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检测计划
材料送检计划

材料送检计划一、引言。
材料送检计划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对原材料进行送检检验的计划。
送检计划的制定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送检计划的必要性、制定流程、执行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必要性。
1. 保证产品质量。
送检计划的制定可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从而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产品次品率增加、客户投诉等问题。
2.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送检计划,可以及时发现原材料的质量问题,避免因为原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生产线停机、生产进度延误等情况,提高生产效率。
3. 降低生产成本。
送检计划可以有效地控制原材料的质量,避免因为质量问题导致的废品率增加、返工率增加等问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三、制定流程。
1. 确定送检标准。
首先,根据产品的要求和国家标准,确定原材料的送检标准,包括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指标。
2. 制定送检频次。
根据原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情况,制定送检的频次,一般可以根据供应商的信誉度、历史质量记录等情况来确定送检频次。
3. 选择送检样本。
确定送检样本的选择规则,包括从每批原材料中抽取的样本数量、抽样方法等。
4. 制定送检计划。
根据送检标准和送检频次,制定具体的送检计划,包括送检时间、送检地点、送检人员等信息。
四、执行措施。
1. 严格执行送检计划。
对于制定的送检计划,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送检时间、送检地点等信息。
2.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对于送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处理,包括对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对供应商的追责等。
3. 完善记录。
对于每次送检情况,必须完善记录,包括送检样本信息、送检结果、处理情况等,以备日后查阅。
五、总结。
送检计划的制定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严格的送检计划,才能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因此,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重视送检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以确保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
原材料质检工作总结与计划

原材料质检工作总结与计划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材料的质量问题越发受到重视。
作为原材料供
应链中的重要环节,质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中,我们对原材料进行了全面的质检工作,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不足,同时也制定了新的计划,以进一步提高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首先,我们对过去一段时间的质检工作进行了总结。
通过对原材料的抽样检测
和实验室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有些原材料存在着质量不稳定的情况,而有些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也存在一定的漏洞。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甚至可能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造成威胁。
基于对过去工作的总结,我们制定了新的质检计划。
首先,我们将加强对供应
商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他们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标准,并对原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筛选。
其次,我们将引进新的检测设备和技术,以提高质检的准确性和效率。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质检工作的重视和专业水平。
在新的质检计划下,我们相信原材料的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生产过程将更
加稳定和可靠。
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总结和完善质检工作,以适应市场和技术的变化。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原材料的质量将得到有效保障,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原材料送检计划范文

原材料送检计划范文一、引言原材料的质量对于产品的最终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需要制定原材料送检计划,对原材料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达到产品要求的质量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原材料送检计划的制定过程和注意事项。
二、制定原材料送检计划的目的1.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产品质量的要求;2.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中的质量问题;3.降低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经济损失;4.保障产品的良好声誉。
三、原材料送检计划的制定过程1.明确送检的原材料类型首先需要明确要送检的原材料类型,例如钢材、塑料、化工原料等,这些原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质量标准,需要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和检测设备。
2.确定检验的指标和要求根据产品设计和质量标准,明确所需检验的原材料的指标和要求,包括外观、尺寸、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指标和要求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选择检验方法和设备根据原材料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和设备。
不同的原材料可能需要不同的检验方法,例如光学显微镜、拉力试验机、质谱仪等。
4.制定检验计划和流程根据原材料的特性和要求,制定具体的检验计划和流程。
确定每批原材料的抽样数量和抽样点,以及检验的顺序和方法。
同时,制定检验记录表格和报告模板,以便进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5.确定检验频率和样品数量根据原材料的重要性和供应商的信誉度,确定原材料的送检频率和样品数量。
重要的原材料应进行更频繁的检验,并增加抽样数量,以降低质量风险。
6.建立供应商的评价体系建立供应商的评价体系,根据其提供的原材料质量情况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排名。
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要及时通知供应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注意事项1.原材料的送检应在原材料到货后尽快进行,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2.检验设备应进行定期的校验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3.检验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正确的检验知识和技能;4.检验结果应进行记录和保存,以备后续的追溯和分析;5.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要及时通知供应商并协商解决办法。
材料检测计划

材料检测计划一、引言。
材料检测是产品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原材料的检测,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原材料质量问题而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材料检测计划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至关重要。
二、目的。
本材料检测计划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产品制造的要求,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三、范围。
本计划适用于所有涉及原材料采购的生产制造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的采购、接收、存储和使用等环节。
四、检测内容。
1. 原材料外观检测,对原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形状、表面是否有异物等。
2. 物理性能检测,对原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如强度、硬度、密度等。
3. 化学成分检测,对原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确保符合产品制造的要求。
4. 可溶性物质检测,对原材料中的可溶性物质进行检测,以确保不会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
5. 微生物检测,对易受微生物污染的原材料进行微生物检测,以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五、检测方法。
1. 外观检测,采用肉眼观察和比对标准样品的方式进行检测。
2. 物理性能检测,采用相应的物理性能测试设备进行检测。
3. 化学成分检测,采用化学分析仪器进行检测。
4. 可溶性物质检测,采用相应的溶解度测试方法进行检测。
5. 微生物检测,采用微生物培养和计数法进行检测。
六、检测频率。
1. 对于常规原材料,每批次进货时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2. 对于特殊原材料,根据产品制造要求和供应商的信誉度确定检测频率。
七、检测记录。
对每次原材料检测的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检测时间、检测人员、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等。
八、检测责任。
由专门的质量检测人员负责原材料检测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九、检测结果处理。
1. 对于合格的原材料,及时进行入库并标注检测合格标识。
2. 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立即通知供应商并要求退换货,同时对相关产品进行追溯和处理。
十、改进建议。
定期对材料检测计划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确保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原材料检验计划范文

原材料检验计划范文一、背景介绍原材料是指用于生产过程中所需物料的原始物质,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
为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必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原材料检验计划。
本文将对原材料检验计划进行详细阐述。
二、目的和原则1.合理性原则:设计一个符合实际情况并具有可行性的检验计划,避免过度或不足的检验工作。
2.系统性原则:根据产品生产的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检验,确保每一批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可靠。
3.统一性原则:制定统一的检验标准和检测方法,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三、检验项目和方法1.检验项目检验项目根据原材料的不同特性和产品生产要求而确定,主要包括外观检验、理化指标检验、功能性能检验等方面。
具体项目可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进行具体制定。
2.检验方法检验方法应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进行选择,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目视检查、质量检验设备检验、化学分析、物性分析、功能性能测试等。
四、检验频率和样品数量1.检验频率检验频率根据原材料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来确定,一般来说,原材料的检验频率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产品使用状态、原材料使用频次、季节性变化等。
2.样品数量样品数量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原材料的批量、检验的对象和检验方法的要求等多个方面。
一般来说,适当增加样品数量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五、检验标准检验标准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产品质量标准进行制定,并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制定检验标准时,应考虑到原材料适应产品的特性和使用环境,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六、检验流程1.样品采集样品采集应遵循科学、规范、公正的原则进行,确保采样过程的可追溯性和可靠性。
2.样品送检样品送检应按照计划进行,并确保样品的安全和真实性。
3.检验记录和报告检验结果应按照检验计划要求进行记录和报告,并做好相应的归档工作。
七、质量控制1.引进优质原材料供应商和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
原材料的、中间产品的检测计划清单

原材料、中间产品检测计划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xx工程项目经理部年月日1、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检验和试验对本工程使用的工程材料,由厂家提供质保书,按设计、施工规范进行抽样检验。
原材料检验程序如下:(1)本工程使用的钢材、水泥、砂、石、止水等材料按照设计和有关规范的要求,取样送到建设单位认可的检测单位进行检验和试验。
主要送检项目包括:a、钢筋、水泥、砂、碎石等材料常规化验项目;b、砼配合比试验;1)水泥①选用水泥的标号应与设计标号相符。
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所采用的水泥其标号不小于设计标号。
②水泥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测报告,并应对品种、标号、包装、数量、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为确保质量,承包人对每批运进工地的水泥,必须抽样进行品质复验(每200t同品种同标号水泥为一取样单元,不足200t 也作为一取样单元,应从20个不同部位水泥中等量取样,混合均匀作为样品,总数不少于20kg),并将复查试验成果资料报监理部审批。
③水泥的品质(氧化镁及三氧化硫的含量、烧失量、细度、安定性、强度等)指标,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及部颁有关标准的规定。
2)块石①砌体所用的块石,必须质地坚硬,石质均匀,无风化剥落和裂纹。
②严禁采用风化岩、石灰岩作为砌筑石料,如发现风化岩、石灰岩石料进入砌体,必须立即拆除。
③用作砌体的块石,块厚大于20cm,上下两面大致平行、平整,无边角、薄边。
④砌体镶面应一律采用粗块石,主面石块最小长度(宽度)不小于300mm,其外露面应平整美观。
⑤进入砌筑面的石料需经过浸水或冲洗处理,其表面应呈湿润状态。
⑥表面附有黄皮、斑锈的石料需凿除干净方准用于砌筑。
石料表面附着油污、泥浆者必须清洗干净,油污无法清除的石料不准用于砌筑。
3)粗骨料(碎石)①用作骨料或反滤料的碎(砾)石,要求质地坚硬,其抗压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②对含有碱活性骨料、黄锈和钙质结核等粗骨料,应进行专门试验论证,确认其对砼质量无有害影响时,将试验论证资料报监理部审批后,方可使用;③根据设计要求,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小于15 %,含泥量小于2%,其它品质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粗骨料的品质要求④骨料应按组成的不同粒径分别堆存,严禁相互混杂及混入泥土;装卸时粒径大于40㎜的粗骨料净落差不应大于3m。
材料送检计划

材料送检计划一、引言。
材料送检计划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对原材料进行送检的计划安排。
送检计划的制定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和管理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地避免因原材料质量问题而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产品质量。
二、送检计划的制定。
1. 确定送检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原材料的送检标准,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外观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送检标准,明确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2. 制定送检频率。
根据原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情况,确定送检的频率。
一般来说,对于关键原材料和易受环境影响的原材料,送检频率应该较高,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确定送检内容。
明确需要送检的原材料种类和数量,确定送检的内容和范围。
在制定送检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合理安排送检内容,以确保全面覆盖所有关键原材料。
4. 制定送检流程。
建立完善的送检流程,包括送检申请、送检样品采集、送检样品检测、检测结果评定等环节。
确保送检流程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提高送检效率,减少人为失误。
三、执行送检计划。
1. 送检申请。
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提出送检申请。
送检申请应包括送检原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送检标准等信息,以便实验室进行相应的检测。
2. 送检样品采集。
生产部门根据送检计划和申请,负责采集送检样品。
在采集过程中,需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避免因样品采集不当而导致的检测结果失真。
3. 送检样品检测。
实验室根据送检标准,对送检样品进行检测。
检测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测结果评定。
实验室根据检测结果,评定送检样品的合格性。
对于合格的样品,及时通知生产部门进行接收和使用;对于不合格的样品,需要及时通知生产部门进行处理,并追溯原材料的使用情况,以确保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四、总结。
送检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和管理至关重要。
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检测计划规程

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检测计划规程中间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原材料经过一些化学或物理变化生成的中间产物。
对于工程生产中的中间产品,为保证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测。
下面就对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检测计划的规程进行的详细阐述。
一、检测项目针对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必须进行以下检测项目:1.成分分析:根据产品生产工艺,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方法,对中间产品主要成分进行分析测试。
通常包括元素分析、有机物测定、杂质检测以及其他特殊分析。
2.纯度分析:针对中间产品关键中间体,进行纯度分析,确保产品符合生产要求,最终达到产品质量标准。
3.质量指标分析: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针对中间产品的质量指标,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测试。
通过对产品的粘度、吸水率、比重等指标进行检测,确保中间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4.性能检测:针对产品的主要性能参数,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方法,对产品进行性能检测。
如强度、稳定性、耐腐蚀性、抗氧化性等性能参数。
二、检测频率为确保工程原材料中间产品质量、整个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及稳定性,必须设立检测频率。
各生产车间应根据生产需要和生产规模,确定中间产品的检测频率,以保障后续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通常,中间产品的检测频率应遵循以下原则:1.针对生产车间进行环境影响风险评估;2.中间产品在生产流程中所占的比例;3.关键生产环节的检测项目;4.检测频率的调整应根据生产环境和其他变动因素进行适当调整。
三、检测机构和设备针对中间产品的检测应由专业检测机构进行监测,同时需要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检测流程和计划。
通常,中间产品的检测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检测机构认证的要求;2.具备完善的检测设备和条件,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检测机构应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中间产品检测流程,确保产品检测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四、检测结果处理针对中间产品的检测结果,应建立完善的检测结果处理流程,确保检测结果充分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检验计划工程名称:凤凰城A组团三期(卡路屯周边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10#楼建设单位:牡丹江市城投置业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黑龙江牡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16 年 6 月 15 日原材料检验计划牡丹江市凤凰城A组团三期(卡路屯周边地块棚户区改造)10#楼工程,位于牡丹江市卡路屯,牡海大桥北侧,正负零绝对高程为;室内外高差米;地上十五层,一层为车库及商业网点层高米,二至十五层住宅层高2.9米,总户数112户;建筑主体结构为剪力墙结构,高层主体外裙房为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为:,本工程长,宽,高45m。
建筑结构类别为丙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建筑防火分类为高层二类,耐火等级为二级。
门窗工程采用单框三玻塑钢窗,屋面防水等级为Ⅰ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25年。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对检测单位的评审,建设单位委托牡丹江科佳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2、设计概况3、工程结构概况:二、编制依据凤凰城A组团三期10#楼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011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J50081—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黑龙江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B23《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取样规范》GB/T14684三、试件、试块制作送检要求1、所有材料进场均应提供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进场数量文件,并对材料的外观,尺寸规格,等做详细检查。
材料供货方负责提供各种原材料的合格证、进场数量等文件,并交于质量检查员、监理工程师,对各种原材料凭经验作初步的质量检查。
资料员接收证明文件,按照规范规定的取样方法、数量,通知监理单位见证取样,并填写见证取样记录、试验送检委托单,统计备案后及时送检。
试验结果出来后将试验报告、合格证、取样记录交资料员备案,试验送检委托单留底。
试块、试件的制作、管理由技术员负责。
技术员按规定留置试块、试件。
内业员对试块、试件的监督、检查,并填写见证取样记录、统计表、试验委托单,内业员负责及时送检和各种材料的收集、传递,资料整理由资料员负责,交接时办理收文记录,内业员签字,项目工程师负有领导责任。
2、资料员要协调好检测单位的工作,并向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时反馈信息。
3、取样及送样的程序施工单位试验人员应在监理旁站人员在场的情况下,现场进行原材料取样工作和试块的制作工作。
施工单位试验人员应对试样进行保护,并和旁站监理一起将试样送至检测单位或采取有效的封样措施送样。
送样检测时,须有送检单位填写委托单,施工单位实验人员、旁站监理应在试验委托单上签名。
四、材料取样标准1、钢筋混凝土用钢热轧光圆钢筋依据标准: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金属拉伸试验试样GB/T6397-86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2010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GB2975-1998试验项目:拉伸试验、弯曲试验、重量偏差。
取样数量:拉伸2根、弯曲2根。
5根500mm,3根300mm取样批量: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为一批,每批重量30t。
取样方法:从每批盘条中任选2盘钢筋,分别切取弯曲试件各1根,从其中一盘钢筋切取拉伸试样1根,试样从盘条端头500mm处切取。
复验及判定规则:当检验项目中有一项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有关规定时,从同一批钢筋中重新加倍随机取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
复验结果中如仍有一项不合格时,则判该批为不合格品。
委托单:注明委托单位、委托人、建设单位、工程名称、使用部位、钢筋的公称直径、牌号、代表数量、生产厂名、生产批号或合格证编号等。
实行有见证取样试验时,写明见证人姓名及编号。
2 、热轧带肋钢筋依据标准: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金属拉伸试验试样GB/T6397-86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2010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GB2975-1998试验项目:拉伸试验、冷弯试验、重量偏差。
取样批量: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为一批,每批重量30t。
取样数量:拉伸2根、弯曲2根。
5根500mm,3根300mm取样方法:从每批盘条中任选两根钢筋分别切取拉伸、冷弯试样各1根。
试样从钢筋端头500mm处切取。
复验及判定规则:当检验项目中有一项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有关规定时,则应从同一批钢筋中重新加倍随机取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
复验结果中如仍有一项不合格时,则判该批为不合格品。
委托单:注明委托单位、委托人、建设单位、工程名称、工程部位、钢筋的公称直径、牌号、代表数量、生产厂名、生产批号或合格证编号等;用作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时注明其抗震等级;实行有见证取样试验时,写明见证人姓名及编号。
3、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依据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T27-2001试验项目:工艺试验和现场试验:拉伸试验。
取样数量: 3个。
取样批量工艺试验:工程开工正式焊接前,参与施焊的焊工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
现场试验: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以300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作为一批;在房屋结构中,应在不超过二楼层中300个同钢筋级别的接头为一批;当不足300个接头时,仍作为一批。
取样方法:从每批各种规格接头中分别随机切取3个接头试件。
取样长度:拉伸试样:10d+230mm;冷弯试样:15d+150mm;复验及判定规则工艺试验:当试验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时,调整参数,重新焊接试样试验,直至满足规定要求为止。
现场试验:当3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小于该牌号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且至少有2个试件断于焊缝之外,并呈延性断裂(当接头试件虽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但其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抗拉强度的倍时,可按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之外,呈延性断裂对待)时,评定该批接头的抗拉强度合格;当试验结果有2个试件抗拉强度小于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或3个试件均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则一次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当试验结果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或2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断裂,其抗拉强度均小于钢筋规定抗拉强度的倍时,应再切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当仍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或有3个试件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小于钢筋规定抗拉强度的倍时,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委托单:注明委托单位、委托人、建设单位、工程名称、取样部位、钢筋的公称直径、牌号、焊接方式、代表接头数量、焊工姓名、上岗证号、考试合格证号;实行有见证取样试验时,写明见证人姓名及编号。
4、常用水泥依据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水泥取样方法GB/T12573-2008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方法GB/T750-92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 1345-200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l346-201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1SO法)GB/T17671-200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试验项目: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细度。
取样数量:不少于12kg。
取样批量混凝土结构用水泥: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
砌体砂浆用水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的水泥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装饰装修用水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类型的水泥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取样方法:用取样管取样,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亦可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或20袋中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拌和均匀分成两等份,一份送验,一份密封保存备复验用。
样品包装方法:用水泥袋和铁桶密封包装。
复试和判定规则: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第化学指标、7.3.1委托单:注明委托单位、委托人、建设单位、工程名称、工程部位、水泥品种、等级、代表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编号或质量证明书编号等;实行有见证取样试验时,写明见证人姓名及编号。
5 、砂子依据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建筑用砂GB/T14684-2011试验项目: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堆积密度、表观密度。
取样数量:不少于22kg。
取样批量:同产地、同规格,用大型工具(如火车、汽车等)运输的,以400m3为一验收批。
取样方法:从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
然后从各部位不同深处抽取大致相等的砂共8份,组成一组样品,每份11 kg以上。
将选取的砂样放在干净的水泥地面上,用水湿润,用铲拌匀,堆成20mm厚砂层圆堆,将圆堆划十字线平分成四份,弃去其中成对角的两份,把所剩的两份如上方法重新操作,将所剩不少于22 kg的砂样用净袋装好送试。
复试和判定规则:检验后若有一项性能指标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则应从同一批产品中加倍取样,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项目进行复验,复验后,该项指标符合规定要求时,可判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委托单:注明委托单位、委托人、建设单位、工程名称、工程部位、砂的类别、规格、代表数量、生产厂家、质量证明书编号等。
6、碎石或卵石依据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建筑用碎石、卵石GB/T14685-2006试验项目: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堆积密度、表观密度。
取样数量:最大粒径不大于25 mm的40kg,最大粒径~40mm的80kg。
取样批量:同产地、同规格,用大型工具(如火车、货船或汽车)运输的,以400m3为一批。
取样方法:从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各部位不同深处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共15份(在料堆顶部、中部、底部各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
每份按石子最大粒径分别取5 kg以上或10kg以上,按四分法缩分成试样40kg或80kg,用净袋装好送试。
复试和判定规则:检验后若有一项性能指标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则应从同一批产品中加倍取样,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项目进行复验,复验后,该项指标符合规定要求时,可判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