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把握思维的奥妙
2018届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把握思维的奥妙 课件(55张)

政 治
必修四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人 教 版
考 点 梳 理
政 治
返回导航
必修四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考点剖析
(一)物质决定意识 1.意识的起源 物质世界 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__________ 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人 教 版
2.意识的生理基础 人脑 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 意识是______ 生理基础 。 官,具有产生意识的__________ 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客观 的,意识的形式是 客观存在 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 ______ 意识是 __________ 主观 的。 ______
精准高考
政 治
人教版
必修四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考 情 分 析
1
2 3 4
Hale Waihona Puke 考 点 梳 理核 心 突 破
随 堂 训 练
复 习 练 案
必修四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人 教 版
考 情 分 析
政 治
返回导航
必修四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考点展示 名称 内容 意识的 起源; 意识的 生理基 础;意 识的内 容与形 式;意 识能动 性的特 点;意 识能动 性的表 现
返回导航
必修四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2.辨析:心想事成,事在人为。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 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②对“心想事成、事在人为”要做具体分析, 如果在否定物质决定意识、不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夸大意识的反作用,是唯心
2018版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课件:4.5把握思维的奥妙

必修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真题体验 考点扫描
-7-
物质决定意识 1.是什么——意识的本质 (1)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既是自然界长 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2)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 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3)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形式是主观的。 (4)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是什么——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表述: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 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必修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真题体验 考点扫描
-8-
3.怎么办——方法论要求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主观与客 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必修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真题体验 考点扫描
-9-
疑点微拨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就一定有意识。(试判 断 ) 点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是离 开了客观存在,人脑不会自行产生意识。只有人脑与客观存在相结 合才能产生意识。离开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可以理解为意识在任何情况 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试判断 ) 点拨:(1)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能理解为意 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2)能够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是正确的意识,歪曲反映客观事 物的意识就是错误的意识。
5.(2014· 课标全国Ⅱ)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 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 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 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 关闭 意蕴,表明( ) 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实践的知识,旨在考查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人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 们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 ,体现出通过实践可以把美食这种物质 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 的东西转化成文化意蕴这种观念的东西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 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转化 人的实践,故②④正确,选C项。物质和意识既对立又统一,两者有明显的 A. ①② B.①③ 界限和本质区别 ,并不总是融合在一起的,故①③错误,排除。 关闭 C ②④ D.③④ C.
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4.2.2 把握思维的奥妙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4

课时2 把握思维的奥妙A组基础对点练考点一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1.(2017·陕西宝鸡质检)全球机器人峰会上,由中国哈工大机器人集团(HRC)研发的陪伴型机器人吸引了普通百姓的眼球。
陪伴型机器人应用了新型的语音、表情识别等技术,可以与家中老人“聊天”,自动抓取老人表情进行回应。
陪伴型机器人能够“自动抓取老人表情进行回应”有力地佐证了( )①机器人已经具有了极强的思维能力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③人工智能将部分代替人的大脑思维④高科技延伸了思维的物质器官A.①③ B.②④C.③④ D.①②解析: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①③错误;陪伴型机器人能够“自动抓取老人表情进行回应”,这有力地佐证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高科技延伸了思维的物质器官,②④当选。
答案:B2.2023年“人脑工程”研究小组将在计算机上制造一个完整人类大脑的模型——“仿真人脑”,“仿真人脑”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此有人说,“仿真人脑”也有意识,能够完全取代人。
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 )A.肯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B.否认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肯定了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D.否认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题干中,“仿真人脑”是对人类思维的机械模拟,与人的意识有本质的区别,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是材料所体现的观点,故选D项。
答案:D考点二意识的内容及形式3.“人间随处有诗意,千年至美莫如诗。
”诗词之美,美在意境,贵在意境。
诗词的意境,是指诗词的意(情意、思想内容)和象(景象、画面)的结合,“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
诗词的意境是( )A.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人脑的机能B.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C.诗人通过直接再现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D.艺术家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解析:A错误,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全程复习构想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4.2.2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

(
清除盲点 1.现代,高科技的机器人也具有主观能动性。( ) 2.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来源于人脑。( ) 3.精神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力量。( ) 4.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的前提。( ) 5.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 6.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
7.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8.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离开主观能动性 的发挥就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 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 9.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做到客观与主观具 体的历史的统一。( ) 10.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容要求和前提。( )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 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 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 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 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 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指的是我们做事情 19 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 要尊重物质运动的 □ 20 规律性,作为 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 □ 我们行动的依据。
(2)具体要求 21解放思想与时俱 发挥主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 22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 观能动 进,以□ 23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性 律,用□ 24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 尊重客 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观规律 结合起来 5 唯意志 (3)反对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 2 □ 26 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 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 □ 所作为的思想。
赢在高考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34把握思维的奥妙课件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基础识记层级
重点理解层级
能力应用层级
5.电脑不能全面代替和超过人脑 (1)两者的活动机制不同。人脑以人的生命机体活动为基础,思维是复 杂的精神活动,而电脑是物的装置,其过程也是机械物理过程。 (2)意识有社会性,电脑没有社会性。 (3)意识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电脑接受人的指令工作,没有主动性、创造 性。 (4)电脑思维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人事先给定的,人脑思维除 自觉的逻辑过程外,还渗透有情感、意志因素,穿插有灵感、直觉、顿悟等 过程。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基础识记层级
重点理解层级
能力应用层级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基础识记层级
重点理解层级
能力应用层级
能力应用层级
考向 1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典例】 (2014 江苏单科)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 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 雕窗匾额、 楹联书画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基础识记层级
重点理解层级
能力应用层级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含义。意识指导人们改造世界,意识自身不能改 造世界,A 项错误。意识本身属于主观现象,不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排 除 B 项。人们置身苏州园林而生江南情思,C 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 人的生理活动,排除 D 项。 答案: C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基础识记层级
重点理解层级
能力应用层级
2.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 (1)原理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 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 不可认识之物。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 意识可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 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 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方法论 :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 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学案.doc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学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fae0bfc1561252d380eb6eb1.png)
发生严重爆炸后,不同群众的关注焦点有所差异。有的十分关注“涉事企业与港口监管问
题”;有的十分关注“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问题; 也有的对“问责进展与责任追究”十分
关注; 受灾群众与企业更多关注“谁来赔偿、 如何赔偿, 空气质量与港区重建”等。不同群
众所关注的焦点不同,因为 ( )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的分歧表明 (
)
①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②人们对同一事物总是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③立场不同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具有差异性
④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认识的反复性
A. ①④
B.②③ C. ②④
D.①③
3.2015 年 8 月 12 日,天津市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天津港
④“尴尬”启示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A. ①②
B.③④ C. ②④
D.①③
1. 解析 :D. 从数码荧屏投射出的光线会抑制褪黑激素的产生,从而扰乱人体生物钟,这
表明人体对数码荧屏投射出的光线刺激作出了感应, 说明一切生命物质都具有对外界刺激作
出感应的特性,故 D正确;规律是客观的,不会因人的需要而变化,故
市建成区 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上述材料表明 ( )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③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④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能促成质变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5. 某地在发放一项惠农补贴时, 为了防止虚报冒领, 引进了先进的指纹机, 以核实领取
A 错误; B、 C 不符
合题意;本题答案选 D。
2. 解析 :D. 欧盟各国在处理难民危机问题上出现分歧,说明人们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
【高考政治】2018最新版本高三政治一轮总复习课件:必修4_第5课_把握思维的奥妙(精品通用版)

三、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考点6)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认识 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2)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要求: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考点7) (1)含义: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 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 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具体要求。 ①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 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 验和发展真理。
3.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先生有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人 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众人恐惧的时候,我 贪婪。以下哲学道理最能体现巴菲特这一观点的是 ( ) A.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目的性 B.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预见性 C.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积极作用
②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 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 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网络构建
预习检测 1.科学家发现,有一种乌鸦能将坚果丢到公路的斑马线上, 让汽车碾碎,然后在汽车遇到红灯停车时去吃。据此,有人 认为,有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这一观点 ( ) A.否认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是正确的,有些动物确实很聪明,也有意识
A.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目前进行大脑定位的常用方法 B.生理与心理反应可以通过大脑产生关联 C.科学实验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 D.分手造成的心理痛苦是主观的,身体疼痛是客观的
2018年一轮复习把握思维的奥妙

考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二)、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的反作用)
(1)表现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
指导 人的行为人的 把 意识中的 变成
实践
理念
现实的东西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哲学的概况(第一单元 1.2.3.)
生
辩证唯物论 4.5.
活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与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6.
哲 马 (第二、三单元) ——人如何认识世界
学克
唯物辩证法 7.8.9.10.
》思
—世界存在的状态(怎么样?)
知主 识义
社会历史观 11.
结 哲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解析】选A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机器不能产生 意识,A正确,B错误;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 和错误之分,C错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 用,但并不意味着创造客观世界,D错误。
(2011年全国卷)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 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 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 应。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 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 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 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 ) 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 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 式 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 ④物质的 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人脑不是意识的来源,人只有通过实践,人脑才形成对客观事 物的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 识之物” ? 1、就每个个人以及认识的每一次实现而言,认识是 有限的;
2、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认识的总趋势而言,认 识又是无限的。
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可知论)
二、意识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的反作用)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指导
意识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哲理总结
感觉、思维、精神、心神、思想、认识、 情绪情感、意志、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等) 理想、目标目的、学说、 理论(真理、谬论)、方针路线 宗教观念、鬼神迷信、神话传说、歪理 谬论、梦境奇遇、对过去的思考、对现 在的认识、对未来的预测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内容】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考点考向
最新考纲 考向扫描
2、高考命题的重点,主要考查物 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 识,其中意识的能动作用还多次以 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与规律、实践 等知识结合考查。 3、备考2018要注意:(1)依托 新的科学发现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 证关系,特别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有 关的知识。(2)依托动物或机器 人的相关材料考查动物本能、人工 智能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区别。 (1)意识的起源; (2)意识的生理基 础; (3)意识的内容; (4)人能够能动的 认识世界; (5)人能够能动的 改造世界; (6)一切从实际出 发,实事求是。
把 握 思 维 的 奥 妙
考情分析
高考试题 2016全国卷 2,T23,4分 2013全国卷 2,T23,4分 2015全国卷 2,T39 (2),10 分 2014全国卷 2,T20,4分 核心考点 考查内容 试题难度
难 意识的能动 作用 物质与意识 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 识 0.487
0.405 0.651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不同于动物无目的本能活动)
【巧记】
抓关键词 :目的、动机、蓝图、目标、行动步 骤、规划、设计等
2.自觉选择性(根据需要自觉选择的反映。) 3.主动创造性: ---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主动的反映,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追溯 过去、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 ) 结论: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没有 不可认识之物。
把 观念的 变成 现实的东西 人的实践 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 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失去斗志。
“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原理内容】
【高考警示钟】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基本的原理,也是高考主观试题中经常需要运用的原理,特 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 别是意识的能动性原理,更是高考的热点知识。 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 1)不能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颠倒过来,也不能把二 者放在平行的位置,在解答选择题的时候应仔细辨识。 【 方法论要求】 (2)在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理解决问题的 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 时候,往往要求世界观与方法论结合,此时务必注意物质和 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调动与运用。
人工智能
(2)注意一些特殊的意识现象的实质,如梦境、 文学作品、科学、感觉,常为高考关注。
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反映)
强调意识在“认识世界”活动 中起的作用。只停留在对事物 认识阶段,没有引起客观世界 的变化。
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知识构建
第五课
特点
能 动 作 用
把握思维的奥妙
物质
决 定
从起源看 从生理基础看
表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从内容看
意识
考点一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本质
1.从起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自然界 ②人类社会
2.从生理基础看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的本质是 人脑对客观存 在的反映。
3.从内容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理解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考点三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1、是什么:
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 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 不是臆造的规律性 ,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为什么
(1)哲学依据: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与意识 的辩证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辩 证关系原理。
(1)人脑虽然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其不会自行产 生意识,只有人脑与客观存在相结合才能产生意识,离 开了客观存在,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2)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 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 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3)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 识而存在,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物质 决定意识
(2)意义: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的前提和依据。
3、怎么办
• (1)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断解放思想、与 时俱进; •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 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 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 (3)反对错误观点: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 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 无所作为的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 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 识。(或: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 记一记 物质的反映。) 背一背
【方法论要求】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使主观符合客观(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 统一)。 【高考警示钟】意识活动是人所特有的活动,意识 也是生活中纷繁芜杂、不易辨识的现象,时常成为 高考考查的重要知识点: (1)意识的生理基础是人脑,不可与大脑混淆, 应明确电脑不能取代人脑成为意识活动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