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一

合集下载

教育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一

教育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一

《教育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一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_ 成绩:_______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分布特征进行估计、推测为抽样推断。

2、按照数据来源分,班级数、人数等是点计数据。

3、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中,Z=-2到Z=+2之间的面积为0.9545,Z=-3到Z=+3之间的面积为0.9973。

4、频数分布表上各组分数数值小的为下限。

5、成绩测验的功能在于测量某人在某方面目前实际的成绩。

6、从标准化程度来说,教师自编测验属于非标准化测验。

7、为揭示实验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在实验之前所制订的实验计划称为试验设计。

8、取值个数有限的(可数的)数据,称为间断型随机变量,该数据可以用小数表示。

9、从密切程度上看,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接近0,但不等于0,说明这两个变量之间属于关系不密切。

10、标准正态分布曲线的确定是以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 1 。

11、X2(卡方)值永远是正的,它具有可加性,其大小随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的大小而变化。

12、分层取样是将总体划分成几个部分,然后从各层中随机抽样的方法。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对某幼儿园中男生32人,女生26人选择A、B、C三种不同玩具的人数作复式多边图,其纵轴尺度应当为:a、频数b、频数百分比c、人数d、次数(A)2、对某校男女学生的思想品德用五级记分法记分,各等级人数可以用什么图表示?a、复式直条图b、复式直方图c、单式直条图d、单式直方图( A )3、欲对一一匹配成的15对幼儿用新旧两种教法进行记忆能力训练,后期对平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这两个组是:a、独立大样本b、独立小样本c、相关大样本d、相关小样本( D)4、对某幼儿园大、中、小班幼儿智力水平及其家长文化程度调查后,形成5x3列联表,对两者有无关系进行检验,这属于:a、单向表卡方检验b、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c、Z检验d、双向表卡方检验( D)5、对13名男同学和9名女同学的化学成绩作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时,查t值表寻找临界值,自由度df是:a、19b、20c、21d、22 ( B)6、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研究对象的所有个体(个体数多至无法确定),该个体的总和称为:a、样本b、个体c、有限总体d、无限总体( D)7、对某幼儿园中男生32人,女生26人选择A、B、C三种不同玩具的人数作复式多边图,其纵轴尺度应当为:a、频数b、频数百分比c、人数d、次数( A )8、名称量表上的数字具有什么特性:a、等比性b、等距性c、等级性d、区别性( D)9、高三会考(毕业考)属于:a、能力倾向测验b、常模参考性测验c、目标参考性测验d、诊断测验( C )10、百分等级量表是以为参照点,以百分等级为单位的量表。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一一、简答与计算1.编写教育测验试题时需要遵循哪些要求?答:设计教育测验时要考虑:确定测验的目的;确定测验的属性;明确测验的性质和用途;明确测验对象;分析测验目标。

2.学生的情感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哪些层次?如何测量?答:根据按布卢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接受、反应、估价、组织和性格化五个层次。

第一,学生的情感目标很难用学生的外显行为来描述;第二,情感目标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使用“态度”、“兴趣”、“习惯”、“价值观”等概念来表达;第三,测量情感目标的试题答案无严格意义上的正误之分,常以量表或问卷的方式进行;3.如何确定测验试题的难度水平?答:测验题目难度水平的确定,取决于测验的目的、性质和题目的形成。

如果测验是为了了解被试在某方面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只要认为是重要的内容就可以选用。

如果测验目的是为了选拔,测验的平均难度就应该和选拔率大致相同。

一般情况下,测验的平均难度应保持在0.5左右并且各项目间应有一个合理的难度梯度。

4.填空题编制的原则是什么?答:第一,所空出的应是关键字词,且与上下文有密切的联系。

第二,空白处不要太多,以免句子变得支离破碎。

第三,尽量将空白放在句子的后面或中间。

第四,所有空白的线段长度要一致。

第五,若答案是数字,应指明单位和数字的精确程度。

第六,题意要明确、限定要严密,使空白处答案唯一。

5.某市600名小学生的数学竞赛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成绩为65分,标准差为15分,利用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推求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分以上各段可能占总人数多大比例?并估计各分数段各有多少人?答:解:60分以下的人数比例为0.3707,60—70分的人数比例为0.2586,70—80分的人数比例为0.21204,80分以上的人数比例为0.15866。

各分数段的人数为:60分以下为223人;60—70分为155人;70—80分为127人;80分以上为95人。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并将其填写在答题卡上。

1. 教育统计主要研究的是:A. 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B. 学生的学习动态C. 教育领域的数据收集与分析D.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2. 在教育统计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A. 访谈法B. 观察法C. 实验法D. 调查法3. 教育统计与测量的关系是:A. 教育统计是教育测量的一个子学科B. 教育测量是教育统计的一个子学科C. 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是相互独立的学科D. 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无关联4. 全国中小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是一个典型的:A. 教育统计研究B. 教育测量实践C. 教育评估项目D. 教育政策制定5. 教育测量主要研究的是:A. 学生学业水平的测试B. 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C. 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D. 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6. 在教育统计中,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A. 描述性统计分析B. 探索性统计分析C. 推论性统计分析D. 财务分析法7. 教育测量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是:A. 定性测量和定量测量B. 评估测量和评价测量C. 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D. 连续测量和离散测量8. 教育统计与测量在教育决策中的作用是:A. 帮助教育决策者了解教育现状B. 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C. 制定教育政策和改革措施D. 以上皆是9. 教育测量中的信度指的是:A.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B.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C.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D. 测量结果的有效性10. 教育统计中的抽样方法包括:A. 随机抽样B. 方便抽样C. 分层抽样D. 以上皆是11. 在教育测量中,效度是指:A. 测量结果与测量目标的一致性B.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C.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D. 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12. 实际使用的教育测量工具中,常见的包括:A. 问卷调查B. 观察记录C. 测试题D. 全部以上13. 在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中,常用的数据分析软件有:A. ExcelB. SPSSC. SASD. 以上皆是14. 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 学生B. 教师C. 学校D. 全部以上15. 教育评价中的“三维度”指的是:A. 效果、效率、公平B. 学习能力、学科素养、综合素质C. 量化评价、定性评价、质量评价D. 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16. 教育统计中的数据展示方式包括:A. 表格B. 图表C. 饼图D. 以上皆是17. 教育统计与测量方法的选择应根据:A. 研究目的B. 研究对象C. 研究问题D. 以上皆是18. 在教育统计中,数据的可靠性对研究的影响是:A. 会使研究结果失真B. 会使研究结果波动较大C. 不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D. 不能确定19. 教育评价主要用于:A. 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B. 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C. 评估学校的综合素质D. 以上皆是20. 教育统计与测量的发展趋势是:A. 信息技术的应用B. 多元评价的发展C. 数据分析方法的创新D. 以上皆是第二部分:问答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请用适当的方式回答下列问题,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统计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等距数据D. 比率数据答案:C2. 在教育测量中,效度是指测试的:A. 可靠性B. 有效性C. 公平性D. 难度答案:B3. 以下哪个公式用于计算方差?A. ∑(X - μ)² / nB. ∑X / nC. ∑(X - μ) / nD. ∑X² / n答案:A4. 在教育统计中,中位数是:A. 数据集中的最小值B. 数据集中的中间值C. 数据集中的平均值D. 数据集中的最大值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统计量?A. 均值B. 偏度C. 峰度D. 方差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6. 在教育统计中,________是用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量,它反映了数据集中所有数据的平均水平。

答案:均值7. 信度是指测试结果的________,即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答案:可靠性8. 教育测量中的项目分析通常包括________分析和________分析,以评估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

答案:难度;区分度9. 标准差是方差的________,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

答案:平方根10. 在教育统计中,使用________检验可以确定两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答案:t检验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教育统计中的标准误差及其应用。

答案:标准误差是标准差与样本量平方根的比值,用于描述样本均值的变异性。

在教育统计中,标准误差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可信区间,以及在进行假设检验时评估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12. 描述教育测量中项目反应理论(IRT)的基本思想及其优势。

答案:项目反应理论是一种用于心理测量和教育测量的现代测试理论。

它基于每个考生的能力水平和每个题目的难度参数来预测考生答对题目的概率。

IRT的优势在于能够为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提供个性化的测试,并且可以跨不同测试比较考生的能力。

最新华师《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最新华师《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1. 要考查对事物的辨别和判断的能力,宜用的题型是____。

A. 简答题B. 选择题C. 论文题D. 填空题满分:2 分2. 将简答题、填空题归于客观题的理由是____。

A. 评分客观B. 简单C. 易于回答D. 方便批改满分:2 分3. 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____。

A. 单位是厘米B. 单位是米C. 单位是平方厘米D. 无单位满分:2 分4. 情境测验的主要类型有____种。

A. 1B. 2C. 3D. 4满分:2 分5. 标准正态曲线从-∞→+∞之间所包含的面积是____。

A. 50%B. 80%C. 90%D. 100%满分:2 分6. 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α和β错误的最好办法是()A. 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B. 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C. 适当加大样本容量D. 完全随机取样满分:2 分7. 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是()A. 总体正态且相关B. 总体正态且相互独立C. 总体正态且样本容量相等D. 总体非正态且相互独立满分:2 分8. 判断按等级来评定的某科成绩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时,应采用的统计假设检验方法是()A. F检验B. z检验C. t检验D. χ2检验满分:2 分9. 下列统计量中对数据变化灵敏性最差的是____。

A. 方差B. 平均差C. 算术平均差D. 中位数满分:2 分10. 选择题的主要缺点是()A. 编题难度较大B. 评分主观C. 测量的学习内容范围较窄D. 保密性差满分:2 分11. 随机抽样的原则是()A. 总体内个体相互独立B. 总体内个体相互关联C. 总体应较大D. 样本应较大满分:2 分12. 91.5是一个连续数据,它的真正范围是____。

A. [91.45,91.55]B. [91.4,91.5]C. [91.46,91.56]D. [91.45,91.56]满分:2 分13. 下列几种效度中,不具有效度真正意义的是____。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现象B. 教育数据C. 教育规律D. 教育方法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3. 在测量学中,效度是指()。

A. 测量工具的准确性B. 测量工具的可靠性C.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D. 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测量的常见类型?()A. 成就测验B. 智力测验C. 性格测验D. 健康测验答案:D5. 标准差是衡量()的统计量。

A. 数据的集中程度B. 数据的离散程度C. 数据的偏态程度D. 数据的峰态程度答案:B6.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A. -1到1之间B. 0到1之间C. 0到正无穷D. -1到正无穷答案:A7.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统计分析的步骤?()A. 数据收集B. 数据整理C. 数据分析D. 数据解释答案:D8. 在进行回归分析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

A. 线性关系B. 非线性关系C. 正相关关系D. 负相关关系答案:A9. 以下哪个不是教育统计中的假设检验方法?()A. t检验B. F检验C. 卡方检验D. 回归分析答案:D10. 信度是指测量工具的()。

A. 准确性B. 可靠性C. 有效性D. 一致性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教育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图形表示方法?()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散点图答案:ABCD2. 在教育测量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的信度?()A. 测量工具的质量B. 测量环境C. 被试者的情绪D. 测量时间答案:ABCD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的效度?()A. 测量工具的设计B. 被试者的理解能力C. 测量环境D. 测量时间答案:ABCD4. 以下哪些统计量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A. 极差B. 方差C. 标准差D. 均值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教育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A. t检验B. F检验C. 卡方检验D. 相关分析答案:AB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统计学中,数据的收集通常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一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一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一、简答与计算1. 编写教育测验试题时需要遵循哪些要求?2. 学生的情感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哪些层次?如何测量?3. 某市六年级英语统一考试平均成绩为72分,该市某小学六年级22份试卷的分数分另U为:70,75,55,88,73,72,74,65,80,59,63,76,81,83,60,78,67,54,69,66, 50,68。

问该校六年级英语平均成绩是否与全市英语平均成绩一致?4•下表是22名学生数学期中考试总成绩和在第1题上的得分。

试分析第1题的区分度。

5. 某工厂招青年工人,有1000人参加考试,拟录用300人,已知考试的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8分,成绩服从正态分布,试确定最低录取线应是多少分?6. 如何确定测验试题的难度水平?7. 填空题编制的原则是什么?8. 某市600名小学生的数学竞赛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成绩为65分,标准差为15 分, 利用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推求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分以上各段可能占总人数多大比例?并估计各分数段各有多少人?9 •某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三年级中进行写作技能训练。

他从所任课的班级中随机抽取20名学生,采取配对设计的方法,将学生配成10对,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

两个月后进行写作技能测试,结果如下。

问这位教师的训练方法是否有显著性成效?10. 某地区用自编的量表测得全区四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水平与学科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5,现从此地区的一所小学中随机抽取24名四年级学生,用此量表测得他们注意力集中水平与学科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0.54。

问这一相关系数是否与全区的研究结果有显著性差异?11. 简述客观性测验的优势。

12. 常模参照测验和目标参照测验的主要区别及其应用时机。

13 .从某实验学校从三年级中随机抽取47名学生,进行阅读能力训练。

训练前进行一次测验,测验结果的平均成绩为71分,标准差为8.2分。

华师《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华师《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华师《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作者:————————————————————————————————日期: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1. 要考查对事物的辨别和判断的能力,宜用的题型是____。

A. 简答题B. 选择题C. 论文题D. 填空题满分:2 分2. 将简答题、填空题归于客观题的理由是____。

A. 评分客观B. 简单C. 易于回答D. 方便批改满分:2 分3. 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____。

A. 单位是厘米B. 单位是米C. 单位是平方厘米D. 无单位满分:2 分4. 情境测验的主要类型有____种。

A. 1B. 2C. 3D. 4满分:2 分5. 标准正态曲线从-∞→+∞之间所包含的面积是____。

A. 50%B. 80%C. 90%D. 100%满分:2 分6. 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α和β错误的最好办法是()A. 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B. 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C. 适当加大样本容量D. 完全随机取样满分:2 分7. 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是()A. 总体正态且相关B. 总体正态且相互独立C. 总体正态且样本容量相等D. 总体非正态且相互独立满分:2 分8. 判断按等级来评定的某科成绩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时,应采用的统计假设检验方法是()A. F检验B. z检验C. t检验D. χ2检验满分:2 分9. 下列统计量中对数据变化灵敏性最差的是____。

A. 方差B. 平均差C. 算术平均差D. 中位数满分:2 分10. 选择题的主要缺点是()A. 编题难度较大B. 评分主观C. 测量的学习内容范围较窄D. 保密性差满分:2 分11. 随机抽样的原则是()A. 总体内个体相互独立B. 总体内个体相互关联C. 总体应较大D. 样本应较大满分:2 分12. 91.5是一个连续数据,它的真正范围是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一
一、简答与计算
1.编写教育测验试题时需要遵循哪些要求
2.学生的情感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哪些层次如何测量
3.某市六年级英语统一考试平均成绩为72分,该市某小学六年级22份试卷的分数分别为:70,75,55,88,73,72,74,65,80,59,63,76,81,83,60,78, 67,54, 69,66,50,68。

问该校六年级英语平均成绩是否与全市英语平均成绩一致
4.下表是22名学生数学期中考试总成绩和在第1题上的得分。

试分析第1题的区分度。

5.某工厂招青年工人,有1000人参加考试,拟录用300人,已知考试的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8分,成绩服从正态分布,试确定最低录取线应是多少分
6.如何确定测验试题的难度水平
7.填空题编制的原则是什么
8.某市600名小学生的数学竞赛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成绩为65分,标准差为15分,利用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推求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分以上各段可能占总人数多大比例并估计各分数段各有多少人
9.某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三年级中进行写作技能训练。

他从所任课的班级中随机抽取20名学生,采取配对设计的方法,将学生配成10对,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

两个月后进行写作技能测试,结果如下。

问这位教师的训练方法是否有显着性成效
10.某地区用自编的量表测得全区四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水平与学科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为,现从此地区的一所小学中随机抽取24名四年级学生,用此量表测得他们注意力集中水平与学科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

问这一相关系数是否与全区的研究结果有显着性差异
11.简述客观性测验的优势。

12.常模参照测验和目标参照测验的主要区别及其应用时机。

13.从某实验学校从三年级中随机抽取47名学生,进行阅读能力训练。

训练前进行一次测验,测验结果的平均成绩为71分,标准差为分。

训练两个月后,又采用等值测验进行测试,平均成绩为76分,标准差为分,两次测验的相关系数为。

问阅读能力训练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有促进作用
14.家庭经济状况属于上、中、下的高三毕业生,对于是否愿意报考师范大学有三种不同的态度,其人数分布如下表。

问学生是否愿意报考师范大学与家庭经济状况是否有关系
15. 下表是某班一次数学考试成绩的次数分布,试计算数学成绩的算数平均数、
中位数、标准差和四分差。

某班数学考试成绩次数分布表
二、论述与计算
1.教师如何分析一份试卷的质量
2.某小学为了研究三种不同教材的质量,在三年级中随机抽取15名被试,并随机分成三组,每组5人,各组被随机地分配一种教材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结果。

问三种教材质量是否有差异(取=,假设学生成绩总体正态分布、方差齐性)
教材
甲乙丙
被试1
2
3
4
5
70
74
72
68
71
75
80
77
68
75
70
72
66
72
70
3.国家有关部门多次强调,必须对现行的高考试题进行改革,逐步加大主观性试题的分量,以鼓励考生的创新思维。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如何看待高考改革的这一趋势
4.某英语教师为了探讨不同英语学习方法对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影响,从任课班级中随机抽取18名学生,按照学生学习基础、家庭背景等条件相近的原则,将18名学生随机分配到三个学习小组,由这位教师对他们在同一期间(4周)进行教学试验。

4周后的测验结果如表所示。

问不同的英语学习方法对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影响是否一致(取=,假设学生成绩总体正态分布、方差齐性)
5.结合实例,谈谈实践中如何提高教育测验的效度
6.水平相同的四组被试,在四种条件下学习,其效果如下。

问不同的学习条件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是否相同(假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二
一、简答与计算
1.简述影响测验信度的主要因素。

2.学生的能力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哪些层次
3.某班有学生50人,体检结果按一定标准划分为甲乙丙三类,其中甲类16人,乙类24人,丙类10人,问该班学生的身体状况是否符合正态分布
4.从某区的一所小学三年级中随机抽取男生40名,女生36名,进行发音测验,结果男生发音的平均成绩为分,标准差为17分,女生发音的平均成绩为78分,标准差为13分。

试问男、女生的发音成绩是否显着性的性别差异
5.从某县三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200人,测得他们社会科学习成绩为A等的有85人。

试估计,该县三年级学生社会科学习成绩获A等的占全县三年级总人数比例的99%的置信区间。

6.编制教育测验时,确定测验目标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7.简述教育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的含义及其关系。

8.某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三年级中进行写作技能训练。

他从所任课的班级中随机抽取24名学生,采取配对设计的方法,将学生配成12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两个月后进行写作技能测试,结果如下。

问这位教师的训练方法是否有显着性成效
9.从A市随机抽取350名7—12岁儿童,测得他们的身高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从B市又随机抽取该年段儿童280名,测得他们的身高与体重的相关系数为r=。

问这两个市的儿童身高与体重间的相关程度是否相同
10.某班有学生50人,体检结果按一定标准划分为甲乙丙三类,其中甲类16人,乙类24人,丙类10人,问该班学生的身体状况是否符合正态分布
二、论述与计算
1.以论述题为例谈谈主观性试题的不足,并说明如何编制论述题。

2.在新课程改革中,有三种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在农村小学进行实验,代号分别为A、B、C,选择教学质量和教学条件等大体相当的三所小学,每所小学采用一种实验教材。

一学期后进行统一考试,各校的平均成绩,如下表。

问三种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是否一致已知成绩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方差齐性。

23名学生测验成绩
3.举例说明在编制测验时,教师如何搜集测验材料。

4.某中学为评价四位数学教师的教学效果,从各自所任课的四个班中,分别随机抽取5名学生的期末数学成绩。

问这四位数学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否有显着性差异(已知四个班的数学成绩正态分布,方差齐性)
四位教师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