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资料—神木、靖边、子洲(2013年)(1).

合集下载

神木县近55年气候特征及变化分析

神木县近55年气候特征及变化分析

县气候特征及变 化规律 。 结 果表 明. 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 , 四季 中冬季气温升高趋势 最显著 ; 年
降 水 量 呈 缓 慢 下 降 趋 势 ,年 际 变 化 较 大 , 年 内分 布 不 均 匀 . 主要集中在 5 — 9月 ,降 水 量 主要 分布 在2 0 0  ̄6 0 0mm;日照充 足 ,年 日照 时 数 呈 下 降 趋 势 ; 降 水 偏少 , 空气湿度低 , 气 候 以干 旱 为 主 。 关 键 词 :神 木 县 ;气 候 特 征 ;农 业 生产 ;指 导
中 图 分 类 号 :P 4 6 7 文 献标 识码 :A
我 国 是 全 球 气 候 变 化 特 征 显 著 的 国 家 之

月一 次 年 2月为冬 季[ "。 采用 1 9 5 7 m2 O l 1年气候
[ ¨

秦大河 。 等研究 指 出 ,我 国平 均气 温 自 5 O
平 均值作 为多年 气候平 均值 。
趋 势明显 的原 因与取 暖燃 煤量 增 加有关 。
为8 1 8 . 1 mm ( 1 9 6 7年 ) ,最小 年 降水量 为 1 0 8 . 4
mm ( 1 9 6 5年 ) ,相 差 7 0 9 . 7 mm 。
2 . 2 . 1 年 降水 变化 特 征 由图 3可 见 ,近 5 5 a 来 ,神木 县年 降水 量呈 缓慢下 降趋 势 ,气候倾 向 率为 1 4 . 7 3 mm/ l O a 。1 9 5 7 —1 9 6 8年 ,降水 年际 变化相 对 较大 ,年 降水 量最大值 和 最小值 均 出现 在这个 阶段 ,1 9 6 8年 以后 年际变 化相对 较小 。
温 变化具有 波 动性 , 整 体呈上 升趋势 ( 见图 1 ) , 气

气象资料—神木、靖边、子洲(2013年)(1)

气象资料—神木、靖边、子洲(2013年)(1)

气象信息咨询服务榆林市气象局榆林市联众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二O一四年十月二十七日神木县气象站气候资料统计一、本地区气候概况及气象站基本情况1、气象站基本情况台站名:神木国家期限观测站一级站2、气候概况神木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过渡地带的东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有黄河沿岸峡谷丘陵区,谷道狭窄,岩石裸露,多悬崖陡坡;中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地势较平缓。

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大风、霜冻、冰雹,以干旱危害最重。

二、资料统计中涉及到的气象要素及其相应的解释及观测项目1、天气现象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地面上的一些物理现象,包括降水现象、地面凝结现象、视程障碍现象、雷电现象和其它现象等。

(1)降水现象:有雨、阵雨、毛毛雨、雪、阵雪、雨夹雪、阵性雨夹雪、霰、米雪、冰粒、冰雹。

(2)地面凝结现象:露、霜、雨凇、雾凇。

(3)视程障碍现象:雾(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轻雾、吹雪、雪暴、烟幕、霾、沙尘暴(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扬沙(水平能见度大于等于1.0km至小于10.0km)、浮尘。

(4)雷电现象:雷暴、闪电、极光。

(5)其它现象:大风(瞬时风速达到或超过17.0m/s或目测风超过8级的风)、飑线、龙卷、尘卷风、冰针、积雪(雪覆盖地面达到气象站四周能见面积一半以上)、结冰(露天水面冻结成冰)。

2、气压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

气压以百帕(hPa)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3、空气湿度空气湿度的观测项目有相对湿度、水汽压和露点温度。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取整数;水汽压是指空气中水汽部分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以百帕(hPa)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4、空气温度空气温度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是离地面1.50m高度处的温度,以摄氏度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延安市气象条件

延安市气象条件

延安市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延安市气候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受季风环流、地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春季干旱多风,有寒流出现;夏季温热、干旱、雨涝相间,多雷阵雨,秋季凉爽多雨,气温下降快,霜期早;冬季寒冷干燥,持续时间长。

延安市宝塔区地处暖温带温和半湿润气候区。

年平均温度9.7℃,一月平均气温-6.7℃,七月平均气温22.9℃,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25.4℃(延安市极端最低气温-28.5℃。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2%;年日照2472小时,年降水量550mm,57%集中在7~9月。

一日最大降雨量98.1mm,一小时最大降雨量62.1mm。

平均早霜始于10月中旬,晚霜终于四月上旬,无霜期152天。

主要灾害性气候有干旱、霜冻、冰雹等。

夏天平均大气压90.03Kpa。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占年频率的24%。

年平均风速1.5m/s,最大风速8.0m/s。

年最大降水量:741.0mm.全年雷暴日数:30.5天;最大冻土深度为790mm,最大积雪深度170mm。

平均海拔高度957.6m。

1、延安市位于陕北南半部,地处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

北连榆林市,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市、吕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辖1区12县。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延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宝塔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宝塔区委、区政府坚持“产业富民、工商强区、城市带动、项目拉动、超常发展、建设小康”的发展思路,走农业产业化、工业新型化、城乡一体化、经济民营化的路子,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和谐稳定。

无定河流域综合规划 - 黄河网

无定河流域综合规划 - 黄河网

无定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院二〇一四年三月前言无定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流域地处内陆,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季风性气候,降水稀少且主要集中于汛期,降水以暴雨为主,水资源利用难度较大。

流域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煤、油、气、盐等矿产的主要富集地,依托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流域初步建成榆横工业区、榆神工业区、纳林河能源重化工基地、定靖工业区以及南部工业区等多处能源化工基地,成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定河是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面积及输沙量最大的一条支流,是黄河下游淤积泥沙的主要来源区,由于流域缺少统一规划,各类开发活动缺少监督管理,流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如水土流失未得到有效治理;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水事纠纷突出;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局部河段水环境污染严重,未来水环境压力巨大,水资源保护监测、监督管理能力薄弱;还需进一步控制入黄泥沙、完善拦沙水库体系等,流域存在的问题使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之间产生矛盾,制约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防治无定河流域水土流失,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提高流域防洪能力,促进流域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黄河水委员会组织相关单位编制了“无定河流域综合规划及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第一章流域概况 (1)1.1 流域概况 (1)1.2 流域功能定位 (2)第二章流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2.1 水文水资源调查与评价 (4)2.2 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2.3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9)2.4 水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9)2.5 环境敏感区调查 (10)第三章规划分析 (11)3.1 规划概况 (11)3.2 规划协调性分析 (15)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6)4.1 水文水资源影响预测与评价 (16)4.2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6)4.3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7)4.4 社会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8)4.5 拦沙水库环境影响预测 (18)4.6 流域环境问题发展趋势影响预测 (19)4.7 环境敏感区影响预测与评价 (19)第五章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与跟踪评价计划 (21)5.1 敏感目标保护影响减缓对策与措施 (21)5.2 水环境影响保护对策措施 (21)5.3 生态环境影响保护对策措施 (22)第六章评价结论 (23)6.1 规划调整建议 (23)6.2 综合评价结论 (24)第一章流域概况1.1 流域概况1.1.1 自然环境无定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处于黄河流域中游地区,跨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两个省(区),涉及两省(区)15个县(旗、区)。

延安市气象条件图文稿

延安市气象条件图文稿

延安市气象条件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延安市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延安市气候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受季风环流、地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春季干旱多风,有寒流出现;夏季温热、干旱、雨涝相间,多雷阵雨,秋季凉爽多雨,气温下降快,霜期早;冬季寒冷干燥,持续时间长。

延安市宝塔区地处暖温带温和半湿润气候区。

年平均温度9.7℃,一月平均气温-6.7℃,七月平均气温22.9℃,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25.4℃(延安市极端最低气温-28.5℃。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2%;年日照2472小时,年降水量550mm,57%集中在7~9月。

一日最大降雨量98.1mm,一小时最大降雨量62.1mm。

平均早霜始于10月中旬,晚霜终于四月上旬,无霜期152天。

主要灾害性气候有干旱、霜冻、冰雹等。

夏天平均大气压90.03Kpa。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占年频率的24%。

年平均风速1.5m/s,最大风速8.0m/s。

年最大降水量:741.0mm.全年雷暴日数:30.5天;最大冻土深度为790mm,最大积雪深度170mm。

平均海拔高度957.6m。

1、延安市位于陕北南半部,地处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

北连榆林市,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市、吕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辖1区12县。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延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宝塔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宝塔区委、区政府坚持“产业富民、工商强区、城市带动、项目拉动、超常发展、建设小康”的发展思路,走农业产业化、工业新型化、城乡一体化、经济民营化的路子,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和谐稳定。

2013年陕西省各市县人口及分布

2013年陕西省各市县人口及分布
陕西省2013年人口及分布 省级 人口数量(万人) 市级 人口数量(万人) 县级市及县级人口数量(万人)
西安市 铜川市 846.78 83.43 高陵县 蓝田县 户县 周至县 宜君县 岐山县 凤翔县 陇县 太白县 麟游县 扶风县 千阳县 眉县 凤县 兴平市 礼泉县 泾阳县 永寿县 三原县 彬县 旬邑县 长武县 乾县 武功县 淳化县 韩城市 华阴市 蒲城县 潼关县 白水县 澄城县 华县 合阳县 富平县 大荔县 瓦窑堡镇 安塞县 洛川县 黄陵县 延川县 富县 延长县 甘泉县 宜川县 志丹县 黄龙县 吴起县 留坝县 33.34 51.40 55.63 63.00 9.11 45.90 48.34 24.89 5.09 9.07 41.63 12.39 30.00 10.54 57.00 46.00 50.00 19.00 40.00 33.00 27.00 17.00 56.00 41.00 20.00 39.11 25.81 74.30 15.54 27.96 38.61 32.21 43.64 74.33 69.33 2.47 17.15 22.06 12.98 16.83 14.97 12.53 7.71 11.72 14.04 4.93 14.50 4.33
(万人)
宝鸡市
371.64
咸阳市
535.00
渭南市
556.60
陕西省
3786.06
延安市
218.70
汉中市
341.61
榆林市
335.14
安康市
262.99
商洛市
234.17
镇巴县 城固县 南郑县 洋县 宁强县 佛坪县 勉县 西乡县 略阳县 清涧县 绥德县 神木县 佳县 府谷县 子洲县 靖边县 横山县 米脂县 吴堡县 定边县 紫阳县 岚皋县 旬阳县 镇平县 平利县 石泉县 宁陕县 白河县 汉阴县 镇安县 山阳县 洛南县 商南县 丹凤县 柞水县

陕北气候研究报告

陕北气候研究报告

陕北气候研究报告陕北位于我国的北方内陆地区,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短暂,夏季炎热干燥,秋季凉爽多风,冬季寒冷干燥。

以下是陕北气候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气候特点陕北气候受地理因素和大气环流的影响较大,具有以下特点:1. 年均气温较低:陕北气候冷凉,年均气温约为11-15℃,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是气温的主要特点。

2. 温度差异大:昼夜温差大,夏季白天可以达到30-35℃,而夜间温度往往降至10℃以下,冬季白天最高温度通常不超过0℃。

3. 降水少:陕北年平均降水量仅为400-700毫米,年内降水较为分散,以7-9月为主要降水期。

4. 风力大:陕北地区的北风非常强劲,从十月份开始,频繁出现风力较大的天气,极大的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

二、气候变化趋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陕北地区的气候也发生了一些变化:1. 平均气温上升:近年来,陕北地区的年平均气温逐渐上升,气温升高导致夏季炎热的天数增多,冬季寒冷的天数减少。

2. 降水量减少:降水量逐渐减少是陕北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特点,降水不足导致干旱加剧,给农作物生产带来一定影响。

3. 极端天气增多:近年来,陕北地区频繁出现极端天气,如持续高温、暴雨洪涝、强风沙尘暴等,给当地的农业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

三、气候对当地的影响陕北的气候对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1. 农业生产:陕北地区的农业主要以粮食种植为主,气候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降水不足和高温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2. 生态环境:陕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气候变化会导致土壤干旱化、植被减少等问题,给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带来一定威胁。

3. 经济发展:陕北地区的经济以农业为主,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持续的高温和强风沙尘暴等天气现象也给其他行业的发展带来影响。

综上所述,陕北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冷凉干燥,变暖及降水减少是当前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

延安市气象条件.

延安市气象条件.

延安市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延安市气候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受季风环流、地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春季干旱多风,有寒流出现;夏季温热、干旱、雨涝相间,多雷阵雨,秋季凉爽多雨,气温下降快,霜期早;冬季寒冷干燥,持续时间长。

延安市宝塔区地处暖温带温和半湿润气候区。

年平均温度9.7℃,一月平均气温-6.7℃,七月平均气温22.9℃,极端最高气温39.7℃,极端最低气温-25.4℃(延安市极端最低气温-28.5℃。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2%;年日照2472小时,年降水量550mm,57%集中在7~9月。

一日最大降雨量98.1mm,一小时最大降雨量62.1mm。

平均早霜始于10月中旬,晚霜终于四月上旬,无霜期152天。

主要灾害性气候有干旱、霜冻、冰雹等。

夏天平均大气压90.03Kpa。

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占年频率的24%。

年平均风速1.5m/s,最大风速8.0m/s。

年最大降水量:741.0mm.全年雷暴日数:30.5天;最大冻土深度为790mm,最大积雪深度170mm。

平均海拔高度957.6m。

1、延安市位于陕北南半部,地处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属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

北连榆林市,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市、吕梁市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市为邻,辖1区12县。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延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宝塔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宝塔区委、区政府坚持“产业富民、工商强区、城市带动、项目拉动、超常发展、建设小康”的发展思路,走农业产业化、工业新型化、城乡一体化、经济民营化的路子,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和谐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信息咨询服务榆林市气象局榆林市联众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二O一四年十月二十七日神木县气象站气候资料统计一、本地区气候概况及气象站基本情况1、气象站基本情况台站名:神木国家期限观测站一级站2、气候概况神木县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过渡地带的东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有黄河沿岸峡谷丘陵区,谷道狭窄,岩石裸露,多悬崖陡坡;中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地势较平缓。

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大风、霜冻、冰雹,以干旱危害最重。

二、资料统计中涉及到的气象要素及其相应的解释及观测项目1、天气现象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地面上的一些物理现象,包括降水现象、地面凝结现象、视程障碍现象、雷电现象和其它现象等。

(1)降水现象:有雨、阵雨、毛毛雨、雪、阵雪、雨夹雪、阵性雨夹雪、霰、米雪、冰粒、冰雹。

(2)地面凝结现象:露、霜、雨凇、雾凇。

(3)视程障碍现象:雾(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轻雾、吹雪、雪暴、烟幕、霾、沙尘暴(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扬沙(水平能见度大于等于1.0km至小于10.0km)、浮尘。

(4)雷电现象:雷暴、闪电、极光。

(5)其它现象:大风(瞬时风速达到或超过17.0m/s或目测风超过8级的风)、飑线、龙卷、尘卷风、冰针、积雪(雪覆盖地面达到气象站四周能见面积一半以上)、结冰(露天水面冻结成冰)。

2、气压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

气压以百帕(hPa)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3、空气湿度空气湿度的观测项目有相对湿度、水汽压和露点温度。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取整数;水汽压是指空气中水汽部分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以百帕(hPa)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4、空气温度空气温度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是离地面1.50m高度处的温度,以摄氏度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5、风地面气象观测中,风速感应器距地高度10~12m,测量的风是两维矢量(水平运动),用风向和风速表示。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最多风向是指在规定时间段内出现频数最多的风向。

人工观测,风向用十六方位法;自动观测,风向以度(°)为单位。

风速以米/秒(m/s)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最大风速是指在某个时段内出现的最大10分钟平均风速值。

极大风速是指某个时段内出现的最大瞬时风速值。

瞬时风速是指3秒钟的平均风速。

6、降水降水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的水。

降水观测包括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观测。

降水量是指某一时段内的未经蒸发、渗透、流失的降水,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

以毫米(mm)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降水强度是指单位时间的降水量,通常测定5分钟、10分钟和1小时内的最大降水量。

7、雪深雪深是从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以厘米(cm)为单位,取整数。

当气象站四周视野地面被雪覆盖超过一半时要观测雪深,测定雪深用量雪尺或普通米尺。

8、蒸发气象站测定的蒸发量是水面(含结冰时)蒸发量,它是指一定口径的蒸发器中,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因蒸发而失去的水层深度,以毫米(mm)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测量蒸发量的仪器有E-601B型蒸发器和小型蒸发器。

9、地温下垫面温度和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统称地温,以摄氏度(℃)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10、冻土冻土是指含有水分的土壤因温度下降到0℃或以下而呈冻结的状态。

冻土深度以厘米(mm)为单位,取整数。

三、观测仪器水银气压表(传感器)、气压计、百叶箱、干球温度表(传感器)、湿球温度表(传感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毛发湿度表、温度计、湿度计(传感器)、风向风速计(传感器)、雨量器、雨量计(传感器)、量雪尺、量(称)雪器、小型蒸发器、日照计(传感器)、地面温度表(传感器)、地面最高温度表、地面最低温度表、草面(雪面)温度传感器、5CM曲管地温表(传感器)、5CM曲管地温表(传感器)、10CM曲管地温表(传感器)、15CM曲管地温表(传感器)、20CM曲管地温表(传感器)、40CM直管地温表(传感器)、80CM直管地温表(传感器)、160CM直管地温表(传感器)、320CM直管地温表(传感器)、冻土器、电线积冰架、自动气象站、观测用微机、观测用钟(表) 。

靖边县气象站气候资料统计一、本地区气候概况及气象站基本情况1、气象站基本情况台站名:靖边国家基本气象站2、气候概况靖边县位于榆林地区西南部,无定河上游,地跨长城南北,地势南高北低,北部为风沙草滩盆地区,地势平缓;中部以黄土梁峁为主,谷坡平缓;南部为丘陵沟壑区,山梁起伏,沟壑纵横,河谷狭窄。

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霜冻、冰雹、大风、暴雨、连阴雨等,以干旱发生最为频繁,危害最大,其次是风沙。

二、资料统计中涉及到的气象要素及其相应的解释及观测项目1、天气现象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地面上的一些物理现象,包括降水现象、地面凝结现象、视程障碍现象、雷电现象和其它现象等。

(1)降水现象:有雨、阵雨、毛毛雨、雪、阵雪、雨夹雪、阵性雨夹雪、霰、米雪、冰粒、冰雹。

(2)地面凝结现象:露、霜、雨凇、雾凇。

(3)视程障碍现象:雾(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轻雾、吹雪、雪暴、烟幕、霾、沙尘暴(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扬沙(水平能见度大于等于1.0km至小于10.0km)、浮尘。

(4)雷电现象:雷暴、闪电、极光。

(5)其它现象:大风(瞬时风速达到或超过17.0m/s或目测风超过8级的风)、飑线、龙卷、尘卷风、冰针、积雪(雪覆盖地面达到气象站四周能见面积一半以上)、结冰(露天水面冻结成冰)。

2、气压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

气压以百帕(hPa)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3、空气湿度空气湿度的观测项目有相对湿度、水汽压和露点温度。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取整数;水汽压是指空气中水汽部分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以百帕(hPa)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4、空气温度空气温度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是离地面1.50m高度处的温度,以摄氏度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5、风地面气象观测中,风速感应器距地高度10~12m,测量的风是两维矢量(水平运动),用风向和风速表示。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最多风向是指在规定时间段内出现频数最多的风向。

人工观测,风向用十六方位法;自动观测,风向以度(°)为单位。

风速以米/秒(m/s)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最大风速是指在某个时段内出现的最大10分钟平均风速值。

极大风速是指某个时段内出现的最大瞬时风速值。

瞬时风速是指3秒钟的平均风速。

6、降水降水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的水。

降水观测包括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观测。

降水量是指某一时段内的未经蒸发、渗透、流失的降水,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

以毫米(mm)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降水强度是指单位时间的降水量,通常测定5分钟、10分钟和1小时内的最大降水量。

7、雪深雪深是从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以厘米(cm)为单位,取整数。

当气象站四周视野地面被雪覆盖超过一半时要观测雪深,测定雪深用量雪尺或普通米尺。

8、蒸发气象站测定的蒸发量是水面(含结冰时)蒸发量,它是指一定口径的蒸发器中,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因蒸发而失去的水层深度,以毫米(mm)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测量蒸发量的仪器有E-601B型蒸发器和小型蒸发器。

9、地温下垫面温度和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度统称地温,以摄氏度(℃)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10、冻土冻土是指含有水分的土壤因温度下降到0℃或以下而呈冻结的状态。

冻土深度以厘米(mm)为单位,取整数。

三、观测仪器水银气压表(传感器)、气压计、百叶箱、干球温度表(传感器)、湿球温度表(传感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毛发湿度表、温度计、湿度计(传感器)、风向风速计(传感器)、雨量器、雨量计(传感器)、量雪尺、量(称)雪器、小型蒸发器、日照计(传感器)、地面温度表(传感器)、地面最高温度表、地面最低温度表、草面(雪面)温度传感器、5CM曲管地温表(传感器)、5CM曲管地温表(传感器)、10CM曲管地温表(传感器)、15CM曲管地温表(传感器)、20CM曲管地温表(传感器)、40CM直管地温表(传感器)、80CM直管地温表(传感器)、160CM直管地温表(传感器)、320CM直管地温表(传感器)、冻土器、电线积冰架、自动气象站、观测用微机、观测用钟(表) 。

子洲县气象站气候资料统计一、本地区气候概况及气象站基本情况1、气象站基本情况台站名:子洲国家一般气象站2、气候概况子洲县位于榆林地区南部,大理河中游,地势西高东低,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东西地貌差异明显,西部以黄土梁状丘陵为主,东部以黄土峁状丘陵居多,大理河、淮宁河沿岸,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属暖温带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霜冻、冰雹、大风等,以干旱最为严重。

二、资料统计中涉及到的气象要素及其相应的解释及观测项目1、天气现象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地面上的一些物理现象,包括降水现象、地面凝结现象、视程障碍现象、雷电现象和其它现象等。

(1)降水现象:有雨、阵雨、毛毛雨、雪、阵雪、雨夹雪、阵性雨夹雪、霰、米雪、冰粒、冰雹。

(2)地面凝结现象:露、霜、雨凇、雾凇。

(3)视程障碍现象:雾(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轻雾、吹雪、雪暴、烟幕、霾、沙尘暴(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扬沙(水平能见度大于等于1.0km至小于10.0km)、浮尘。

(4)雷电现象:雷暴、闪电、极光。

(5)其它现象:大风(瞬时风速达到或超过17.0m/s或目测风超过8级的风)、飑线、龙卷、尘卷风、冰针、积雪(雪覆盖地面达到气象站四周能见面积一半以上)、结冰(露天水面冻结成冰)。

2、气压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

气压以百帕(hPa)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3、空气湿度空气湿度的观测项目有相对湿度、水汽压和露点温度。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当时气温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以百分数(%)表示,取整数;水汽压是指空气中水汽部分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以百帕(hPa)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4、空气温度空气温度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是离地面1.50m高度处的温度,以摄氏度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5、风地面气象观测中,风速感应器距地高度10~12m,测量的风是两维矢量(水平运动),用风向和风速表示。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最多风向是指在规定时间段内出现频数最多的风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