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5 旅游功能分区与图件

合集下载

05《旅游规划》第五章旅游开发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规划

05《旅游规划》第五章旅游开发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规划
思考:为何中国一些旅游主景讲区常:出肖现游胜客和人满为患的拥堵现象?
3.1 旅游容量的种类与计算单位 3.1.1旅游容量的种类
资源容量
生态环境容量: 环境纳污容量

旅游社会容量(居民心理容量)

容 量
旅游者心理容量
建筑容量
经济容量: 主交讲通容:量肖胜和
其他经济容量等
旅游容量的意义: (1)旅游发展预测依据; (2)旅游时段调节手段; (3)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技术方法; (4)管理手段。
主讲:肖胜和
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功能分区图
主讲:肖胜和
主讲:肖胜和
杭州市地形格局与旅游空间布局
2
2016-4-19
磐安县森林休闲养生业 发展规划布局: 一心、两区、五片
主讲:肖胜和
一心
二区
北部玉山台地茶文化 森林休闲养生大区
五片
浙中大峡谷森林峡谷与 户外运动休闲养生片区
玉山台茶文化与 森林湖泊休闲养生片区
主讲:肖胜和
主讲:肖胜和
6
思考与练习 1、试分析旅游功能分区的意义何在?
2、从生态环境容量角度解释景区采取游客量控制、垃圾收集、清 洁排放等措施的必要性。
主讲:肖胜和
2016-4-19
7
第五章 旅游空间布局规划
主讲:肖胜和
2016-4-19
1、旅游空间布局的释义
1.1旅游空间布局概念 旅游空间布局是对旅游规划区内各种旅游要素基于旅游开发定位、按照相 关空间规划布局理论,进行旅游空间组织调控、土地利用优化的过程。
旅游活动是一种大 尺度空间活动行为
产生一系列空间现 象、空间组织
需要对旅游要素进 行空间调控、优化
范围广泛,如钓鱼、充满吸引力;自然 水上运动、游戏等 与人为景观都有

旅游规划-功能分区.pptx

旅游规划-功能分区.pptx
旅游规划
功能分区
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变
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
• 旅游区内部发展的推动力——旅游景区的开 发建设;
• 外部影响因素对空间结构的影响力——空间 结构的竞争与合作。
影响功能分区的因素
• 地形地势因素 • 对外交通联系因素 • 资源空间分布因素 • 主题形象定位因素 • 景观布局与建筑风格 • ……
环自然风景点或娱乐中心布局
• 在自然风景魅力突出的旅游区,通过此布 局模式可进一步提高自然风景点的吸引力, 布局重点是娱乐,其次是住宿
环旅馆布局
• 缺乏明显的核心自然景点的旅游区,通过 此布局模式使豪华(或特色)旅馆成为核心, 布局的重点是旅馆的建筑风格和综合服务 设施体系
野营地式布局
• 适用于景点分散,当地条件又不宜建大型 旅馆的旅游区,这种模式是以对整个旅游 区恰当的亚区划分为基础,兼顾亚区之间 的功能互补性,重点对亚区的旅游服务设 施进行布局
双核布局(Twinning Principle)
• 该布局模式由特拉维斯 (Travis)1974年提出, 该布局方法为游客需求 与自然保护区之间提供 了一种商业纽带,通过 精心的设计,将服务功 能集中在一个辅助型社 区内旅游功能分区与项目设计(包括旅 游功能分区图与旅游项目设计图)
功能分区与项目设置的关系
• 通常是先功能分区,然后是具体项目的设 置;
• 一般每个分区确定之前,已经有相应的主 题形象定位(分区定位),据此进行项目 设置。
典型的空间布局模式
• 环自然风景点或娱乐中心布局; • 环旅馆布局; • 野营地式布局; • 社区-旅游吸引物综合体 ; • 三区结构布局模式; • 双核布局; • 组团式; • 多组团式。
社区-旅游吸引物综合体

(项目管理)功能分区与重点项目

(项目管理)功能分区与重点项目

(项目管理)功能分区与重点项目第八章功能分区与重点项目根据云阳县旅游发展的战略布局,必须抓好各旅游资源区的开发和建设,避免重复建设,有重点、有秩序地开发。

一、功能分区根据全县的旅游总体布局、旅游市场需求,结合云阳县旅游资源特色及分布规律,本规划将云阳县划分ft五个旅游功能区,它们分别是:张飞庙文化观光区、新县城旅游中心、龙缸猎奇观光区、高阳湖水上康乐度假区、轿顶山观光度假区。

各功能区发展方向如下:1.张飞庙文化观光区主题形象:文藻胜地总体功能定位:文化观光旅游重点地区:张飞庙旅游中心城镇:新县城发展方向:云阳县旅游的代表产品、文化观光胜地目标市场:长江三峡旅游线上的游客2.新县城旅游中心主题形象:中国移民第一城总体功能定位:移民文化、都市旅游,古寨风情、文化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重点地区:新县城旅游中心城镇:新县城发展方向:云阳县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中心、接待中心目标市场:长江三峡旅游线上的游客、重庆主城区、万州区、云阳县本地及云阳县周边市场3.龙缸猎奇观光度假区主题形象:喀斯特地貌大观园总体功能定位:科考、猎奇、探险、观光旅游,度假旅游重点地区:龙缸、长滩河、歧曜山森林草原、甘井沟旅游中心城镇:清水、云峰、堰坪、票草发展方向: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特色山地度假区目标市场::重庆、四川、湖北等4.高阳湖水上康乐度假区主题形象:水上康乐度假胜地总体功能定位:水上健身运动、休闲度假重点地区:高阳湖、四十八槽旅游中心城镇:高阳镇发展方向:云阳县水上健身运动、度假中心目标市场:重庆市主城区、万州区、云阳县本地及云阳县周边市场5.轿顶山观光度假区主题形象:避暑胜地总体功能定位:避暑、生态休闲旅游重点地区: 轿顶山、云峰山、剪刀架山旅游中心城镇:上坝、江口、沙市、农坝发展方向:云阳县避暑胜地目标市场:重庆主城区、万州区、云阳县、巫溪二、各功能区代表性旅游项目建设时序安排云阳县各功能区代表性旅游建设项目时序安排如下表:注:项目前加●为重点项目,加○为一般项目。

旅游规划-旅游功能分区与旅游线路

旅游规划-旅游功能分区与旅游线路

缺乏明显的核心自然景点的旅游区,通 过此布局模式使豪华(或特色)旅馆成为核心, 布局的重点是旅馆的建筑风格和综合服务 设施体系。
(六)野营地式布局
适用于景点分散、当地条件又不宜建大 型旅馆的旅游区,这种模式是以对整个旅 游区恰当的亚区划分为基础,兼顾亚区之 间的功能互补性,重点对亚区的旅游服务 设施进行布局。
提出:Gunn于1965年提出。 在旅游区中心布局一个社区服务中心, 外围分散形成一批旅游吸引物综合体,在 服务中心和吸引物综合体之间由交通联系。
环核式布局
餐饮
住宿
购物
娱乐
环核式布局模式(Around-core Zoning) 是指旅游地空间布局以重要景观或项目为 核心,相关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以及娱 乐项目等全部环绕该核心景观和项目进行 布局的模式。 一般包括:环自然风景点或娱乐中心布局和 环旅馆布局两种。
旅游线路组织的五种手法: (1)曲径通幽。游览线路组织时,根据景区特点,有意使游览 线路迂回曲折,视阈狭小,光线阴暗,声响寂静。或上下 盘绕,或穿林越涧,或临池俯瞰,或入谷探幽。 (2)步移景异。将不同的景物布置在游览线上,使之疏密相间、 错落有致、步步有景、段段不同,游览线就像一条彩线, 将粒粒风景的珍珠串联起来,使游客感到,一步一个景, 十步一层天。 (3)豁然开朗。在线路设计中,采取“欲露先藏”、“欲扬先 抑”的手法,使游览空间由狭小、阴暗突然变得畅阳。 (4)渐入佳境。合理安排游览线上的景物,沿着游览线的时空 顺序,一个比一个好,使游客情趣不断提高,逐渐达到高 潮,然后结束。 (5)跌宕起伏。游览线串联的景物,按一定节奏,将不同层次、 等级的景点有机组合,形成一定的韵律和节奏,使游客产 生跌宕起伏的视觉快感。
2、连接最具风景特征的空间形象 景区内各景点的风格不尽一致,游览线路的 组织,就应该连接最具风景特征的空间形象,使 游客空间观赏信息感受量最强、最大,构成系列, 烘托旅游线路的总体特色。 3、主题鲜明,既有统一感,又有层次感和变化感。 游览线路上,反映主题的景物,要安排多处 观景点,从不同角度、不同高度、不同层次重复 加强,突出主题。同时,对于具有个性的景点, 也要有机组合,体现游览线路的变化和层次。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概述(PPT 49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概述(PPT 49张)
第六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
The theme localization and function dividing of and exploiting tourism planning
第六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形象定位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功能分区
1、旅游产品针对的目标市场是 设计原则
什么,其可能的变化趋势如何 2、地区旅游产业内外关联和协 调能力如何 3、旅游者在接待地区消费旅游 产品时,其行为的自主程度如何
设计框架
设计程序
3
旅游线路的设计
设计原则
设计框架
1、确定目标市场成本因子 2、指标量化旅游资源价值 3、设计若干备选线路方案 4、选择最优旅游线路方案
旅游区游览线路设计
按功能目的
3
旅游线路的类型
满足最大化
逗 留
豪华度假型 经济度假型 豪华观光型 经济观光型
按空间跨度 按属性组合
周 游
成本最小化
按功能目的
3
旅游线路的设计 1、市场导向原则 2、突出主体原则 3、游程多样原则 4、合理搭配原则 5、机动灵活原则
设计原则
设计框架
设计程序
3
旅游线路的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旅游规划旅游功能分区与旅游线路

旅游规划旅游功能分区与旅游线路

综合以上各种分类体系,可以构建如图5-19所示的旅游线路结构 模型。
旅游线路
行为
目的
内容
尺度
地域
旅游地
逗 留
周 游
度度游 假假憩 路性路
区 线
专旅 线路
游 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旅 旅 旅 旅 营 中单 游 游 游 行 区 途目 地 区 点 链 基 旅的
径游径
线线线
地 游地

线 线旅

路 路游

线

图5-19 旅游线路结构模型(引自全华,有改动)
(四)旅游活动内容
旅游线路可分为: ①区域旅游线,简称区线,
如“中国旅游国线”,新、马、泰八日游旅游 线; ②专项旅游线路,简称专线,
如丝绸之路、长江三峡、长城旅游专线等。
(五) 按旅游地分类
Stewart and Vogt(1997)构造了五种类型的旅游线 路:
• 区域游线路、 • 旅行链线路、 • 单目的地线路、 • 中途旅游线路、 • 营区基地游线路,见图。
午餐 单目的地线路
营地
工艺品店 亲友家
市场 中途庄稼活线路
营区基地旅游线路
市场
图5-17 Steward and Vogt 旅游线路模型
区域旅游线路 旅行链线路
居住地 旅游目的地 景点 旅游地
(六) 旅游地域等级分类
按照旅游地域系统的等级,可将旅游线路分成三类 或三个层次: 旅游地连接线路,即进入性旅游线路; 旅游区连接线路,也可叫主体性旅游线路; 连接旅游点的游览线路,或称局部性游览线路。
旅游功能分区与旅游线路
——主讲人:刘杰武
区域旅游功能分区
区域旅游的空间功能分区(Functional zoning)

第7章旅游功能分区与线路设计

第7章旅游功能分区与线路设计
•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rschman)提出了不平衡发展学说,支持 和发展了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赫希曼认为,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 地方,而一旦出现在某一处,巨大的动力将会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增长 点集中。就是说,任何一个具较高水平的经济都是由一个或者几个区域实 力中心首先发展。
• 无疑,只有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才能逐步缩小地区差异,实现地区间 的协调发展,但是由于欠发达地区地域辽阔,情况迥异,国家经济实力有 限,在欠发达地区实行全面推进式的开战略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 应该借鉴一些国家在实践中取得成效的做法――培育“增长极”和“增长 带”
增长极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 在进行旅游规划时,应考虑到把那些旅游资源价值大、区位条件好、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旅游地和旅游城镇作为旅游地增长极来培育,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开发,并以此来带动其他旅游地的发展, 促使区域旅游获得较大发展。
二、旅游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
• 区位理论:用以探讨地理空间对各种经济活动分布和区位影响的 学说;一种关于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组织优化的理论
• 系统的区位理论形成于19世纪,1826年冯•杜能创立了农业区位 论,1909年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论。3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克里 斯泰勒创立了中心地学说;经济学家廖什提出市线
协调功能
(一)功能分区的原则
• 突出主题原则:通过产品和服务突出主题形象的独特之处,包括自 然景观,建筑,服务,节庆等。
• 集中功能单元:对住宿、娱乐、商业设施等功能分区采用集中布局 的原则。
• 协调功能分区:处理好旅游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功能分区与管理 中心的关系,功能分区之间的关系,主要景观与功能分区的关系。 协调各旅游活动的相关性,互补性,相斥性,相依性等。

旅游规划的功能分区与区域布局

旅游规划的功能分区与区域布局
服务区
娱乐区
自然保护区
图9.7 三区结构布局模式 11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7
区域旅游布局在中、微观上主要是旅游功能区科学安 排,内容有二:第一,为各功能区选定空间区位,第 二,对各功能区开展空间优化组合,形成系统的相互 促进的整体空间结构。此方面形成了一些布局模式:
⒈环自然风景点或娱乐中心布局
在自然风景魅力突出的旅游区,通过此布局模式能进 一步提高自然风景点的吸引力、布局重点 是娱乐,其 次是住宿。
4
三、区域旅游空间功能布局
㈠功能分区
图9.3 国家公园旅游模型,据甘恩1988
功能分区是旅游目的地规划管理的一项 重要技术方法,也是一项重要的规划内 容。功能分区是根据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景观质量等级和集聚状况、自然环境的 保护等级、游客利用的重要性与方式等 指标,对旅游目的地土地划分出各有侧 重的类型空间。一般认为功能分区模式 是美国景观建筑师Richard Forster于1973 年最早提出,他将国家公园以同心园模 式从里到外划分为核心保护区、游憩缓 图9.3 国家公园旅游模型,据甘恩1988 冲区和密集游憩区。加拿大国家公园较 广泛地采用了甘恩于1988年提出的五圈 层模式:重点资源保护区、荒野低利用 区、分散游憩区、密集游憩区和服务社 区(见图9.3)。
2
一、旅游开发的区位选择
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是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两大 主题,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 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 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现代区位论的区位决策目标不 仅包括生产者利润最大化,而且包括消费者的效用最 大化,同时区位论从微观的企业区位论发展到宏观区 位论——空间经济结构分析。旅游各要素及其集聚的 景观集合体在空间上分布是不平衡的,而旅游活动的 重要空间运动规律是旅游者受旅游吸引物的吸引产生 空间位移,形成旅游流。所以,旅游开发中针对目标 市场选择旅游开发区是一项重要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商学院旅游系•唐明贵
§3 典型的空间布局模式
旅游规划与开发
贵州商学院旅游系•唐明贵
1.链式模式
链式模式又可以称之为带状布局,适应于旅游资源和服务设施
主要沿着交通线、河流景区分布的情况。
旅游资源1 河流 旅游资源2 旅游资源3
旅游规划与开发
贵州商学院旅游系•唐明贵
2.核式布局模式
核式布局主要有2种情况: (1)资源集聚区:以自然景观为核心,各服务设施环绕在自然景观四周,设施与中心景观之 间有交通连接。这种布局主要用于温泉、湖泊、滑雪场等景区。 (2)服务集聚区:以旅游服务中心为核心,各旅游吸引物分散在四周,在服务中心与吸引物 综合体之间有交通连接。这种布局主要用于各旅游吸引物比较分散的景区。 上述两种情况各种设施之间的连线构圆环,各种设施与核心景区之间也有路相连,交通网 络呈伞骨型或车轮
旅游规划与开发
贵州商学院旅游系•唐明贵
3.社区-吸引物布局模式
1965年Gunn提出,在旅游区中心布局一个服务中心,形成吸引物
综合体,在服务中心与吸引物综合体之间有交通连接。
旅游规划与开发
贵州商学院旅游系•唐明贵
4.双核式布局模式
1974年Travis提出“双核原则”。这种方法为游客需求与自然保护区之间提 供了一种商业纽带,通过精心设计,服务集中在一个辅助型社区内,处于保 护区的边缘.
旅游规划与开发
贵州商学院旅游系•唐明贵
5. 三区式布局模式
自然保护区:旅游区的核心,禁止进入,严密保护。 娱乐区:在保护区的外围,配置野营,划船,越野,观景点等服务设施 服务区:最外层,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有饭店,餐厅,商店,高密度的娱乐设施。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划定为三个区:
核心区:严格保护,任何人不得进入。 缓冲区:一般保护,少量科学实践的场所,少量旅游观光或专项旅游 实验区:大量实验场所,旅游开发的主战场。
旅游规划与开发
贵州商学院旅游系•唐明贵
(2)风景名胜区
参观游览区 缓冲科考区 核心保护区 旅游镇
由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组成,常以景点和景点游线的形式表现。 位于核心保护区和参观游览区之间的保护区域。
为了维护当地的生态设立,常为植被最原始、地理环境复杂区域。
为保护风景名胜区的环境,常将餐饮点、管理点、游乐中心集中布局, 这也是当地人集居的地方。 可以分为旅游服务中心、游客集散地和行政管理区。
重点保护区
是绝对保护区外的一道保护范围界
一般保护区
又称环境协调区,是在
限,它不仅能确保不受到物质破坏,重点保护区外再划的保 周边的历史环境也要得到有效的控 制。在重点保护区内的各种建筑物 和设施都要符合城建和文物单位的 护界限,这个区域内的 建筑和设施要成为景观 的过渡,以较好的保护 环境风貌。
保护旅游 环境
旅游规划与开发
E
D
集中功能
贵州商学院旅游系•唐明贵
旅游规划与开发
贵州商学院旅游系•唐明贵
§2 旅游功能分区的方法
旅游规划与开发
贵州商学院旅游系•唐明贵
1.
2. 3. 4.
旅游规划与开发
在旅游区域内设定n个地域样本
计算各个样本空间之间的距离,并按照相 邻样本空间之间的共性,将其划分为n-x类 针对上述的n-x类地域空间形式,进行同类 或相邻地域样本的合并 最终将会形成无法继续合并而产生n-x-y个典 型少量大型区域,这就是最终需要的对旅游 区的空间划分
旅游规划与开发
贵州商学院旅游系•唐明贵
自然资源为主的景区常常采用三区结构形式,三区结构即按照资 源的集中、典型程度把景区分为保护区、缓冲区和密集区。
保护区
是受绝对保护的地区,一般
缓冲区
该区域只允许进行科研活动和少量
密集区
动场所,是以自然资源为主的 功能区中旅游接待设施最密集、 人口活动量最大的区域。旅游 设施和旅游项目的主要分布区。
林业及旅游商品生产 区
生态保护区 居民保护区
旅游规划与开发
贵州商学院旅游系•唐明贵
度假区
(4)度假区
旅游中心区
度假休闲区
森林登山区
一般保持原貌,
水上游乐区
可开展公共沙
风俗体验区
开发保护当地
其它
可能有
由大门接待区、 可安排度假住
中心商业区、
旅游住宿区、 娱乐区、公共 开放空间、绿 色空间等组成
宅、小型度假
是旅游景区系统结构的核心, 是保护区和密集区之间的过渡地带。 是游客在旅游景区内的主要活
都位于本地自然系统最完整、 有限的旅游活动,要控制游客数量 野生动植物资源最集中、具 有特殊保护意义的地区。 和旅游活动类型,只允许不对环境 造成破坏的交通工具进入。该区可 以起到生态建设、过度保护、教学 科研等作用。
自然 保护区 娱乐区
服务区
旅游规划与开发 贵州商学院旅游系•唐明贵
5.海滨旅游空间布局模式
海滨旅游空间布局模式:看似没有核心的圈层式布局,实际上是
围绕大海这一核心景观进行娱乐设施、配套设施的布局。
旅游规划与开发
贵州商学院旅游系•唐明贵
6.山岳旅游区布局模式
山岳旅游区布局模式 :有分叉式、环式、综合式,核心景区是亮点。
项目5 旅游功能分区与图件
§1 旅游功能分区的原则 §2 旅游功能分区的方法
§3 典型的空间布局模式
§4 旅游线路的优化设计
§5 旅游规划图件
旅游规划与开发 贵州商学院旅游系•唐明贵
§1 旅游功能分区的原则
旅游规划与开发
贵州商学院旅游系•唐明贵
合理规划 动线视线
B
突出分区
A 功能分区 原则
C
协调功能
村、会议休闲 中心、高尔夫 球场等项
历史建筑、特 色餐饮、民俗 街区等
环境保
护区等 其它因 地制宜 的功能 区
可开展登山游道、 中养殖、水上 攀岩、越野、野 战、狩猎等项目 娱乐项目等
旅游规划与开发
贵州商学院旅游系•唐明贵
( 1) 历史文化旅游区
绝对保护区
绝对保护区是级别最高的保 护等级,如文物古迹、古建 筑、古园林等的所在地,由 保护单位全面负责,所有建 筑物和环境都要严格认真保
服务管理区
居民原生活区 一般风景名胜区范围较大,可以让部分原住居民继续生活。
旅游规划与开发
贵州商学院旅游系•唐明贵
森林公园
游览区和游乐区 野营野餐区 服务管理区
由特色群落、古树名木、自然山水组成,是森林公园的主体。
这一区域应以餐饮点、管理点、游乐中心为核心成环线分布。
可以分为旅游服务中心、游客集散地和行政管理区。 主要有木材加工、花卉植物种植、特色商品加工等。 相当于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 为了维护原始风貌,有可能保护原土居民的生活环境不受打扰, 另外,林业工人和从业人员也可能住在里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