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之比较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西方芭蕾基训的比较研究

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西方芭蕾基训的比较研究

要点三
设立多元文化舞蹈课程
在舞蹈教育体系中应设立中国古典舞、西方芭蕾舞以及其他舞蹈文化的课程,让学生全面了解不同舞蹈文化的特点。
要点一
要点二
加强舞蹈教师队伍的建设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文化修养,使其能够胜任多元文化舞蹈教育体系的教学工作。
推广多元文化舞蹈教育理念
通过学术研讨、艺术交流等形式,推广多元文化舞蹈教育理念,促进舞蹈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文化背景
中国古典舞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舞蹈的情感表达和艺术内涵;而西方芭蕾则受到欧洲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舞蹈的规范和技巧。
审美取向比较
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西方芭蕾基训的融合与发展
05
国内外舞蹈比赛和演出平台的搭建
东西方舞蹈教育理念的相互借鉴
跨文化舞蹈作品的出现
舞蹈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建立多元文化舞蹈教育体系
中国古典舞和西方芭蕾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舞蹈艺术形式
通过对中国古典舞基训和西方芭蕾基训的比较研究,探究两种舞蹈的表演技巧、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的异同点,为舞蹈创作、教育和表演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目的
中国古典舞基训和西方芭蕾基训在训练体系、内容、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它们的表演技巧、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又有什么差异?
01
02
03
结论
06
中国古典舞和西方芭蕾舞在基础训练上存在差异。
两种舞蹈在动作、技巧和表现力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两种舞蹈的训练体系和理念有所不同。
研究的主要发现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分析不同训练体系下舞蹈演员的表现力和艺术修养。
探讨两种舞蹈的融合与创新的可能性。
进一步比较研究中国古典舞和西方芭蕾舞在表演、技巧等方面的差异。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审美差异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审美差异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审美差异作者:顾嘉伦来源:《黄河之声》2017年第24期摘要:舞蹈是一种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艺术门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产生的舞蹈都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及其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舞和西方古典芭蕾舞就是两个及其鲜明的例子,它们是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舞蹈门类,是中西方舞蹈文化的象征性代表,因此两者的审美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西方古典芭蕾舞;审美;差异一、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起源(一)中国古典舞的起源在历史的背景下,中国古典舞是古代舞蹈和戏曲舞蹈的一次复苏。

中国古典舞的历史极为久远,它可以追溯到更为遥远的宫廷舞蹈以及民间舞蹈。

从那时流传下来的舞蹈动作,至今都保留在戏曲舞蹈中。

现今,我们又从戏曲舞蹈中借鉴回来,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古典舞。

还有一些姿态和造型,被保存到了古代的石窟笔画以及雕塑中。

(二)西方古典芭蕾舞的起源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历史悠长,最开始起源于意大利民间,在法国得到了强有力的发展,最后流行于俄罗斯,它的手势最早可追溯至古埃及的祭祀舞蹈。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古典芭蕾舞流传至宫廷,由于当时的西方古典芭蕾舞很多时候都是在宴会中表演,因此被大家称为“席间芭蕾”。

二、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审美差异(一)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中国古典舞有四大审美特征,分别是形、神、劲、律。

1.中国古典舞中的“形”。

一切外在的,直观的体态,动作都可称为“形”。

中国古典舞的舞姿曼妙多姿,其动势也是极为丰富。

但无论怎样变化都离不开中国古典舞“圆”的运动轨迹,简单来说中国古典舞的“圆”可分为“形”的圆与线的“圆”,“形”的圆指的是舞者的外部形态,“线”的圆是指舞者在舞蹈中身体的运动过程的轨迹。

2.中国古典舞中的“神”。

所谓的“神”,指的是艺术领域的内涵、表现、节奏和气质,也是艺术的灵魂。

“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是中国古典舞中的重中之重。

在中国古典舞女子剧目《春闺梦》中,舞者通过肢体动作以及“神”的运用,把剧目中这位少女怀春的心理刻画的惟妙惟肖。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审美差异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审美差异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审美差异作者:郑阳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06期【摘要】舞蹈是社会文化艺术传播的代表形式,它具有民族性、差异性、融合性等特征,是彰显时代发展文化魅力的主要渠道。

基于此,本文对舞蹈的分析,主要是从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之间的审美差异实践进行探究,以达到充分挖掘舞蹈的内涵,引导我国舞蹈表演创新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西方古典芭蕾舞;审美差异【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引言艺术发展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文化融合的主要渠道。

近年来,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逐步成为世界文化产业开发的主导领域,在社会文化产业发展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一直是阻碍我国舞蹈迈向更高层次的因素,为了突破这一问题,就必须合理把握中西方舞蹈审美上的差异,推进中国古典舞进一步创新的基础。

一、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一)中国古典舞中国古典舞,是指源于中国戏曲舞蹈而来的古代舞蹈的发展。

中国古典舞,是伴随着我国历史发展产生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具有悠久的文化内涵,更有多样性的表现手法,是我国历史文化瑰宝,如《丝路花雨》《飞天》《敦煌彩塑》等。

依据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而言,中国古典舞追求“尽善尽美”,它善于将中国戏曲中“做、打”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得淋漓尽致,将中国古典舞的美展现出来。

由此,中国古典舞的表演不仅注重表演者的动作连贯性、柔美性,也注重表演者在舞蹈表演过程中将舞蹈中的意蕴、内涵的表现,这也是中国古典舞的魅力所在。

[1](二)西方古典芭蕾舞西方古典芭蕾舞诞生于十七世纪后期,路易十四的法国,它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是西方现代舞蹈发展的基础。

[2]它主要经历了早起芭蕾、浪漫芭蕾、古典芭蕾、现代芭蕾以及当代芭蕾五个时期。

以西方美学理念对西方古典芭蕾舞进行分析,它的表现主要注重舞蹈张力和身体直立的表现形式。

例如,《皇后喜剧芭蕾》《天鹅湖》《吉普赛》等,都是西方古典芭蕾舞表演的代表。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审美差异分析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审美差异分析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审美差异分析摘要:舞蹈作为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由于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此,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这两者的审美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为此,本文分别阐述了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起源、审美特征,并就中西方古典舞蹈产生审美差异的原因及当代价值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芭蕾舞;审美差异引言舞蹈是人们最早的娱乐方式,它能够准确的表达出人们的情感。

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产生的舞蹈都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及其审美特征。

在东西方的文化中,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的古典舞和西方的芭蕾舞,它们是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舞蹈门类,分别体现着个性鲜明的两种文化对舞蹈的不同审美要求,因而具有明显的审美差异。

在世界文化大融合的今天,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中国古典舞和西方古典芭蕾舞这两种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比较两者的审美特征,以为东西方艺术的交流,为两种艺术形式的相互借鉴提供一些帮助。

1.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的起源1.1中国古典舞的起源中国古典舞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

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或更为遥远时代的民间舞蹈。

至周代开始,到汉、两晋乃至唐代五代宫廷设立专门的乐舞机构,集中和培养专业乐舞人员,并对流行于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乃至外邦舞蹈进行了整理、研究、加工和发展,形成了宫廷舞蹈。

其中如周代的《六代舞》(包括《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菠》、《坐部伎》、《乐部伎》、《大曲》等,异彩纷呈,各领风骚。

新中国成立以后,五十年代初期,舞蹈工作者为发展、创新民族舞蹈艺术,从蕴藏丰富的中国戏曲表演中提取舞蹈素材,借鉴中华武术进行了研究、整理、提炼,并参考芭蕾训练方法等,建立起一套中国古典舞教材。

伴随八十年代的开放政策,中国古典舞也不断地发生了变化,开始从外形到内蕴地向新空间拓展 [1]。

1.2西方古典芭蕾舞的起源芭蕾的历史,最早的起始可追溯自欧洲文洲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意大利宫廷,及法国南部的贝根弟地方的宫廷里。

浅谈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的比较

浅谈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的比较

浅谈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的比较作者:孙伊宣来源:《北方音乐·下半月》2014年第01期摘要:舞蹈作为一种人类最古老的文化艺术门类,其历史感和民族文化特质更积淀厚重,源远流长。

中西方舞蹈在表现各自文化生命经验时,鲜明地体现出了两种文化不同的心理特征。

两种不同风格的舞蹈都有着各自的文化底蕴与特征,本文试从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在起源,发展背景与技巧和审美的比较浅谈个人看法关键词:古典舞;芭蕾;技巧;审美一、中国古典舞与芭蕾舞在起源上的比较古典舞与芭蕾舞在起源中相似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

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是如此。

一般来说,古典舞都具有严谨的程式、规范性的动作和比较高超的技巧。

中国古典舞从其起源来说,是古代舞蹈的一次复苏,是戏曲舞蹈的复苏,是几千年中国舞蹈传统的复兴。

中国古典舞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

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或更为遥远时代的民间舞蹈。

相较于中国古典舞,相传,芭蕾最早起源于意大利,而形成于法国,十八世纪传人俄国。

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才成为一种独立的完整的艺术形式,创造了足尖舞蹈技巧,发展了各种腾空跳跃和旋转技巧,并产生了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特点的意大利学派、法兰西学派和俄罗斯学派等。

芭蕾,从法语中翻译出来有三层含义,一是一种舞台舞蹈形式,即欧洲古典舞蹈,通称芭蕾舞。

二是舞剧,最初专指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

三是在现代编导创作的舞蹈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故事内容,也没有情节,编导运用欧洲古典舞蹈或现代舞蹈,或使两者相结合,用以表现某种情绪、意境,或表现作者对某个音乐作品的理解等等,这些也称为芭蕾。

二、中国古典舞与芭蕾舞在背景与发展上的比较中国古典舞创立于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

浅谈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之比较(全文)

浅谈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之比较(全文)

浅谈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之比较(全文)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舞蹈形式,它们独具的特点、独具的魅力源于中西方历史文化和思想道德观念的差异。

既然二者在字面上都被冠以“古典”二字。

那么什么是“古典”?“古典”在它们分别的历史演变中有何寓意?就成了我今天探讨这个问题的起点,亦是思维展开的基点。

一、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动作原理之间的比较(一)就“运动人体”的重心而言,西方古典芭蕾舞是高的而中国古典舞是低的。

古典芭蕾舞者的身体重心保持最高位置,稳定面小,有天平的平衡感觉,使动作感觉自由灵巧、轻盈飘逸,突出了立体效果,并有表现动作的特质。

中国古典舞动作重心则多降低,体重多落于脚跟,有表现平衡的特质,两脚一虚一实,一轻一重。

(二)就“运动人体”的轨迹而言,西方古典芭蕾舞是从内到外的,而中国古典舞是从外到内的。

古典芭蕾技术中动作感觉是离心的、星射的,力量发自躯体的中心,由中心外展开至肩部、上臂、下臂、手部、指尖,然后继续延伸至远方;下肢从躯体中心至胯部、大腿、小腿、足部、脚尖,然后钻入地心或穿透空气。

(三)就“运动人体”的态势而言,西方古典芭蕾是开、绷、直、立,而中国古典舞是拧、倾、圆、曲。

其实,不论是西方古典芭蕾还是中国古典舞都是对“运动人体”的审美开发,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审美需求下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观察的。

二、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表现和之间的比较(一)就“运动人体”的表现而言,西方古典芭蕾示形而中国古典舞示意。

西方所有的舞蹈动作与姿势基本上不含任何意义,主要表现动作的形式与技巧、动作的意义是由舞蹈的不同需要和舞者所赋予的,尤其是西方古典芭蕾中的双人舞托举,惊人的技巧多于传情。

中国古典舞动作虽然也示形,但以示意为主。

“意”是动作所传达出的意味。

动作均是“以意领形”“动以示意”,并且每一个舞蹈动作均有其表现的意义。

(二)就“运动人体”的追求而言,西方古典芭蕾舞主外,中国古典舞主内。

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西方芭蕾基训的比较研究

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西方芭蕾基训的比较研究

【摘要】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西方芭蕾基训的训练功能和训练价值各有千秋。

本文从中西方古典舞的身姿体态、技术技巧、表演内涵、音乐的运用等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基训的异同。

【关键字】古典舞基训;芭蕾基训舞蹈是以肢体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不论是民族民间舞、古典舞还是现代舞,都需要舞者具有良好的身体基础活动能力,因此基本功训练课程是学习舞蹈的必修课,适用于任何舞种的教学。

芭蕾基训因遵循了人体解剖学原理与人体运动法则,一直被公认为最科学的训练方法。

中国古典舞训练体系是脱胎于戏曲舞蹈,在汲取西方芭蕾基训的养分中遵循中国传统的发展脉络逐渐确立起来的一套有着极具民族性的训练方法。

其成形相对较晚,在时代的变迁与自身的发展中,它赋予了基训法新的气韵与新的品格。

下面笔者就从身姿体态、技巧原理、表演内涵、音乐的运用等四个方面对上述两种基训体系进行比较。

一、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基训在身姿体态上的比较分析在身姿体态的要求上,芭蕾基训要求身姿刚健挺拔,训练中,后背保持直立,两肩与胯对齐,脖子微微上仰,给人一种昂扬高贵的气质。

中国古典舞基训吸收了芭蕾基训中对平衡感的训练,同时提炼了东方神韵的审美特质,比芭蕾基训多了身韵方面的训练,在身姿体态上采用符合东方人人体结构与中国人对“圆与弧”审美欣赏习惯的方式,运用拧、倾、圆、曲使重心保持下沉或较低位置,强调腰的拧、倾、圆、曲四大形态与万变不离其宗的曲线美。

如戏曲体态“子午相”“阴阳面”“拧麻花”中一以贯之的人体“拧、倾、圆、曲”之美。

二、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芭蕾基训在技巧原理上的比较分析芭蕾基训中的技巧原理始终贯穿着在保持体态“直立”的基础上对控制能力与腿部肌肉力度的训练,且以旋转和跳跃为主。

在旋转与跳跃等技巧性动作中,腿、膝盖、脚背一直到脚尖都要一绷到底,绷到一种极致。

其中,旋转不仅强调头、手、脚与身体的协调配合,更强调对主力腿、腰背部、踝髋关节直立能力与对身体各部位控制能力的矫正练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之审美差异性比较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之审美差异性比较

中国古典舞的未来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和传承。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古典舞 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结合现代元素,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一方面,舞 蹈创作者们要深入挖掘古典舞的精髓,保留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要 积极探索与现代舞蹈技艺的结合,赋予古典舞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形式。加强中国 古典舞的国际传播与交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舞的魅力,对于推动 中国古典舞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服装:中国古典舞的服装通常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特色,如长袖、流苏、如 意等元素,强调裙摆的飘逸和线条的美感。而西方古典芭蕾舞的服装则更注重展 现舞者的身材和动作的自由,以短裙和紧身上衣为主。
文化背景:中国古典舞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身心合 一的境界,通过舞蹈传达出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西方古典芭蕾舞则是在欧洲文艺 复兴时期逐渐形成的,强调人体美和严格的训练体系,以展现出欧洲文化的典雅 和浪漫。
典型案例
《天鹅湖》是西方古典芭蕾舞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芭蕾舞 剧之一。该剧以爱情故事为线索,展现了芭蕾舞独特的动作美和音乐魅力。其中, 舞蹈家们以精湛的技艺和完美的造型演绎了白天鹅和黑天鹅的形象,以及各种不 同的舞蹈场面,如群舞、双人舞、独舞等。同时,该剧也受到了不同文化和时代 的欢迎和推崇。
参考内容
舞蹈是一种跨越国界的艺术形式,不同的文化和地域背景孕育了多种独具特 色的舞蹈风格。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中国古典舞和西方芭蕾舞进行比较研究, 从历史、舞蹈风格、表演、教育等方面探讨它们的异同点。
一、舞蹈历史
中国古典舞和西方芭蕾舞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中国古典舞 起源于中国古代,深受儒家、道家等思想文化的影响,强调舞者内心的修养和技 艺的精湛。而西方芭蕾舞则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随后在法国和俄罗斯发展壮 大,它更加注重技巧和体态的精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古典舞与西方古典
芭蕾舞之比较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浅谈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之比较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舞蹈形式,它们独具的特点、独具的魅力源于中西方历史文化和思想道德观念的差异。

既然二者在字面上都被冠以“古典”二字。

那么什么是“古典”“古典”在它们分别的历史演变中有何寓意就成了我今天探讨这个问题的起点,亦是思维展开的基点。

一、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动作原理之间的比较
(一)就“运动人体”的重心而言,西方古典芭蕾舞是高的而中国古典舞是低的。

古典芭蕾舞者的身体重心保持最高位置,稳定面小,有天平的平衡感觉,使动作感觉自由灵巧、轻盈飘逸,突出了立体效果,并有表现动作的特质。

中国古典舞动作重心则多降低,体重多落于脚跟,有表现平衡的特质,两脚一虚一实,一轻一重。

(二)就“运动人体”的轨迹而言,西方古典芭蕾舞是从内到外的,而中国古典舞是从外到内的。

古典芭蕾技术中动作感觉是离心的、星射的,力量发自躯体的中心,由中心外展开至肩部、上臂、下臂、手部、指尖,然后继续延伸至远方;下肢从躯体中心至胯部、大腿、小腿、足部、脚尖,然后钻入地心或穿透空气。

(三)就“运动人体”的态势而言,西方古典芭蕾是开、绷、直、立,而中国古典舞是拧、倾、圆、曲。

其实,不论是西方古典芭蕾还是中国古典舞都是对“运动人体”的审美开发,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审美需求下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观察的。

二、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表现和之间的比较
(一)就“运动人体”的表现而言,西方古典芭蕾示形而中国古典舞示意。

西方所有的舞蹈动作与姿势基本上不含任何意义,主要表现动作的形式与技巧、动作的意义是由舞蹈的不同需要和舞者所赋予的,尤其是西方古典芭蕾中的双人舞托举,惊人的技巧多于传情。

中国古典舞动作虽然也示形,但以示意为主。

“意”是动作所传达出的意味。

动作均是“以意领形”“动以示意”,并且每一个舞蹈动作均有其表现的意义。

(二)就“运动人体”的追求而言,西方古典芭蕾舞主外,中国古典舞主内。

西方古典芭蕾演员的面部总是冷冰冰的,如同面具,但却刻意去追求超强的肌肉力量,通过完成高难度技巧来取悦观众,使观众叹为观之,以此也使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审美价值得到认同。

而中国古典舞的追求则是“神、律、诗意”,“神”即神韵,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是舞蹈者心态和内涵的表达。

(三)就“运动人体”的表现体系而言,西方古典芭蕾舞属一元动作而中国古典舞属多元动作。

芭蕾的动作是一元的是说动作性质的相同,即不分男女,不论剧情,都是一组基本动作。

而中国古典舞则不同,男女有不同的动作系列,这是源于在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中,男舞主要以大武生为基调,女舞主要以青衣为基调;男舞雄浑刚劲,女舞则内敛秀美;男舞舞起来荡气回肠,女舞跳起来娇小迷人;男舞多以运用大云手、烽火轮、腾空跃跳对舞台产生强烈的占据感。

(四)就“运动人体”的动作技术层次而言,西方古典芭蕾舞是多层次的表现,而中国古典舞则是单层次的动作技术表现。

西方人认为宇宙是有整齐的秩序,有低至高之层叠,所以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动作技术是由低层向高层发展,同一动作有不同层次的技术发展。

而中国人在观念上个体与整体不分,一变为多,多亦可合一,所以中国古典舞的技术是单层次的,每一动作只有一种做法,亦即
每一动作只有一个动作层次,还有一点是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动作是联合表现的,大多数动作必须联合表现才可完成,这种动作的联合表现性也是必然的。

三、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道具应用的比较
剑与水袖是中国古典舞表演中最常见的两种道具。

剑舞身法性强,充满阳刚之气,袖舞柔媚飘逸,韵律感强。

除剑、袖运用之外,还有鼓、扇子、手巾、帽子、桌子、椅子、长绸等的运用。

例如中国古典舞中的绸舞体现了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以线造型,以线传神,以线抒情的审美意趣,它以飞腾跌岩的动势,舒卷盘旋的流线,起伏流畅的韵律,组成充满音乐感的时空造型,如再有与色彩相结合,就会使人联想到行云、流水、泛烟、火焰、彩虹、流电……充分发挥了道具在舞蹈中的象征手法,也正因中国古典舞中道具的巧妙运用,才更加烘托了舞蹈主题,丰富了舞蹈表意,渲染了舞蹈氛围。

而谈到西方古典芭蕾舞的典型道具就非“足尖鞋”莫属了,女舞者穿上它翩翩起舞于舞台之上,通过做一些旋转、跳跃的技巧展示着“足尖鞋”的神奇,给人以蜻蜓点水般的轻盈之感。

也体现着西方人所追求的典雅高贵之美。

四、结论
总之,西方古典芭蕾舞与中国古典舞的比较是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文化、两种社会观念作用下的两种舞蹈形式的比较。

我们只有比较出两者的差异,才能在学习时掌握两种舞蹈不同的表现风格和技巧特点,使我们中国古典舞在保持自我风格的前提下,大胆借鉴西方古典芭蕾舞中好的、科学的东西,以取长补短,完善推进中国古典舞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