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之绘画、雕塑
中国古代的重要艺术形式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重要艺术形式有哪些中国古代是一个悠久而璀璨的文化世界,凭借着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而独树一帜。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古代艺术形式得以繁荣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这些艺术形式无论是在绘画、雕塑、音乐还是舞蹈等领域中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艺术形式。
一、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学问闻名于世。
古代绘画包括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多个门类。
其中山水画以描绘大自然山水景色为主,注重表达山水之神韵,以及中国人对自然的情感寄托;人物画则通过细腻的线条和色彩表达人物特征和个性,常常体现出大写意的风格;而花鸟画则以描绘花卉、鸟类等自然元素为主,通过细腻的线条和柔和的色彩表现自然之美。
二、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末期就有了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
古代雕塑作品形式多样,包括石雕、金铜器等。
石雕作品以其大胆的雕刻和独特的造型艺术成就了中国雕塑艺术之美。
金铜器则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华丽的装饰成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
三、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中国古代音乐艺术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代音乐形式独特,包括雅乐、宫廷乐、民间乐等。
雅乐是指君王宫廷中的音乐,它庄重华丽,旨在表达贵族阶层的尊贵和显赫地位;宫廷乐则是历史时期宫廷所演奏的音乐,既继承了雅乐的传统,又吸收了民间音乐的特点;而民间乐则是中国古代平民百姓所演奏的音乐,具有别具一格的地方风情和人民智慧。
四、中国古代舞蹈艺术中国古代舞蹈艺术是中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舞蹈形式多样,包括宫廷舞蹈、民间舞蹈等。
宫廷舞蹈以庄严优美、舒展大方为特点,常常以宫廷乐为伴奏;而民间舞蹈则以自然真挚、富有乡土气息为特色,常常以民间音乐为伴奏。
无论是宫廷舞蹈还是民间舞蹈,都以动作优美、表现力丰富为鲜明特点,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装饰

中国传统装饰中国传统装饰是指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使用在建筑、工艺品、器物、服饰、陈设等方面的各种装饰手法和元素。
这些装饰都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深厚的历史和传承,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建筑装饰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有许多雕刻、绘画、雕塑、铜铁器、木雕等装饰,它们通过融合构件的作用赋予结构意义和装饰意义。
建筑装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门框、门楼、神龛上装饰有各种图案,如麒麟、龙、凤、狮、虎等神兽,牡丹、菊花、荷花、莲花、梅花、竹等各种花卉,还有福禄寿、孔明灯、寿山石等,这些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长寿福泽。
(2)房檐、挑檐、飞檐上的各种彩画、浮雕线脚、各类覆盖件、辟水装置,都被视为建筑装饰的精品,它们融入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许多元素,如八卦、五行、阴阳、天干地支、四季、千里送鹅毛等,让人们在观赏建筑之余,也能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邃和博大。
(3)建筑门窗上的铜铁器、木雕,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精品。
在门窗上装饰各种铜器、硬山木雕花式,如云纹、龙纹、虎纹、狮纹、凤纹、鱼纹、鸽纹等,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
2.工艺品装饰在中国传统的工艺品中,最为代表性的是陶瓷、玉器、木雕和织锦等。
这些工艺品装饰不仅具有创意和手工技艺上的高超表现,同时也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
(1)陶瓷:中国陶瓷是世界上最优美、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陶瓷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陶器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古代的陶瓷制品,无论是从造型、图案、色彩上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有名的汝窑、定窑、官窑、景德镇等,都是中国文化中的传统陶瓷。
(2)玉器: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产之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玉器就是玉佩。
玉佩在中国历史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重要的文化价值。
玉佩通常是由一个以及两个玉结构成的。
其外形大都是图腾、神兽、花卉、带有特别寓意的形状,如凤凰、龙、虎、翡翠、一箭穿心、如意等,象征着好的寓意。
(3)木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与民俗习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与民俗习惯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其中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与民俗习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民间艺术形式和民俗习惯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传承至今,记录并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几种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和民俗习惯。
篇章一:中华传统民间艺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包括绘画、雕塑、剪纸、泥塑、布艺、民间音乐等。
这些艺术形式都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中,剪纸是一种中国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纸雕"之美。
它以剪、刻纸张为主要手法,将纸张剪成各种精美的形状,常用来装饰窗户、门面和婚庆场合。
而泥塑则是一种以黏土为材料,通过塑造形象来表达艺术的民间手工艺术形式。
泥塑作品形态各异,如人物、动物、花草等,充满了想象力和艺术创意。
篇章二:中华传统民俗习惯民俗习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审美追求。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各地区都有独具特色的民俗习惯。
比如,过年时有舞龙舞狮和放鞭炮的习俗,这些活动象征着新年的喜庆和好运;清明节时,人们会扫墓祭祖,表达对先辈的敬仰和思念之情;中秋节是传统重大节日之一,人们会赏月、吃月饼,并举行团圆晚会,寓意着团聚和祈福。
篇章三:民间艺术与民俗习惯的文化意义民间艺术与民俗习惯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表达,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内涵,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的存在和传承使人们能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艺术之美。
同时,民间艺术与民俗习惯也为人们提供了展示自我个性和创造力的平台,为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当代社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和民俗习惯逐渐式微。
因此,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变得尤为重要。
相关机构应加强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和研究工作,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
欣赏15座中国古代雕塑,每一座都是传统文化雕刻技术的传承!

欣赏15座中国古代雕塑,每一座都是传统文化雕刻技术的传承!展开全文中国一直承载的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古代石雕,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现都集聚在中国古代博物馆,这里展现的古代石雕上起战国、下至明代,每一个石雕作品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创作特色。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佛像雕塑艺术,从北魏佛像的飘逸俊秀,到北齐和隋代佛像的优雅洗练、生动传神;从形态丰满、姿态优美的唐代造像到清新秀丽、富有世俗情态的宋代菩萨像。
每一座石雕精品都是中国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的发展过程。
1、陶俑(西汉)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墓葬雕塑艺术品的一种。
它们是将泥捏成的人体然后放入炉中与陶器一起烧制。
上图中的陶俑雕塑身材修长、垂目俯首,神态安详而恭谨,是为两个典型的西汉侍女形象。
陶俑宽大的衣袖与瘦窄的喇叭形衣裙相配合,构成优美的曲线,简洁而又韵味。
2、陶狗(东汉)这只陶狗昂头而立,两耳高竖,双目炯炯,嘴大鄂长,身躯肥硕,四肢粗壮。
尾巴上卷。
颈与前腹紧束套戴,头身分塑,套合成形。
这只陶狗整体雕塑生动,刻画传神,给人以凛然不可侵犯之神态。
3、抚琴佣(东汉)这座佣为汉墓出土,是一座艺术性很高的东汉音乐佣,整体造型概括洗练,表情生动自然,尤其是那眉飞眼笑的形态,把陶醉在乐曲声中而自得其乐的古乐演奏者,刻画得惟妙惟俏,极其传神。
4、佛石像(北齐)这是一件极具特色的北齐佛石像。
佛陀的端庄肃穆,胁侍的虔诚宁静,以及众多供养人像的整齐排列,使整个作品充满着神圣的佛国气氛。
作品雕刻精美,雕刻刀法娴熟细腻,布局对称,人物形态富于变化。
5、刘氏家族造思惟菩萨白石像(北齐)1954年曲阳修得寺遗址出土,故宫博物院借展。
此像底座内容最为繁复,基座为长方形,四面浮雕图案,满刻佛像、伎乐、神王、供养人、化生童子等。
正面图案分为三层:上层雕力士像,浅刻飞天、化生童子和莲花博山香炉;中层中间雕有两力士托座,两侧有三组施舍图案;下层雕护法双狮,相向而立,左前肢向前伸出。
认识各类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认识各类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从戏曲到绘画,从音乐到雕塑,各类传统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并带您一起认识和欣赏这些传统艺术的魅力。
一、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
传统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五声阶,音乐曲调清雅悦耳,彰显着中国文人雅士的情怀。
其中,古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被誉为“乐中君子”,其音色幽深悠远,别具一格。
另外,京剧音乐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它独特的唱腔和悠扬的音乐旋律,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二、中国传统绘画中国传统绘画以山水画和人物画为主要形式,以独特的笔墨技法和表现手法而闻名于世。
山水画是中国绘画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追求。
人物画则是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它注重人物形象的神态和气质的表现,通过线条和色彩的运用,展现了艺术家对人性和人生的思考。
三、中国传统戏曲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包括京剧、豫剧、越剧、粤剧等多种剧种。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它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形式,融入了武打、舞蹈和表演等元素,它的唱腔高亢激昂、行头繁复华丽,充满了古典气息。
而越剧则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支奇葩,它旋律婉转动听,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而闻名,被誉为“东方歌剧”。
四、中国传统雕塑中国传统雕塑以青铜器、陶瓷和石雕为主要形式,它们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巧展示了中国传统雕塑的独特魅力。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它们体态丰满、线条流畅,形态各异,充满了古老神秘的魅力。
陶瓷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独特艺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无论是瓷器的造型还是彩绘的细腻都达到了艺术的巅峰。
通过对中国各类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介绍,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姿多彩。
美术分类及简介(2)雕塑

漆雕的制作方法:
漆雕的制作方法是,在已做好的木胎 或金银胎上层层髹漆,待达到一定的厚 度时,再按所需图案雕刻出花纹,其纹 饰具有层次分明、主题突出的浮雕效果。
按漆色分类:
雕漆又分为剔红、剔黄、剔黑、剔彩、 剔犀等若干品种
什么是贝雕?
贝壳的种类很多,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色彩和纹理也很美丽,有的还 是很妙的反光体。贝雕就是选用这些有色贝壳,巧用其天然色泽和纹理、形 状,经剪取、车磨、抛光、堆砌、粘贴等工序精心雕琢成平贴、半浮雕、镶 嵌、立体等多种形式和规格的工艺品。贝雕巧妙的将人与海结合起来,贝雕 是海的绮丽与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具有贝壳的自然美、雕塑的技法美和国 画的格调美。自古而来记载着人与海的故事,传达着人们对美好明天向往和 期待
什么是透雕?
一种雕塑形式。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大体有两种: 一是在浮雕的基础上,一般镂空其背景部分,有的为单面雕,有的为 双面雕。一般有边框的称“镂空花板”。 二是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的一种雕塑形式,也称凹雕,镂空雕,或者 浮雕。 镂空核雕也属于透雕的一种。
制作过程
透雕工艺是先将图案画在棉纸上,再贴在木板上,然后 在每组图案的空白处打一个孔,将钢锯丝穿入,往复拉 动钢锯线,沿图案的轮廓将空白处的木料“锼”走,叫 “皱活”。由于“锼”活要一次“锼”几块,所以能保 证图案完全相同。图案的设计和工匠技艺的高低,决定 了透雕工艺质量的优劣。锼好的半成品交给专门的匠师 进行细部刻画。一般是按照纹样的黑白和起伏,只对 “看面”进行精细的雕刻工艺加工。
非物遗产:
天津“泥人张”、无锡彩塑、 凤翔、高密、浚县
什么是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汉族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以糯米 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 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 做于街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 登上大雅之堂的。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 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 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 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儿童绘本中的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元素探析

儿童绘本中的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元素探析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元素在儿童绘本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它们不仅能够丰富儿童的视觉体验,还能够让儿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元素主要有四大类:绘画、雕塑、篆刻和织锦。
绘画是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基础,它以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出丰富的内涵,在儿童绘本中,绘画可以用来表现故事情节,让儿童更好地理解故事。
雕塑是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它以精
美的雕刻技巧表现出丰富的内涵,在儿童绘本中,雕塑可以用来表现故事中的人物,让儿
童更好地理解故事。
篆刻是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它以精美的篆刻技巧表现出丰富的内涵,在儿童绘本中,篆刻可以用来表现故事中的人物,让儿童更好地理解故事。
最后,织锦是中国传统民间美术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它以精美的织锦技巧表现出丰富
的内涵,在儿童绘本中,织锦可以用来表现故事中的人物,让儿童更好地理解故事。
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元素在儿童绘本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丰富儿童的视觉体验,还能够让儿
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它们不仅能够让儿童更好地理解故事,还能够让儿童更好地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因此,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元素在儿童绘本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不仅能够丰富儿童的视觉体验,还能够让儿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历史的艺术成就

中国古代历史的艺术成就中国古代历史可以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其中艺术成就更是令人惊叹。
无论是绘画、雕塑、建筑还是剧场和文学,中国古代的艺术都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绘画、雕塑、建筑和戏剧为主要论述对象,探讨中国古代历史的艺术成就。
一、绘画中国古代绘画历史悠久,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以山水画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绘画,注重表现自然山水景色的神韵和气势。
山水画既展示了自然风光的壮美和恬静,又融入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朱鹭、赵伯驹等艺术家为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雕塑中国古代雕塑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形式多样、富有内涵。
佛教雕塑注重表现形神合一的精神,塑造了大量的浮雕、佛像和菩萨像。
道教雕塑以神明为主题,表现神明仙人的神秘力量和超凡境界。
其中,大量的石窟造像和石刻寺庙,如敦煌莫高窟和洛阳龙门石窟,成为中国雕塑艺术的瑰宝。
三、建筑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巧妙的结构闻名于世。
从古代的宫殿和寺庙到园林和民居,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实用性和美学价值的统一。
以紫禁城为代表的北京故宫,世界文化遗产长城以及苏州的古典园林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这些建筑以其宏伟的规模和精美的构造,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技艺。
四、戏剧中国古代戏剧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京剧、黄梅戏、粤剧到川剧、豫剧,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独特戏剧形式。
这些戏剧形式融合了音乐、舞蹈、戏曲和文学,不仅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戏剧艺术在表演技巧、角色扮演及服装道具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历史的艺术成就在绘画、雕塑、建筑和戏剧等领域都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底蕴,也对世界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艺术成就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值得我们继续珍视和传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绘画
• 颜料色彩丰富鲜艳,能充分表现质感;颜料有较强的覆盖力,易于 修改。 • 审美趣味,在于真和美;讲究比例、明暗、透视、解剖、色度、色 性等科学法则,运用光学、几何学、解剖学、色彩学等作为科学依 据。
• 乔托《逃往埃及》《犹大之吻》
波提切利《春》
达芬奇《岩间圣母》 《抱貂女郎》
《创世纪》米开朗基罗
• 大卢舍那佛龛,九尊一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 二力士
• 莫高窟:始建于南北朝, 隋唐、北宋、西夏和元 代扩建。 • 彩绘泥塑、壁画
宋及金雕塑
• 宋代市民阶层壮大起来,代表市民趣味的审美观念随之兴起。 • 理学兴盛,佛教日趋衰落。 • 宋代的佛教雕塑明显世俗化,更接近现实生活形象。 • 佛雕造像以观音菩萨居多。
• 所谓“帛画”,专指古代画在丝织物上 的图画。帛画可以说是传统卷轴画这一 艺术样式的先声。《龙凤仕女图》的主 题是祈求飞腾的龙凤引导墓主人的灵魂 早日登天升仙。
• 战国时代青 铜画像:描 绘的是现实 生活中的场 面:宴饮、 会射、采桑、 狩猎······
• 东晋顾恺之 《女史箴zhēn 图》:日常生 活题材,笔法 如春蚕吐丝, 形神兼备。线 条循环婉转, 均匀优美。宽 大的衣裙修长 飘逸
中国雕塑
•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内容:陵墓雕塑(地上的纪念性石刻与墓 室随葬品)、宗教雕塑
史前雕塑(公元前6500年-公元前1600年)
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雕塑,属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繁盛阶段的遗 物:粗略、夸张、、极强装饰性。
女神残头像 红山文化(辽宁牛河梁出土) 高22.5厘米,面宽16.5厘米 额上圆箍状饰,眼睛淡青色圆饼状玉片 呈扬眉注目、掀动嘴唇的说话形状,格 调神秘,塑工细腻
• 红山文化 • 表现了原始人对母性的崇拜和歌颂, 寄托着原始人祈求生育的愿望。 • 手法简练,注重整体结构塑造, 适当 夸张了女性特征,对无关紧要之处简 化处理。手抚腹部这个孕妇习惯动作 的描绘,为作品增添了生活趣味,表 现了人物的母爱之情。
商——战国时期
• 青铜礼器:重要的政治、宗教、礼仪意义 • 商代:神秘、威慑;神化的人与兽(人面方鼎上的浮雕人面、司母 戊大方鼎、虎食人卣) • 西周:写实,现实、理性因素增加(鸭尊、驹尊 ) • 春秋、战国时期:繁缛华美、追求装饰性(山西浑源出土的牺尊)
• 人面方鼎(大禾方鼎) • (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1959年湖南 省宁乡县黄材寨子山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
• 人脸宽而方,双耳肥大,颧骨凸起,双唇紧闭突出,表情严 肃,与现在的中国人的脸没有什么区别。鼎腹内壁有铭文 “禾大”二字,故此鼎可能是为庆祝丰年或者祈求丰年而铸 造的礼器;也有可能是铸器者的名字,即物主标记。
牛鼻穿环;牛颈饰有虎、犀等小 动物;首、颈、身、腿、臀等部 位布满了纹饰;精美缜密
秦代雕塑(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 在建筑装饰、陵墓装饰和明器(冥 器)发展中,形成雕塑史上的第一 个高峰。 • 兵马俑:人物雕塑更注重面部的形 象刻画,神态万千、精细逼真;铜 马车更是雕塑艺术史上的奇迹。充 分体现了主导那个时代的高大、雄 健的风尚。 • 总体特点:浑厚雄健、气魄宏大, 体现出封建社会的上升期的积极向 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具有崇 高的力和数的巨大、超常的审美特 征。
绘画的分类
• 从体系来划分,绘画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两大体系。 • 从使用的材料、工具和技法来划分,则分为油画、水墨画、版画、 水彩画、水粉画、壁画、素描等。 • 从题材内容来划分,又可以分为肖像画、风景画、风俗画、静物画、 历史画、宗教画、动物画等体裁。 • 从作品形式的不同来划分,还可以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 画、漫画等样式。
• 后母戊鼎:出土最大最重的的 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 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 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腹 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 • 吴培文:护鼎功臣
• 饕餮tāo tiè: 青铜时代的至尊 • 饕餮纹:青铜器上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 对称排列,成兽面形象,大眼、有鼻、双 角,通常没有下唇;神秘气氛和力量,李 泽厚先生称之为“狞厉的美”。
明清时期
• 其一,宫廷绘画的复兴。 • 其二,文人画的暗转和绘画商品化的兴起。 • 其三,西洋绘画的传入。 • 其四,画派蜂起、画家们对画科题材的全能。
• 石涛《江山天色图》
近现代
• 民国时期,徐悲鸿提出 “新国 画” 、林风眠西化艺术运动。 • 五十年代黄宾虹、齐白石等一代 宗师,仍然在传统的笔墨中创造 属于自己的山水画风格,并影想 着后人。 • 现代台湾山水画三大家张大千、 溥濡、黄君壁。
汉代雕塑(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 墓葬雕塑特别发达,已从地下的形式发展 到地上的陵墓表饰。在形式上突出了石雕 作品的雄浑之势和整体之美。
• 浑厚简练、生动完整。
• 《马踏匈奴》外轮廓准确有力、刀法朴实 明快,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高度的艺术概 括力,是我国陵墓雕刻作品的典范之作。 • 建立中国式纪念碑雕刻风格,具有划时代 的意义
中国画
•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 • 战国漆器、青铜器纹饰、楚国帛画 • 秦汉王朝墓室壁画及画像砖、画像石以及随葬帛画 • 魏晋南北朝
• 《舞蹈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 陶质彩绘,青海出土。 人物形态的作品。
• 《旋涡纹瓶》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陶质彩 绘。几何纹饰
• 战国楚墓帛画,绢本墨绘,纵 31.2cm 横23.2cm。
• 西周鸭尊 • 高44.6厘米、重6.6千克 这件青铜酒尊通体做成鸭形,尊口开于鸭 背。鸭的双脚在前,后腹另出一足,与双 脚共同支撑全体。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尊常 常做成动物的样子,有象、犀、虎、牛、 羊、凤、怪兽等形状
牺尊.春秋晚期 高 337 毫 米 , 长 587 毫 米 , 重 10760克;温酒酒器
• 中国古代雕塑注重表现对象内在 气质的特征,而西方传统雕塑注 重对外在形体的精细研究, • 中国古代雕塑长期将绘画、雕塑 并重,“塑绘不分”,“塑容绘 质”、“三分塑七分画”,是中 国古代雕塑的一大特点。而西方 雕塑在古罗马之后则形成了与绘 画分离的形式。 • 西方雕塑自古希腊以来就形成了 公共性的特征,而中国的雕塑则 是封闭的。
• 雕塑是一种重要的造型艺术,也是立体(三度空间)的空间艺术和 视觉艺术,它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的艺术品, 由于制作方法主要是雕刻和塑造两大类,故被称为雕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从雕塑的社会功能划分: 宗教雕塑、 陵墓雕塑、纪念性雕塑、 建筑装饰雕塑、 工艺性雕塑…… • 从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区分:圆雕、浮雕和透雕 • 从雕塑的材料上划分:石雕、泥塑、青铜雕塑、木雕、陶塑、玉雕、 象牙雕、竹雕……
铜奔马
(马超龙雀) (马踏飞燕)
击鼓说唱俑
魏晋南北朝
•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佛教思想与儒学思 想碰撞、交融时期。统治者利用宗教 大建寺庙,凿窟造像,利用直观的造 型艺术宣传统治者思想和教义。 • 云冈石窟: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 时期的经典杰作 • 云冈石窟——北魏政权
古阳洞 北魏,距今1500年, 龙门石窟中开凿最 早的一个石窟。精 巧富丽,是研究北魏 石窟艺术的珍贵资 料。
米开朗基罗《圣母子》
拉斐尔《西斯庭圣母》
中西方绘画的对比
• 中国绘画尚意,西方绘画尚形; • 中国绘画重表现、重情感,西方绘画重再现、重理性; • 中国绘画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西方绘画以光和色来表现物象; • 中国绘画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西方绘画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 限。 表现 再现
中国传统雕塑
唐代的绘画有三大特点
• 礼教绘画的复兴 • 宫廷绘画的玩赏画 • 文人绘画的深化
《送子天王图》局部(《释迦降生图》 吴道子 篆书“铁线” ——王羲之“兰叶线” 顾恺之、陆探“密体“——吴道子 “莼菜条”(兰叶描、疏体)
• 《步辇图》阎立本
五代两宋
• 宫廷院画 :“精致缜密”的院体风 格。 • 米芾、苏轼的文人墨戏。 • 南宋的画风趋向简率豪放,水墨刚 劲。
中国传统艺术之绘画、雕塑
山东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 曹亚峰
绘画的定义
• 是以线条、色彩、块面等造型手段,塑造具有一定内涵和 意味的平面视觉形象的艺术样式。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一门运用线条、色 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度 空间 (即平面) 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凯旋门
提图斯凯旋门
君士坦丁凯旋门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米开朗基罗 • 《哀悼基督》 • 《大卫》局部 • 《摩西》
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
• 风格主义 • 巴洛克风格 • 罗可可风格 • 新古典主义 • 浪漫主义 • 现实主义
《圣德列萨祭坛》
《吓唬人的爱神》
十八世纪中叶新古典主义艺术在罗马 兴起。抨击罗可可的肉欲倾向及繁琐 形式。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卡诺瓦、 丹麦的托尔瓦德逊、法国的乌东等。
玉印观音
日月观音
元明清雕塑
明、清两代建筑雕刻的 精华荟萃于皇家坛庙; 布置讲究、技术娴熟, 但既缺乏汉代的雄浑也 缺乏唐代的超然,更能 满足人们的赏心悦目之 功能。明代较浑朴、有 力,清代追求精巧而易 流于琐细。
明十三陵
清代裕陵地宫
西方雕塑赏析
• 史前雕塑 • 25000年前奥地利威伦道夫的女神像 “原始的维纳斯” 。女神的面部、手 脚等细节表现较为粗糙,头部仅刻 有卷曲的头发,而手臂则被忽略。 女神的女性特征形象夸张。作品强 调体积感和重量感,具有单纯化和 抽象化的倾向,在雕塑史和人类文 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古埃及雕塑
• 门考拉夫妇立像
狮身人面像
古希腊罗马时期
公元前 5 至公元前 4 世纪的希 腊雕刻艺术的繁荣时期,出现 了米隆、菲狄亚斯等一批杰出 的雕塑家。 《掷铁饼者》 《命运三女神》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拉奥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