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大禹治水说课稿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5大禹治水说课稿【第1篇】【说教材】《大禹治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5课,文章主要写了大禹治水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品质。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洪水的危害。

第二段写:大禹怎样治水的。

第三段写: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第四段写:大禹制服了洪水,成了代代相传的英雄。

【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针对二年级学生特点,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如下: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力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两个多音字,认识1个偏旁。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说教学重、难点】根据第一课时特点,我确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说学情】古代传说是学生感兴趣的,但其中的英雄形象很难在学生心中树立,这是时代的局限。

为此,我力求在第一课时就让“大禹”的伟大形象在学生心中确立,怎么办呢?利用多媒体,要学生从一开始就牢记“大禹”的名字,并用书上的插图作为幻灯片的背景,让大禹的形象深入学生的内心。

【说教学方法】在教学本课时,试图使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竞赛法等等。

总之,想让学生在轻松、竞争的氛围中学习新知,陶冶情操。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禹的图片)这是谁?告诉你们,他是我国古代一位英雄的名字,(板书“大禹”)通过预习,你知道他做过什么?(板书“治水”)2、齐读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可以同桌交流。

(相机板书:为什么?怎样?结果?)意图:用图像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自然结题。

学会质疑是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力争做到:学生想了解的正是老师要教授的。

二、初读课文(一)自读课文要求:认真拼读生字,把课文多读几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意图:学生有疑问后会迫不及待地想找到答案,这时,让他们自己读书,满足了这种需要,同时,自渎课文也是在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大禹治水虽然吃尽千山万苦,却仍意志顽强的语气。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洪灾、无家可归”等,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洪水的凶猛,了解大禹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

【说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第二、三自然段。

【说教学难点】: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课时安排】两课时【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说神话故事,导入课题。

1、关于中国远古居民的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哪些呢?(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2、天地真是盘古开辟的吗?人真是女娲造的吗?(学生回答)3、这些神话难道完全是凭空产生的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盘古用他的凿和斧劈开了天地,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相信人的力量是伟大的,相信劳动可以创造世界。

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愿望。

通过这些神话故事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人们的艰难生活,正是由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程度很低,所以只能借助想象来征服自然,支配自然。

当然,他们不仅停留于想象上,他们还付诸了行动。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禹治水。

板书课题:大禹治水二、了解故事内容。

1、集体讨论,激发阅读、学习的兴趣。

请同学们看课题,你读懂了什么?对了,“大禹”是人名,“水”指的是“洪水”,也就是大禹治理洪水。

2、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1)自由阅读课文,感知故事内容。

你在书中看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2)边倾听教师讲述故事,边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师结合资料讲述故事)3、你能用洪水淹没毒蛇猛兽恢复安居乐业上几个词语说说课文讲了生一个什么故事吗?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大禹治理的是什么样的洪水呢?快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教案第【1】篇〗《大禹治水》是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十单元的主体课文。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主要叙述了上古时代大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

作为“奉献”这一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它承载着让学生理解何为奉献的重任。

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

全文只有四百来字,语言极其简练:第一自然段,通过抓住四五个词语就勾画出洪水肆虐后的悲惨景象。

二自然段写父亲鲧为治水而牺牲,并用“临死前叮嘱儿子……”一句巧妙地转到写大禹。

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人物心理活动将父亲的遗愿转为大禹的决心。

三、四自然段写了大禹治水的方法以及几个典型细节和几个有代表性的数字说明他的奉献精神。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让孩子们通过读中悟,悟中读去深刻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从而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就变得犹为重要。

本文教学中如何将大禹这一英雄的形象变得更真实、更丰满、更高大是我在设计教案时最为关注的。

学情分析:这个故事虽然流传千古,但是上古时代距离今天也有上千年,孩子们可能在理解治水艰辛这一部分有些困难。

这就需要老师的情景渲染,对比烘托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另外,本班孩子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能力较强,教学时可大胆放手,由孩子们自读自悟可能效果会更好。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懂得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是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同桌合作学习2.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品读,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奉献的意识。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大禹治水过程中的辛劳,从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事迹中,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重点语段的重点词句体会大禹是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回顾来训练孩子们归纳全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并教会孩子们在遇到“谁,干什么”这类课题时归纳全文大意的小窍门)2.勾画课文如何评价大禹的句子。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第【1】篇〗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治水的艰难以及所付出的努力。

技能目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先后顺序的疏理。

情感目标:大禹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伟大英雄啊,为了制服洪水,他克服了许多常人受不了的艰难困苦,做了许多常人做不到的事儿。

体会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

课前准备:课件,.幻灯片。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

2、师:大禹为什么要治水?这里的水指的是什么水?洪水是什么样子?你见过吗?(指名说)3、播放录相: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录相。

(洪水肆虐的景象)二、学习课文学习第一节1、问:你从录相中看到了什么?(学生谈)2、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洪水的?自己读读第一节。

3、指导朗读。

你能读出洪水的可怕和凶猛吗?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我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拖儿带女地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4、通过朗读这一段你还知道了什么?(很久很久以前)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直到我们还知道,是因为什么?课文最后有一个成语,大家找一找。

(代代相传)学习第四节1、师: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了洪水就像一头猛兽,摧毁了老百姓幸福的家园,老百姓已经无家可归了!那么洪水究竟有没有被制服呢(制服了)老百姓终于能过上安定的日子了,这是多么令人兴奋啊,老百姓该有多么感激大禹啊!2、如果你是老百姓,你会怎样感激大禹?(指名说)过渡:大禹是怎样制服凶猛的洪水?继续往下把课文读完。

(自读二、三小节)学习第二、三节1、问:那么禹是怎样制服洪水的?治水的过程怎样?(指名答)2、出示幻灯片:禹在干什么?(察看水流和地形)(带领老百姓……)他是怎样察看的?他又是怎样疏通河道的?读读课文。

(板画千山万水)3、先是_____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禹治水》说课稿

《大禹治水》说课稿

《大禹治水》说课稿大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水英雄,他带领人民治理了洪水泛滥的灾祸,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而大禹治水的故事也被通过《大禹治水》这部名著进行了传承,这本文学经典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有很深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精心准备的《大禹治水》说课稿,让学生深入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及其深刻的内涵。

一、故事情节《大禹治水》的主要情节梗概包含:大禹继任治水之后,先贯彻了“治水节流、戒奢”等治水方针,然后预防性减灾,着手整治江河及环境,最终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将洪水战胜并宣告身心安全。

这个情节布局严密,情节跌宕起伏,充满着悬念和惊险,让读者深入其中,体验着洪水的磅礴,感受大禹的智慧和毅力,同时也领略到人类智慧的精华。

二、文化内涵解析《大禹治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具体表现为:1. 智慧:大禹是一个有着卓越才能和智慧的国君,他深谙治水之道,靠着卓越的智慧化解了洪水的威胁。

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在大禹的治水经历中,探究其智慧和才能,理解知识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2. 团队合作:治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而这些都需要不断的协同完成,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团队合作与协作,提升团队协作精神。

3. 爱国主义精神:大禹治水不仅是一种推崇国家利益的表现,也是对中国传统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其爱国情怀,认识到强国强民与全球化时代的时代背景,理解个人情感与国家道路的联系,养成崇尚民族精神的情怀。

4. 民主思想和领导能力:大禹的治水过程中需要调动人力资源,并与不同利益者进行协商,这两者都需要强大的领导能力和民主思想。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理解领导与民主的关系,培养学生团队领导力和民主精神。

三、教学目标在《大禹治水》教学中,我们应可以帮助学生达成以下目标:1. 熟悉故事情节和流程,理解故事的背景和主题。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说课稿第【1】篇〗大禹治水【说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3.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说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说教学难点】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伟大英雄的由来。

【说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说教学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代的治水英雄——大禹。

传说古时候,洪水泛滥,没有人能治得了,只有大禹用了整整十三年的时间,带领人们制服了洪水,人们终于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归家园,安居乐业。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大禹治水》)(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1)(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2)hónɡ zāi nán dào rèn bèi yè chǎn洪灾难道认被业产a.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难、认、产”,后鼻音“洪”以及整体认读音节“业”。

b.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3)洪水毒蛇猛兽灾难消退继续农业恢复耕种a.开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b.小老师领读,齐读。

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a.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b.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课件出示4)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填空。

二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大禹治水》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大禹治水》部编版
2.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大禹治水的过程和精神内涵,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
3.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事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分析课文的语言美、形象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5.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学习大禹的担当精神,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贡献的意识。
3.句子理解: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课文大意把握:引导学生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情节,认识大禹为人民谋福祉的崇高精神。
5.感悟大禹治水精神:教育学生向大禹学习,培养他们面对困难、勇于担当、团结协作的品质。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通过朗读、感悟课文,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培养良好的语感。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禹治水的基本情况、精神内涵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大禹治水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团结协作、勇于担当。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有些同学对大禹治水的基本概念掌握得不够扎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需求,通过举例、重复讲解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在实践活动方面,同学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都很积极。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个别同学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全体同学的参与度,我可以在分组讨论时,适时加入一些互动环节,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

部编版五年级下《大禹治水》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下《大禹治水》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下《大禹治水》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故事是《大禹治水》。

这个故事发生在古代中国,讲述了大禹治理洪水的事迹。

通过研究这个故事,同学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灾害治理方法和大禹的伟大功绩。

二、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了解大禹治水的背景和重要性;2. 理解大禹治水的流程和方法;3. 研究大禹治水故事中的英雄品质和道德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 介绍大禹治水的背景和重要性;2. 分析大禹治水的流程和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大禹治水故事中的英雄品质和道德价值观。

四、说教学准备为了保证本节课的教学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材料:1. 教学PPT;2. 教学视频和图片,用于辅助讲解;3. 板书工具和教具,如黑板、彩色粉笔等;4. 学生课本和练册。

五、说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大禹治水背景的兴趣;2. 展示教学视频和图片,讲解大禹治水的流程和方法;3. 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大禹治水故事中的英雄品质和道德价值观;4. 教师点评,总结大禹治水故事的重要性和教育意义;5. 课堂练,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大禹治水的作文。

六、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参与度的高低;2. 学生的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3. 学生对大禹治水故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说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大禹治水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且能够理解故事中的英雄品质和道德价值观。

不过,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知识的讲解和巩固。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五年级下《大禹治水》说课稿的内容。

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禹治水》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大禹治水》是部编人教版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5课的课文,纵观第六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歌颂了主人公某一方面的精神品质。

《大禹治水》这是一个古代传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老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故事。

把这样一个历史故事放在二年级教材中进行教学,我想不仅仅是让孩子了解大禹其人、其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他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吃苦耐劳、坚持不懈、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洪水的危害。

第二段写:鲧怎样治水的。

第三段写: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第四段写:大禹制服了洪水,成了代代相传的英雄。

二、说学情
由于生活在当今社会的独生子女多数生活条件优越,受到家长的宠爱,较缺乏“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思想,加之大禹治水的故事距今已久,因而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生活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怀,多数学生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难。

这就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

古代传说是学生感兴趣的,但其中的英雄形象很难在学生心中树立,这是时代的局限。

为此,我力求在第一课时就让“大禹”的伟大形象在学生心中确立,怎么办呢?利用多媒体,要学生从一开始就牢
记“大禹”的名字,并用书上的插图作为幻灯片的背景,让大禹的形象深入学生的内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读准两个多音字,认识新偏旁“衣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写好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献身精神。

四、说教学方法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研究,我发现本课就有好几处想象的训练点。

因此,本课的教学我打算抓住文中一些关键词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画面,让学生充分动口、动脑,展开丰富想象,利用想象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然后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从而得到思想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升华。

本课在写作上很有特点。

除了首尾段对比,突出重点之外,数量词的运用对突出大禹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十分明显。

总之,想让学生在轻松、竞争的氛围中学习新知,陶冶情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