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除法原理

乘除法原理
乘除法原理

乘除法原理

乘除法原理以九九乘除法口决表为基础,初等数论为依据,深入分析实数的乘除运算法则,得到变量乘除运算的递推公式。

定义

乘法原理是以迭代算法对两个变量进行移位、加减得到积,除法原理是以迭代算法对两个变量进行移位、加减得到商和余数。

性质

任意进制数乘法原理公式和除法原理公式如下所示:

设k为k进制数基数,x和y分别是k进制数,其中x有s位整数,t位小数,y有n 位整数,m位小数

x*y乘积可以由以下递推公式推出:

y1=y/k n-1*k n-1

y2=[y-y1]/k n-2*k n-2

……

y n=[y-y1-y2-……-y n-1]/k0*k0

y n+1=[y-y1-y2-……-y n]/k-1*k-1

……

y n+m=[y-y1-y2-……-y n+m-1]/k-m*k-m

x*y=y1*x+y2*x+……+y n+1*x+……+y n+m*x

s={log k x}+1

n={log k y}+1

上两式大括号表示取整数部分

x÷y商和余数可以由以下递推公式推出:

x1=x/[y*k s-n]

x2=[x-x1*y*k s-n]/[y*k s-n-1]

x3=[x-x1*y*k s-n -x2*y*k s-n-1]/[y*k s-n-2]

……

x n+m=[x-x1*y*k s-n -x2*y*k s-n-1-……-x n+m-1*y*k s-2n-m+2]/[y*k s-2n-m+1]

x÷y=x1*k s-n+x2*k s-n-1+……+x n+m-1*k s-2n-m+2

x÷y余数为x-( x1*k s-n*y+ x2*k s-n-1*y+……+ x n+m-1*k s-2n-m+2*y+ x n+m*k s-2n-m+1*y)

x/y商可以由以下递推公式推出:

x/y=1+(x-y)/y

(x-y)/y=1+(x-2*y)/y

……

[x-(p-1)*y]=1+(x-p*y)/y

x/y=p+(x-p*y)/y

0

其中*为乘法运算,÷为除法运算,/为整除运算

x÷y的商的整数部分有s-n或s-n+1位

应用

十进制数

乘法运算

53*52.6=50*53+2*53+0.6*53=2787.8

x=53,y=52.6,k=10

n={log k y}+1={log1052.6}+1=1+1=2

m=1

y1=y/k n-1*k n-1=[52.6/10]*10=50

y2=[y-y1]/k n-2*k n-2 =[52.6-50]/1*1=2

y3=[y-y1-y2-……-y n+m-1]/k-m*k-m=[y-y1-y2] /10-1*10-1=[52.6-50-2]/0.1*0.1=0.6

y1=50,y2=2,y3=0.6,x=53

除法运算

596.8÷32=18.65

余数为0

x=596.8,y=32,k=10,

s={log k x}+1={log10596.8}+1=2+1=3

t=1

n={log k y}+1={log1032}+1=1+1=2

m=0

x1=x/[y*k s-n]=596.8/[320]=1

x2=[x-x1*y*k s-n]/[y*k s-n-1]=[596.8-1*320]/[32] =8

x3= [x-x1*y*k s-n -x2*y*k s-n-1]/[y*k s-n-2] =[596.8-1*320-6*32]/[32*0.1] =6

x4=[x-x1*y*k s-n -x2*y*k s-n-1 - x3*y* k s-n-2]/[y*k s-n-3] =[596.8-1*320-8*32-6*3.2]/[32*0.01] =5 x余= x-( x1*k s-n*y+ x2*k s-n-1*y+……+

x n+m*k s-2n-m+1*y)=596.8-(1*320+8*32+6*3.2+5*0.32)=0

x1=1,x2=8,x3=6,x4=5,x余=0

二进制数

乘法运算

1011*1101=10001111

X=1011,y=1101,k=2

n={log k y}+1={log213}+1=3+1=4

m=0

y1=y/k n-1*k n-1=[1011/23]* 23=1*1000

y2=[y-y1]/k n-2*k n-2 =[1101-1000] /22]* 22=101/100*100=1*100

y3=[y-y1-y2]/ k n-3*k n-3=[y-y1-y2] /21*21=1/10*10=0*10

y4=[y-y1-y2-……-y n+m-1]/k-m*k-m=[y-y1-y2- y3] /20*20=1/1*1=1*1

y1=1000,y2=100,y3=0,y4=1

除法运算

1011÷1101=0.1101

s={log k x}={log211}+1=3+1=4

n={log k y}+1={log213}+1=3+1=4

x1=x/[y*k s-n]=1011/[1101*20]=1011/1101=0

x余=1011

x2=[x-x1*y *k s-n]/[y*k s-n-1]=[1011-0*1101*1]/[1101*2-1] =1011/110.1=1

x余=100.1

x3=[x-x1*y* k s-n -x2*y*k s-n-1]/[y*k s-n-2] =[1011-0*1101*1-1*1101*2-1]/[1101*2-2] =100.1/11.01=1 x余=1.01

x4=[x-x1*y* k s-n -x2*y*k s-n-1- x3*y*k s-n-2]/[y*k s-n-3]

=[1011-0*1101*1-1*1101*2-1-1*1101*2-2]/[1101*2-3] =1.01/1.101=0

x余=1.01

x5=[x-x1*y*k s-n -x2*y*k s-n-1-x3*y*k s-n-2-x4*y*k s-n-3]]/[y*k s-n-4]=

=[1011-0*1101*1-1*1101*2-1-1*1101*2-2-0*1101*2-3]/[1101*2-4] =1.01/0.1101=1

x余= =0.0011

四年级乘除法的简便运算

乘除法的计算技巧 常用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有: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或者a×(b-c)=a×b-a×c 2.除法的运算性质: a÷b=(a×n)÷(b×n)=(a÷n)÷(b÷n) a÷b÷c=a÷(b×c) a÷b×c=a÷(b÷c) 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 (1)23.×4×25 (2)16×16×25×125 例2.用简便方法计算: (1)125×24 (2)25×32×125 例3.用简便方法计算: (1)472×99 (2)402×25 (3)333×333 例4.用简便方法计算: (1)387×46+387×54 (2)945×324-945×224 (3)316×48-340×28+24×48

例5.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400÷4÷25 (2)39×68×27÷9÷17÷13 (3)5600÷(8×25) (4)3048 ÷(1016÷17)(5)8640÷2480×248 例7.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1)360×72+36×280 (2)(54×25×82)÷(82×25×9) 课堂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 (1)76×4×25 (2)25×9×8×4×125 2.用简便方法计算。 (1)25×12 (2)25×64×125×5 3.用简便方法计算。 (1)47×98 (2)301×25 (3)33×33 4.用简便方法计算。 (1)423×75+423×25 (2)258×26-158×26

5.用简便方法计算。 (1)5700÷25÷4 (2)4900÷(7×35) (3)2760÷340×34 (4)1230÷(41÷5) 课后练习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25×47×4 78×125×8 48×125 25×16×125 47×25+47×75 113×5-37×15 47×125+76×47-47 3500÷25÷7 2600÷25÷4

乘除法运算讲义.doc

学生:付方强科目:数学第1 阶段第1 次课教师:杨曙 课题分数乘法、除法运算 教学目标%1掌握整数乘分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技巧,并运用其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1掌握分数除以整数,正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技巧,并能运用知识 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重点、难点分数乘法、除法的计算及实际应用问题的解答 考点及考试要求能准确计算出分数(整数)乘以分数(整数),分数(整数)除以整数(分数) 的结果,熟用分数乘法、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和奥数题目。 教学内容 知识框架 5 4 分数乘以整数: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分子与分母中,能约分的要约分,5x-= ,39x—= 613 5 14 2 4 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也相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X—= , -x-= o 7 15 3 7 两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每个乘数吗?— 3 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称其中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9的倒数是,己的倒数是7 1的倒数是—。0有倒数吗? 2 分数除以整数(不为0):除以一个不为0的整数等于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6= o 21 分数除以分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0 13 39 考点一:分数乘法 典型例题 1 1 () 2 2 2 ^2 例1 5个的和是();5米的日等于1米的一:±+-+-+-+-=()。 7 8() 5 5 5 5 5 1 2 3 3 例2 — x() = —x(___ ), () X- = -x ()o 3 7 5 8 例3甲数的』小于乙数的上(甲、乙为非零自然数),那么甲数乙数。 3 4 例4 一本故事书54页,第一天读了1/6,第二天读了2/9,两天共读了多少页,还剩多少页? 例5工地有900吨化肥,第一天用了总数的第二天用的吨数是第一天的月,第二天用了多少 6 15 吨? 知识概括、方法总结与易错点分析 分数与分数相乘时,分子相乘,分母也要相乘,同时能约分的要约分。两分数中,出现带分数时,

四年级加减乘除法简便运算实用公式

四年级加减乘除法简便运算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如能凑成整十或整百,必须先满足。最常见4X 25=100和8X 125=1000?加法有交换律、结合律 a+b=b+a (交换律)a+b+c=a+(b+c) (结合律) 例如:298+323=323+298 546+374+126=546+( 374+123) 498+127+502+73=(498+502)+(127+73)(交换律和结合律同时使用)?减法: a-b-c=a-(b+c) a-b-c=a-c-b 例如:897-412-288=897-(412+288) 4857-1208-857=4857-857-1208 ?乘法有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1) a x b=b x a (交换律)a x b x c=a x (b x c) (结合律) 例如:48x 24=24x 48 78x 4x 25=78x( 4x 25) 8X 68x 125=8X 125x 68=68X( 8X 125)(交换律和结合律同时使用) (2) a x (b+a)=a x b+a x c 例如:8x(25+125) =8x25+8x125 ( a+b)x c=a x c+b x c 例如:(46+128)x 6=46x 6+128X 6 等式反过来也一样: a x b+a x c=a x (b+c) 例如:36x 78+36X 122=36x (78+122) a x c+ b x a=a x (c+b) 例如:67x 345+255x 67=67x (345+255) ?除法: a — b —c=a— (b x 例如:1100—4—25=1100—(4x25) c ) 等式反过来也一样: a—(b x c)=a—b—c 例如:468—(8x 9)=468—8—9 1 / 1

7.乘除法简便计算

7、乘除法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掌握商不变的性质并运用到简便计算中。 2、学会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简化计算。 3、学会运用“去括号”或“添括号”法则简化计算。 教学重点: 1、掌握商不变的性质并运用到简便计算中。 2、学会运用乘法的交换律简化计算。 教学难点: 渗透“凑整”思想,运用“去括号”或“添括号”法则简化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体验 为响应“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持西藏”的号召,光明小学与西藏希望小学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全校学生捐出自己的零花钱,为西藏小朋友购买了一些图书、铅笔等学习用品。 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1盒铅笔6元,买2盒花多少钱?40盒呢?200盒呢?学生口算回答。 二、思维探索(建立知识模型) 例1 填写下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被除数12 120 240 360 除数 3 30 60 90 商 4 4 4 4 师:请大家分别算出表格中的商。 生:怎么算出来都是4呢? 师:对呀,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对比一下每一组的被除数和除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第二组的被除数120是第一组被除数12的10倍,除数30也是3的

10倍。 生:我也发现被除数240是120的2倍,除数60是30的2倍。 师:由此可见,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小结: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商不变。 例2:计算。 5×27×2 126÷7÷2 750÷15×2 师:这些题,大家觉得应该怎样算? 生:乘除法是同一级别的,可以从左往右计算。 师:除了从左往右计算,还可以怎样计算会更加简便? 生:如果先算5×2=10,再算10×27=270,比较简便。 师:那“126÷7÷2”能不能先算126÷2? 生:这样就可以直接口算得出126÷2=63,再算63÷7=9,容易多了。 师:“750÷15×2”也可以调整计算顺序。 生:如果先算750×2=1500,再算1500÷15=100,也比较简便。 小结:a×b×c中,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c中,交换b和c的位置,商不变。既有乘又有除,交换两数的位置,结果不变,但是要注意:交换时,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三、思维拓展(知识模型的拓展) 例3 计算。 2×(75÷15)72÷(8×3) 870÷5÷2 16×8÷4 师:这一题与上一题有什么不同呢? 生:这一题有括号。 师:那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师:还可以怎样计算呢?可以把前两题的括号去掉吗? 生:如果去掉括号,第一题的算式就变成2×75÷15,可以从左往右计算。

乘除法简便计算练习

乘、除法简便计算练习 一、填空: 1、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和除法的性质填空: 13×56=56×___ (63×25)×____ =63×(25×4) 500÷(5×25)=500÷_____-÷_____ 27×a+73×a=(_____+____)×_____ 4800÷25÷4=4800÷(____×____) 2、540÷9÷6,用简便方法计算可写为(),是因为一个数连续()两个数,等于这个数()两个数的()。 3、在计算103×75和67×98时,为了简便,通常会把103改写写成(),98改写为(),在运用乘法()进行计算。 4、15×16=16×15是运用了乘法()律。 5、125×(8×5)=(125×8)×5是运用了乘法()律。 6、8×(125+6)=8×125+8×6是运用了乘法()律。 7、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再(),这叫做乘法()律。用字母表示为:(a+b)×c=( )×( )+( )×( )或 a×(b+c)=()×()+( )×( )。 8、(20+6)×4=()×4+()×4 8×(125+7)=8×()+8×() 9×67+9×33=()×( + )

二、把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连起来。 46×132 12×(125×8) 120×24 (25×4)×16 99×128 24×120 125×8×12 132×46 (25×16)×4 128×99 48×50×4 48×(50×4) 三、怎样简便怎样算: (25+20)×8 53×29+71×53 66×98 75×99+75 25×41 720÷8÷9 四、解决问题: 1、星光小学体育组购买了25个篮球,每个篮球16元,一共花去多少元? 2、王大爷买大米和面粉各40袋,大米每袋25千克,面粉每袋30千克,大米和面粉一共有多少千克? 3、冷饮店运来10箱汽水和20箱橘子水,汽水和橘子水每箱都24瓶。两种饮料一共有多少瓶?

分数乘除法简便运算100题(有标准答案)

分数乘除法简便运算100题(有答案) (1)(89 +427 )×3 ×9 (2)(38 - 38 )× 615 (3) 16 ×(7 - 23 ) (4) 56 ×59 + 59 × 16 (5)29 ×34 +527 × 34 (6) 613 ×75 - 613 × 2 5 (7) 712 × 6 - 5 12 × 6 (8)38 +38 ×47 +38 ×37 (9) 37× 335 (10) 6 25 × 24 (11) 1521 ×34 + 1021 ×34 - 34 (12)710 ×101- 710 (13) 89 ×89 —89 ×89 (14) 35 × 99 + 3 5 (15) ( 47 + 89 )×7 ×9 (16)34 5 ×25 (17) 36× 3435 (18) ( 56 - 59 )×18 5 (19)262 3 × 15 (20)3225 ×56 (21) ? ?? ??+÷5121101 (22) 5 7535÷??? ?? + (23)87748773÷+÷ (24)91 929197÷ -÷ (25) ??? ??+?652053 (26)12 5 9412595÷+÷ (27)38 - 38 ×47 - 38 ×37 (28)6237 63? (29) 31÷76+32÷7 6 (30)229 ×(15×2931 )

(31) 58 ×23 ×815 (32)253 4 ×4 (33)54×(89 - 56 ) (34)721245187 1211÷??? ? ?++ (35) 38 31162375.011583÷ -?+? (36)1925214251975?+?+ (37) 4818365÷??? ??+ (38) 241 241343651211÷??? ? ?-+- (39) 115925119 7?+÷ (40) 341574357834265÷+?+÷ (41) 8 83 88 3?÷? (42) ??? ??++÷??? ??++12191711259575 (43) 6 .035 2444533533-÷+?+÷ (44)6.8×5 1 + 51×3.2 (45) 101×25 4 (46) 85+85×15 (47)8158÷8 (48) 31×76+32×76 (49)( 90+881)×89 1 (50)57×38+58×5 7 (51)815×516+527÷109 (52)18×(49+5 6 ) (53)23×7+23×5 (54)(16-112)×(24-4 5) (55)(57×47+47)÷47 (56)15÷[(23+15)×1 13 ] (57) 833×117+114×833 (58)31 333×3 (59) 5912512795÷+? (60) 6 5 524532-?+ (61) (32× 41+17)÷125 (62)(25+43)÷41+41 (63) 2518×169+257×169+ 169

四年级数学乘法的简便算法

乘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改成乘这两个一位数的积;或者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和比价使同学们掌握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教学重点: 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简便算法方法的选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略) 2.板演 商店有5盒手电筒,每盒12个,每个电筒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用两种方法解答。) 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 答:一共可以卖360元。答:一共可以卖360元。 引导学生比较,由于这两种解法结果相同,因此,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教师明确:三个数相乘,除了从左到右依次相乘外,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教师提问:在这道题里哪种算法简便,为什么? (第二种算法后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数,因此,第二种算法简便。) 教师明确: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规律,把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改写成乘这两个一位数的乘积,比较简便。(板书课题:乘法的简便算法) 二、学习新课 (一)教学例1: 1.组织学生讨论: (1)这道连乘题依次计算你觉得怎样? (2)怎样算比较简便,你是怎样想的? 这道连乘题如果依次计算,不容易口算得出结果。如果把后两个因数相乘,正好是10,再和第一个因数相乘,就可以很快地用口算算出得数。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教师质疑: 这道题怎样计算简便?为什么不改成(45×2)×9? 3.练一练 (二)出示例2: 1.教师谈话:有时我们可以把刚才总结的规律反过来用,也就是一个数乘两位数,改写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计算比较简便。 2.组织学生讨论: 口算不容易算出结果,我们可以把16改写成哪两个一位数相乘? 全班交流,学生可能回答: 4×4,2×8 。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提问:第二种方法把它改写成25×2×8 或25×8×2哪种简便?(显然前者简便,因此我们采用前一种。)

乘除法运算定律

乘除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2.乘法结合律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 3.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 练习 1.(5×25)×4 8×(125×5)(37×25)×4 (33×125)×8 2.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 (40+8)×25 125×(8+80)36×(100+50)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 78×102 56×101 125×81 25×41 4.除法分配率 (1)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先分别除以这个数,再把两个商相加,这就是除法分配律。公式:(a+b)÷c=a÷c+b÷c 应用要领:a与b都是c的倍数,否则免谈。 两个数分别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再把商相加,可以先把这两个数相加,再用和除以这个数,这就是除法分配律的逆解运算。 公式:a÷c+b÷c=(a+b)÷c 练习 (63+54)÷9 (52+65)÷13 96÷24+24÷24 (2)两个数的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被减数和减数)先分别除以这个数,再把两个商相减。这就是除法分配律。(可以和上面的定律合并)公式:(a-b)÷c =a÷c-b÷c 应用要领:a与b都是c的倍数,否则免谈。 两个数分别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再把商相减,可以先把这两个数相减,再用差除以这个数,这就是除法分配律的逆解运算。(可以和上面的定律合并)公式:a÷c-b÷c =(a-b)÷c 应用要领:a与b的差必须是c的倍数,否则免谈。 (1600-96)÷16 (4000-96)÷8 782÷17-422÷17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四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应用乘法运算定律简化运算。 2、在探索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的能力,能进一步采用合理、灵活的方法进行乘法计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交流,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420÷7 560 ÷8÷7 700÷2÷7 25×4 125×8 140÷(2×7) 2、280÷5÷2 330÷(5×2) 700÷14÷5 700÷(14×5) 540÷30÷3 540÷(30×3) 比一比左右两题,发现了什么。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8情境图: 从图这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5副羽毛球拍330元;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一打”是12个) 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出示问题(1):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提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12×25=300(个) 提问:你能不用列竖式,而是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计算这道题吗?学生讨论解决方法,然后交流。 方法一:12×25 方法二:12×25 =3×4×25 =(10+2)×25 =3×(4×25)=10×25+2×25 =3×100 =250+50 =300 =300 方法一:330÷5÷2 方法二:330÷(5×2) =66÷2 =330÷10 =33(元)=33(元) 小结:应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率都能让这道题算得简便。3、出示问题(2):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学生独立解决,然后交流解决方法。 方法一:330÷5÷2 方法二:330÷(5×2) =66÷2 =330÷10 =33(元)=33(元) 4、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330÷5÷2=330÷(5×2) 4、像这样两个算式相等的例子你还能举出来吗?能举完吗? 5、猜想一下,像这样的算式可能存在着什么规律吗?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就等于一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 6、这条规律有什么用呢?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 280÷(7×5)7200÷25÷4 7、应用规律你有什么感受? 8、小结:应用规律可以使计算变得既简便又有趣。

乘除法运算定律

乘除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 x b=b x a 2■乘法结合律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 x b)x c=a x (b x c) 3■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 分配律。 (a + b)x c = a x c + b x c 练习 1. (5x 25)x 4 8x( 125x 5) (37x 25)x 4 (33x 125)x 8 类 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 2; 81看作80+ 1,再用乘法分配律) 78x 102 56x 101 125x 81 25x 41 4.除法分配率 (1)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先分别除以这个数,再把两个…_ 商 相加,这就是除法分配律。… 公式:(a + b )宁c = a 宁c + b 宁c 应用要领:a 与b 都是c 的倍数,否则免谈。 两个数分别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再把商相加,可以先把这两个数相加, 再用 和除以这个数,这就是除法分配律的逆解运算…。 公式:a *c + b *c =( a + b )* c 练习 (63 + 54)* 9 (52+65)* 13 96* 24+ 24* 24 (2)两个数的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_(被减数和减数)先分别除以_一._ 这个数,再 把两个商相减。这就是除法分配律。—「(可以和上面的定律合并)…. 公式:(a — b )* c = a * c — b * c 应用要领:a 与b 都是c 的倍数,否则免谈。 函个数分别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再把商相减,可以先把这两个数相减亠再用差一一._ 除以这个数,这就是除法分配律的逆解运算「一。(可以和上面的定律合并) 公式:a *c — b *c =(a — b )* c 应用要领:a 与b 的差必须是c 的倍数,否则免谈。 (1600— 96)* 16 (4000- 96)* 8 782* 17— 422* 17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2.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 ) (40+ 8)x 25 125 x( 8+80) 36x( 100+50)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乘、除法的灵活应用。 (2)使学生在计算乘法时,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 (3)掌握乘、除法使用的算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利用分类比较等方法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独立观察、自主探索、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乘、除的灵活应用的探索发现活动中,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简便计算给我们数学中的计算带来的方便,激发热爱数学和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策略。 2. 教学重点/难点 (1)灵活应用运算定律。(2)理解算理过程及算法。 3. 教学用具 4. 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1) 24=4× ( ) 25=()÷ 4 32= 4×( ) 125=1000 ÷()复习(2)下面各题运用了乘法的什么运算定律 24 × 16 = 16 ×24 () 125×7×8 = 7×(125 × 8 ) () (100 ﹢4)× 25 = 100 × 25 ﹢ 4 ×25 ()

复习(3)分别用字母表示出乘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性质。学生回答,老师板 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a× (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 c 减法性质 a-b-c=a-(b+c) (二)、新授教学 1、教学例8 A、出示例8的插图和已知条件提问?从图中知道哪些信息明白“一打装”是指一筒12个 B、根据图中所给的已知条件,我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问题之一、一共买了多 少个羽毛球?问题之二、每只羽毛球拍多少钱?问题之三、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C、尝试解答问题 (1)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解决不同的4个问题。(2)每个小组交换问题解 决。(3)每个小组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案 (4)展示尝试结果:问题一 25×12=300(个) 问题二 330 ÷ 5 ÷ 2=33(元)或 330 ÷(5 ×2) 问题三 25× 32 (5)教师评价学生:同学们答得很棒,老师想问问你们使用的算的方法还是用简算的方法,能告诉老师吗? (6)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算理方法。通过学生的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例如在计 算25×12时,把12写成4与3的乘积,目的是4个25的乘积是100,可得25× 12=25×4×3=100×3=300,又如12×25=12×100 ÷ 4=1200 ÷ 4=300,是把25筒看成100筒,扩大到原来的4倍,为使积不变,再除以4. (7)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自主理解32×25的两种简便算法

分数乘除法简便运算100题(有答案)

分数乘除法简便运算专题练习 (1)(8 9+ 4 27)×3 ×9 (2)( 3 8- 3 8)× 6 15 (3)1 6×(7 - 2 3)(4) 5 6× 5 9+ 5 9× 1 6 (5)2 9× 3 4+ 5 27× 3 4(6) 6 13× 7 5- 6 13× 2 5 (7)7 12×6 - 5 12×6 (8) 3 8 + 3 8 × 4 7 + 3 8 × 3 7 (9)37×3 35(10) 6 25× 24 (11)15 21 × 3 4 + 10 21 × 3 4 - 3 4 (12) 7 10 ×101- 7 10 1

2 (13) 89 ×89 —89 ×89 (14) 35 × 99 + 3 5 (15) ( 47 + 89 )×7 ×9 (16)34 5 ×25 (17) 36×3435 (18) ( 56 - 59 )×18 5 (19)262 3 × 15 (20)3225 ×56 (21) ? ?? ??+÷5121101 (22) 5 7535÷??? ? ?+ (23)87748773÷+÷ (24)91929197÷ -÷ (25) ?? ? ??+?652053 (26)1259412595÷+÷

3 (27)38 - 38 ×47 - 38 ×37 (28)6237 63? (29) 31÷76+32÷76 (30)229 ×(15×2931 ) (31) 58 ×23 ×815 (32)253 4 ×4 (33)54×(89 - 56 ) (34)721245187 1211÷??? ? ?++ (35) 38 31162375.011583÷ -?+? (36)1925214251975?+?+ (37) 4818365÷??? ??+ (38) 241 241343651211÷??? ? ?-+- (39) 115925119 7?+÷ (40) 341574357834265÷+?+÷ (41) 8 83 883?÷? (42) ??? ??++÷??? ? ?++12191711259575

乘除法竖式计算

乘除法竖式计算练习题 姓名 235×21= 421×55= 189×56= 1008÷24= 386÷27= 487÷51= 315×31= 529×15= 819×26= 819÷21= 1836÷51= 624÷24= 750×19= 219×21= 367×26=

220÷11= 1245÷25= 2456÷24= 375×15= 281×65= 242×76= 872÷18= 245÷22= 918÷24= 506×35= 491×66= 387×36= 576÷16= 911÷27= 2028÷78=

375×46= 318×59= 204×21= 1356÷45= 936÷21= 875÷15= 325×91= 629×75= 119×86= 919÷51= 1886÷31= 2610÷58= 258×42= 375×18= 318×56=

876÷29= 625÷25= 759÷43= 818×25= 581×46= 372×37= 892÷47= 946÷72= 881÷34= 216×75= 291×37= 737×32= 976÷36= 819÷47= 988÷32=

2106÷27= 1581÷27= 1275÷13= 265×67= 642×72= 519×46= 779÷36= 2154÷37= 2818÷27= 651×72= 384×28= 482×83=

8816÷71= 1889÷37= 4575÷41= 625×71= 142×21= 219×63= 792÷61= 852÷71= 818÷24= 511×21= 814×81= 382×48=

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二次备课:主备人:审核人: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乘法运算中,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 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并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 结合律等进行简便计算。 2、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学会归纳 简算的方法,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3、解决问题:根据乘法运算中的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进行简算。 4、情感与态度:在选择不同方法简便计算的过程中,渗透算 法多样化的思想,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 教学关键:找出算式中数据的特点和关系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感知思想 1、我能很快地口算。 25×4×6= 7×8×125= 4×7×25= (1)你是怎么计算的?怎样计算更简便? (2)小结:几个数相乘,有时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使计算更简便。 2、我来试一试。 25×24 56×125 28×25 (1)联系上题,你能想办法很快地得到结果吗? (2)交流:怎样计算更简便? (如25×24,有的学生可能会25×20+25×4,有的学生可能 会25×4×6;有的学生可能会25×8×3;有的学生可能会(25 ×4)×(24÷4)……只要有创新精神的,应当予以肯定。 在交流时,进行比较,让学生择优选用) (3)小结:乘法中,有时可以利用拆分的方法把一个因数拆 分成可以简算的几个因数,从而更简便地计算。 (二)创设情境展示算法 1、导入。 仔细观察主题图P44,你从这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你 能提出哪些问题? 2、展示并整理问题。 (1)出示问题:①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②每枝羽毛球 拍多少钱? ③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④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 钱? ⑤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⑥买羽毛球拍比买羽毛球多花了多少钱?

乘除法的运算性质

乘除法的运算性质 1.整数乘法的法则: (1)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 (2)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2.整数除法的法则: (1)从被除数的商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 (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运算律: 运算定律: 名称举例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1+3=3+1 a+b=b+a 加法结合律 (1+3)+7=1+(3+7) (a+b)+c=a+(b+c) 乘法交换律3×5=5×3 a×b=b×a 乘法结合律(3×4)×25=3×(4×25)(a×b)×c=a×(b×c) 乘法分配律(4+8)×5=4×5+8×5 (a+b)×c=a×c+b×c 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 分数除法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 分数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其他4条回答 两个分数相乘,分母和分母相乘作为积的分母,分子和分子相乘做为积的分子 两个分数相除,等于乘以除数的倒数,再按照乘法法则来做 注意,不要忘记约分,化为最简结果

除法的运算性质主要有以下几条: (1)在无括号的乘除混合或连除的算式中,改变运算顺序,结果不变。 例如:(1)36×7÷4=36÷4×7 (2)36÷9÷2=36÷2÷9 一般地,a×b÷c=a÷c×b(a能被c整除) a÷b÷c=a÷c÷b(a能被bc整除) 这条性质也适用于含有三个以上的数的算式。例如:37×45×11÷15=37×45÷15×11。 应用这条性质进行计算时,要注意整除的条件,就是使变化后的算式中的除法能够整除。例如:40×9÷18×7,可以变成40×9×7÷18,而不能变成40÷18×9×7,因为40不能被18整除。 (2)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商,等于这个数乘以商中的被除数,再除以商中的除数。这条性质可以简称为“数乘以商的性质”。 例如:(1)2×(75÷15)=2×75÷15(2)90×(27÷9)=90÷9×27 一般地,a×(b÷c)=a×b÷c a×(b÷c)=a÷c×b(b和a分别能被c整除). (3)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依次除以积的两个因数。这条性质也可以简称为“数除以积的性质”。 例如:(1)105÷(7×3)=105÷7÷3 (2)330÷(5×11)=330÷5÷11 一般地,a÷(b×c)=a÷b÷c 这条性质也可以推广为:一个数除以几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依次除以积的每个因数。 例如:840÷(7×3×4)=840÷7÷3÷4 一般地,a÷(b×c×d)=a÷b÷c÷d (4)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商,等于这个数先除以商中的被除数,再乘以商中的除数。或者这个数先乘以商中的除数,再除以商中的被除数。这条性质也可以简称为“数除以商的性质”。 例如:(1)63÷(9÷3)=63÷9×3(2)63÷(9÷3)=63×3÷9 一般地,a÷(b÷c)=a÷b×c(a能被b整除) a÷(b÷c)=a×c÷b(a能被b整除) (5)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等于和里的两个加数分别除以这个数(在都能被整除的条件下),再把所得的商加起来。这条性质可以推广到若干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的情况。这条性质也可以简称为“和除以数的性质”。 例如:(77+66)÷11=77÷11+66÷11 一般地,(a+b)÷c=a÷c+b÷c(a和b分别能被c整除) 又如:(72+54+36+18)÷9=72÷9+54÷9+36÷9+18÷9 一般地,(a l+a2+……+an)÷b=a1÷b+a2÷b+……+a n÷b(a1、a2、……、a n分别能被b 整除) (6)两个数的差除以一个数,等于被减数和减数分别除以这个数(在都能被整除的条件下),然后把所得的商相减。这条性质也可以简称为“差除以数的性质”。 例如:(72-40)÷8=72÷8—40÷8 一般地,(a—b)÷c=a÷c—b÷c(a和b分别能被c整除) 减法有如下运算性质: 1.某数减去一个数,再加上同一个数,某数不变.即(a-b)+b=a 2.某数加上一个数,再减去同一个数,某数不变,即(a + b)-b=a

分数乘除法简便运算100题(有答案)

分数乘除法简便运算100题 (1)(89 +427 )×3 ×9 (2)(38 - 38 )× 615 (3) 16 ×(7 - 23 ) (4) 56 ×59 + 59 × 16 : (5)29 ×34 +527 × 34 (6) 613 ×75 - 613 × 2 5 (7) 712 ×6 - 512 × 6 (8)38 +38 ×47 +38 ×37 (9) 37× 335 (10) 6 25 × 24 (11)1521 ×34 + 1021 ×34 - 34 (12)710 ×101- 7 10 (13) 89 ×89 —89 ×89 (14) 35 × 99 + 3 5 (15) ( 47 + 89 )×7 ×9 (16)34 5 ×25 (17) 36×3435 (18) ( 56 - 59 )×18 5 (19)2623 × 15 (20)3225 ×5 6 ^ (21) ??? ??+÷5121101 (22) 5 7535÷??? ??+

(23)87748773÷+÷ (24)91929197÷-÷ (25) ?? ? ? ?+?652053 (26)12 5 9412595÷+÷ (27)38 - 38 ×47 - 38 ×37 (28)62 37 63? (29) 31÷76+32÷76 (30)229 ×(15×2931 ) (31) 58 ×23 ×815 (32)253 4 ×4 (33)54×(89 - 5 6 ) (34)72 1245187 1211÷??? ??++ (35) ( (36) 3831162375.011583÷ -?+? (36)192521 4251975?+?+ (37) 4818365÷??? ??+ (38) 241 241343651211÷??? ??-+- (39) 115925119 7?+÷ (40) 341574357834265÷+?+÷ (41) 8 83 88 3?÷? (42) ??? ??++÷??? ??++12191711259575 (43) 6 .035 2444533533-÷+?+÷ (44)× 51+51× (45) 101×25 4 (46) 85+85×1 5 (47)8158 ÷8 (48) 31×76+32×7 6 (49)( 90+881)×891 )

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word文档

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教学内容:教材67页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十九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的规律。使学生掌握除法中两种简便算法:(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如果这两个一位数的乘积是整十数时,就可以把两个一位数先乘起来,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被除数:(2)一个数除以一个两位数,如果能把除数分解成两个一位数,而且用其中的一个位数去数被除数比较简便时,就可以用这两个一位数依次去除被除数。 2、能力目标:进一步掌握总结规律的方法。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能力和积极探索规律的精神。通过对规律性知识的运用,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育学生做事要符合实际不要生搬硬套。 4、创新目标:通过计算,引导学生观察,从而感受美源于生活,美来自生产和时代的进步。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乘这里讲的简便算法是: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改成除以这两个一位数的积;或者把一个数除以两位

数,改成连续除以两个一位数。这种简便算法,是利用了“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这一规律。此外,还要看两个一位数相乘的积是否得整十数,以及怎样把用两位数除改写成用两个合适的一位数连除,使计算简便。因此,教材一开始,先复习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把一个两位数改写成两个一位数相乘,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再复习连除应用题,进而通过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解法的结果一样,从而说明: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确定重点: 1、教学重点:了解一个数连续用两个一位数去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这一规律。掌握由此规律得出的两种简便方法 2、教学难点:在除法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简便计算 3、创新点:对于除法计算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取多种方法解决 4、德育点:学生谈收获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谈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的信息; 学具的选择:口算卡片教学课件 主要技术:留空白联想激励创新

乘除法运算定律资料讲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乘除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2.乘法结合律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 3.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b)×c=a×c+b×c 练习 1.(5×25)×4 8×(125×5)(37×25)×4 (33×125)×8 2.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 (40+8)×25 125×(8+80)36×(100+50)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类型三:(提示:把102看作100+2;81看作80+1,再用乘法分配律) 78×102 56×101 125×81 25×41 4.除法分配率 (1)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先分别除以这个数,再把两个商相加,这就是除法分配律。公式:(a+b)÷c=a÷c+b÷c 应用要领:a与b都是c的倍数,否则免谈。 两个数分别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再把商相加,可以先把这两个数相加,再用和除以这个数,这就是除法分配律的逆解运算。 公式:a÷c+b÷c=(a+b)÷c 练习 (63+54)÷9 (52+65)÷13 96÷24+24÷24 (2)两个数的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被减数和减数)先分别除以这个数,再把两个商相减。这就是除法分配律。(可以和上面的定律合并)公式:(a-b)÷c =a÷c-b÷c 应用要领:a与b都是c的倍数,否则免谈。 两个数分别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再把商相减,可以先把这两个数相减,再用差除以这个数,这就是除法分配律的逆解运算。(可以和上面的定律合并)公式:a÷c-b÷c =(a-b)÷c 应用要领:a与b的差必须是c的倍数,否则免谈。 (1600-96)÷16 (4000-96)÷8 782÷17-422÷17

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法的计算方法 1、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商表示除数的个数,即被除数中有几个除数,所以商应写在个位上。 2、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不够商1,就试除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3、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当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有余数时,要将余下的几个十转换成几十个一,再与个位上的数字合在一起继续除。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4、“四舍五入法”试商,把除数是两位数的个位小于5的直接舍去,如:12、13、14、11看成10来试商。而1 5、1 6、1 7、1 8、19它们的个位是大于或等于5的,就把十位的1给加变成20来试商。 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大,则商有两位,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则商只有一位。 6、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商易偏大,需要把商调小再试,直到得到正确的得数,“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商易偏小,需要把商调大再试,知道得到正确的结果。 7、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或乘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8、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有余数的除法时,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同时划去几个0,就在余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9、除法的验算方法: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直接用商和除数相乘,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10、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可用字母”L”表示。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的容量为1升。 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为单位,可用字母“mL(ml)”表示。 1升=1000毫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