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2框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合集下载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九课 珍视生命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案含教学反思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4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九课 珍视生命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1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教学难点:挫折对人生的影响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高三复读女生高考失利跳楼身亡:2014年6月24日是查询高考成绩的日子,各批次录取分数线随即公布。

合肥一位考生疑因成绩不理想,查得分数几小时后,从27楼坠落。

海口一高三女生高考后跳楼:2015年6月24日19时40分左右,海口一高三女生在龙昆北路某小区内坠楼身亡,疑似因高考成绩不理想。

内蒙女考生跳楼身亡:2016年6月8日,一名内蒙古高考女生考完语文后就跳楼自杀,女孩称'我有心脏病没救了',对民警劝导工作置之不理。

此后突然从22层约60米的楼顶跳下坠落气垫。

读了以上的三个材料,你有什么感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生活难免有挫折1.感受挫折(教材P105)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挫折,认识到生活难免有挫折,学会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1)回顾经历: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在记忆中的“不愉快”的事件。

(2)交流分享:这些事件对自己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怎样面对的?在正确或错误的面对挫折的做法中,启发学生正确认识和应对挫折。

教师小结: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应该学会直面挫折。

2.认识挫折数学考试中,小华考了58分,她认为自己学习还有很多不足,今后要更加努力,下次一定能考好;小丽也考了58分,她认为自己真笨,不是学习的料,今后再努力也没有用。

(1)同样是考了58分,两位同学的感受一样吗?为什么会这样?教师总结: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3.林肯充满挫折的一生1816年,7岁,全家被赶出居住地,他必须工作以抚养他们。

部编版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二框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部编版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二框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案
三、自主学习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生活难免有挫折
(1)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一条平坦的道路,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就是人们常说的。
(2)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生命的,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
2.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能采取有效措施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
3.认识到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培养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增强生命的韧性。
学习重点: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
学习难点:如何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3.怎样正确面对挫折(面对挫折,我们该如何做)?
①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②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增强生命的韧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
能力目标: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第4单元第9课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4单元第9课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七年级学生召开了一次“让生命之花绽 放”的主题班会,同学们在活动中搜集了以下资料, 并展开探究。请你完成相关问题。 [生命无价]材料一:“我一定要活下去”。一场 突如其来的地震将 38 岁的女工埋在了几米深的瓦砾 下,靠吃蚯蚓、青草等,她顽强地坚持了 216 个小 时并最终获救。谭千秋老师,在教室倒塌的瞬间, 张开双臂死死护着四个学生,孩子们获救了,谭老 师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1)阅读材料一的内容,说说我们应如何认识生
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命、珍爱生命。 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第2课时 增强生①命的生韧性命来之不易,生命是宝贵的。②生命是独特的。
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1.生活难免有挫折 (1)生活中遇到的阻碍、失利和__失__败____,就是 人们常说的__挫__折____。 (2)面对挫折,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主 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__认__知____和___态__度___不同。 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__一__部__分__(挫折不可避免),我 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4.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 阻碍,不经受任何挫折,将会永远保持其满足和平 庸的状态,将会变得愚蠢又糊涂。”对这句话正确 的理解是( B )
A.在人的一生中,可以采取措施避免各种挫折 B.积累承受挫折的经验是帮助我们不断进步, 走向成功的财富 C.挫折是件好事,并且越多越好 D.人生难免有挫折,在挫折面前任何人都是无 能为力的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4单元 第9课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4单元 第9课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从爱迪生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 的启示?
生活难免有 挫折
学习新知
4 正确认识挫折 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
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 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 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 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 经验。
创景设情
尼克·胡哲1982年出生于澳 大利亚的墨尔本,他天生没有四 肢,但勇于面对身体残障,用他 的感恩、智慧以及仅有的“小鸡 腿”(左脚掌及相连的两个趾 头),活出了生命的奇迹。
学习笔记 必知 1.什么是挫折
(1)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 (2)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2.面对挫折有不同的感受和反应 (1)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 反应; (2)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 是不同的; (3)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 受和行为反应。
3.挫折的消极影响 (1)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 不满等。 (2)产生这些负面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 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4.挫折的积极意义 (1)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2)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 怠。 (3)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新课标 人
道德与法治
7年级/上
第九课 珍视生命
PART ONE
02增强生命的韧性
探究与分享
在这些情境中: O你认为哪些是 挫折,哪些不 是挫折?为什 么? O说说你曾经遇 到的挫折,看 看你认为的挫 折,在其他同 学眼里是否也 是挫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2课时 增强生命的韧性

【歌友会】歌友会上,小强深情地唱道:“……这谜一样的生活锋利如刀,一 次次将我重伤,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我要飞得更高, 飞得更高……”
(3)在生活中,你会如何在“重伤”后重新让自己飞得更高呢? 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磨砺坚强的意志品质; 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寻求他人的帮助;等等。
材料二:2020年7月18日上午,邯郸市一名家长骑电动车送孩子去考点途中,与另 一辆电动车发生碰撞,学生摔伤导致骨折,关键时刻,邯郸市交巡警队员们紧急将考 生送往医院进行简单救治后,在学生的坚持下,又将其送往考场继续参加考试。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对上述两则材料中人物的行为进行点评。 (1)材料一:①时某的行为是缺乏珍视生命的意识、没有正确面对人生挫折的表现。② 人生难免有挫折。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但我们 绝不能沉浸在这些负面情绪中,更不能做出伤害自己身体的过激行为。③时某面对生 活中的挫折,过分地强调了自己的内在感受,放大了负面情绪,忽视生命的重要性, 最终做出了伤害自己身体的举动,令人痛心和惋惜,我们应引以为戒。 (2)材料二:①受伤学生的行为是守护生命、正确对待挫折的表现。②精神风貌反映着 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 长的一部分。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 气和坚强的意志。③受伤学生摔伤导致骨折,经过简单救治后,仍然坚持参加考试, 这样做有利于充盈他的精神世界,挖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和耐挫折能力, 值得我们学习。
3.一位心理学家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阻碍,则将会永远保持其满足和平庸 的状态,既愚蠢又糊涂,像母牛一样悠然自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D(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二框 增强生命的韧性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九课 珍视生命 第二框 增强生命的韧性

4.当爱迪生用了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都失败的时候,助手都劝他放弃;他却说: “收获不错,起码我发现这一千种材料不能做灯丝。”爱迪生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B) A.产生负面情绪与感受是不正常的 B.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C.生活处处有挫折,唯挫折方成功 D.守护生命首先就需要养护精神
5.近日,一段独臂篮球少年的视频火爆微博。视频中的少年名叫张家城,5岁 时因一场意外失去了右前臂。爱上篮球运动后,他每天早起到学校操场上练球, 放学回家后,在狭小的房间里练习运球、投篮。不到两年的时间,球技日益娴熟。 2020年6月4日,他正式注册为运动员。张家城的事迹表明( ) D
A.同样的挫折,对不同的人会产生相同的影响 B.只有多经历一些挫折,才能拥有精彩人生 C.人生难免有挫折,所有挫折都会带来成功 D.我们要从挫折中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6.发掘自身力量,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有A( ) ①欣赏、培养幽默感 ②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 ③考虑并接受最好的结果 ④尽最大努力避免挫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如果你是小明的朋友,你认为他应该怎样战胜挫折? 面对挫折,小明要发现、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勇敢地面对挫折,逐渐培养自 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同时战胜挫折并不排斥借助外力,小明可以向 他人寻求专业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增强生命力量以战胜挫折。 (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增强生命的韧性? 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 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努力发现、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培养自己面对困难 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更好地面对挫折,增强生命韧性,充盈自己的生命,实现 人生价值。
7.(丹东中考)生活难免有挫折。下列关于挫折说法正确的有(A ) ①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 ②不同的人对挫折有不同的态度 ③挫折是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④面对挫折,我们不能借助外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部编版2020年七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4单元 第9课 珍视生命 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

部编版2020年七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4单元 第9课 珍视生命 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

部编版2020年七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4单元第9课珍视生命第2课时《增强生命的韧性》一. 教材分析《增强生命的韧性》是人教版(部编)2020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4单元第9课《珍视生命》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脆弱和坚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面对挫折的经历,通过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面对困难的态度,提高生命的韧性。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他们开始更加关注自我,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了一定的认识,但面对挫折和困难时,部分学生可能会表现出焦虑、消极的情绪。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脆弱和坚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面对挫折的经历。

2.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3.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寻找支持和帮助,增强生命的韧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脆弱和坚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面对挫折的经历。

2.难点:培养学生面对挫折时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命的脆弱和坚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的人物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培养他们面对挫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4.情感教育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让他们在感受生命的价值的同时,学会珍惜生命。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案例、图片、视频等。

2.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和活动,准备好相应的道具和物品。

3.准备好教学PPT,以便于课堂演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段关于生命脆弱和坚韧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的思考,导入新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政治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要点:第九课 珍视生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政治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要点:第九课  珍视生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各课知识要点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一框守护生命1.守护生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教材P99下边的笔记】守护生命,一方面....要养护精神,过...要爱护身体,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充盈的精神生活,满足生命的精神需求。

2. 守护生命,首先要做什么?【教材P100】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

.....自己的身体3.怎样爱护身体?【教材P100~P102】①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

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自己的身体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②成长中的我们,在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时,不能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

成长中的我们,不能不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③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4.为什么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请你介绍几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材P100~P101】⑴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养成健康和生活方式和改正不良习惯,是我们拥有健康身体的根本措施。

⑵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合理的饮食;有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保护视力;远离有害物质(如烟、毒品等);了解自己对哪些药物过敏;不滥用药物;了解家庭成员的健康信息;定期做身体检查;等等。

5.为什么要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哪些过激行为会损害身体健康?【教材P101】⑴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当某些内心需要,如爱、被承认、被接纳、尊严、自由等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经不起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

因此,成长中的我们一定要调控好自己的行为,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不做伤害自己身体的事情,即使自己喜欢但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事情,也不要去做。

⑵如暴怒、自伤、自残等过激行为会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6.应对以下灾害或灾难的自救自护方法:【教材P101~P102】⑴发生火灾时:要及时拨打119报警;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去;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2、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激励自己。

能力目标1、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

2、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

知识目标1、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2、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挫折的含义,理解人们对待挫折的不同态度,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难点:初步形成正确面对挫折、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发掘生命的力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个妇女随夫来到沙漠生活。

在海边长大的她难以忍受沙漠截然不同的环境,于是她整天闷闷不乐,写信给他的父亲抱怨。

父亲很快回信,他说两个囚犯从窗户往外看,一个看到了星星,一个看到了泥土。

妇女深受启发,她开始改变生活态度,积极地与当地人交流,并研究当地的植物,最终成了闻名于世的人文生物学家。

就像那位妇女那样,如果仅仅是悲哀,那么你会退缩,会自暴自弃;如果是勇敢面对,那么你会愈战愈勇,最终走出困境。

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当生命遭遇挫折时,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增强生命的韧性》。

二、讲授新课第一目生活难免有挫折探究一:多媒体展示材料,请学生自读下面材料思考并探究问题,小组交流。

小悦参加数学考试,因一道题没解出来,一怒之下把试卷撕得粉碎,离开了考场。

小王在一次期中考试中,把本属自己强项的数学考砸了,他难过得流下了眼泪。

试卷发下后,他冷静地分析原因,认真地把试卷重新做了一遍。

为了加深印象,他还在笔记本上记下了做错的题目及原因,用来鞭策自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两位同学受到了什么挫折?(2)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引导归纳:(1)考试失败的挫折。

(2)①生活难免有挫折;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②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

探究二:P105运用你的经验(1)在你的记忆中,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2)这些事件对你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怎样面对它们的?提示:(1)英语考试失利;老师批评了我;个子小,有些同学经常欺负我。

(2)“不愉快”事情让我们意志消沉,情绪低落。

对于不愉快的事情,我感到失落,遗憾、难过、愤怒、不满等。

面对这些困难和“不愉快”的事情,我能从中汲取力量,努力战胜它。

知识归纳:1、什么是挫折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

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探究三:P105探究与分享(1)你认为哪些是挫折,哪些不是挫折?为什么?(2)说说你曾经遇到的挫折,看看你认为的挫折,其他同学眼里是否也是挫折?提示:(1)我认为都是挫折。

女孩与爸爸妈妈在一起生活的愿望不能实现,对他们的思念是一种挫折感受。

“他们不理我,好孤独啊”是挫折。

因为我最在乎友谊,朋友关系冷淡,让我心里特别难受。

“考砸了,又挨了批评”是挫折。

因为没有取得好名次,意味着自己的一次失败,感到挫折。

(2)校运动会上,我参加3000米比赛,由于摔倒了,我跑了最后一名。

我认为是挫折。

这时同学们还是为我加油,在他们眼里,我的坚强感动了他们,我就是他们眼里的“第一”。

知识归纳:2、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①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②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③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④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探究四:P106-107探究分享(1)请选择你面对挫折时的感受(可以多选)(2)面对挫折时,你会采取哪些行动?提示:(1)感受:烦恼、沮丧、焦虑、气馁等。

(2)面对挫折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

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知识归纳:3、如何正确认识挫折(挫折的双重影响)①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

②产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感受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③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④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第二目发掘生命的力量1、发掘生命力量的原因探究五:P107探究分享从爱迪生的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探究六:P108探究分享结合自己遇到的挫折,通过自我反思完成下面的活动。

探究七:多媒体展示材料,请学生自读下面思考并探究问题,小组交流。

材料一 2015年,刘翔在新浪微博发布微博,正式宣布退役。

他在题为“我的跑道!我的栏”的长微博中写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谁都会遇到挫折,但是不要放弃,只要勇敢去做。

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唯有不懈努力,我将带着运动生涯中所学习到的宝贵经验去再次飞翔。

材料二刘翔在退役仪式上发言说:”跑道上的10个栏架让我不舍,我个人职业生涯中,从来没有退缩过、逃避过、害怕过,始终尽我所能去挑战、去拼搏,虽然不是每一次梦想都能成为现实,但追求梦想的过程,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刘翔在微博中和退役仪式上的表白都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①面对挫折,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②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知识归纳:1、如何面对挫折面对挫折,各种损害生命的应对方式都是不明智的。

相反,我们需要发现、挖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基本的人生态度,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品质。

面对挫折,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2、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有哪些①欣赏、培养幽默感,可以帮助你放松肌肉,缓解压力,同时可以从中体悟生活智慧、人生哲理。

②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

和信任的人谈自己的问题,可以舒缓紧张感,在增进信任感的同时获得心理的支持,以及一些具体的经验、建议。

③考虑并接受最糟糕的结果。

预料挫折情境可能带给你的最糟糕的结果,接受它,你就已经开始转向问题的解决。

④关心、帮助他人。

向处境不利的人们提供帮助,可以让眼前的挫折显得不是那么严重。

⑤培养某方面的兴趣。

选择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技艺,加以培养和发展,使之成为自己的专长。

有了这项专长,你自然就自信心大增,耐挫力也就增强了。

3、我们为什么要寻求他人的帮助发掘自身的力量并不排斥借助外力。

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在坚持目标和不断努力的道路上,学会与他人建立联系,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我们的生命力量。

三、课堂小结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挫折是人生的常态,同样,我们的国家、社会也在挫折中成长。

因此,我们在面对挫折时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发掘我们生命的力量,增强我们生命的韧性。

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在挫折面前才越发有韧性,尤其是我们青少年学生更应该珍爱我们的生命,增强生命的韧性,因为少年强则国强。

四、课外拓展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

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生命,却落下左腿残疾。

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

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

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

五、当堂演练1.“如果生活只有风和日丽而没有阴云笼罩,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

”这说明( A )A.人生在世不会总是一帆风顺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挫折就是人生道路上的障碍D.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挫折2.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遭遇了人生挫折,应该( A )①善于调整心态,正视挫折②学会自我安慰,顺其自然③强调客观因素,自暴自弃④保持乐观态度,勇于应对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3.“人生如同调味瓶,酸甜苦辣伴你行。

万事难尽遂人愿,何不高歌去探求。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D )A.生活中只有挫折,没有欢乐B.我们不应该对生活抱有美好的幻想C.挫折越多越好D.人生难免有挫折,要坦然面对挫折,积极进取4.小平在上小学时成绩非常优秀,进入初中后,由于学习难度加大,竞争对手越来越强,成绩下降了,老师对他的表扬也越来越少,因此,他整日闷闷不乐。

小平战胜挫折的正确方法有( B )①冷静分析原因,找准战胜挫折的突破口②面对挫折急躁不安,一蹶不振③主动寻求家长或朋友的帮助④承认挫折,任其发展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5.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一场重病夺去她的视力和听力,随后她又失去了说话的能力,然而她没有消沉,她凭着顽强的毅力,靠学习盲文,以优越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并掌握了五种文字,出版了14部著作。

这说明( A )A.面对挫折需要发现、挖掘自己生命的力量B.有挫折就会有成功,不经历挫折的人不会成才C.导致挫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D.只有伟人才会遭遇挫折,身处逆境6.张海迪说:“生命很痛,但痛我也要活着,我要活得好好的,我还要活出生命的诗意。

”这启示我们不管是面对顺境还是逆境,都要( C )A.处处为自己着想,一切为了自己的幸福快乐B.处处为他人着想,完全不要考虑个人利益C.尊重、珍爱自己的生命,悦纳自己的生命D.知足常乐,不必追求自我超越7.一位老农养着一匹老马。

一天,老马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深坑,发出一声声哀鸣。

望着深坑里的老伙计,老农痛心而无奈,他知道自己无力救出老马,但又不忍心它因痛苦而死,于是决定往坑里填土,尽快结束老马的生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