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同步练习附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比较法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比较近代俄国的两次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B.都向西欧学习,改变了落后面貌C.都废除了农奴制D.都是自下而上的改革【答案】A2.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下列选项中与这次改革无关的是A.农民在法律上是自由人B.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沙皇的专制统治没有改变【答案】B3.一位俄国地主曾写道:“解放法令(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

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A.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的控制B.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获得了人身自由D.沙皇专制统治废除【答案】C4.某同学进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研究性学习时,在网上收集到一份资料(见下图),该材料最能佐证A.农民购买份地的价格指数快速飙升B.改革前俄国农民运动的不断高涨C.改革前俄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D.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答案】B5.1856年3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所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地废除农奴制度,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

”这反映了1861年俄国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B.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变革俄国的专制制度D.改变农奴命运,提高农奴社会地位【答案】A6.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时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要好得多。

”这表明A.农奴没有获得解放B.农奴制危机严重C.改革没有推动俄国发展D.改革是封建性质【答案】B7.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

2.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

2.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
二 、废 除 农 奴 制
1.原因:19世 纪 中 期,俄 国 经 济 有 所 发 展,但 是, 严 重 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
2.概 况 (1)时 间 、人 物 : 年 、亚 历 山 大 二 世 。 (2)性 质 :一 场 自 上 而 下 的 资 产 阶 级 性 质 的 改 革 。 (3)内容:①农奴获得 ,可 以 改 变 身 份,自 由 转 换 职 业;② 农 奴 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 ,所 出 的 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自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劳动力,而农民赎买“份地”的大量钱财,部分转化为资本 主 义 发 展 的 原 始 资 本 ,并 且 改 革 后 俄 国 走 上 了 资 本 主 义 道 路 。 因 此 ,这 场 改 革 是 一 场 自 上 而 下 的 资 产 阶 级 性 质 的 改 革 。
第一单元 3
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其中的“种子”是指 ( )
A.推 动 改 革 的 手 段 十 分 专 横
B.保 留 了 农 奴 制

九 年 级 历 史 下 ·犚犑
C.开 启 了 俄 国 的 近 代 化 进 程
D.大 大 加 强 中 央 集 权
6.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由,这是不 公 正 的 …… 但 是,遗 憾 的 是,农 民 和 他
3.彼得一世是俄罗斯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大帝”之 一。
若为他进行简介,可以选用的正确陈述是 ( )
①积极向西方学习 ②建立新式常备军 ③使俄国成
为资本主义国家 ④促进了俄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彼得一 世 在 法 令 中 规 定:沙 皇 陛 下 就 是 专 制 的 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俄国的改革 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俄国的改革 同步练习题

第2课俄国的改革(答案见最后一页)一、选择题1. 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的时间是()A.14世纪晚期B.15世纪晚期C.16世纪早期D.15世纪早期2. 18世纪初,俄国实施改革的沙皇是()A.彼得一世 B.伊凡四世C.亚历山大一世D.亚历山大二世3, 17世纪末期,为了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沙皇彼得一世亲自参团出国考察,学习西欧并实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他的改革对俄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A.使俄国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B.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C.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有利条件D.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4. 若为俄国著名沙皇彼得一世写几句简介,可以选用的正确陈述有()①彼得一世积极向西方学习②彼得一世建立新式常备军和海军③彼得一世使俄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④彼得一世促进了俄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 1700—1721年,俄国打败下列哪个国家,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A.瑞士B.瑞典C.捷克斯洛伐克D.法国6. 李同学在学习俄国某历史事件时了解到以下内容:设立参政院,掌管国家行政事务;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实行义务兵役制……。

由此可以推断出他学习的历史事件是()A.美国南北战争B.1861年农奴制改革C.彼得一世改革D.日本明治维新7. 下面图表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俄国()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统计数据表A.扩大了海外市场B.受益于工业革命C.大力发展科技教育D.废除了农奴制度8.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在《钟声》上公开宣称:“对农奴的解放是一种欺骗。

”他如此评价农奴制改革所依据的史实是()A.农奴完全成为自由人B.农奴在解放时可无偿获得一块份地C.地主不许买卖农奴D.农奴解放时被迫以高价赎买份地9. 《全球通史》记载:“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

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导致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中考链接1.(2020朝阳)某同学在展览馆参观时,在展柜里发现有“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的资料,与这份资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彼得一世改革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C.美国内战D.十月革命2. (2020无锡)学会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与关键词“俄国”“开启近代化进程” 相吻合的历史人物是( )A.彼得一世B.亚历山大二世C.斯大林D.赫鲁晓夫3.( 2020鞍山)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的改革是( )A.公车上书B.1861年农奴制改革C.南北战争D.罗斯福新政4.(2020雅安) 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比很大,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

在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中,俄国战败。

这些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下俄国军事和经济的落后,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材料表述了1861年改革的( )A.背景B.内容C.性质D.影响5.(2020常州)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当时在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地主把“真正的解放”藏起来了。

这主要是因为该法令规定( )A.鼓励兴办手工工场B.推行地税改革C.农奴高价赎买份地D.鼓励西部耕种二、基础训练1. 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

”那么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强兵()A.设立参政院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C.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D.创建常备军2.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来看,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开辟了殖民道路B.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C.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D.引起了世界工厂3.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时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要好得多。

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 俄国的改革 同步作业

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二课 俄国的改革  同步作业

2019-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俄国的改革同步作业一、选择题1.(2019·吉林)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事件是()A.彼得一世改革B.1861年农奴制改革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2.(2019·江苏)下图中身着西欧式样衣帽的是彼得大帝。

穿着臃肿长袍的是俄国贵族。

漫画中的场景表明了彼得大帝决心()剪胡须A.向西方学习B.废除农奴制C.推行“殖产兴业”D.建立资本主义制度3.(2019·广西)下列史实,最能够说明俄国1861年改革具有进步性的是()A.地主利益得到保护B.农奴获得人身自由C.保留沙皇专制统治D.农奴可以赎买土地4.(2019·山东)“19世纪60年代,它(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

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

”为此,俄国()A.废除农奴制B.进行二月革命C.实行新经济政策D.开展工业化建设5.如下表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对此表格合理的解读是()A.俄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B.农奴制改革推动工业发展C.俄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D.俄国机器制造业领先世界6.“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这场改革()A.使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D.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7.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下列选项中与这次改革无关的是()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B.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农奴制残余仍大量存在8.彼得一世改革所使用的手段是野蛮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彼得大帝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他改革的措施不包括()A.创建了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B.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C.提倡儒家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D.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9.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政府以国家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俄国的改革》同步练习【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百分制小卷】

《俄国的改革》同步练习【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百分制小卷】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同步检测及答案(时间:2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40分)1.执政时期开始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专制统治的是( ) 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C.亚历山大一世D.亚历山大二世2.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B.废除农奴制度,使俄国成为一个西欧式的大国C.进行对外扩张,与西欧国家争夺欧洲霸权D.建立一个横跨亚欧两洲的大帝国3.“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

”这句话指的是俄国( )A.使用野蛮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B.效法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统治C.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局面D.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4.下列关于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打击了农奴制度B.促进了经济发展C.加强了军事力量D.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地位5.如果给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画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情景是他( )A.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B.在萨拉托加战斗中打败英军C.签署颁布《拿破仑法典》D.率领议会军击溃查理一世王军6.1850年,罗斯出生于俄国的一个农奴家庭。

以下是对她30岁时生活状况的记述。

选出你认为最不可..能.是事实的一项( )A.罗斯有一个自主婚姻的家庭B.罗斯已是一个小商店的老板娘C.罗斯拥有一份土地D.罗斯由于不听话,被农奴主卖到另一个农庄7.某位历史学家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作了这样的注解:“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这位史学家认为这一法令( )A.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B.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C.加速了俄国向亚洲的扩张D.使俄国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8.学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后,同学们对该改革的评价争论不休。

学生甲认为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应该以肯定为主。

2020年春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同步练习附答案)

2020年春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选择题1.《新全球史》中写道:“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B. 沙皇专制统治结束C. 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 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2.19世纪初,俄国全国人口中农奴占很大比重。

农奴世代被来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美国由于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从事棉花种植,利润丰厚,因此南方的奴隶贸易非常繁盛。

这表明俄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同问题是()A.农奴是廉价的劳动力B.工业革命发展滞后C.奴隶贸易非常繁盛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3.沙皇彼得一世推行向西方学习的改革,其中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包括( )①派遣留学生②鼓励兴办手工工场③开办学校④创办报纸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4.在沙皇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为了改变社会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的状况,在俄国进行了自上而下改革的沙皇是()①伊凡四世②彼得一世③亚历山大二世④列宁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5. 它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促使工业迅速发展。

在19世纪80年代便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它”是( )A.彼得一世改革B.克里米亚战争C.十月革命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6.假如你是俄国的农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你会遇到的变化是()①彻底获得了人身自由②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③地主不能任意买卖你④你与地主的矛盾彻底解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若为俄国著名沙皇彼得一世写几句简介,可以选用的正确陈述有()①彼得一世积极向西方学习②彼得一世建立新式常备军和海军③彼得一世使俄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④彼得一世促进了俄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没有改变的是()A.封建关系B.社会性质C.农奴的法律地位D.沙皇专制制度9.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在废除农奴制改革前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俄国的改革》同步练习(学生版加教师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俄国的改革》同步练习(学生版加教师版)

历史比较
彼 得 一 世 改 革 和 1861 年 农 奴制改革的比较
项 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农奴制

改革
方 沙皇自上而下推行


18世纪初,在沙 皇专制统治下,19



期,
农奴制阻碍俄
景 俄国盛行农奴
国经济发展
制,封闭落后
人 彼得一世

亚历山大二世
政 治、军 事、经 内
济、文 化 教 育、废除农奴制 容
宣 称“解 放 是 一 种 欺 骗”,奥 加 廖 夫 也 认 为 这 是 “旧 农
奴制被新农奴制所代替”,这些评价是基于 ( )
A.农 奴 自 由 受 限 制
B.农 奴 获 得 土 地 需 要 交 纳 赎 金
C.农 奴 不 能 选 择 职 业
D.地 主 可 以 继 续 买 卖 农 奴
8.观 察 下 表 ,你 认 为 导 致 表 中 数 据 发 生 变 化 的 最 主 要
D.给 农 奴 人 身 自 由
2.彼 得 一 世 主 张 改 革 的 主 要 目 的 是
( )
A.改变俄国的落后状态,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
B.废 除 农 奴 制 度 ,使 俄 国 成 为 一 个 西 欧 式 的 大 国
C.对 外 扩 张 ,与 西 欧 国 家 争 夺 欧 洲 霸 权
D.建 立 一 个 横 跨 亚 欧 的 大 帝 国
原因是
( )
时间 企业数量 工人数量 产值(千卢布)
11.阅 读 材 料 ,回 答 问 题 。 材 料 一 :17 世 纪 末 ,俄 国 只 有 31 个 手 工 工 场 , 主要使用农奴劳动。中央政务由按沙皇意愿设置 的 几 十 个 部 门 负 责 ,职 责 不 清 ,效 率 低 下 ,贪 赃 枉 法 盛 行 。 地 方 的“督 军”权 力 广 泛 ,往 往 成 为 独 霸 一 方 的 小 沙 皇 。 当 时 的 俄 国 只 有 陆 军 ,没 有 海 军 。 士 兵 一 面 当 兵 ,一 面 还 从 事 手 工 业 和 做 买 卖 。 文 化 教 育 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 很 少,全 城 识 字 率 最 高 的 莫 斯科,识字的居民也只占总人数的23.6%。 材料二:正如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所 说: “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 程 为其作了准 备。 同 时,它 又 是 带 强 制 性 的 上 层 革 命……彼得 大 帝 的 改 革 对 人 民 是 如 此 巨 大 的 痛 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 成 自己在世界历 史 中 的 使 命,也 不 能 在 世 界 历 史 上 获 得 自 己 的 发 言 权 。” 材 料 三:亚 历 山 大 二 世 在 俄 国 国 务 会 议 最 后 审查改革方 案 时 说:“诸 位 会 深 信,凡 能 够 维 护 地 主 利 益 的 措 施 ,都 一 一 地 做 到 了 。” (1)根据材料 一,结 合 所 学 知 识 说 明 材 料 二 中 “彼 得 大 帝 的 改 革 完 全 是 不 可 避 免 的 ”的 原 因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选择题1.《新全球史》中写道:“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B. 沙皇专制统治结束C. 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 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2.19世纪初,俄国全国人口中农奴占很大比重。

农奴世代被来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美国由于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从事棉花种植,利润丰厚,因此南方的奴隶贸易非常繁盛。

这表明俄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同问题是()A.农奴是廉价的劳动力B.工业革命发展滞后C.奴隶贸易非常繁盛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3.沙皇彼得一世推行向西方学习的改革,其中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包括( )①派遣留学生②鼓励兴办手工工场③开办学校④创办报纸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4.在沙皇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为了改变社会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的状况,在俄国进行了自上而下改革的沙皇是()①伊凡四世②彼得一世③亚历山大二世④列宁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5. 它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促使工业迅速发展。

在19世纪80年代便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它”是( )A.彼得一世改革B.克里米亚战争C.十月革命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6.假如你是俄国的农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你会遇到的变化是()①彻底获得了人身自由②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③地主不能任意买卖你④你与地主的矛盾彻底解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若为俄国著名沙皇彼得一世写几句简介,可以选用的正确陈述有()①彼得一世积极向西方学习②彼得一世建立新式常备军和海军③彼得一世使俄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④彼得一世促进了俄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没有改变的是()A.封建关系B.社会性质C.农奴的法律地位D.沙皇专制制度9.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在废除农奴制改革前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这表明其改革的目的是()A.给农民以自由的权利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维护封建生产方式D.维护君主专制制度10.马克思说:“彼得一世确实是现代俄国政策的创立者。

”史学界普遍认为: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现代化”道路的起点。

那么,彼得一世改革的“现代”色彩主要体现在哪一方面?()A.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C.努力维护农奴主阶级的利益D.大量学习吸收西方科学技术11.17世纪,为改变俄国落后面貌,亲自出国考察,回国后推行强军强国治国方略的是()A.尼古拉一世B.彼得一世C.亚历山大二世D.亚历山大12.“与西方国家相比,俄国是最后一个踏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大陆国家,与其它东方国家相比,它又是最先走向资本主义的一个国家,而且是自发地、主动地挤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行列。

”此结论所依据的史实是()A.农奴制改革13.“这次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

因此亚历山大二世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

”“这次改革”是指( )A.法国大革命B.日本明治维新C.美国独立战争D.俄国农奴制改革14.有学者在评论俄国1861年改革的结果时认为:农民占有的份地少、支付的赎金高,也在于政府试图让农民外出打工以维持生计,还可以为雇主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这种观点主要说明俄国1861年改革()A.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B.加强了自由贸易C.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15.下表是17、18世纪俄国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

这次改革最深远的影响是()A.增强了俄国国力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废除了农奴制度D.创造了实现近代化的条件16.“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

我不生气!决不生气!俄国最需要的是海域。

”为创造奇迹,彼得一世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兴办手工工场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C.允许农奴赎买份地D.推行重商主义17.以下不是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有()A.向西方学习B.加强中央集权C.创建新式常备军D.废除奴隶制18.19世纪中期,俄国喀山的一名工厂主抱怨说:“没有自由的雇佣工人,他买的13架织布机不能充分运转起来。

”1861年,在沙皇政府的主导下,改善了这一社会状况的具体措施是()A.废除农奴制度B.颁布《民法典》C.允许城市自治D.成立公民大会19.19世纪四五十年代,俄国知识分子对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守旧派主张自上而下通过地主和农民之间的自愿协调进行平缓的改革。

改革派提出必须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份地。

激进派要求无条件地给予自由和土地。

据材料判断,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是()A.农奴制的危机B.知识分子的努力C.国际地位下降D.统治者的决策20.如图赤裸裸表述的是( )A. 俄国1861年改革B. 美国内战C. 法国大革命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二、非选择题2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材料二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列宁思考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2)为什么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3)上述材料说明这一历史事件的实质是什么?(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这一历史事件对俄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

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材料二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

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

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工商业活动,拥有动产和不动产,以及进行诉讼;还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市民或商人。

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

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三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进而上升到1898年的3000000人。

到1913年,俄国生产的铁和法国生产的一样多,俄国生产的煤为法国生产的之三。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从上面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敌对情绪”。

(2)阅读材料二、三,指出“解放农奴”如何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19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和俄国历史上分别进行了怎样的自救运动?结果有何不同?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选择题1.《新全球史》中写道:“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B. 沙皇专制统治结束C. 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D. 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结合所学可知,农奴制阻碍了俄国发展,为保持俄国大国地位,1861年俄国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农奴制改革,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统治。

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19世纪初,俄国全国人口中农奴占很大比重。

农奴世代被来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美国由于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从事棉花种植,利润丰厚,因此南方的奴隶贸易非常繁盛。

这表明俄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同问题是()A.农奴是廉价的劳动力B.工业革命发展滞后C.奴隶贸易非常繁盛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答案】D【解析】依据课本所学,美国独立战争后,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工业发展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而南方种植园使用了大量奴隶,造成北方劳动力缺乏,工业发展缓慢,只有解放黑人奴隶才能获得自由劳动力;俄国从事工业生产的劳动者中近一半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农奴,他们没有劳动积极性,生产效率低,致使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国家。

因此,两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是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只有解放黑人和农奴才能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项符合题意。

3.沙皇彼得一世推行向西方学习的改革,其中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包括( )①派遣留学生②鼓励兴办手工工场③开办学校④创办报纸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沙皇彼得一世推行向西方学习的改革,其中文化教育方面,派留学生,开办学校、创办科学院,办报纸,改革习俗,提倡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

选项①③④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沙皇彼得一世改革,在经济上兴办手工工场,选项②不符合题意,可排除BCD。

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4.在沙皇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为了改变社会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的状况,在俄国进行了自上而下改革的沙皇是()①伊凡四世②彼得一世③亚历山大二世④列宁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7世纪末,沙皇彼得一世进行改革,在政治上,设立参议院,掌管国家行政事务;经济上,扶植发展工场手工业,引进西方技术和人才,实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出口;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和海军等;同时,他还发展文化教育,改革社会习俗;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出现了严重危机,农奴暴动此起彼伏,严重威胁着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摆脱农奴制危机,沙皇被迫进行了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故B ②③符合题意;伊凡四世、列宁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5. 它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促使工业迅速发展。

在19世纪80年代便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