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18年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真题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8年温州市中考科学试题与答案(word精编版)

2018年温州市中考科学试题与答案(word精编版)

2018年温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本草纲目》用“部”、“类”等分类等级对药用动物进行了分类,其中将畜类、兽类、鼠类等归入兽部,其特征是“具有四足,全身被毛,胎生”。

则兽部相当于动物分类中的()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2.“柴、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柴(纤维素) B.米(淀粉) C.油(脂肪) D.盐(氯化钠)3.植物细胞吸水与液泡中的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有关。

如图所示细胞结构模式图中,表示液泡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放电4.雷雨天气时,氮气可逐步转化为硝酸盐,其关键反应为:N2+O2 =====2NO该反应属于()A. 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5.古诗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花是某些苔藓植物的结构,并不是真正的花。

关于苔藓植物和牡丹的生殖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均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B.两者均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C.苔藓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牡丹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D.苔藓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牡丹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6.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4O3N2),茶氨酸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其中①表示的元素是()A. 碳B. 氢 C.氧 D. 氮7.下列实物连接与电路图相符合的是(水果电池的铜片为正极、锌片为负极)()8.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

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A. 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9.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若要改变视野亮度,可调节()A. 物镜转换器 B.细准焦螺旋 C.粗准焦螺旋 D.反光镜10.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给电动机供电以调节百叶窗的开合。

2018年温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温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副标题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柴、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 柴(纤维素)B. 米(淀粉)C. 油(脂肪)D. 盐(氯化钠)【答案】D【解析】解:A、柴(纤维素)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A错;B、米(淀粉)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B错;C、油(脂肪)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C错;D、盐(氯化钠)中不含有碳元素,属于无机物,故D正确。

故选:D。

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

本题考查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难度不大,解答本题要掌握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与联系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

2.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茶氨酸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其中①表示的元素是()A. 碳B. 氢C. 氧D. 氮【答案】A【解析】解:茶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14):(16×3):(14×2)=84:14:48:28,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而图示中①所占质量分数最大,所以①表示的是碳元素。

故选:A。

根据物质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

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A. 甲、乙B. 甲、丙C. 乙、丙D. 甲、乙、丙【答案】C【解析】解:由图示可知,在乙、丙中都含有未溶解的樟脑晶体,是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

故选:C。

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分析判断,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2018年温州市中考科学试题卷

2018年温州市中考科学试题卷

浙江省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温州卷)科学试题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 2015年2月,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绿叶海天牛”的动物在摄取藻类后,能够将藻类的某一细胞结构置于自己的细胞内,从而使自身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该细胞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液泡D.叶绿体2.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棱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D.受力面积有关3.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

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4.小明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生态球,将其置于光线良好的地方,两天后发现瓶内的生物仍生长良好,但水中的pH明显下降。

若要让瓶内各种生物存活时间较长,应适当增加A.水草数量B.小鱼数量C.螺蛳数量D.微生物数量5.某同学将烧杯和量筒置于同一环境中,分别装入20毫升液体(如图)。

一段时间后,剩余液体体积最少的是6.钛( Ti)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要金属。

工业上制钛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高温Ti十2 MgCL4,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7.下列“宇宙层次结构”概念图,正确的是球的高度关注。

下列预防埃博拉病毒病流行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S l,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榨汁。

下列电路图符合上述要求的是14.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

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6. 2015年4月,尼泊尔发生8.I级地震,再次引发人们对地震的高度关注。

(1)地震和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引发地壳运动最主要的原因是板块的。

(2)科学家通过地震仪(如图)测量、分析地震。

发生地震时,地震仪的底盘会随地表晃动,而重锤由于具有几乎保持静止,因此记录笔便会在转筒上画出相关图像。

2018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2018•温州)“柴、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 .柴(纤维素)B .米(淀粉)C .油(脂肪)D .盐(氯化钠)2.(2018•温州)雷雨天气时,氮气可逐步转化为硝酸盐。

其关键反应为:N 2+O 2放电¯2NO .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3.(2018•温州)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 7H 14O 3N 2),茶氨酸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其中①表示的元素是( )A .碳B .氢C .氧D .氮4.(2018•温州)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

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A .甲、乙B .甲、丙C .乙、丙D .甲、乙、丙5.(2018•温州)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下列容器与所盛溶液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用铁制容器盛盐酸B .用铜制容器盛盐酸C .用铁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D .用铜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二、解答题(共5小题,每空2分)6.(4分)(2018•温州)我国用新技术提纯了稀有金属铼(Re ),为航空航天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制造提供了重要原料。

(1)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2)高铼酸钠(NaReO4)是铼的重要之一。

高铼酸钠中铼元素的化合价为。

7.(6分)(2018•温州)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历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被证实是CO2。

资料二:1754年,布菜克将石灰石煅烧首次制得CO2,并完成了如图1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浙江省温州市2018年中考科学(化学部分)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2018年中考科学(化学部分)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2018年中考科学(化学部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柴、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柴(纤维素)B.米(淀粉)C.油(脂肪)D.盐(氯化钠)【答案】D【解析】属于无机物的是盐(氯化钠),柴(纤维素)、米(淀粉)、油(脂肪)均属于有机物。

故选D。

2.雷雨天气时,氮气可逐步转化为硝酸盐,其关键反应为:N2+O22NO。

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答案】A【解析】N2+O2放电2NO,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一种物质。

点睛∶化合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

3.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茶氨酸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其中①表示的元素是A.碳B.氢C.氧D.氮【答案】A【解析】茶氨酸(C7H14O3N2),茶氨酸中各元素质量比为12×7∶14∶16×3∶14×2=42∶7∶24∶14,①表示的元素是碳。

故选A。

点睛∶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确定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4.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

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甲、乙、丙【答案】C【解析】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乙和丙,均有未溶解的晶体。

故选C。

点睛∶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看溶液中是否有未溶解的晶体,如果有未溶解的晶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5.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下列容器与所盛溶液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铁制容器盛盐酸B.用铜制容器盛盐酸C.用铁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D.用铜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答案】B【解析】A、用铁制容器盛盐酸,铁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排在氢前面,与盐酸反应;B、用铜制容器盛盐酸,铜排在氢后面,与盐酸不反应;C、用铁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铁比银活泼,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D、用铜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铜比银活泼,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2018年温州市中考科学真题及答案(word精编版)

2018年温州市中考科学真题及答案(word精编版)

2018年温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本草纲目》用“部”、“类”等分类等级对药用动物进行了分类,其中将畜类、兽类、鼠类等归入兽部,其特征是“具有四足,全身被毛,胎生”。

则兽部相当于动物分类中的()A.两栖类B.爬行类C.鸟类D.哺乳类2.“柴、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柴(纤维素)B.米(淀粉)C.油(脂肪)D.盐(氯化钠)3.植物细胞吸水与液泡中的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有关。

如图所示细胞结构模式图中,表示液泡的是()A.甲B.乙C.丙D.丁4.雷雨天气时,氮气可逐步转化为硝酸盐,其关键反应为:N2+O2 =====2NO该反应属于()A. 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5.古诗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花是某些苔藓植物的结构,并不是真正的花。

关于苔藓植物和牡丹的生殖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均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B.两者均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C.苔藓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牡丹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D.苔藓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牡丹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6.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4O3N2),茶氨酸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其中①表示的元素是()A. 碳B. 氢C.氧 D. 氮7.下列实物连接与电路图相符合的是(水果电池的铜片为正极、锌片为负极)()8.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

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A. 甲、乙B.甲、丙C.乙、丙D.甲、乙、丙9.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若要改变视野亮度,可调节()A. 物镜转换器B.细准焦螺旋C.粗准焦螺旋 D.反光镜10.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给电动机供电以调节百叶窗的开合。

中考真题-2018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真题

中考真题-2018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化学真题

2018年浙江省温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一、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柴、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柴(纤维素) B.米(淀粉)C.油(脂肪) D.盐(氯化钠)2.雷雨天气时,氮气可逐步转化为硝酸盐,其关键反应为:N2+O22NO。

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3.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茶氨酸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其中①表示的元素是A.碳 B.氢 C.氧 D.氮4.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

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5.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下列容器与所盛溶液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铁制容器盛盐酸 B.用铜制容器盛盐酸C.用铁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 D.用铜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二、填空题(本题有2小题,每空2分,共10分)6.我国用新技术提纯了稀有金属铼(Re),为航空航天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制造提供了重要原料。

(1)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则其核外电子数为_____。

(2)高铼酸钠(NaReO4)是铼的重要之一,高铼酸钠中铼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7.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历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被证实是CO2。

资料二:1754年,布莱克将石灰石煅烧首次制得CO2,并完成了如下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1)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

(2)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018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科学真题及参考解析

2018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科学真题及参考解析

浙江省温州市二○一八年初中学业考试暨高中阶段统一招生考试科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2018•温州)下列实物连接与电路图相符合的是(水果电池的铜片为正极、锌片为负极)()2.(2018•温州)某智能百叶窗的叶片上贴有太阳能板,在光照时发电,给电动机供电以调节百叶窗的开合。

该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A.电能→机械能→光能B.光能→机械能→电能C.光能→电能→机械能D.机械能→电能→光能3.(2018•温州)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

下列能改变像位置的是()A.竖直上移玩具鸟B.竖直下移平面镜C.人向平面镜靠近D.像与镜间放一木板4.(2018•温州)如图所示的小制作中,装置A中有磁铁和可转动的线圈,当有风吹向风扇时扇叶转动,引起灯泡发光,装置A的工作原理是()A.通电线圈周围存在磁场B.电磁感应C.通电线圈能在磁场中转动D.磁极间相互作用5.(2018•温州)如图为吸盘式挂杆,将吸盘压在瓷砖上排尽其中的空气,挂杆就能被固定在瓷砖上,挂有平底锅的挂钩沿光滑水平横杆从P点开始向吸盘B移动,若吸盘与横杆的重力、吸盘大小均忽略不计,设挂钩与吸盘A的距离为L,则吸盘B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与L的关系图象为()二.填空题6.(2018•温州)2018年5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四号”的中继星﹣﹣“鹊桥号”,它将成为“嫦娥四号”与地球间的“通信桥梁”。

(1)“鹊桥号”质量为448千克,发射后随火箭竖直升空1000米的过程中,“鹊桥号”需克服重力做功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温州市2018年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真题试题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1.“柴、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A.柴(纤维素)B.米(淀粉) C.油(脂肪) D.盐(氯化钠)
2.雷雨天气时。

氮气可逐步转化为硝酸盐。

其关键反应为:N
2+O
2
2NO.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3.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
7H
14
O
3
N
2
),茶氨酸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其中①表示的
元素是()
A.碳B.氢C.氧D.氮
4.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

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甲、乙、丙
5.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下列容器与所盛溶液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铁制容器盛盐酸B.用铜制容器盛盐酸
C.用铁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D.用铜制容器盛硝酸银溶液
二、解答题(共5小题,每空2分)
6.(4分)我国用新技术提纯了稀有金属铼(Re),为航空航天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制造提供了重要原料。

(1)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2)高铼酸钠(NaReO
)是铼的重要来源之一,高铼酸钠中铼元素的化合价为。

4
7.(6分)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历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

2
,并完成了如图1所示的物质转化资料二:1754年,布菜克将石灰石煅烧首次制得CO
2
研究。

资料三: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

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1)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3)如图2,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0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a缓慢通入300毫升CO
.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简中收集到的水约为毫升。

2
8.(6分)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酶均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为比较两者的催化能力,小明按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1.5毫克过氧化氢酶和8毫升蒸馏水加入容器中,搅拌后塞紧橡皮塞。

②用注射器A从容器中抽出2毫升气体,用注射器B将2毫升H
2O
2
溶液注入容器中,采
集数据。

直至反应结束。

③用3.1毫克、3.6毫克过氧化氢酶及1.5毫克、5.6毫克、10.7毫克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验,获取数据如图乙。

(1)步骤②将注射器B中的2mL H
2O
2
溶液全部注入容器前,用注射器A先从容器中抽
出2毫升气体,其目的是。

(2)小明分析相关数据,得出“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的催化能力比二氧化锰强”这一结论,其依据是。

(3)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氢分解为放热反应。

小明推测: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可能导致实验过程中过氧化氢分解突然变慢。

请说明其理由:。

9.(6分)海螵蛸是一味中药,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

①在锥形瓶中加入质量为m的海螵蛸粉末,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

在烧杯中加人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称量烧杯及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m
1
②先打开止水夹,再打开分液深斗活塞,滴加盐酸并及时关闭活塞。

完全反应后,再次
称量烧杯及其中液体的总质量m
2。

③利用m
2与m
1
的差值,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再计算海螵蛸中碳酸钙的含量。

(1)海螵蛸具有治疗胃酸过多、能为骨质发育提供重要元素的功效,其原因是。

(2)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往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水。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

观察到,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下列情况会导致海螵蛸中碳酸钙质量分数测量值偏小的是(可多选)。

A.海螵蛸中滴加盐酸过量
B,锥形瓶内部分水蒸气随二氧化碳逸出
C.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有二氧化碳残留
D.反应速度过快,大量气泡从氢氧化钠溶液中溢出
10.(4分)工业生产常用“苛化法”制取氢氧化钠其原料为碳酸钠、石灰乳[由Ca(OH)2
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大致流程如图1。

科学兴趣小组模拟上述流程,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钠。

(1)实验室进行“操作1”时,需要用到下列器材(图2)中的(可多选)。

(2)制备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
+Ca(OH)
2
=2NaOH+CaCO
3
↓.将53克溶质质
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与17克石灰乳混合,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出计算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1.“柴、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柴(纤维素)B.米(淀粉) C.油(脂肪) D.盐(氯化钠)
【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

【解答】解:A、柴(纤维素)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A错;
B、米(淀粉)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B错;
C、油(脂肪)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C错;
D、盐(氯化钠)中不含有碳元素,属于无机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难度不大,解答本题要掌握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与联系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

2.雷雨天气时。

氮气可逐步转化为硝酸盐。

其关键反应为:N
2+O
2
2NO.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分析】N
2+O
2
2NO,该反应为“多变一”,为化合反应。

【解答】解:N
2+O
2
2NO,该反应为“多变一”,为化合反应。

故选:A。

【点评】根据基本反应的定义解答。

3.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
7H
14
O
3
N
2
),茶氨酸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如图所示。

其中①表示的
元素是()
A.碳B.氢C.氧D.氮
【分析】根据物质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茶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14):(16×3):(14×2)=84:14:48:28,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而图示中①所占质量分数最大,所以①表示的是碳元素。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

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甲、乙、丙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分析判断,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