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上古真人讲中医基础

合集下载

上古天真论篇第十二讲 中国之声 国学堂 中医太美 文字版

上古天真论篇第十二讲 中国之声 国学堂 中医太美 文字版

上古天真论篇第十二讲主讲:徐文兵主持:梁冬播出时间:2009-02-28 23:00—24:00经文: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参与整理:黄帝内经_音频转文字群——蚂蚁、慧从卢溪等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

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国学堂》之梁冬和徐文兵老师的请教。

徐老师您好!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梁冬:是的。

现在徐文兵老师呢,这个人气急升啊!都是因为呢,大家最近啊学习身体的这个意愿非常强烈。

好,我们继续!今天是最后一段,关于这个《上古天真论》。

数一数真是很恐怖,我们差不多用了十周、十一周的时间,才把《黄帝内经》的第一篇,哦……徐文兵:对,的前两段。

梁冬:前几段讲完哈,讲完了哈。

徐文兵:前两段。

梁冬:前两段。

我们现在抓紧时间哈。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一直没有句号,我本来想找一个有句号的地方停一下。

徐文兵:嗯。

梁冬:我们就来先讲讲这段吧,“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啥叫提挈天地呀?徐文兵:这个《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基本上分为三段。

第一段呢,就是说黄帝问说,这个有的人半百而衰,他们这个将身不当呢,还是这个天数是这样?就此呢,黄……就是黄帝老师岐伯,提出一个健康的生活观念的问题,怎么做。

这一段结束以后黄帝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就是第二段,就是说谈到了生育的能力,生殖功能的这么一段话,引出了黄帝的老师岐伯,你看老师就是老师,他就说女子七岁怎么变,变到什么时候是个什么样儿……第二段结束了。

今天我们学的是《上古天真论》的第三段,我给它起个标题。

梁冬:叫什么?徐文兵:“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梁冬:呵呵,这是一首歌的名字吧?徐文兵:对,当年李铁梅,《红灯记》里面的,就说做什么人?梁冬:叫真人嘛!徐文兵:在中国古代,就是我们道家的对人……就是做人的这种理想,它分成了四个层次。

最新中医基础知识培训(学习笔记)

最新中医基础知识培训(学习笔记)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学习笔记)讲师:车轩一、中医的基本概念1.精气神学说精的基本概念中医认为,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

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物质。

“夫精者,身之本也。

”精分为广义之精和狭义之精广义之精:包括血、津液及生殖之精,先天之精、水谷之精、脏腑之精等一切精华物质。

狭义之精:指生殖之精,储藏于肾。

气的基本概念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

神的基本概念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狭义之神指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

神由心所主宰。

精、气、神乃人体三宝,精充、气足、神旺全是人体健康的标志。

古人云:“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

”2.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属阳。

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属阴。

阴阳学说——现代养生抗老防衰中医认为,肾是体先天之体,主蔵精髓,人体衰老是因肾虚导致机体的虚损与失衡。

虚者补之,通过养生、滋补、药物、食疗和运动加以弥补,可以提高身体的机能。

大量药理研究证明补肾壮阳药可以延缓衰老。

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中则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疾病的防治。

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3.经络学说即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17:00-19:00为酉时,酉时肾经最旺,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肾阳虚在酉时补肾阳最为有效。

三焦在亥时通百脉;上焦:心、肺;中焦:脾、胃、肝、胆;下焦:肾、大肠、小肠、膀胱;人体经络,其中主要有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每一经络又各与内在脏腑相联属。

人体通过这些经络把内外各部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学习笔记)doc资料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学习笔记)doc资料

中医基础知识培训(学习笔记)讲师:车轩一、中医的基本概念1.精气神学说精的基本概念中医认为,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

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物质。

“夫精者,身之本也。

”精分为广义之精和狭义之精广义之精:包括血、津液及生殖之精,先天之精、水谷之精、脏腑之精等一切精华物质。

狭义之精:指生殖之精,储藏于肾。

气的基本概念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

神的基本概念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狭义之神指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

神由心所主宰。

精、气、神乃人体三宝,精充、气足、神旺全是人体健康的标志。

古人云:“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

”2.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属阳。

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属阴。

阴阳学说——现代养生抗老防衰中医认为,肾是体先天之体,主蔵精髓,人体衰老是因肾虚导致机体的虚损与失衡。

虚者补之,通过养生、滋补、药物、食疗和运动加以弥补,可以提高身体的机能。

大量药理研究证明补肾壮阳药可以延缓衰老。

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中则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疾病的防治。

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3.经络学说即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17:00-19:00为酉时,酉时肾经最旺,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时辰;肾阳虚在酉时补肾阳最为有效。

三焦在亥时通百脉;上焦:心、肺;中焦:脾、胃、肝、胆;下焦:肾、大肠、小肠、膀胱;人体经络,其中主要有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每一经络又各与内在脏腑相联属。

人体通过这些经络把内外各部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

《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骨肉若一,。。。

《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骨肉若一,。。。

《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有真⼈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独⽴守神,⾻⾁若⼀,。

站桩是我国古代养⽣术的⼀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有真⼈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独⽴守神,⾻⾁若⼀,故能寿蔽天地……”的记载。

但千百年来,这种⽅法只是被⼈们当做习拳过程中的基本功。

根据站桩中刚柔、虚实、动静、松紧错综为⽤的原理和阴阳相交、⽔⽕既济的功⽤,结合⾃⼰⼏⼗年的练功体验,创造了⼀种动静相兼,内外温养,⽤于防病治病、健⾝延年的功法—站桩功。

通过北京医学院、北京铁路医院、河北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及本⼈多年与⼈治病的实践证明,这种功法适⽤于肠胃病、肝脏病、⼼脏病、肺病、神经病、关节炎、⾼⾎压、半⾝不遂和妇科、眼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站桩功之所以能够治病的基本作⽤就在于它既能保养⼼神,⼜能锻炼形骸;既能健强脑⼒,⼜能增长体⼒。

现代医学认为这种功法不仅可以使⾎液循环畅通,新陈代谢旺盛,加强各脏器、器官以⾄细胞的功能,同时使肌⾁得到惰⼒性的体育锻炼,产⽣⼀种内向的冲动,从⽽给⼤脑以良性刺激。

再则未⼊静前,体会轻松舒适之感,对⼤脑也是良性刺激;⼊静后,进⽽产⽣抑制性保护作⽤。

我国医学认为这种功法既能疏通经络,调和⽓⾎,使阴阳相交,⽔⽕既济,⼜能助长精神,锻炼形骸,增加⼒⽓。

但站桩功⼜不同于⼀般的练功⽅法,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点:⼀、练功时嘴微张,⾃然呼吸,不守窍,不讲周天循环,因此,绝不会产⽣任何副作⽤。

⼆、实践证明,初学练功的患者,只要坚持锻炼,虽然没有达到⼊静要求,也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三、不拘时间、地点、条件;不论⾏、站、坐、卧,随时随地都可以练功。

因此这种简单易⾏、完全可以和⽣活打成⼀⽚的功法,就很容易被⼴⼤群众所接受与掌握。

四、根据不同的体质、病情、年龄、性格、禀赋、⽣活习惯等,给予调配不同的姿势和意念活动,因此这种辩证论治—因⼈制宜、因病设式的⽅法,既可加速疗效,⼜易于提⾼疗效。

彭子益

彭子益

彭子益彭子益----中医圆运动功初探前言:本文发表之际,没有在网上搜到相关文章和视频,今日在优酷网视频 看到刘济苍老先生传授的彭子益中医圆运动功法,与我按式名臆测练习方法完全不同,已失彭子原意,罪过罪过!我所练习是依据大成拳浑元桩、文圣功、八段锦的练功姿势演变而来,功理依照彭子益圆运动古中医学理论而推演。

方法更为简练,动静结合,以锻炼脊柱、调理脾胃为主。

容后依式整理与大家交流!(20009-10-28)彭子曰:中医为人身与宇宙,同一大气物质势力圆运动之学,是圆的,是活的。

人身是一小宇宙,中医圆运动功”处处以“圆”为运动,充分体现了自然之理、人体生理与中医医理。

彭子益创“中医圆运动功”有动作八式:托球摇臂经络畅,捧球上下通三阳,擒球单举理脾胃,背球俯仰任督康,抱球旋转强腰肾,滚球左右平阴阳,揉球能治肝心病,升浮降沉执中央。

依据脏腑调理顺序和传统武术演练习惯,将动作八式初步调整如下:升浮降沉抱中央,捧球上下通三阳,擒球单举理脾胃,托球摇臂经络畅,揉球能治肝心病,滚球左右平阴阳,抱球旋转强腰肾,背球俯仰任督康,升浮降沉抱中央。

《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独立守神”即为抱球守中静立、修练人身之正气。

如参天大树外形不动,内里却根生发展大动不已。

“升浮降沉抱中央”练习方法如大成拳之“浑元桩”。

“升浮降沉抱中央”其身法要领: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尖稍外分呈外八字形,膝关节稍微弯曲,尾骨尖微微内收,臀部似坐非坐;肩松肘垂,胸腹微含蓄,两手心向内在胸脐之间如抱球状;头直目正,面部似笑非笑,下颌微微内收,凝神定意,如沐阳光,呼吸自然,平行静立。

以上就是“升浮降沉抱中央”的平立抱球动作基本外形。

“升浮降沉抱中央”做为中医圆运动功法首式和结尾,并贯穿每一式的动作连接。

始终保持体态自然,上下挺拔,左右平衡,中正安舒,此为静练脊柱、强壯腰肾、调理脾胃之法。

中医名家[资料]

中医名家[资料]

著名医家简介1.黄帝和岐伯黄帝,姓公孙,名轩辕。

上古时代三皇之一,是公认的中华民族的祖先。

因国于有熊,故又称有熊氏。

又因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曰黄帝。

传说他是中华文化和中医理论的创始人。

岐伯,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医家,后人又称岐天师,医学精湛,才识卓越,为洞晓天下事物之通人。

据古代有关文献记载,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主医疗经方。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典医学巨著。

相传是黄帝与岐伯、伯高等讨论医学的问对之作,故后世以“岐黄”称谓中医。

全书分《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

《内经》全面地综合、整理了我国春秋战国以前的养生之道和医学原理,其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是名副其实的中医理论奠基之作,是后世习医者必读之医学经典。

2.华佗华佗(约生于公元二世纪,)一名敷,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后汉至魏)著名医学家。

他通晓内、外、妇、儿、针灸等科,尤精外科及针灸。

在古代术数、药物及养性健身等方面,也有较深的造诣。

据《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华佗曾以酒服“麻沸散”作外科手术麻醉,堪称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之麻醉法,华陀还创造了一套健身之术——“五禽戏”,行此术者“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

3.张仲景张仲景(约公元142-220年),名机,南郡湼阳(今河南省南阳县)人,汉代杰出医学家,历代尊之为“医圣”。

仲景弱冠之年,有志研究岐黄之学。

后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东汉末年,他“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于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自己长期积累的医疗经验,著《伤寒杂病论》。

后世将其分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的中医临证专著,是继《内经》之后,对两汉以前临证经验的又一次总结。

《伤寒论》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重要医学经典,素有“方书之祖”之称。

4.皇甫谧皇甫谧(公元215年——282年),幼名静,字士安,晚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晋代著名医学家和史学家。

中医基础理论讲解专家讲座

中医基础理论讲解专家讲座

第26页
二、十五别络
1、概念:即十二经脉各有一条,加上任脉、督 脉络脉和脾之大络。另外,如再加上胃之大络, 也可称为十六别络。 2、生理功效:
(1)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经脉在体表联络;
(2)灌渗气血以濡养全身。
三、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筋肉体系。经 筋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屈伸。正 如《素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 也。”
中医基础理论讲解
第28页
二、 经络学说应用
(一)阐释病理改变 1、传递病邪 —(1)外邪经过经络内传脏腑:
外邪 皮毛 孙脉 络脉 经脉 脏腑 (2)脏腑之间疾病经过经络相互传变:如
肝气犯胃、肝火犯肺、肾阳虚水气凌心射肺。
2、反应脏腑病变 牙痛 胃肠火盛;目赤肿痛 肝火上炎; 两胁、少腹胀痛 肝气郁结
中医基础理论讲解
第13页
五、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手指端
头面部
足趾端
手太阴肺 手阳明大肠 足阳明胃 足太阴脾
心中
手少阴心 手太阳小肠 足太阳膀胱 足少阴肾
胸中
手厥阴心包 手少阳三焦 足少阳胆 足厥阴肝
肺中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脏
中医基础理论讲解
第14页
十二经脉循行部位
中医基础理论讲解
第15页
第三节 奇经八脉
阴、阳维脉
1、循行部位 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
三阴经交会处,与任脉相会。 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
督脉会合。 2、基本功效
阳维脉维系联络诸阳经; 阴维脉维系联络诸阳经。
中医基础理论讲解
第24页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一、十二经别
1、 概念:经别,即别行正经。十二经别是从十二 经脉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主要支 脉。

090221上古天真论篇第十讲

090221上古天真论篇第十讲

上古天真论篇第十一讲 主讲:徐文兵 主持:梁 冬 播出时间:2009-02-21 23:00—24:00经文: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

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参与整理:黄帝内经_音频转文字群——蚂蚁、慧从卢溪等 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

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国学堂》。

我是梁冬,对面的依然是徐文兵、徐小周老师。

欢迎您。

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徐老师现在这个博客点击量飙升啊,全部呢,是因为这个大家这个学习中医的热情非常高昂。

《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厉害了,我们呢总共花了差不多九个小时,马上就要把这一篇大致讲完了,其实只是大致讲一下而已。

徐文兵:我们已经讲到了就是它第二段的最后一个部分,第三段还没来得及讲。

梁冬:对对对,在教导之前呢我们讲到了,这个女子的这个每七年一个变化,以及男子的每八年一个变化,哈。

那下面呢我们要继续今天的课程,“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就是说,黄帝就问他的那个老师了,就有些人虽然很老了,但是也很能干哦,这是点解呢?为什么呢? 徐文兵:这个是黄帝第二个问题,他第一个问题是问就说“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然后就引出了他的老师岐伯的两段评述。

梁冬:嗯。

徐文兵:第一段讲的是女子,就是说女子从七岁到四十九岁,这一个变化过程。

也就是说女人到四十九岁以后基本上就绝经,没有月经、没有排卵,也就不会怀孕了,地道不通,就不会怀孕了。

上次呢,我们讲到的是男人,男人是到六十四岁,叫什么?“天癸竭,精少”,然后呢,就是“行步不正”,连走路都踉踉跄跄地打趔趄了。

这论述完以后,这个黄帝呢,就是听完老师讲的话以后呢,进一步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说大多数人是这样,但是呢,我又看到有些人岁数大了,什么意思,也就是女人过了四十九岁,男人过了六十四岁,居然他们还有生育能力,我们讲普通人是这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古真人讲中医基础【导读】2008年7月6日,“上古真人”在上古中医二群里为大家讲授了第一节别开生面的中医基础课。

当我们都在嗟叹“西医恐怖,中医失传”的时候,一起听听中医课堂,感悟其中精髓。

以下是经过整理的课堂记录,谨供大家复习。

发扬中国传统中医文化,靠大家齐心协力啊!引:同学:老师,广东这段时间下雨特别多,我腿上开始长那些小红点,一开始是小红点然后慢慢变大很痒。

晚上开始长,白天就没有了。

为什么呢?天地清宁:湿热所致。

同学:湿热?那应该怎么治啊?医生说我过敏,然后吃了些不知道什么的药,还有皮炎平,吃了就好,不吃就长一个月我都不想治了。

现在考试更没有时间出去市里看。

天地清宁:木棉花煲水。

同学A:今晚上六点上古真人讲中医基础?同学B:你到时上来看看就知道了。

先去预习一下中基。

上古真人:各位好!同学:真人好!期待您的指点。

同学:真人今天讲什么?大家都在等呢!上古真人:跟各位讲中医基础问题吧。

同学:好啊!请!上古真人:先发个图。

是摘自汤泰元先生的《中医精髓图解》第7页。

这个图比较形象的说明了中医的五行。

同学:真人,可否同时给大家介绍一些中医基础书籍,让我们平时阅读阿。

上古真人:中医基础书籍我想中医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就可以,配上汤泰元先生的《中医精髓图解》电子书,对中医就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

同学:谢谢!真人,都说怒伤肝,是使得肝火更旺,木气更甚,还是使得木气减弱啊。

同理,喜伤心,是使得心火更旺还是心火虚弱呢!同学:真人,上面的那幅图怎么看呢?您可不可以给我们讲一讲呢!上古真人:掌握五行,首先要掌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四季对应肝心肺肾。

春夏为木火,属阳,气生、长;秋冬为金水,属阴,气收、藏。

参考图可以看出,自然界与人体类似一一对应的这种关系。

同学:那土呢?同学:土是脾胃。

上古真人:图片中对于五行的象征用自然界的金属,火焰,等来比拟不是很好。

还不如去掉。

同学:我找不到长夏。

上古真人:土是长夏,同学:在四季的最末一个月的后半月么?土主化?是不是因为金属、火焰这些类比太实物了,是五材?上古真人:脾与时令的关系在《内经》中有独主时与不独主时两种说法,独主时说配应天道,不独主时说配应地道。

这个将来再讲,涉及的内容比较深。

先把基础知识熟悉了再说。

同学:是阴中之阴,但我想知道长夏对应的四季里面到底在哪几天上古真人:古人将天道运动中的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时间段,称为五行五分法。

小言之则为一日。

地法天,但天道讲的是时间,地道讲的是方位,所以天道时间之中段,就配应地道的中央一方。

地道说采用脾水灌溉四旁的理论,主张不独主时说。

其中又分为四分法和八分法两种。

能看懂吗?同学:什么是“独主时”?小言之则为一日。

请问真人这是什么意思呢?上古真人:小言之就是可以是一年五分,也可以是一天五分。

同学:一天中的五行怎么分呢?上古真人:至于长夏所主时间长短,《内经》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认为,长夏与其他四时时间均等,都是主七十二日,如《素问•阴阳类论》所说:“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

”第二种认为,长夏只主阴历的六月份,即夏季的最后一个月。

《灵枢•五音五味论》说:“足太阴,脏脾,色黄,味甘,时季夏。

”王冰注:“长夏,谓六月也。

”《新校正》注:“按全元起云:盖以脾主中,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主六月也。

”《内经》认为脾主长夏的篇章较多,如《素问》的《金匮真言论》、《阴阳应象大论》、《平人气象论》、《脏气法时论》、《风论》、《宣明五气论》以及《灵枢》的《本神》、《五音五味》等,而长夏在一年之中段,故曰脾主中央。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

”同学:请问不同的说法会导致什么结果阿?会不会殊途同归呢?上古真人:天道有四、五、八、九等数的时间周期。

天道的四、八时间周期对应地道的四方、八方,却没有中方,故太极的二分法只属于天道。

天道的五、九时间周期对应地道的五方、九方(九州),包括中方在内,故太极三分法既有天道又有地道。

二者所讲“道理”不同。

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学:从小暑起第十三天,己土用事十八天到立秋止,从立秋起己土用事七天。

是不是长夏己土所主?请问真人。

上古真人:《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气也。

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四时各十八日,共七十二日,所以《素问•刺要论》说:“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

”王冰注:“七十二日四季之月者,谓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各十二日后,土寄旺十八日也。

”这一派在脾土旺四季不独主时的基础上,又吸收丑未辰戌为土地说及五行均分一年各七十二日说而得。

丑未辰戌在四季之末,故曰寄旺于四季之末各十八日。

纪立金先生则称天道脾主时令说为时间脾脏、地道脾主时令说为空间脾脏,合称为时空脾脏。

并进一步提出“脾主时空五脏的运转、更代”的观点。

而且认为,“脾主更代四时五脏,在更代过程中,既在分旺于四季的基础上,又各有‘十八日’的主时,这是脾更代四时脏气,在脏气交接时脾作用又有‘十八日’的显现。

”并列举《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治》中“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说,指出其有确实的临床实际意义。

更举临床报道为证:其一是上海市传染病医院报道:一般型黄疸肝炎,多在病程十八日内黄疸达到高峰,而后逐渐好转。

其二是1985年天津科技出版社的由叶维法主编的《临床肝胆病学》报道,临床观察黄疸型肝炎急性者,黄疸多于数日至两周内达最高峰,此后逐渐消退。

以上皆属于地道脾主令说。

即四分法。

同学:真人您好!想请教一下三阴三阳的规律及其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时令的对应关系?这其中是否有什么规律?谢谢!同学:我也偷偷观察了我们的风俗习惯,3,6,9。

12月里面几乎全部有关吃什么的讲究。

上古真人:五行学说是中医的基础知识。

在五行之中也分为阴阳。

五行之中,土最为特殊。

同学:后天之本。

上古真人:易言,太极分两仪。

两仪即是阴阳;两仪分四象,四象即是木火,金水。

木火为阳,金水为阴。

三阴三阳最直接的认识就是《内经》十篇大论中所讲的五运六气之六气分三阴三阳。

同学:我以为“长夏主湿土,已土也”。

同学:请问这和道家的道士或者说的阴阳有联系吗?同学:四象分八卦,八卦跟五行的关系是?上古真人:《内经》八分法是在四分法基础上形成的,见于《素问•八正神明论》和《灵枢•九宫八风篇》,《素问•方盛衰论》和《素问•疏五过论》亦间或提及,即四正方加四维方,其方位是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等八方,再加上属于土的中央一方,共就九方,中央土为周围八方的中心,不独主时而灌溉于其他各个时令。

并与八卦、洛书九宫数相结合在一起,反映九方位、八时令及五行之间的关系。

同学:请问这和道家的道士或者说的阴阳有联系吗?上古真人:道士就是道之实践者,分相火【仪式类】道士和修真【成仙类】道士。

阴阳是宇宙【天地万物】的根本规律。

不分谁说的。

角度不同。

是香火。

不是相火。

同学:真人,表格中,类似“天辅”一类的名词是什么意思啊?上古真人:这是太阳系中五星的别名。

同学:五行八卦与宇宙的关系?上古真人:所谓的天柱、天蓬、天冲、天英、天芮、地晶、地玄、地苍、地彤、地阜,分别是金、水、木、火、土五星的代称。

五星应五运,故五星抑之也曰“中运抑之”。

木运应木星(岁星),火运应火星(荧惑星),土运应土星(镇星),金运应金星(太白星),水运应水星(辰星)。

五星在天称作天柱、天蓬、天冲、天英、天芮,在地称作地晶、地玄、地苍、地彤、地阜。

《素问》谓岁半之前,天气主之,岁半之后,地气主之。

岁半前为春夏,主升;岁半后为秋冬,主降。

这里将五星分作天、地异名称之,大概指五星在初之气至三之气岁半前的位置叫天某,在四之气至终气岁半后的位置叫地某吧!或者是专指五星在司天的位置叫天某,在在泉的位置叫地某。

这可在实践中验之。

同学:五运是什么?三阴三阳的转化有什么规律吗?比如从时辰上:子时少阳胆经-丑时厥阴肝经-寅时太阴肺经。

这其中有规律可循吗?真人,关于八卦与十二经气图中,例如肝经为何是介于离卦与震卦之间?天地清宁:一天就是12时辰,分为八卦,一个时辰就是现在两个小时了肝经为何是介于离卦与震卦之间,肝属于木,为震卦,木生火,离卦属于火。

上古真人:上古真人:这本书是中医基础入门书。

图解更容易理解。

天地清宁:传承中医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上古真人:里面对于天人合一解释的不是很多。

主要目的是让大家熟悉基础知识。

内经是对易经的中医解释。

总结的已经最好了,而易经来自于天地循环之道,或者说,天地运行规律。

天地清宁:这些图多是圆图,表明天地阴阳循环不息,无始无终,所谓阴阳互根。

上古真人:以后再讲中医基础知识,就用这本书作为基本教材了,讲课时就不发书中图片了。

直接讲。

大家有所准备比较好。

呵呵,平时要北京时间晚上12点开始了。

周日可以早点,北京时间晚上6点左右开始。

同学:我们按时听讲。

天地清宁:如果没有来得及听课的,我们会把每天讲课记录发到中国文化营销网的专栏里面。

真人可以吧?这样方便大家阅读。

上古真人:可以。

天地清宁:知识产权属于真人老师!如果各位来不及当晚听课的,可以第二天到中国文化营销网的领导修养板块的真人论道栏目那里看真人的讲课记录。

同学:真人什么时候开始讲课的呢?上古真人:平时要北京时间晚上12点开始了。

周日可以早点,北京时间晚上6点左右开始。

平时的北京时间晚上12点,英国是下午5点。

一般这个时间,我刚从诊所回来。

同学:辛苦真人了。

上古真人:周日我休息,所以可以北京时间晚上6点【英国上午11点】开始。

只要能帮助大家认识并继承中华文化,辛苦也值。

同学:真人跟罗老师志同道合啊~~上古真人:是啊,你们的罗老师是中华好儿女。

大家都是。

同学:为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奋斗~天地清宁:真人把中医文化传给大家,我们好好发扬光大。

同学:真人和清宁是大德之人!上古真人:实际上,只有真正继承中华文化,才能让世界尊重,而中医是中华文化集大成的知识系统。

天地清宁:中医的根在道家文化。

同学:嗯嗯,其实很多平时觉得很玄的东西里边真有好多学问呐。

天地清宁:中医的高层次就在道家文化那里。

上古真人:很玄的知识其实很简单的。

天地清宁:现在真人讲的内容是入门ABC,更玄的在后面呢。

同学:很简单的东西有时搞得很玄。

天地清宁:很玄的东西其实很简单,所谓民日用而不知同学:我们这里的形式是怎样的呢?静听真人讲课,向群里发问,还是向真人的q直接发问呢?上古真人:如果是很私人的问题,可以给我留言。

一般知识最好还是群里问。

大家一起学习。

同学:老师昨天说今天要讲中医基础理论,讲过了吗?天地清宁:是的。

天地清宁:不要担心。

如果没有来得及听课的,我们会把每天讲课记录发到中国文化营销网的专栏里面上古真人:都是清宁老师的好学生同学:都应该好好向老师学习~天地清宁:我们有缘听真人讲课难得福报啊,大家虚心请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