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答案
根据国开电大刑法学形考作业二参考答案

根据国开电大刑法学形考作业二参考答案
根据国开电大刑法学形考作业二的参考答案,我整理出以下的答案:
题目一:简答题
1.法律定义:行政处罚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主体进行的一种强制措施。
2.行政处罚的效力:行政处罚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并在行政复议机关或人民法院依法裁决前,不停止执行。
3.行政处罚的法定程序:行政处罚的法定程序包括的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
(1)立案调查(2)听证(3)作出处罚决定(4)送达处罚决定书(5)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题目二:判断题
1.正确:回乡贩毒属于非法持有毒品罪。
2.正确:强制隔离戒毒属于行政处罚的范畴。
3.错误:在触犯法律之前,主观方面已经完成也是构成犯罪的形式之一。
题目三:案例分析
本案中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是否适用无期徒刑;二是是否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于第一个问题,根据刑法的规定,本案中的罪行是属于重大的罪行。
而且该案中犯罪嫌疑人没有悔罪表现,因此应当适用无期徒刑。
对于第二个问题,本案中犯罪嫌疑人的母亲已经病危,如果犯罪嫌疑人获得减轻或免除处罚,可能会给病情加重的母亲带来更大的痛苦。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刑法折抵部分有期徒刑的规定执行,以减轻处罚。
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篇一:(2014)民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class=txt>作业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特定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
2、按份之债是指债的多数人主体一方的当事人各自按照一定份额享受权利或者负担义务的债,包括按份债权和按份债务。
3、质押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财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以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卖得价款优先受偿。
4、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5、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发生要约的一方为要约人,另一方为受要约人或相对人。
6、不安抗辩权:指双务合同成立后,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对方不能履行义务,或者有不能履行合同义务的可能性时,在对方没有履行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履行合同的义务。
`二、填空:1、招标投标开标和决标2、无权要求双倍3、保证抵押质权定金留臵权4、委托人5、债务人6、运输合同保管合同委托合同信托合同居间合同7、法定义务公益义务三、问答题:1、答:⑴债的主体的特定性。
即债的主体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只能是特定的人,而不能是不特定的人。
⑵债权是一种请求权,债务具有特定性。
债权是债权人请求债务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因而是请求权。
债务具有特定性,即债务表现为特定人的特定行为。
⑶债的客体的多样性。
债的客体是指债权债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它可以是物、行为,也可以是智力成果等。
⑷债可因不法行为而发生。
2、答:⑴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⑵合同是由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
⑶合同是以发生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协议。
3、答:又称合同的必要条款,是指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
主要有:⑴标的⑵数量和质量⑶价款或者报酬⑷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⑸违约责任条款和解决争议的方法。
2021年刑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刑法学(2)】形考作业一: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第一题:【案情】王某,男,44岁,某医院职工。
王某得知其妻刘某有了婚外情后即怀恨在心,欲致其于死地。
12月19日,王某自制了一种定期爆炸装置。
12月21日上午,王某将爆炸装置定好时间后谎称要去登山游玩,带着刘某一起爬上了一座游人云集山头。
中午12点左右,王某将用报纸包好放在塑料袋中伪装成午餐爆炸装置让刘某拿着,然后以上厕所为名离开刘某。
12点30分左右,定期爆炸装置发生爆炸,刘某被炸身亡,刘某周边游人一死三伤。
王某被抓获后积极交代,2月因与吴某发生争执而将吴某扎伤、经查属实。
吴某伤情为轻微伤。
【问题】对王某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惩罚(解决原则)?为什么?答:对王某行为应当认定为爆炸罪。
本案中,王某(44岁),为了报复其妻刘某,把爆炸装置带到“游人云集山头”,然后引爆,刘某被炸身亡,刘某周边游人一死三伤。
王某行为足已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虽然她目是故意杀害刘某,但在使用杀人手段上已危及公共安全,因而应认定为爆炸罪。
第二题:【案情】谢某,男,26岁,××市公交公司121路车队司机。
10月14日早上7时许,谢某驾驶121路1234号车搭载着20余名乘客驶近××中学门前公交车站时,同样要在此停靠上下乘客一辆120路车正在前面靠边行驶准备进站。
为了抢在120路车前面进站,谢某加大油门,驾车从120路车左侧超越,然后向右猛打方向盘冲向车站。
此时,在站上候车50余名乘客正迎向车子走来准备上车。
谢某及时采用紧急制动办法。
但由于谢某车速度快、惯性大,车下乘客躲闪不及,以致12人被撞倒刮倒受伤。
同步,急刹车导致车内乘客跌倒或与车内设施发生碰撞,导致9人受伤。
经鉴定确认,受伤乘客中4人重伤,6人轻伤,11人轻微伤。
谢某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责任。
【问题】对于谢某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解决(解决原则)?为什么?答:对于谢某行为应当认定为以危险办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属于危险犯。
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答案

【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因作业中的内容或数字与作业上有所不同,请同学们在抄时认真核对一下再抄写作业一: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第一题:【案情】王某,男,44岁,某医院职工。
王某得知其妻刘某有了婚外情即怀恨在心,欲致其于死地。
2001年12月19日,王某自制了一个定时爆炸装置。
12月21日上午,王某将爆炸装置定好时间后谎称要去登山游玩,带着刘某一起爬上了一座游人云集的山头。
中午12点左右,王某将用报纸包好放在塑料袋中伪装成午餐的爆炸装置让刘某拿着,然后以上厕所为名离开刘某。
12点30分左右,定时爆炸装置发生爆炸,刘某被炸身亡,刘某周围的游人一死三伤。
王某被抓获后主动交代,2000年2月因与吴某发生争执而将吴某扎伤,经查属实。
吴某的伤情为轻微伤。
【问题】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处理原则)?为什么?答:对王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爆炸罪。
1、王某构成爆炸罪。
王某为了杀害刘某,实施爆炸,造成1死亡3伤,其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因而构成爆炸罪,而不是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
王某非法制造爆炸物的行为本已构成犯罪,但由于该行为与爆炸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依照处理牵连犯的原则,应依照爆炸罪处罚而不实行数罪并罚。
2、根据刑法第115条规定,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3、此前实施的盗窃罪,因情节轻微,又有自首情节,可以免除刑事责任。
第二题【案情】谢某,男,26岁,XX市公交公司XX路车队司机。
2004年10月14日早上7时许,谢某驾驶121路1234号车搭载20余名乘客驶近XX中学门前的公交车站时,同样要在此停靠上下乘客的一辆120路车正在前面靠边行驶准备进站。
为了抢在120路车前面进站,谢某加大油门,驾车从120路车左侧超越,然后向右猛打方向盘冲向车站。
此时,在站上候车的50余名乘客正迎向车子走来准备上车。
谢某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
但由于谢某的车速度快、惯性大,车下乘客躲闪不及,以致13人被撞倒刮伤受伤。
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电大专科形考答案

考答案【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电大专科形考答案作业1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第一题:【案情】王某,男,44岁,某医院职工。
王某得知其妻刘某有了婚外情后即怀恨在心,欲致其于死地。
2001年12月19日,王某自制了一个定时爆炸装置。
12月21日上午,王某将爆炸装置定好时间后谎称要去登山游玩,带着刘某一起爬上了一座游人云集的山头。
中午12点左右,王某将用报纸包好放在塑料袋中伪装成午餐的爆炸装置让刘某拿着,然后以上厕所为名离开刘某。
12点30分左右,定时爆炸装置发生爆炸,刘某被炸身亡,刘某周围的游人一死三伤。
王某被抓获后主动交代,2000年2月因与吴某发生争执而将吴某扎伤、经查属实。
吴某的伤情为轻微伤。
【问题】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处理原则)?为什么?答:对王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爆炸罪。
本案中,王某(44岁),为了报复其妻刘某,把爆炸装置带到“游人云集的山头”,然后引爆,刘某被炸身亡,刘某周围的游人一死三伤。
王某的行为足已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虽然他的目的是故意杀害刘某,但在使用杀人手段上已危及公共安全,因此应认定为爆炸罪。
第二题:【案情】谢某,男,26岁,××市公交公司121路车队司机。
2004年10月14日早上7时许,谢某驾驶121路1234号车搭载着20余名乘客驶近××中学门前的公交车站时,同样要在此停靠上下乘客的一辆120路车正在前面靠边行驶准备进站。
为了抢在120路车前面进站,谢某加大油门,驾车从120路车左侧超越,然后向右猛打方向盘冲向车站。
此时,在站上候车的50余名乘客正迎向车子走来准备上车。
谢某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
但由于谢某的车速度快、惯性大,车下乘客躲闪不及,以致12人被撞倒刮倒受伤。
同时,急刹车导致车内乘客跌倒或与车内设施发生碰撞,造成9人受伤。
经鉴定确认,受伤乘客中4人重伤,6人轻伤,11人轻微伤。
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刑法学(2)作业1一、小论文(略)二分析案例答:对王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爆炸罪。
本案中,王某(44岁),为了报复其妻刘某,把爆炸装置带到“游人云集的山头”,然后引爆,刘某被炸身亡,刘某周围的游人一死三伤。
王某的行为足已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虽然他的目的是故意杀害刘某,但在使用杀人手段上已危及公共安全,因此应认定为爆炸罪。
刑法学(2)作业2分析案例第一题答案答:胡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
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是指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
本案中,胡某以吴女士的名义制作假身份证,并到银行办理同名信用卡,将吴女士卡中的2650元人民币取走。
其行为符合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的构成要素。
第二题答案:答:赵某的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的人犯本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主观方面必须是具有杀人的故意。
本案中,赵某(15岁),为了逃避追捕,开枪打死公安人员崔某,其主观上有杀人的故意,其行为也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特征,因此赵某的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至于他盗窃枪支、绑架的行为,由于犯罪主体要求已满16周岁,因而,赵某的其他行为不构成犯罪。
刑法学(2)作业3一小论文(略)二、分析案例答:胡某的行为应认定为复制、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本案中,胡某以牟利为目的,将其复制的淫秽光盘中的部分内容上网,供人免费欣赏。
短短两个月内,该网站的点击率高达5000余人次,胡某也卖出淫秽光盘达160余张,从中牟利1万余元。
其行为完全符合复制、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14年法学专科【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天堂【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电大天堂【刑法学(2)】形考作业一: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第一题:【案情】王某, 男, 44岁, 某医院职工。
王某得知其妻刘某有了婚外情后即怀恨在心, 欲致其于死地。
2001年12月19日, 王某自制了一个定时爆炸装置。
12月21日上午, 王某将爆炸装置定好时间后谎称要去登山游玩, 带着刘某一起爬上了一座游人云集的山头。
中午12点左右, 王某将用报纸包好放在塑料袋中伪装成午餐的爆炸装置让刘某拿着, 然后以上厕所为名离开刘某。
12点30分左右, 定时爆炸装置发生爆炸, 刘某被炸身亡, 刘某周围的游人一死三伤。
王某被抓获后主动交代, 2000年2月因与吴某发生争执而将吴某扎伤、经查属实。
吴某的伤情为轻微伤。
【问题】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处理原则)?为什么?答: 对王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爆炸罪。
本案中, 王某(44岁), 为了报复其妻刘某, 把爆炸装置带到“游人云集的山头”, 然后引爆, 刘某被炸身亡, 刘某周围的游人一死三伤。
王某的行为足已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 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虽然他的目的是故意杀害刘某, 但在使用杀人手段上已危及公共安全, 因此应认定为爆炸罪。
第二题:【案情】谢某, 男, 26岁, ××市公交公司121路车队司机。
2004年10月14日早上7时许, 谢某驾驶121路1234号车搭载着20余名乘客驶近××中学门前的公交车站时, 同样要在此停靠上下乘客的一辆120路车正在前面靠边行驶准备进站。
为了抢在120路车前面进站, 谢某加大油门, 驾车从120路车左侧超越, 然后向右猛打方向盘冲向车站。
此时, 在站上候车的50余名乘客正迎向车子走来准备上车。
谢某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
但由于谢某的车速度快、惯性大, 车下乘客躲闪不及, 以致12人被撞倒刮倒受伤。
同时, 急刹车导致车内乘客跌倒或与车内设施发生碰撞, 造成9人受伤。
电大考试《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

刑法学(2)(专科)刑法学(2)(专科)作业1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第一题:【案情】王某,男,44岁,某医院职工。
王某得知其妻刘某有了婚外情后即怀恨在心,欲致其于死地。
2001年12月19日,王某自制了一个定时爆炸装置。
12月21日上午,王某将爆炸装置定好时间后谎称要去登山游玩,带着刘某一起爬上了一座游人云集的山头。
中午12点左右,王某将用报纸包好放在塑料袋中伪装成午餐的爆炸装置让刘某拿着,然后以上厕所为名离开刘某。
12点30分左右,定时爆炸装置发生爆炸,刘某被炸身亡,刘某周围的游人一死三伤。
王某被抓获后主动交代,2000年2月因与吴某发生争执而将吴某扎伤、经查属实。
吴某的伤情为轻微伤。
【问题】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处理原则)?为什么?答:第二题:【案情】谢某,男,26岁,××市公交公司121路车队司机。
2004年10月14日早上7时许,谢某驾驶121路1234号车搭载着20余名乘客驶近××中学门前的公交车站时,同样要在此停靠上下乘客的一辆120路车正在前面靠边行驶准备进站。
为了抢在120路车前面进站,谢某加大油门,驾车从120路车左侧超越,然后向右猛打方向盘冲向车站。
此时,在站上候车的50余名乘客正迎向车子走来准备上车。
谢某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
但由于谢某的车速度快、惯性大,车下乘客躲闪不及,以致12人被撞倒刮倒受伤。
同时,急刹车导致车内乘客跌倒或与车内设施发生碰撞,造成9人受伤。
经鉴定确认,受伤乘客中4人重伤,6人轻伤,11人轻微伤。
谢某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主要责任。
【问题】对于谢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处理原则)?为什么?答:刑法学(2)(专科)作业2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第一题:【案情】胡某,女,33岁,无业。
2003年6月20日。
胡某拣到一个钱包,包内有一张名字为吴女士的身份证。
胡某便用自己的照片以吴女士的名字制作了一张假的身份证,然后到银行办了一张同名信用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学(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因作业中的内容或数字与作业上有所不同,请同学们在抄时认真核对一下再抄写
作业一: 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
第一题:【案情】王某,男,44岁,某医院职工。
王某得知其妻刘某有了婚外情即怀恨在心,欲致其于死地。
2001年12月19日,王某自制了一个定时爆炸装置。
12月21日上午,王某将爆炸装置定好时间后谎称要去登山游玩,带着刘某一起爬上了一座游人云集的山头。
中午12点左右,王某将用报纸包好放在塑料袋中伪装成午餐的爆炸装置让刘某拿着,然后以上厕所为名离开刘某。
12点30分左右,定时爆炸装置发生爆炸,刘某被炸身亡,刘某周围的游人一死三伤。
王某被抓获后主动交代,2000年2月因与吴某发生争执而将吴某扎伤,经查属实。
吴某的伤情为轻微伤。
【问题】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与处罚(处理原则)?为什么?
答:对王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爆炸罪。
1、王某构成爆炸罪。
王某为了杀害刘某,实施爆炸,造成1死亡3伤,其行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因而构成爆炸罪,而不就是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
王某非法制造爆炸物的行为本已构成犯罪,但由于该行为与爆炸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依照处理牵连犯的原则,应依照爆炸罪处罚而不实行数罪并罚。
2、根据刑法第115条规定,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3、此前实施的盗窃罪,因情节轻微,又有自首情节,可以免除刑事责任。
第二题【案情】谢某,男,26岁,XX市公交公司XX路车队司机。
2004年10月14日早上7时许,谢某驾驶121路1234号车搭载20余名乘客驶近XX中学门前的公交车站时,同样要在此停靠上下乘客的一辆120路车正在前面靠边行驶准备进站。
为了抢在120路车前面进站,谢某加大油门,驾车从120路车左侧超越,然后向右猛打方向盘冲向车站。
此时,在站上候车的50余名乘客正迎向车子走来准备上车。
谢某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
但由于谢某的车速度快、惯性大,车下乘客躲闪不及,以致13人被撞倒刮伤受伤。
同时,急刹车导致车内乘客跌倒或与车内设施发生碰撞,造成9人受伤。
经鉴定确认,受伤乘客中4人重伤,6人轻伤,11人轻微伤。
谢某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主要责任。
【问题】对于谢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与处罚(处理原则)?为什么?
答:1、谢某构成交通肇事罪。
谢某为抢道,实施了超车的行为,主观上出自故意,以致13人被撞倒刮倒受伤,并与XX路车发生碰撞,造成9人受伤。
2、根据刑法第133条规定,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刑法学(2)作业2 案例分析(每小题50分)
第一题【案情】某,女,33岁,无业。
2003年6月20日,胡某捡到一个钱包,包内有一张名字为吴女士的身份证。
胡某便用自己的照片以吴女士的名字制作了一张假的身份证,然后到银行办了一张同名行用卡。
6月26日,胡某持该卡在某商场刷卡购买了约5600元的物品。
经查,胡某1998年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2000年3月刑满释放。
【问题】对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与处罚(处理原则)?为什么?
答:1、胡某为牟取非法利益,客观上实施了伪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主观上出自故意,因而构成伪造居民身份证罪。
胡某伪造公民身份证的目的就是为了实施信用卡诈骗,但由于其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骗取财物的数额没有达到法定的数额,因而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2、根据刑法第195条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3、之前触犯的故意伤害罪,构成累犯,应从重处罚。
第二题【案情】赵某,男,17岁,辍学在家。
对赵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与处罚(处理原则)?为什么?
答:1、构成盗窃枪支罪,因已年满16周岁,符合该罪的犯罪主体要件;
2、构成绑架罪,为主犯,根据刑法239条规定,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
没收财产。
3、构成故意杀人罪。
赵某在妨害公务行为过程中致人死亡,符合想象竞合犯特征, 应按照从一重罪处断原则,以故意杀人罪认定处理,根据刑法第232条规定,应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
作业三: 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
第一题:【案情】任某,男,17岁,某校高中二年级学生。
任某特别喜欢玩电子游戏。
2012年暑假期间,任某将父母给她的1000多元学费拿来玩游戏花了个精光。
由于学费没了着落,任某又不敢再向父母要,于就是动起了盗窃的邪念。
8月25日晚上11点,任某“全副武装”,带着手电筒、照相机、匕首、胶带纸等,进入某学校宿舍区后,翻墙进入302室王某家中行窃,不料惊醒了王某,随后她用匕首威胁王某不许出声,并将王某手脚用胶带纸捆绑好,继而用实现备好的相机拍下王某的裸体照,警告其不得报案,否则将予以“曝光”。
任某在王某家中共搜的现金人民币3000余元。
答:任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构成盗窃罪就是没有疑问的,这里涉及到一个转化行为,她用匕首威胁王某不许出声,并将王某手脚用胶带纸捆绑好,这里使用了暴力,就是明目张胆的抢劫行为。
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
但就是任某没有年满十八周岁,作为未成年人,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也就是相应的处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
未成年人责任承担能力跟成年人有明显区别。
第二题:【案情】胡某,男,59岁,某公司总经理,法定代表人。
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间,胡某的公司以废物利用的名义从国外一家公司进口了1600余吨被淘汰的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电子**品进行拆解。
回收之后的剩余物资与处理过程中**生的废水等被以随意倾倒排放焚烧等方式进行了处理,结果导致周边村庄群众百余人呼吸道疾病集中爆发,一百余亩耕地以及附近的地下水被严重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恶劣的社会影响。
经查,胡某2014年5月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
【问题】对胡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与处理(处理原则)?为什么?
答:一、严重违反环保法,污染环境,情节严重,且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依据刑法与环保法进行定罪量刑; 二、胡某本就处于缓刑期间,又犯新罪,数罪并罚,加重处罚
刑法学(2)作业4
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 第一题:
【案情】陈某,男,48岁,××海关关长。
【问题】对陈某、朱×、方××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与处罚(处理原则)?为什么?
答:1、陈某犯受贿罪,根据刑法第385条之规定,应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可并处没收财产。
构成滥用职权罪,徇私弊,情节严重,根据刑法第397条之规定,应判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陈某应以受贿罪与滥用职权罪数罪并罚。
2、朱某构成受贿罪,为斡旋受贿行为,根据刑法第385条规定,应判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朱某又构成介绍贿赂罪,根据刑法第392条之规定,应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对朱某应以受贿罪与介绍贿罪数罪并罚。
3、方某所在的公司构成单位行贿罪与走私普货物、物品罪,方某作为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应以两罪数罪并罚。
根据刑法第393条规定,犯单位行贿罪,应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根据刑法第153条规定,犯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情节特别严重,应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二题: 【案情】许某,男,38岁,某市市委办公室主任。
【问题】对许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与处理(处理原则)?为什么?
答:1、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她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非法利益,也以受贿罪论处。
本案中,许某主观上出自故意,客观上非法收受了别人的财物,总值人民币160万余元,并通过市委组织部的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她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构成受贿罪。
有关部门应责令许某退回财物,并按适当程序,取消3位请托人提升的职务,同时给予许某行政处分。
根据刑法第385条规定,应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2、许某的同居行为构成重婚罪。
根据刑法第258条规定,应判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3、对许某应以受贿罪与重婚罪数罪并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