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重点句子

文言文重点句子
文言文重点句子

九上、九下文言文重点句子岳明霞

《陈涉世家》司马迁

1、表现陈胜的远大志向的句子是:

2、大泽乡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3、制定的起义策略是:

4、且壮士不死即已,,。

5、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解释为:

《唐雎不辱使命》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天子之怒,,。

3、布衣之怒,,。

4、若士必怒,,,

5、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隆中对》陈寿

1、此人可就见,。

2、曹操的政治优势是:。

3、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统一大业的策略是:,,

,。

4、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处于秦川,?

5、诚如是,则,。

《出师表》诸葛亮1、默写四个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

2、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3、诚宜开张圣听,,,,

,。

4、宫中府中,,,。

5、指出先汉兴隆,后汉颓废的原因的句子是:,,

;,,

6、赞美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用《诫子书》中的,。也可概括。

7、写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8、今南方已定,,,,,

,,,。

9、陆游在《书愤》中这样赞美诸葛亮:

杜甫的《蜀相》中也有类似的句子是:

10、写出两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故事情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故曰:,,。

3、寡助之至,,多助之至,。

4、以天下之所顺,,,战必胜矣。

4、写出与战争有关的两句名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

2、,,国恒亡。

《鱼我所欲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曹刿论战》

1、其乡人曰:,?

2、,,必以分人。

3、,,必以信。

4、作战取胜的基本条件是:,,。

5、夫战,。

6、一鼓作气,,。,故克之。

7、吾,,故逐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

1、今齐地,,,

,。

2、由此观之,。

3、出自本文的成语是:,解释为:

《愚公移山》

1、以君之力,,?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始一反焉。

4、汝心之固,,。

5、甚矣,。

6、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理解: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列举的六个事例有什么作用?

2、《鱼我所欲也》先写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有什么作用?

3、列举两个古代敢于直谏的大臣的名字以及事例。

5、写出两个逆境造就人才的典型事例。

6、写出四句有关勤奋的名言或者诗词句。

7、写出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者诗词句四句。

8、写出四句忧国忧民的诗词句,带有作者和出处。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全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全汇总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4.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6.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7.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必修一《鸿门宴》) 8.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必修一《鸿门宴》) 9.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必修一《鸿门宴》) 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必修一《鸿门宴》) 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必修二《兰亭集序》)

1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又何羡乎!(必修二《赤壁赋》) 1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必修二《游褒禅山记》)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必修二《游褒禅山记》)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16.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1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必修三《劝学》) 1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必修三《劝学》) 19.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必修三《过秦论》) 20.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必修三《过秦论》) 2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必修三《过秦论》)

文言文大全哲理句子

文言文大全哲理句子 导读:哲理句子文言文大全哲理句子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8、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1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5、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1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21、满招损,谦受益。 2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3、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2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2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2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2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0、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33、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3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3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3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4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4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完整word版,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部编本人教版九年级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岳阳楼记》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2.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译:太阳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迹。 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译:沙鸥时而飞翔,时而栖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香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人民,不在朝做官就担忧他的君主。 6.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译: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忧之后才乐"吧。 《醉翁亭记》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醉了能和他们一块快乐,醉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呀!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 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临,靠近)。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 6、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7、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8、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9、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呀! 10、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1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译: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1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湖心亭看雪》 1、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译:湖上的影子,只有隐隐露出一道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片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湖上哪能有你这样(闲情雅致)的人。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了。 5、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答案

※准确翻译文言文,必须注意三点 1.正确地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即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在文中的直接意义和隐含信息 2.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做到文从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畅。 3.在翻译时要注意句意表达的完整和关键实词、虚词的用法。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如下: 一、《桃花源记》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感到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译:(看到)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见。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率领妻子儿女同乡的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渔人一五一十把自己所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个朝代了。 二、《陋室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这间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没学问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可以弹奏朴素的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公文使身体劳累。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三峡》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高考课内文言文重要句子翻译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3、夜缒 ..而出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5、焉.用亡.郑以陪.邻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7、吾其.还也 8、若亡郑 .. ..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行李 害

10邻之.厚,君之.薄也 11、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 12、既东 ..,若不阙.秦..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13、夫.晋,何厌之.有 14、阙.秦以利 ..晋,唯君图之 《荆轲刺秦王》 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仆所以 ..留者,待吾客与俱 3、愿大王少假借 ..之,使毕使于前 4、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5、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8、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9、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2、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 臣,臣乃.得有以 ..报太子 13、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14、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鸿门宴》 1、旦日 ..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料大王士卒足以 ..当.项王乎? 3、吾得兄事 ..之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 项王 6、臣与将军戮力.. 而攻秦 7、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8、臣死且.不避,卮酒安. 足辞! 9、杀人如不能举.,刑人.. 如恐不胜 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1、今行而. 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2、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 13、道.芷阳间. 行。 14、吾属.今为. 之虏矣! 15、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16、常以身翼. 蔽沛公 17、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 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18、沛公旦日从. 百余骑来见项王

中学语文古文名句大全(初中篇)

中学语文古文诗歌名句大全 (初中篇) 七年级上册 1.《<论语>六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本文中的成语有:温故知新,不亦乐乎,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 2.《木兰诗》中运用夸张手法写行军之神速的句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描写边塞苦寒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以互文、对偶修辞写战斗惨烈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含义是: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成语:扑朔迷离,出自课文原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磨刀霍霍。 3.《杂诗》中借梅花写思乡的句子是: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4.《夜雨寄北》诗中写诗人想象情景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淮上与友人别》中写景寄予别离情意的句子是:扬子江头杨柳青,杨花愁杀渡江人。描写握别的情景的句子是: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诗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以比喻寄予自己豁达胸襟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的原意是:沉舟侧畔,千帆竟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现在的新意是: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8.《卖油翁》中揭示道理的句子是:无他,但手熟尔。本文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9.《三峡》一文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比喻水流速度之快的句子是: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陌上桑》一文中“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运用侧面烘托手法,表现人物之美丽。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写诗人对友人的关切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2.《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写禅院景色的幽静迷人的句子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

必修文言重点句子翻译

必修一到必修五重点文言文句子翻译 《劝学》(必修一,P35)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借助小船的人,不一定是会游泳的人,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青色是用蓝色调成的,但比蓝色来更蓝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马的人,不是走的快,而能到达千里之外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师说》(必修一,P37) 七、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习的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所以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闻知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赤壁赋》(必修一,P84) 八、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白茫茫的水气横贯江面,江水反射的月光与天际相连。我们任凭小船儿随意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文: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鱼砍柴,以(与)鱼虾为

文言文大全哲理句子

文言文大全哲理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8、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1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5、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1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21、满招损,谦受益。 2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3、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2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2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2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2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0、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33、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3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3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3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3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4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1、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译文:秦二世皇帝元年七月,征兆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担任小头目。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都要杀头。陈胜、吴广于是谋划说:“现在逃跑(抓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 吗?”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应当立为国君的是长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 兵。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译文: 现在果真把我们这些人假装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天下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 确。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译文:(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 中。 6、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译文: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 胜。 7、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 译文: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尉恼怒,使(尉)责辱他,用来激怒士 兵。 8、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译文:即使能够免于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况且大丈夫不死即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重 吗? 9、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译文:将军您亲自穿着战甲,拿着武器。讨伐无道(的君主),诛灭残暴的秦 国。 10、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可是,安陵君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

文言文大全哲理句子翻译

文言文句子翻译,是学习文言文的主要训练方法之一。它可以让学生在翻译文言文句子中积累文言词语、感受古代汉语习惯,更重要的是准确理解原作内容。 文言文翻译要忠于原文,沟通古今。忠于原文,就是原文中每一个字都要落实。根据实践经验积累,我认为翻译文言文有以下技巧。 一、录 “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译的词抄录下来。文言文中不必翻译的词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日期等;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不必翻译的词,如:山、石、高、远等。例句①:“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梦溪笔谈》)句中“元丰”是年号,“庆州”是地名,“子方虫”是害虫名,“秋田”与现代语意思相同,均不必翻译,抄录即可。 二、释 “释”,就是把需要翻译的词加以解释。这些词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但要翻译的古代汉语词,这一类词很多可以用“单音节变双音节”的方法解释;另一类是古今异义的词。例句②:“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曾子杀彘》)句中“欺”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但要翻译为“欺骗”;“今、是”属古今异义的词,要翻译为“现在、这”。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借助工具书和文中注释;另一方面得根据自己积累的古代汉语词汇进行解释。 三、补 “补”,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在文言文中,省略句不少,主要是省略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翻译时应把省略成分补充进去。例句③:“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句中“便”前省略了主语“渔人”,“初”前省略了主语“洞口”。例句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句中“以”后省略了宾语“之(这点)”。 四、添 “添”,就是有些文言句子,不好说它省略掉什么成分,但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添加一些词语,译句才连贯通顺。例句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此句是判断句,在翻译时需在“高尚”前加“是”。例句⑤:“虽鸡狗不得安宁。”(《捕蛇者说》)此句应翻译为“(不要说人,)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啊。”需要注意的是,增添的内容一定要必要,二要与语境吻合,否则就是画蛇添足了。 五、删 “删”,就是删除原文有而翻译句可略的字眼。例句⑥:“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弱篷,为楫,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核舟记》)这句话中共有七个“为”字,翻译时只需要保留第一个即可,其余省略不翻译,这样反而显得简洁利落。文言句子中,还有些虚词也是不翻译的,也应该删除。例句⑦:“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句中“之”是帮助宾语前置的,不翻译。这种省略原文不翻译的情况虽不多,但也值得注意。 六、调 “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谓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例句⑧:“屠惧,投以骨。”(《狼》)句中“投以骨”是“以骨投”的倒装,翻译为“把骨丢(给它)” 在答题时,我们除了把握句子翻译“信、达、雅”的要求,还需注意五看:一看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省略宾语,省略介宾短语以及介词的省略)。 在复习中,考生必须对各种句式的表现形式做到心中有数,考试时才能运用自如。二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句整理

初中文言文重点词句整理 伤仲永王安石 一、重点字词: 1、世隶耕(隶:属于) 2、未尝识书具(尝:曾经) 3、父异焉(异:对……感到诧异)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从此。就:完成) 5、邑人奇之(奇:对……感到奇怪) 6、稍稍宾客其父(稍稍:渐渐宾客:把……当作宾客) 7、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可图) 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扳:通“攀”,牵、引。谒:拜访) 9、不使学(使:让) 10、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11、泯然众人矣(泯然:完全) 12、贤于材人远矣(于:比) 13、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于:被) 14、伤仲永(伤:哀伤、伤感) 15、养父母(养:赡养) 16、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 17、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18、卒之为众人(卒:最终) 19、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

20、固众人(固:本来) 21、即书诗四句(书:写) 二、重点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4、泯然众人矣。译: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5、余闻之也久。译: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以前的名声相称。 口技林嗣环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京口有善口技者(善:擅长) 2、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恰好。宴:举行宴会。) 3、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 4、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只。闻:听见。) 5、其夫呓语(呓语:说梦话) 6、满坐寂然(“坐”同“座”)

24篇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广东24篇古文必考重点句子翻译(练习题)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6、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7、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8、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9、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0、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1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3、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14、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15、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16、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17、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18、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19、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20、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21、但闻屏障中抚尺二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 22、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3、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24、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25、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也。 26、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7、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28、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29、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0、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3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3、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3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5、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唯美的英文句子带翻译

唯美的英文句子带翻译 导读:本文是关于唯美的英文句子带翻译,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很多年前你用一个笑买断了我的一生。 Many years ago you bought my life with a smile. 2、失恋的人虽各不相同,但仰望星空却是唯一的不约而同。 Although lovelorn people are different, but looking up at the stars is the only coincidence. 3、我没说话,不意味着我心情差。有时候,我就是想安静点。 I didn't say anything. That doesn't mean I'm in a bad mood. Sometimes I just want to be quiet. 4、你出现的时候,世界哗的一声就只剩下我们了。 When you appear, we are the only voice left in the world. 5、我们微笑约定,沉默接受,彼此更成熟。 We smiled and agreed, accepted silently, and became more mature with each other. 6、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Loneliness is a person's carnival, carnival is a group of people's loneliness. 7、我们就像两条平行线,再也不会有任何交集。 We are like two parallel lines, there will never be any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重点翻译句子梳理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重点翻译句子梳理初三文言文重点翻译句子梳理 七年级上册 《古代寓言两则》 1、宁信度,无自信也。 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何不试之以足, 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呢, 3、是吾剑之所从坠。 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幼时记趣》 4、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得清极细小的东西。5、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心中想象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6、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我抬起头观赏这种景象,脖颈都因此僵硬了。 7、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8、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飞鸣,(我把这个景象)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它们就像白鹤在云端飞鸣,因为这我高兴得拍手叫好。

《三峡》 9、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10、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1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春冬时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石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1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13、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寒冷的树林山涧一片寂静。经常有站在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声调非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梦溪笔谈》二则 14、“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论语》八则 1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 1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知道我,我却不怨恨,这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完整版)春季高考重点文言文句子翻译

《师说》重点句子翻译练习 1.《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诗经》共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士为抒发愤懑之情而写作的。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也就是想要探究自然和人间的关系,弄通由古至今的变化规律,自成一家之见解。 3.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即使被千刀万剐,我难道会后悔吗? 4.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 假如我受到法律的制裁被杀,就像在九头牛身上去掉一根牛毛,与杀死一只蝼蚁有什么区别呢? 5.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所以,在地上划圈为牢,气节之士势必不肯进去;用木头削成狱吏,气节之士也认为不可受它审讯,拿定主意在受辱之前自杀。 6.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我虽然怯弱,想苟活偷生,但也知道舍生就死,怎么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的侮辱之中呢? 7.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至于那些被义理所激发的人不这样,那是有不得已之处的。 8.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况且勇敢的人不必以死殉节,懦夫如果仰慕节义,哪里不能勉励自己呢? 《劝学》重点句子翻译练习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2.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3.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江河。 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赋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必修一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必修一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左传》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如果你放弃围攻郑国而把他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也没有害处。 若:如果;行李:出使的人。共:通“供”;乏困:缺少的东西。 2.夫晋,何厌之有? 晋国,有什么(能让他)满足呢?厌:满足。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是使秦国土地减少,(晋国)从哪里取得他所贪求的土地呢? 既:已经;封:疆界,这里作使动;阙:侵损、削减;焉:哪里。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假如没有那个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 微:如果没有;夫人:那人,秦穆公。 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因:依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亲附;知:通“智”;其:表商量语气,还是。 《荆轲刺秦王》 6.“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微:假如没有 7.微斯人,吾谁与归?(划线句为宾语前置句)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又和谁一道呢?微:假如没有;斯:这样,这种。 8.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秦王一定很高兴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必:一定;说:同“悦”,喜欢,高兴。 9.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划线为定语后置句) 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 10.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不久到了秦国,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读wèi,赠送。 《鸿门宴》 1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经典哲理的文言文句子

经典哲理的文言文句子 导读: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满招损,谦受益。 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4、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5、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0、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1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2、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1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0、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2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2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5、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7、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2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2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0、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31、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32、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3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6、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37、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3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0、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4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初中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咏雪》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翻译: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翻译: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丘和朋友约定同行,约定在正午时分,正午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舍弃友人独自离开了。 2.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开了。 3.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译: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定同行,却舍弃人家而离去。” 4.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就是没有礼貌。” 5.元方入门不顾译文: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习了,然后时常复习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

古文名句名篇,文言文名句大全

古文名句名篇,文言文名句大全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丑》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1、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1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1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载 16、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白 1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1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 20、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2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2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2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2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板桥·竹石》 2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必修三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地敲着战鼓,战争开始了,(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密网不进池塘,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季节进入山林砍伐,木材就用不完。 ≡: □>鸡豚狗彘之畜,无矢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鸡、狗、猪的畜养,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热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老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如今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百姓的粮食却无人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 却不知道开仓救济,人饿死了,就说:“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 的缘故。” ≡: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只要)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 所以木材经墨线校正后(一加工)就直了,刀剑等金属放到磨刀石上磨 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就 能智慧明达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马车远行的人,并不是脚步快,却能达到千里;借助船只的人,并 非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汇集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 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 的思想境界。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骏马跳跃一次,(毕竟)不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十天(也能行千里),(它的)成功在与坚持不懈。 ≡: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秦国有足够的力量乘他们困敝来制服他们,追赶逃兵败将,倒下的尸体 上百万,流出的血可以漂起盾牌;(秦国)乘着有利的形势,宰割天下 诸侯,分割各国的土地。 ≡: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收缴天下的兵器,聚集到都城咸阳,销毁兵刃箭头,熔铸成十二尊金人≡: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然后凭借华山作城墙,凭借黄河作护城河,占据着亿丈高的城墙,下临 不可测的深渊,把这当作坚固的屏障。 ≡: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他们砍来木棍做兵器,举着竹竿做旗帜,天下百姓像云那样聚拢来,像 回声那样应和着,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 ≡: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试着让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量一下长短大小,较量一下权势和力量,那 就不能够相提并论了。可是秦国凭借那狭小的地盘,得到了天子权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