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孟子》
论语》与《孟子》对比阅读

• 关于“丧”的问题,孔子是主张“薄葬” 的,他曾经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
与其易也,宁戚”;而孟子则主张“厚 葬”。
பைடு நூலகம்
交友之道
• 关于交友,孔子提出要有益于修身进德, 他提出“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 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 便佞,损矣。”
• 孟子交友主张“友也者,友其德也”,其 标准是“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
《论语》与《孟子》阅读比较 题解读
西山学校 高三
君臣关系
• 关于君臣关系,孔子认为,国君要像个 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个臣子的样子,具 体地说就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君臣关系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国君是否 “使臣以礼”。
• 孟子认为君臣关系是相互的,君臣关系的 好坏取决于国君。
“孝”的思想
• 儒家“孝”的思想中有两个方面很重要, 一是“养”的问题;二是“丧”的问题。 关于“养”的问题,孔子认为子女仅仅做 到在物质方面满足父母的要求是不够的, 更应该在精神方面表现出对父母的敬爱。
读论语孟子心得体会范文(13篇)

读论语孟子心得体会范文(1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读论语孟子心得体会范文(13篇)我在这次活动中获得了很多收获,我觉得有必要对这些收获进行总结和梳理。
《论语》中的四书五经

论语中的四书五经《论语》是中国古代先哲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被视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
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在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思想观点和实践经验。
四书五经则是指儒家经典中最为重要和广泛传播的五部著作,其中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以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一. 《大学》1.1 内容概述《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它主要阐述了人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该书强调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并相应地影响天下的重要性。
1.2 主要思想•始于明道:人们应该首先认识到"道"的存在,并从此追求真理。
•志道存心: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坚持正义与善良,并注重内心修养。
•务本达末:强调修身齐家治国为达到社会和谐所必须的道德要求。
二. 《中庸》2.1 内容概述《中庸》是一部儒家经典,讲述了中庸之道与人的修养之间的关系。
该书主张平衡、稳定和适度的生活态度。
•敬天爱人:凡事都应恭敬地顺应天命,并关心他人。
•思行合一:合理思考并将其转化为正确行动,以实现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
•克己复礼: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同时遵循社会规范与道德准则。
三. 《论语》3.1 内容概述《论语》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举止,并探讨了如何成为一个有品德和才干的人。
3.2 主要思想•学而优则仕: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温故而知新:重视对传统文化和知识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当代问题。
•君子克己:君子应该修身齐家治国,树立榜样。
四. 《孟子》4.1 内容概述《孟子》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详细介绍了孟子的思想和哲学观点。
该书主要围绕道德伦理、政治和社会问题展开。
•天人合一:人与天地之间存在一种联系,要遵循自然法则并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
•性善不败:强调人性本善,并提倡培养良好的品德与价值观。
•水火争讼:通过以柔克刚、善意沟通来解决矛盾和争议。
《论语》和《孟子》

这段话阐明了孔子怎样的政治态度呢?
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的关系, 君对臣有恩(赐其俸禄),臣对君就有义 (守其大义,忠于君)。所以,荷蓧丈人这 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 国君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 说“不仕无义”。他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 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以废 除呢?而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 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 误的。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 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 者采纳,也应该出来做自己为人臣子应做的 事,并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
儒家讲究礼仪尊孔孟之道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经等
荷蓧丈人
《论语》
-:
1、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等,比较出名的代 表作,《论语》等; 儒家入世; 儒家讲先天下之忧而忧; 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儒家讲究礼仪 ,尊孔孟之道 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 表作,《道德经》等 ; 道家出世; 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道家政治渺小艺术永恒; 道家讲求修身养性。
课堂小结:
这就是孔子,一个“知其不可为 而为之”的人,一个“以天下为己任” 的人,孔子的这种思想后来成为历代 儒家的理想和抱负,他们不管世界变 得怎样,总认为人应当尽自己的责任 和使命。“不管结果怎样,我活着就 要实现我的理想,我心系天下,我要 为万民造福”,隐士就像生活中的那 些智者,而孔子就是生活中的那些 事发生在鲁哀公五年孔子去蔡国的 途中。当时他已62岁,离开鲁国已 八年,先后到过卫、曹、宋、郑、 陈等国,历经磨难,有几次险些被 杀。孔子带领弟子积极宣传他的政 治主张,但各国国君却不予采纳。
高考《论语》《孟子》名句及翻译

高考《论语》《诗经》名句及翻译《论语》名句解析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巧言令色,鲜矣仁【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
”“传”字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
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6.贫而无谄,富而无骄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
(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
”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
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有关孔子的书籍

有关孔子的书籍孔子,古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
他的思想和学说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本有关孔子的书籍,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一、《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它以对话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言行,涵盖了伦理道德、政治治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阅读《论语》,可以深入了解孔子的思想和他对于个人修养、社会伦理的看法。
二、《孟子》《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的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孟子是孔子的弟子,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性善论”和“性恶论”等观点。
《孟子》一书中,孟子以自己的言行为例,阐述了人性的善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对于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孔子家语》《孔子家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行的书籍,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后人编纂而成。
这本书主要记录了孔子的家庭生活、教育观念以及他与弟子们的对话,内容涉及伦理道德、教育、政治等方面。
通过读《孔子家语》,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孔子的思想、教育方法和他与弟子们的关系。
四、《孔子传》《孔子传》是一部详细记录孔子生平事迹的传记著作。
它包括了孔子的家世背景、求学经历、政治生涯、思想学说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阅读《孔子传》,可以了解孔子的成长经历、思想演变以及他对于社会变革的贡献。
五、《孔子新传》《孔子新传》是一本对孔子生平事迹进行重新解读和评价的著作。
它以历史文献为基础,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学术研究成果,对孔子的思想、教育和政治观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阅读《孔子新传》,可以了解不同学者对于孔子思想的解读和评价,帮助读者建立自己对孔子的理解和认识。
六、《论孔》《论孔》是一本对孔子思想的深入研究和批判性评述的著作。
它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探讨了孔子思想的内在逻辑、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
通过阅读《论孔》,可以深入了解孔子思想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它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论语》《孟子》名篇名句

《论语》《孟子》名篇名句《论语》《孟子》名篇名句从孔子到孟子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6.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9.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0.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
11.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12.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13.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
1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人的起点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4.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5.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6.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7.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8.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9.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仁者爱人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4.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5.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6.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9.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0.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1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孟子》名句汇总+译文

《论语》、《孟子》名句汇总+译文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希望做到能够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用不仁义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像浮云一样。
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他(孔子)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君子讲究协调而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不讲究协调。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8、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译文】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时常烦恼忧愁。
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到了最寒冷的冬天,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的叶子是最后凋谢的。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了能按时温习,不也是很快乐吗?有共同见解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不为他人所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得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选段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
节之,亦不可行也。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8.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
导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5.孔子谓季氏: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16.子曰:朝问道,夕死可矣。
17.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8.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1.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2.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wū)也.
23.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6.子曰: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7.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yú),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0.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3.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34.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6.颜渊喟(kuì)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37.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2.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4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44.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45.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
4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47.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8.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9.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0.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51.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危孙。
52.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3.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55.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56.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57.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nìng),损矣。
58.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5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60.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孟子》选段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
者,未之有也。
6.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7.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於(yú)/于其朝矣。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10.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11.大人者,不是其赤子之心者也。
12.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3.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
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