情弛骋大江北,画意纵横大江南.大气大势大手笔,大仁大义大风范.梦里两人常相见,醒来只隔数百年.2.春山伴路图欲往何处觅雅训?巍巍昆仑皆惊愤. 风里鲲鹏欺大鸟, 雨中雏燕竞轻俊. 今朝我欲乘风去, 大展雄才高万仞. 横扫天下邪与恶, 一泻君子千古恨.3.雪岳读书图圣书万卷任纵横, 常觉心源极有灵. 狂笑惊散四方客, 大怒偏向虎山行. 不畏腥风吹血雨, 豪歌一曲万里晴, 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4.寒江独钓图天涯何处觅佳音, 世路茫茫本无心. 无情未必真豪杰, 知交何须同生根? 垂泪一别人千里, 日后寒暖各自珍. 慷慨自古英雄色, 甘洒热血写青春.。
描写品行诗词 有关品行的诗句或谚语

描写品行诗词有关品行的诗句或谚语今天给各位分享描写品行诗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有关品行的诗句或谚语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描写品德的古诗词描写品德的古诗词1、《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形容人品德高尚的古诗词1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形容“品德高尚”的诗词包括:元代王冕《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译文: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
形容“品行”的诗句有哪些?形容“品行”的诗句有哪些?1、形容人品德高尚的古诗词1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李白药)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形容人品德的诗句1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有哪些形容高雅品行的诗句?有哪些形容高雅品行的诗句?形容人德行高雅的诗词有如下描写品行诗词:《周颂·敬之》先秦:佚名敬之敬之描写品行诗词,天维显思,命不易哉。
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维予小子,不聪敬止。
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宋.陆游《病中观辛夷花》粲粲女郎花,忽满庭前枝,繁华虽少减,高雅亦足奇。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赏析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赏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是一句古诗中的经典之作,反映了人们对于心灵感应、默契和情感交流的向往与追求。
在古代,彩凤双飞翼是寓意罕见、美丽的景象,而心有灵犀一点通,则是表达了内心的契合和默契。
这句诗句意蕴丰富,意境深远,它不仅反映了古人对于美好感情的渴望,也启发了我们对于心灵交流的深刻思考。
在本文中,我将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为主题,深入探讨心灵感应与情感交流的内涵,并共享个人对于这一主题的理解与观点。
I. 身无彩凤双飞翼的意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彩凤双飞翼常常象征着一种美好的景象。
凤凰被视为吉祥、美好、幸福与美丽的象征,而双飞则代表了罕见的、难得的。
身无彩凤双飞翼由此表达了一种美好与幸福的愿望,它展现了人们对于感情世界所向往的理想状态,希望能够得到一份珍贵的、难得的爱情。
II.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内涵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心灵交流的默契与契合。
在传统观念中,灵犀是一种神奇的生物,它能够直观地感知到对方的心灵所想,做到心心相印。
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意象,象征着内心之间非言语所能表达的情感认知,是一种深厚的默契与契合,这种心有灵犀的交流,能够使人们更加贴近、更加沟通,增进感情,创造美好的人际关系。
III.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并不是一种虚幻的理想状态,而是一种我们可以追求和拥有的品质。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更应该学会用心去体会对方,学会倾听、理解和体谅,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礼貌和客套。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交流,让彼此更加真实、更加贴近,创造出和谐美满的关系。
IV. 个人观点与理解对于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一主题,我认为这是一种对于美好情感的追求与渴望,也是一种人际交流中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理想状态。
通过自我反省,我们更应该用心去感受对方的情感,去倾听并理解他人,才能够真正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让感情更加真挚、更加美好。
郑燮《竹石》赏析:坚韧品格与高尚情操的展现

郑燮《竹石》赏析:坚韧品格与高尚情操的展现《竹石》是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这首诗不仅是对岩竹的生动描绘,更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情感和哲理,是一首典型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咏物诗,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译文及注释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注释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原来。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磨:折磨,挫折,磨炼。
击:打击。
坚劲: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
尔:你。
三、创作背景题画诗滥觞于六朝,成熟于唐,勃兴于宋,元、明、清三代皆有发展,尤其至清代达到繁盛,各体兼备,数量浩繁。
在清政府统治的政治高压和文化专制下,文人不得不遁逃于艺术的小天地中,挥毫弄墨,抒发胸臆。
于是,自然山水、花鸟野趣,往往成为文人、画家遣兴娱怀、托物言志的对象,大多数清代文人或画家都有题画诗。
这首诗是郑燮晚年之作,在他的多幅《竹石图》上都题有此诗,落款内容与时间各有不同,且文字也略有差异。
“破岩”时为“乱岩”“乱崖”“破崖”,“万击”又作“万折”,“坚劲”又为“坚净”,“东西南北风”曾为“东南西北风”“颠狂四面风”。
可见他对此诗非常喜爱,常应邀作画题诗赠友,旨在表情达意、借物抒怀,因而时时随兴而为、挥写自如。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这首诗为题咏竹石图之作。
郑燮画竹,不但神理俱足,画出竹的各种自然风采,而且常通过题诗赋予竹以人的刚毅风骨和高尚节操,从而表达自己的抱负和志向。
此诗侧重写竹,兼及于石,借歌颂竹子耐风寒和立根于青山破岩之中,寄托自己生活和道德的理想。
竹与梅、兰、菊一起被誉为“四君子”,它的身上具有许多美好品德,主要是指凌云冲霄的进取精神,虚心善待的谦逊态度,并兼备梅、兰、菊的“清高”“幽洁”“隐逸”等高风亮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达美好品质的经典诗句赏析
本文是关于表达美好品质的经典诗句赏析的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好句,欢迎查阅,谢谢。
表达美好品质的经典诗句赏析1、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4、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9、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0、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1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6、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1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9、淡薄可以明志,宁静可以致远。
20、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21、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2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5、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7、不当天堂看家狗,宁为地狱守门人。
28、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9、安享天年真快活,不求名利自清高。
30、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