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和台风

合集下载

我国的干旱洪涝

我国的干旱洪涝
冬春 连旱 为主
冬春季,西南气流 和北方气流交汇于 西南地区的北部、 东北部、东部,在 那里形成了连阴雨 天气;而该地区处 于锋面以西(暖气 团一侧),降水少
(三)旱灾的预防措施
非工程措施: 加强监测和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 增强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等。 A、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设施; B、跨流域调水; C、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水浪费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推广喷灌、滴灌技术,选择耐旱作物; E、植树造林(营造防护林) F、从长远看最经济的方法——海水淡化等 G、提高水价 H、净化水循环再利用等;
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 变化大 旱 灾 成 因 分区 旱灾类型 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 长江 中下 游 伏旱 为主
7、8月份,雨带 北移,该地受副 高控制,盛行 下沉气流, 干燥少雨
作物生长期、 水电和城市 用水需求量 大
(二)我国各地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 最根本原因:降水方面
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 变化大 旱 灾 成 因 分区 旱灾类型 自然原因 人类活动 西南 地区
我国的干旱、洪涝、 寒潮和台风
一、我国的干旱灾害
(一)、我国干旱灾害的主要特征:
1、出现次数多 2、持续时间长
我国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并且经常出现季节 连旱,时间长达数月。极少数旱灾甚至可长达几年。
3、影响范围广 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地区平均受灾率、 成灾率高于南方地区。
(二)我国各地干旱灾害的形成原因: 最根本原因:降水方面
自然 原因 1、夏季风异常,雨季较长,降水强度大;
2、中游河道弯曲(下游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人为 (上游)3、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原因 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流排水不畅; (中下游)4、围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减弱; 分蓄洪水能力降低。 措施:非工程性措施; A、修建水库;B、植树造林;C、退田还湖; D、疏浚河道,加固堤防等; E、裁弯取直;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②寒潮在南下过程中,当地形 走向与冷空气移动方向垂直时 起阻挡作用,从而削弱冷空气 的影响;同时使山体北侧冷空 气堆积,山体南侧相对温暖。 如秦岭、南岭等。
③寒潮在南下过程中,当地形走向 与冷空气移动方向平行时,加速风 速,从而加强冷空气的影响。
7、危害
8、防御措施:
加强监测预报; 提高公众防灾意识; 做好防寒保暖准备(用 烟熏、塑料薄膜覆盖庄 稼等办法来预防寒潮, 培养耐低温的农作物品 种等)。
(3)东路:从西伯利亚东 5、我国不易受寒潮侵袭的地区: 部或蒙古东部进入我国东北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地区,经华北地区南下。 广东、海南、台湾一带。
6、影响寒潮强弱的因素:天气系统(冷锋强弱)、纬度位置、 地形
◇分析地形对寒潮活动的影响: ①青藏高原地势高而寒潮不易侵 入;云贵高原对势力较弱的冷空 气有阻挡作用,不易受到寒潮的 影响。
江淮流域 长江和松花江流域
回顾我国东部季风区锋面移动规律,说说我国不同地区 洪涝灾害出现的时间。 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与夏季风带来的锋面雨(暴雨) 时空分布存在一致性。
我国东部从南到北洪涝灾害多发生在春、夏、秋季, 以夏季最集中。
7-8月份 华北东 北
6-7月份 华东 (江淮地区)
4-5月份 华南
3、发生时间与多发地区:
分区
旱灾类型 (发生时间)
发生原因
春旱 华北地区 为主
自然:①春季降水少 ②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天气、蒸发量大 人为:③冬小麦返青期,需水量大
伏旱
长江中下 (夏) 游地区 为主
自然:①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 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②气温高,蒸发旺盛 人为:人口密集,生活生产需水量大
分布范围广;地震频率高,强度大;地震震源浅,危害大。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湘教版)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湘教版)
我国de 降水 特点
我国降水的季节变 化
空气 气 冷空气 空气 气 冷空气 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冷空气
北方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气 暖空 暖空 暖 暖
⑵分析②③ 两区旱 灾季节差异的原因。(4分) ②区:春季雨带未到,降水少; 升温快,蒸发旺盛。 ③区:夏秋季受副高控制, 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⑶说明①区春旱引 发的最主要的次生 灾害及其监测手段。(3分)
森林火灾;遥感技术
二、我国的洪涝灾害
我国洪水类型、形成原因 、主要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对比: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de 降水 特点
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九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de 降水 特点
我国降水的季节变 化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de 降水 特点
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夏 季 风 的 进 退
结 论
华北、东北
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
7、 8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 6月 南部沿海地区 5月 10月 9月
农作物生长旺盛
中国的旱灾
旱灾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危害: 防御措施: ⑴干旱缺水危及农业生产。(农作物、林木死亡)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兴修水利) ⑵人畜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 营造防护林 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在干旱多发区选择耐旱作物 ⑷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的社会动荡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推广喷灌、滴灌 (5)容易引发森林火灾、草原火灾、农作物病虫害 等次生灾害 技术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详解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详解
以后又补充规定,一次冷空气活动使长江流域以 及以北地区48小时内降温10°C以上,长江中下游 地区最低气温达4°C或4°C以下,陆上有相当于三 个行政大区出现5~7级大风,沿海有三个海区伴 有6~8级大风者,称为寒潮或强寒潮。未达到以 上标准者,则称为较强冷空气或一般冷空气。
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警报
• 1.读下面两图,比较6~9月城陵矶水文站流量
的差异,并分析其与水位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6—9月城陵矶水文站流量大、水位高,但二者不成 正比。1998年该段流量远低于历史最大流量,但其水位 却一直居高不下,多次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可见,l998 年该段的洪水灾害特点是:小水量、高水位、大灾难。
2.1998年城陵矶水文站流量小于历史最大流量,但洪 水水位超过了历史最高水位。试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 并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 观点一: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 观点二:围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减小。 • 观点三:植被破坏,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减弱。 • 观点四:暴雨成灾,流量增大,水位抬升。
特点:小水量、高水位、大灾害。
趋势:经济发展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洪涝灾害呈增 加趋势。
2.应对措施:
①生态措施: 上游植树种草,下游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②工程措施: 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建立分洪泄洪区 ③其他: 加强预报和监测,做好应急预案,做好救 灾准备等
三、影响我国的寒潮
中国气象局规定,当冷空气过境后,凡气温在 24小时内下降10°C以上,并且在这一天内,其最 低气温又在5°C以下的就称之为寒潮。
我国大部分地区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雷州 半岛以南、台湾等地区影响较少
北方有一股强冷空气,其前锋今天中午 已经移到我国内蒙古西北地区东部一带,并 将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动,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预计,明天到后天,我国东部地区将出现大 范围雨雪天气,江南、华南部分地区有雷雨 大风,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大部, 将出现7-9级大风,气温将有明显下降,其 中,华北地区北部和东北地区气温将下降 15-20摄氏度,请各有关单位做好防冻保暖 工作。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 湘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 湘教版选修5

第二节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1.识记我国干旱、洪涝灾害的分布特征;寒潮的特点、入侵路径;台风的移动路径。

2.理解我国旱涝灾害的成因。

3.理解寒潮、台风对我国的危害。

我国的干旱灾害 【自主学习】1.特征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的范围广。

2.形成原因 (1)降水因素降水的季节变化(季节性易旱地区)⎩⎪⎨⎪⎧①长江以南:7、8月份伏旱②华北、东北:春旱和春夏连旱③西南地区:冬春连旱降水的年际变化: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地区,发生干旱的几率较大。

(2)水资源因素(3)社会经济因素:工农业生产用水量提高。

①耕地复种指数增加,灌溉面积扩大。

②北方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

③人口的增加→生活用水量增大;工业发展→工业用水量、需水量增多。

1.我国的四个旱灾中心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提示:华北地区、江淮地区、华南地区及西南地区。

2.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区域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提示:华北平原。

原因:①华北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春季降水少,易发生春旱;②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③春季华北地区雨季还未来临,而农耕已经开始,农业用水量大;④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核心归纳】 我国旱灾的类型及成因旱灾类型旱灾成因自然原因人类活动东北、华北地区春旱为主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雨季未到,降水稀少春季正值东北农作物播种期和华北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长江以南伏旱为主7、8月份,雨带北移,该地受副高控制,出现高温晴朗天气,形成“伏旱”作物生长期、水电和城市用水需求量大西南地区冬春连旱为主冬春季,西南气流和北方气流交汇于西南地区的北部、东北部、东部,在那里形成了连续阴雨天气;而该地区处于锋面以西,为旱季无论是该地区东北边缘的低温阴雨天气还是该地区的低温干旱天气,都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很大1.利用谚语理解记忆旱灾的区域特点“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东北夏旱“春雨贵如油”——华北春旱“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长江地区伏旱2.图解我国四大旱灾地区的成灾原因【跟踪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SSTA时序图
雪灾天气原因分析
1、大气环流异常
2、La Niña推波助澜
上图:2008年1月10至2月1日500hPa平均高度场 下图:1月10至2月1日500hPa历史平均高度场
•在La Niña年份,因冬季风比常年偏强,寒潮活动频 繁,东亚地区尤其黄河流域大部、长江中下游及我国 东南沿海一带出现冷冬的可能性较大。
⑤措施:
C
◎B 福州
左图箭头表示一台风通过福州前后的运行路线图,看图 回答: 偏北 1、当台风中心位于A位置时,福州吹 风; 静 2、当台风中心位于B位置时,福州 风; 晴朗无雨 天气情况是 ; 偏西 3、当台风中心位于C位置时,福州吹 风。
A
O
B
试在下列坐标图中分别作出上图中沿AB线的气压、气温、 降水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气压 气温 降水
温州大罗山上的冻雨(雨凇)
1.特点
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强度大; 多种灾害并发; 危害严重
2.成因
原因分析
1)大气环流异常
1)冬季风偏强,冷空气频繁南下, 气温低
上图:2008年1月10至2月1日500hPa平均高度场 下图:1月10至2月1日500hPa历史平均高度场
2)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偏强偏北,向 我国输送了大量暖湿气流,使冷暖 空气交汇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 区
3) 西南方向也有暖湿空气持续输 送 *4)冷暖空气交汇区,由于暖湿空 气位于上部,形成对流层中低层稳 定的逆温层,是大范围冻雨出现的 主要原因
2)La Niña(拉尼娜)推 波助澜
2007年8月, 赤道中东太平洋 海温进入La Niña状态后迅 速发展,至2008 年1月,已连续6 个月海表温度较 常年同期偏低 0.5℃以上,此现 象将持续到2008 年夏.

高中地理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练习 湘教5

高中地理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练习 湘教5

第2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2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1课时)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学业达标]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的进退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先后D.用水季节变化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A.人口稀少B.经济落后C.平原地形D.高原和盆地【解析】夏季风由南向北推进,降水区域也由南向北推进,若夏季风推进速度异常,则往往造成南北此旱彼涝的现象。

东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排水不畅,且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因而旱涝灾害严重。

【答案】1。

A 2.C据中国水利部权威人士披露,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169。

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46.52%,土壤侵蚀类型以水蚀为主,水蚀面积为145。

27万平方公里。

据此回答3~4题。

3.中国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是由于()①地处东亚季风区②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独有的地貌特征③人口与水土资源矛盾突出④干旱区面积广大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4.中国山洪灾害尤以暴雨型山洪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危害也最为严重,其主要分布区为() A.西北内陆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D.长江流域【解析】第3题,山洪灾害形成的基本条件,一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二是降水较多。

第4题,我国长江流域大多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山区面积广大,因此暴雨型山洪灾害频发.【答案】3。

C4。

D5.下图为“我国干旱灾害发生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河南省干旱灾害频数在________以上。

(2)干旱灾害频数大于30的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

(3)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季风区,其原因是什么?(4)为减轻旱灾,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解析】结合图例可读出河南省的干旱灾害频数在20以上,干旱灾害频数大于30的地区有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或华南地区)。

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

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

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
干旱、暴雨洪涝、寒潮、台风、沙尘暴是我国最为常见、危害程度较为严重的气象灾害种类。

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1.干旱
灾害特点:大气中缺少水汽,地表少水,土地干旱、严重缺水;干旱在我国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时空分布:春夏季节分布普遍,以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为主。

华北平原易发生旱灾.此种灾害导致粮食不易生长。

2.暴雨洪涝
灾害特点:连续性的暴雨,短时间的大暴雨,来势迅猛,雨量集中,水位急涨,大面积大量积水;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

时空分布:夏季除西部沙漠地区外均有暴雨,南方和东部地区有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3.寒潮
灾害特点:降温幅度大、范围广,且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时空分布:冬半年影响范围大,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除青藏滇南各地、海南、台湾外。

寒潮的发源地是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我国受寒潮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是内蒙古自治
区,其简称是内蒙古。

4.台风
灾害特点: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易产生洪涝灾害。

时空分布:夏秋季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内陆也受影响。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台风登陆海南,除带来强风暴雨,造成洪涝灾害,还可能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5.我国华北地区的沙尘暴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春季,此时气温开始回升,降水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和台风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江淮地区D.华北地区2.“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早”的旱灾特点分布在()
A.华北区B.西南区C.东北区D.华南区
3.造成干旱灾害发生的基本原因是( )
A.正常的干季B.降水分配不均匀
C.气候复杂多样D.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
4.春季对华北地区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
A.寒潮、沙尘暴B.滑坡、泥石流C.干旱、地震D.台风、洪涝5.北半球某地受台风边缘影响,风向为西北风。

此时台风中心大致位于该地的( ) A.东部B.西部C.南部D.北部
6.下列各组省区中,受台风灾害最重的是( )
A.桂、滇、黔B.粤、闽、浙C.赣、鄂、湘D.冀、晋、豫
7.能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是( )
A.台风B.寒潮C.干旱D.洪灾
8.全球范围内,洪涝发生最多的地区是( )
A.亚洲B.北美洲C.南美洲D.大洋洲
9.我国暴雨罕至的地区分布在( )
A.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B.黄河中下游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D.西部沙漠地区
10.我国长江流域的旱灾一般为( )
A.春旱B.秋旱C.伏早D.冬旱
11.黄河上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
A.凌汛B.地上河决口C.水土流失D.干旱
12.我国西北地区的洪水灾害类型是( )
A.暴雨洪水B.融雪洪水C.冰凌洪水D.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13.洪涝和干旱是影响我国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从北方到南方,非旱即涝的现象时常出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常年受高压系统影响显著B.受台风影响大
C.受季风气候影响大,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D.受快行冷锋的影响14.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受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是( )
①有众多港口②有众多开放城市和高新技术开发区③沿岸为泥质沙滩④人口密集
⑤盐业、渔业、海洋养殖业发达⑥海防林密集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
15.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台风过境时气压变化的是()
16.下列措施对预防干旱具有长远意义的是()
A.人工降雨B.选择耐寒植物
C.开展农田水利建设D.改善干早地区农业生态环境
17.下列与干旱不属于同一类型灾害的是()
A.暴雨B.寒潮C.泥石流D.台风
18.因墒情不足未能适时播种的农作物可能是()
A.冬小麦B.春小麦C.大豆D.油菜
19.下列不是我国干旱多发原因的是()
A.热带面积广,太阳辐射强B.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强
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D.土壤保水性能差
2005牟8月25日一29日,美国东南部墨西哥湾沿岸数州遭受“卡特里娜”飓风袭击,飓风引发狂风暴雨和洪水泛滥,伤亡、失踪数百人,百万人流离失所。

飓风对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工农业生产等带来严重破坏。

据此回答20——22题。

20.“卡特里娜”飓风的水平气流状况为()
21.“卡特里娜”飓风对美国影响最大的产业是( )
A.钢铁工业B.煤炭工业C.石油工业D.冶金工业
22.“卡特里娜”飓风对美国影响最大的农作物带是()
A.棉花带B.小麦带C.玉米带D.乳畜带
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

从形成过程看,寒潮是冷性高压势力增强一一减弱一一再增强的过程。

据此回答23—25题。

23.寒潮暴发最有利的条件是( )
A.增大的气压梯度B.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式
C.单一广阔的陆地表面D.广阔的高纬度洋面
24.寒潮暴发会造成( )
A.洪涝灾害B.低温、大风、暴雪天气C.南方沙尘暴天D.水土严重流失25.寒潮若在春秋季暴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
①大风降温天气②扬沙、沙尘暴天气⑨暴雨洪涝天气④干旱天气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二综合题
1 读台风路径示意图及台风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每年_________季节,我国____________地区受台风影响。

(2)除我国以外,亚洲的下列国家和地区中,受台风袭击的还有(多选)()A.日本B.印度C.菲律宾D.巴基斯坦
(3)在台风剖面图中,①——④分别代表的内容是: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__________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

2 读寒潮入侵我国主要路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入侵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三条寒潮路径分别是: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
路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给江北地区带来
____________天气,江南地区发展为________________。

(3)寒潮入侵给我国草原牧区造成的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甲图为我国干旱灾害发生图,乙图为我国某地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
均径流总量的百分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干旱频次大于30的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干旱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季风区,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乙图中音乐能够地区河川夏季(6——8月)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总量百分比较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东部地区旱灾损失严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出由于干旱引发的灾害链示意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号


题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